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學模擬試題_第1頁
針灸學模擬試題_第2頁
針灸學模擬試題_第3頁
針灸學模擬試題_第4頁
針灸學模擬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針灸學模擬試題(一)

35.在五輸穴中,合穴主要治療:51.治療滯產,應首選:

A.心下滿A.合谷

B.身熱B.太沖

C.體重節痛C.足三里

D.喘咳寒熱D.血海

E.逆氣而泄E.至陰

答案:E答案:A

解析:《難經?六十八難》說嘲注心差滿,解析:《針灸大成》難產:補合谷,瀉三陰交。

滎主身熱,俞主體重節痛,經主喘咳寒熱,合

主逆氣而泄。104.患者外感風寒,咽喉赤腫疼痛,吞咽困難,

38.用背俞穴治療耳聾,應首選:咽干,咳嗽。治療應首選:

A.肺俞A.合谷

B.三焦俞B.內庭

C.肝俞C.太溪

D.腎俞D.魚際

E.脾俞E.廉泉

答案:D答案:A

解析:背俞穴不但可治療與其相應的臟腑病解析:合谷穴主治火熱惡寒、咽喉腫痛、失喑、

癥,也可以治疔與臟腑相關的五官九竅、皮肉咳嗽。

■等病癥。腎開竅于耳,故治耳聾取腎俞。47.公孫穴位于:

103.患兒,女,10歲。陣發性右上腹絞痛,A.第?跖骨小頭后緣,赤白肉際處

伴惡心嘔吐,腹部平軟。用特定穴治療.應首B.第一跖骨小頭前緣,赤白肉際處

選:C.第?跖骨趾關節部,赤白肉際處

A.原穴D.第一跖骨基底部前下緣,赤白肉際處

B.絡穴E.第一跖骨基底部后下緣,赤白肉際處

C.背俞穴答案:D

D.八會穴

E.下合穴

答案:E

解析:“合治內滯,故取下合穴治療。50.采用背俞穴治療皮膚癢疹,應首選:

A.肝俞

B.肺俞

105.患者因肺腎陰虛,虛火妄動,脈絡受傷而C.脾俞

致咯血。治療應首選:D.三焦俞

A.孔最E.心俞

B.梁丘答案:B

C.隱白解析:背俞穴不但可治療與其相應臟腑病癥,

D.太淵也可以治療與臟腑相關的五官九竅、皮肉筋骨

E.定喘等病癥。肺主皮毛,故皮膚癢疹首選肺俞。

答案:人

解析:陰經鄭穴多治血癥二晨為呼山“肺經52.懸鐘穴位于:

郎穴,故用治咯血。A.外踝后緣中點上3寸,腓骨后緣

B.外踝前緣中點上3寸,腓骨后緣E.三焦俞、內關

C.外踝下緣中點上3寸,腓骨后緣答案:B

D.外踝高點上3寸,腓骨后緣解析:任脈為陰脈之海,關元為任脈與足三陰

E.外踝上緣中點上3寸,腓骨后緣經之會穴,為三焦元氣之所出,聯系命門真陽,

答案:D為陰中含陽的穴位,元陽外脫,取之以救陽。

神闕位于臍中,為真氣所系,故用大艾炷重灸

二穴,以回垂絕之陽。

56.治療中風閉證,除選太沖、勞宮外還應為:

A.水溝、110.患者,男,50歲。肩關節疼痛,痛有定

B.水溝、處,抬舉困難,夜間痛甚,勞累加劇。治療應

C.下關、首選:

D.中沖、A.手太陽經穴

E.豐隆、B.近取穴為主

答案:BC.分部近取穴與遠取穴相結合

解析:瀉水溝具開閉泄熱、醒腦開竅的作用。D.循經取穴

E.手少陽經穴

57.治療因痰飲引起的嘔吐,除取主穴外,還答案:C

應加:解析:根據痹證性質部位、發病部位分局部取

A.脾俞、章門穴和遠部取穴,以調和營衛,痹痛遂解。

B.下脫、足三里

C.上脫、行間111.患者,男,20歲。左踝部疼痛,行走時

D.梁門、內庭加重,喜溫熱,舌苔白,脈弦緊。治療應首選:

