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學基礎》教案 第17課 排泄的護理(二)_第1頁
《護理學基礎》教案 第17課 排泄的護理(二)_第2頁
《護理學基礎》教案 第17課 排泄的護理(二)_第3頁
《護理學基礎》教案 第17課 排泄的護理(二)_第4頁
《護理學基礎》教案 第17課 排泄的護理(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題第十七課排泄的護理(二)

課時2課時(90min)

知識目標:

(1)了解與排便有關的生理知識

(2)熟悉影響排便的因素

(3)掌握正常糞便和異常糞便的區別,常見的異常排泄的表現和護理措施

技能目標:

教學目標

(1)能正確進行排便活動的評估,并能對排便活動異常的患者進行有效護理

(2)能正確、裝練地實施灌腸術等排泄護理技術

素質目標:

(1)能夠將理論聯系實際,具有自學、探究、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

(2)尊重、關心和愛護患者,注重人文關懷

教學重點:與排便有關的生理知識、排便活動的評估、常見的排便異常

教學重難點

教學難點:常見排便異?;颊叩淖o理、協助排便的護理技術

教學方法案例分析法、問答法、討論法、講授法

教學用具電腦、投影儀、多媒體課件、教材

第1節課:考勤(2min)一案例導入(10min)T專授新知(33min)

教學設計第2節課:問題導入(5min)一傳授新知(20min)一課堂討論(15min)一課堂小結(3min)一作業布

置(2min)

教學過程主要教學內容及步驟設計意圖

第一節課

【教師】使用APP進行簽到涪養學生的組織紀

考勤

律性,掌握學生的出

(2min)

【學生】按照老師要求簽到勤情況

【教師】講述案例“便秘的男患者“,并隨機邀請學生回答問題

通過案例導入的方

患者男性,有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15年,住院后因食欲較差4天未解大便。

案例導入法,引導學生思考案

問題:便秘有可能導致哪些并發癥?你將如何處理?

(10min)例中的排便護理,激

【學生】聆聽、思考、回答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總結學生的回答,導入本節課課題:排便護理

【教師】講解與排便有關的生理知識、排便活動的評估、常見的排便異常、常見排

通過案例分析和老

便異常患者的護理等知識

師講解,使學生了解

第二講排便護理與徘便有關的生理知

傳授新知

一、與排便有關的生理知識識、排便活動的評估、

(33min)

當食物經口進入胃和小腸被消化吸收后,其殘渣貯存于大腸內,除一部分水分被常見的排便異常、常

大腸吸收外,其余均經細菌的發酵和腐敗作用形成糞便。見排便異?;颊叩淖o

正常情況下,人的直腸內無糞便(除排便前和排便時),當腸蠕動將糞便推入直理等知識

腸時,直腸壁內的感受器會受到刺激而產生興奮,沖動經盆神經和腹下神經傳至脊髓

腰腳殳的初級排便中樞,同時上傳到大腦皮質,引起便意。如果條件允許,則排便反

射進行,糞便被排出體外;如果條件不允許,則排便反射受到抑制.

糞便的形成經過了整個消化道的作用,它的性質與形狀可以反映整個消化系統的

功能狀況。護士通過對患者的排便活動和糞便情況進行觀察,可以及早發則口鑒別消

化道疾病,從而選擇適宜的護理措施。

二、排便活動的評估

正常情況下,人的擇便活動是自然、無痛苦、無障礙的過程。排便活動受大腦皮

質的控制,意識可以促進或抑制排便.

(-)排便影響因素的評估

1.生理因素

年齡可影響機體對排便的控制。例如,3歲以下的嬰幼兒,神經肌肉系統發育不

健全,常不能控制排便;老年人腹壁肌肉張力下降,胃腸蠕動減慢,肛門括約肌松弛,

導致腸道控制能力下降而出現排便功能異常。

2.飲食因素

均衡的飲食與足量的水分是維持正常排便的重要條件。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

粗糧、水果、蔬菜等)可增加糞便的容積,促進食糜加速通過腸道,減少水分在大腸

內的再吸收,使大便松散、柔軟而容易排出;足量液體可液化腸內容物,使食物順利

通過腸道而排出。

當飲食結構不合理,攝入的膳食纖維量少或水分不足時,因無法產生足夠的糞便

容積和液化食糜,食糜通過腸道的速度減慢,時間延長,水分再吸收增加,從而導致

糞便變硬,排便減少而發生便秘.

