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第一單元測量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實際測量的過程,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
1分米和1千米的長度觀念。認識質量單位噸,建立1噸的質量觀念。
2.使學生知道常用的長度單位間、質量單位間的關系,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會恰當地選擇單位。
3.使學生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和質量,會選擇不同的方式進行測量。
4.在實際操作中,增強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提高操作技能,發展實踐能力。
課時:7課時
第一課時認識長度單位一一毫米
教學內容:教材第2—3頁的內容及練習一第1至第2題。
教學目標:
1、認識長度單位亳米,建立1亳米的長度概念,會用亳米厘米度量比較短為物
體的長度。
2、培養學生的估測意混和能力。
3、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點:認識長度單位毫米,會用毫米度量物體長度。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估測方法。
教學用具:課件
教學流程:
二、估就數學書的長、寬、厚的長度。
師:請同學們觀察數學書的長、寬、厚,并仙一仙人約有多長,然后把仙測的結
果填入下表?
估計實際測量
數學書的長
數
學
書的寬
數
學
書的厚
數學書的長大約是21厘米、寬大約是14厘米、厚有1厘米。
師:你是怎么想的?
(因為1厘米大約有一個指甲長那么長,數學書的長大約就有21個指甲長那么
長,數學書的寬有14個指甲長那么長,數學書的厚有1個指甲長那么厚。)
三、學生動手測量實際長度
1、讓學生用學具測量數學書的長、寬、厚。
2、讓學生先在小組上交流,然后再在全班上交流。
四、揭示課題:
板出:毫米的認識
五、建立1毫米的概念
1、認識尺度上的1毫米有幾長。
2、閉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長。然后再比一比1厘米和1毫米,你發現了什
么?
3、舉例子說說生活中那些物品的長度是1亳米。
六、認識厘米與毫米之間的進率
讓學生看尺子,數一數1厘米長度有幾個小格,然后匯報小結1厘米里面有10
個I毫米。
板出:
七、鞏固發展
1,完成數學課木第3頁的做一做。
2、指導學生完成練習一的第一、第二題。
3、找出自己周圍物品,并用毫米作單位量一量它的長度。
八、全課小結。
板書設計:1厘米=10毫米
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分米的認識
教學內容:教材第4一第7頁的內容
教學日期: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實踐,使學生意識到量比較長的物體的的長度可以用分米作單位。
2、認識分米,建立1分米的長度概念。
3、培養學生估測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認識分米,建立1分米的長度概念
教學難點:選用合適的單位測量物體的長度
教學用具:課件
教學流程:
一、學生動手測量課桌的桌面的長、寬。
師:昨天同學和聰聰已經量出了這本數學書的長、寬、厚,你們還想知道哪些物
體的長度?
1、兩人為一組測量桌面的長、寬。
2、全班交流。
3、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發現量比較長的物體的長度用厘米、毫米作
單位來測量不方便)
二、建立1分米的空間觀念
1、讓學生觀察尺子,尺子上0刻度到刻度10之間的長度就是1分米,請學生數
一數幾厘米是1分米。
板書:1分米=10厘米
2、讓學生找一找、比一比在我們身邊,或在我們身上哪些物體的長度約是1分
米。
4、用手比劃1分米有多長。
5、閉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長。
三、認識幾分米
1、在尺子上認識幾分米。
2、出示課件讓學生認一只幾分米
四、用分米量
1、量繩子的長度(讓學生先估測,然后再測量)
五、鞏固發展
1,練習一的第三題
2、判斷下列的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一條褲子長9分米()
(2)一張床長5分米()
(3)小明高14分米()
(4)一支毛筆長2分米也就是20厘米()
3、填空:
5分米二()厘米二()毫米30毫米二()分米
40亳米二()厘米=()分米2米=()厘米
4、學生獨立完成練習二第4題教和第五題。
5、指導學生完成練習三第六題和第七題。
六、全課小結:
說說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1分米=10厘米
教學反思:
第三課時千米的認識
教學內容:教材第七頁至第八頁例三和例四
教學日期:
教學目標:
1、認識千米,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進一步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會用千米表示實際長度。
教學準備:要求學生到路邊觀察路標,教師制作一塊路標。
教學流程:
一、認識千米
1、學生匯報到路邊觀察到什么。
2、出示老師制作的第一塊路標,讓學生理解、體會從某路口到某路口6千米的
含義,
3、讓學生看書第七頁的例三,理解到葉鎮21千米、靈山23千米的意義。
4、小結:千米是比米大的長度單位。
帶學生校外走1千米的路程,數一數你走了幾步,看一看1千米有多遠。
教學反思:
第五課時米與千米之間的換算
教學內容:教材第八頁的例五及練習二的第三題、第五題、第六題
教學日期: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學會長度單位名稱之間的換算。
2、培養學生靈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米與千米之間的換算方法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探索新知;
1、出示情景圖:
師:今天我們一起去數學王國旅游好嗎?(出示小精靈和數學王國,圖,小精靈
說:歡迎聰明同學來數學王國游玩!)
2、選鑰匙開門(先出示第一道門,再出示第二道門,然后出示第三道門)
第一道門:小精靈:這扇門有二把鎖,(二把鎖分別標上:40()厘米,5分米)
下面這里有很多把鑰匙(4分米、4毫米、5毫米、4米、50毫米),你會選鑰匙
開鎖了嗎?能說說為什么?
第二道門:小精靈:這扇門同樣有兩把鎖(兩把鎖分別標上:3千米、5000米),
下面這里有4把鑰匙(3000米、300米、5千米、50千米)
你會選嗎?你知道為什么嗎?
