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湖南省邵陽市邵東第十中學高三年級第二學期調研考試生物試題考生須知:1.全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全部在答題紙上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的答案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2.請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在“答題紙”上先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3.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一、選擇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研究發現人體的生物鐘機理如圖所示,下丘腦SCN細胞中,基因表達產物PER蛋白的濃度呈周期性變化,振蕩周期為24h,下列分析錯誤的是()A.核糖體在圖中的移動方向是從右向左B.圖中過程③體現了負反饋調節機制C.per基因只在下丘腦SCN細胞中復制與表達D.一條mRNA上,可同時結合多個核糖體翻譯出多條相同肽鏈2.下列細胞中的結構所對應的成分,不正確的是()A.核糖體:蛋白質和核酸 B.中心體:蛋白質和脂質C.線粒體內膜:蛋白質和脂質 D.染色體:蛋白質和核酸3.關于ATP的敘述,正確的是()A.葉肉細胞中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動都是由ATP直接供能B.主動運輸過程要消耗ATP,這樣會導致細胞中大量的ADP積累C.即使在氧氣充足的條件下,豬的成熟紅細胞也只能通過無氧呼吸產生少量的ATPD.洋蔥根尖分生區細胞的兩組中心粒分別移向兩極時需要ATP供能4.下列相關實驗中涉及“分離”的敘述正確的是A.T2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中,離心的目的是使噬菌體的DNA與蛋白質分離B.植物細胞質壁分離實驗中,滴加蔗糖溶液的目的是使細胞質與細胞壁分離C.植物根尖細胞有絲分裂實驗中,可以觀察到姐妹染色單體彼此分離的過程D.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中,色素分離是因其在層析液中溶解度不同5.近期湖北省武漢市等多個地區發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該類病原體為具有包膜的單股正鏈RNA病毒,類似于SARS(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病原體通過呼吸道感染人類,該病存在人傳染人的風險性。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新型冠狀病毒的遺傳物質中嘌呤數不等于嘧啶數B.新型冠狀病毒進入人體后,被免疫系統及時發現并清除,這體現免疫系統的防衛功能C.新型冠狀病毒不參與構成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生物圈這些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D.利用同位素標記法同時標記宿主細胞內的U和T然后接種新型冠狀病毒,可確定該病毒的遺傳物質6.血管緊張素轉換酶2(簡稱ACE2)是一種由805個氨基酸構成的跨膜蛋白,其編碼基因位于X染色體,在心臟、腎臟、肺、消化道等部位的細胞中廣泛表達。新冠病毒的S蛋白與肺部細胞表面的受體-ACE2結合,從而入侵細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ACE2的單體是以若干個碳原子構成的碳鏈為基本骨架B.ACE2與S蛋白結合體現了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C.ACE2的編碼基因位于X染色體,因此男性體內無ACE2D.人類基因組包含ACE2的編碼基因,該基因由2415個脫氧核苷酸聚合而成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7.(9分)“海水稻”是耐鹽堿水稻,能通過細胞代謝在根部產生一種調節滲透壓的代謝產物,此代謝產物在葉肉細胞和莖部卻很難找到。自然狀態下,“海水稻”單株生長,自花受粉。抗病、易感病以及莖的高矮是兩對獨立遺傳的性狀。抗病和易感病由基因G和g控制,抗病為顯性;莖的高矮由兩對獨立遺傳的基因(D、d、E、e)控制,同時含有基因D和E表現為矮莖,只含有基因D或E表現為中莖,其他表現為高莖。現有親本為易感病矮莖和抗病高莖的純合子,欲培育純合的抗病矮莖“海水稻”品種。(1)“海水稻”產生調節滲透壓的代謝產物在莖部和葉肉細胞中很難找到,而存在于根部細胞中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某“海水稻”品種M是用野生海水稻與栽培稻雜交后,經多年耐鹽堿選育獲得,其耐鹽堿能力遠強于野生海水稻,且產量高,則獲得品種M的育種原理有_____________。(3)若只考慮莖的高矮這一相對性狀,兩親本雜交所得的F1在自然狀態下繁殖,理論上F2的表現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利用題干兩親本,通過單倍體育種,理論上獲得純合的抗病矮莖“海水稻”品種的概率是___________,試簡述該育種過程___________________。