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一 區域定位與區域特征(答案版)_第1頁
專題一 區域定位與區域特征(答案版)_第2頁
專題一 區域定位與區域特征(答案版)_第3頁
專題一 區域定位與區域特征(答案版)_第4頁
專題一 區域定位與區域特征(答案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一區域定位與區域特征答案考點1考點1區域定位1.A2.A3.B【解析】1.讀圖,結合所學知識,在經緯網地圖中按經線和緯線所指示的方向辨認,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經線的分布規律是:向東增大為東經,向西增大為西經。緯線的分布規律是:向南增大為南緯,向北增大為北緯,據此判斷,a點的經緯度為(80°W,30°N),b點的經緯度為(50°E,40°S),b點在a點的東南方向。A正確,BCD錯誤,故選A。2.讀圖,結合所學知識,東西半球的劃分是以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為界,東半球的經度范圍為20°W-0°-160°E,西半球的經度范圍為160°E-180°-20°W,南北半球的劃分是以0°緯線即赤道為界,赤道以北為北半球,以南為南半球。據此判斷,圖中c點經緯度為(40°E,50°S),位于的半球分別為南半球、東半球。A正確,BCD錯誤,故選A。3.依據經緯度的判讀,讀圖可知,區域①的經緯度范圍為50°S~60°S,50°E~60°E;區域②的經緯度范圍為30°N~40°N,90°W~100°W。兩地所跨經緯度數相同,②地距離赤道近,所在緯線長,由此可判定,區域①和區域②所表示的面積大小關系為②>①。B正確,ACD錯誤,故選B。【點睛】由經線和緯線相互交織所構成的網絡叫做經緯網,利用經緯網可以確定地球表面任何一個地點的位置。在經緯網上,經線的度數叫做經度,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東增大,就是東經,用符號E表示,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經,用符號W表示;緯線的度數叫緯度,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緯,用符號N表示,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緯,用符號S表示。4.B5.A【解析】4.根據經緯度示意圖可知,甲處位于116°E,32°S附近,乙處位于122°W,38°N附近,從經度來看,甲位于乙的西部,從緯度來看,甲位于乙的南部,故甲位于乙的西南方向,B正確,ACD錯誤。故選B。5.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比例尺越大,其表示的范圍越小;比例尺越小,則其表示的范圍越大;由圖分析可知,甲城圖整個圖經度跨度接近15°,乙城整個圖經度跨度接近13°,甲乙城兩圖整個圖緯度跨度接近10°,由此可知,與甲城圖相比,乙城圖所示范圍較小,其比例尺較大,表示的內容更詳盡,A正確,BCD錯誤。故選A。【點睛】一般而言,在圖幅相同的條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反之,比例尺越小,則顯示的實際范圍愈大,其內容愈簡潔,愈不精確。6.B7.A【解析】6.結合所學可知,緯線圈長度從赤道向南北兩極逐漸遞減,緯度越低,相同經度差的緯線段越長。由圖可知,甲、乙和丙三地中,三地距離180°的經度差均為5°,甲地緯度最高,乙地緯度最低,丙地居中,因此甲、乙、丙三地離180°經線由近到遠依次為甲、丙、乙,當輪船的時速相同,故甲、乙、丙三艘輪船到達的先后順序是甲、丙、乙,B正確,ACD錯誤。