小結把千米和米之間換算的方法。
第三道門:鎖上標有5千米-2000米、1000米+4千米
6把鑰匙分別是:3千米、5千米、3米、5000米、5米、3000Xo
讓學生先選后說想法。
二、鞏固、運用(出示數學王國里的數學景象)
師:嘩!數學王國多美呀!有樹,有花,還有……o
1、看一看大樹有多高。(把教材第八頁的做一做設計成填寫大樹的高度)
2、同學們來到雙胞胎村,有好多小朋友來到村口迎接同學們,請同學找一找,
誰跟誰是同一胞。
3、摘蘋果(出示蘋果為,樹上掛有很多蘋果,每個蘋果寫上帶有長度單位的加
法算式和減法算式)
4、好客的小朋友們帶同學們到數學奧宮去玩,數學奧宮距離雙胞胎村200千米。
他們早上8時乘汽車出發,汽車平均每小時50千米,中午12時能到達嗎?
三、全課總結
讓京生而新爾游數學王國你的有什么收獲!
教學反思:
第六課時噸的認識
教學內容:教材第11頁至第13的內容
教學日期: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認識重量單位噸,建立1噸的重量概念。
2、學會換算質量單位。
3、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存在這些質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認識重量單位噸,建立1噸的重量概念。
教學難點:學會估計生活中的物體的質量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探索新知
1、猜一猜物體的質量
(I)老師手里握著一枚胸花,讓學生猜一猜,老師手里有什么,并估測它的質
量。
(2)、猜一猜老師約有多重。
(3)、再猜一猜一頭牛媽媽、一匹馬爸爸、一頭豬姐姐、一只熊哥哥約重多少干
克?
2、講故事
師:這些動物們都住在美麗的森林村,森林村是在一條河岸上,這條河,河水很
清,在河對岸也有一個村莊,這個村莊住著白兔、小猴等動物,……。
3、認識噸,建立1噸的質量概念。
師:(1)牛媽媽、馬爸爸、豬姐姐、熊哥哥能一起過橋嗎?請同學們打開書,翻
到第十一頁,看第十一頁的例6。
(2)各學習小組議一議,這四只動物能一起過橋嗎?為什么?
(3)匯報;
4、小結:(1)噸是比千克人的質量單位。
(2)1噸=1000千克
5、請學生說一說生活中什么東西大約重1噸。
二、單位名稱之間的換算
1、讓學生獨立完成教材中的例7
2、匯報
3、總結單位名稱的換算方法。
三、鞏固、運用新知
1、讓學生說一說用噸作單位的物品有哪些?
2、獨立完成練習三的第一題和第二題。
3、指導學生完成做一做的第二題和練習三中的第三題和第四題。
四、全課總結.
說說這節黃你認為自己表現得如何,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1噸=1000千克
教學反思:
第七課時生活中的數學
教學內容:教材第一十四頁的內容
教學日期: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進一步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千米和質量單位噸,牢記單位之間的進率。
2、能聯系生活,理解生活中處處存在這些數學知識。
3.培養學生學會觀察生活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能聯系生活,說出生活中的數學。
教學流程:
一、復習長度單位和質量單位
1、復習長度單位:
(1)讓學生說一說你認識了哪幾個長度單位。
(2)舉例子說一說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1千米的長度。
2、復習質量單位
(1)讓學生說一說你認識了哪幾個質量單位。
(2)舉例子說一說1克、1千克、1噸有多重?
二、聯系生活,了解生活中的數學
(一)自學課本第一十四頁的內容
1、學生看書第十四頁的內容。
2、各學習小組交流,你看到了什么?
3、全班交流
師:請各小組代表匯報你們組發現了什么?
(二)學生匯報社會調查情況
師:請同學們匯報這兩天來你通過什么方法,發現生活里存在我們學過的長度和
質量知識。
三、全課總結:
教學反思:
第二單元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計算三位數加、減三位數。
2.使學生能夠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進一步令頁會加、減法估算的基本方法,
增強估算意識。
3.使學生理解驗算的意義,會對加法和減法進行驗算,初步養成檢驗和驗算的
習慣。
4.使學生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
課時:9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萬以內進位加法
教學日期: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較透徹地理解萬以內筆算加法的計算法則,并能應用法則準確地計算兩
位數連續進位的加法題.
2.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計算水平.
重點、難點: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而且在前一位上
的數相加時,要記得加上進上來的
教學流程:
一、復習準備,導出新知
基礎訓練
口算:9+6=5+5=6+8=
8+6+1=8+2+1=6+5+1=
求385與705的和。
全班齊練,教師巡視,做完后集體訂正。
師:你能不能自己寫出一道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加法算式呢?
筆算不進位加法要注意什么呢?
相同數位對齊。
從個位加起。
教師強調: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數相加
時,要記得加上進上來的lo
二、學習新課
1、導入新課出示課題
師:剛才的復習,是前面剛剛學過的進位加法,同學們掌握得很好,今天我們繼
續學習進位加,但和前面學的稍有不同,今天要學習的是連續進位加。
板書課題:連續進位加
2、教學例1
學生嘗試擺小棒求得98+25的結果(允許有各種方法。)
小組合作討論喜歡哪種方法,引導研究課本中的方法。
提問:
師:先加哪一部分,單根的8根和5根怎樣加?給3根小棒湊幾根就是10根?(8
+2+3=13)
滿了10根可以捆成一羽,捆好舉起來讓大家看看,放在哪里呢?10個1根捆成
1捆,也就是1個十,放在整捆小棒下面。再加整捆小棒,9捆加2捆再加這1
捆,一共有12捆小棒零3根。指著圖問:這一捆小棒哪里來的?把單根小棒
合起來,滿了10根就曲成一捆,放在整捆小棒下面。
教師小結:單根合起來滿十就可以捆成一捆,放在整捆下面,表示1個十。
3、列豎式計算。
學生自由書寫豎式,再討論哪一種合理。這道題的豎式怎么寫?(個位和個位
對齊,十位和十位對齊。)
從哪一位加起呢?(從個位加起
那么豎式中個位相加的得數怎樣寫呢?
想一想:小棒應該怎樣擺?
獨立完成計算。(兩個學生板演,其余同學在書上完成。)
講評:同桌口述并檢查,在進位時“1”寫的位置對不對,做進位加法時,是否
漏寫1或忘加1。
4、做一做
1、直接在書本上計算,指明學生板演,集體講評
2、求出每一個胡蘿卜上的算式的得數。
3、練習四,第一題,連一連
4、地球儀85元,書包48元,買一個地球儀和一個書包一共要多少錢?你還能
提出什么問題?
