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初中美術八年級上冊 第7課《三位中國美術家》_第1頁
人美版初中美術八年級上冊 第7課《三位中國美術家》_第2頁
人美版初中美術八年級上冊 第7課《三位中國美術家》_第3頁
人美版初中美術八年級上冊 第7課《三位中國美術家》_第4頁
人美版初中美術八年級上冊 第7課《三位中國美術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三位中國美術家》教學設計

課題三位中國美術家單元第7課學科美術年級八年級

本課選自人民美術出版社教材八年級美術上冊第7課內容,屬于“欣賞評述”領

域。美術欣賞以美術作品為對象,教材安排不同畫家的大量美術作品,從內容和

教材形式兩方面著眼,引導學生整體地把握和理解美術作品。在獲得審美體驗的同時

分析又獲得思想認識,既把握藝術價值,又理解社會價值。教材選取著名的且學生較

為熟悉的三位中國美術家進行了解,銜接前面所學的國畫之美,又為后面學習美

術的應用實踐做鋪墊,達到美術鑒賞的目的。

1、藝術表現:學會美術欣賞的學習方法,學會多角度、多視點欣賞、評述美術作

品。

2、創意實踐:通過欣賞美術作品的過程,培養學生運用信息技術查閱、收集資料

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觀察思考后分析、解決問題進行研究性學習的能力。

目標3、審美感知:在欣賞作品過程中提高學生美術學習的興趣和欣賞、審美水平。

體會中國傳統的繪畫發展與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4、文化理解:欣賞這三位美術大師的美術作品,了解他們的表現形式及風格特

點,學習他們的愛國精神,和堅持藝術的熱忱。

重點認識了解三位中國美術家的代表作及其藝術特色

難點學會并練習多角度、多視點欣賞、評述美術作品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1、課件出示《清明上河圖》:仔細觀察學生有基本的

在北宋時期有一位畫家用畫筆描繪京城思考回答美術常識,聯系

繁華,留下了傳世名作,你們認識這幅畫嗎?已有的知識,更

你知道這位畫家是誰嗎?學生:張擇快地進入學習

2、課件出示《奔馬》端情境。

在中國現代美術家中,有一位畫家繼承學生:徐悲

了寫實的傳統,并以畫馬著稱,你知道他是鴻

誰嗎?學生:潘天

3、課件出示《露氣》壽

你還記得這幅畫嗎?它的作者是誰呢?

這節課我們將進入探討學習——三位中了解本課的學

國美術家。習要點

板書標題。

講授新課一、認識張擇端了解張擇端的

1、課件介紹畫家并出示圖片生平,知道張擇

張擇端,字正道,東武(今山東諸城)在教師的帶端是北宋時期

人,自幼好讀書,早年游學汴京,后習繪畫。領下,觀察的著名畫家。

宋徽宗時任宮廷畫家,供職翰林圖畫院。他課件。

是宋代非常全面的杰出畫家,傳世作品為《清

明上河圖》。

2、展示并賞析《清明上河圖》的藝術特

該畫是描繪北宋京都汴梁市井的鴻篇巨

制,長卷從右側開始,描繪郊外農村樹梢吐

綠春意盎然,進而描繪汴河兩岸的情景。畫通過帶領學生

的中部畫有巨大的跨河虹橋,橋上行人眾多,觀察圖片,觀察

攤販密布,橋下有一大船正在放倒桅桿過橋。細節來理解《清

圍繞虹橋與大船過橋的緊張情節,成為該畫明上河圖》的內

表現的高潮,進而是城門及城門內外的市井容,賞析藝術特

活動,進城后更顯都市的繁華。色

此畫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為

研究宋代的政治、經濟、文化、藝術提供了

可貴的資料。復習鞏固之前

(1)利用手卷形式,采取“散點透視法”學到的“焦點透

組織畫面。視法”和“散點

結合圖片介紹散點透視法的優點透視法”

(2)人物刻畫生動傳神

出示圖片

提出問題:請你對照畫面講述橋下發生

了什么故事?畫家是怎樣表現人們的各種情思考回答問

緒狀態的?題,逐步加通過提出問題、

賞析:人物雖小,但描繪得一絲不茍、深對《清明學生找出答案

筆筆精到,人物的神情動態呼之欲出。上河圖》的的方法,增強師

提問:你能看出畫中人物的職業身份有理解和認生互動

哪些嗎?識。

從畫中找出商鋪的招幌,看看這些店鋪通過觀察進一

經營的是什么?步了解圖書展

找找北宋的交通工具有哪些?感受畫面的示的內容和背

從《清明上河圖》我們能了解到北宋的生動傳神。后的內涵價值

哪些風俗?