故選B。7.結合所學可知,東半球的經度范圍是從20°W向東到160°E,西半球的范圍為20°W向西到160°E,根據三地的經度,甲乙位于175°E,丙位于175°W,甲乙位于同一經線上,三地都位于20°W向西到160°E之間,所以甲、乙、丙都位于西半球,A正確,C錯誤;由圖示可知丙所在緯度比乙所在的緯度靠南,丙位于乙的南方,丙乙經度和相加大于180°,此時西經度數在東,所以丙在乙的東面,故丙在乙的東南方,B錯誤;丙在乙的東面,乙和甲位于同一經線,可知丙也在甲的東面,即甲在丙的西邊,甲緯度位置比丙靠北,因此甲又位于丙的北邊,甲位于丙的西北方,D錯誤。故選A。【點睛】緯線圈長度從赤道向南北兩極逐漸遞減,緯度越低,相同經度差的緯線段越長。利用經緯網判斷東西方向時,如果同為東經度,度數越大越在東;如果同為西經度,度數越大越在西;如果一東一西:度數之和大于180°,西經在東,東經在西。度數之和小于180°,東經在東,西經在西。度數之和等于180°,不分東西。8.A9.C【解析】8.由圖示方向標可以看出,學校在火車站的正北。A正確。故選A。9.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由圖示比例尺1厘米表示150米即1:15000,學校到科技園圖上距離約3厘米,可以算出實際距離約為450米。C正確。故選C。【點睛】地圖閱讀,默認上北向南。有指向標的看指向標。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10.B11.A【解析】10.從圖乙分析,沿EF是一山坡;從圖丙分析,該山坡的中部向上凸起。所以該地貌為山脊。B正確,A、C、D錯誤。故選B。11.根據圖乙可知,③地靠近F,根據圖丙可知,④地靠近N。再結合圖甲,可知③地位于④地的東北方向。A正確,B、C、D錯誤。故選A。【點睛】方向:1、在沒有任何標記的圖上判讀:遵循“上北下南,左西右東”。2、在有指向標的圖上判讀:指向標指示北方。3、在有經緯網的地圖上判讀:經線指示南北,緯線指示東西。考點2考點2區域特征分析12.A13.D【分析】12.中南半島地形山河相間,南北縱列分布,山脈、大河多南北向延伸,A正確;主要屬熱帶季風氣候,B錯;地勢北高南低,C錯;其農業地域類型為季風水田農業和熱帶種植園農業,商品谷物農業不發達,D錯。故選A。13.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區地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便于聚落的形成與發展,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區地勢平坦,河流流速慢,水能不豐富。①錯,②③④正確,故選D。【點睛】東南亞的地形和氣候總結如下:地形:中南半島山河相間、縱列分布,河流下游多平原;馬來群島地形崎嶇。地處板塊交界處,多火山地震。氣候:馬來半島南部和馬來群島大部以熱帶雨林氣候為主,中南半島和菲律賓群島北部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14.A15.D【解析】14.結合所學知識,阿拉伯半島屬于熱帶沙漠氣候,印度半島和中南半島都是熱帶季風氣候,三大半島都是以熱帶氣候為主,熱量充足,A正確;甲為阿拉伯半島,阿拉伯半島通用阿拉伯語,多信仰伊斯蘭教,排除B;乙半島為印度半島,夏季盛行西南季風,排除C;丙半島為中南半島,該地河流大多自北向南流,排除D。故選A。15.結合圖中信息可知,①表示的阿拉伯半島氣候干旱,降水少,當地民居多以土坯房為主,墻體厚,窗戶小;②表示的中南半島因氣候濕熱,當地民居多以高腳屋為主,屋頂坡度大,墻體薄,與氣溫、地形相比,影響兩地民居最顯著的差異是降水不同,土壤對民居影響不大,故選D。【點睛】亞洲三大半島指中南半島、印度半島和阿拉伯半島。