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政儲出200824號地塊商品住宅項目環評報告_第1頁
杭政儲出200824號地塊商品住宅項目環評報告_第2頁
杭政儲出200824號地塊商品住宅項目環評報告_第3頁
杭政儲出200824號地塊商品住宅項目環評報告_第4頁
杭政儲出200824號地塊商品住宅項目環評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杭政儲出[2008]24號地塊商品住宅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二零零九年十月第一章總論1.1項目由來為加快城市化進程,經杭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立項(杭發改備[2009]20號),同意杭州中順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在規劃劃定的紅線范圍內建設杭政儲出[2008]24號地塊商品住宅項目。根據杭州市規劃局《建設項目規劃條件》,編號:選字第330100200900276號,本項目擬選地址位于杭州市拱墅區(阮家橋C-R21-02地塊),用地性質為住宅用地(R21)。1.2評價目的通過現場調查與監測,分析項目擬建區域的環境質量現狀,判斷本項目選址的適宜性;對該項目進行污染因子和污染特征分析,確定污染源強,預測項目建設施工階段和建成后對評價范圍內的生態環境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以及該項目內部不同功能區之間的相互影響;提出避免與減少污染的對策和環保管理措施,促進項目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協調發展。為項目合理布局、方案設計和環保管理提供科學依據。1.3保護目標本項目主要保護目標和對象詳見表1-1。表1-1環境保護目標和對象序號環境敏感對象方位敏感性描述保護級別1拱苑小區南側對廢氣、噪聲比較敏感環境空氣二類區,聲環境2類區2阮家橋安置房西側3小區自身4阮家橋港北側對廢水較敏感水質為Ⅳ類水體第二章建設項目概況2.1項目名稱與性質建設項目名稱:杭政儲出[2008]24號地塊商品住宅項目建設項目性質:新建建設單位名稱:杭州中順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2.2建設地點和范圍項目位于拱墅區申花單元與慶隆單元交界處,阮家橋C-R21-02地塊,東至益樂路,南至沁園路,西至阮家橋安置房,北至阮家橋港。2.3項目概況項目總用地面積34824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積約97500平方米(擬建10幢高層住宅樓及沿街商鋪),地下建筑面積約33675平方米,設計地下車庫機動車泊位643個。第三章環境質量現狀監測與評價3.1環境空氣質量現狀評價由監測可知,項目區域環境空氣質量除了PM10一天超標外,其他的指標均能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二級標準濃度限值。本區域環境質量PM10有一次超標,主要是由于區域內多個建筑工地在施工所引起的。3.2水環境質量現狀監測與評價由監測可知,阮家橋港水質欠佳,溶解氧、氨氮、總磷均超過了《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Ⅳ類標準,主要受周邊面源影響,富營養化嚴重。3.3聲環境質量現狀現狀監測與評價由監測可知,除項目東側廠界達到標準外,其余三面均達不到相關標準。南面超標主要由道路交通噪聲引起,西、北側超標主要由西面建筑工地。