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全國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知識點總結歸納_第1頁
人教版全國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知識點總結歸納_第2頁
人教版全國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知識點總結歸納_第3頁
人教版全國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知識點總結歸納_第4頁
人教版全國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知識點總結歸納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名師選題)人教版全國通用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知識點總結歸納

選擇題

1、瑞特已湖位于距海較近的沙丘中(下圖),由于無地表徑流匯入,瑞特巴湖的鹽度在40%左右,每年大風

從撒哈拉沙漠邊緣帶來富含礦物質的硅沙粒,這些硅沙粒沉入湖泊,經化學反應,湖水會呈現美麗的粉紅色。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5W

9M河

(1)當瑞特巴湖呈現粉紅色時,下列現象最可能會發生的是0

A.北印度洋表層海水呈順時針方向流動

B.加拿大北部可見午夜太陽

C.勒拿河河流水位不斷上漲

D.塞內加爾河三角洲來自西北歐的候鳥眾多

(2)當地人在瑞特巴湖湖岸進行植被恢復,其最主要的目的是()

A.增加降水B.削弱流沙侵蝕C防止水土流失D.美化環境

(3)4月份,北京時間為15時時,瑞特巴湖沿岸地區物影的朝向是()

A.西北B.東北C.西南D.東南

答案

D

B

C

【提示】

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分析

水土流失、荒漠化等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

解析

暫無解析

【解答】

2、“夸父計劃”是我國繼“嫦娥計劃”后又一重要的空間探測計劃。該計劃主要是針對太陽活動進行監測,

幫助科學家深入研究日地空間環境,為災害性空間環境預報提供觀測數據。該計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在距

地球150萬千米的日地連線上設置一顆衛星,用來全天候監測太陽活動的發生及其伴生現象。結合所學知識,

2

完成1-3題。

(1)該衛星在太陽光球層監測到的太陽活動是0

A.黑子B.耀斑C.日冕物質拋射D.日珥

(2)據觀測2013年是太陽活動極大年,按照太陽活動一般規律推測下一個活動強烈時段約是()

A.2017年B.2021年C.2024年D.2028年

(3)當太陽活動增強時,給該衛星正常工作帶來的影響最主要是()

A.衛星與地面指揮系統的聯系中斷

B.衛星被大量高能帶電粒子擊毀

C衛星被引發的“流星雨”襲擊

D.衛星周圍空間溫度過低

答案

A

C

A

【提示】

太陽天氣的結構及太陽活動的類型

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解析

暫無解析

【解答】

3

A

C

A

3、“夸父計劃”是我國繼“嫦娥計劃”后又一重要的空間探測計劃。該計劃主要是針對太陽活動進行監測,

幫助科學家深入研究日地空間環境,為災害性空間環境預報提供觀測數據。該計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在距

地球150萬千米的曰地連線上設置一顆衛星,用來全大候監測太陽活動的發生及其伴生現象。結合所學知識,

完成1-3題。

(1)該衛星在太陽光球層監測到的太陽活動是0

A.黑子B.耀斑C.日冕物質拋射D.日珥

(2)據觀測2013年是太陽活動極大年,按照太陽活動一般規律推測下一個活動強烈時段約是()

A.2017年B.2021年C.2024年D.2028年

(3)當太陽活動增強時,給該衛星正常工作帶來的影響最主要是()

A.衛星與地面指揮系統的聯系中斷

B.衛星被大量高能帶電粒子擊毀

C.衛星被引發的“流星雨”襲擊

D.衛星周圍空間溫度過低

答案

A

C

A

【提示】

4

太陽天氣的結構及太陽活動的類型

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解析

暫無解析

【解答】

A

C

A

4、小明同學發現,在書桌的固定觀測點上,每年只有一天能夠通過窗戶觀察到日出和日落。觀測發現該日北

京時間6點56分日出,地方時18點59分日落,正午太陽高度為82.5。。下圖示意該日日出、日落的位置。完

A.正南B.正北C東北D.西南

(2)小明同學位于()

A.濟南(36°N,117°E)

B.海口(20°N,110°E)

C.烏魯木齊(43°N,87°E)

5

D.拉薩(30°N,91°E)

答案

B

D

【提示】

正午入陽高度的變化

晝夜更替

時差

解析

暫無解析

【解答】

B

D

5、萬物生長靠太陽,太陽以其穩定的光熱條件,給地球帶來了勃勃生機。完成下面小題。

(1)太陽巨大光熱來源是0

A.太陽大氣成分中的氫元素和氨元素核聚變反應

B.太陽大氣成分的中氫元素和氨元素核裂變反應

C.火山噴發

D.地震

(2)下列現象與太陽輻射有直接關系的是()