E.膻中、豐隆A.申脈、照海、昆侖、丘墟

答案:EB.懸鐘、照海、丘墟、三陰交

解析:豐隆運脾胃之氣,為袪痰要穴;膻中調C.太溪、昆侖、陽陵泉、解溪

氣,使氣行而痰化。D.太沖、太溪、照海、懸鐘

E.昆侖、懸鐘、陰陵泉、申脈

108.患者,男,45歲。自覺心慌,時息時作,答案:A

健忘失眠。治療應首選:解析:根據病所的經絡循行部位選穴,旨在疏

A.三陰交通經絡氣血的阻滯,使營衛.調和則風寒濕邪無

B.神門所依附而痹痛遂解。故取踝部穴位治療。

C.足三里

D.太溪112.患者,男,38歲。素有腰痛,近日因勞

E.合谷累后癥狀加重,腰部觸之僵硬,俯仰困難,其

答案:B痛固定不移,舌紫暗,脈弦澀。治療除取主穴

解析:神門為心經原穴,具有安神定悸的作用o外,還應加:

109.患者,男,70歲,家屬代訴:患者于今A.膈俞、次修

晨起床后半小時,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B.命門、陽陵泉

口張,遺溺,手撒,四肢厥冷,脈細弱。治療C.腰陽關、養老

用隔鹽灸,應首選:D.命門、志室

A.腎俞、太溪E.次謬、陽陵泉

B.關元、神闕答案:A

C.脾俞、足三里解析:膈俞為血會,合次修以疏利膀胱經氣,

D.胃俞、三陰交消絡中瘀滯,腰肌勞損者宜之。

足三里外,還應加:

113.患者,女,45歲,失眠2個月,近日來A.脾俞、肝俞、下脫

人睡困難,有時睡后易醒,醒后不能再睡,甚B.脾俞、膽俞、上院

至徹夜不眠,舌苔薄,脈沉細。治療應首選:C.脾俞、胃俞、中脫

A神門、內關D.胃俞、肝俞、三陰交

B神門、膽俞E.胃俞、膽俞、上巨虛

C神門、三陰交答案:C

D心俞、脾俞解析:本證為中陽不振,脾、胃虛寒,故取背

E心俞、足三里腹部俞募穴為主,胃俞與中皖,脾俞與章門為

答案:C俞募配穴法,而輔以內關、足三里,和胃氣而

解析:本病治以養心安神為主,取心經原穴神定痛。

門調理心經經氣,寧心安神,三陰交協調脾腎名師點撥:此題考點為胃痛的證治。

氣機。

名師點撥:此題考點為失眠的證治。117.患者,男,55歲。1年來每日黎明之前腹

微痛,痛即泄瀉,或腸鳴而不痛,腹部和下肢

114.患者,男,60歲,咳嗽1個月,勞累后畏寒,舌淡苔白,脈沉細:治療除取主穴外,

加重,咳吐粘痰,胸皖痞悶,胃納減少,舌苔還應加:

膩,脈濡滑,治療除取肺俞、太淵外,還應加:A.胃俞、合谷

A.風門、大椎、合谷B.肝俞、內關

B.章門、太白、豐隆C.三焦俞、公孫

C.脾俞、胃俞、列缺D.命門、關兀

D.尺澤、列缺、外關E.關元俞、三陰交

E.脾俞、太沖、陰陵泉答案:D

答案:B解析:本證屬腎陽虛泄瀉,取命門、關元灸之

解析:原穴為本臟真氣所輸注,故取肺原太淵為益命火、壯腎陽,以奏溫養脾腎、腐熟水谷

與脾原太白,配肺俞、章門,健運牌上而利肺之功,屬治本之法。

氣。豐隆可推動中焦脾胃之氣,使氣行津布,

痰濕得化。118.患者,男,18歲。腹痛2日,下痢赤白,

里急后重,肛門灼熱,口渴,舌苔黃膩,脈滑

115.患者,女,40歲,嘔吐痰涎,伴頭暈,數。治療應首選:

胸痞,心悸,舌苔白,脈滑。治療除取主穴外,A.合谷、中皖、氣海

還應加:D.合谷、天樞、上巨虛

A.列缺、尺澤C.合谷、下皖、關元

B.膻中、豐隆D.曲池、梁門、足三里

C.曲池、外關E.曲池、上巨虛、內關

D.風池、尺澤答案:B

E.列缺、合谷解析:痢疾主因暑濕之邪滯留腸腑,故取陽明

答案:B之原合谷、大腸募穴天樞,下合穴上巨虛,三

解析:本證治療取豐隆運脾胃之氣,穴能通調大腸腑氣,使氣調而濕化滯行。

A.風池、太沖、合谷、內關、后溪

116.患者,男,50歲。胃脫部經常隱隱作痛,B.風池、百會、懸顱、俠溪、行間

時泛吐清水,喜暖惡寒.按之痛減,納差神疲,C.上星、頭維、合谷、阿是穴

大便清,舌苔白,脈弱。治療除取章門、內關、D.百會、通天、行間、阿是穴

E.率谷、太陽、俠溪、內庭

147.治療頭痛肝陽上亢證,應首選:119.患者,女,25歲。痛經2年,經行不暢,

答案:B小腹脹痛拒按,經色紫紅,夾有瘀塊,血塊下

解析:足厥陰經脈會于巔,足少陽經脈布于頭后痛可緩解,舌有瘀斑,脈沉澀。治療應以哪

之兩側,取兩經之病部與循經遠取相配以平熄組經穴為主:

亢逆之風陽。A.任脈、足少陰經

148.治療前頭痛風邪襲絡證,應首選:B.任脈、足陽明經

答案:CC.督脈、足厥陰經

解析:前頭屬陽明,遠取陽明經穴合谷與病部D.任脈、足太陰經

近取相配,旨在疏通經絡之氣,含通則不痛之E.督脈、足陽明經

思。答案:D

解析:本證治療應通調沖任,疏調脾經經氣,

A.膀胱俞、中極、行間、內庭行瘀止痛,故取任脈、足太陰經穴為主。

B.陰谷、腎俞、三焦俞、氣海、委陽

C.脾俞、胃俞、足三里、血海120.患者,男,50歲。右額面部束帶狀刺痛5

D.三陰交、陰陵泉、膀胱俞、中極天,局部皮膚潮紅,皮疹呈簇狀水皰,排列如

E.關元、中極、足三里、腎俞帶狀,小便黃,大便于,舌紅苔薄黃,脈弦。

149.治療痛閉濕熱下注證,應首選:治療除取血海、三陰交、太沖外,還應加:

答案:DA.曲池、合谷、大椎

解析:本證由脾經濕熱之邪下注膀胱所瑜,膀B.外關、合谷、俠溪

胱為州都之官,氣化所出,濕熱蘊結,膀胱氣C.尺澤、合谷、大椎

化失司,故分利脾經濕熱同時,取膀胱俞、中D.風池、合谷、膈俞

極,疏調下焦之氣而利濕熱。E.曲池、合谷、支溝

答案:E

150.治療癖閉腎氣不足證,應首選:解析:曲池、合谷有泄熱作用,支溝為手少陽

答案:B三焦經穴,疏利少陽經氣,解在表之邪毒。

解析:腎氣不足,命門火衰,治當以培補腎氣

為主,取腎經合穴陰谷配腎俞用補法振奮腎經106.患者牙痛劇烈,伴口臭,口渴,便秘,舌

經氣。腎氣不足,致三焦決瀆無力,所以取三苔黃,脈洪。治療應首選:

焦俞及其下合穴委陽以通調三焦氣機。灸任脈A.風池

氣海以溫補下焦,達到補腎氣、理三焦、通尿B.外關

閉的功效。C.足三里

D.風門

107.患者,女,26歲。非周期性子宮出血,E.內庭

量多、色紫紅、質稠.夾有血塊,腹痛拒按,答案:E

舌紅苔黃,脈弦數。治療應首選:解析

A.氣海

B.中極

C.三陰交

D.隱白

E.太沖針灸學模擬試題(二)

答案:C1.足三陰經從開始部位至內踝上8寸段的分

解析(三陰交為足三陰經之交會穴,有補脾統布是(2004、2005)

