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植物保護通論(昆蟲)PrinciplesofPlantProtection
授課內容
-昆蟲學緒論
-昆蟲學基礎(昆蟲的外部形態、昆蟲生物學、昆蟲分類學、昆蟲生態及
預測預報)
-害蟲防治原理及方法(農業防治、物理防治、化學防治、生物防治、綜
合防治、農業害蟲綜合防治措施)
-農業害蟲及防治(水稻害蟲,小麥害蟲,雜糧害蟲,蔬菜害蟲,地下害
蟲,儲糧害蟲等各類害蟲)
昆蟲學緒論
?一、昆蟲的分類地位
?二、昆蟲綱的特征
一、昆蟲的分類地位
A昆蟲屬:
動物界(kingdomanimal)
節肢動物門(Arthopoda)
昆蟲綱(Insecta)
節肢動物門的特征
?1、身體左右對稱
?2、體軀由一系列環(體)節組成
?3、有些體節上具有成對分節的附肢
?4、循環系統在背面,神經系統在腹面
二、昆蟲綱的特征
二、昆蟲綱的特征
?1、體軀分頭、胸、腹3個體段
?2、頭部有口器、觸角、復眼、單眼
感覺和取食中心
?3、胸部分3節,有3對足,通常具2對翅
運動中心
?4、腹部由9-11體節組成,包藏大部分的內
臟器官,末端有外生殖器
新陳代謝和生殖中心
二、昆蟲綱的特征
>昆蟲的定義
昆蟲是一群體軀分為頭、胸、腹3部,生有3對足,通常具有2對翅的節
肢動物。
第一章昆蟲的外部形態
?第一節昆蟲的體型
?第二節昆蟲的頭部
?第三節昆蟲的胸部
■第四節昆蟲的腹部
?第五節昆蟲的體壁
第一節昆蟲的體型
?昆蟲的體型:
微小型:21nm以下很小型:2-5mm
小型:5-10mm中型:10-30min
大型:30-50mm
很大型:50-80mm
巨大型:80mm以上
極大型:200nlm以上
第一節昆蟲的體型
?昆蟲的大小通常是指頭部的最前端到腹部末端的長度,不包括觸角、口
器、尾須及外生殖器的長度。
?翅展:正確展翅時兩前翅頂角(翅尖)的直線距離。
第二節昆蟲的頭部
1.頭式
由于昆蟲的取食方式不同,其口器在頭部的著生位置和方向也不
同,這是昆蟲對環境的適應,據此將昆蟲頭部的型式(即頭式)分為3種
類型。
下口式:口器向下,頭的縱軸與蟲體縱軸大致垂直,稱為下口式。
大多數取食植物莖、葉的昆蟲如蝗蟲、蟋蟀和鱗翅目的大多數幼蟲屬此
類型。該類型昆蟲的取食方式比較原始。
前口式:口器向前,頭的縱軸與蟲體縱軸成一鈍角或近于平行,稱
前口式。很多捕食性及鉆蛀性昆蟲屬此類型。如步甲、潛葉蛾幼蟲等。
后口式:口器向后,頭的縱軸與蟲體縱軸成一銳角,稱為后口式。
常見于刺吸式口器昆蟲,如蟬、蟠、蛇蟲等。
■一、昆蟲的觸角(Antenna)
■二、昆蟲的眼(Eye)
■三、昆蟲的口器(mouthparts)
一、昆蟲的觸角(Antenna)
■(-)觸角的基本構造
?(二)觸角的類型
■(三)了解觸角類型在實踐中意義
(一)觸角的基本構造
?1>柄節(scape)
A2、梗節(pedicel)
>3、鞭節(flagellum)常分成許多亞節
(二)觸角的類型
1、絲狀(線狀)蝗蟲
2、羽毛狀(雙櫛齒狀)毒蛾
蝶
3、棒狀(球桿狀)類
子
金
4、鯉葉狀龜
蜓
蜻
蟬
5、剛毛狀、
蚊
蠅
6、具芒狀蹲
雄
7、環毛狀蜜
蜂
8、膝狀
(三)了解觸角類型在實踐中意義
?1、鑒別昆蟲的種類:
鰥葉狀(金龜甲),具芒狀(蠅類)
棒(球桿)狀(蝶類)
■2、區別雌雄:
小地老虎:早絲狀,古羽狀
三、昆蟲的眼(Eye)
■(一)復眼(Compoundeye)
■(二)單眼(Ocellus)
(一)復眼(Compoundeye)
■1、構成
由多個六角形小眼構成
?2、復眼的功能
起主要視覺作用
對330-400nm的紫外光呈現趨性
趨光性:正、負
(―)單眼(Ocellus)
?1、類型
背單眼:成蟲、若蟲頭部背面或額區上方
側單眼:幼蟲頭部兩側
■2、功能
在視覺中起輔助作用,只能辨別光的方向、強弱,不能成像
四、昆蟲的口器(mouthparts)
?1、咀嚼式口器
?2、刺吸收式口器
■3、虹吸收式口器
?4、幼蟲的口器
■5、了解口器構造在實踐上的意義
1、咀嚼式口器(Chewingmouthparts)
?(1)構造
上唇1片,口器的前壁
上顆1對、強大,切碎、磨碎食物
下顆1對,(軸節、莖節、內顆葉、外顆葉、
下顆須
下唇1片,(后頒、前須、中唇葉、側唇葉、
下唇須
舌位于口腔中央、分泌唾液,幫助攪拌吞
咽食物
1、咀嚼式口器(Chewingmouthparts)
?(2)為害特點給植物造成機械損傷
?田間缺苗斷壟
?頂芽停止生長
?葉片殘缺不全
?莖葉枯死折斷
?花蕾、果實受害
2、刺吸式口器(Piercing-suckingmouthparts)
?(1)構造
上唇退化成小型片狀物
上顆特化成口針
下顆特化成口針
下唇延長成1條喙管
舌
2、刺吸式口器(Piercing-suckingmouthparts)
?(2)為害特點
?直接為害褪色斑點
卷曲、皺縮、畸形、枯萎
?間接為害
傳播病毒病,桃場至少可傳播107種病毒,
黑尾葉蟬可傳播水稻黃矮病和黃萎病
>其傳毒造成的為害要大于直接刺吸為害
3、虹吸式口器(Siphoningmouthparts)
A虹吸式口器為蛾蝶類所特有
?(1)構造
下顆的外顆葉極度延長形成喙
下唇須發達
■(2)取食特點
一般無穿刺能力,只能取食花蜜等液
體食物,大多數不造成為害
4、幼蟲的口器
■(1)蛾蝶類幼蟲的口器咀嚼式
上唇、上顆不變
下顆一下唇一舌形成1個復合體,
在復合體頂端有吐絲器
■(2)葉蜂類幼蟲口器咀嚼式
無吐絲器
5、了解口器構造在實踐上的意義
?(1)根據為害狀,判斷害蟲口器類型
■(2)根據口器類型,選擇相應的殺蟲劑
咀嚼式口器:選用胃毒劑
刺吸式口器:選用內吸性殺蟲劑
觸殺劑對兩者均有效(體壁薄的昆蟲)
第三節昆蟲的胸部
?一、胸部的基本構造
?二、胸足的構造和類型
?三、翅的構造和類型
一、胸部的基本構造
由前、中、后胸組成
每個胸節(背板、側板、腹板)
3對足:前、中、后足
2對翅:前、后翅
二、胸足的構造和類型
■(-)胸足的構造
■(二)胸足的類型
(-)胸足的構造
?
