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坐標中的文明演進-2025周年大事件歷史透視課件高三歷史統編版(2019)三輪復習_第1頁
時空坐標中的文明演進-2025周年大事件歷史透視課件高三歷史統編版(2019)三輪復習_第2頁
時空坐標中的文明演進-2025周年大事件歷史透視課件高三歷史統編版(2019)三輪復習_第3頁
時空坐標中的文明演進-2025周年大事件歷史透視課件高三歷史統編版(2019)三輪復習_第4頁
時空坐標中的文明演進-2025周年大事件歷史透視課件高三歷史統編版(2019)三輪復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時空坐標中的文明演進——2025周年大事件歷史透視目錄壹時空定位:周年表建構貳抗戰勝利80周年解讀叁肆中外關聯的熱點解讀伍精神譜系的時空對話陸高考命題解碼遵義會議熱點解讀時空定位:周年表建構壹“周年記事大事件”——中國古代史時間周年歷史大事件公元前475年2500周年中國進入戰國時期25年2000周年劉秀重建漢朝,史稱東漢105年1920周年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755年1270周年安史之亂爆發875年1150周年黃巢起義爆發1115年910周年女真族首領完顏阿骨打建立金朝1125年900周年金滅遼1405年620周年鄭和首次下西洋1685年340周年康熙帝組織雅克薩之戰“周年記事大事件”——中國近現代史時間周年歷史大事件1885年140周年清軍取得鎮南關大捷,中法戰爭結束1895年130周年中日《馬關條約》簽訂,臺灣人民反割臺斗爭,“三國干涉還遼”1905年120周年中國同盟會成立1915年110周年新文化運動開始,袁世凱復辟帝制1925年100周年孫中山逝世1935年90周年遵義會議召開,紅軍長征陜北會師,一二.九運動爆發、《義勇軍進行曲》1945年80周年中共七大,中國抗日戰爭勝利、臺灣光復,重慶談判并簽“雙十協定”1955年70周年中國參加亞非會議1995年30周年實行科教興國戰略2005年20周年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反分裂國家法》2015年10周年兩岸領導人習近平、馬英九在新加坡會面“周年記事大事件”——世界歷史時間周年歷史大事件1775年250周年來克星頓槍聲,美國獨立戰爭開始1785年240周年瓦特蒸汽機投入使用1815年210周年拿破侖帝國滅亡1865年160周年美國南北戰爭結束1875年,150周年貝爾發明電話1935年90周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亞1945年80周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聯合國成立1955年70周年萬隆會議召開,華約成立198540周年戈爾巴喬夫開始改革1995年30周年世界貿易組織正式成立抗戰勝利80周年解讀貳1.局部抗戰(1931-1937年)抗戰勝利80周年熱點解讀(一)偉大的全民族抗戰2.全面抗戰(1937-1945年)抗戰勝利80周年熱點解讀(一)偉大的全民族抗戰1931-1937年全國抗戰,1935年中日民族矛盾開始成為主要矛盾。日本全面侵華,妄圖滅亡中國,中國社會各階層團結起來,組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共同抵抗外敵。可見“1935年”是抗日戰爭的一個重要節點。1.抗戰初期的矛盾1938年進入相持階段,日本改變侵華策略,對國民黨采取政治誘降為主、軍事打擊為輔的方針,同時加強對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抗日根據地的“掃蕩”。此時,民族矛盾依然是主要矛盾,但國內階級矛盾有所上升。2.相持階段的矛盾變化(二)矛盾論解戰爭記憶抗戰勝利80周年熱點解讀(二)矛盾論解戰爭記憶2023全國甲卷史料題通過對特定歷史時期史料的分析,考查考生對歷史矛盾變化的理解。如本題可引導學生從矛盾論角度分析抗戰時期不同階段的歷史現象,加深對歷史本質的認識。抗戰勝利前夕,隨著國際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推進,日本法西斯走向滅亡已成定局。國內階級矛盾逐漸凸顯,中國面臨著兩種前途、兩種命運的抉擇。鏈接2023全國甲卷史料題3.抗戰勝利前夕的矛盾抗戰勝利80周年熱點解讀(三)中流砥柱—中共在抗戰中的作用史料一:中國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中國的抗戰是從九一八事變開始,當時的中國共產黨就毅然決然地率先發起抗戰的號召、動員,并在東北地區組織開展艱苦的抗日游擊戰爭,推動局部的抗戰逐步轉向全民族的抗戰。