6

A.海陪分布B.地形起伏C.刮風下雨D.地球形狀

答案

A

C

【提示】

太陽能量的來源及其對地球的影響

太陽輻射的分布特點及影響因素

解析

暫無解析

【解答】

太陽的能量來自它的內部氫核聚變成氨核的熱核反應,不是核裂變。太陽以損失質量轉化為熱量,跟火山噴發、

地震無關,A正確,BCD錯誤,故選A。

刮風是由于存在溫差,產生氣壓差,從而產生風,下雨是由于太陽輻射的蒸發、水汽凝結,最終成云致雨,跟

太陽輻射有直接關系,C正確。海陸分布、地形起伏跟地殼運動有關,或許間接跟太陽輻射有關,例如外力作

用塑造了地表形態,但不是直接關系。地球形狀跟太陽輻射無關。C正確,ABD錯誤,故選C。

6、圖中左圖為“1900~2000年太陽黑子年平均數變化示意圖",右圖為“太陽及其大氣結構示意圖”。讀圖,

據此完成(1)~(2)題。

;JNjj

f100..+…r-…4—

R

TliutlUU年

190019101920193019401950I9601970198019%20008

(1)太陽黑子出現在()

7

A.①層B.②層C.③D.太陽內部

(2)太陽耀斑與太陽黑子黑子周期相近,耀斑劇烈爆發對地球的影響有()

A.為地球提供光熱資源

B.全球許多地區發生強烈地震

C干擾無線電短波通信

D.引起對流層大氣的電磁擾動

答案

A

C

【提示】

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解析

暫無解析

【解答】

(1)黑子是太陽光球表面的黑斑點。由圖可知①層為光球層,②層為色球層,③層為日冕層。故選A。

(2)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有擾動電離層,干擾無線電短波通訊;擾動地球磁場,產生“磁暴’現象;使兩

極地區產生“極光”現象;許多自然災害的發生也與太陽活動有關,C正確;太陽輻射為地球提供光熱資源,

而不是太陽活動,A錯誤;強烈地震與太陽活動沒有必然聯系,B錯誤:太陽活動擾動電離層,而不是對流層,

D錯誤。故選C。

7、讀"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自然環境圖",回答下列各題

8

(1)①圈層的主要特點為0

A.連續但不規則B.由氣體和懸浮物質組成

C.能夠進行光合作用D.由堅硬巖石組成

(2)關于圖示圈層的正確敘述是()

A.各圈層上下平行分布B.各圈層相互滲透

C.③:圈層單獨占有空間D.都屬于地球的外部圈層

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3)圈層分為外部圈層和內部圈層,20元人民幣背面的景觀體現出的地球外部圈層的個數是()

A.5個B.4個C.3個D.2個

(4)圖中景觀的形成過程,充分說明了()

9

A.各圈層都是連續而不規則的

B.各圈層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

C各圈層是獨立發展變化的

D.各圈層的內部物質運動的能量都來自太陽輻射能

答案

A

B

C

B

【提示】

地球內部的圈層結構及其特點

地球外部的圈層結構及其相互關系

解析

暫無解析

【解答】

A

B

C

B

8、《管子》云:“水者何也?萬物之本源也,諸生之宗室也。”水是地球生命起源和發展的重要條件之一。

下列與地球“液態水存在”有密切關系的是0

10

①地球上晝夜更替的周期適中

②地球的質量和體積適中

③地球處于一種比較安全的宇宙環境中

④地球與太陽的距離適中

②③D.②④

答案

B

【提示】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條件及原因

解析

地球存在生命的外部條件是穩定的太陽光照提供了光和熱;安全的行星際空間,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擾。

自身條件是:地球與太陽距離適中,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氣溫適中;地球的體積和質量適中,使大量的氣體聚集,

形成適于生命生存的大氣層;有液態水的存在。

【解答】

①地球上晝夜更替的周期適中,使面向太陽的一側氣溫不至于過高,背向太陽的一側氣溫不至于過低,是地表

溫度適宜,故正確。

②地球的質量和體積適中是地表形成大氣層,和氣溫無關,不符合題意。

③地球處于一種比較安全的宇宙環境中和液態水的存在關系不大,不符合題意。

④地球與太陽的距離適中,使地表溫度不高又不低,非常適宜,故正確。

9、下圖為我國某科考隊員在北極黃河站(78°551N.11°56'E)極晝期第一天拍攝的太陽視運動軌跡合成圖(每

兩小時拍攝一次)。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1

Q

(1)該日的節氣可能是()

A.春分B?立夏C立秋D.冬至

(2)拍攝P位置的太陽軌跡時,攝影機的鏡頭指向。

A.正東方向B.正南方向C.正西方向D.正北方向

(3)當太陽位于圖中Q位置時,天津某中學國旗旗桿桿影的朝向為()

A.東北B.西北C凍南D.西南

答案

B

D

A

【提示】

太陽亙射點的回歸運動

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

解析

暫無解析

【解答】

12

10、2022年1月15日,位于南太平洋的島國湯加發生劇烈的火山噴發,噴發出的火山灰最高沖至約30千米

高空。澳大利亞15日稱,觀測到湯加首都努庫阿洛法出現1.2米高的海嘯波。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對于此次湯加火山噴發出的火山灰,下列表述正確的是0

A.火山灰最高只能達到對流層頂

B.火山灰可能導致當地氣溫升高

C.參與水循環和巖石圈物質循環

D.很難對其他地區氣候產生影響

(2)澳大利亞觀測到湯加首都附近出現海嘯波主要依靠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A.全球衛星導航系統B.地理信息系統

C數字地球D.遙感技術

答案

C

D

【提示】

地球內部的圈層結構及其特點

地理環境整體性的表現

遙感技術及其應用

解析

暫無解析

13

【解答】

(1)湯加位于低緯度地區,對流層高度約為17—18千米,則火山灰最高可達平流層中,A錯;火山灰會削弱

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從而導致氣溫降低,B錯;火山灰可能會隨降水降至地表,從而參與水循環,或直接沉降

至地表,隨地表徑流參與水循環,在地勢低洼處沉積,再經外力作用形成沉積巖,從而參與巖石圈物質循環,

C正確;火山灰會隨大氣運動到達其他地區的上空,從而影響交通、環境等方面,D錯。所以答案選C。

(2)遙感技術.是利用一定的技術設備和系統,在沅離被測目標的位置對被測目標的電磁波特征進行測量.