3.活動因素

活動可維持腸道肌肉的張力,刺激腸道蠕動,有助于維持正常的排便功能。各種

原因所致的長期臥床、缺少活動等,可使腸道肌肉張力減退而導致排便困難。

4.疾病因素

(1)疾病本身:腸道本身的疾病或身體其他系統的病變均可影響正常排便。例如,

大腸癌、結腸炎可使排便次數增加,脊髓損傷、腦卒中等可致排便失禁。

(2)藥物:有些藥物能治療或預防便秘和腹瀉,例如,緩瀉劑和導瀉劑可減少腸

道對水分的吸收,促使排便。有些藥物則可能干擾正常排便。例如,長時間服用抗生

素,會抑制腸道正常菌群生長而導致腹瀉,麻醉劑或止痛藥會使腸活動減弱而導致便

秘。

(3”臺療和檢查:例如,腹部和肛門手術會使腸壁肌肉暫時麻痹或傷口疼痛而造

成排便困難;胃腸道疾病的診斷性檢查常需灌腸或服用鋼劑,也會影響排便。

5.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是影響排便的重要因素。例如,當患者精神抑郁時,機體活動減少,腸

蠕動減少,可導致便秘;而緊張、焦慮則可導致迷走神經興奮,腸蠕動增加,從而引

起吸收不良而致腹瀉。

6.個人習慣

在日常生活中,許多人都有自己固定的排便時間和排便姿勢,甚至使用某種固定

的便器、同時從事某些活動(如閱讀等)等。當這些習慣因某些原因而無法維持時,

可能會影響正常排便。

7.社會文化因素

社會文化教育影響個人的排便觀念和習慣.例如,當個人因排便問題需要他人幫

助而喪失隱私時,就可能會壓抑排便的需要而導致排便異常.

(二)糞便狀態的評估

1.次數與量

排便次數因人而異,一般1歲以上兒童及成人每天排便1~3次,嬰兒排便次數較

多;每日排便量與膳食的種類和數量、攝入的液體量及消化器官的功能有關,正常成

人每天排便量為100~300g。

成人每天排便超過3次或每周少于3次,嬰兒每天排便超過6次或每1~2d排

便少于1次,應視為排便異常;當消化器官出現病變或發能紊亂(如腸道梗阻、腹瀉等)

時,會出現排便量的改變。

2.形狀與軟硬度

正常成人的糞便為成形軟便。便秘時,糞便堅硬,呈栗子樣;消化不良或急性腸

炎時,糞便較稀或呈水樣;腸道部分梗阻或直腸狹窄時,糞便常呈扁條形或帶狀。

3.顏色

正常成人的糞便呈黃褐色或棕黃色,嬰兒的糞便呈黃色或金黃色。不過,糞便的

顏色可因攝入某些食物或藥物而發生變化。例如,食用大量綠葉蔬菜,糞便可呈暗綠

色;攝入動物血或鐵制劑,糞便可呈無光澤樣黑色。

當糞便顏色的改變與飲食或藥物無關時,表示消化系統有病理變化存在。例如,

均勻柏油樣便多見于上消化道出血,均勻暗紅色血便多見于下消化道出血,糞便表面

粘有鮮紅色皿液多見十痔搶出皿或肛裂等,臼陶土色使多見于膽道梗阻,果西樣便多

見于腸套疊和阿米巴痢疾,白色米汨水樣便多見于霍亂,等等。

4.氣味

正常情況下,糞便氣味因膳食種類而異,其強度由腐敗菌的活動性及動物蛋白質

的量而定。一般來說,肉食者味重,素食者味輕。

病理情況下,嚴重腹瀉患者的糞便因未消化的蛋白質與腐敗菌作用,發生堿性反

應,呈惡臭味;下消化道潰瘍、惡性腫瘤患者的糞便呈腐敗臭味;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的柏油樣糞便呈腥臭味;消化不良患者的糞便因發生酸性反應,呈酸臭味.

5.內容物

糞便內容物主要為食物殘渣、脫落的腸上皮細胞、細菌及機體代謝后的廢物(如

膽色素衍生物)和鈣、鎂、汞等鹽類,同時還混有少量黏液(肉眼不易查見)O

糞便中混有大量黏液,常見于消化不良、腸炎等;糞便中伴有膿血,常見于細菌

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直腸癌等;糞便中發現寄生蟲,見于腸道寄生蟲感染。

三、常見的排便異常

(一)便秘

便秘是指正常的徘便形態改變,排便次數減少,排出過干、過硬的糞便,且排便

不暢、困難。便秘者會有腹脹、腹痛、食欲不佳、消化不良、乏力、舌苔變厚、頭痛

等癥狀。另外,便秘者糞便干硬,觸診腹部較硬實且緊張,有時可觸及包塊。便秘的

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1)與疾病有關的因素:某些器質性和功能性疾?。ㄈ缒c道疾病、甲狀腺功能減

退、彳氐血鈣、低血鉀等)、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障礙、各類直腸或肛門手術、某些藥物

的不合理使用(如濫用緩瀉藥、灌腸劑等)等。

(2)其他因素:排便習慣不良、排便時間或活動受限制、強烈的情緒反應(如精

神抑郁、情緒消沉等)、飲食結構不合理(如低膳食纖維、飲水量不足等)、長期臥

床或活動減少等。

【教師】隨機邀請學生回答以下問題:

導致便秘患者腹痛的原因有哪些?

