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岳麓版達標訓練:改變世界的工業革命_第1頁
高一歷史岳麓版達標訓練:改變世界的工業革命_第2頁
高一歷史岳麓版達標訓練:改變世界的工業革命_第3頁
高一歷史岳麓版達標訓練:改變世界的工業革命_第4頁
高一歷史岳麓版達標訓練:改變世界的工業革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更上一層樓基礎·鞏固1。工業革命出現的根本原因是()A.自然科學的進步B.資產階級對利潤的追求C.市場擴大的需要D。手工勞動發展的必然趨勢解析:市場的擴大導致國內手工業生產的產品無法滿足市場的需要,從而推動技術革新,引發了工業革命.答案:C2.工業革命最深遠的影響是()A.鞏固了資本主義各國的統治基礎B。引起了社會結構的重大變革C.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聯系,促使世界市場的形成D.促進了近代城市的興起解析:工業革命促進了國際貿易的發展,促使世界各地的聯系日益密切,世界市場最終形成。答案:C3.瓦特制成的改良蒸汽機對工業革命的最大影響是()A。標志著英國工業革命的完成B.促進了英國重工業的發展C.標志著英國手工工場時代的結束D.使機械化生產突破了自然條件的限制解析:蒸汽機受人的控制,能夠隨意移動,從而使機器生產突破了自然條件的限制。答案:D4.工業革命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聯系,改變了世界的面貌,主要表現在()①最終確立了資產階級對世界的統治②促進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③造成了東方從屬于西方的格局④促進了先進生產方式和生產技術的傳播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D.①②解析:本題全面考查工業革命對世界的影響,A項最符合題目要求。答案:A5。第二次工業革命產生的原因,與第一次工業革命相比較,最大的區別在于()A.市場擴大的需求B.工藝技術的提高C.自然科學研究的重大進展D。電力的廣泛應用解析:19世紀晚期自然科學的發明發現被應用到生產上,導致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生,而第一次工業革命為生產經驗積累的結果。答案:C6.19、20世紀之交,石油工業的迅猛發展和陸空交通工具的重大發明有賴于()A。發電機的發明 B.內燃機的發明C。蒸汽機的發明 D。飛艇的發明解析:從內燃機的性能是燃燒石油產生能量,來分析內燃機的產生對石油工業和交通工具的影響。答案:B7.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交通、通訊工具的發明B.社會分工的擴大C。工場手工業的發展D.工業革命的推動解析:工業革命促進了世界各地聯系的密切,導致世界市場的形成。答案:D綜合·應用8.下列關于資本主義列強侵略擴張產生的影響,不包括()A.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的進一步發展B。給殖民地、半殖民地帶來深重的災難C。其目的是傳播資本主義生產方式D.促使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形成解析:資本主義列強對外侵略擴張的目的是掠奪,不是傳播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不要把列強侵略的主觀目的與客觀效果混為一談.答案:C9。19世紀中期一位英國經濟學家這樣記述:“……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放牧著我們的羊群;阿根廷和北美的西部大草原放牧著我們的牛群;黃金則從南美和澳大利亞流到倫敦。印度人和中國人替我們種植茶葉,在東西印度擴大了我們的咖啡園……”這段話反映的實質問題是()A.英國對殖民地進行殘酷掠奪B.英國擁有廣闊的殖民地C.英國占有廣闊的原料市場D.英國對殖民地進行大規模的經濟掠奪解析:閱讀材料會發現,世界各國提供給英國的都是原料和初級產品。答案:C10.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工業革命使英國由農業—-鄉村為主體的經濟體制轉變為工業——城市為主體的經濟體制。……工業的大發展改變了英國人口的布局……大工商業城市的興起,吸引了大量人口,出現了新的人口中心。1801~1831年,伯明翰、曼徹斯特、格拉斯哥、利物浦等城市的人口增加了兩倍多?!鞘泻凸まr業人口的比重發生了重大變化。1851年城市人口已占全國總人口的52%。1831年國家在農業方面的收入是795萬鎊,在工業方面的收入則為1171萬鎊。材料二:自1688年政變以來……國會的地位提高了。在國會中占有多數,已成為執掌政權和制定方針政策的前提條件?!?,英國國會的選舉制度卻仍然是中世紀確定的,它將國會下院的議席固定地分配給各個選區,這些選區不僅不包括新興的工業城市和經濟地區,而且有很多地方隨著星移斗轉早已凋敝。有些“衰敗選區"甚至已在自然變化中被海水吞沒,或者已變為荒丘、公園.以往選區的分配本來就是按貴族勢力的分布決定的,“衰敗選區”大量出現后又繼續占有原來議席的份額,這同工業革命后的新狀況產生了非常尖銳的矛盾。材料三:由激進派領導的有廣大工人參加的民主運動迅速發展.……1829年工業家阿特伍德創立了“伯明翰政治同盟”。同盟明確提出,只有使工業家和貿易家的代表入選國會,才能“恰當地維護和保障工業階級的權利和利益”。1830年3月倫敦工業資產階級組織了“首都政治聯盟”.……在運動高漲的情況下,托利黨惠靈頓內閣倒臺,輝格黨的格雷上臺組閣。1831年3月格雷向國會下院提出了國會選舉制度改革的方案……10月提交上院時卻又被否決.……各改革團體在倫敦、曼徹斯特、伯明翰等城市紛紛舉行群眾大會,支持改革方案。……給國王的請愿書不斷呈遞上來。人們紛紛從銀行提取存款,造成金融風潮。有鑒于此……1832年6月,方案得到通過并經國王批準。這就是英國第一次國會選舉制度改革。改革的主要內容是:調整選區和重新分配各選區議員名額.56個人口不到2000人的選區被取消。31個2000~4000人的選區各減少1個議員席位。余下的143個議席中,各大新興工業城市得到65個,各郡選區,特別是北方郡選區得到65個……在降低選民的財產資格方面,城市居民收入房租或年繳納房租10鎊以上者有選舉權;農村中年收入10鎊以上的土地所有者和年收入50鎊以上的租地經營者享有選舉權。材料四:1846年,國會終于廢除了保護土地貴族利益、禁止谷物進口的《谷物法》,3年后又廢除了實行近200年的《航海條例》。貿易自由代替了保護主義,1846~1849年英國取消了大約200種商品的進口稅。這些政策大大幫助了英國工業品的出口并使原料和糧食進口增加、價格下降……英國在自由貿易政策的推動下經濟更得到長足進展,取得了在世界上的工業壟斷地位.--劉宗緒主編《世界近代史》請完成:根據以上材料,結合時代背景,評述1832年英國國會選舉制度的改革。要求:內容應包括改革的原因、主要內容和影響.答題應成文,限250字以內。解析:本題由四則材料組成,字數較多,對閱讀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答題時應首先快速閱讀,把握材料的中心;然后分析每則材料側重的角度:材料一、二側重背景,材料三側重內容,材料四側重影響;再有目的地細讀每則材料,可以提高答題效率。參考答案:原因:工業革命使英國經濟體制發生變化,工商業大城市興起,人口重心轉移到城市;工業資產階級經濟實力強大,強烈要求參與政權管理,但舊的選舉制度阻礙他們進入國會執掌政權;由資產階級激進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