板書設計:98+25=123
98
+25
123
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3位數加3位數連續進位加
教學日期:
教學目標:
1、進一步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和估算的方法。
2、在掌握兩位數連續進位加法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3位數的連續進位加法。
3、提高學生計算的速度和準確性
重點、難點: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數相
加時,要記得加上進上來的1。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導出新知
1、列豎式計算
59+7785+6859+89
問:誰還記得兩位數連續進位加法列豎式時要注意些什么?你注意到了嗎?
2、口算
600+800900+1001000+100
3、估算
599+800900+101989+112
問:不用筆算,你能很快地算出大概的答案嗎?你是怎么想的?
二、學習新課
估算
師:剛才同學們通過把數字轉化成整百整千的數字進行計算,很快估計出了上面
的3道算式的大概得數,這也是一種估算的方法。下面讓我們在估算一道算式的
得數。
爬行類376
兩棲類284
師:你能估計出中國已知的爬行類動物和兩棲類動物一共有多少種嗎?
四人小組討論,要求每人都要發表自己的意見和方法。
師:376最靠近哪個整百的數字?(400)
師:284最靠近哪個整百的數字?(300)
問:中國已知的爬行類動物和兩棲類動物大約一共有多少種?(700)
問:如果精確計算,你認為會比700多還是比700少呢?為什么?
(376不到400,284不到300,所以它們的和肯定不到700)
筆算
師:請同學們列豎式做精確計算,看看中國已知的爬行類動物和兩棲類動物一共
有多少種?
指明學生板演,集體講評
教師強調: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就要向前一位進1,在計算到前一位的時候
不能忘記加進位1。
鞏固發展
師:通過兩節課的學習,我們不但掌握了連續進位加法,而且懂得了中國爬行類
和鳥類、爬行類和兩棲類的種數,其實我國還有許多珍惜野生的動物,請同學們
打開課本15頁,說一說呢在表中發現了什么數量關系?
學生自由找出表中的數量美系,形成問題,并列豎式解決問題。
做一做
課本18頁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
教學反思: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練習課
教學日期: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萬以內筆算加法的計算法則,并能應用法則準
確地計算。
2、通過教學,學會用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整理知識的學習方法,訓練學生主動探
究、大膽想象、合作交流。
重點難點:訓練學生主動探究、大膽想象、合作交流
教學過程
一、設置情境、揭示內容
帥:海上有許多的帆船,每艘帆船上都裝有兩箱物品,要知道船上一共裝有多少
物品應該怎么辦呢?
(把兩箱物品加起來)
師:今天我們來復習萬以內連續進位加法的復習,請打開課本19頁,在沒有準
確計算船上的物品數目之前你能不能大概地說出哪艘船轉的東西最多?哪艘船
裝的東西最少呢?你是怎么看出來的,能不能將作的想法告訴大家?
師:請你動手列豎式算一算,這六艘船的排列順序是不是和你估計的一樣?
二、課本第19頁,直接在表格中寫出上下兩個加數的和。
師:有什么辦法即不用在稿紙上列豎式有能夠將上下兩個加數的和算得準確呢?
三、京廣中心大廈是北京目前最高的摩天大樓,樓高209米,它比中央電視塔
矮196米,你知道中央電視塔有多高嗎?
問:在這道題目中哪座建筑高?我們應該怎么考慮問題?
四、算出玉米上算是的得數
五、開鎖游戲
鎖頭上有得數,鑰匙上有算式,請將算式和相應的得數連起來。
六、判斷,課本20頁第7題,判斷各題有無錯誤,說說錯在哪里。
七、536、915、351、85、464、208、649、873、79
2..127
上面哪兩個數加起來得1000?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八、共同分析21頁第9題。
教學反思:
第I四課時
教學內容:萬以內數連續退位減法
教學日期:
教學目標:
1、能正確地筆算多位數減法會解答有關的應用題。
2、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重點、難點:減法的計算法則。連續退位減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口算。(用口算卡片出示)
80-7=35-8=63—4=26-7=
42-5=43-6=32-9=65-9=
豎式計算。(學生板演)
54-21=79-37=65-24=
計算后提問:筆算減法要注意什么?
二、新授
1、教學例題1
師:放假同學們都喜歡去旅游,在我國云南有三個美麗的地方,分別是麗江、大
理和昆明。請同學們看課本,這就是我們的行車路線,我們做飛機到昆明,然后
從昆明出發。
問:我們先到的第一站是哪里?我們走了多少千米?我們距離下一站麗江還有多
遠?地圖上表有嗎?
問:書上沒有直接告訴我們大理到麗江的距離,應該怎么辦呢?你從書上觀察到
了什么線索?
師:我們可以用總的路程減去第一站所走的路程,就可以知道大理到麗江的距離
了。
師:請你們觀察22頁的圖與23頁的圖有什么共同和不同的地方?
師:通常我們可以用線段圖的方法來解決路程或者工程等問題,圖中昆明到麗江
的路程被拉成了一條直線,但是這并不妨礙我們解決問題,反而使問題中的數量
關系更加明了了。
師:請你估算一下大理到麗江有多遠?你覺得小女孩的方法好嗎?你還有其他的
方法嗎?
學生獨立完成豎式填空,指明學生到黑板演示
集體討論,依照法則進行評講
問:連續退位減法中你覺得最容易犯的錯誤是什么?
2、教學例題2
師:現在我們把517改成5()7,想一想,計算上有什么不同?
學生自由發言
同學計算出了正確的結果,但是計算的方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你們看這樣好不好,
同學們前后桌為一組,互相說一說你的計算方法,然后小組推選出一個代表,把
你們認為最容易理解的方法說給大家聽,好不好?
哪一想說說你們的方法?指學生到黑板前來,邊講邊板書。把講解權交給學生,
并握手祝他成功。(若一名學生沒講清楚,可再找兩名學生說明計算方法,或有
共它意見的學生發言)
問:改了數字之后我們所用的三條法則還用遵守嗎?