【學生】聆聽、思考、回答

【教師】總結學生的回答

便秘患者腹痛可能是以下病癥造成的:

(1)急性胰腺炎、急性闌尾炎、腸易激綜合征等,可使患者出現腹痛、嘔吐和便

秘。

(2)增殖型腸結核造成腸道狹窄時,可導致腹痛、腹脹和便秘。

(3)鉛中毒,可能會導致腹痛,同時伴有便秘.

(4)腹部惡變、卵巢震腫、胃下垂等疾病,可能會導致腹痛和便秘。

(5)腸道蛔蟲、腸道惡變、糞便干燥形成糞石及腸梗阻等,可導致腹痛、腹脹、

惡心、嘔吐和便秘。

(二)腹瀉

腹瀉是指正常排便形態改變,頻繁排出松散稀薄的糞便,甚至水樣便。腹瀉患者

會有腹痛、腸痙攣、疲乏、惡心、嘔吐、腸鳴、腸蠕動增加等癥狀,會有急于排便的

需要和難以控制的感覺.消化系統發育不成熟、患有胃腸道疾病或某些內分泌疾?。ㄈ?/p>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等)、飲食不當或使用瀉劑不當、情緒緊張焦慮等因素可造成腹瀉.

(二)排便失禁

排便失禁是指肛門括約肌不受意識的控制而不自主地抖屐。排便失禁的原因有:

生理方面,常見于神經肌肉系統出現病變或損傷,如癱瘓、胃腸道疾患等;心理方面,

常見于精神障礙、情緒失調等。

(四)腸脹氣

腸脹氣是指目腸道內有過量氣體積聚,導致腸壁牽張膨脹。腸脹氣患者表現為腹

部膨隆、腹脹、痙攣性疼痛、嗝逆,腹部叩診呈鼓音;當腸脹氣壓迫膈肌和1胸腔時,

可出現氣急和呼吸困難。

一般情況下,胃腸道內的氣體只有150mL左右。胃內的氣體可通過口腔嗝出;

腸道內的氣體部分在小腸被吸收,其余的可通過肛門排出,不會產生不適.而當人體

食入過多的產氣性食物、吞入大量空氣、腸蠕動減少、腸道梗阻及接受腸道手術時,常

易發生腸脹氣.

(五)糞便嵌塞

糞便嵌塞是指糞便持久滯留堆積在直腸內而不能^出,常發生于慢性便秘患者。

糞便嵌塞患者有排便沖動,腹部脹痛,直腸和肛門疼痛,肛門處有少量液化的糞便滲

出,但不能排出糞便。

糞便嵌塞的原因為:便秘未能及時解除,使糞便滯留在直腸內,水分被持續吸收,

而乙狀結腸排下的糞便又不斷加入,最終使糞塊變得又大又硬而不能排出.

四、常見排便異常患者的護理

(一)便秘患者的護理

1.健康教育

幫助患者及其家屬正確認識維持正常H膻習慣的意義,使其自覺養成良好的H虢習

慣。

2.幫助患者建立正常的排便習慣

指導患者選擇適合其自身排便的時間(一般以早餐后為宜),每天固定在此時間

排便,但不可隨意使用緩瀉劑及灌腸等方法。

3.合理安排膳食

指導患者多攝取可促進排便的食物和水。例如,多食防菜、水果、豆類和谷類制

品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養成多飲水的習慣,在病情允許的條件下,每天液體攝入

量不少于1.5~2L。

4.鼓勵患者適當運動

除了運動受限的患者外,應根據患者的身體情況鼓勵其進行適當的運動,如散步、

做操、打太極拳等.對臥床患者,可讓其在床上運動或被動運動。此外,可指導患者

進行訓練腹肌和盆底肌的運動(如空中蹬車、提肛運動等),以增強肌張力和腸蠕動,

促進排便。

5.提供適當的排便環境

為患者提供單獨、隱蔽的排便環境,安排充裕的排便時間,開保證其排便時不受

干擾。

6.選擇適當的排便姿勢

床上使用便器時,最好讓患者采取坐姿或抬高床頭,利用重力作用增加腹內壓,

促進排便。病情允許時,盡量讓患者下床去廁所排便.對于手術患者,手術前應有計

劃地訓練其在床上使用便器。

7.環形按摩腹部

在患者排便時,用手沿結腸解剖位置自右向左環形按摩,可促進其排便。此外,

指端輕壓肛門后端,也可促進排便。

8?其他

可遵醫囑采取口服緩瀉劑、使用簡易通便劑、行灌腸術、人工取便等方法。

【教師】隨機邀請學生回答以下問題:

長期使用緩瀉劑或灌腸,會產生什么副作用?