1、基節coxa
?
2、轉節trochanter
?
?3、腿節femur
?4、脛節tibia
?5、跑節tarsus
6、前跑節pretarsus
(二)胸足的類型
?1、步行足螃蟲、步甲
?2、跳躍足蝗蟲和蟋蟀的后足
?3、捕捉足螳螂和獵蠟的前足
?4、開掘足蛟站的前足
?5、游泳足龍虱的后足
?6、抱握足雄性龍虱的前足
?7、攜粉足蜜蜂的后足
胸足類型
三、翅的構造和類型
?(-)翅的構造
?(二)翅脈與模式脈相
?(三)翅的類型
(―)翅的構造
昆蟲的翅多為三角形,呈現3邊和3角
?3邊:前緣,外緣,后緣(內緣)
?3角:肩角,頂角,臀角
?4區:翅上有基褶、臀褶、輒褶,把翅分
為腋區,臀前區,臀區,趣區
(二)翅脈與模式脈相
?縱脈:從翅基部伸到邊緣
?橫脈:連接縱脈的短脈
?脈相:翅脈在翅面上的分布形式
?模式脈相:1種假想的翅脈
?模式脈相的縱脈縮寫第1個字母大寫,橫脈縮寫字母全部小寫
(三)翅的類型
?1、膜翅蜂類(膜翅目)
?2、鱗翅蛾、蝶(鱗翅目)
?3、纓翅薊馬(纓翅目)
?4、覆翅蝗蟲、蟋蟀的前翅(直翅目)
?5、鞘翅金龜甲、天牛的前翅(鞘翅目)
?6、半鞘翅蜻的前翅(半翅目)
?7、平衡棒蚊、蠅的后翅(雙翅目)
第四節昆蟲的腹部
■一、腹部的基本構造
■二、外生殖器
-三、幼蟲的腹足
一、腹部的基本構造
?一般由9T1節組成:
?各節有背板、腹板和側膜;
?腹部一8節的側面各具1對氣門;
?腹部第8-9節上著生外生殖器。
二、雌性外生殖器
-產卵器模式構造
背產卵瓣
內產卵瓣
腹產卵瓣
三、幼蟲的腹足
-蛾蝶類幼蟲的腹足:有趾鉤
有2-5對,通常為5對,著生在第3-6和第10腹節上,第10腹節上的1
對又稱臀足。
■葉蜂類幼蟲的腹足:無趾鉤
一般6-8對,有的可多達10對,從第2腹節開始著生。
幼蟲的腹足與趾鉤
第四節昆蟲的體壁
-一、體壁的構造與特性
■二、體壁與藥劑防治的關系
?(1)表皮層
上表皮不透性
外表皮堅韌性
內表皮延展曲折性
?(2)皮細胞層
?(3)底膜
>防治體壁薄的昆蟲應選用具觸殺作用的藥劑
二、體壁與藥劑防治的關系
?1、選擇適宜的劑型
油、乳劑效果〉可濕性粉劑>粉劑
?2、可在藥劑中加入展著劑(肥皂,洗衣
粉),提高藥劑展布、附著能力
-3、掌握在體壁薄的低齡幼蟲階段用藥,
防效好
第
章
二昆蟲的生物學特性
節
第
一昆蟲的生殖方式
節
第
二
昆蟲的變態發育
節
第
三
昆蟲的世代
節
第
四
昆蟲的生活史
五
節
第
昆蟲的生物學習性
第一節昆蟲的生殖方式
■一、兩性生殖(Oviparousamphigony)
■二、孤雌生殖(Parthenogenesis)
一、兩性生殖(Oviparousamphigony)
■通過雌雄交配后,精子與卵子結合,雌蟲產下受精卵,再發育成新個體,
這種生殖方式稱兩性生殖,或稱兩性卵生。
■是大多數昆蟲的生殖方式
二、孤雌生殖(Parthenogenesis)
?又稱單性生殖,卵不經過受精就能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
■產雌孤雌生殖:有些昆蟲完全或基本上以弧雌生殖進行繁殖,如介殼蟲、
薊馬。
■季節性孤雌生殖:一些昆蟲兩性生殖和孤雌生殖方式隨季節變換交替進
行,如蛇蟲。
?偶發性孤雌生殖:在正常情況下進行兩性生殖的昆蟲中,偶爾也發生孤
雌生殖現象,如家蠶、飛蝗。
三、卵胎生和幼體生殖
A1、卵胎生(Ovoviviparity)
雌蟲未受精的卵在母體內依靠卵黃供給營養進行胚胎發育,直至孵
化為幼體后才從母體中產出。
A2、幼體生殖(Paedogenesis)
少數昆蟲母體尚發育到成蟲階段,卵巢就已成熟并能進行生殖。
四、多胚生殖(Polymembryony)
?指1個卵在發育過程中可分裂成2個以上胚胎,并且每個胚胎能發育成正
常新個體的生殖方式。
A常見于小蜂科、繭峰科、姬峰科等內寄生蜂。
第二節昆蟲的變態發育
?一、昆蟲的變態及類型
?二、昆蟲的個體發育階段
一、昆蟲的變態及類型
?變態(Metamorphosis)
昆蟲在從卵發育到成蟲的過程中,在外部形態和內部構造等方面要經
過一系列的變化,這種變化叫變態。
?昆蟲的變態主要有不全變態和完全變態2類。
1、不全變態(Incompletemetamorphosis)
?不全變態
個體發育經過卵、若蟲和成蟲3個發育階段,若蟲除翅和生殖器官尚
未發育完全外,其他形態特征和生活習性等方面與成蟲基本相同。
如蝗蟲、盲蜻、葉蟬、飛虱等。
2、完全變態(Completemetamorphosis)
?完全變態
個體發育過程中要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4個發育階段,幼蟲在外
部形態和生活習性上與成蟲截然不同,必須經過蛹的過渡階段來完成幼
蟲到成蟲的轉變過程。
如棉鈴蟲、三化螟、玉米螟等。
二、昆蟲個體發育的階段
昆蟲的個體發育分為胚胎發育和胚后發育兩個階段。
胚胎發育(胚內發育):指卵發育成為幼蟲(若蟲)的發育時期。
胚后發育:是指從卵孵化后開始到成蟲性成熟的發育時期。
?(一)卵期(Egg)
?(二)幼蟲期(Larva)
?(三)蛹期(Pupa)
?(四)成蟲期(Adult)