師:任何減法的筆算都要按照法則來計算。中間有零也可以借。
3、獨立完成25頁第1、4題
4、判斷對錯:
32162873241582
-93()-473()-2538()-847(1)
2381454786675
教學反思:
第五課時
教學內容:24頁例題3(教師根據知識點修改教材)
教學日期:
教學目標:
1、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
2、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重點、難點: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教學流程:
一、復舊引新
1、填空:
78=80-()87=()-()99=()一()
198=()-()297=()-()
提問:78接近哪個整十數?
87等于幾十減幾?99接近多少?99等于一百減幾?
仿照前三題,想后兩題怎樣做?
2、挑選兩組學生比賽:男女生分別選出6名同學參加接力賽,誰先算好,即可
得至IJ“優勝小紅旗”(課前己準備)男生組:574+200453-300
456+198725+79
748-97356-299
女生組:574+200453-300456+200-2725+80-1
748-100+3356-300+1
比賽結果一定女生組快,男生不服氣,說他們題目難,師抓住時機,讓學生觀察
男生組題目特點。(板書:加數或減數是接近整十、整百兩數)再讓學生比較兩
組題的不同點,強調:在計算加減法時,如果加數或減數是接近整十,整百的數,
把它們先看作整十、整百的數,計算起來比較簡便。
揭題:力口、減法的一些簡便算法
二、新課教學;
(一)教學加法的簡算方法
1、教學加數接近整十的簡算方法
出示例1:113+59
(1)找算式中哪個加數是接近整十或整百數?
(2)想可把59看作多少計算比較簡便?加60后結果怎樣?為什么會多1?多
加1后應怎樣?師板書:多加1要減1
(3)請一名學生把簡算過程敘述一遍。
113+59=113+60—1=172強調:中間一步思考過程一定要寫出。
(4)如果加79應看作多少?加89呢?加99呢?師:下面我們就學習加數是接
近整百數的簡便算法。
2、教學加數接近整百的簡算方法
出示例2:276+98
(1)讓學生自學并討論這題的簡便算法,并完成下列填空:276+98
=276+()-()
=()
(2)為什么加上100又減2?
(啟發學生回答多加2要減2,師板書)
(3)如果把98改成97應怎樣計算,讓學生試一試:
276+97=276+100-3=373
(4)為什么減去3?板書:多加3要減3。
3、小結:當加數是接近整十、整百數時怎樣計算比較簡便?概括出加法笥便
算法規律:多加幾要減幾(師板書)
(二)教學減法的簡算方法
出示例3:165-97
(1)這個算式中哪個數接近整十或整百?看作多少計算比較簡便?(97看作
100)
(2)想看作100后,是多減了,還是少減了?多減了兒?多減了應怎樣?(帥
板書:多減3要加3)
(3)完整地把思考和計算過程說一遍。
165-97=165-100+3=68
(4)如果多減2,應怎樣?多減1呢?
師板書:多減2要加2
多減1要加1
(5)想:165—100+1=165—()
(6)小結:減數是接近整十、整百的數怎樣計算比較簡便?概括出減法簡便計
算規律:多減兒要加幾(師板書)
三、鞏固練習
1、電腦出示填空:
例:+89看作(加90減1)
+198看作()
一97看作()
+299看作()
—299看作()
2.判斷下列簡便算法是否正確:
a:126+68=126+70-2
b:98+67=67+100-2
c:253-99=253-100-1
d:142-89=142-100-11
四、總結:
1、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
2、在計算加、減法時,如果加數或減數是接近整十、整百的數怎樣計算比較簡
便?法簡便計算的規律是什么?
4、便計算的規律是什么?
5、加法與減法簡便算法的相同點、不同點是什么?
板書設計:加數或減數是接近整十、整百兩數
113+59276+98165-97
教學反思:
第六課時
教學內容:加減法的驗算
教學日期:
教學目標:
1、通過創設具體的情境,使學生初步學會加法的驗算,并通過加法驗算方法的
交流、讓學生體會算法的多樣化。
2、培養學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3、讓學生用所學到的驗算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體會用數學的樂趣。
教具準備:老師準備掛圖或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與爸爸、媽媽去超市買過東西嗎?
師:(掛圖1)我們來看掛圖,小明和媽媽去超市買東西,從圖1中你看到了什
么?師:全班動手計算。
板書:135+48=183(元)
135
+48
183
師:看小精靈說什么?
生:怎樣檢驗加法計算的結果?
板書:加法的驗算
二、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1、小組合作,探究怎樣檢驗加法計算的結果。
(反饋學生驗算的結果)
師:哪組同學愿意把你們驗算的方法告訴大家?
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出自己的驗算方法和結果。鼓勵學生不同的方法,如:
我用183-135,看得數是不是48。
48+135,看得數是不是183o
183-48,看得數是不是135。
師:同學們的方法這么多,你最喜歡哪種?
2、做一做:教科書第27頁。
數學門診部。
數學門診部來了許多患者,請同學來當小大夫為患者治病。
175329259
+62+464+148
137843307
全課小結: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有什么收獲和感想?學生自己總結本節課
學習的內容。
回家調查一下爸爸、媽媽買家里東西,是怎樣付錢的?
教學反思:
第七課時
教學內容:第28頁的內容。
教學日期:
教學目標:
1、通過創設具體的情境,使學生初步學會減法的驗算,并通過減法驗算方法的
交流,讓學會體會算法的多樣化。
2、培養學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3、讓學生用所學到的驗算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體會用數學的樂趣。
教具準備:老帥準備掛圖或課件。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
師:昨天,老師讓同學們調查了有關爸爸、媽媽買家里東西,是怎樣付錢的。誰
愿意說一說。
師:同學們,調查得真多,(掛圖)昨天小明媽媽拿200元買了一套運動服和一
雙運動鞋,一共要183元,阿姨找給媽媽多少錢?
板書:200-183=17(元)
200
-183
17
師:小明說什么?
生:小明說找的錢對不對呢?
師:小精靈也說:怎樣檢驗減法計算的結果?