中南半島位于中國和南亞次大陸之間,西臨孟加拉灣、安達曼海和馬六甲海峽,東臨太平洋的南海,為東亞大陸與群島之間的橋梁。印度半島,也稱南亞次大陸是喜馬拉雅山脈以南的一大片半島形的陸地,亞洲大陸的南延部分。阿拉伯半島東臨波斯灣、阿曼灣,南臨亞丁灣和阿拉伯海,西隔紅海與非洲大陸相望,北與亞洲大陸的分界大致在西起紅海東北部的亞喀巴灣北端東至波斯灣的阿拉伯河口一線,是世界最大的半島。16.A17.A【解析】16.本題考查區域的特征。劃分我國四大區域最基本的因素是氣候和地貌,不同區域的氣候和地貌等自然特征有所不同。區域內部有相似性和連續性,也存在一定的分異,A對,C錯;區域之間的界線,有的是明確的,如行政區,有的是不明確的,B錯;區域與區域之間是存在著聯系的,D錯。故選A。17.本題實際考查我國四大區域的特征。①為我國西北地區,荒漠面積廣大,黃沙漫漫,被稱為“金色中國”,其原因是地處內陸,氣候干旱,A對;②位于青藏地區,該區地勢高,氣溫較低,冰川廣布,雪峰眾多,稱為“銀色中國”,這是由于其高寒多冰雪,是地勢影響,B錯;③是我國南方地區,雨熱同期的氣候,植被蔥郁,稱為“綠色中國”,受氣候影響,C錯;④是我國北方地區,因有廣闊的華北平原和黃土高原,被稱為“黃色中國”,黃土高原受到風力沉積影響,華北平原主要是流水沉積作用,D錯。故選A。【點睛】區域通常指一定的地域空間。區域具有一定的界限,區域內部表現出明顯的相似性和連續性,區域之間則表現出顯著的差異性。區域具有一定的特色、優勢和功能。區域之間是相互聯系的,一個區域的發展變化會影響到周邊和相關地區。18.D19.A20.B【解析】18.一般行政區劃之類的區域是有明確界線的,而自然區域邊界通常具有過渡性質,沒有明確邊界,A錯誤;區域內部具有相似性,但是內部自然特征不可能完全一致,區域內部也具有差異性,B錯誤;圖中Ⅰ—Ⅲ區域屬于同層次的不同區域,C錯誤;圖中Ⅰ—Ⅲ區域是云南不同的反季節蔬菜產區,是為發揮不同區域的優勢而劃分的,D正確。故選D。19.云南地形崎嶇,海拔差異較大,水熱條件垂直差異較大,能為植物提供多種生長環境,因此云南的蔬菜品種較為豐富,A正確;降水較豐沛與氣溫較高都不是蔬菜品種豐富的最主要原因,B、C錯誤;云貴高原多為紅壤,土壤貧瘠,D錯誤。故選A。20.Ⅰ區域為高原壩地產區,以生產喜涼蔬菜為主,遼寧緯度較高,夏季平均氣溫較低,也能種植喜涼蔬菜,不需要從云南調入,A錯誤;廣東夏季氣候炎熱,不易種植喜涼蔬菜,而云南有夏季“天然涼棚”的稱號,且Ⅱ為高海拔山地產區,氣溫較低,能為廣東提供喜涼蔬菜,B正確;Ⅲ區域為河谷及盆地產區,以河谷農業為主,甘肅有河西走廊,也可以發展河谷農業,所以不需要從云南調入,C錯誤;廣西夏季氣溫高,對反季節蔬菜的需求以喜涼蔬菜為主,而Ⅲ區域不易生產喜涼蔬菜,無法滿足廣西夏季對反季節蔬菜的需求,D錯誤;故選B。【點睛】蔬菜沒有“天時地利”,也能種出反季節蔬菜,世界上最執著于種菜的國家非我國莫屬。我國地大物博,氣候類型多樣,除了能利用不同地區的氣候特點種植反季節蔬菜,我們還能利用各種設施種植反季節蔬菜,如地膜、小拱棚、大棚、溫室等,這種利用各種設施種植的反季節蔬菜就是設施蔬菜,設施蔬菜主要利用的是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原理。21.甲國的地理位置特征:①該國位于北半球、西半球,地處北美洲南部;②位于低緯度地區(或位于熱帶);③東臨加勒比海,西瀕太平洋;④北接洪都拉斯,南連哥斯達黎加。甲國的地理位置的優越性:位于低緯,熱帶,熱量條件充足;瀕臨大西洋和太平洋,有利于發展海洋運輸業;靠近北美經濟發達地區,市場廣闊;鄰國眾多,有利于發展邊境貿易和對外貿易。【分析】本大題以某國簡圖為材料,涉及位置特征的描述和地理位置優越性相關內容,考查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和知識遷移運用能力,綜合思維、區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