第四章環境影響評價4.1大氣環境影響評價4.1.1汽車尾氣排放對環境影響分析(1)由計算結果可知,本項目汽車尾氣經排放豎井至屋頂高空排放,最大濃度的落地距離為427m,各污染物的最大落地濃度占GB3095-1996《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中的二級標準值的0.071%~0.762%,遠低于《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中二級標準。由于項目敏感點不在最大濃度落地點處,其落地濃度更小。因此地下汽車尾氣高空排放對環境影響很小。(2)地下車庫出入口汽車尾氣排放影響分析由分析可知,地下車庫出入口無組織排放CO、HC、NOx在D類穩定度下到周圍居民住宅樓的濃度均能滿足《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二級標準,對周圍居民住宅樓的環境影響較小。要求在設計車庫排氣系統時,地下車庫要做好通風設計;地下車庫要充分考慮尾氣的收集率,要使車庫出口保持一定的負壓,盡可能的將尾氣收集排放,減少汽車尾氣的無組織排放量。(3)汽車尾氣排放達標可行性分析對照《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927-1996),地下車庫氮氧化物和HC的排放濃度均遠低于排放標準規定,因此符合標準要求。4.1.2廚房油煙廢氣對環境影響分析由污染源分析可知,項目實施后,有881戶住戶,居民廚房油煙廢氣量為油煙1.586t/a。該生活油煙氣經脫排油煙機初步處理后由建筑排油煙通道排出。由于排放源較分散,排放時間較短,對環境影響不大。4.2水環境影響分析本項目建成后廢水來源主要為住宅居民生活污水和配套公建等產生的污水。目前本項目所在區域已具備納管條件,東側的益樂路和南側沁園路的市政污水管道已建成。項目生活污水經預處理后匯同其他廢水一并納入益樂路、沁園路市政污水管道,之后進入七格污水處理廠,經處理達標后排放。由于本項目基本是生活污水,廢水經處理后排入錢塘江,對水環境影響較小。4.3聲環境影響分析4.3.1地下設備噪聲影響分析經類比,項目各設備只要在安裝時采取規范的減振降噪措施,設備噪聲對鄰居住宅影響可以達到相應標準要求的。為了更好的確保居民住宅的聲環境質量,本環評建議避免將水泵房、風機房、變壓器等高噪聲設備直接置于住宅樓下方地下室。4.3.2汽車地下車庫出入口噪聲對聲環境影響分析經類比,本項目地下車庫出入口的汽車行駛晝、夜間噪聲邊界8米處能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的2類標準要求。本項目地下車庫出入口距離邊界也為8米,因此項目邊界噪聲能達到《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的2類標準。4.3.3道路交通噪聲影響分析本項目東側為益樂路,道路寬度為12米,為城市支路。項目南側為沁園路,道路寬度為16米,為城市支路。目前沁園路已投入使用,益樂路已建成。通過類比,沁園路、益樂路的交通噪聲對本項目南面、東面住宅樓的影響部分樓層(7~11層)超過了的標準限值,不能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2類標準的要求。受影響的有1#、2#、3#、5#、7#、9#樓(7~11層)鄰道路一側房間。為減少道路交通噪聲對本項目住宅的影響,建設單位將采用雙層隔聲窗或中空隔聲玻璃,以降低噪聲對住戶的影響。4.4固體廢棄物影響分析本項目固廢主要為居民生活垃圾、商業垃圾,年產生量為2421t/a,經收集至垃圾桶內,由市政環衛部門進行統一處理,對小區和周邊環境基本不會有影響。第五章施工期環境影響評價5.1環境空氣影響分析(1)車輛行駛揚塵據有關調查顯示,建設工地的揚塵主要是由運輸車輛的行駛產生,約占揚塵總量的60%,并與道路路面及車輛行駛速度有關,一般情況下,建設場地、建設道路在自然風作用下產生的揚塵所影響的范圍在100m以內。如果在建設工期間對車輛行駛的路面實施灑水4~5次,可使揚塵減少70%左右。(2)揚塵在建設階段揚塵的另一個主要來源是露天堆場和裸露場地的風力揚塵。由于建設需要,一些建筑材料需露天堆放,還有一些建設作業點表層土壤需人工開挖且臨時堆放,在氣候干燥又有風的情況下,會產生揚塵。