板書:減法的驗算
二、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1、小組合作,探究怎樣檢驗減法計算的結果。
(反饋學生驗算的結果)
師:哪組同學愿意把你們驗算的方法告訴大家?
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出自己的驗算方法和結果,鼓勵學生不同的方法,如:
用200減17,看是不是等于183。用17加上183,看是不是等于200。
師:你最喜歡哪種方法?
2、做一做:教科書第28頁。
3、比一比,看誰聰明。
用0,1,2,……9這十個數字組成一個加法豎式。
4、啄木鳥捉害蟲(電腦顯示)
蘋果樹上有許多蟲子,請同學們來當啄木鳥為蘋果樹捉害蟲。
147780464
-2851-223
129739241
全課小結: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發現了什么?有什么收獲?
5、學生自己總結本節課學習的內容。
實踐活動:回家把昨天你調查到的情況,用驗算的方法告訴爸爸、媽媽。
板書設計:200-183=17(元)
200
-183
17
教學反思:
第八課時
教學內容:第29頁到31頁。
教學日期:
教學目標:
1、結合實際問題加強計算。
2、培養合作交流的學習,讓學生運用遷移類推進行計算。
教學流程:
一、導入:
師:我們己經學過萬以內數的加減法,看看誰能運用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二、解決問題:
1、(出示)比一比,誰最快打開金鎖鏈(小組合作)
2、在正確的計算結果下面打ii
634359663404869
239
-184+471-282-186-578
+571
552830845318291
800
()()()()()()
小組討論,每道錯題錯的原因在哪里?應該怎樣改正。
3、選擇。在正確答案的格里涂上黃色。
563+528=696+241=70+260=
991837330
1081937230
10911037267
4、教科書第30頁,6
小精靈說:再開始時客輪上有多少人?你能幫助小精靈解決問題嗎?
5、教科書第31頁,8
小精靈說:用500元可以買哪些商品,還剩多少錢?每個小組提出三個問題,并
計算。
6、小結:通過這節練習課你知道了什么?
(自己總結,小組交流)。
7、作業:
①第29頁,3、4
第30頁,5、7
②回家對第二單元萬以內數的加減法進行整理和復習。
教學反思:
第九課時
教學內容:第32頁、33頁。
教學日期: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整理和復習,弄清本單元都學習了哪些知識,更牢固的理解和掌
握這些知識。
2、培養學生簡單的整理、歸納的能力,體驗與同伴相互交流學習的樂趣。
教具、學具準備:教師準備掛圖、學生每人一張反饋練習題。
教學流程:
一、小組交流、整理知識。
1、師:昨天老師布置同學們回家對第二單元萬以內數的加減進行整理和復習,
現在給大家一段時間,把整理的結果在小組內正互相交流一下,小組長作好記錄。
(學生互相交流、教師巡視,掌握學生整理的情況)
2、小組匯報,全班交流
a:整理出本單元有這些內容:筆算加法、筆算減法。
b:用數學、加減法的驗算。
c:還知道筆算加法又分:兩位數加兩位數連續法位、三位數加三位數的連續進
位,筆算減法又分連續退位減和被減數十位是0的連續退位。
d:還知道“用數學”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e:知道了加減法的驗算。
(教師針對小組的匯報板書各部分內容,同時對學生予以肯定)
師:同學們都整理得非常全面,有的小組補充的也非常好,接下來,我們就先針
對筆算加減法用數學來進行復習。
二、鞏固練習、發散思維。
1、嘗試編題,抽象法則。
師:誰能分別編一道兩位數加兩位數連續進位加三位數加三位數的連續進位加連
續退位?
學生針對每種類型分別編題,教師板書:
1877269407()
8
+59+598-762-38
9
讓學生把編出的題目進行計算。
(訂正時提問)
師:筆算加法應注意什么?減法呢?
(筆算加法要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哪一位相加滿十向前一位進1。
筆算減法要注意: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減起,哪一位不夠減,從前一位退1。)
師:它們共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又是什么呢?
(都要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算起。不同的是:加法是滿十進一,減法是不夠減,
從前一位退一。)
師:同學們說得非常正確,那我們在計算的時候,哪位同學還有特別想提醒同學
們注意的地方?
(計算時看清加號還是減號。計算連續進位加時,不要忘記加上一,連續退位減
時,不要忘記比原來少一。)
師:以上幾個同學對大家提的醒確實非常重要,大家能記清楚嗎?
2、反饋測試,靈活]掌握。
師:接下來我們就做一組題目考考你,做老師發給你的練習題第一題,做對一道,
就可以從最上面圈一面小紅旗。(筆算加法、減法題各4道)
(學生計算、教師巡視,然后課件演示,集體訂正)
(反饋)帥:得到8間小旗的請舉手,真小愧是這節課的計算小冠軍。
第二題:啄木鳥診所
442350050130
1+349-453+389
-84
7621578802
27
比一比誰的小醫生當的又快又好?集體訂正,分別說說錯在哪?
三、應用拓展,解決問題。
1、課件出示
書架上層有126車,中層157車,下層95車,你能提出問題嗎?
(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學生獨立列式計算)
2、課件出示
用900個雞蛋孵小雞,上午孵出337只小雞,下午比上午多孵出118只,你能提
出什么問題?
學生獨立列式計算:337+118=455(只)
師: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嗎?
學生獨立列式計算:337+445=792(只)
學生獨立列式計算:900-792=108(個)
四、課堂小結:同學們說一說這節課我們復習了葉么內容?你有哪些收獲?
