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考前輔導必修4《哲學與文化》第一單元&第二單元Jepense,doncjesuis哲學部分目錄分析認識論社會歷史觀人生價值觀歷史唯物主義或唯物史觀《探索認識的奧秘》認識論目錄分析認識論社會歷史觀人生價值觀歷史唯物主義或唯物史觀探索認識的奧秘人的認識從何而來在實踐中追求和發展真理認識(感性→理性認識)與實踐(定義、特點)實踐是認識的基礎(來源、動力、標準、目的)真理是客觀的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認識具有反復性和無限性)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性活動認識實踐基礎正確真理直接現實性主觀能動性社會歷史性理性認識來源動力標準目的反作用、指導感性認識客觀物質性客觀性具體性條件性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在實踐中追求和發展真理認識具有反復性認識具有無限性追求真理是永無止境的追求真理不是一帆風順的知識體系人的認識從何而來&在實踐中追求和發展真理重點背誦
實踐是認識的基礎來源動力檢驗標準目的一個來源、多個途徑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認識產生于實踐的需要;實踐的發展為人們提供日益完備的認識工具;實踐鍛煉和提高了人的認識能力如果不超出認識的范圍,人們就無法判定其是否與客觀事物相符合;客觀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認識是否正確地反映了它;只有處在主觀和客觀交匯點上的實踐,才能把主觀和客觀聯系起來加以比較和對照,從而檢驗主觀認識與客觀事物是否相符合認識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認識的目的認識實踐基礎(決定)一切認識:真理、謬誤感性認識、理性認識直接經驗、間接經驗重點背誦
真理及其特點真理是標志主觀同客觀相符合的哲學范疇,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1)實踐是認識的基礎(來源、動力、檢驗標準、目的)由于人們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不同,每個人的知識結構、認識能力和認識水平不同,人們對同一個確定的對象會產生多種不同的認識;但在同一條件下人們對同一對象的真理性認識只有一個而不可能有多個。真理面前人人平等。(2)真理最基本的屬性是客觀性真理都是有條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適用的條件和范圍。真理都是具體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對于特定的過程來說的,都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的統一。(3)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4)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下頁)重點背誦
真理及其特點(4)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①認識具有反復性→追求真理的過程不是一帆風順的。原因:認識受到各種條件的限制從認識的主體來看:人們的認識總要受到具體的實踐水平的限制;受到不同的立場、觀點、方法、知識水平、思維能力、生理素質等條件的限制。從認識的客體來看:客觀事物是復雜的、變化著的,其本質的暴露和展現有一個過程。這決定了人們對一個事物的正確認識往往要經歷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②認識具有無限性→追求真理是永無止境的。原因:認識的對象是無限的、變化著的物質世界,作為認識主體的人類是世代沿續的,作為認識基礎的社會實踐是不斷發展的。
認識運動的反復性和無限性,表明從實踐到認識、從認識到實踐不是一種圓圈式的循環運動,而是一種波浪式前進或螺旋式上升的過程。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實踐中認識和發展真理(認識具有上升性)易錯易混意識、思想、真理、精神、讀書學習等(純主觀思維活動)具有直接現實性(實踐才具有直接現實性)實踐是獲得認識的唯一途徑(認識的來源只有一個即實踐,認識的途徑有多個)實踐活動的成功取決于人們認識水平的提高/事物的發展取決于認識的深化(在認識論中,實踐是決定性的、第一性的,認識是第二性的)真理是客觀與主觀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主觀與客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認識是主觀與客觀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正確的認識、真理,才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易錯易混認識是一種循環運動(是波浪式前進或螺旋式上升的過程)認識是一個從認識到實踐、在從實踐到認識的波浪式前進的過程(從實踐到認識、從認識到實踐,先有實踐后有認識)真理在發展中不斷超越自身,并推翻了以往已經確定的真理(可以“超越”,不能說“推翻”)人的認識必須符合終極真理(認識具有無限性,真理沒有所謂“終極”)由于人們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不同,每個人的知識結構、認識能力和認識水平不同,人們對同一個確定的對象會產生多種不同的認識;(但在同一條件下人們對同一對象的真理性認識只有一個而不可能有多個。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認識具有反復性→追求真理的過程不是一帆風順的。原因:認識受到各種條件的限制從認識的主體來看:人們的認識總要受到具體的實踐水平的限制;受到不同的立場、觀點、方法、知識水平、思維能力、生理素質等條件的限制。從認識的客體來看:客觀事物是復雜的、變化著的,其本質的暴露和展現有一個過程。這決定了人們對一個事物的正確認識往往要經歷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比較區別“見仁見智”的情況(大家的認識都對)“認識反復性”的情況(認識過程不順利、會犯錯)真題研究(2023湖北,14,3分)“十三五”期間,水產育種人聚焦漁業種苗問題,突破水產育種的“卡脖子”難題,填補多項技術空白,寫好“藍色種業”大文章,使得漁業的科技進步貢獻率由2015年的58%提高到2020年的63%。上述事例說明(
)①科研意識轉變程度決定科研水平達到的高度②實踐提出的問題引導科學研究的發展方向③實踐主體的能動性是檢驗科技進步的標準④創新能力的提高推動實踐發展和認識深化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主觀思想意識不能起決定作用實踐是唯一標準,而不是人的主觀能動性
D真題研究(2023全國乙,22,4分)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問題是時代的聲音,回答并指導解決問題是理論的根本任務。今天我們所面臨問題的復雜程度、解決問題的艱巨程度明顯加大,給理論創新提出了全新要求。這一論述的認識論根據是(