摘編自曲青山《論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史料二:太平洋戰爭的結束開創了東亞的一個新時代。中國通過長期的反侵略斗爭,取代了日本的主導國家地位,從戰前的半殖民狀態一躍而為五大國之一及聯合國的創始國,擁有了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和一票否決權。在其近代歷史上,中國的國際威望從來沒有像此刻那樣崇高。徐中約《中國近代史:1600—2000,中國的奮斗》(1)中國共產黨是中國人民奮起抵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最早宣傳者、動員者和最堅決的抗擊者。(2)中國共產黨積極倡導、促成、維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是團結凝聚全民族抗戰力量的杰出組織者、鼓舞者和堅強的政治領導核心。(3)中國共產黨制定、實施了全面抗戰路線和正確的戰略總方針,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正確戰略的提出者、指導者和引領者。(4)中國共產黨領導開辟了廣大的敵后戰場,建立了抗日根據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武裝逐步成為整個抗戰的有生力量、中堅力量和主力。(5)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同仇敵愾、共赴國難,弘揚和鑄就了偉大的抗戰精神,為抗日戰爭的勝利付出了巨大犧牲,作出了重大貢獻。抗戰勝利80周年熱點解讀(四)抗日戰爭對中國近代化進程的影響(1)打斷了中國原有的現代化進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陷入困境、建立起來的戰時體制使國民黨一黨獨裁專制日趨加強。(2)積累了新的現代化因素政治民主化國家統一經濟民族精神國家主權中國共產黨和其他政治派別先后發出了開放民主的聲音,中國共產黨基層政權的普遍選舉制和抗日民主政權中的“三三制”原則,為中國的政治民主化積累了經驗各民族、各階層團結抗日成為國內統一的基礎國民政府在戰時建立起了戰時體制,在工業結構的調整等方面都表現出了現代化因素。尤其是沿海工業的內遷,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中國西部工業落后的狀況;共產黨在敵后根據地實行減租減息等政策,為后來的土地改革準備了條件促進了全體中國人民的覺醒。在愛國主義旗幟的召喚下,中華民族煥發出強大的民族精神,支撐抗戰取得最終勝利為中國贏得了國際地位和大國聲望,收回并明確了臺灣的領土主權,贏得了一個獨立主權國家應有的尊嚴抗戰勝利80周年熱點解讀遵義會議熱點解讀叁一、遵義會議(1935年)90周年1、長征時間:1934年10月-1936年10月2、長征原因:由于共產國際的指導脫離中國革命實際,中共中央犯了“左”傾錯誤,導致第五次反“圍剿”失利。3、遵義會議(1935年1月)遵義會議開始確立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標志。二、概念遷移:從長征到新長征1935年的長征是中國革命史上不朽的豐碑,是中華民族的英雄史詩。面對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紅軍進行戰略轉移,行程約二萬五千里。長征途中,紅軍歷經無數艱難險阻,如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等,展現出堅定的革命意志和頑強的斗爭精神。2025年的新長征聚焦于科技攻關。在全球科技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我國面臨著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等問題。科技工作者們如同當年的紅軍戰士,在芯片研發、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攻堅克難,為實現科技自立自強而努力奮斗。1935年長征的內涵2025年新長征的內涵內涵演變的意義從1935年的長征到2025年的新長征,“長征”概念的演變體現了時代的發展和進步。它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為了國家的獨立、民族的復興和人民的幸福,不斷發揚長征精神,奮勇前行。概念遷移:從長征到新長征中外關聯的熱點解讀肆一、雙軸定位法演示公元前475年,中國歷史進入戰國時期。在GIS動態地圖上,可定位到中原地區政治格局開始劇烈變動,各諸侯國紛爭不斷,如魏、趙、韓三家分晉等事件,標志著新興地主階級逐漸崛起。