濟南的冬天原文+教案_第1頁
濟南的冬天原文+教案_第2頁
濟南的冬天原文+教案_第3頁
濟南的冬天原文+教案_第4頁
濟南的冬天原文+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濟南的冬天原文+教案?原文對于一個在北平住慣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風,便覺得是奇跡;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對于一個剛由倫敦回來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見日光,便覺得是怪事;濟南的冬天是響晴的。自然,在熱帶的地方,日光是永遠那么毒,響亮的天氣反有點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國的冬天,而能有溫晴的天氣,濟南真得算個寶地。設若單單是有陽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請閉上眼想: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藍天下很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他們喚醒,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有北邊缺著點口兒。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它們全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真的,濟南的人們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覺得有了著落,有了依靠。他們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覺地想起:"明天也許就是春天了吧?這樣的溫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許就綠起來了吧?"就是這點幻想不能一時實現,他們也并不著急,因為有這樣慈善的冬天,干啥還希望別的呢!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古老的濟南,城里那么狹窄,城外又那么寬敞,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雪,對,這是張小水墨畫,也許是唐代的名手畫的吧。那水呢,不但不結冰,倒反在綠萍上冒著點熱氣,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里照個影兒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藍汪汪的,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這塊水晶里,包著紅屋頂,黃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團花的小灰色樹影。這就是冬天的濟南。教案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段落。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濟南冬天的特點。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征進行描寫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朗讀感悟、小組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導學生理解文本。學習作者細致觀察、多角度描寫景物的方法,進行片段寫作練習。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體會作者對濟南冬天的喜愛之情,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引導學生感受濟南的地域文化特色,增強對家鄉的熱愛。二、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體會濟南冬天的特點,感受作者對濟南冬天的喜愛之情。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征進行描寫的方法。2.教學難點理解作者描寫景物時所蘊含的情感以及文中情景交融的寫法。引導學生運用所學方法進行景物描寫,提高語言表達能力。三、教學方法1.朗讀法: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讓學生感受課文的語言美和意境美,體會作者的情感。2.討論法:組織學生小組討論,交流對課文內容和寫作方法的理解,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思維能力。3.情境教學法:運用多媒體展示濟南冬天的圖片、視頻等資料,創設情境,幫助學生直觀感受濟南冬天的特點,激發學習興趣。4.講授法:講解課文的重點知識,如字詞、寫作手法等,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四、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5分鐘)1.多媒體展示冬天不同地區的圖片,如北方冰天雪地的景象、南方溫暖濕潤的冬日景色等,引導學生談談對冬天的印象。2.提問:在你們的印象中,冬天一般是什么樣的?有沒有哪個地方的冬天給你留下了特別深刻的印象?3.引出課題:今天我們要走進老舍先生筆下的濟南的冬天,看看那里的冬天有什么獨特之處。(二)作者及背景介紹(3分鐘)1.簡要介紹作者老舍: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現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話劇《茶館》《龍須溝》等。他的作品語言幽默風趣,具有濃郁的北京味兒。2.介紹寫作背景:本文寫于1931年,當時老舍在濟南齊魯大學任教。濟南的冬天給了他深刻的印象,他懷著對這座城市的喜愛之情寫下了這篇散文。(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0分鐘)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初步感受課文內容。2.思考并回答問題:濟南的冬天有什么特點?課文圍繞濟南的冬天寫了哪些景物?3.學生發言,教師總結:濟南的冬天特點是溫晴;課文圍繞濟南的冬天寫了濟南的山、水等景物。(四)精讀課文,品味語言(20分鐘)1.研讀第1自然段指名朗讀第1自然段,思考:作者是如何突出濟南冬天"溫晴"這一特點的?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作者通過與北平、倫敦、熱帶的對比,突出了濟南冬天沒有風聲、響晴、溫晴的特點。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對濟南冬天的喜愛之情,指導有感情地朗讀。2.研讀第23自然段默讀第23自然段,思考:濟南的山有什么特點?作者是如何描寫山的?小組討論后,代表發言。教師總結:濟南的山可愛、秀氣。作者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將小山比作小搖籃,把小山當作人來寫,"它們全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小山對濟南的呵護,表達了作者對濟南冬天的喜愛。指導學生朗讀,讀出對小山的喜愛之情。3.研讀第4自然段自由朗讀第4自然段,思考:這段文字是從哪些方面描寫小雪后的小山的?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從山上的矮松、山尖、山坡、山腰四個方面進行描寫。分別把矮松比作日本看護婦,山尖比作銀邊,山坡比作帶水紋的花衣,山腰的薄雪比作害羞的少女,形象地寫出了小雪后小山的美麗景色。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細致的觀察和生動的描寫,感受語言的精妙,背誦這一自然段。4.研讀第5自然段指名朗讀第5自然段,思考:這段文字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描繪了一幅城外小村莊的雪景圖,"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雪",兩個"臥"字,將小村莊和雪擬人化,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它們的安詳、寧靜,給人一種溫暖、舒適的感覺,仿佛一幅水墨畫。指導學生朗讀,體會畫面的美感。5.研讀第6自然段默讀第6自然段,思考:濟南的水有什么特點?作者是如何描寫水的?小組交流后,代表發言。教師總結:濟南的水特點是不結冰、清澈、溫暖。作者先寫水不結冰,再寫水藻綠,然后通過自上而下的描寫,將水比作藍水晶,生動地寫出了水的清澈、空靈,表達了作者對濟南水的喜愛。引導學生感受作者描寫水時的層次感和畫面感,朗讀體會。(五)總結寫作手法(10分鐘)1.引導學生回顧課文內容,思考作者是如何寫出濟南冬天的特點的。2.小組討論后,總結寫作手法:對比:通過與北平、倫敦、熱帶的對比,突出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擬人:如"它們全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賦予小山以人的情感和動作,生動形象。比喻:把矮松比作日本看護婦,山尖比作銀邊,山坡比作帶水紋的花衣,山腰的薄雪比作害羞的少女,水比作藍水晶,使描寫的景物更加形象逼真。動靜結合:如寫山時,"小山整把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有北邊缺著點口兒。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它們全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是靜景,"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是動景,動靜結合,相得益彰。3.教師強調:這些寫作手法的運用,使文章語言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很好地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六)拓展延伸(5分鐘)1.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家鄉冬天的特點,運用所學的寫作手法,寫一個片段,描寫家鄉冬天的一處景物。2.請幾位學生分享自己的寫作片段,其他同學進行評價,教師給予指導。(七)課堂小結(5分鐘)1.與學生一起回顧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包括濟南冬天的特點、作者描寫景物的方法以及所表達的情感。2.強調作者對濟南冬天的喜愛之情以及對大自然的熱愛,鼓勵學生用心觀察生活,發現身邊的美,并用文字記錄下來。(八)布置作業(課后完成)1.背誦課文第36自然段。2.完成課后練習題,鞏固課堂所學知識。3.以"家鄉的冬天"為題,寫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運用本節課所學的寫作手法,描繪家鄉冬天的景色,表達對家鄉的熱愛之情。五、教學反思通過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