請大家對自己或自己小組的表現做一個簡單的評價。
板書:187726940
708
+59+598-762-38
9
教學反思:
第三單元四邊形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四邊形的特征,進一步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認識平
行四邊形。會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
2.使學生知道周長的含義,探索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會計
算長方形、正方形等圖形的周長。
3.使學生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并進行測量。
4.通過多種活動,使學生逐步形成空間觀念和估算意識,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
系。
課時:6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第34—36頁上的例1、例2,完成“做一做”中的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初步認識四邊形,了解四邊形的特點,并能根據四邊形的特點對四
邊形進行分類。
2、通過學生動手操作、小組討論,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學習精神。
3、通過主題圖的教學,對學生進行熱愛運動、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找出四邊形的特點。
教學難點:根據四邊形的特點對四邊形進行分類。
教學流程:
一、主題圖引入。
1、同學們,你們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嗎?你喜歡什么運動?(對學生進行熱愛運
動、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思想教育。)
2、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給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同桌說或小組說。)
3、仔細觀察,你會發現許多圖形。
學生匯報、交流。
4、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四邊形”的知識。一一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認識四邊形)
(1)下面的圖形中,彌認為是四邊形的就把它剪下來。(印發,每人一份)
學生剪完后匯報,并說說理由。
(2)小組討論。
你發現四邊形有什么特點?
學生匯報,教師根據回答板書:
四條直的邊
四邊形有
四個角
(3)聯系生活實際,說說你身邊哪些物體的表面是四邊形的。
2、教學例2。(給四邊形分類)
(1)把你剪下的四邊形進行分類。(學生獨立操作)
(2)還有不同的分法嗎?(小組交流)
學生匯報,并說理由
三、鞏固應用。
教材第36頁的“做一做”中的第1、2題。
四、全課小結。
1、通過今天的學習,彌學會了哪些知識?(學生匯報)
2、今天我們學習了四邊形,掌握了四邊形的特點;還能根據四邊形的邊和角的
特點給四邊形分出不同的類型。
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第37—38頁上的內容,完成第37山上的“做一做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了解平行四邊形的特點。
2、通過學生手動、腦想、眼看,使學生在多種感官的協調活動中積累感性認識,
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探究平行四邊形的特點。
教學難點:讓學生動手畫、剪平行四邊形。
教學流程:
(-)認識平行四邊形
1、出示主題圖。
從圖中你看到了哪些圖形,指給同桌看。
2、出示帶有平行四邊形的實物圖片。
師:它們是正方形嗎?是長方形嗎?(學生回答后,教師接著問。)
師:它們有幾條邊?幾個角?它們叫什么圖形呢?
學生回答后教師說明:這樣的圖形叫平行四邊形。
3、感受平行四邊形的特點
(1)讓學生拿出三條便紙條,用圖釘把它們釘成三角形,然后拉一拉。(學生一
邊拉一邊說自己的感受)
(2)讓學生拿出教師給他們準備的四條硬紙條,用圖釘把它們釘成一個平行四
邊形形,然后拉一拉。(學生一邊拉一邊說自己的感受)
(3)小組討論操作:怎樣才能使平行四邊形拉不動呢?
學生匯報時,要說說理由。
(二)掌握平行四邊形。
1、在釘子板上“鉤
你認為什么樣的圖形是平行四邊形呢?在釘子板上圍圍看。(學生動手操作,
然后匯報、展示)
2、在方格紙上“畫
讓學生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平行四邊形。(學生動手操作,然后匯報、展示)
3、折一折、剪一剪。
你會剪一個平行四邊形嗎?(學生動手操作,然后匯報、展示并說說各自不同的
剪法。)
4、通過上面的活動,你發現平行四邊形是一個什么樣的圖形?(小組討論)
(三)鞏固平行四邊形。
1、課堂練習:完成練習九第1—3題。
2、課外練習:完成練習九第5題。
教學反思: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第41頁上的例1?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使學生理解、掌握周長的概念
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及概括能力。
3、使學生獲得學習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難點:使學生理解掌握周長的概念
教學流程:
一、認識周長
1.活動一
⑴摸一摸自己的腰在哪,你能用軟尺量一量自己腰的長度嗎?
⑵誰能說說你的腰的長度?
⑶你的腰一圈的長度我們叫做腰的周長。
⑷摸一摸你腰的周長在哪。
2.活動二
⑴出示以各種實物:鐘面、數學書、國旗、葉子
⑵你能指出這個鐘面的周長在哪嗎?
⑶那么數學書、國旗、葉子的周長又在哪呢?請你們同桌互相指一指。
⑷全班匯報、互相指正。
3.活動三
⑴出示
⑵這些圖形的周長指的指哪里?請你用筆描一描.
⑶學生獨立完成
⑷匯報:它們的周長在哪?
4.周長的概念
⑴通過剛才我們量腰的周長,找數學書、國旗、葉子的周長,描這些圖形的周長,
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什么是周長嗎?
⑵學生說一說
⑶打開課本看看書什么叫做周長,全班讀一讀。
⑷圖形一周的長度就叫做周長,為什么要加上封閉兩個字呢?
二、鞏固周長的概念,探究求這些圖形周長的策略
1.你有辦法知道這些圖形或實物的周長嗎?自己選一個看看你能用幾種方法知
道它的周長,然后再在四人小組里說一說。
2.學生活動
3.匯報:你選的是哪個圖形?你是怎么知道它的周長的?還有什么辦法嗎?
三、聯系生活,概括總結
周長在生活中應用和廣泛,你能舉出一個周長在生活中運用的例子嗎?這節課
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問題嗎?
四、練習
1.要計算下圖的周長,你準備量哪幾條邊?最少量幾條?為什么?
2.思考題:
小冬沿著跑道跑一圈,他跑的總長度是不是運動場的周長?在長方形鏡框的四周
圍上鐵皮,鐵皮的長度是不是這個長方形鏡框的周長?
五、]作業:
回家和爸爸媽媽說說什么是周長,量一量自己家里人頭、腰的周長,并記錄下來。
教學反思:
第I四課時
教學內容:
教材第42頁一43頁例2、例3以及第44頁練習十的第1、2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局長的概念,通過探究理解、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
計算方法,并獲得學習成功的體驗。
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及概括能力。
教學重難點: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
教學流程:
一、復習
1.什么叫做周長?
2.同桌摸一摸課桌的周長。
3.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邊分別叫做什么?有什么特點?
二、新授
1.出示兩張卡片,如圖:
2.這兩個圖形的周長哪個長一些?你有什么辦法證明你的判斷是正確的?