記錄與分析的技術,澳大利亞觀測到湯加首都附近出現海嘯波主要依靠遙感技術,D正確。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主要是定位,導航、測速、測高程等;地理信息系統主要是依靠干算機實現地理信息的收集,處理,存儲、分

析和應用的系統;數字地球是對真實地球及其相關現象的統一性的數字化重現與再認識;A、B、C均錯。所以

答案選D。

11、2021年11月7日20時28分,神舟十三號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先后從天和核心艙節點艙成功出艙。王

亞平的出艙標志著中國女航天員首次實現“太空漫步”,她身著的新艙外服也在太空中首次亮相。下圖為在北

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拍攝的神舟十三號航天員王亞平(右)結束出艙任務的照片,據此完成下冽小題。

(1)航天員的艙外航天服具有的主要功能有0

①隔絕高低溫②保持壓力平衡③防強輻射④減輕失重感

A.?@③④C②

(2)航天員出艙時不能觀察到的是()

14

A.懸法在宇宙中的蔚藍色地球

B.黑色天幕上無數明亮的星星

C太陽照射下的明亮船體

D.劃過天幕的眾多流星

答案

A

D

【提示】

宇宙探測

天體及天體系統

解析

暫無解析

【解答】

(1)略

(2)略

12、2021年5月15日(農歷四月初四)7時18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穩穩降落在火

星北,球的烏托邦平原,攜帶的“祝融號”火星車對火星進行了科學探測。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當“天問一號”探測器著陸前圍繞火星繞轉時,所處最低級別的天體系統是0

A.地月系B.火星系C銀河系D.太陽系

(2)在“天問一號”探測器著陸火星當日,地球上可能看到的月相是()

15

答案

B

A

【提示】

天體及天體系統

月相變化與月相圖

解析

暫無解析

【解答】

16

13、下圖示意某地(30.3°N,120.2cE)某月1日和30日正午太陽高度變化。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該月1~30日太陽直射點的移動特點是()

A.速度逐漸加快B.速度逐漸減慢

C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且南移D.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且北移

(2)該月1~30日當地正午日影()

A.始終朝北B.始終朝南

C.與實物高度比值增大D.與實物高度比值不變

答案

B

A

【提示】

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

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解析

17

暫無解析

【解答】

B

A

14、羚羊峽谷(36°51'28"N,lllo22120"W)是世界上著名的狹縫型峽谷,位于美國亞利桑納州的沙漠,常年

處在干涸的河道之中。看它的外觀婦同地表的沙體被流水沖出的細溝(如圖)。但當人們深入谷底則會發現谷

壁巖石表面像被精心打磨,紋層順著巖壁流淌,如同萬年前的波浪被定格在這峽谷中。陽光從峽谷頂部進入,

幻化已奇異的色彩。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人們游覽羚羊峽谷底部的最佳時間是在當地0

A.8點前后B.12點前后C.16點前后D.20點前后

(2)羚羊峽谷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流水侵蝕和冰川侵蝕B.流水侵蝕和風力侵蝕

C.巖石風化和風力沉積D.巖石風化和流水沉積

(3)去羚羊峽谷游覽,需要當地導游的帶領才能入內。這是由于()

A.峽谷幽深,水流湍急B.位于印第安人的保護區內

C防止游客破壞自然環境D.保護游客的人身安全

18

答案

B

B

D

【提示】

正午入陽高度的變化

地表形態變化的原因和地質構造

區域的區位分析

解析

(1)以圖文材料的形式,考查學生的生活實踐能力,并要求能靈活調動運用。

(2)流水侵蝕作用常常形成溝谷、瀑布和峽谷;冰川侵蝕地貌常有冰川U谷、刃脊、冰斗和角峰。冰川作用

一般在高緯度和高海拔地區。

(3)本題主要考查了去羚羊峽谷游覽,需要當地導游的帶領才能入內的原因。

【解答】

(1)根據題干可知,當人們深入羚羊峽谷谷底,則會發現谷壁巖石表面像被精心打磨,紋層順著巖壁流淌;

陽光從峽谷頂部進入,幻化出奇異的色彩;由于羚羊峽谷是狹縫型峽谷,谷縫窄,所以只有當太陽高度最大時

陽光才能照射到谷內,即地方時在12時前后是游覽羚羊峽谷的最佳時間。

故選B。

B

(3)羚羊峽谷屬于自然景觀,基礎設施落后,下到谷底的過程中危險性大,當地導游的帶領才能入內主要是

為了保證游客安全。

故選D。

19

15、越南下龍灣約有3000個巖石島嶼和土島,伸出海面的鋸齒狀石灰巖柱為典型景觀,因酷似中國的桂林山水,

被稱為“海上桂林”。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關于該處景觀形成過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A.巖層沉積——地殼抬升——流水溶蝕和海水入侵