血之作用,為治療婦科病的要穴。A.太陰在前,厥陰在中,少陰在后

B.厥陰在前,少陰在中,太陰在后A.陽躅脈

C.少陰在前,太陰在中,厥陰在后B.陽維脈

D.厥陰在前,太陰在中,少陰在后C.帶脈

E.太陰在前,少陰在中,厥陰在后D.督脈

答案:DE.沖脈

解析:足三陰經在小腿下半部及足背,其排列答案:D

是厥陰在前,太陰在中,少陰在后,至內踝上解析:督脈與六陽經有聯系,稱為“陽脈之海”。

八寸處足厥陰與足太陰經交叉后,循行在太陰

與少陰之間。6.外邪由皮毛傳入臟腑的途徑,依次是

A.絡脈一孫脈一經脈

2.分布于胸腹第二側線的經脈是B.孫脈一經脈一絡脈

A.足太陰脾經C.經脈f孫脈一絡脈

B.足少陰腎經D.絡脈一經脈一孫脈

C.足陽明胃經E.孫脈f絡脈f經脈

D.足厥陰肝經答案:E

E.足少陽膽經

答案:c7.下列腌穴在五行配屬中,屬火的是

解析:胸腹部第?側線為足少俄A.少府

線為足陽明胃經,第三側線為足太陰脾經,第B.大陵

四側線為足厥陰肝經。C.后溪

D.曲泉

3.十二經脈中,陰經與陰經的交接部位在E.經渠

A.胸部答案:A

B.腹部解析:陰經滎穴屬火,陽經經穴屬火。

C.胸腹部

D.四肢內側8.在五輸穴中,滎穴主要治療

E.指(趾)內側端A.心下滿

答案:cB.身熱

解析:十二經脈中陰經與陽經交接部位在指C.體重節痛

(趾)內側端,陰經與陰經交接部位在胸腹部,D.喘咳寒熱

陽經與陽經交接部位在頭面部。E.逆氣而泄

答案:B

4.手太陽小腸經與足太陽膀胱經的交接部位解析:井主心下滿,滎主身熱,輸主體重節痛,

是經主喘咳寒熱,合主逆氣而泄。

A.目外眥

B.目內眥9.心包經的原穴是

C.目中A.神門

D.目內眥下B.間使

E.目外眥上C.大陵

答案:BD.內關

解析:手太陽小腸經與足太陽膀胱經均通于目E.太淵

內眥。手足少陽經交接在目外眥。答案:c

解析:神門為心經原穴,間使為心包經經穴,

5.陽脈之海指的是內關為心包經絡穴,太淵為肺經原穴。

名師點撥:此題考點為十二經原穴。E.公孫

53.八會穴中的筋會穴是

10.心經的絡穴是答案:B

A.少府解析:陽陵泉位于膝下,膝為筋之府。

B.神門

C.陰那54.八脈交會穴中通帶脈的是

D.靈道答案:D

E.通里解析:足臨泣通過足少陽膽經過季脅與帶脈相

答案:E通。

解析:少府為心經滎穴,神門為心經原穴,陰

鄭為心經鄭穴,靈道為心經經穴。11.膀胱經的鄭穴是

A.中都

B.外丘

A.太淵C.梁丘

B.合谷D.地機

C.后溪E.金門

D.內關答案:E

E.陽池

49.既是絡穴,又是八脈交會穴的腌穴是A.地機

答案:DB.養老

解析:內關為心包絡穴通陰維脈。C.外丘

50.既是原穴,又是八會穴的腌穴是D.鄭門

答案:AE.梁丘