3學生探究
⑴學生獨立思考計算:要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首先要知道什么?你怎樣
算出這兩個圖形的周長?
⑵四人小組交流
⑶全班匯報:這兩個圖形的周長哪個長一些?你是怎么知道的?還有什么辦法可
以知道?
⑷思考:求長方形的周長必須知道什么?求正方形的周長必須知道什么?
4.算法概括
⑴長方形周長的算法你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⑵正方形周長的算法你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⑶你喜歡哪種算法就用哪種方法計算,只要你算的又快又準。
5.鞏固
⑴6分米8厘米2厘米1厘米
3分米8厘米
⑵一塊長方形的臺布,長5分米,寬4分米,在它的四周繡上花邊。花邊長多少
分米?
⑶一個正方形的鏡框,四周釘上木條,鏡框的邊長是4分米。至少需要木條多少
分米?
⑷一個長方形花壇的長是5米,寬是3米,這個花壇的周長是多少米?
三、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學會了哪些本領?有什么感受?還有問題嗎?
四、機動發展題
⑴要計算下圖的周長,你準備量哪幾條邊?最少量幾條?為什么?
⑵計算下圖的周長呢?
教學反思:
第五課時
練習內容:
教材第44頁練習十
教學目標:
使學生進一步熟練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計算的方法,并能根據實際情況靈活
運用。
教學重難點:
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計算的方法。
教學流程:
1.用自5的話說說什么叫做周長。要求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必須知道什么?
2.先量一量,再計算下面圖形的周長。
⑴自己先量一量記錄下來,然后再計算。
⑵全班匯報,集體訂正。
3.課本44頁第二題:
出示一幅長方形的地圖,求出它的周長。
⑴學生獨立完成,再和同桌說說你是怎么算出來的。
⑵集體訂正。
二、綜合練習
1.用2T邊長為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是多少?
如圖:
⑴獨立完成
⑵集體訂正,并說說你是怎么想的,中間哪條邊為什么不算?
2.一塊正方形的手帕邊長是2分米,用9()厘米長的綢帶能圍一圈嗎?
⑴獨立思考:用90厘米的綢帶圍一圈指的是什么?
⑵在四人小組里說說你是怎么算的。
⑶全班匯報
3.在課本上找兩幅自己喜歡的圖畫,算一算它們的周長,再和同桌交流。
三、活動練習
四人小組合作量一量,填一填。
姓名
頭圍厘米
胸圍匣米
腰圍厘米
四、作業
找一件表面是長方形的物品,想辦法算出它的周長。
教學反思:
第六課時
教學內容:
教材第45頁例4例5,46頁練習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使學生進一步獲得對長度單位的感性認識,掌握對長度估計的方法。
2、培養學生估計的意混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能較準確地估計出物品的長度。
教學流程:
一、引入新課
1.我們學過的長度單位有哪些?
2.用手比劃一下1米、1分米、1厘米和1毫米分別有多長。
3.不用尺子,在本子上是著畫出一條長8厘米的線段,再和同桌比一比看誰畫
得最準確。
4.說說自己估計得怎么樣,有什么感想?
5.今天我們就來估計一樣物體的長度,看看誰估計得最準確。
二、新授
1.教學例5
⑴摸一摸數學書的面,是什么形狀的?
⑵你有辦法知道它的長和寬嗎?你能計算出它的周長嗎?學生獨立完成。
⑶全班匯報:你是怎么知道它的周長是多少厘米的。
⑷學生在四人小組里活動:拿出彩帶估計一下,用彩帶數學書圍一圈至少要多
長?剪一段試一試。并討論:怎樣才能估計得更準確?
⑸全班匯報:你估計得怎樣?有什么感受?有什么辦法能估計得更準確嗎?
2.鞏固練習。
⑴下面哪個圖形的周長最長?先估計,再量一量,算一算。
⑵46頁做一做第二題
從小紅家到學校有下面幾條路可以走(如圖)。
教學反思:
第四單元有余數的除法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具體情境,感知有余數的除法的意義。
2.使學生能夠比較熟練地口算和筆算有余數的除法。
3.使學生初步學會用有余數的除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課時:5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三年紀上冊,P49上的內容。
教學目標:
1.是學生知道有余數除法的含義。
2.讓學生體會有余數出發的實際背景。
教學重點:知道有余數的除法的含義,來自生活中。
教學道具:計算卡片
教學流程:
復習乘法口訣。
一、結合生活情況讓學生體會有余數除法的實際背景。
1、教學P49的主題圖。
(1)讓學生獨立觀察教材P49上的情境圖.
思考問題:
[I]這幅I畫面是什么地方?
⑵你發現了畫面中有什么活動內容?(按順序)
(2)在小組中互相說一說自己觀察到了什么內容。你想到了什么?
(3)各組代表匯報。
(4)教師板書學生匯農的數據。
⑴這是某個校園里的活動情景圖。從圖中發現了教學大樓前面的兩樹之間都插
著4面不同顏色的旗子,升旗臺上也飄著一面國旗。
⑵運動場上每4人一組小朋友在跳繩。
⑶籃球場上每5人一組準備打籃球比賽。
⑷板報下面擺的花是每3盆擺一組,旁邊還有很多盆花。
(5)根據上面的信息(條件),想一想能提出用除法計算的問題嗎?大家在小組
議一議。
2、感知生活中處處有除法。
(6)學生匯報。(略)
(7)師:以上這些活動,你們在那里見過或自己親身參加過呢?
生:(略)
3、體會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師:除了以上這些數學問題,你們誰還能提出其他的數學問題,并且使用除法計
算的?
(可根據全班的總人數,每()人一組坐可以坐幾組……)
二、練一練,圈一圈。
大家來圈△,一共有15個
1、每份3個,共幾份?
2、每份4個,共幾份?還多幾個?
3、每根5個,共幾份?
4、每份6個,共幾份?還多幾個?