B.擠壓褶皺——巖層沉積——地殼抬升和海水侵蝕

C巖層沉積——海水侵蝕——流水溶蝕和地殼抬升

D.巖漿侵入——巖層沉積——流水溶蝕和海水入侵

答案

A

【提示】

地球內部的圈層結構及其特點

板塊及板塊運動

巖石的轉化與巖石圈物質循環

地表形態變化的原因和地質構造

地殼的物質組成

三大類巖石的成因及特征

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變化的影響

20

解析

暫無解析

【解答】

(1)石灰巖是淺海沉積形成的沉積巖,而鋸齒狀酷似地貌則是流水溶蝕作用形成的,據此選力。

16、北京時間2020年5月27日11時,8名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隊員成功登頂珠峰(28°N,87°E),開展各

項測量工作。2020年5月27日13時22分,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各項測量工作完成。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此次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隊員成功登頂時0

A.富士山(東九區)上晨光初露

B.安大略湖(西五區)烈日當空

C.幾內亞灣(中時區)夕陽西下

D.萊茵河岸(東一區)黑夜繁星

(2)與山麓相比,珠峰峰頂()

A.日出時刻較晚B.自轉線速度略大

C.日落時刻較早D.自轉角速度略小

答案

D

B

【提示】

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

地球自轉的一般特點

21

解析

暫無解析

【解答】

⑴略。

(2)略。

17、“最長白天”巧遇“金邊日食”。2020年6月21日,我國境內多地能觀測到日環食。本次日環食最大的

特點,就是太陽整個圓面有超過99馬的面積被月球遮住,只留下一圈金邊,這樣的日環食也稱之為金邊日食。

據此,完成1~2題。

(1)圖中太陽被遮擋的部分,主要是太陽大氣的0

A.光球B.色球C.日冕D.全部

(2)只有在日全食時,人們用肉眼才能看到的太陽大氣層及對應的太陽活動現象分別是()

A.色球一太陽黑子光球一太陽耀斑

B.光球一太陽黑子日冕層一太陽耀璉

C.色球一日珥日冕層一日冕物質拋射

D.日冕層一日冕物質拋射光球一日珥

答案

A

22

c

【提示】

太陽天氣的結構及太陽活動的類型

解析

暫無解析

【解答】

(1)在日全食時,月球擋住了太陽可見光最強的光球,能在日面邊緣觀察到色球和日冕,A正確。B、C、D

與題K符。故選A。

(2)太陽大氣的分層及對應的太陽活動現象,由內到外:光球(太陽黑子)、色球(太陽耀斑、日珥)、日

冕(日冕物質拋射),C正確。A、B、D與題不符。故選C。

18、2019年5月17日23時48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第四十五顆

北斗導航衛星O

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此次衛星發射時,地球位于

A.春分日與夏至日之間B.夏至日與秋分日之間

C秋分日與冬至日之間D.冬分日與春分日之間

(2)第四十五顆北斗導航衛星發射一個月內

A.北京正午太陽高度變小

B.我國各地日出東南方向

C.南京正午旗桿影長變長

D.鄭州日出時間逐漸提前

23

答案

A

D

【提示】

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晝夜長短的變化

時差

太陽亙射點的回歸運動

解析

暫無解析

【解答】

(1)春分日是3月21日,夏至日是6月22日,2019年5月17日地球位于春分日與夏至日之間,A正確。

故選A.

(2)2019年5月17日23時48分第四十五顆北斗導航衛星發射,第四十五顆北斗導航衛星發射一個月內即

5月17日至6月17日,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且向北移動,北京正午太陽高度變大,我國各地日出東北,南

京正午旗桿影長變短,鄭州日出時間逐漸提前,D正確,ABC錯誤。

故選Do

19、2021年8月19日,廣西南寧夜空出現極為罕見的金木水火土五星連珠天文奇觀。圖1為五星連珠時各行

星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1~2題。

24

圖1

(1)下列表示地球的是0

A.①B.②C.③D.④

(2)地球的特殊性表現在()

A.質量在八顆行星中最小

B.公轉方向與其他行星不同

C.既有自轉運動,又有公轉運動

D.具有高級智慧生命存在

答案

A

D

【提示】

太陽系及八大行星

解析

暫無解析

25

【解答】

①是地球,②?是水星;③?是金星,④是火星,A正確。

地球質量在八顆行星中不是最小,A錯誤。公轉方向與其他行星相同,B錯誤。其他行星也既有自轉運動,又

有公轉運動,C錯誤。地球是目前所知的唯一有高級智慧生命的行星,D正確,

20、下表為地球與火星的相關數據表。讀表回答下列小題。

質量體積大氣定度公N赤道而與我平均溫度

《地球為1)(地球為1)(地琰為1)國期道面的灰角CC)

J一-「,上-」心

23時

地球1123°26'15

56分

24時

火星0.D0.150.011.9年23節9’一55

37分

(1)據表可知,火星與地球差距最大的是()

A.自轉周期B.公轉周期C.質量D.大氣密度

(2)推測火星的特點是()

