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政儲出201120號地塊商品住宅建設項目環評報告_第1頁
杭政儲出201120號地塊商品住宅建設項目環評報告_第2頁
杭政儲出201120號地塊商品住宅建設項目環評報告_第3頁
杭政儲出201120號地塊商品住宅建設項目環評報告_第4頁
杭政儲出201120號地塊商品住宅建設項目環評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3杭政儲出[2011]20號地塊商品住宅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簡要本)編制日期:二零一二年六月目錄TOC\o"1-2"\h\z\u1.項目概況 32.周圍環境概況 43.工程分析 54.環境影響分析 85.建設項目擬采取防治措施及預期治理效果 146.環保投資 167.審批六項原則符合性分析 168總結論 181.項目概況項目名稱:杭政儲出[2011]20號地塊商品住宅建設項目建設單位:浙江信宇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建設地址:天城單元FG04-R21-06地塊行業類別:房地產開發經營/K721項目性質:新建項目投資:項目總投資125000萬元,資金自籌。建設規模及內容:根據杭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文件——杭發改備[2011]75號文件,浙江信宇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負責在杭政儲出[2011]20號地塊商品住宅項目的建設。杭州市規劃局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及相關文件的規定,審批通過了“杭政儲出[2011]20號地塊商品住宅建設項目規劃條件”——選字第330100201100385號,該項目選址位于天城單元FG04-R21-06地塊,項目總用地面積約為30196m2,地上建筑面積72470.4m2,總投資約125000萬元。地塊內設置10幢16層高高層住宅及一層或兩層沿街商鋪。詳見該項目總平面圖。項目主要經濟技術指標:表1-1主要經濟技術指標序號項目名稱指標1總用地面積30196m22總建筑面積99394.4m23地上總建筑面積72470.4m24地下總建筑面積26924m25其中住宅面積65320.5m2商業面積6239.9m2配套面積910m26架空層面積(不計容積率)2334m27小于90m2戶型面積46629.5m28小于90m2戶型面積比71.40%9建筑占地面積8542m210建筑容積率2.411建筑密度28%12綠地率30%13住宅總戶數666戶其中<90平方米521戶>90平方米145戶14機動車停車數618輛其中地上停車數59輛地下停車數559輛15非機動車停車1797輛其中地上停車數163輛地下停車數1634輛2.周圍環境概況2.1環境質量現狀(1)水環境由《浙江省水功能區水環境功能區劃分方案》可知,項目所在區域地表水環境功能區劃為Ⅳ類區。按自然地形狀況,該項目擬建地所在區域的地表水最終匯集流入項目麥苗港河,本次評價引用杭州市環境檢測科技有限公司2012年4月27日對麥苗港河的監測數據,對項目地表水環境現狀進行評價。由水質監測結果分析,麥苗港河水污染較嚴重,超標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附近居民生活污水隨意排放產生的。(2)空氣環境現狀監測表明SO2、NO2、PM10平均值均達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中的二級標準,則項目所在區域大氣環境質量較好。(3)聲環境從監測結果看,各監測點噪聲晝間、夜間噪聲均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2類功能區標準。項目所在地周邊區域的晝夜間聲環境質量現狀較好。2.2四周環境杭政儲出[2011]20號地塊商品住宅建設項目擬建址位于天城單元RG04-R21-06地塊。其四周情況為:項目東面為工農路及規劃居住,商貿辦公用地;南面為規劃道路及規劃商貿辦公用地;西面為規劃配套服務中心用地;西南角為規劃幼兒園用地;北面為田畈路及規劃居住用地。