三、擺一擺,填一填。
1、§$§§§勺
[](][)
64-3=□
74-3=□
四、匯報自己這節課學會什么。
五、總結下課。
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教材P50—P51上的內容。和P53練習十二第1、2題。
教學目標:
使學生會用口算和筆算計算有余數除法。
教學重點:
1、理解除法式子中各部分的名稱。
2、掌握有余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道具:計算卡片
教學流程:
~、復習°
1、在()里最大能填幾?
5X()<16()X6<254X()<23
133x()47>()x6()x8<26
2、計算:
8+4=45+5=
二、新知。
1、教學教材P50例1。
(1)利用情境引出計算問題。
154-5=[](組)
(2)利用學過的表內出發教學豎式,通過在豎式中注明各部各稱,幫助學生理
解豎式中各部分的含義。
3...................商(要對著被除數的個位)
除數……5/--1--5--.............被除數
15.............5和3的乘積
0--
(3)自主探索,匯報結果。(結合豎式的計算過程讓學生討論交流豎式中各部分
的含義和豎式的寫法。)
2、學P51例2。(有余數的除法)
(1)采取例1情境的延續。
一共有23盆花,每組擺5盆,最多可以擺幾組,還多幾盆?
23+5=4(組)...........3(盆)
4:
5/一一2一一3一一:
20:
------3一~.................余數
(2)橫式與豎式對比,了解有余數除法的含義。
(3)注意:[1]商和余數的實際含義。
商和余數的不同單位名稱。
三、鞏固。
1、教材P51。“做一做二
(1)先填一填。
(2)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計算時要注意些什么?
(3)訂正錯誤。
2、試一試自己的能力。
用豎式計算下面各題
474-6=33-8=
小組討論
通過以上計算,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1]>[2],[3]略
3、作業練習。
(1)找病因(并改正)
(2)把橫式改寫成豎式,并注明各部分名稱。
60+7=()........()
4、完成教材P53第一題。
5、小組批改作業。(發現問題及時訂正錯題)
四、全課小結。
師:從這節課中你們又學會了那些本領?
在計算有余數的除法中應該注意些什么?
你們還有什么問題要問的?
教學反思: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教材P52例和“做一做”,P53第2、4題。
教學目標:
1.通過改變被除數的數量,使學生自行發現余數和除數的關系。
2.使學生初步感受有余數除法之間的關系。
教學重點:理解被除數、除數、商、余數之間的關系。
教學道具:
練習卡片每人一份。
教學流程:
一、復習。(略)
二、新課。
教學P52例3。
1、現在有15盆花,每5盆擺一組,可以擺幾組?
列式解答15+5=3(組)
2、如果一共有16盆花,每組擺5盆,可以擺幾組?多幾盆?
如果是17盆呢?
如果是18盆呢?
如果是24盆呢?
如果是25盆呢?
板書:(略)
3、觀察以上的余數和除數,你發現了什么?
余數v除數
4、小組討論。
師:從整體上看你又發現了什么?
被除數增加,除數不變,商不變,余數隨著被除數增加而增加。
三、鞏固新知。(練習卡每人一份)
1、先觀察被除數和除數再填方格。
A、14+7=[]B、144-2=[]
15+7=[]……[]14+3=口……[]
16+7=口……[]14…口……[]
17+7=[]……[]14+5=口……[]
18+7=[]……[]14+6=口……[]
19-7=[]……[]14+7=口
20+7=[]……[]14+8=口……[]
21+7=[]14。9=[]……[]
22+7=[]……[]
23+7=口……[]
師:從A組題目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從B組題目你發下了什么規律?
從A、B組題目中你發現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規律是什么?
無論被除數、除數怎樣變化,他們的余數都比除數怎么樣?
2、鞏固練習。
教本P53第2題。(被除數不變,改變除數的大小,仍可發現余數比除數小的規
律。)
3、教本P53第3題。(變式或練習由學生獨立完成后,訂正)
4、完成教材P52“做一做”(判斷對錯)
四、全課<1、結。
師:川這節課你們學會了那些知識?
⑵發現了什么規律?
⑶在計算中要應注意什么?
五、作業練習。(獨立完成)
教本P53第4題,用豎式計算。(注意書寫格式)
六、下課。
教學反思:
第四課時
練習內容:
教材P54第5、6、7、8題和補充題。
教學目的:
1.通過鞏固,使學生熟練地掌握有余數的除法的含義。
2.提高口算和筆算有余數除法的能力。
教學流程:
一、復習:
1、4X7-28=34-5X6=4X8-24=
2、在()里最大能填幾?(略)
3、根據題意寫出橫式。
(1)有8個蘋果,平均放在4個盤里,每盤放2個。列式:(略)
(2)有8個蘋果,平均放在3個盤里,每盤放幾個?還余幾個蘋果?
(3)有8個蘋果,平均放在2個盤里,每盤放幾個?還余幾個蘋果?
4、計算:(用豎式計算)
37:44996329525^7
5、完成教材P54第5題。下面的計算對嗎?
(1)484-5=9........3()
(2)33+7=5........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一年級語文下冊 第三單元 語文園地配套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七年級語文上冊 第三單元 11《禮物》教學設計 冀教版
- 三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教案(部編版)
- 人教部編版六年級下冊魯濱遜漂流記第一課時教案
- 九年級體育 第17周 第34次課教學設計
- 六年級下科學教案飛速發展的信息技術-青島版
- 七年級信息技術上學期 第十二課畫圖軟件使用技巧 教學設計
- 2024兵器裝備集團中國長安春季校園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九年級物理上冊 11.1怎樣才叫做功教學設計 (新版)粵教滬版
- 三年級數學上冊 二 千克和克第1課時 認識千克教學設計 蘇教版
- 公司供應商風險管理制度
- 2024北京市大興初二(下)期中數學試卷及答案
- 完整解讀2024年關于加強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的意見內容課件
- 石子的檢驗報告
- 淺談抖音短視頻對大學生的影響
- 吉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技能測試參考試題庫(含答案)
- 家長有遠見孩子有格局
- 《第七課沈從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賜》課件(黑龍江縣級優課)
- 海洋環境監測概述課件
- JGT266-2011 泡沫混凝土標準規范
- 平安壽險退保 申請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