A.大氣稀薄B.平均溫度高C.晝夜溫差小D.體積龐大

答案

D

A

【提示】

天體及天體系統

太陽系及八大行星

解析

暫無解析

【解答】

26

(1)據表可知,火星與地球差距最大的是大氣密度。

(2)據表可知,火星平均溫度較低,火星體積較小,引力小,大氣逸散,大氣層稀薄,晝夜溫差大。

綜合題

21、讀材料,回答問題。

日本氣象專家認為極端氣候與太陽黑子活動有關。日本《現代周干J》上有一篇文章這樣介紹:一種天體活動似

乎也會對地球產生影響,那就是太陽黑子的活動。太陽黑子的活卻以11年為一個周期.1988年,日本遭受冷

夏的襲擊,美國和歐洲卻遭受酷暑和干旱的煎熬。在意大利,由于炎熱而造成鐵路變形、列車脫軌。美國從4

月中旬到8月為止,幾乎滴雨不下,密西西比河的水面不斷下降,連船都無法航行。

太陽黑子的周期性

(1)太陽大氣層從里向外依次分為、、o太陽黑子發生在太陽大氣的

層,它的形成原囚是o與太陽黑子活動同步的太陽活動還有

它們被認為是太陽活動的主要標志。

(2)一般認為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簡單概況):

答案(1)光球層;色球層;日冕層;光球;溫度比周圍低,看起來暗一些;太陽耀斑

(2)對地球氣候的影響(降水);對地球電離層的影響;對地球磁場的影響;對自然災害的影響

解析(1)根據太陽大氣結構劃分可知,太陽大氣層從里向外依次分為光球層、色球層、日冕反黑子出生在

太陽天氣的光球層上,黑子并不黑,只是溫度比周圍低,看起來暗一些,太陽黑子和耀斑是太陽活動的重要標

27

志,耀斑往往與太陽黑子同時出現并且具有同樣的周期。

(2)太陽活動的影響:擾亂地球大氣層,使地面的尢線電短波通訊受到影響,甚至會出現短暫的中斷。高能

帶電粒子擾動地球磁場,產生“磁暴”現象,使磁針劇烈顫動,不能正確指示方向。當高能帶電粒子流高速沖

進兩極地區的高空大氣層時,會產生極光現象。引發自然災害,比如地震、水旱災害。

【小提示】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①地球氣候變化與太陽活動有明顯的相關性;在太陽活動高峰年,地球上激烈天氣現象出現的幾率明顯增加。

②引起大氣電離層中強烈的電磁擾動——磁暴,影響無線電短波通訊,干擾電子設備。

③受太陽風影響,在地球高緯地區上空出現極光現象。

22、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通過多年生態修復建設,庫布齊沙漠面積的三分之一變成了綠洲。庫布齊沙漠光伏電站(見右下圖)是中國首

個治沙光伏項目。2020年9月13日,電站2期工程順利建成完工,占地面積擴大到120萬平方米,年發電量

可達20億度,經濟、社會、生態效益顯著,成為全球最大的沙漠集中式光伏發電基地。左下圖為庫布齊沙漠

所在區域示意圖。

(1)簡述庫布齊沙漠的地理位置特征。

(2)與東部地區相比,評價庫布齊沙漠發展光伏發電的條件。

(3)與太陽能相比,該地區開發水能不具有優勢,簡述其原因。

(4)從地理環境整體性角度,簡析“綠進沙退”可能給當地自然地理環境帶來的變化。

答案(1)位于中緯度地區(或位于溫帶);深居亞歐大陸內部;黃河“幾”字彎南岸;北接河套平原,南連鄂

28

爾多斯高原

(2)有利條件:庫布齊沙漠晴天多,太陽輻射強,日照時間長;海拔高,大氣透明度高,太陽能資源豐富;

地廣人稀,閑置土地多,地價低廉.(答對其中兩點得4分)

不利五件:與消費市場距離遠;風沙大,遮蔽太陽能電池板,降低發電效率;基礎設施較差,建設成本高

(3)該地區河流徑流量小,落差小,可供開發(水能)能源資源更少。河流枯水期,水量小,發電量更不穩

定。缺乏峽谷地形,開發條件更差。水能開發成本更高,難度更大

(4)隨著植被增加,氣溫日較差減小,降水量加大,沙塵天氣減少;土壤含水量增大,土壤肥力加大;河流

徑流量加大,含沙量減少;生物多樣性增多

解析(1)讀圖可知,庫布齊沙漠位于40。1\1附近,為中緯地區,并且位于亞歐大陸中部,南鄰鄂爾多斯高原,

北接河套平原,黃河上游地區穿越該沙漠。

(2)讀圖可知,庫布齊沙漠位于我國西北地,區,為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少,晴天多,地廣人稀,但是經