(一)卵期(Egg)
■孵化(Eclosion)
在卵內完成胚胎發育后,幼蟲或若蟲破卵殼而孵出,稱為孵化。
?孵化期
一批卵(卵塊)從開始孵化到全部孵化結束,稱為孵化期。
(二)幼蟲期(Larva)
?幼蟲期(Larva):全變態類昆蟲自卵孵化到變為蛹時所經過的時間,稱
為幼蟲期。
大量取食、迅速生長,為昆蟲主要為害期
?若蟲期(Nymph):不全變態類昆蟲自卵孵化到變為成蟲時所經過的時間,
稱為若蟲期。
-蛻皮(Moulting):從卵孵出的幼體增大到一定程度時,蛻去舊表皮,代
之以新表皮的現象叫蛻皮。
'齡期(Stadium):幼蟲和若蟲從孵化到第1次蛻皮及前后兩次蛻皮之間所
經歷的時間,稱為齡期。
(―)幼蟲期(Larva)
幼蟲的3種類型
?1、多足型幼蟲(Potypodlarva)
有3對胸足和多對腹足,如鱗翅目幼蟲。
?2、寡足型幼蟲(Oligopodlarva)
只有3對胸足而無腹足,如鞘翅目的金龜
甲、瓢蟲等幼蟲。
?3、無足型幼蟲(Apodouslarva)
胸足和腹足均無,如雙翅目蠅類幼蟲。
幼蟲的類型
(三)蛹期(Pupa)
?蛹期(Pupa)
從化蛹到羽化出成蟲所經歷的時間,稱為
蛹期。
?預蛹期(Prepupa)
末齡幼蟲化蛹前的靜止期。
?化蛹(Pupation)
預蛹蛻去皮變成蛹的過程,稱為化蛹。
(三)蛹期(Pupa)
蛹的類型
?1、離(裸)蛹(Exaratepupa)
附肢和翅不緊貼蛹體,可以活動,腹節也略可
活動。如金龜甲、蜂類的蛹。
?2、被蛹(Obtectpupa)
附肢和翅緊貼蛹體,不能活動,多數或全部腹
節也不能活動。如蛾、蝶類的蛹。
?3、圍蛹(Coarctatepupa)
為蠅類所特有,實際上是一種裸蛹,由于幼蟲最后蛻下的皮包圍于
裸蛹之外,形成圓筒形硬殼。
蛹的類型
(四)成蟲期(Adult)
A成蟲期(Adult):成蟲從羽化開始直到死亡
所經歷的時間,叫成蟲期。生殖時期
?1、羽化(Emergence)
不全變態昆蟲末齡若蟲蛻皮變為成蟲或全變
態昆蟲的蛹由蛹殼破裂變為成蟲,都稱為羽化。
成蟲從它的前一蟲態蛻皮而出的現象,稱為羽化。
(四)成蟲期(Adult)
?2、性二型和多型現象
?性二型/雌雄異型(Dimorphism)
同一種昆蟲的雌雄成蟲除了第1性征(生殖器官)不同外,在觸角形狀、
身體大小、體色及其他形態特征上有明顯的區別,這種現象稱為性二型。
?多型現象(Polymorphism)
在同一種昆蟲中,除雌雄異型外,在相同的性別中,還具有2種或更多
不同類型的個體,稱為多型現象。
多型現象主要出現在成蟲期,但有時也可以出現在幼蟲期。如:蜥蟲
(有翅和無翅)、飛虱(長翅型和短翅型)、蜜蜂(雌性中有負責生殖
的蜂后,、蜂王,和失去生殖能力而擔負采蜜、筑巢等職責的工蜂)、
螞蟻(類型更多,有的種類中分化出20多種類型,其中常見的主要有有
翅和無翅的蟻后,有翅和無翅的雄蟻,還有工蟻、兵蟻等)
第三節昆蟲的世代
?世代(Generation)
昆蟲完成由卵到成蟲性成熟并開始繁殖的
個體發育歷期,稱為世代。
>1個世代,即1代,又稱1化。
>1年1代的昆蟲,亦稱1化性昆蟲
>1年多代的昆蟲,亦稱多化性昆蟲
第四節昆蟲的年生活史
?年生活史(Annuallifehistory)
是指昆蟲在整個1年中的發生過程,包括
發生的代數,各代的發生時期及與寄主植
物發育階段的配合,各蟲態的歷期以及越
冬的蟲態和場所等。
第五節昆蟲的生物學習性
■一、休眠(Dormancy)
■二、滯育(Diapause)
■三、假死性(Thanotosis)
■四、趨性(Taxis)
■五、食性(Feedinghabit)
一■、休眠(Dormancy)
>是由于不利環境引起的昆蟲生命活動暫時停滯現象,當環境條件變好
時能立即恢復生長發育。
二、滯育(Diapause)
>不是由不良環境條件引起,而是由生物學特性所決定的生長發育的暫
時停滯,滯育期過后,要求一定的刺激因子,才能重新恢復生長發育。
三、假死性(Thanotosis)
>昆蟲受到異常刺激時,立即卷縮不動或
墜落地面裝死的習性。
>鞘翅目昆蟲的成、幼蟲均有假死性
生產中常用震落捕捉害蟲
四、趨性(Taxis)
?趨光性(Phototaxis)
昆蟲通過視覺器官對光源的刺激所產生的
趨向或背向反應。
有正、有負
?趨化性(Chemotaxis)
昆蟲通過嗅覺器官對揮發性化學物質的刺
激所產生的趨向或背向反應。
有正、有負
五、食性(Feedinghabit)
■(一)植食性(Phytophagous)
1、單食性三化螟
2、寡食性菜粉蝶
3、多食性玉米螟
■(二)肉食性(Carnivorous)
1、捕食性螳螂
2、寄生性赤眼蜂
第章
三昆蟲分類
節
第
一分類階元
節
第
二種、亞種和學名
節
第
三
昆蟲綱的分目
節
第
四
植物害蟲重要目、科概述
第一節分類階元
界:動物界Animalia
H: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
綱:昆蟲綱Insecta
目:直翅目Orthoptera
科:斑翅蝗科Oedipoidae
屬:飛蝗屬Locusta
種:飛蝗LocustamigratoriaL.