解析:太淵為肺經原穴,為脈會。55.手太陽小腸經的邦穴是

答案:B

A.五臟六腑病證56.足陽明胃經的鄭穴是

B.表里經脈病證答案:E

C.五臟病證

D.六腑病證12.下合穴中可治療腸癰、痢疾的是

E.急性病證A.足三里

51.絡穴主要治療B.上巨虛

答案:BC.下巨虛

解析:絡穴具有聯絡表里兩經的作用,治療表D.委中

里經脈病證。E.陽陵泉

52.原穴主要治療答案:B

答案:A解析:上巨虛為大腸經下合穴“合治內府”。

解析:原穴是臟腑原氣經過和留止的部位,治

療五臟六腑病證。13.在八脈交會中,與后溪相通的奇經是

A.任脈

B.督脈

A.足三里C.陽維脈

B.陽陵泉D.陽躅脈

C.懸鐘E.沖脈

D.足臨泣答案:B

解析:”后溪督脈內眥頸”。達面頰,至目外眥,轉入耳中。

58.從耳后,入耳中至目外毗之下的經脈是

14.骨度分寸規定,髀樞至膝中的距離是答案:D

A.13寸解析:手少陽三焦經耳部支詠:從耳后入耳11',

B.14寸出走耳前,與前脈交叉于面頰部,到達目外眥,

C.16寸與足少陽膽經相接。

D.18寸

E.19寸17.治療胎位不正最常用的腌穴是

答案:EA.合谷

B.至陰

15.聯系舌根,分散于舌下的經脈是C.三陰交

A.足厥陰肝經D.太沖

B.足少陰腎經E.足三里

C.足太陰脾經答案:B

D.足陽明胃經解析:至陰主治胎位不正、難產。

E.足少陽膽經

答案:c18.沿腹中線旁開5分,胸中線旁開2寸到達

解析:脾經“連舌本,散舌下”鎖骨下緣的經脈是

A.足陽明胃經

A.血海B.手太陰肺經

B.少海C.足少陰腎經

C.小海D.足太陰脾經

D.照海E.足厥陰肝經

E.氣海答案:c

60.屬足太陰脾經的腌穴是

答案:A19.下列腌穴中,歸經錯誤的是

A.合谷-大腸經

16.腕橫紋尺側端,尺側腕屈肌腱樓側凹陷中B.太溪-肝經

的腌穴是C.列缺-肺經

A.神門D.陽陵泉-膽經

B.大陵E.陰陵泉-脾經

C.列缺答案:B

D.太淵解析:太溪為足少陰腎經輸穴。

E.內關

答案:AA.血海

B.少海

A.足太陽膀胱經C.小海

B.足陽明胃經D.照海

C.足少陽膽經E.氣海

D.手少陽三焦經59.屬足少陰腎經的腌穴是

E.手太陽小腸經答案:D

57.至目外毗,轉入耳中的經脈是

答案:E

解析:手太陽小腸經缺盆部支脈:沿頸部,卜20.百會穴在頭正中線上,其具體位置在

A.入前發際7寸26.下列病癥,不宜用三棱針治療的是

B.入前發際5寸A.高熱驚厥

C.入后發際6寸B.中風脫證

1).頭頂旋毛中C.中暑昏迷

E.兩耳連線上D.急性腰扭傷

答案:BE.喉蛾

答案:B

21.四縫穴的位置在解析:三棱針刺具有開竅泄熱、活血袪瘀、疏

A.手1—5指間,指蹊緣后方赤白肉際處(八經通絡,治療頑固性痹癥的作用。

邪)