濟發展水平較低,因此發展光伏發電有利條件為:晴天多,太陽輻射強;海拔高,大氣透明度高;西北地區人

口稀少,閑置地多,地價低。不利條件為風沙天氣多,降低發電效率,西北地區距離能源消費基地遠;西北基

礎設施落后,光伏發電成本高。

(3)西北地區為溫帶人陸氣候,降水少,囚此該地河流徑流量小,地勢落差小,可開發水能資源少,溫帶人

陸氣候降水季節變化大,枯水期容易斷流,水量小,不利于水能開發。

(4)庫布齊沙漠綠進沙退,沙漠不斷退宿,植被增加,隨著植被的增加,空氣濕度增大,氣溫三較差減小,

降水量增大,沙塵天氣減少;土壤含水量增大,植被覆蓋率增加,土壤肥力加大;空氣濕度增大,降水量增加,

河流徑流量加大,含沙量減少,生物多樣性增加。

所以答案是:(1)位于中緯度地區(或位于溫帶);深居亞歐大陸內部;黃河“幾”字彎南岸;北接河套平原,

南連鄂爾多斯高原。(2)有利條件:庫布齊沙漠晴天多,太陽輻射強,日照時間長;海拔高,大氣透明度高,

太陽能資源豐富;地廣人稀,閑置土地多,地價低廉。不利條件:與消費市場距離遠;風沙大,遮蔽太陽能電

池板,降低發電效率;基礎設施較差,建設成本高。(3)該地區河流徑流量小,落差小,可供開發(水能)

能源資源更少。河流枯水期,水量小,發電量更不穩定。缺乏峽谷地形,開發條件更差。水能開發成本更高,

難度更大。(4)隨著植被增加,氣溫日較差減小,降水量加大,沙塵天氣減少;土壤含水量增大,土壤肥力

29

加大:河流徑流量加大,含沙量減少;生物多樣性增多。

【小提示】影響太陽輻射的因素:緯度高低;天氣狀況;海拔高低;tl照時間長短。

1、緯度高低:緯度越低,太陽輻射越強。

2、天氣狀況:我國東部地區陰天多,太陽輻射少;西北地區深居內陸,降水少,多晴天,太陽輻射多。

3、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氣稀薄,大氣透明度好,太陽輻射強。

4、日照時間長短:日照時間長,太陽輻射強。

23、讀我國太陽年輻射總量分布局部圖,回答下列問題。

(1)“過去做飯滿屋煙,現在生火擰開關”,這是對目前成都平原地區沼氣戶生活的真實描寫。沼氣中蘊含的能

量的根本來源是()

A.太陽輻射B.植物C.沼氣池D.微生物

(2)蘭州的緯度比廣州高,但太陽年輻射總量比廣州豐富,簡要分析原因。

(3)太陽輻射能不僅可以在地質歷史時期被固定,形成、等礦物燃料,同時,它也是維持地表

溫度,促進地球上的水、大氣運動和生物活動的O

答案:(1)A

(2)蘭州比廣州太陽輻射豐富的原因是蘭州地處內陸,降水少,晴天多,獲得的太陽輻射多。

30

(3)煤炭;石油;主要動力

解析(1)家庭制作沼氣主要是植物殘體,動物糞便在沼氣池中密閉,然后在厭氧環境中,在一定的溫度、

濕度、酸堿度的條件下,通過微生物發酵作用,產生的一種可燃氣體。因此沼氣中蘊含的能量直接來自植物體,

但植物體內的能量主要是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陽能。因此從“根本”上來說沼氣中蘊含的能量的

根本呆源是A(太陽輻射)。

(2)影響地面輻射的牛要因素有:地理緯度,下墊面因素,天氣狀況等.蘭州的緯度比廣州高,但位于第二

級階梯,地勢高;位于內陸,天氣晴朗,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小,因此獲得的太陽輻射多。

(3)煤炭、石油是在地質歷史時期固定的太陽輻射能,現在太陽輻射為地球主要能量的來源,謳進水循環和

大氣運動。

所以答案是:(1)A(2)蘭州比廣州太陽輻射豐富的原因是蘭州地處內陸,降水少,晴天多,獲得的太陽

輻射多。(3)煤炭;石油;主要動力

【小提示】本題主要考查等值線圖的判讀及對我國自然資源分布情況的了解,太陽能的豐欠程度與大氣對太陽

輻射的削弱能力有關。

24、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國新疆、西藏、青海三省區是我國太陽輻射較豐富的地區,根據區域內年太陽輻射總量分布差異,劃分出

I-V區(如下圖)。

(1)比較I區和V區年太陽輻射總量的大小,并說明原因。

31

(2)說明我國新強維吾爾自治區太陽能資源豐富但開發不足的原因。

答案:(1)大小:V區大于I區。原因:I區域受大西洋、北冰洋氣流影響,陰雨天氣較多,太陽輻射量小;

V區域地勢高,空氣稀薄,為高原氣候,多晴朗天氣,太陽輻射強

(2)配套基礎設施不完善;人口稀少,距離消費市場較遠;自然條件惡劣,多高溫天氣;資金短缺,技術落

后;常規能源豐富,(答出四點)