)①發展著的社會實踐不斷向認識提出新的課題②社會實踐為認識發展創造了越來越優越的條件③滿足社會實踐的需要是認識的根本目的和歸宿④社會實踐為驗證認識正確與否提供了客觀標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社會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為認識發展創造了條件,但不能說“越來越優越”的條件材料并沒有提及社會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B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真題研究(2023湖南,8,3分)“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是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的總要求。精準扶貧理念推動中國減貧事業取得巨大成就;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顯著提升我國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下,我國創造了一個個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間奇跡。這表明(
)①真理性認識更具有能動創造性和直接現實性②理論是在實踐指導下沿著科學性方向不斷深化的③理論的感召力從根本上源于在科學指導實踐中展現的真理力量④學思想的目的在于把思想變成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強大武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主觀認識不具有直接現實性,實踐才有理論指導實踐,實踐決定理論。且材料說的是科學思想理論的重大促進作用,沒有說其自身不斷深化
D(2022北京,7,3分)“你讀過的課文中哪一篇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某論壇的這一話題,吸引了數萬人參與討論。下面是不同年齡的人分享重溫課文的感受:甲:我記得誘人的高郵咸鴨蛋,“筷子頭一扎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乙:《匆匆》讓我開始知道要珍惜時間,不能讓時間白白流逝。丙:十幾歲的日子和思想很簡單,其實當年并沒有完全讀懂《我與地壇》的深意。丁:學《記承天寺夜游》時也有清涼月夜,但不懂得知己難遇,不懂得能在夜半時分找到人“相與步于中庭”的可貴。重溫課文(
)①可以喚醒人們的文化記憶,豐富精神世界②獲得的是理性認識,有助于實現認識的飛躍③讓歷經歲月洗禮的人們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更深刻④讓不同年齡的人思昔撫今,形成對當下生活的共同認知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真題研究上述文學作品是對事物現象的描述與主觀情感感受,不是對事物本質規律的揭示,是感性認識,不是理性認識人們歷經歲月再重溫課文,溫故知新,對其理解體驗更深刻不同年齡的人對生活的認知是豐富多樣的,形成“共同認知”是錯誤的
A真題研究(2022湖北,12,3分)在數千年的文明歷程中,我國流傳下來了數量豐富的歷史典籍,其中有以編年體著稱的《春秋》,有以國別體傳世的《戰國策》,還有開創紀傳體傳統的《史記》等等。不同史書往往對同一歷史事實在記敘方式、細節描述、價值評價等方面存在差異,反映了不同時代的特征。這表明(
)①人們對歷史的認識是多次反復循環的②人們對歷史的認識受到認識方法的影響③歷史本質的暴露和展現是一個發展的過程④不同的社會條件會影響人們對歷史的認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人們對一個事物的認識要經過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是一種波浪式前進或螺旋式上升的過程。“反復循環”的表述是錯誤的。材料中不同體裁的史書對同一歷史事實在諸多方面的差異,是由于不同史學家的認識角度、認識方法等不同,是“見仁見智”的情況,并非誰對誰錯,所以②對;③是人們對歷史的認識會“犯錯”的情況,不選。不同史書反映了不同的時代特征,說明不同社會條件是影響人們對同一事物產生不同認識的客觀因素真題研究(2021山東,11,3分)“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畫家張璪所提出的藝術創作理論,是中國繪畫美學的綱領性命題。“造化”就是生生不息的萬物一體的世界,亦即中國美學說的“自然”。“心源”是說“心”為照亮美的光之源,沒有美的心靈,就不能照亮世界萬物的本真之美。中國繪畫美學綱領性命題中蘊含的哲學智慧是(
)A.認識要以客觀事物為對象B.物質和意識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C.認識是主體和客體相互作用的過程和結果D.意識是自然界自身發展中產生的“地球上最美的花朵”“造化”:指客觀事物、認識客體“心源”:指人的意識、認識主體材料主旨為“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強調主體與客體的相互作用僅強調“造化”、客體,不符材料主旨物質決定意識,意識依賴于物質,物質不能依賴于意識。×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反作用于物質,二者相互作用是可以的課本P19:意識不僅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而且是社會發展的產物,不能說是自然界“自身”發展的產物×
C(2021山東,14,3分)歷經9個多月的長途跋涉,經歷了驚心動魄的關鍵9分鐘,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著陸火星表面,其攜帶的“祝融號”火星車將在火星上開展地表成分、物質類型分布、地質結構以及火星氣象環境等探測工作。火星探測不僅僅是太空技術的突破,也是行星科學領域的突破,更是人類活動空間的拓展和延伸。材料表明(
)①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認識活動和實踐活動的基本問題②宇宙探索活動將不斷地刷新世界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③認識每前進一步都是對無限發展著的物質世界的接近④認識是主觀與客觀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真題研究本P9: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人們在生活和實踐中遇到的和無法回避的基本問題。無論認識世界還是改造世界,說到底都是要解決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人們探索某領域取得進步和成就,說明人能夠正確反映該事物,即思維與存在具有同一性。這是思維與存在關系問題的第二個內容(第一個為思維和存在何者為本原)世界的本質是客觀實在,規律具有客觀性,“刷新”的說法是錯誤的正確的認識、真理,是主觀與客觀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B(2024山東11,3分)1979年,互花米草作為保灘護堤的“衛士”引入我國,對固灘、消浪起到一定作用。然而,互花米草繁殖力強,搶占了鹽地堿蓬、海草床等的生存空間;根系發達,將底棲生物困死其中。鳥兒因無處覓食而飛走。2022年,我國啟動全國范圍內互花米草的防治專項行動。從引入到防治,說明(
)①從量的積累到質的轉變是事物發展的必然趨勢②把握事物聯系的多樣性才能正確認識事物③認識受著客觀過程的發展及其表現程度的限制④真理要經過認識、實踐、再認識的多次反復才能獲得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事物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必然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從量變到質變,不一定是前進的和上升的聯系具有多樣性,人既要認識有利的聯系,又要認識不利的聯系,既要看到直接的、表面的、眼前的聯系,又要看到間接的、本質的、長遠的聯系認識具有反復性,受各種條件的限制。客觀事物是復雜的、變化著的,其本質的暴露和展現是一個過程,人們對互花米草的認識需要一個過程應該是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復