亞種:東亞飛蝗Locusta
migratoriamanilensisMeyen
第二節種、亞種和學名
?每個種都有1個全世界統一的科學名稱,稱為學名。
?種的學名用拉丁文書寫,由屬名和種名組成,這就是國際上通用的雙名
法命名制。
-除屬名第1個字母大寫外,其余均為小寫,印刷時排成斜體。
-定名人的姓名以姓或姓的縮寫放在種名后邊,第1個字母大寫,用正體
字排列。
AAphisgossypiiGlover
屬名種名定名人
第二節種、亞種和學名
?亞種是命名法唯一承認的種以下的分類階元。
■亞種的學名是在種名后加上亞種本名的拉丁文組成,稱為三名法。
?亞種本名也用小寫,排成斜體。如東亞飛蝗學名為:
LocustamigratoriamanilensisMeyen
屬名種名亞種名定名人
第二節種、亞種和學名
?有些昆蟲的學名,在定名人外加有圓括號,這說明該種屬名經后人修訂
過。
如黏蟲原學名為:
LeucaniaseparateWalker
現用學名為:
Mythimnaseparate(Walker)
第三節昆蟲綱的分目
本書采用2亞綱34目的分類系統
無翅亞綱:原尾目(Pratura)
彈尾目(Cinura)
雙尾目(Diplura)
纓尾目(Thysanura)
有翅亞綱:30目
第四節農業害蟲重要目、科概述
一、直翅目(Orthoptera)
二、同翅目(Homoptera)
三、半翅目(Hemiptera)
四、鱗翅目(Lepidoptera)
五、鞘翅目(Coleoptera)
六、膜翅目(Hymenoptera)
七、雙翅目(Diptera)
八、等翅目(Isoptera)
九、嶂九目(Acarina)
—>直翅目(Orthoptera)
?形態特征
?前翅為覆翅,后翅膜質
?頭下口式,口器咀嚼式
?前胸大而明顯
?前足脛節或第1腹節常具聽器
?雌蟲產卵器發達
?體中至大型,觸角絲狀
一、直翅目(Orthoptera)
■生物學特性
?不全變態昆蟲
?兩性生殖,卵生
?產卵隱蔽
?多植食性,1年1-2代
?一般以卵越冬
1、蝗科(Locustidae)
■觸角絲狀,比身體短;前胸馬鞍型,向后延伸
?聽器位于腹部第1節兩側;產卵器粗短呈鑿狀
2、蟋蟀科(Gryllidae)
■觸角絲狀,比身體長
?聽器位于前足脛節基部
?產卵器細長,箭狀
■尾須長
3、螃姑科(Gryllotalpidae)
?觸角絲狀,比身體短
■前足開掘足
■前翅短,僅達腹中部,后翅長,伸出腹末如尾狀
?尾須長
二、同翅目(Homoptera)
-形態特征
?前翅質地均勻,膜質或革質
?頭后口式,口器刺吸式(與半翅目口器的區別在于,同翅目:從頭后方
生出,半翅目:從頭前方生出)
?體小至大型
?觸角剛毛狀或絲狀
二、同翅目(Homoptera)
■生物學特性
?不全變態昆蟲
?兩性卵生,有的進行孤雌生殖
?多為植食性,吸取植物汁液,有些
可傳播病毒病
1、葉蟬科(Cicadellidae)
?體小型,常橫行
?觸角剛毛狀
■前翅革質
■后足脛節下方有2列短刺
2、?科(Aphididae)
■體小型,較柔軟
?觸角6節,在第
3-6節有感覺孔
?腹部第6節有1對腹管
?腹末端有一突起稱尾片
4、蛇總科(Coccoidea)
-蛇殼蟲是一類重要的園林害蟲,由于雄成蟲發生期短或無,而雌成蟲營
固著生活,結構上非常特殊,所以是昆蟲界比較奇特的類群,也是目前
最難分類的類群之一。
蛉科蛇總科蛇亞目
?身體背面不分節,腹面有足和觸角;
?腹部無氣門,末端有深的裂縫,稱臀裂
肛門上蓋有2塊三角形的骨片,稱為肛板
綿蛉科旌蛇總科蚣亞目
■體小型
?雌蟲無翅,橢圓形,體壁有彈性,被綿狀蠟絲,分節明顯,觸角6~11節,
腹部有2?8對氣門,產卵期有的有產卵袋;無復眼
■雄蟲有1對翅,觸角713節,有復眼及單眼;交配器短
三、半翅目(Hemiptera)
-形態特征
?前翅為半鞘翅,后翅膜質
?口器刺吸式,觸角絲狀
?前胸背板及中胸小盾片發達
?體腹面中足與后足之間有臭腺開口,
能散發出臭味
?小至大型,體略扁平
三、半翅目(Hemiptera)
-生物學特性
?不全變態
?卵一般聚產,若蟲多為5齡
?多數1年1代,成蟲越冬
?有植食性農業害蟲,也有少數捕食性
益蟲
1、蜻科(Pentatomidae)
?體小至大型
?頭小,三角形
■觸角5節,單眼2個
?中胸小盾片很大,延伸至前翅膜質部
■前翅膜片上有縱脈,多從1基橫脈上分出
2、緣蠟科(Roduviidae)
■體細長,兩側略平行
?觸角4節
?前翅膜片上有多條分叉縱脈,從1條基橫脈上生出
四、鱗翅目(Lepidoptera)
-形態特征
?翅為鱗翅,翅、體上密被鱗片、鱗毛
?口器虹吸式
?翅具中室,前翅上的鱗片組成一定的斑紋
?觸角有棒狀、絲狀、梳狀、羽毛狀
?體小至大型,翅展5-200mm
四、鱗翅目(Lepidoptera)
■生物學特性
?完全變態昆蟲
?幼蟲多足型,口器咀嚼式,有吐絲器
?絕大多數幼蟲植食性,是重要的農、
林、蔬、儲藏物害蟲
?蛹為被蛹,蝶類在敞開環境中化蛹,
蛾類隱蔽處化蛹
1、尺蛾科
?體細長,翅薄而寬大,停息時翅平展在體側。有的雌蟲無翅或翅退化
?尺蛾幼蟲僅在第6節和第10節上具有兩對腹足,行走時一屈一伸,似尺
子量物一般,尺蛾由此而得名
?靜息時腹足固定在枝條上,身體前部伸直,擬態成枝條狀。
2、毒蛾科
?中大型,粗壯多毛。
?喙退化,雄蟲觸角雙櫛齒狀,雌蟲絲狀,有時雌蟲翅退化或無翅