項目東側隔規劃居住,商貿辦公用地距離滬杭鐵路最近距離為217米。2.3主要環境保護目標表2-1本項目主要環境保護目標序號保護目標方位距廠界距離1R21-05居住用地北側45m2R22-06幼兒園用地西南側緊鄰3R/C-08居住、商貿辦公用地東側29米4麥苗港河西側395m3.工程分析建設期主要污染源為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噪聲、揚塵、污水及固廢,但隨建設期的結束污染源也隨著消失,對周圍環境存在短暫影響,詳細分析見建設期環境影響分析章節。本章節主要對營運期產生的污染進行分析。3.1大氣污染分析該項目設有機動車停車泊位618個,其中地上停車位59個,地下停車位559個。本項目主要分析地下車庫汽車尾氣對周圍環境的影響。①汽車車流量本項目高峰期車流量以總泊位的100%計,則高峰期地下車庫車流量為559輛。②車輛在車庫運行時間庫(間)內運行時間包括距離/速度和停車(或啟動)的延誤時間。汽車從泊位啟動至出車一般在3s~3min,平均約1min③汽車耗油量及廢氣污染物根據統計資料及類比調查,車輛進出車庫(怠速<5km/h)平均耗油量為0.10L/min(90號無鉛汽油的密度為0.713kg/L),根據對其它同類型車庫的類比調查和有關資料,車庫產生的主要污染物為汽車所排放的廢氣中所含的CO、HC和NOx。根據汽車尾氣監測數據統計及有關資料,汽車在怠速與正常行駛時所排放的各污染物濃度見表3-1。表3-1汽車廢氣中各污染物濃度(容積比)污染物單位怠速正常行駛CO%4.072HCppm1200400NOxppm6001000④汽車廢氣中污染物源強汽車廢氣污染物排放按以下計算公式:廢氣排放量:D=QT(k+1)A/1.29式中:D——廢氣排放量,m3/h;Q——汽車車流量,v/h;T——車輛在停車場運行時間,min;K——空燃比;A——燃油耗量,kg/min。污染物排放量:G=DCf式中:G——污染物排放量,kg/h;C——污染物的排放容積比;f——質量和容積換算系數,kg/m3,f=C·M/22.4其中C—污染物以ppm表示的濃度值,M—污染物的分子量,(CO=28,HC(以正戊烷計)=72,NOx(以NO2計)=46);根據上式計算,該項目中汽車廢氣主要污染物體積濃度與質量-體積濃度換算系數分別為CO1.25、HC3.21和NOX2.05。按上述有關參數和計算公式,計算得到車庫廢氣排放情況見表3-2。表3-2地下停車庫內汽車尾氣排放情況高峰期車流量(輛)高峰期廢氣排放量(m3/h)項目污染物COHCNOx559401.7排放速率(kg/h)20.441.550.493.2水污染分析該項目廢水主要為生活污水。根據《建筑給排水設計規范》GB50015-2003結合《杭政儲[2011]20號地塊商品住宅建筑設計方案》,項目用水情況見表3-3。表3-3建設項目用水平衡表物業、社區管理人員住宅+物業、社區管理人員+水量的10%根據表3-3,該項目預計總用水量290618t/a,該項目用水除綠化用水外,其它用水都將形成廢水排放,排放系數按用水量的0.85計,則污水總量約為244215t/a。生活污水水質如下:pH7~8、CODCr350mg/L、SS180mg/L、氨氮30mg/L、動植物油15mg/L,其污染物年產生量為CODCr85.5t/a、SS43.9t/a、氨氮7.3t/a、動植物油3.7t/a。3.3噪聲該項目主要噪聲源來自水泵、風機等設備的機械運行噪聲以及車輛出入地下車庫的交通噪聲等,采用類比實測的等效噪聲值確定其聲源強度,詳見表3-4。表3-4本項目主要設備聲源強度聲源等效噪聲值位置地下車庫65dB地下室排風機房85dB地下室專用設備用房變配電房63dB水泵房75dB地下車庫出入口72.8dB5號樓東南側(起坡點距離5號樓最近距離6.2米;起坡點距離3號樓最近距離15.7米)、4號樓東北側(起坡點距離4號樓最近距離6.97米)、8號樓南側(起坡點距離8號樓最近距離11.4米,車庫入口坡道底端距離8號樓最近距離9.1米)地面停車場60dB分散設置3.4固體廢棄物按照設計方案規模可有666戶入住,戶均人數按3.5人計,生活垃圾產生量按1.0kg/人·天,則生活垃圾日產生量為2.331t/d,年產生量約為851t/a。4.環境影響分析4.1建設期環境影響分析由于施工場地內不設置食堂、宿舍等生活配套設施,所有施工人員就餐由附件正規餐廳提供。施工期產生的污染因子主要為廢氣(揚塵),廢水(生活污水、施工廢水)、噪聲、固廢等。