解析(1)從圖中看,V區緯度低為西藏,位十青藏高原,海或高。可判斷出V區比I區太陽輻射總量大。

原因是V區比I區緯度低,太陽高度大。V區海拔高,空氣稀薄,大氣對太陽輻射削弱作用弱,多晴天,日照

時間長。(2)太陽能資源豐富,但開發不足的原因可市場需求、資金、技術、基礎設施、自然環境等方面來

回答。新疆當地地廣人稀,經濟相對落后,對電力需求較少,且常規能源煤、石油資源豐富,同時距離東部消

費市場較遠,開發的動力不足。新疆為我國西部地區,資金短缺、技術落后。新疆為溫帶大陸性氣候,氣候干

旱,降水少,水資源相對不足,夏季多高溫天氣,開發的自然條件惡劣。

【小提示】影響太陽輻射的因素:⑴緯度高低:緯度低,太陽高度角大,太陽輻射強;(2)海拔高低:海拔高,

空氣稀薄,大氣對太陽輻射削弱少,太陽輻射強。(3)天氣狀況:云量多,對太陽輻射反射強,太陽輻射弱。(4)

日照時間:夏半年白晝時間長,日照時間長,太陽輻射強;我國太陽輻射最豐富的地區:青藏高原(拉薩)。原

因:⑴緯度較低,太陽高度角大;⑵海拔高,空氣稀薄,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小,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能量

多。⑶晴天較多,日照時間較長。

25、讀地震波的傳播速度與地球的內部圈層的劃分示意圖,回答問題。

32

刎(km/s)

(1)地震波:E,F

(2)不連續界面:A.B

(3)圈層:D,Co巖石圈主要存在于D圈層和(填名稱)的頂部。

(4)據圖描述,當地震波到達B界面附近時,傳播速度發生的明顯變化

(5)地球內部是一個具有類似同心圓結構的球體,但在地球表層,大氣圈、_________圈、__________圈與巖

石圈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形成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自然地理以境。

答案(1)橫波;縱波

(2)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

(3)地殼;外核;上地幔

(4)縱波傳播速度突然下降,橫波完全消失

(5)水;生物

解析(1)該圖的左半部分是地震波由地表向地心傳播過程中,波速隨深度發生的變化情況。上方橫坐標表

示地震波速度,圖內兩條曲線分別表示縱波和橫波。地震波在通過同一介質時,波速慢的是橫波,波速快的是

33

縱波。據此可以判定E為橫波,F為縱波。(2)根據波速的變化,可知在地球內部有兩個不連續面,分別是莫

霍界團和古登堡界面。靠近地表的為莫霍界面,靠近地心的為古登堡界面,據此知A為莫霍界面,B為古登堡

界面。(3)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這兩個不連續面將地球內部分為三層,即地殼、地幔、地核。D位于最外

層為地殼,C位于古登堡界面以下的地核外部,為外核。巖石圈主要存在于地殼(D圈層)和上地幔上部的剛

性蓋層,主要由各類巖石組成。(4)根據圖示信息,當地震波到達B界面附近時,傳播速度發生的明顯變化

是縱波傳播速度突然下降,橫波完全消失。(5)地球表層的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自然地理環境,是由大氣

圈、圈、巖石圈、生物圈共同組成的整體。

【小提示】地震波分為橫波和縱波,縱波可以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中傳播,橫波只能在固體中傳播,橫波的速

度比縱波慢。地球物理學家通過對地震波傳播速度的研究,將地球內部大致分為三個主要圈層:地殼、地幔、

地核“它們的分界面分別為:莫霍界面(橫波和縱波速度增加)、古登堡界面(橫波突然消失,縱波速度突然

下降)。巖石圈包括地殼和上地幔頂部(軟流圈之上的地幔部分)。自然地理環境是巖石圈、大氣圈、水圈、

土壤圈、生物圈等自然地理圈層組成的有機整體,這個整體各要素通過大氣循環、水循環、生物循環等過程,

進行著物質遷移和能量交換,形成了一個互相滲透、互相制約和互相聯系的整體.

26、讀"太陽大氣結構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太陽大氣層的名稱:

A;Bo

(2)寫出太陽活動的主要類型:A層出現,B層出現,其中太陽活動強弱的主要標志

34

(3)太陽大氣層中用肉眼看得到的是________層(填字母)

(4)光球表面常出現一些黑斑點的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5)耀斑隨黑子的變化同步起落,體現了太陽活動的o

答案(1)光球層;色球層

(2)黑子;耀斑;黑子

(3)A

(4)由于黑斑點的溫度比光球表面其他地方溫度低,所以顯得暗淡些

(5)整體性

解析(1)本題考查太陽的大氣層,太陽大氣層由里到外可分為光球-色球-日冕層。圖中A是光球層,B是色球

層。(2)光球層出現的太陽活動是黑子,色球層上出現的是耀斑,其中太陽活動強弱的主要標志是黑子。(3)

太陽天氣層中用肉眼看得到的是光球層,對應字母A。(4)光球表面常出現一些黑斑點的原因是由于黑斑點

的溫度比光球表面其他地方溫度低,所以顯得暗淡些。(5)耀斑遁黑子的變化同步起落,體現了太陽活動的

整體性。

【小提示】太陽大氣層結構:自內向外為光球層、色球層、日冕層.太陽活動類型:,①光球層:太陽黑子,活

動周期為11年。②色球層:耀斑和日珥。③曰冕層:太陽風。太陽活動強弱標志是太陽黑子和耀斑。太陽活

動對地球影響:引起電離層擾動,使無線電短波通訊受到影響,產生“磁暴”現象,使磁針不能正確指示方向,

影響氣候。

27、根據所給兩幅圖回答下列各題。

35

?'垢"M工---M_-------------------------------------

U50IW>|X?0IRXO1X8l<XN>1^1022nIOM>13019501*0180(<|:)