?雌蟲腹部末端有成族的毛,產卵時用以遮蓋卵塊
?毒蛾幼蟲身體多毒毛,接觸皮膚刺癢疼痛,在第6、7節腹節背面各有一
個翻縮腺,這是毒蛾幼蟲的最顯著的特征
3、刺蛾科
A成蟲中等大小,體短而粗壯,多毛,黃色、褐色或綠色,有紅色或暗色
的簡單斑紋
A喙退化,雌蟲觸角絲狀,雄蟲羽狀
A幼蟲具枝刺和毒毛
A化蛹時作堅硬的繭,形如雀卵
4、蓑蛾科
■雌雄異形
■雄蟲有翅及復眼,觸角羽狀,喙退化,翅略透明
■雌蟲無翅,幼蟲形,終生生活在幼蟲所綴成的巢中
5、卷葉蛾科
?小型蛾子
?前翅接近長方形,靜止時兩翅合攏呈鐘罩形,前翅上常具有一些斑紋,
分別叫做基斑,中帶和端斑
?幼蟲身體細長,多以卷葉或者鉆蛀為生
五、鞘翅目Coleoptera
五、鞘翅目Coleoptera
■形態特征
?前翅鞘翅,后翅膜質
?口器咀嚼式
?小至大型,體堅硬
?觸角有絲狀、鋸齒狀、錘狀
?前胸發達,中胸小盾片外露
?跑節5節,少數4或3節
五、鞘翅目Coleoptera
-生物學特性
?完全變態
?多數陸生,少數水生(龍虱)
?多植食性,也有肉食性或腐食性
?成蟲多有趨光性和假死性
1、步甲科
?小至大形,體黑色或褐色,具光澤
?頭小于胸部,前口式
■觸角細長如絲,著生于上顆基部與復眼之間,觸角間距大于上唇寬度
■跑節5-5-5
?鞘翅上常有刻點或條紋
■后翅常退化
?行動敏捷,多捕食鱗翅目、雙翅目幼蟲等
2、瓢甲科Coccinellidae
?成蟲
?小至中型,半球形
■頭小,嵌在前胸內,觸角棒狀
?跑節隱4節(偽3節),第3節很小,隱藏在第2節之間
幼蟲:直長,有深或鮮明的顏色,行動活潑,身體上有很多刺毛的突
起或分枝的毛狀棘。
絕大多數有益的,成蟲及幼蟲都捕食蠣蟲,蛇殼蟲,粉虱等害蟲,也
有一些取食植物的,屬于農業害蟲。
3、天牛科Cerambycidae
■體長形,略扁
■觸角絲狀,很長
?復眼腎形,圍在觸角基部
?跑節隱5節(偽4節)
3、天牛科Cerambycidae
幼蟲:與吉丁甲很相似
相同點:體長,圓柱形而扁,前胸背板很
大,扁平;
區別:胸、腹節背、腹面都有骨化區或突
起;足退化,留有遺跡。
4、象甲科Curculionidae
?小至大型,體堅硬
?頭部延長成象鼻狀
?口器咀嚼式
?觸角膝狀彎曲,末端3節膨大呈錘狀
?附節隱5節
5、蛆金龜科Melolonthidae
鯉金龜科金龜甲總科
成蟲:
?觸角蛆葉狀,通常10節,末端3?5節向一側擴張成瓣狀,合起來成錘狀;
?前足開掘足,跑節5節,后足著生位置接近中足而遠離腹部末端;
?腹部有一對氣門露在鞘翅外;
?爪有齒,大小相等;
?上唇與上顆為唇基所蓋,從背面看不見;
?可見腹板5節。
幼蟲:蟒蠟
?身體柔軟,體壁皺而多細毛;
?腹部末節圓形,向腹面彎曲,使身體呈c形;
?上唇上顆發達;無磨區;
,胸足4節;
?氣門彎曲。
生活或土壤中,植食性,常將植物幼苗的根莖咬斷,使植株枯死;
在土壤中常隨土溫變化做垂直遷移,春秋上升地表為害,冬夏則在土壤
深處潛伏。
6、麗金龜科Rutelidae
與鯉金龜甲科相
似,區別為:
?有金屬光澤,多為美麗種類;
?后足脛節有2端刺,2個爪長度不等,后足特別顯著;
?腹部有氣門,3個在腹間膜上,3個在腹板上。
?觸角鯉葉部3節
六、膜翅目Hymenoptera
-形態特征
?翅膜質透明
?前翅有1翅痣,翅脈愈合減少
?觸角絲狀或膝狀
?體微小至大型
?產卵器具鋸、鑿或刺等功能
六、膜翅目Hymenoptera
■生物學特性
?全變態昆蟲
?食葉黃幼蟲腹足無趾鉤
?蛹為裸蛹
?多數捕食性,少數植食性
1、姬蜂科
?體小至大形,觸角長絲狀,多節
■具小室和第2回脈是姬峰科的重要特征。
?卵多產于寄主體內,主要寄主為鱗翅目、膜翅目、鞘翅目和雙翅目的幼
蟲及蛹
?幼蟲營寄生生活,是一類重要的害蟲天敵
2、葉蜂科Tenthredinidae
-體較粗短,腹部無腰
?前胸背板后緣凹入頗深
■前翅有粗短的翅痣
■頭寬,觸角絲狀
3、赤眼蜂科
■微小形
-腹部無柄,腰較粗
?大多數種類復眼紅色
■翅面上布有不整齊而稀疏的細毛
-跑節3節。
4、蟻科
■通稱螞蟻,多為黑色
-頭部闊大,觸角膝狀,口器和足均發達
-基部腹節顯著緊縮,形成腹柄
?多數種類具有多型現象,屬社會性昆蟲
七、雙翅目Diptera
■形態特征
?前翅膜質發達,后翅退化為平衡棒
?中胸特別發達,前、后胸很小
?口器刺吸式或舐吸式
?觸角有絲狀、念珠狀和具芒狀
?體小至中型,復眼大
七、雙翅目Diptera
■生物學特性
?全變態昆蟲,幼蟲無足型
?蛹為離蛹、被蛹或圍蛹
?喜潮濕環境,有些種類的幼蟲生活在水中
?有農作物害蟲,多數是衛生害蟲
1、食蠣蠅科
-體中形,常有黃、黑相間的橫紋,形似蜜蜂
?頭部大,復眼發達,有單眼
?翅外緣有與邊緣平行的橫脈,使R脈和M脈的緣室成為閉室,在R脈與M
脈間常有1條偽脈,為本科的重要特征
-腹部可見4-5節。
八、等翅目Isoptera
■形態特征
?體小至大型,體軟多為白色
?觸角念珠狀,口器咀嚼式
?有有翅、短翅和無翅類型
?有翅者2對翅狹長、膜質,大小、形狀及脈序相似,翅狹長,可沿基縫
脫落,縱脈多,缺橫脈
?尾須一對
?生物學特性
?不完全變態,少數種類雌蟲也分泌卵鞘
?為群居、多型性社會性昆蟲
九、睥蛾目Acarina
?形態特征
?體軀由顆體、前肢(足)體、后肢(足)
體和末體4個體段構成
?無翅、無復眼