C真題研究①實踐與認識的同一是對立中的同一
②認識的真理性要在實踐過程中反復檢驗③認識都能與實踐達到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④實踐能把頭腦中觀念的存在變成現實的存在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真題研究(2024湖北卷)下圖漫畫揭示的哲理是(
)實踐與認識是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道理”:認識“道路”:實踐實踐認識“彎”“直”對立統一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同一是對立中的同一,是包含著差別的同一。正確的認識、真理才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實踐具有直接現實性。但與漫畫題意不符(2024廣東卷)中國名貴古典家具常以黃花梨、紫檀等木材為原料,其結構源于建筑,線條取于書法,氣韻近于雕塑,勁勢法于武術,格調承于詩賦,歷受追捧。假名人之手或經歷史事件的洗禮,文化價值就更加凸顯,受到收藏界的青睞。由此可見(
)①新事物戰勝舊事物必須保留舊因素②實踐目的是不斷加深對事物的認識③價值判斷是在社會實踐的基礎上形成的④把握聯系的多樣性對認識事物具有重要意義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真題研究新事物保留的是舊事物中積極合理的因素,而不是“舊因素”認識的目的是實踐,而不是相反復習課本P29聯系的多樣性。回憶24年山東卷試題“互花米草”同樣涉及“把握聯系的多樣性”
D本P76:價值判斷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社會存在在不同人的頭腦中的反映,是在社會實踐的基礎上形成的。[2021山東,19(2),6分]
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從1921年到2021年的百年,是中國共產黨追逐夢想、砥礪前行,在苦難中鑄就輝煌的百年。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無不昭示著:每個時代最深的刻痕,總是奮斗者篤行的足跡。從上海石庫門出發,走過贛水閩山的蜿蜒小道,跨過萬里長征的雪山草地,邁過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坡,渡過浩浩蕩蕩的長江天塹,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在付出巨大犧牲后,終于贏得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從一窮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忍饑挨餓、缺吃少穿,到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問題歷史性地劃上了句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歷史性成就……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櫛風沐雨,在攻堅克難中創造出了震撼世界的中國奇跡。今日之中國正以自信自立自強的傲然姿態屹立于世界東方,方志敏的憧憬和遺愿正在祖國大地上生動呈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光明前景前所未有地展現在眼前。2021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開啟之年,民族復興事業將揭開新篇章……“每個時代最深的刻痕,總是奮斗者篤行的足跡”。結合材料,運用實踐及其特點的知識加以闡明。(6分)真題研究實踐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活動,具有直接現實性,中國夢必須通過奮斗才能從觀念的存在變成現實的存在。實踐具有客觀物質性、主觀能動性和社會歷史性特點。今天的盛世中國和幸福生活,是無數先輩在中國夢的指引下接續奮斗的結果;新一代的青年人要在前人實踐創造的既有成果基礎上,腳踏實地、砥礪前行,為最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參考答案[2022湖北,20(2),6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國歷史上,由于生產力水平低下,人們為了進行生產生活,不斷地砍伐森林、毀草開荒、填湖造地。改革開放初期,我國過多依賴物質資源消耗、規模粗放擴張和高能耗高排放產業的發展方式,給自然生態系統造成了很大的破壞。新時代,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實現生態環境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一方面,隨著工業化的推進,我國已形成了現代化發展的物質技術基礎,在改造傳統產業、發展綠色低碳產業等方面取得顯著效果。另一方面,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漸完善,我國建立健全了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資源有償使用和生態補償制度、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推動建立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經過長期努力,我國目前已具備解決好生態環境問題的條件和能力。社會的變遷推動著生態觀念的改變。從古代的“天人合一”,到如今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色發展的理念深入人心,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步形成。從“天人合一”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我國對人與自然關系的理解在歷史的進程中不斷深化發展。結合材料,運用認識的無限性觀點對此加以說明。(6分)真題研究①認識具有無限性,認識的對象是無限變化發展著的物質世界,作為認識主體的人類是世代延續的,作為認識基礎的社會實踐是不斷發展的。②從古代的“天人合一”到如今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我國對人與自然關系的理解在實踐中不斷深化發展,說明了人類認識是無限發展的,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參考答案[2023全國甲,40(1),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為解決傳統菌業生產中日益突出的“菌林矛盾”這一世界難題,1983年,林占熺團隊引進某原產于北非多年生禾本科植物,經過不斷改良,培育出耐旱抗寒、適應范圍廣的優質草種;1986年,該團隊“以草代木”栽培食、藥用菌新技術的菌草研究取得突破,創造性地實現了菌與草的結合;1996年,林占熺正式將菌草的漢語拼音確定為菌草的英文名稱。隨著研究的深入,林占熺團隊創立了“菌草學”這門新興學科,拓展應用菌草技術于沙漠治理、飼料生產和生物質能源與材料開發等領域,菌草新興生態產業逐漸成型。
