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線遷改及保護管理措施_第1頁
管線遷改及保護管理措施_第2頁
管線遷改及保護管理措施_第3頁
管線遷改及保護管理措施_第4頁
管線遷改及保護管理措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管線遷改及保護管理措施

一、既有管線防護措施

1、動工前,由現場技術人員對各專業施工隊負責人及其作業人員(含機械操

作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明確施工范圍內各種管線的詳細情況(位置、種類、

埋深等),并針對管線的實際情況對施工班組人員、機械作業人員做詳細說明,

履行交底簽字手續,保證“先探后挖,不探不挖,專人盯控”原則;進場工人、

機械作業人員應服從工地管理人員的安排,對探挖時發現的地下管線,有責任向

現場管理人員做詳細描述。

2、項目部成立探溝開挖及管線保護施工隊,配備破碎錘、羊鎬及鐵鍬等挖掘

設各,人工開挖在施工范圍內探溝,以確定施工范圍內的管線情況。

3、樁基鉆進、管線溝槽開挖前必須做好原有管道(管線)的探測和遷移工作,

進行所施工部位的管線調查,查清有無地下管線通過。方法為先根據管線圖紙標

記管線位置,再用管線探測儀進行探測,對儀器控測出管線的部位或根據調查資

料顯示可能有管線的位置再利用人工或機械開挖探槽進一步證明。在開挖探槽時,

先由帶破碎錘的挖機或瀝青銃刨機清除表面的瀝青或混凝土面層,清理完畢后由

機械配合人工開挖,以免損傷管線。探溝開挖深度按管線圖紙及現場情況確定,

寬度根據現場具體情況確定,以保證工人能安全作業為準:基坑及溝槽開挖探溝

時如有異常需書面報告監理工程師,經處理方案批準后方可施工,以確保不損壞

管線。

4、瀝青及水穩銃刨后,土方開挖前必須采用“先探后挖”的方式再次探明管

線,嚴禁使用機械探挖。市政工程管線探測方法一般采用地下管線雷達和人工開

挖探溝相結合的方式(地下管線雷達能探測埋深在3米范圍內所有金屬材質的管

線,個別埋深較大、非金屬材質的管線探測應采用人工開挖探溝方式進行),人

工探挖須挖至地面3米以下,要對溝槽采取必須的放坡和有效的支護措施,防止

坍塌。在已探明各種管線結構的上下左右分別1.5米范圍內禁止采用機械作業。

管線標識與開挖的控制強制性要求:

采用挖機配合人工開挖形式進行,人工探挖將管線邊界確定后,距離邊界不

小于L5米范圍內作為人工開挖區,1.5米以外為機械開挖區,安全區必須撒白

灰和設置管線標識牌,確保司機開挖視線明顯。人工開挖距離管線較近時,應使

用平鎬不得使用尖鎬,防止發生管線破壞事件。

道路臨近多條管線機械開挖區與人工開挖區分區示意圖

探溝開挖原則:

管線探溝開挖以“田字”原則組織,開挖深度應為路基設計底標高以下0.5

米,詳細探明管線類型、埋深、走向、材質,并設立管線標識牌,指導現場土方

開挖管線安全。

電力或

通訊a

n

探溝開挖平吉示意

污水管

5、嚴格按照經審定批準的施工組織設計和經管線單位認定的地下管線保護技

術措施,并設置必要的管線安全標志牌,在管線外露處設置警告標志牌,必要是

設置護欄防護。

6、施工過程中發現管線現狀與交底內容、管線資料不符或出現危及管線安全

等異常情況時,立即通知建設單位、設計及有關管線產權單位到現場研究,商議

補救措施,在未作出統一結論前,不擅自處理。

7、燃氣管等其他管線設施,設置警告牌,嚴禁大型機械通過,當橫跨線路時,

因施工外露部分,采用人工挖開,提前采用磚砌支墩托護,防止管接頭破裂或管

2

體移位,必要時采取打鋼板樁等加固措施;當管線與線路平行時,考慮到基礎施

工期間的影響,在管線與基礎之間挖一條防振溝,以減少施工時土層擠壓對管線

的影響,避免事故的發生;對一些危險性、爆炸性管道,施工期間耍與產權單位

的專業搶修隊配合進行加固施工,以防不測。

8、在地上電力電纜等架空線路下,安全高度不足地段嚴禁自卸汽車卸料作業,

嚴禁挖掘機、裝載機等起重設備作業?,F場采取設立警告牌,派專職安全員值班

等措施,以防觸電和破壞地上設施。對凈空高度不足的低仄和弱電照明線采取加

高等措施;整個施工期間應加強對四周管線及建筑物的檢測工作,對檢測的結果

及時加以分析,一旦發現異常情況,立即報警并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搶救。

由項目部主管施工員、電工和安全工程師組成管線應急搶修組,搶修組成員

應保持通訊暢通,一旦發生電纜、光纜挖斷,通訊線路故障等事故,項目部區域

當班施工員在5分鐘之內電話通知給安全工程師及項目領導班子,由項目領導班

子向監理單位、指揮部、業主及管線所屬單位匯報情況,并通過管線所屬單位專

業工程師的配合進行搶修恢復,將損失減小到最低程度。

事故上報流程圖

二、既有管線加固保護措施

根據設計圖紙、管線保護方案、產權單位要求,確定以下保護方案:

1、施工道路下方有管線時,可采用以下兩種方式保護,一是用201nm厚鋼板

鋪管線上方的路面;二是澆筑200mm厚鋼筋混凝土路面,配筋是①12@20面m雙

3

向雙層鋼筋網?;炷翉姸鹊燃墳镃20o

CD尺寸及工程數量表

D(>>)

一3004005O(600

t(■)30405060

83100100100100

bW

LM

Cl(a)100100no120

C2M280340410480

C3W2803404兇460

B1W

B(m'J500MO7M刻

1(■)560630810MO

am254(LJ490.468

0.1670.230.25T0.290

使用斷面CD

雨水管保護示意圖

燃氣管線保護示意圖

140150

電力管線保護示意圖

4

UH60

加68

光纜保護示意圖

2、路基開挖后,暴露或接近暴露的管線,應提前做好準備,及時予以防護。

根據管線的種類、材質、走向和位置,有以下幾種方法防護,現場可根據具體實

際情況選用:

①隔離法。通過鋼板樁、樹根樁、深層攪拌樁等形成隔離體,限制地下管線

周圍的十體位移、擠用或振動管線"這種方法適合管線埋深較大而又臨近帶基礎

或路基的情況。對于管線埋深不大的也可采用隔離槽的方法,隔離槽可挖在施工

部位與管線之間,也可在管線部位挖,即將管線挖出懸空。隔離槽一定要挖深至

管線底部以下,才能起到隔斷擠壓力和震動力的作用。

②懸吊法。一些暴露于基坑內的管線,或因土體可能產生較大位移而用隔離

法將管道挖出的,中間不宜設支撐,可用懸吊法固定管線。耍注意吊索的變形伸

長以及吊索固定點位置應不受土體的影響。懸吊法管線受力、位移明確,并可以

通過吊索不斷調整管線的位移和受力點。

5

③支撐法。對于土體可能發生較大沉降而造成管道懸空的,可沿線設置若干

支撐點支撐管線。支撐體可考慮是臨時的,如打設支承樁、磚支墩、沙袋支撐等;

也可以是永久性的,對于前者,設置時要考慮拆除時的方便和安全,對于后者一

般結合永久性建筑物進行。

④士.體加固法。頂管、沉井施工中,可能由于土體超挖和坍塌而導致地面沉

降和土體位移的,可以采用注漿加固土體的辦法。一是施工前對地下管線與施工

區之間的土體進行注漿加固;二是施工結束后對管壁或井壁松散土和空隙進行注

漿充填加固。此外,在砂性土層,且地下水位又較高的環境中開挖施工時,為防

止流砂發生,也可用井點降水法。

⑤選擇合理施理工藝?;?、路基開挖、可采用分段開挖、分段施工的方法。

使管線每次暴露局部長度,施工完一段后再進行另一段,或分段間隔施工。對于

樁基工程,可以合理安排打樁順序,如臨近管線的樁先打,退著遠離管線的方向

打樁,以減少對管線的擠壓,還可考慮調整打樁速率的方法,如打打停停,對減

少土中的孔隙水壓力或者打機四周設置排水沙井、使孔隙水壓力很快小時,減少

擠土效應。頂管工程施工,對臨近管線區域,可以放慢頂進速率,以及減少一次

頂進距離的辦法,做到勤頂勤挖,減少對土體的擠壓力,頂頭穿過管線區后,勤

壓膨潤土,以充填頂頭切削造成的管壁外間隙,減少地面沉降。有些地下工程還

6

可采用逆作法施工保護管線,對管線可起固定作用的部位先施工并加保護套,再

施工其他部位,基坑回填時分層夯實,鋼板樁拔除時及時用砂充填空隙并在水中

振搗密實,盡量縮短管線受影響區的施工時間等。

⑥對管線進行搬遷、加固處理。對便于改道搬遷,且費用不大的管線,可以

在基礎工程施工之前先行臨時搬遷改道,或者通過改善、加固原管線材料、接頭

方式,設置伸縮節等措施,增大管線的抗變形能力,以確保土體位移時也不失去

使用功能。

⑦卸載保護。施工期間,卸去管線周圍、尤其是上部荷載、或通過設置卸荷

板等方式,使作用在管線及周圍的土體上的荷載減弱,減少土體變形和管線的受

力,達到保護管線的目的。

⑧不保護方式。對一些不明無主管線,估計破化后不會造成重大損失或影響,

或經與有關部門聯系,可暫停使用的管線,可采用不保護方式,施工完后再恢復

管線使用功能。

三、管線事故處理方法

1、雨水、污水管線挖斷事故的處理

當施工過程中發生雨水、污水管挖斷等事故,項目部區域當班施工員應及時

聯系安全工程師、監理工程師、管線所屬單位。當專業搶修隊趕赴施工現場時,

即刻展開現場環境調查,并進行搶修恢復,將損失降到最低。

現場配備足夠的防水和堵漏應急物資和設備,施工人員及時進行抽水和水流

疏解,防止污水流出施工場地污染周邊環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