課件出示圖片:插柳、斗茶

3、對后世的風格影響

張擇端的寫實畫風影響了后世都市風俗感受張擇端的

畫的創作。欣賞作品藝術風格對后

舉例并出示圖片:皇都積盛圖(中國世產生的深遠

畫)局部明代仇英影響

二、認識徐悲鴻

1、先請學生說說你所了解的徐悲鴻。學生回憶所

課件介紹:徐悲鴻(1895-1953年),了解的知增強學生主動

中國現代杰出的畫家、美術教育家。江蘇宜識,全班分性,培養表達能

興人。在藝術上主張現實主義,對中國畫和享自己了解力

西方傳統的寫實繪畫都有很高的造詣。特別的關于徐悲

是他擅長用明暗法使中西繪畫很好地融合。鴻的資料

代表作有油畫《田橫五百士》《自畫像》,

中國畫《愚公移山》等。

2、賞析《奔馬》

出示圖片并提問:徐悲鴻筆下的奔馬有仔細觀察選取學生熟悉

什么特點?用自己的語的徐悲鴻筆下

精神抖擻、豪氣勃發。言概括回答的馬,提升學生

剛勁穩健的白描線條勾勒出馬的形態。興趣,更順利地

飽滿酣暢的墨色掃出馬的鬃尾。展開分析

同時吸收西方繪畫光影和明暗的表現方

法,用淡墨渲染出馬的結構和層次。

想一想:認真思考

徐悲鴻要借奔馬抒發自己什么思想感回答問題帶領學生了解

情?《奔馬》的含義

分析:抒發愛國憂民的思想,表現不屈學生:像馬和美感

不撓、勇敢堅毅的民族精神。一樣不屈不

3、拓展延伸:其他關于馬的美術作品撓、奮勇前了解其他關于

《馬踏匈奴》進。馬的作品,感受

《馬踏飛燕》馬在中國人民

總結:馬在中國人民心中象征著民族精觀察欣賞心中的形象含

神。義

4、賞析《愚公移山》

出示圖片

(1)畫面氣勢宏大,人物頂天立地,有觀察圖片通過歷史故事

撐破畫面之感。人物的神情動態呈蓄勢待發從線條、顏和戰爭背景的

之狀。色、情感各介紹,引導學生

(2)對比提問:徐悲鴻的國畫人物與傳方面來鑒賞把握徐悲鴻堅

統人物畫有什么不同?圖片持關注生活、關

白描線條勾勒人物外形,凹處著力渲染注社會現實主

以突出明暗和體積感。義立場,借歷史

(3)畫家用生動形象的藝術語言表達抗題材來表達他

日民眾的決心和毅力,鼓舞人民大眾去取得對社會正義的

最后的勝利。感受徐悲鴻呼喚。

5、其他作品欣賞:出示圖片關注民生、通過歷史點過

《田橫五百士》關注社會的加深學生對徐

《九方皋》民族氣節悲鴻作品風格

6、對后世風格影響的理解。

徐悲鴻中西融合的寫實主義畫風影響了欣賞其他畫

蔣兆和、李斛等一大批畫家的創作。家作品,進

舉例展示蔣兆和、李斛作品一步理解徐通過徐悲鴻的

拓展延伸:徐悲鴻的愛國之心悲鴻的繪畫故事激發學生

圖片展示:徐悲鴻在南洋舉行賑災畫展、風格和人格的愛國精神

為戰斗英雄畫像等。魅力

三、認識潘天壽

1、圖片展示并介紹:

潘天壽(1897—1971),浙江寧海人,

中國現代杰出畫家、美術教育家。在浙江第觀看課件介紹畫家生平,

一師范上學時,老師李叔同就教誨他:“作認識潘天壽同時引導學生

畫不求名利,唯求人格完美”。他的繪畫不了解畫家不求

受西方藝術的影響,完全根植在民族藝術的名利的人格魅

土壤里,尤其擅長寫意花鳥和山水畫。力

2、賞析《記寫雁蕩山花》

出示圖片

賞析:畫家以強雄的筆法勾勒稍加點染

的巨石,幾枝雁蕩山花和表現精細的青蛙構欣賞圖片通過對作品題

成富有情趣的山景之一角,給人以大氣磅礴、材、筆墨、色彩、

雄渾壯闊之美。其用筆剛勁有力,方折大起構圖等的分析,

大落,顯出畫家藝術功力之深厚。啟發學生思考

分析構圖:潘天壽繪畫的構圖以奇險取感受畫面的潘天壽畫風的

勝,一塊巨石占據畫面的五分之四,被稱為奇特構圖,基本特點

“潘公石”。布局上善于“造險”和“破險”。感受畫家大

從色彩和筆墨兩方面分析效果氣磅礴的創

3、其他作品欣賞作風格和追

《睡貓圖》求壯美的情

《鐵石帆運圖》懷

4、小游戲:

課件出示原圖分割的各部分,請同學們利用游戲調動

按照自己的想象,把右側的零散形象拼到左主動參與游學生積極性,活

側的畫面中,力求體現潘天壽繪畫大氣磅礴、戲,表達為躍課堂氛圍,進

構圖奇險的特點。什么這么想一步加深印象

學生猜想后展示原圖。的理由

鼓勵并肯定學生的創造性。

四、課堂活動

五、課堂小結

六、作業布置

課下查找資料,看一看張擇端、徐悲鴻、認真記錄并布置開放性作

潘天壽的作品分別在哪些博物館收藏?請你自主完成作業,在鞏固所學

選一件作品,描述看到的內容,分析它的藝業的基礎上,加強

術特色,并通過作品的時代背景分析它的意學生收集資料、

義。撰寫分析報告

的能力

課堂練習1、對照學過的寫意花卉,分析潘天壽的聯系所學,通過課堂練習,

《朱荷》有何明顯特點。從筆墨、色進一步加深對

出示圖片《朱荷》彩、題字印潘天壽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