【學生】聆聽、思考、回答

【教師】總結學生的回答

長期使用緩瀉劑或灌腸,容易使機體形成依賴性,從而使腸道失去正常排便功能,

造成慢性便秘。

(二)腹瀉患者的護理

1.去除病因

若為食物不潔導致的腹瀉,應立即停止食用可能被污染的食物;若為腸道感染導

致的腹瀉,應遵醫囑給予抗生素治療。

2.臥床休息

讓患者臥床休息,減少腸蠕動,并注意腹部保暖。

3.飲食護理

鼓勵患者飲水,酌情給予清淡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避免油膩、辛辣、高膳食纖

維食物。嚴重腹瀉時,可暫禁食。

4.遵醫囑用藥

遵醫囑給予止瀉藥、口服補鹽液或靜脈輸液,以維持體液和電解質平衡。

5.皮膚護理

做好肛周皮膚的護理,特別是嬰幼兒、老人和身體衰弱者,每次便后應用軟紙為

其輕擦肛門,再用溫水清洗,并在肛門周圍涂油后以保護局部皮膚。

6.密切觀察病情

密切觀察病情,并及時記錄排便的性狀、次數等,必要時留取標本送檢。對病情

危重者,要注意觀察其生命體征變化。疑為傳染病時,應遵循隔離原則護理。

7.心理支持

主動關心患者,給予支持和安慰。及時協助患者更換污染的衣褲、床單和被套,

并協助進行清洗沐浴。

8.健康教育

向患者解釋腹瀉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指導患者觀察排便情況,囑其發現異常時及

時聯系醫務人員。

(三)排便失禁的護理

1.心理護理

排便失禁的患者心情緊張而窘迫,常感到自卑和憂郁,期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幫

助。護士應尊重和理解患者,及時給予心理安慰與支持,幫助其惻立信心,使其積極

配合治療和護理。

2.皮膚護理

床上鋪橡膠單、中單或一次性尿墊,及時更換被糞便污染的衣褲、床單和被套;

每次便后用溫水洗凈肛門周圍和臀部皮膚,保持皮膚清潔干燥,必要時在肛門周圍涂

擦軟膏以保護皮膚,避免蜘感染;注意觀察艇尾部皮膚變化,并定時按摩受壓部位,

預防壓力蠅傷的發生。

3.幫助患者重建排便能力

了解患者的排便規徨,定時給予便盆,促使患者按時抖腰;與醫生協調,定時應

用導瀉栓劑或灌腸,以刺激定時排便;教會患者進行肛口括約肌及盆底肌收縮鍛煉的

方法(見本項目第一講).

4.合理安排膳食

在病情允許時,囑患者每天攝入足量的液體;避免油膩、辛辣和高膳食纖維食物.

5.保持空氣清新

定時開窗通風,除去不良氣味,保持室內空氣清新,使患者舒適。

(四)腸脹氣患者的護理

1,去除病因

去除引起腸脹氣的因素,如勿食產氣食物和飲料、積極治療腸道疾病等,同時指

導患者養成細嚼慢咽的良好飲食習慣。

2.適當活動

鼓勵患者適當活動,以促進腸蠕動,減輕腸脹氣。臥床患者可做床上活動或變換

體位,病情允許時,可協助患者下床活動。

3.對癥處理

輕微脹氣時,可行腹部熱敷或腹瓶摩;嚴重脹氣時,應遵醫囑給予藥物治療或

行肛管排氣術。

(五)糞便嵌塞患者的護理

(1)早期可通過使用通便栓劑、口服緩瀉劑來潤腸通便。

(2)必要時先行油類保留灌腸,2~3h后再做清潔灌腸。

(3)在清潔灌腸無效后,可遵醫囑執行人工取便.由于人工取便易刺激迷走神經,

故心臟病、脊椎受損者須慎用。操作中如果患者出現心悸、頭暈等,須立刻停止操作.