菌草技術作為中國政府援助發展中國家實用技術培訓項目、聯合國“中國與其他發展中國家優先合作項目”,被推廣到100多個國家,在荒漠化土地治理、助推居民脫貧致富中取得顯著成效。在中國科技人員幫助下,菌草在巴布亞新幾內亞種植成功,當地民眾將菌草稱作“中國草”,該國一部長把女兒的名字改成“菌草”。科研、扶貧幾十年,林占熺拒絕高薪聘請,克服種種困難,堅持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寫在農民的錢袋里,在全國科技扶貧中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獲得“中國十大扶貧狀元”等多項榮譽,登上了“時代楷模”領獎臺。社會實踐的需要推動我國菌草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不斷取得新突破,運用認識論的知識對此加以闡釋。(12分)真題研究實踐決定認識,實踐是認識的來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實踐產生新需要、提出新問題,推動人們不斷深入探索和研究。為解決“菌林矛盾”難題改良培育優質草種,并拓展應用菌草技術于沙漠治理等領域。社會實踐產生新需要、提出新問題,推動菌草研究的深入。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化,創立了“菌草學”學科。參考答案尋覓社會的真諦社會歷史觀目錄分析認識論社會歷史觀人生價值觀歷史唯物主義或唯物史觀社會歷史的本質社會歷史的發展社會歷史的主體尋覓社會的真諦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社會歷史發展的規律社會歷史發展的總趨勢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社會存在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基礎上層建筑社會基本矛盾社會普遍規律社會意識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和創造者社會主義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原始社會共產主義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前進上升性曲折性知識體系思考:改革→發展新質生產力階級斗爭社會主義改革根本動力直接動力主體動力決定反作用總和決定反映反作用相對獨立性(或先或后不同步)最重要表現(促進阻礙)變化發展生產方式歷史觀的基本問題第五課《尋覓社會的真諦》(社會歷史觀)勞動
實踐(起點本質)社會存在社會意識決定反作用(促進阻礙)相對獨立性最重要表現(先于,落后于)反映變化、發展速背【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1)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社會存在的變化、發展決定社會意識的變化、發展。【簡: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2)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正確的、先進的社會意識促進社會存在的發展,錯誤、落后的社會意識阻礙社會存在的發展。【簡: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重點背誦人們為了生活首先解決吃穿住等物質資料生產活動(生產方式)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基礎上層建筑總和社會基本矛盾、社會普遍規律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決定著社會的性質和面貌決定著社會形態的更替決定反作用決定反作用促進阻礙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重點背誦社會發展的總趨勢、動力重點背誦階級社會社會主義社會社會基本矛盾奴隸社會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對抗性階級斗爭非對抗性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改革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原始社會共產主義社會初級階段(自由人的聯合體)前進性上升性+曲折性(直接動力)(直接動力)(根本動力)人民群眾(主體動力)改革開放以來,黨的歷次三中全會都研究討論改革問題
2024年7月,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舉行,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劃時代的,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也是劃時代的,開啟了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統整體設計推進改革新征程,開創了我國改革開放全新局面。生產關系是人們在生產活動、經濟活動過程中的經濟關系,包括生產資料所有制、生產中人與人的關系以及產品分配關系,主要涉及的材料是必修二的各種經濟制度的內容,比如我國社會基本經濟制度、分配制度、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市場經濟、財政和稅收、金融、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業改革等等,這方面的工作都是遵循“生產關系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的體現。上層建筑是指社會各種政治法律制度、組織和設施,以及各種思想觀點和社會意識形態。因此,材料如果是必修三政治與法治方面的,比如人大制度、政黨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性自治、依法治國、制定修改法律、反腐倡廉等,以及必修四思想文化觀念方面、整頓落后腐朽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等,都是遵循“上層建筑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的體現。如何辨別材料是調整生產關系還是調整上層建筑?難點突破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的生活和實踐是一切精神財富形成和發展的源泉。人民群眾的實踐為精神財富的創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質條件。人民群眾還直接創造了豐碩的社會精神財富。重點背誦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要求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人民群眾作為物質生產的承擔者和生產力的體現者,創造了必需的生活資料。人民群眾的生產活動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2020課標I,23)廣西某山村有許多珍稀鳥類,但一直存在打鳥、捕鳥等現象。近年來,該村引導村民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建設觀鳥基地,吸引天南海北的“鳥友”前來參觀,以護鳥觀鳥、旅游觀光、休閑度假為特色的產業蓬勃發展,以前打鳥、捕鳥的村民成為愛鳥、護鳥的“土專家”和良好生態環境的自覺守護者。