B.手1?4指掌側,指骨關節橫紋中點處27.治療咳嗽肝火爍肺證,應首選

C.手2-5指掌側,近端指骨關節橫紋中點處A.肝俞、魚際、俠溪、陰陵泉

D.手1—4指掌側,近端指骨關節橫紋中點處B.肺俞、尺澤、陽陵泉、太沖

E.手2?5指掌側,掌指關節橫紋中點處C.中府、豐隆、肺俞、太淵

答案:CD.列缺、合谷、行間、章門

E.肝俞、肺俞、太淵、章門

22.針刺淺薄部位腌穴,應用答案:B

A.指切進針法解析:本癥取手太陰、足厥陰經穴為主,肺俞

B.挾持進針法調肺氣,尺澤為肺經合穴,瀉之以清肺熱;陽

C.提捏進針法陵泉、太沖清泄肝膽二經邪熱。

D.舒張進針法

E.套管進針法28.治療熱結型便秘,除取主穴外,還應加

答案:CA.脾俞、胃俞

B.氣海、神闕

24.提插補瀉法中,補法的操作手法是C.關元、命門

A.輕插重提,幅度小,頻率快D.合谷、曲池

B.輕插重提,幅度小,頻率慢E.中皖、行間

C.重插輕提,幅度大,頻率快答案:D

D.重插輕提,幅度小,頻率快解析:合谷、曲池瀉陽明之熱。

E.重插輕提,幅度小,頻率慢

答案:E31.患者,女,43歲。眩暈2個月,加重1

解析:針下得氣后,先淺后深,重插輕提,提周,昏眩欲仆,神疲乏力,面色院白,時有心

插幅度小、頻率慢,操作時間短者為補法。悸,夜寐欠安,舌淡,脈細。治療應首選

A.風池、肝俞、腎俞、行間、俠溪

25.隔姜灸可用于治療B.豐隆、中脫、內關、解溪、頭維

A.寒性嘔吐腹痛C.百會、上星、風池、豐隆、合谷

B.哮喘D.脾俞、足三里、氣海、百會

C.乙瘍E.百會、太陽、印堂、合谷

D.瘡瘍答案:D

E.小兒臍風解析:本證為眩暈氣血不足型,治當從培補脾

答案:A胃著手。取脾俞、足三里能運化水谷,生精化

解析:隔姜灸常用于因寒而致的嘔吐、腹痛、血,以資生化之源。百會、氣海屬任督兩脈,

腹瀉及風寒痹痛等。二穴能補氣以運血,使髓海得以充養而眩暈自

止。

B.太陽經穴

32.患者,男,22歲。頭痛,以后頭部為主,C.督脈經穴

陣陣發作,痛如錐刺,時有脹痛,每當受風或D.少陽經穴

勞累時疼痛加重,舌苔薄,脈弦。治療應首選E.厥陰經穴

A后頂、天柱、昆侖、阿是穴答案:A

B百會、通天、行間、阿是穴解析:“治萎獨取陽明”,故首選陽明經穴。

C上星、頭維、合谷、阿是穴

D通天、頭維、太沖、阿是穴36.患者,女,45歲。失眠2年,經常多夢

E頭臨泣、目窗、前頂、阿是穴少寐,入睡遲,易驚醒,平常遇事驚怕,多疑

答案:A善感,氣短頭暈,舌淡,脈弦細。治療除取主

解析:后頭痛為太陽頭痛,治療取足太陽經穴穴外,還應加

昆侖配以局部后頂、天柱,以達通絡止痛目的。A.心俞、厥陰俞、脾俞

B.心俞、腎俞、太溪、足三里

33.患者,女,59歲。兩膝關節紅腫熱痛,C.心俞、膽俞、大陵、丘墟

尤以右膝部為重,痛不可觸,關節活動不利,D.肝俞、間使、太沖

并見身熱,口渴,舌苔黃燥,脈滑數。治療除E.脾俞、胃俞、足三里

選用犢鼻、梁丘、陽陵泉、膝陽關外,還應加答案:C

A.大椎、曲池解析:本證不寐屬心膽虛怯,取心經、膽經腌

B.腎俞、關元穴以寧心安神。

C.脾俞、氣海

D.脾俞、胃俞37.患者,女,53歲。咳嗽月余,加重1周,

E.腎俞、合谷咳引胸脅疼痛,痰少而稠,面赤咽干,舌苔黃

答案:A少津,脈弦數。治療應首選

解析:本證為熱痹,取大椎、曲池清熱解表以A.足陽明、手陽明經穴

治熱痹。B.手太陰、手陽明經穴

C.手陽明、足厥陰經穴

34.患者,男,48歲。腰痛,起病緩慢,隱D.足厥陰、手太陰經穴

隱作痛,綿綿不已,腰腿疫軟乏力,腰冷,脈E.手太陰、足太陰經穴

細。治療除取主穴外,還應加答案:D

A.風府、大杼、陽陵泉解析:肝火咳嗽,取手太陰、足厥陰經穴。

B.命門、志室、太溪

C.人中、風府、足三里38.患者,女,40歲。嘔吐清水,胃部不適,

D.風府、三陰交、太沖食久乃吐,喜熱畏寒,身倦,便濤,小便可,

E.風府、足三里、血海舌苔白,脈遲。治療除取主穴外,還應加

答案:BA.上腕、胃俞

解析:本證為腎虛腰痛,灸命門、補志室,以B.肝俞、太沖

補腎中真陽,太溪為足少陰腎經之原穴,為,C.腎俞、太溪

病取原之意。D.膽俞、丘墟

E.次醪、血海