(1)建設期大氣環境影響分析①露天堆場和裸露場地的風力揚塵施工點建材露天堆放、土方開挖、運輸等施工作業會產生揚塵,起塵量可按對揚塵的經驗公式計算:Q=2.1(V50-V0)3e-1.023w其中:Q——起塵量,kg/噸·年;V50——距地面50米的風速,m/s;V0——起塵的風速,m/s;W——塵粒的含水量,%。V0與粒徑和含水率有關,因此減少露天堆放、保證一定的含水率及減少裸露地面是減少風力起塵的有效手段。塵粒在空氣中的傳播擴散情況與風速等氣象條件有關,也與塵粒本身的沉降速度有關。不同粒徑塵粒的沉降速度見表4-1。表4-1不同粒徑塵粒的沉降速度粒徑(微米)10203040506070沉降速度(m/s)0.030.0120.0270.0480.0750.1080.147粒徑(微米)8090100150200250350沉降速度(m/s)0.1580.1700.1820.2390.8041.0051.829粒徑(微米)4505506507508509501050沉降速度(m/s)2.2112.6143.0163.4183.8204.2224.624由上表可知,塵粒的沉降速度隨粒徑的增大而迅速增大。當粒徑為250微米時,主要影響范圍在揚塵點下風向近距離范圍內,而真正對外環境產生影響的是一些微小塵粒。因此,施工期應特別注意防塵問題,制定必要的防塵措施,以減少施工揚塵對周圍環境的影響。②車輛行駛的動力起塵據有關文獻報道,車輛行駛產生的揚塵占總揚塵的60%以上,車輛行駛產生的揚塵在完全干燥的情況下,可按下列經驗公式計算:Q=0.123(V/5)(W/6.8)0.85(P/0.5)0.75式中:Q——汽車行駛時的揚塵,kg/km·輛;V——汽車速度,km/h;W——汽車載重量,噸;P——道路表面粉塵量,kg/m2。表4-2中為10噸卡車通過一段長度為1km的路面時,不同路面清潔度,不同行駛情況下的揚塵量。表4-2在不同車速和地面清潔度下的汽車揚塵(單位:kg/輛公里)P車速0.10.20.30.40.51.05(km/h)0.0510.0860.1160.1440.1710.28710(km/h)0.1020.1710.2320.2890.3410.57415(km/h)0.1530.2570.3490.4330.5120.86120(km/h)0.2550.4290.5820.7220.8531.435由此可見,在同樣路面清潔度條件下,車速越快,揚塵量越大,一般情況下,施工工地在自然風作用下產生的揚塵所影響的范圍是100米以內。如果在施工期間對車輛行駛的路面實施灑水抑塵,每天灑水4~5次,可使揚塵減少70%左右。因此,為控制施工期揚塵對周圍環境的影響,施工期應特別注意防塵問題,制定必要的防塵措施,如路面清掃、路面灑水、車速限制、黃沙等建材覆蓋運輸、堆放等,以減少施工揚塵對周圍環境的影響。(2)建設期水環境影響分析施工期產生的污水主要為是施工人員生活污水和施工污水。①施工人員生活污水根據類比調查資料,生活污水排放量可按90L/人·天計算。一般,每個施工場地施工人數為100人左右,本項目施工期預計約24個月,則施工期最高用水量約6480t,按排水系數為85%,則污水排放量約5508t。②施工作業廢水有些施工作業如挖掘、澆鑄等會產生建筑污水。其主要污染因子為SS(3)建設期聲環境影響分析施工期噪聲主要分為機械噪聲、施工作業噪聲和施工車輛噪聲。施工階段可能使用的施工機械的噪聲級及影響范圍見表4-4。表4-4主要施工機械設備的噪聲級施工機械測量聲級dB(A)測量距離(m)挖掘機7915壓路機7310鏟土機7515自卸卡車7015靜壓式打樁機8015升降機7215潛水泵7510(4)建設期固體廢棄物影響分析由于施工場地內不設置食堂、職工宿舍等生活配套設施,所有施工人員生活配套由附近公共設施提供,餐飲由附近正規餐廳提供。施工期間產生的固體廢棄物主要為施工人員生活垃圾及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施工高峰期人數約達100人。按施工人員人均生活垃圾產生量1.0公斤/人·日計,則施工高峰期日生活垃圾產生量為0.1噸/日,共約72噸。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由市政環衛部門及時清運。施工作業產生的固體廢物主要為建筑垃圾,主要成分廢建筑材料等。4.2建設期污染防治措施(1)施工期的環境空氣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的環境空氣污染主要由揚塵引起的,為此必須采取措施,抑制揚塵。