對此,分析正確的是()①社會意識的發展變化根源于生產生活的發展變化②不與社會存在同步變化的社會意識是落后的社會意識③社會意識能夠轉化為改變社會存在的物質力量④社會意識能否推動社會發展取決于其是否反映社會存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社會存在√×不管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社會意識,都具有相對獨立性,與社會存在都不是完全同步的。社會意識具有反作用,本身是精神力量,但是經過人們的實踐可以轉化為物質力量,促進或阻礙社會存在的發展√×不管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社會意識,都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屬于先進的社會意識,是對我國新時代經濟社會生活的反映,極大地促進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的發展。真題研究[2022湖北,20(1),10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國歷史上,由于生產力水平低下,人們為了進行生產生活,不斷地砍伐森林、毀草開荒、填湖造地。改革開放初期,我國過多依賴物質資源消耗、規模粗放擴張和高能耗高排放產業的發展方式,給自然生態系統造成了很大的破壞。新時代,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實現生態環境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一方面,隨著工業化的推進,我國已形成了現代化發展的物質技術基礎,在改造傳統產業、發展綠色低碳產業等方面取得顯著效果。另一方面,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漸完善,我國建立健全了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資源有償使用和生態補償制度、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推動建立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經過長期努力,我國目前已具備解決好生態環境問題的條件和能力。
社會的變遷推動著生態觀念的改變。從古代的“天人合一”,到如今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色發展的理念深入人心,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步形成。結合材料,運用生產方式的相關知識,說明為什么我國目前已具備解決好生態環境問題的條件和能力。(10分)生產力經濟制度:生產關系社會意識真題研究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社會存在①在生產方式中,生產力是最革命、最活躍的因素,生產力的狀況決定生產關系的性質。新時代,隨著工業化的推進,我國已形成了現代化發展的物質技術基礎。②生產關系對生產力具有反作用,當生產關系適合生產力發展狀況時,它對生產力起推動作用。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我國建立健全了自然資源資產產權等制度,推動建立了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順應了生產力發展的要求。因此我國目前已具備解決好生態環境問題的條件和能力。③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先進的社會意識能夠促進社會存在的發展。社會的變遷推動人們生態觀念的轉變。我們貫徹綠色發展理念,不斷解決生態環境問題。參考答案(2022年山東,8,3分)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從全局和戰略高度對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作出部署。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持續推動國內市場高效暢通,形成供需互促、產銷并進、暢通高效的國內大循環,將推動國內市場由大到強,促進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從哲學上看,持續推動國內市場高效暢通,是因為(
)①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要與經濟基礎狀況相適合②聯系是客觀的和普遍的,任何事物之間都存在著必然的聯系③通過調整和完善生產關系,可以更好地促進生產力的發展④發展是漸進性和飛躍性的統一,事物的量變可以引起質變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真題研究雖然黨中央國務院印發《意見》屬于上層建筑,但材料和設問不在這個文件上×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經濟活動,屬于生產關系方面,目的是促進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即促進生產力的發展。作為發展的兩種不同狀態,量變即“漸進性”,質變即“飛躍性”。量變引起質變D(2020浙江7月選考,29,2分)浙江省某縣以深化林權制度改革為契機,引導社會資本“上山入林”,使胡柚、山茶油、猴頭菇等“三寶”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法寶。這說明(
)A.人民群眾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B.生產關系對生產力具有反作用C.生產力的發展遲早引起生產關系的變化D.經濟基礎的變化決定上層建筑的變化真題研究深化林權制度改革,屬于調整生產關系促進該村經濟發展、農民增收致富,是促進生產力的發展B“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不符材料主旨“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不符材料主旨人民群眾是物質財富創造者,不符材料主旨(2022江蘇,9,3分)宋朝是詞的盛世。其實,詞原本主要是為酒肆樂坊而作的歌詞。隨著宋朝市井生活的日益繁華,酒肆樂坊越來越多,因而對詞的需求也大量增加。漸漸地,詞也從市井街巷登上了大雅之堂。由此可見(
)①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②傳統文化要與時俱進、推陳出新③文化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④社會意識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真題選做宋市井生活(社會存在)宋詞(社會意識)決定反映變化發展D①②皆不符材料主旨(2022湖南,15,3分)恩格斯說,“每一歷史時代主要的經濟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以及必然由此產生的社會結構,是該時代政治的和精神的歷史所賴以確立的基礎,并且只有從這一基礎出發,這一歷史才能得到說明”。從中可以認識到(
)①每一歷史時代的各種經濟生產方式都會產生相應的上層建筑②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③每一歷史時代,人們調整社會關系的實踐構成了社會生活的政治領域④一個時代的國家設施、法的觀點是從物質生活資料生產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真題選做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上層建筑C只有占統治地位的生產方式才產生相應的上層建筑(2022江蘇,15,3分)恩格斯指出:“我們所研究的領域越是遠離經濟,越是接近于純粹抽象的意識形態,我們就越是發現它在自己的發展中表現為偶然現象,它的曲線就越是曲折。如果您畫出曲線的中軸線,您就會發現,所考察的時期越長,所考察的范圍越廣,這個軸線就越是接近經濟發展的軸線,就越是同后者平行而進。”這段話蘊含的哲理是(