(4)向患者及家屬講解有關便秘的知識,幫助其建立合理的膳食結構;協助患者

建立并維持正常的排便習慣,防止便秘的發生。

【教師】講述“苦累留給自己,安康送給患者”案例(詳見教材),并隨機邀請

學生回答以下問題:

上述案例給了你什么啟發?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學生】聆聽、思考、回答

【教師】總結學生的回答

【學生】聆聽、麒記憶

第二節課

【教師】提問引出新知識點

通過全面評估、確定護理需求、采取輔助排便方法、保持肛周清i吉、預防肛周瞬、

監測糞便性狀、提供心理護理與指導以及遵循安全衛生準則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排田問題導入,讓學

問題導入便護理質量,改善患者的排便狀況,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生主動探究協助排便

(5min)(1)常見的排便異常有哪些?的護理技術等內容,

(2)協助排便的護理技術具體包括哪些內容?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學生】思考、發言

【教師】總結學生的回答

【教師】講解協腆E便的護理技術

五、協助排便的護理技術

(-)灌腸術

灌腸術是指將一定量的液體由肛門經直腸灌入結腸,以幫助患者清潔腸道、排便、

排氣或由腸道供給藥物,達到緩解癥狀、協助診斷和治療疾病目的的技術。

根據目的的不同,灌腸術可分為保留灌腸和不保留灌腸。根據灌入液體量的不同,

不保留灌腸又可分為大量不保留灌腸、小量不保留灌腸和清潔灌腸。

1.大量不保留灌腸

【師生互動】組織學生掃碼播放“大量不保留灌腸”視頻,并隨機遨請學生回答

以下問題:

進行大量不保留港腸的操作目的是什么?通過視頻賞析、學

【學生】觀看、思考、回答生討論、圖片示例、

傳授新知

【操作目的】表格梳理和老師講

(20min)

(1)解除便秘和腸脹氣。解,使學生了解協助

(2)清潔腸道,為手術、檢查或分娩做準備。排曼的護理技術

(3)稀釋并清除腸道內的有害物質,減輕中毒。

(4)為高熱患者降溫。

【操作前準備】

(1)評估:患者的年齡、病情、意識、肛門部位皮膚和黏膜情況、排便習慣、自

理能力、心理狀態及合作程度。

(2)護士準備:著裝整潔,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3)用物準備:治療盤,內置一次性灌腸包(內有灌腸袋、肛管、洞巾、墊巾、

月巴皂凍、紙巾、手套和潤滑劑棉球)、彎盤、水溫計及根據醫囑準備的灌腸液,治療

盤外備衛生紙、手消毒劑、便器及便器巾、屏風和輸液架。

(4)環境準備:室溫適宜,光線充足,酌情關閉匚窗.

【教師】隨機邀請學生回答以下問題:

常用的大量不保留灌腸液有哪些類型?

【學生】聆聽、思考、回答

【教師】總結學生的回答

(1)常用灌腸液類型:①0.1%~0.2%的月隔液(可闡材的表面張力,使水迅

速滲入糞便,從而稀釋、軟化糞便,并可刺激腸道蠕動,使糞便易于排出),但肥皂

液不宜過濃,以免刺激腸黏膜;②生理鹽水。

(2)常用灌腸液量:成人每次用量為500~1000mL

(3)常用灌腸液溫度:一般以39~41℃為宜,降溫用時為28~32℃,緩解中

暑用時為4℃0

【操作步驟】

【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大量不保留灌腸”圖片(詳見教材)和“大量不保留

灌腸的操作步驟”表格,并進行講解

大量不保留灌腸的操作步驟如表所示。

大量不保留灌腸的操作步驟

操作步驟注意事項

1.核對、解釋

攜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對患者的床號、姓名和

腕帶信息,向患者及其家屬解釋灌腸的目的、

方法、注意事項及配合要點

2.遮擋患者

用屏風或隔離簾遮擋患者,請無關人員回避

3.安置體位

(1)松開床尾蓋被,協助患者取左側臥位,屈

曲雙膝,脫褲至膝部臀部移至床沿。對不能控

制排便者,可讓其取仰臥位,在其臀下墊便器.