在建筑材料裝卸、運輸和使用等各個環節,做好文明施工,文明管理。②運輸黃沙、石子、棄土、建筑垃圾等的車輛必須為密閉車輛。③灑水抑塵。④不得在施工場地堆放沙石、水泥等建材,不得在施工場地進行攪拌作業。(2)施工期噪聲污染防治措施①工程必須使用商品混凝土②選用低噪聲施工設備,如不用沖擊式,而用靜壓式打樁機或鉆孔式灌注樁機。③根據我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的規定,在建筑施工期間,各類建筑機械必須嚴格執行《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限值》(GB12523-2011)的標準。④嚴禁夜間進行高噪聲施工作業;⑤要求建設單位加強對運輸車輛管理,進出時保持低速行駛,并禁止車輛鳴笛。(3)施工期污水和固廢的污染防治措施①對施工現場的生活污水不能直接排放,應設置臨時廁所、化糞池等設施,生活污水經預處理后直接排入附近城市市政污水管網。②基礎施工中的泥漿污水,應經沉淀后排入就近道路中的城市市政污水管網。建議在施工工地周界設置排水明溝,徑流水經明溝引入沉淀池沉淀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網。③施工建筑中的棄土,廢建筑材料,工程結束后的多余建材,施工單位應規范運輸,及時清運至當地環衛部門指定地點處置。④施工隊伍產生的生活垃圾應收集至指定的垃圾箱(筒)內,由環衛部門統一處理。4.3營運期環境影響分析(1)大氣環境影響分析根據方案設計,項目地下車庫共設停車泊位559個,本項目共設置6個排煙分區,每個排煙分區設置2個機械排風系統,廢氣經排風機收集后引致至建筑頂部高空排放。整個地下車庫共設置12個尾氣排放管井,排放高度均為49.2m。根據設計方案,車庫每小時換氣6次,本項目地下汽車庫風量為388000m3/h。本環評采用國家環境工程評估中心環境質量模擬重點實驗室推薦的大氣估算軟件對污染物最大落地濃度進行估算,可知具體詳見表4-6。表4-6項目預測濃度表污染物最大落地濃度mg/m3距離(m)執行標準占標率%CO0.3212190103.2HC0.024319021.21NOx0.00771900.23.85由預測結果可知,項目正常情況下各污染物最大落地濃度占標率<10%,經擴散后對區域地面環境空氣質量的貢獻濃度甚微,可滿足《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由此表明項目建成后,地下車庫汽車尾氣經排風機收集后由專用排氣筒高空排放,對大氣環境無影響。(2)水環境影響分析由第五章工程分析可知,本目污水主要為生活污水,其排放量約為244215t/a,其總的污染物年產生量為CODCr85.5t/a、SS43.9t/a、氨氮7.3t/a、動植物油3.7t/a。該項目產生生活污水經化糞池預處理后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的三級標準后,全部排入工農路市政污水干管,納入城市市政污水管網,送城市污水處理廠統一處理,達標排放。因此,不會對該區域水環境產生影響。(3)噪聲環境影響分析該項目主要噪聲源來自排風機房、水泵房、配電房等配套機械設備的運行噪聲以及車輛出入地下車庫的交通噪聲等。①地下車庫設備房設備運行噪聲地下車庫設備房設備運行噪聲包括:排風機房、變電所、配電房、水泵房噪聲。其中,排風機房、配電房、水泵房等設備均設置在地下室內,本項目對排風機房進行單獨的隔聲降噪,保證隔聲量達到20dB(A)。地下室各機房噪聲經建筑物隔聲,其達到地面的噪聲級分別降到17~37dB,廠界噪聲可以達到《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的2類功能區標準,即:晝間≤60dB(A),夜間≤50dB(A)。②地下車庫出入口噪聲項目地下車庫設置三個出入口,分別位于4號樓北側,起坡點距離最近住宅4號樓最近距離6.97米;5號樓東南側,起坡點距離最近住宅5號樓最近距離6.2米;起坡點距離最近住宅3號樓最近距離15.7米;8號樓南側,起坡點距離最近住宅8號樓最近距離11.4米,車庫入口坡道底端距離8號樓最近距離9.1米。