?有足4對,前肢(足)體2對,后肢(足)
體2對
?口器刺吸式或咀嚼式
九、螂蛾目Acarina
-生物學特性
?多兩性卵生,有些是孤雌生殖
?成、若蛾一般有足4對,幼蛾有足3對
?食性復雜,植食性種類是農業害蟲
九、螂螭目Acarina
葉蛾科
葉蛾科:生物學特性
■通常生活在植物葉片上,刺吸植物的汁液
■卵生,孤雌生殖,或兩性生殖
■有的能吐絲結網
葉蛾科:形態特征
■體長多在1皿以下,圓形或長圓形,雄蟲腹末端尖
■多半為紅色、鮮紅色
■足4對。
瘦蛾科
第
節
一氣候因素對昆蟲的影響
第
節
二土壤因素對昆蟲的影響
第
節
三生物因素對昆蟲的影響
第
節
四
昆蟲生態學知識
第
節
五
農業生態系統與農業害蟲
第一節氣候因素對昆蟲的影響
?一、溫度
?二、濕度
■三、光
?四、風
一、溫度
?1、昆蟲熱能的獲得與散失
獲得:環境的外來熱
新陳代謝內生熱
散失:表面輻射
接觸傳導
蟲體水分蒸發
-昆蟲調節體溫主要靠主動選擇合適的棲息活動場所
一、溫度
■2、昆蟲對溫度的一般反應
致死高溫區:45℃以上因過熱而死亡
停育高溫區:40~45℃因高溫而滯育
適宜溫區:8?40℃最適溫區:22?30℃
停育低溫區:8c因低溫而休眠
致死低溫區:-40~-10℃因體液結冰而死亡
一、溫度
?3、溫度與昆蟲生長發育的關系
-a、有效積溫法則
有效溫度:對昆蟲發育起作用的溫度是發育起點以上的溫度,
稱為有效溫度。
有效積溫:昆蟲完成某1蟲期或1個世代的發育所需要的有效溫
度積累值,是一個常數,以日?度為單位。
一、溫度
?3、溫度與昆蟲生長發育的關系
■a、有效積溫法則
K=N(T-C)
K:有效積溫
N:發育天數
T:觀測溫度
C:發育起點溫度
(T-C):有效溫度
昆蟲開始可以生長發育的溫度稱為發育起點溫度,它是低適溫區的下
限。
一、溫度
?3、溫度與昆蟲生長發育的關系
■b、有效積溫法則的應用
預測昆蟲在某地發生的代數
預測昆蟲的發生期
預測昆蟲的地理分布
?C、有效積溫法則應用的局限性
有滯育階段的昆蟲不能用
反映不出過高或過低溫度對昆蟲的作用
二、濕度
-獲得途徑:食物、直接飲水、利用體內的水
-保持水分:體表蠟層
?失水途徑:糞便排水,氣門蒸發,體壁蒸發
■濕度對昆蟲的影響:
影響成活率(孵化、蛻皮、化蛹、羽化)
影響生殖力(雄性不育,雌蟲產卵量下降)
影響發育速度(低濕延滯,高濕促進)
三、溫濕度的綜合作用
?濕溫系數(Q)
?1、降水與積溫之比
Q=P/L(T-C)
P:降水量,
E(T-C):有效積溫
?2、平均相對濕度與平均溫度之比
Q=R.H./T
R.H.:平均相對濕度
T:平均溫度
-氣候圖:根據1年或數年中各月的溫濕度組合可制成氣候圖。
四、光對昆蟲的作用
■光的波長
昆蟲能見的光在250~700nm之間,對330~400nm的光趨性最強。
■光周期
指晝夜交替時間在1年中的周期變化。對昆蟲滯育起主要作用,對昆
蟲的生活節律和行為有影響。
?光照強度
日出性、夜出性、暮出性昆蟲
五、風對昆蟲的影響
?影響昆蟲的擴散遷移,特別是遠距離遷飛
■風有助于昆蟲體內水分和周圍熱量的散失,從而對昆蟲體溫發生影響。
第二節土壤因素對昆蟲的影響
-土壤溫度
-土壤濕度
■土壤的機械組成
-土壤的化學特性
-一、土壤溫度
影響昆蟲的垂直遷移
影響生長發育和繁殖
-二、土壤濕度
影響土壤中昆蟲的分布
影響地下害蟲的活動
影響越冬昆蟲出土數量、時間
■三、土壤的機械組成
主要影響昆蟲在土壤中的活動
?四、土壤的化學特性
PH值、鹽分影響昆蟲分布
第三節生物因素對昆蟲的影響
?一、食物因素
■植物抗蟲性
■不選擇性(Nonpreference):作物通過其結構上的物理作用以及生理上
的化學作用使之不被害蟲尋覓、選擇或積極排斥害蟲。
■抗生性(Antibiosis):指昆蟲取食一些品種時,發育不良,體形變小,
體重減輕,壽命縮短,生殖力下降,死亡率增加。
■耐害性(Tolerance):指有些作物品種受害后,有很強的增殖或補償能
力,使害蟲造成的損失很低。
一、食物因素
昆蟲的食性與取食行為:
食性是昆蟲取食的習性。昆蟲多樣性的產生與其食性的分化
是分不開的。
按食物的性質可分為:植食性、肉食性、腐食性、雜食性
等四類。
按取食的范圍分:單食性(只能吃一種植物,如三化螟只
吃水稻)、寡食性(能吃一個科或個別近緣科的若干種植物,如小菜蛾
能危害十字花科的39中植物)、多食性(能吃不同科的多種植物,如棉
蠣,能危害74科285種植物)等三類。
食物鏈:動植物通過食物關系聯系在一起的鏈狀構造。
食物網:呈網狀結構的食物鏈。
一、食物因素
昆蟲的食性與取食行為:
昆蟲的食性既有它的穩定性,也有一定的可塑性。
昆蟲的取食行為多種多樣,但取食的步驟大體相似。如植食性昆
蟲的取食一般要經過興奮、試探與選擇、進食、清潔等過程,而捕食性
昆蟲取食的過程一般為興奮、接近、試探和猛撲、麻醉獵物、進食、拋
開獵物、清潔等過程。
一、食物因素
-植物抗蟲性
■不選擇性(Nonpreference):作物通過其結構上的物理作用以及生理上
的化學作用使之不被害蟲尋覓、選擇或積極排斥害蟲。
■抗生性(Antibiosis):指昆蟲取食一些品種時,發育不良,體形變小,
體重減輕,壽命縮短,生殖力下降,死亡率增加。
-耐害性(Tolerance):指有些作物品種受害后,有很強的增殖或補償能
力,使害蟲造成的損失很低。
二、天敵因素