(2)蓋好蓋被,只暴露臀部。

(3)打開一次性灌腸包,取出墊巾,將墊巾鋪于

患者臀下,洞巾鋪在忌者臀部(暴露肛門),置

彎盤于患者臀部旁邊

4.掛液、排氣

(1)關閉灌腸袋引流管上的止水閥,將灌腸液?傷寒患者灌腸時灌腸袋

倒入灌腸袋內;將灌腸袋掛于輸液架上,袋內液內液面距肛門高度不得超過

面高于肛門40-60cm.30cm,液體量不得超過500

(2)戴手套,連接肛管和引流管,潤滑肛管前mL

端;打開引流管上的止水閥,排盡管內氣體,

見液體流出后,關閉止水閥

5.插管、灌液

(1)左手墊紙巾分開臀部,暴露肛門口;囑患?插入肛管時應順應直腸

者深呼吸,右手將肛管輕領入直頓成人7~10的生理彎曲,勿用強力,以防

cm),如圖所示。損傷腸黏膜。若插入受阻,則

(2)固定肛管,打開止水閥,使液體緩緩流入可退出少許,旋轉肛管后再緩

直腸;密切觀察袋內液體下降速度和患者的反應緩插入

6.拔出肛管

(1)待灌腸液即冷流盡時,關閉止水閥,用紙?拔管時,應避免空氣進入

巾包裹肛管輕輕拔出,放于彎盤內。腸道,避免灌腸液和糞便隨肛

(2)擦凈肛門,脫手套,撤去彎盤管流出

7.安置患者

(1)協助患者穿好褲子,取舒適的臥位;囑其?降溫灌腸時,灌腸液應保

盡量將灌腸液在體內保留5~10min后再排便。留30min,排便30min后測

(2)對于不能下床的患者,給予其便器,將衛量體溫并記錄

生紙、呼叫裝置放于易取處,排便后擦凈肛門,

及時取出便器及墊巾,協助患者穿褲;對于能下

床的患者,扶助其上廁所排便

8.清理用物

(1)患者排便后,觀察大便的性狀、顏色和量,

必要時留取標本送檢。

(2)消毒、清理用物,整理床單元,開窗通風。

(3)詢問患者有無其他需要

9.洗手、記錄

洗手,記錄灌腸的情況,包括溶液種類,保留時

間,排出糞便的性狀、顏色和量,腹脹的解除情

況等(記錄方法見項目十六第二講)

【教師】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圍繞以下話題開展討論

上述操作為何選取左側臥位?

【學生】聆聽、思考、討論、小組代表回答

【教師】總結學生的回答

【注意事項】

(1)消化道出血、妊娠、急腹癥、嚴重心血管疾病患者等禁用灌腸術.

(2)為肝性腦病患者灌腸時,禁用肥皂水灌腸,以減少氨的產生和吸收;充血性

心力衰竭和水鈉潴留患者禁用0.9%氯化鈉溶液灌腸。

(3)灌腸過程中應隨時注意觀察液體下降速度和患者的情況:①若液面下降過

慢或停止,多為肛管前端孑融糞塊阻塞,可前后旋轉移動肛管或擠捏肛管,以解除阻

塞;②若患者感到腹脹或有便意,可告知患者這是正常感覺,囑患者張口做深呼吸,

放松腹肌并適當闡氐灌腸袋的高度,減慢流速或關閉止水閥,暫停灌腸30s;③若患

者出現劇烈腹痛、面色蒼白、出冷汗、脈速變化、心慌氣急等,可能是發生了腸痙攣

或出血,應立即停止灌腸,并通知醫生給予處理。

2.小品不保留灌腸

小量不保留灌腸適用于腹部或盆腔手術后的患者、危重患者、年老體弱患者、小

兒及孕婦等.

【操作目的】

(1)軟化糞便,解除便秘。

(2)排出腸道內的氣體,減輕腹脹。

【操作前準備】

(1)評估:同大量不保留灌腸。

(2)護士準備:著裝整潔,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3)用物準備:治療盤,內置消毒注洗器或小容量灌腸袋、消毒肛管、溫開水

(38℃,5~10mL)、止血鉗、潤滑劑、棉簽、彎盤、水溫計及灌腸液(遵醫囑備),

治療盤外備衛生紙、一次性治療巾或一次性中單、一次性無菌手套、便器及便器巾、

生活垃圾桶、醫用垃圾梢,屏風和輸液架(按需備).

(4)環境準備:室溫適宜,光線充足,酌情關閉門窗。

【教師】隨機邀請學生回答以下問題:

常用的小量不保留灌腸液有哪些類型?