5.2水環境影響分析施工期廢水主要為基礎施工中的地下水,泄漏的工程用水及施工人員的生活污水。地下層的挖掘,施工建設中將有大量的地下水溢出,需要及時泵干,常為泥漿水,不能無組織排放,必須經沉淀池沉淀后排放。施工人員的生活污水經臨時移動廁所收集后,委托環衛部門有償清運,生活污水不得隨地排放。5.3聲環境影響分析施工期噪聲主要可分為機械噪聲、施工作業噪聲和施工車輛噪聲。機械噪聲主要由施工機械所造成,如挖土機械、打樁機械、混凝土攪拌機、升降機等,多為點源;施工作業噪聲主要指一些零星的敲打聲、裝卸車輛的撞擊聲、吆喝聲、拆裝模板的撞擊聲等,多為瞬間噪聲;施工車輛地噪聲屬于交通噪聲。在這些施工噪聲中對聲環境影響最大的是機械噪聲,但往往施工作業噪聲容易造成糾紛,特別是在夜間,這主要是由于在夜間一般高噪聲設備嚴禁使用,因此施工單位在施工安排上,往往把一些裝卸建材、拆裝模板等手工操作的工作安排在夜間進行,另外打樁等作業必須連續施工,加上施工管理和操作人員的素質良莠不齊,部分人員環境意識不強,在作業中往往忽視已是夜深人靜時分,很容易造成糾紛,也是施工期環境管理的難點。5.4固體廢棄物影響分析新建項目施工期固體廢棄物分二類,一類為建筑垃圾,另一類是生活垃圾。生活垃圾按每人每天1.0kg計,則施工高峰期,生活垃圾日產生量為500kg。施工隊的生活垃圾要收集到指定的垃圾箱(筒)內,由環衛部門統一處理。施工期間需挖土、運輸棄土、運輸各種建筑材料(如沙石、水泥、磚等),運輸過程會有散落;工程完工后,會有不少廢建筑材料。建設單位應要求施工單位規范運輸,不要隨路散落,也不要隨意傾倒建筑垃圾,制造新的垃圾堆場。建筑垃圾處置不當,會由揚塵、雨水沖淋等原因,引起對環境空氣和水環境造成二次污染,會對周圍環境產生相當嚴重的不利影響。因此,從環境保護的角度看,對建筑廢棄物的妥善處置十分重要。第六章公眾參與6.1調查內容(1)對當地環境質量現狀的看法;(2)認為本地區主要的環境問題;(3)對本項目的了解程度;(4)對本項目最關注的環境問題;(5)本項目建設對當地經濟發展是否有利;(6)本項目建成后對周圍環境是否有影響;(7)對該建設項目的態度;(8)其它意見和建議。6.2調查方法本次調查采用問卷形式進行,收集項目附近個人和附近單位對此建設項目的態度、意見及要求。6.3調查對象本次問卷調查共50份個人調查表,11份單位團體調查表。6.4調查結果分析由于項目周邊大都為施工工地,團體單位較少,本次調查了11個團體單位。對與本工程利益相關的單位,如市祥符鎮阮家橋社區居民委員會、杭州市祥符鎮阮家橋村經濟合作社都進行了調查。統計結果表明,在被調查的50位個人中,90%的被調查者對本項目的實施持積極的支持態度,有10%的被調查者持無所謂態度,沒用人反對項目的建設。在被調查的11個團體中,7家單位對本項目的實施持積極的支持態度,4家單位持無所謂態度,沒有單位反對。6.5環保公示本環評單位在環評期間,在建設地塊周邊進行了信息公告和環保公告張貼,張貼照片詳見附件。在公告的期間,未接到投訴的意見和電話。第七章污染防治措施7.1施工期的環境污染防治7.1.1噪聲污染防治(1)選用低噪聲的施工機械設備,如采用靜壓打樁機,減少打樁產生的噪聲和振動。打樁作業在白天進行,夜間禁止打樁施工。(2)對產生高噪聲的設備如攪拌機、電鋸和加工場,在其外加蓋簡易棚等。(3)本工程中有些作業,如建筑物的打樁、道路施工,它的施工場地呈點狀、帶狀分布,可采用臨時圍欄隔聲的辦法。(4)施工場地靠近敏感點的一側,應設置隔聲屏障(圍墻),施工場地的出入口也要避開敏感點。建議采用商品混凝土,消除了現場使用的混凝土攪拌機產生的噪聲,這樣可有效降低施工現場的噪聲。(5)裝修企業盡可能避開休息時間,早中晚和夜間不要進行裝修作業。在施工裝修階段,建筑物的外部采用隔聲圍擋,可以防止噪聲外泄。(6)在作業順序和時間上做妥善安排。除搶修、搶險作業和因生產工藝上要求或者特殊要求必須連續作業外,禁止夜間進行產生環境噪聲污染的建筑施工作業,“因特殊要求必須連續作業的,必須有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有關主管部門的證明”,并且必須公告周圍居民及企業。