■天敵:昆蟲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常遭受其它生物的捕食或寄生,是這些
害蟲的自然敵害,稱之天敵。
?1、病原生物
細菌芽泡桿菌,無芽抱桿菌
真菌白僵菌,綠僵菌
病毒核多角體病毒,質多角體病毒
-2、天敵昆蟲
捕食性
寄生性
-3、其它捕食性天敵
種群(Population)的概念
種群最早的定義是:在特定時間內,占據一定空間的同一物種的個體的集
合。
后受,“種群”的概念有所發展,即認為它至少應有三個特征:
種群特征
①空間特征:種群具有一定的分布區即占據一定空間,分布區受非生物因
素(氣候、水文、地質)和生物因素(種間競爭、捕食、寄生)的影響。
種群特征
②數量特征:種群具有一定的大小(個體數量或種群密度),并隨時間變動。
種群的大小通常與該物種的營養級及其他生態學、生物學特性相關。例
如:捕食者種群的個體數量總比獵物種群的個體數量為少;生活史長、
繁殖期長的物種其個體數比生活史短、繁殖期短的物種的個體數少:對
環境適應性廣的物種的個體數比適應性專化的物種個體數為多。
種群特征
③遺傳特征:種群具有一定的遺傳組成。
同一物種的種群之間雖無生殖隔離現象,也能相互交配、繁殖,但種群
分布地域遼闊,或因地理隔離,或因食物和生境的分化,以及季節及人
為的影響等,導致種內個體形成不同類群,各類群間有些在形態上表現
出差異,有些盡管在形態上沒有顯著差異,但在生理上、生態習性上卻
顯有差異,若種群間的差異是由于地理隔離造成的,稱為地理種群或地
理宗;若種群間的差異是由于不同的食物條件引起的,則稱為食物種群
或食物宗。
種群的組成(結構)是指種群內某些生物學、生態學乃至生理學特
性互不相同的各類個體在總體中所占的比例狀況。如多、&性比,年齡
組配、型比(如短翅型、長翅型、群居型、散居型所占的比例),滯育
和抗藥力強弱所占比例。其中種群的性比和年齡組配最為重要。
1.性比:
性比是指種群內雌蟲和雄蟲數量之比,或以雌蟲率表示。
在大多數昆蟲的自然種群內,性比接近于1,當環境因子出現異常變化
時,種群的性比可能發生變化,如在食物短缺時,赤眼蜂種群的性比小
于1,從而導致下代種群密度的降低,有些昆蟲一生能多次交配,如紅
鈴蟲、二化螟等,這類昆蟲種群的性比不一定接近1,所以分析其種群
數量變動時,不能簡單的只考慮性比,還必須進一步昆分析昆蟲一生平
均交配次數。另外還有一些營孤雌生殖的昆蟲,如蛛蟲、蛇殼蟲等,大
部分時間只有雌蟲,雄蟲只在有性繁殖的短暫時期存在,在分析其種群
變動時,常不考慮性比問題。
2.年齡組配
年齡組配是指在一個昆蟲種群中昆蟲各發育階段(卵、幼蟲、蛹、成
蟲等蟲態和蟲期)的數量比例或所占的百分率。
由于不同齡期的幼蟲所占的比例不同,種群的危害程度不同,適應環境
的能力、抗藥性等都不同,種群的年齡組配狀況是隨著種群的發展而變
化的,對于世代重疊的種群而言,其年齡組配狀況是反應種群發育階段,
預示未來種群發展趨勢的一個重要指標,一般來說,一個迅速增長的種
群,常具有高比例的幼年個體,一個穩定的種群,具有大致均勻的年齡
分布,而一個數量趨于下降的種群,則具有高比例的老年個體,故可根
據種群的年齡結構,來估計種群的動態。
生物群落
■1、生物群落(bioticcommunity):占有一定空間,生活在一定面積
環境中的所有生物種群的總和。
-2、生態系統:在一定的空間內,所有生物和非生物的總和,它們之間
存在物質交換和能量循環。
-3、農業生態系統:在人類農業活動參與下形成的生態系統。
生物群落
生物在自然界的生存場所,稱為生境。在生境內主要環境因
子一致的場所,稱為生活小區(即小生境)。
在自然界中,如人們栽培農林作物的農田、果園、茶園、菜地
等,常常看到在同一生活小區中有著多種多樣的植物、動物、微生物共
同生活在一起,雖然他們在分類地位上,即系統發育和親緣關系上相差
甚遠,但他們相互依存,具有極為復雜的聯系,并構成了一個具有與組
成他們的種群所不同的靜態(如組成、結構)和動態(發展、演替等)
特征的整體,這種由多種植物、動物、微生物共同組成的特定地理景觀
下生態系統中有生命的部分,稱之為生物群落。
生物群落
生物群落內各種生物之間有物質循環和能量轉換的聯系,因而它具
有一定的組成和營養結構;在時間過程中,生物群落經常改變其外貌,
并具有一定的順序狀態,即具有發展和演替的動態特征:生物群落的特
征決不是其組成物種的特征的簡單總和,在生物群落內由于存在協調控
制的機制,因而它在絕對的變動的過程中,保持了相對穩定性,群落的
變動總是圍繞一定的水平上下波動,所以,生物群落就是在平衡一打破
平衡——新的平衡的變化中發展和演化的。
群落的主要特征:
?(1)一個生物群落中所有的生物彼此依賴、相互作用而構成一個復雜
的生物種的復合體。
?(2)生物群落與其環境有著不可分割性。
?(3)群落中的各個生物成員在群落中的重要性不同。
-(4)生物群落具有時間和空間結構特征。
-(5)生物群落結構的松散性和邊界的模糊性。
■(6)群落演替的速度因群落的組成和環境變化的幅度而不同,有的幾
十年甚至幾百年才能出現。
農業生態系統
農業生態系統是指在人類從事農業生產活動下,所形成的生態系統。其
營養聯系和能量交換等功能基本上與自然生態系統相同,但與自然生態
系統相比較,有其自身的特點。
1.農業生態系統的特點:
(1)
(2)
2.農業害蟲的特點:
(1)
(2)