【學生】聆聽、思考、回答

【教師】總結學生的回答

(1)常用灌腸液類型:①"1,2,3"溶液(50%硫酸鎂30mL+甘油60mL+

溫開水甘油加等量溫開水各種植物油

90mL);②50mL;③120~180mLo

(2)常用灌腸液溫度:一般為38

【操作步驟】

【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小量不保留灌腸”圖片(詳見教材)和“小量不保留

灌腸的操作步驟”表格,并進行講解

小量不保留灌腸的操作步驟如表所示。

小量不保留灌腸的操作步驟

操作步驟注意事項

步驟1?2同大量不保留灌腸

3.安置體位

(1)松開床尾蓋被,協助患者取左側臥位,屈曲

雙膝,脫褲至膝部,臀部移至床沿。

(2)蓋好蓋被,只暴露臀部。

(3)鋪一次性治療巾或一次性中單于患者替下,

置彎盤于患者臀部旁邊

4.抽液、排氣

戴手套,用注洗器抽吸灌腸液,連接肛管和注洗器,

潤滑肛管前段;排盡管內氣體,用止血鉗夾緊肛管

5.插管、灌液

(1)左手墊衛生紙分開臀部,暴露肛門口"屬患

者深呼吸,右手將肛管輕輕插入直腸7~10cm,

如圖所示。?注入不可過快、過

(2)固定肛管,松開止血鉗,緩慢注入腸液;注猛,以免刺激腸黏膜,

畢夾管,取下注洗器再吸取溶液,松夾后再行灌注。弓起排便反射,造成溶

如此反復直至灌腸溶液全部注入.液難以保留。

(3)灌液完畢后,再注入溫開水5~10mL,并抬?若用灌腸筒,液面

高肛管末端,使管內溶液全部灌入距肛門高度不得超過

30cm

6.拔出肛管

(1)夾緊或反折肛管末端后,用衛生紙包住肛管

輕輕拔出,置于彎盤內。

(2)擦凈肛門,脫手套,撤去彎盤

7.安置患者

10

協助患者穿好褲子,取舒適臥位;囑其盡是將灌腸

液在體內保留10~20min后再行照更

步驟8~9同大量不保留灌腸

【注意事項】

(1)在灌注過程中,要空切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

(2)用注洗器灌腸時,每次抽吸灌腸液時應夾緊或反折肛管末端,以防空氣

進入腸道,引起腹脹。

3.清潔灌腸

為達到清潔腸道的目的,反復使用大量不保留灌腸,即為清潔灌腸。

【操作目的】

(1)徹底清除腸道內糞便,為直腸、結腸檢查和手術做腸道準備。

(2)協助排盡腸內有毒物質。

【操作前準備】

同大量不保留灌場。

【操作步驟】

反復多次使用大量不保留灌腸,第一次用0.1%~0.2%的肥皂液灌腸,患者排便

后,再用生理鹽水反復灌腸,直至排出的液體澄清、無糞質為止。

【注意事項】

(1)每次灌腸溶液的量約為500mL,液面距肛門高度不得超過40cm。

(2)每次灌腸后讓患者休息片刻。

(3)禁忌用清水反復灌洗,以防水、電解質紊亂。

(4)注意觀察患者的情況,如果有虛脫征兆,應立即停止灌腸,通知醫生并配合處

理.

4.保留灌腸

保留灌腸是指將藥液灌入直腸或結腸,通過腸黏膜吸收藥液達到治療疾病目的的方

法。

【操作目的】

(1)鎮靜、催眠。

(2)治療腸道感染.