太陽黑子的周期

太陽大氣結構圖

(1)太陽的主要成分是和太陽輻射的能量來源于內部O

(2)寫出太陽大氣層的名稱:ABCo

(3)出現在A層大氣的太陽活動是o出現在B層大氣的太陽活動是__________從圖中可知太陽活

動的周期大約是O

(4)除美國外,下列國家中最有可能欣賞到極光的一組是()

A.英國、墨西哥B.加拿大、挪威

C.意大利、西班牙D.印度、巴基斯坦

答案(1)氫;氧;核聚變反應

(2)光球層;色球層;日冕層

⑶黑子;耀斑;"年

(4)B

解析:(1)太陽的組成成分中,71%為氮,29%為氫。太陽發射巨大能量來源于太陽內部的熱核聚變反應。(2)

圖示太陽大氣層由里到外ABC,分別對應A光球層、B色球層、C日冕層.(3)太陽活動的主要標志是黑子、

耀斑,分別在太陽大氣層中的光球層和色球層,對地球影響很大。根據圖2太陽黑子的周期變化圖選取兩個最

低黑工相對數出現時間,統計發現相鄰低值間隔為11年,即黑子周期為11年。(4)極光是太陽釋放的高能

帶電粒子流進入地球大氣層,與高緯地區稀薄大氣碰撞摩擦形成的,在高緯度區極夜時易觀賞到。墨西哥、印

36

度、巳基斯坦大部分國土在低緯地區,最難觀測到極光,排除AD.意大利和西班牙在中緯度地區,也不太可能

欣賞到極光,C錯。加拿大和那威大部分位于高緯地區,最可能看到極光,所以答案是:B。

【小提示】(1)太陽活動主要包括黑子、耀斑、日珥和太陽風,它們分別出現在不同的太陽大氣層中,黑子

出現在光球層,耀斑和日珥出現在色球層,太陽風出現在日冕層中。

(2)太陽活動對地球有影響,太陽活動對地球的氣候產生影響;太陽活動干擾電離層,會使無線電短波通訊

受到影響;太陽活動使高緯度地區產生極光;太陽活動干擾磁場,產生磁暴,使磁針不能正確的指示方向;太

陽活動也和一些自然災害的發生有一定的相關性。

28、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處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交會地帶的和政縣是遠古時代各種古脊椎動物繁衍生息的樂園,孕育了今天彌足珍

貴的古脊椎動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層中。據了解,1000萬年前的古脊椎動物化石,是研究

青藏高原隆升歷史及古環境、古氣候的重要物質依據和信息源。"

看到這個消息,上海某高中地理研學小組的同學特別感興趣,他們決定利用暑假前去考察研究一番。在地理老

師的指導下,他們給這次考察命了名,繪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剖面(下圖示意),并做了大量知識上、

物質上的準備工作,如搜集該區域巖層等資料,帶上地質錘、指南針、記錄工具等。請你幫他們完成本次室內

的問題探究。

(1)按成因分類,該地區的地下巖層多屬于巖,該類巖石的地層具有明顯的構造;按地

質年代,該區域最老的巖層至少形成于代。

(2)恐龍繁盛時期,該地氣候、植被特點表現為:、o

(3)根據實地考察及材料分析,他們的考察結論認為迄今為止青藏高原地區:地理環境經歷了環境

37

向環境的演變。

答案(1)沉積;層理;古生

(2)氣候溫暖濕潤;植被茂密

(3)海洋;陸地

解析(1)化石存在于沉積巖,按成因分類,該地區的地下巖層多屬于沉積巖;沉積巖有明顯的層理構造。

化石有恐龍化石、三葉蟲化石、哺乳類化石,三葉蟲出現在古生代的寒武紀,恐龍屬于中生代,按地質年代,

該區域最老的巖層至少形成于古生代。(2)中生代時,陸地的不斷擴大,爬行動物(恐龍百類、色龍類、翼

龍類等)空前繁盛,故有爬行動物時代之稱,或稱恐龍時代。氣候溫暖濕潤植被茂密。(3)三葉蟲生活的時

期該地應為海洋環境;陸地的不斷擴大,爬行動物(恐龍百類、色龍類、翼龍類等)空前繁盛,根據實地考察

及材料分析,他們的考察結論認為迄今為止青藏高原地區:地理環境經歷了海洋環境向陸地環境的演變。

【小提示】本題主要考查化石和古地理環境的推演。根據圖中地層多化石,可知為沉積巖,沉積巖多層理構造。

動物是由無脊椎到有脊椎演化的,簡單到復雜。三葉蟲最早,恐龍其次,最后才是哺乳類。根據化石的生存特

點,可推測地理環境從海洋到陸地。

29、讀太陽系示意圖和地球、火星比較表格,完成下列問題。

與太陽的赤道面與

大氣自轉所體友面平

平均距肉軌道面之

成分周期斌積均溫度

(lOMkm)rw的交加

23時56

地球1.496z、O,1115P23026,

分4杪

24時

火星2.279co0.11D.15-23P23。59'

237分

(1)在ABCQEF中,B是,屬于巨行星的是,地球是,地球表面有適宜生

命生存的溫度,主要得益于適中的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