第五章害蟲預測預報
■第一節害蟲空間分布型
?第二節害蟲預測預報
害蟲的田間分布型
田間調查常用取樣方法
取樣單位和取樣數量
■取樣單位:
每個樣點的形狀和統計觀察的單位即取樣單位。進行害蟲田間調查,
必須根據害蟲種類、蟲態、作物種類、栽培方式的不同,選取合適的取
樣單位,然后折算成一定單位內的蟲數。常用的有長度單位、面積單位、
體積單位、重量單位、時間單位、以整株或植株的某一器官為單位、誘
集物單位、網捕單位
-取樣數量:
取樣數量主要根據調查田塊的大小、地形、作物生長整齊度、田塊周
圍環境、昆蟲的田間分布型以及蟲口密度來確定。
第二節害蟲預測預報
?依據害蟲發生規律,利用經驗的或系統模擬的方法估計一定時間之后蟲
害發生狀況,稱為預測。
■由權威機構發布預測結果,稱為預報。
預測的內容
■(1)病蟲害發生期預測主要是估計病蟲害可能發生的時期。
?(2)發生或流行程度預測主要是預測有害生物可能發生的量或流行
的程度。
■(3)損失預測也稱為損失估計。主要是在病蟲害發生期、發生量等
預測的基礎上,推斷災害程度的輕重或所造成損失的大小。
預測時限與預測類型
-按照預測的時限可分為超長期預測、長期預測、中期預測和短期預測。
-(1)超長期預測:也稱為趨勢預測,一般時限在一年或數年。主要利
用歷年的病蟲害發生資料、當地的氣象資料和生產情況等資料進行綜合
分析?,來預測下一年度或將來幾年的病蟲害發生的大致趨勢。一般準確
率較差。
■(2)長期預測:也稱為病蟲害的趨勢預測,其時限為一個季節以上,
有的是一年或多年。屬于趨勢預測。
-(3)中期預測:時限一般為一個月至一個季度。預測結果主要用于作
出防治決策和作好防治準備。
■(4)短期預測:時限一般為一個月以內。根據害蟲前一個蟲態的發生
情況,推算后一、二個蟲態的發生時期和數量。以確定防治時期、次數
和防治方法。其準確性高,使用范圍廣。
害蟲預測方法
■(1)發生期預測
■A.發育進度預測法根據害蟲田間發育進度的檢查結果,參考當時氣溫
預報,加上相應的蟲態歷期,推算以后蟲態的發生時間。此法用于短期
預測,方法簡單,準確性較高。(歷期法;分齡分級法;期距法)
■B.物候法物候:指自然界各種生物活動隨季節變化而出現的現象。如
在鄭州,果農發現“梨芽萌發,梨二叉蜘卵孵化”。物候預測具有嚴格
的地區性,不能盲目的搬用外地資料。
■C.有效積溫法
-昆蟲的新陳代謝和發育速率,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發育速率和溫度成
正比;發育所需要的時間與溫度成反比。
害蟲預測方法
?(2)發生量預測
■A.有效蟲口基數預測法通過對上一代害蟲有效基數的調查,結合該蟲
的平均存活率,可預測下一代的發生量。
■B.氣候圖預測法
?C.經驗指數預測法
■D.形態指標預測法
B.氣候圖預測法
?為了研究溫濕度組合對昆蟲種群數量和分布的影響,可根據一年或數年
中各月的溫濕度組合來繪制成氣候圖。以月或旬的平均相對濕度或降雨
量為坐標縱軸,以月或旬的平均溫度為坐標橫軸,將各月或旬的溫度、
相對濕度或溫度、降雨量組合為坐標點,然后用線條順序將各月或旬的
坐標點連接起來,繪成多邊形不規則的封閉曲線,這種圖象就是氣候圖。
然后將某種昆蟲各代發生的適宜溫濕度范圍,以方框在圖上繪出,就可
以分析比較年際間溫濕度組合與這種昆蟲發生數量的關系。
C.經驗指數預測法
?經驗指數是在分析影響害蟲發生的主導因子的基礎上,進一步根據歷年
資料統計分析得來的,用以估計害蟲來年的數量消長趨勢。
■(1)應用溫雨系數或溫濕系數預測
測
數預
敵指
用天
2)應
■(
測法
標預
態指
D.形
。如無
生量
測發
來預
指標
作為
變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四川省成都市崇慶中學2024-2025學年初三5月階段性檢測試題語文試題含解析
- 內蒙古化工職業學院《生物工程專業綜合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宇翔職業技術學院《機器人技術實踐創新》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湛江市年模擬數學試題(二)
- 輪胎倉庫消防安全培訓
- 2025電子商務運營技術外包服務合同(乙方提供)
- 2025大連市家具銷售合同范本
- 2025租賃合同-汽車租賃合同
- 2025標準租賃合同范本全新版
- 2025年廣州市房屋租賃合同書范本
- CT設備維保項目實施方案
- 約克冷水機組年度維護保養方案
- 醫院年度文化建設工作方案范文
- 吊裝式風機安裝作業指導書
- 物資拆裝搬運服務方案
- 高一數學分層訓練AB卷(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冊)第九章統計(知識通關詳解)【單元測試卷】(原卷版+解析)
- 培養自我認知能力-心理健康教案
- 第九屆全國大學生測井技能大賽備賽試題庫-上(單選題)
- 建筑制圖與識圖教學課件:第八章 結構施工圖
- 《全面風險管理報告》模本-模范本
- 2024年甘肅酒泉肅州區選拔項目人員納入編制管理107人高頻考題難、易錯點模擬試題(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