7.1.2揚塵的污染防治(1)施工期間對施工場地及車輛行駛路面實施灑水抑塵,每天灑水4~5次,可使揚塵減少70%左右。(2)運輸黃沙、土石方、棄土等車輛必須用帆布覆蓋,覆蓋率達到100%,嚴防過路散落。7.1.3施工期污水的污染防治(1)施工中的泥漿廢水,應經沉淀達標后,經臨時管道排入沁園路、益樂路的市政雨水管網流至阮家橋港。對阮家橋港要定期清於。(2)管理好施工隊伍的生活污水排放,生活污水經臨時移動廁所收集后,委托環衛部門有償清運,生活污水不得隨地排放。7.1.4固廢防治對策施工期間將產生大量廢建筑材料,必須按市衛生管理條例有關規定進行處置。施工場地應設置臨時垃圾收集點,對廢建材要盡量回收利用,棄土、棄渣盡可能用于填塘、筑路。7.2營運期環境污染防治7.2.1水污染防治對策生活污水經預處理,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96)三級標準后,排入沁園路、益樂路的市政污水管網,經市政污水管網進入市政污水處理廠,處理達標后排放。7.2.2廢氣污染防治對策居民燃氣煙氣及油煙氣經過抽油煙機通過豎井從屋頂排氣口排放。地下車庫廢氣設豎井至高層建筑物的屋頂排放,車庫采用從出入口自然進風,庫內廢氣排放采用機械強制排風方式,車庫內平均換氣次數達到6次/時以上。7.2.3噪聲污染防治對策(1)風機和水泵的選型必須將低噪聲列為重要指標,在安裝時加隔振墊。(2)風機和水泵房安裝隔聲門等,并可考慮在其內壁進行吸聲處理。(3)地下車庫出入口要安裝吸隔聲頂棚,采用低噪聲坡道,減少汽車出入噪聲對內部居民的影響。(4)為減少沁園路、益樂路的交通噪聲對小區的影響,小區住宅要安裝隔聲效果較好的中空玻璃窗,并種植高大植物,增加隔聲降噪效果。(5)建設單位在售樓時,須告知買方有關沁園路、益樂路交通噪聲對本項目住宅的影響相關情況。7.2.4固體廢棄物的污染防治對策(1)在小區適當位置設置袋裝垃圾收集間,垃圾間的垃圾應及時清運和送城市垃圾填埋場處理。(2)對可利用的廢物如書籍、廢紙、廢塑料和廢金屬等盡量回收利用。對廢電池等有毒有害廢物分類收集和存放,集中送往有關部門妥善處置。7.2.5其它污染防治對策本項目商業用房,若要安排餐飲,需經規劃部門批準,在建筑物中預留餐飲排氣煙道,具體方案要在初步設計中明確,并按《杭州市服務行業環境保護管理辦法》(杭州市人民政府令第210號)和《杭州市服務行業環境保護管理辦法實施細則》中有關規定執行,另行報批。第八章結論與建議8.1審批原則符合性分析1、規劃符合性分析本項目用地性質為住宅用地(R21),其用地已由杭州市規劃局審批通過,建設項目規劃條件編號為:選字第330100200900276號,因此本項目選址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及相關規劃要求。根據《杭州市主城區生態環境功能規劃文本》,本項目屬于拱墅產業發展生態環境功能小區(Ⅰ1-10105D05),為優化準入區。本項目是在阮家橋村拆村建居后的地塊上,進行的房地產項目,加快了“城中村”改造步伐。因此項目符合生態環境功能區規劃要求。本項目采取落實各項措施后,本項目對周圍水、大氣、聲、生態環境影響不大,能夠達到相應功能區環境標準。2、產業政策符合性分析本項目為房地產建設項目,對照《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05年本)和《杭州市2009年產業發展導向目錄》,不屬于其中的限制類或淘汰類,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及地方產業政策。3、清潔生產符合性分析該項目為非生產性項目,符合清潔生產要求。4、達標排放符合性分析本項目的廢水納入市政污水管經處理后,經處理達標后排放;汽車尾氣高空排放,遠低于排放標準;只要落實本環評提出的隔音降噪措施,本項目產生的噪聲能達到標準;項目固體廢棄物都得到了妥善的處理和處置。因此,本項目產生的所有污染物符合達標排放原則。5、維持環境質量符合性分析項目建成后污水進入市政污水處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