【操作前準備】

(1)評估:患者的年齡、病情、意識、生命體征、腸道及盆^病變部位、自理能

力、心理狀態及合作程度。

(2)護士準備:著裝整潔,修剪指甲,洗手,戴匚罩。

(3)用物準備:①同小量不保留灌腸;②灌腸液(遵醫囑備,灌腸溶液量不超

過200mL,溶液溫度為38℃).另備小墊枕和橡膠單。

(4)環境準備:室溫適宜,光線充足,酌情關閉匚窗。

【操作步驟】

【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保留灌腸的操作步驟”表格,并進行講解

保留灌腸的操作步驟如表所示。

保留灌腸的操作步驟

操作步驟注意事項

1.核對、解釋

攜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對患者的床號、姓名和腕帶?腸道疾病患者做保留

信息,向患者及其家屬解釋保留灌腸的目的、方法、灌腸,以晚上睡覺前為宜。

注意事項及配合要點因為此時活動減少,藥液易

保留和吸收

2.遮擋患者

用隔離簾或屏風遮擋患者

3.安置體位

(1)根據病情,為患者選擇不同的體位。?慢性細菌性痢疾病變

(2)協助患者脫褲至捺部,屈曲雙膝,將臀部移至部位多在直腸或乙狀結腸,

床邊;用小墊枕將臀部抬高約取左側臣曲;阿米巴痢疾病

10cmo

(3)1用象膠單和治療巾(或一次性中單)鋪于患者變多在回盲部,取右側巨曲

臀下,彎盤置臀部旁邊

4.抽液、排氣

戴手套,用注洗器抽吸藥液;連接肛管和注洗器,

潤滑肛管前段;排盡管內氣體,用止血鉗夾緊肛管

5.插管、注藥

(1)左手墊衛生紙分開臀部,暴露肛門口;囑患者

深呼吸,右手將肛管輕輕插入直腸15?20cm。

(2)固定肛管,松開止血鉗,緩慢注入腸液;注畢?為保留藥液,減少刺

夾管,取下注洗器再吸取溶液,松夾后再行灌注。激,應做到肛管細,插入

如此反復直至藥液全部注入。深,注藥速度慢、量少,

(3)藥液注入完畢,再注入5~10mL溫開水,并藥液面距肛門高度不超過

抬高肛管末端,使管內溶液全部灌入30cm

6.拔出肛管

(1)夾緊或由斤肛管^^,用12^睡例工<鈕

拔出,置于彎盤內。

(2膘凈肛門,再取衛生紙在肛門處輕輕按揉片刻.

(3)脫手套,撤去彎盤

7.患者

協助患者穿好褲子,取舒適臥位;囑其盡量忍耐,

保留藥液1h以上

8.清理用物

整理病床單元,清理用物

9.洗手、記錄

洗手,記錄灌腸時間、灌腸液的名稱和量,以及患

者的反應

【注意事項】

(1)保留灌腸前,囑患者排便,使腸道排空以利于藥液的保留和吸收.同時,應

了解患者的病變部位,以便掌握灌腸的臥位和插管的深度。

(2)肛門、直腸、結腸手術的患者及大便失禁的患者,不宜做保留灌腸。

【教師】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圍繞以下話題開展討論

請分析不同的灌腸術所用溶液及操作步驟等方面的不同。

【學生】聆聽.思考、討論、小組代表回答

【教師】總結學生的回答

12

(二)簡易通便術

簡易通便術是一種采用通便劑協助患者排便的簡單易行、經濟有效的方法。本法

適用于小兒、老年、體弱和久病臥床便秘者。經護士指導,患者及其家屬也可自行完

成。

1.常用通便劑

通便劑由高滲液和潤滑劑制成,具有吸收水分、軟化糞便、潤滑腸壁、刺激腸蠕

動的作用。常用的通便劑有以下幾種:

(1)開塞露:由甘油或少量山梨醇制成,裝在塑料膠殼內。

(2)日油栓:是用H油和明膠制成的栓劑,呈圓密狀,密封在塑料袋內冷臧。

(3)月噫栓:將普謝巴皂削成圓錐形(底部直徑約1cm,高約3~4cm)制成。

2.操作方法

【操作目的】

協助便秘患者排便。

【操作前準備】

(1)評估:患者的年齡、病情、意識、生命體征、排便情況、心理狀態及合作程

度。

(2)護士準備:著裝整潔,修剪指甲,洗手,戴匚罩。

(3)用物準備:治療巾(或一次性尿墊)、簡易通便劑、衛生紙、勇刀、清潔手

套,屏風(按需備)?

(4)環境準備:室溫適宜,光線充足,酌情關閉匚窗。

【操作步驟】

【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開塞露簡易通便法”圖片(詳見教材)和“簡易通便

的操作步驟”表格,并迸行講解

簡易通便的操作步驟如表所示。

簡易通便的操作步驟

操作步驟注意事項

1.核對、解釋

攜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對患者的床號、姓名和腕

帶信息,向患者及其家屬解釋簡易通便的目的、

方法、注意事項及配合要點

2.遮擋患者

用屏風或隔離簾遮擋患者

3.安置體位

(1)協助患者取左側臣6,屈曲兩膝,脫褲至

膝部。

(2)蓋好蓋被,只暴露肛門。

(3)在患者臀下鎬臺療巾或一次性尿墊

4.戴手套,置入通便劑

▲開塞露

(1)取下頂端蓋帽,先擠出少許液體潤滑開口?若開塞露為無蓋密封型,用

處,然后將開塞露的前端輕輕插入肛門,將藥剪刀將封口端剪開,剪開處應盡

液全部擠入直腸內,如圖所示。量光滑、無銳角,避免損傷肛門

(2版出開塞露,包于衛生紙內,囑患者保留5~和直腸黏膜。

10min后再排便。

▲甘油栓

(1)取出甘油栓。

(2)囑患者張口呼吸,捏住甘油栓底部,由肛

門輕輕插入直腸。?必須插至肛門內括約肌以

(3)用紗布抵住肛門口輕輕按揉,囑患者保留上,并確定栓劑靠在直腸黏膜上;

5~10min后再排便。若插入糞塊,則不起作用。

▲肥皂栓

將削好的肥皂栓蘸熱水云插入肛門,其余步驟同

甘油栓通便法?有肛門黏膜潰瘍、肛裂及肛

門劇烈疼痛者,不宜用肥皂栓通

便

5.安置患者

協助患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