公元前475年戰國開端定位1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攻陷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國滅亡。在地圖上能看到這一事件對歐洲和中東地區的地緣政治產生了深遠影響,歐洲通往東方的商路受阻,促使歐洲國家尋求新的海上航線。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定位2一、雙軸定位法演示從空間上看,公元前475年的戰國時期處于東亞大陸,而1453年君士坦丁堡位于歐亞交界處。雖然時間跨度大,但都反映了不同地區在特定時期的政治變革和地緣政治的重要轉變,通過雙軸定位能更清晰地對比和理解不同文明在不同時空的發展。兩者空間關聯分析二、文明年輪解碼術1525年前后的麥哲倫環球航行,是為了尋找新的貿易路線和財富。其海權特征具有明顯的殖民擴張性質,開啟了歐洲國家對世界的殖民掠奪,如西班牙通過航海在美洲建立了大量殖民地。麥哲倫環球500周年海權特征1405年開始的鄭和下西洋,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船只和海員最多、時間最久的海上航行。其海權特征主要是宣揚國威,加強與海外各國的友好往來,船隊規模龐大,如最大的寶船長約148米,寬約60米。鄭和下西洋620周年海權特征文明年輪解碼術對比鄭和下西洋和麥哲倫環球航行的海權特征,能看到不同文明在海洋探索上的目的和方式差異。鄭和下西洋體現了中國和平友好的外交理念,而麥哲倫環球航行推動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和世界市場的形成,對理解不同文明的發展軌跡和世界歷史的進程有重要意義。兩者海權對比意義三、全球史觀下的技術革命1995年互聯網開始商業化,借助計算機網絡的全球性特點,互聯網迅速在全球范圍內傳播。它以美國為發源地,通過跨國公司的業務拓展、國際學術交流以及個人用戶的使用和分享,在短時間內普及到世界各個角落,傳播速度呈指數級增長。1875年,貝爾發明電話,這一發明首先在美國得到應用和推廣。隨后,通過歐美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技術交流等,電話逐漸傳播到歐洲各國。在傳播過程中,主要依賴于傳統的商業合作和技術轉讓,傳播速度相對較慢。1995年互聯網商業化的傳播路徑1875年電話發明的傳播路徑三、全球史觀下的技術革命兩者對比的啟示對比1875年電話發明和1995年互聯網商業化的傳播路徑,我們可以看到科技發展和傳播方式的巨大變化。在當今全球化時代,科技的傳播更加迅速和廣泛,這要求我們更加重視科技創新和國際合作,以適應快速變化的科技發展趨勢。精神譜系的時空對話伍精神譜系的時空對話1915年,陳獨秀創辦《新青年》,倡導民主與科學,反對封建禮教和舊道德,為新文化運動吹響號角,激勵青年追求自由、進步,開啟思想解放的大門。《新青年》雜志的時代強音012025年的《青年發展白皮書》聚焦當代青年在經濟、社會、文化等多領域的發展,鼓勵青年在科技創新、社會服務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展現新時代青年的使命擔當。《青年發展白皮書》的時代擔當02從《新青年》到《青年發展白皮書》,雖時代背景不同,但都強調青年的責任與擔當,傳承著追求進步、勇于創新、服務社會的核心價值觀。跨越時空的價值觀傳承03使命傳承的具象化2025年的冬奧精神體現了追求卓越、團結協作、公平競爭、共享共贏等價值理念,激勵人們在新時代奮勇拼搏,為實現夢想而努力。2025年冬奧精神的時代內涵《義勇軍進行曲》所蘊含的愛國、抗爭精神與冬奧精神中的拼搏、團結精神一脈相承,都是中華民族精神在不同時代的具體體現,激勵著一代又一代青年肩負使命,砥礪前行。使命傳承的一脈相承1935年誕生的《義勇軍進行曲》,在民族危亡時刻激發了全體中華兒女的愛國熱情和抗爭精神,成為團結人民、鼓舞士氣的戰斗號角。《義勇軍進行曲》的激昂力量01、02、03、高考命題解碼陸選擇題命題趨勢2015年高考中,圍繞抗戰70周年的選擇題多考查抗戰的歷史背景、重要戰役及抗戰勝利的意義等。如某題考查平型關大捷的歷史意義,凸顯了中國共產黨在抗戰中的中流砥柱作用。2015年抗戰70周年選擇題分析012020年關于抗美援朝70周年的選擇題,注重考查抗美援朝的原因、過程和影響。例如有題目通過史料分析,讓考生理解抗美援朝對新中國國際地位提升的重要作用。2020年抗美援朝70周年選擇題特點02結合2025年的重要周年事件,如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等,預測選擇題可能會從多方面考查,如抗戰時期的文化、經濟發展等,以體現歷史的多元性。2025年周年類選擇題預測0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