要求車庫出入口坡道為低噪聲止滑車道,出入口頂部設吸聲頂棚(內安裝吸聲材料),車道兩側墻面上增設吸聲板;經距離衰減和隔聲措施后該車庫出入口噪聲疊加后到住宅樓可達到《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的2標準,即晝間≤60dB(A),夜間≤50dB(A)。(4)固體廢棄物環境影響分析該項目生活垃圾年產生量為851t/a。生活垃圾由環衛部門統一及時負責清運處理。在采取上述措施后,該項目產生的固廢不會對周圍環境造成影響。5、建設項目擬采取防治措施及預期治理效果內容類型排放源(編號)污染物名稱防治措施預期治理效果大氣污染物營運期CONOxHC通過排風系統將廢氣集中引出樓頂高空排放,盡可能將汽車尾氣收集排放。滿足《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現狀施工期揚塵①在建筑材料裝卸、運輸和使用等各個環節,做好文明施工,文明管理,盡量避免或減少引起揚塵,防止建設地塊周圍環境的TSP濃度升高。②運輸黃沙、石子、棄土、建筑垃圾等的車輛必須為密閉車輛。③灑水抑塵。④不得在施工場地堆放沙石、水泥等建材,不得在施工場地進行攪拌作業。大大減少施工揚塵水污染物營運期(生活廢水)CODcrSS氨氮等所有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全部納入市政污水管。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的三級標準。施工期設置臨時廁所、化糞池等設施,生活污水經預處理后直接排入附近城市市政污水管網。施工泥漿污水,應經沉淀池沉淀后排入城市市政污水管網固體廢物營運期生活垃圾由環衛部門統一及時負責清運處理。固廢全部得到處理和處置,不直接排入外環境。施工期生活垃圾由環衛部門統一及時負責清運處理。建筑垃圾施工單位應規范運輸,及時清運至當地環衛部門指定地點處置噪聲施工期①工程必須使用商品混凝土;②選用低噪聲施工設備,如不用沖擊式,而用靜壓式打樁機或鉆孔式灌注樁機;③施工現場產生的噪聲管理必須嚴格執《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限值》(GB12523-2011);④嚴禁夜間進行高噪聲施工作業;⑤要求建設單位加強對運輸車輛管理,進出時保持低速行駛,并禁止車輛鳴笛。達到《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限值》(GB12523-2011)標準營運期①風機房、變配電房、水泵房、電信機房、有線電視機房等高噪聲設備均布置在地下室專用設備用房,要求建設單位單獨對排風機房進行隔聲降噪,保證隔聲量達到20dB(A);②在設備選型方面,滿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風機、泵等設備選用加工精度高、裝配質量好、低噪設備。該項目投入使用后應加強設備日常檢修和維護,以保證各設備正常運轉,以免由于設備故障原因產生較大噪聲;③車庫出入口坡道為低噪聲止滑車道,出入口頂部設吸聲頂棚(內安裝吸聲材料),車道兩側墻面上增設吸聲板,要求4號樓北側出入口噪聲總體隔聲量需達到9dB,5號樓南側出入口噪聲總體隔聲量需達到11dB,8號樓東南側出入口噪聲總體隔聲量需達到5dB;④加強車輛進出管理,設置明顯限速禁鳴標志,保持交通秩序和暢通。達到《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的2標準,即晝間≤60dB(A),夜間≤50dB(A)。生態保護措施及預期效果:1.加強綠化,綠地面積達30%,即可美化環境,又可降噪,減少廢氣污染,同時也可恢復部分生態環境。根據有關資料,降污能力自強到弱的順序為喬木>灌木>綠籬>草地。該項目綠化以樹、灌、草等相結合的形式,起到降低噪聲、吸附塵粒、凈化空氣的作用。2.通過三廢治理達標排放,可使項目對周圍環境產生的污染影響降低到最小程度。由于項目本身的污染并不嚴重,引起的生態影響較小,在采取污染治理的基礎上進行上述生態保護措施已經能符合生態保護要求。6.環保投資根據項目的污染防治措施,可估算該項目環保投資額預計為85萬元,約占項目投資125000萬元的0.07%,具體環保工程投資見表6-1。表6-1項目環保投資分析環境污染防治項目環保投資(萬元)生活污水處理化糞池20噪聲防治地下車庫出入口隔聲降噪30設備減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