35.患者,男,47歲。下肢弛緩無力1年余,答案A

肌肉明顯萎縮,功能嚴重受限,并感麻木,發解析:胃寒嘔吐,取上脫灸之可溫胃散寒,胃

涼,腰疫疫,頭暈,舌紅少苔,脈細數。治療俞、中院俞募配穴奏通降胃氣之功。

應首選

A.陽明經穴39.患者,男,42歲。胃脫脹痛,攻痛連脅,

曖氣頻作,并嘔逆酸苦,二便如常,舌苔薄白,E.中皖、合谷、曲池、四縫

脈沉弦。治療應首選答案:A

A.足陽明、足厥陰經穴解析:疳積當取卜.脫以和胃理腸清熱,足三里

B.足陽明經穴可以扶上以補中氣,商丘能健脾化積消滯,四

C.手、足少陽經穴縫為治疳積經驗效穴。

D.任脈、足太陰經穴

E.足太陽、督脈經穴43.患者,男,36歲。右下腹疼痛1天。患

答案:A者1天前無明顯誘因出現臍周疼痛,繼而轉移

解析:肝氣犯胃胃痛應取足陽明、足厥陰經穴。至右下腹,以手按之,其痛加劇,痛處固定不

移,伴有發熱,惡心,舌苔黃薄而膩,脈弦數。

40.患者,男,30歲。兩天前因食不潔水果,治療應首選

出現腹痛腹瀉,下痢赤白,里急后重,肛門灼A.足三里、闌尾、曲池、天樞

熱,心煩口渴,小便短赤,舌苔黃膩,脈滑數。B.合谷、委中、天樞、太沖

治療除取主穴外,還應加C.梁門、幽門、上巨虛、足三里

A.中皖、氣海D.合谷、三陰交、太沖、內庭

B.中院、內關E.上巨虛、陰陵泉、內關、合谷

C.行間、足三里答案:A

D.曲池、內庭解析:“合治內府”取胃經合穴足三里疏導足

E.脾俞、腎俞陽明經腑氣,闌尾為治療闌尾炎之有效穴,曲

答案:D池為大腸經合穴,瀉之以疏泄腸中熱邪,天樞

解析:此證為濕熱痢,曲池、內庭分別為大腸為大腸募穴,通調腸腑氣機。

合穴和胃經滎穴,可清泄腸胃濕熱。

29.治療腎虛型牙痛,除取主穴外,還應加

41.患者,女,23歲。痛經9年,經行不暢,A.外關、風池

小腹脹痛,拒按,經色紫紅,夾有血塊,血塊B.太溪、行間

下后痛即緩解,脈沉澀。治療應首選C.太溪、外關

A.足三里、太沖、三陰交D.太沖、曲池

B.中極、次醪、地機E.太沖、陽溪

C.合谷、三陰交答案:B

D.曲池、內庭解析:太溪補腎陰,行間瀉肝火,故能治腎陰

E.合谷、歸來虛牙痛。

答案:B

解析:本證治療以通調沖任、行瘀止痛,取任44.患者,男,43歲。兩耳轟鳴,按之不減,

脈中極通調沖任脈氣,脾經鄭穴地機能疏調脾聽力減退,兼見煩躁易怒,咽干,便秘,脈弦。

經經氣而止痛;次髏為治療痛經的經驗效穴。治療應首選

A.手、足太陰經穴

42.患兒,男,3歲。面色萎黃,形體消瘦,B.手、足少陰經穴

時有口干腹脹,不思飲食,煩躁啼哭,毛發稀C.手、足少陽經穴

疏,大便如米沿,舌苔黃膩,脈細。治療應首D.手陽明經穴

選E.足太陽經穴

A.下院、足三里、四縫、商丘答案:C

B.上脫、三陰交、太沖、解溪解析:手足少陽兩經經脈均繞行于耳之前后,

C.下皖、中皖、上脫、內庭“經絡所過,主治所及",故取手、足少陽經

D.下脫、上脫、四縫、足三里穴治療耳鳴。

D.手太陰、手少陽、足少陽經穴

45.患者,女,31歲。右側牙痛3天,齦腫,E.手陽明、足陽明、手太陰經穴

痛劇,伴口臭,口渴,大便3日未行,舌苔黃,答案:A

脈洪。治療除取頰車、下關穴外,還應加解析:本證治以袪散風寒表邪主。肺合皮毛,

A.外關、風池太陽主一身之表,太陰與陽明為表里,故取手

B.太溪、行間太陰、手陽明、足太陽經穴為主。

C.中渚、養老

D.合谷、內庭48.患者,女,50歲。家屬代訴:剛才與人

E.太沖、曲池爭吵,突然昏倒,不省人事。見面色蒼白,汗

答案:DHI,四肢逆冷,脈細緩。治療應首選D

解析:本證治療取手足陽明經穴為主,合谷清A.百會、神庭、印堂、太陽

手陽明之熱,頰車、內庭、下關疏泄足陽明經B.百會、囪會、人中、承漿

氣。C.通天、四神聰、神門、液門

D.人中、合谷、足三里、中沖

30.治療昏迷,癲癇,高熱,咽喉腫痛,應首E.三陰交、合谷、神門、大陵

選答案:D

A.四縫解析:暈厥治以蘇厥醒腦為主。人中通督脈,

B.十宣位居任督交接處,督脈入腦,上巔,取之以接

C.八邪續陰陽經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