)①意識形態對經濟基礎有反作用②生產方式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③社會發展具有自身的客觀規律④意識形態表現為歷史的偶然現象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真題選做經濟(生產方式)的決定作用C本題材料主旨強調的是經濟(生產方式)的決定作用,①
④皆不符(2023濰坊期末,5)2022年11月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進一步完善政策環境加大力度支持民間投資發展的意見》,從發揮重大項目牽引和政府投資撬動作用、引導民間投資高質量發展等6方面提出21條措施,旨在用市場辦法、改革舉措激發民間投資活力,更好穩定市場預期、增強發展后勁。國家加大力度支持民間投資發展表明(
)①改革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②上層建筑一定要適應經濟基礎的狀況③社會基本矛盾主要是通過改革來解決的④完善生產關系能更好促進生產力發展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真題選做材料是經濟活動方面的改革,屬于改革生產關系,以促進生產力的發展,而不是改革上層建筑C社會基本矛盾的解決:社會主義社會主要是通過改革,而階級社會則主要通過階級斗爭2023湖北,20,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粟(小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農作物之一。約16
000年前,黃河流域的先民發現了青狗尾草的天然變異現象,于是選出穗大、不落粒的青狗尾草馴化出小米。隨著小米的廣泛種植,先民逐漸形成以小米種植兼漁獵采集的生活方式。約公元前4
500年,小米經中亞傳入印度,又沿地中海北岸及多瑙河流域傳到希臘、荷蘭等地,從而走向世界。從此,在世界歷史上,小米在農業生產、日常烹飪、醫藥服用等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漫長的農耕社會里,粟演化成一種文化符號,被賦予一定的文化內涵。《詩經》中有“黃鳥黃鳥,無集于榖,無啄我粟”的詠嘆,蘇東坡更賦有“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的詩句。小米在梵語、波斯語中分別被稱為Cinaka和Shu-shu,與“秦”“粟”諧音。英語稱小米為millet,它來自中古法語,中古法語又來自拉丁語milium,所以小米的拉丁學名叫Miilacium,源自印歐語mele,是“壓碎”“磨碎”的意思,由于磨成的粉很細小,無法計數,于是有了million(百萬)一詞。這不僅能夠反映外國文化與中華文化之間具有一定聯系,也可以佐證小米由我國傳播出去的歷史事實。
從青狗尾草華麗轉身而成的小米,是中華民族貢獻給全人類的珍貴禮物。運用“社會歷史的主體”和“文化交流與文化交融”的知識對此加以說明。真題選做①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創造必需的生活資料,推動社會歷史發展。黃河流域的先民依據青狗尾草的變異現象馴化出小米,創造形成特有的生活方式。②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在漫長的農耕社會里,粟演化成一種文化符號,人們不僅創作出膾炙人口的詩詞,而且極大地豐富了世界文化。③文化交流構成了文化發展的重要動力。小米傳入印度、希臘、荷蘭等地,助推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④文化交融推動文化的發展,文化因交融而豐富。青狗尾草轉身成小米為世界文化發展繁榮作出了中國貢獻,豐富了人們的生活。參考答案(2024北京卷21,10分)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錨定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個總目標,緊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個主題。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要堅持和發展我國基本經濟制度,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健全宏觀經濟治理體系和推動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完善支持全面創新、城鄉融合發展等體制機制,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增強社會活力,推動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更好相適應。抓改革、促發展,歸根到底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要從人民的整體利益、根本利益、長遠利益出發謀劃和推進改革。改革有破有立,得其法則事半功倍,不得法則事倍功半甚至產生負作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堅持科學方式方法。改革要堅持守正創新,更加注重系統集成,要重謀劃,更要重落實。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緊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個主題,突出改革重點,把牢價值取向,講求方式方法,為完成中心任務、實現戰略目標增添動力。”
結合材料,綜合運用所學,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10分)真題研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緊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個主題,突出改革重點,把牢價值取向,講求方式方法,為完成中心任務、實現戰略目標增添動力。”如何推進改革改革的性質和根本目的改革的性質1分哲學社會歷史觀:改革的性質、作用、根本目的哲學矛盾觀: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如何推進改革6分改革的重點2分提煉材料信息,概況具體方式方法,至少三個改革的重點思路分析總體邏輯清晰、術語規范再加1分思路分析和評分意見(2024北京卷21,10分)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錨定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個總目標,緊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個主題。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要堅持和發展我國基本經濟制度,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健全宏觀經濟治理體系和推動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完善支持全面創新、城鄉融合發展等體制機制,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增強社會活力,推動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更好相適應。抓改革、促發展,歸根到底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要從人民的整體利益、根本利益、長遠利益出發謀劃和推進改革。改革有破有立,得其法則事半功倍,不得法則事倍功半甚至產生負作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堅持科學方式方法。改革要堅持守正創新,更加注重系統集成,要重謀劃,更要重落實。提煉材料堅持黨的領導、堅持習思想的指導堅持重點論:抓主要矛盾、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改革的性質: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改革的根本目的:使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使上層建筑適應經濟基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意識能動作用、超前思維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性相結合創新思維辯證思維、系統優化方法①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發展、上層建筑適應經濟基礎的發展。②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個主題,緊抓中心任務,突出工作重點。③要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牢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推進改革。④要把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性結合起來。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又要講求科學工作方式方法。⑤堅持辯證思維和創新思維。運用超前思維、系統優化的方法和綜合的思維方式,統籌規劃,注重系統集成,抓好謀劃和落實。參考答案試題類型:談談你的認識、理解是什么為什么怎樣做辦成什么樣的事怎么辦成這件事改革是什么改革的重點怎么做改革的具體方式途徑略略24年山東卷“一輩子辦成一件事”24年北京卷“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答題思路《實現人生的價值》(人生價值觀)目錄分析認識論社會歷史觀人生價值觀歷史唯物主義或唯物史觀價值與價值觀實現人生的價值人的價值價值觀及其導向作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覺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弘揚勞動精神實現人生價值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創造和實現價值在砥礪自我中創造和實現價值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價值的創造與實現第二單元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
《第六課實現人生的價值》(或價值觀的知識)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價值的創造和實現價值觀的含義價值觀的導向作用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含義、關系、產生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特征(影響因素)如何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價值的含義人生價值的含義如何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知識體系知識提綱一、價值觀的導向作用(1)概述(導向)——a.認識和評價;b.改造世界、行為選擇;c.人生向導(2)性質:價值觀有正確與錯誤、先進與落后之分,其作用有積極促進作用和消極阻礙作用(3)要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二、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2、兩個特征(影響因素):3、兩個標準(兩個自覺):1、含義:2、創造與實現三、人生價值及其創造與實現①社會歷史性
②主體差異性。①自覺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
②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①主要在于對社會的貢獻
、評價歸根到底看貢獻
(社會價值)
②也包括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價值的自我實現)(自我價值)①弘揚勞動精神,實現人生價值
②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創造和實現價值
③在砥礪自我中創造和實現價值(主觀能動性、才干素質、理想信念價值觀、道德根基)第二單元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
《第六課實現人生的價值》(或價值觀的知識)1、各種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是社會存在在不同人的頭腦中的反映,是在社會實踐的基礎上形成的(2021北京,7,3分)平安大街是北京老城區核心干道,途經皇城根遺址、什剎海、北海公園等名勝古跡。近來,市民發現寬闊的大街變綠變靜了,兩側加了“綠帶”,中間加了國槐與時令花卉組成的3米寬隔離帶,機動車道“瘦身”,還添加了行人安全島,步行、騎行環境大大改善。平安大街的變化(
)①實現了“慢行優先”“靜下來”,促使矛盾的同一性轉化為斗爭性②是城市發展的縮影,反映了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特征③更注重環境的安全與舒適,體現了意識活動的自覺性和直接現實性④協調了交通、綠化和城市風貌的關系,體現了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真題研究C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矛盾的兩個基本屬性不能轉化意識活動不具有直接現實性,實踐才具有平安大街前后的變化,體現了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平安大街的規劃和建設,既實現了人們的主觀需要和目的,也是尊重客觀規律、按規律辦事的結果(2022湖北,15,3分)自2022年起,某省通過財政資助演出的方式,對26個瀕危戲曲劇種實施搶救工程。對此,有人叫好,認為能傳承傳統文化;也有人反對,認為應該由市場選擇,瀕危并最后消亡的本就是沒有生命力的。這種爭論表明(
)①人們所處的不同立場導致不同的價值判斷②對事物的正確認識是進行價值判斷的前提③事物滿足主體的需要是價值觀形成的基礎④價值觀能夠影響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和評價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真題研究B受包括立場在內的人的多種主觀因素的影響,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主體差異性事實判斷是價值判斷的前提,但無論事實判斷還是價值判斷,不一定都是正確的。價值觀作為一種社會意識,是由社會存在決定、對社會存在的反映,是在社會實踐的基礎上形成的。人的價值觀不同,對事物的認識和評價就不同(2023日照期末,6)2022年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印發通知,公布了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重點城市名單。通知指出,各城市要健全廢舊物資回收網絡體系,推動二手商品交易和再制造產業發展,有條件的城市還應建設一批可循環快遞包裝投放和回收設施。國家高度重視廢舊物資循環利用表明(
)①事物是否具有價值,取決于人們的價值判斷②事物價值的變化是因為其屬性具有不確定性③價值觀對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具有導向作用④事物價值的實現建立在物與人關系的基礎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真題研究D事物是否具有價值,取決于其自身屬性是否能夠滿足人的需要以及滿足的程度事物自身的屬性具有相對的確定性價值是指客體對主體的積極意義,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夠滿足主體需要的積極功能和屬性(2023山東二輪聯考,10)2023年1月3日,“2022北京榜樣”頒獎典禮在北京廣播電視臺舉行。徐厚軍深耕一線,扎根基層崗位,始終秉承對工作負責、對技術負責的原則,從零起步,在二十輥軋機主操崗位從事高磁感取向硅鋼、高牌號無取向硅鋼的軋制、軋制工藝優化、技術創新等工作,致力于高硅產品冷軋軋制技術及操作技能的提升,為首鋼電工鋼從追隨到引領作出了突出貢獻,獲得“2022北京榜樣”稱號。這表明(
)①人既是價值的創造者,又是價值的享受者②要在勞動和奉獻中創造精彩人生③價值判斷的正確性依賴于價值選擇的合理性④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標準根據主體需要調整才能保證其科學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真題研究A徐厚軍通過自己的勞動和創造作出了突出貢獻,同時獲得了國家和社會的嘉獎價值判斷的正確性以事實判斷的正確性為前提,且價值選擇是在價值判斷的基礎上作出的做到“兩個自覺”是作出正確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客觀標準(2021北京,7,3分)平安大街是北京老城區核心干道,途經皇城根遺址、什剎海、北海公園等名勝古跡。近來,市民發現寬闊的大街變綠變靜了,兩側加了“綠帶”,中間加了國槐與時令花卉組成的3米寬隔離帶,機動車道“瘦身”,還添加了行人安全島,步行、騎行環境大大改善。平安大街的變化(
)①實現了“慢行優先”“靜下來”,促使矛盾的同一性轉化為斗爭性②是城市發展的縮影,反映了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特征③更注重環境的安全與舒適,體現了意識活動的自覺性和直接現實性④協調了交通、綠化和城市風貌的關系,體現了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真題研究C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矛盾的兩個基本屬性不能轉化意識活動不具有直接現實性,實踐才具有平安大街前后的變化,體現了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平安大街的規劃和建設,既實現了人們的主觀需要和目的,也是尊重客觀規律、按規律辦事的結果(2022湖北,15,3分)自2022年起,某省通過財政資助演出的方式,對26個瀕危戲曲劇種實施搶救工程。對此,有人叫好,認為能傳承傳統文化;也有人反對,認為應該由市場選擇,瀕危并最后消亡的本就是沒有生命力的。這種爭論表明(
)①人們所處的不同立場導致不同的價值判斷②對事物的正確認識是進行價值判斷的前提③事物滿足主體的需要是價值觀形成的基礎④價值觀能夠影響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和評價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真題研究B受包括立場在內的人的多種主觀因素的影響,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主體差異性事實判斷是價值判斷的前提,但無論事實判斷還是價值判斷,不一定都是正確的。價值觀作為一種社會意識,是由社會存在決定、對社會存在的反映,是在社會實踐的基礎上形成的。人的價值觀不同,對事物的認識和評價就不同(2023日照期末,6)2022年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印發通知,公布了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重點城市名單。通知指出,各城市要健全廢舊物資回收網絡體系,推動二手商品交易和再制造產業發展,有條件的城市還應建設一批可循環快遞包裝投放和回收設施。國家高度重視廢舊物資循環利用表明(
)①事物是否具有價值,取決于人們的價值判斷②事物價值的變化是因為其屬性具有不確定性③價值觀對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具有導向作用④事物價值的實現建立在物與人關系的基礎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真題研究D事物是否具有價值,取決于其自身屬性是否能夠滿足人的需要以及滿足的程度事物自身的屬性具有相對的確定性價值是指客體對主體的積極意義,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夠滿足主體需要的積極功能和屬性(2023山東二輪聯考,10)2023年1月3日,“2022北京榜樣”頒獎典禮在北京廣播電視臺舉行。徐厚軍深耕一線,扎根基層崗位,始終秉承對工作負責、對技術負責的原則,從零起步,在二十輥軋機主操崗位從事高磁感取向硅鋼、高牌號無取向硅鋼的軋制、軋制工藝優化、技術創新等工作,致力于高硅產品冷軋軋制技術及操作技能的提升,為首鋼電工鋼從追隨到引領作出了突出貢獻,獲得“2022北京榜樣”稱號。這表明(
)①人既是價值的創造者,又是價值的享受者②要在勞動和奉獻中創造精彩人生③價值判斷的正確性依賴于價值選擇的合理性④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標準根據主體需要調整才能保證其科學性A.①②
B.①④
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別墅裝修合同協議
- 《稅務代理》課件
- 股權無償贈與協議書二零二五年
- 深圳股權轉讓書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版股權質押協議標準范文
- 聘用獸醫協議
- 雙方夫妻離婚協議書
- 二零二五工程墊資合同
- 二零二五版建筑物沉降觀測合同
- 擔保公司履約保函格式二零二五年
- 托育服務中心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發展新質生產力與推動高質量發展
- 呼吸內科護理新技術
- 2025版《南方鳳凰臺·5A教案·基礎版·化學》導學案
- 財務科考勤管理制度
- 移動數字金融與電子商務反欺詐白皮書
- T-CSPSTC 110-2022 水工混凝土墩墻裂縫防治技術規程
- TPX6111B數顯臥式銑鏜床使用手冊3
- 內蒙古包頭市2024-2025學年高二語文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
- 公共管理學方法論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華南農業大學
- 【采購管理優化探究文獻綜述3000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