8.(10分)果蠅的眼色由A、a和D、d兩對等位基因控制,兩對基因獨立遺傳。A基因控制色素的產生,不產生色素的個體眼睛呈白色;D基因使色素呈紫色,但它處于隱性時眼色為紅色。某研究小組將兩個純系果蠅雜交,結果如下:(1)等位基因A、a位于____________染色體上,等位基因D、d位于____________染色體上。(2)若將F2中的紅眼果蠅進行隨機交配,則F3中的表現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__。(3)若實驗前親本中的一只白眼雄果蠅不小心受到X射線的輻射,繼續將其與多只親本紅眼雌果蠅雜交,得到F1全為紅眼果蠅,出現這種結果的可能的原因有(不考慮變異致死問題):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不再進行雜交實驗的基礎上,可以通過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判斷具體是上述哪種原因。9.(10分)單寧酶是一類能夠水解單寧酸生成沒食子酸和葡萄糖的水解酶,其可應用于鮮柿脫澀處理,可消除其中的苦澀味。注:①選擇培養基成分:蔗糖、磷酸氫二鉀、硫酸鎂、瓊脂、單寧酸、溴酚藍②溴酚藍在單寧酸環境中為藍紫色,在沒食子酸環境中為黃色(1)菌種的分離篩選將從柿子果園所取的土樣置于富集培養液的三角瓶中,30℃、搖床培養48h。稀釋適量倍數后,采用________法接種于選擇培養基上。根據選擇培養基的_________________(現象)作為挑取單寧酶產生菌的標志。(2)粗酶液制備向培養菌種的三角瓶中按照培養基體積:緩沖液體積=1:1的量加入pH=5.0的檸檬酸檸檬酸鈉緩沖液,在28℃條件下搖床震蕩,用定性濾紙過濾,所得濾液即為粗酶液。檸檬酸-檸檬酸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請寫出一種純化得到單寧酶的方法及其原理_______________。(3)酶活力測定從生物體提取出的酶首先要檢測酶的活力,以便更好地將酶用于生產實踐,該酶活性大小的表示方法是_____________。在鮮柿脫澀的過程中,為了使酶能夠被反復利用,可采用______________技術。10.(10分)在某一低濃度CO2和適宜的溫度條件下,測定小麥在不同光照強度條件下的光合速率,結果如下表,據表中數據回答問題:光合速率與呼吸速率相等時光照強度(千勒克司)光飽和時光照強度(千勒克司)光飽和時CO2吸收量(mg/100cm2葉·小時)黑暗條件下CO2釋放(mg/100cm2葉·小時)小麥39328(1)本實驗的自變量是__________。黑暗條件下小麥葉肉細胞能產生ATP的場所有_______。(2)當光照強度超過9千勒克司時,小麥光合速率不再增加,此時的外界限制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3)當光照強度為3千勒克司時,小麥固定的CO2的量為________(mgCO2/l00cm2葉·小時),當光照強度為9千勒克司時,小麥固定的CO2的量為_________(mgCO2/100cm2葉·小時)(4)為了探究高溫(30℃)、強光照(15千勒克司)這兩種條件同時存在時對小麥葉片與玉米葉片光合作用影響,研究小組設計了下表所示的實驗方案:組別材料試驗條件CO2吸收量(mg/100cm2葉·小時)1小麥葉片25℃、9千勒克司a230℃、15千勒克司b3玉米葉片25℃、9千勒克司c430℃、15千勒克司d①若實驗測得a≈b,則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有人認為上述實驗方案可去掉1、3組,你認為該做法是否可行?___。請說出理由:____。11.(15分)果蠅的有眼和無眼受一對等位基因A、a控制,棒眼和圓眼受另一對等位基因B、b控制。現讓親本無眼雌果蠅與圓眼雄果蠅雜交,獲得的F1全為棒眼果蠅,讓F1相互交配,F2表現型及比例為棒眼雌果蠅∶棒眼雄果蠅∶圓眼雄果蠅∶無眼雌果蠅∶無眼雄果蠅=6∶3∶3∶2∶2。回答下列問題:(l)有眼和無眼中顯性性狀是____,B.b基因位于________(填“常”或“X”)染色體上。(2)親本的基因型為____;讓F2中的棒眼果蠅自由交配,理論上F3中無眼雄果蠅所占的比例是____。(3)已知染色體缺失會導致基因丟失,若同源染色體均不攜帶控制眼形的基因時,胚胎致死。某實驗小組發現F2中出現一只圓眼雌果蠅,現要探究該雌果蠅產生的可能原因,請以實驗中所出現的個體為材料設計最簡雜交實驗,并得出實驗結論。(不考慮環境因素的影響)實驗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C【解析】
細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經分化的細胞,仍然具有發育成完整個體的潛能。細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細胞包含有該物種所特有的全套遺傳物質,都有發育成為完整個體所必需的全部基因。根據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圖中①為轉錄過程,②為翻譯過程,③過程表示PER蛋白能進入細胞核,調節per基因的轉錄過程。【詳解】A、根據多肽鏈的長短,可判斷核糖體在圖中移動的方向是從右向左,A正確;B、過程③體現了負反饋調節機制,B正確;C、per基因只在下丘腦SCN細胞中表達,而由于各個細胞都含有該基因,所以隨著其他細胞的復制而復制,C錯誤;D、一條mRNA鏈上,可同時結合多個核糖體翻譯出多個相同的肽鏈,D正確。故選C。2、B【解析】
1、細胞中的核糖體有的附著在內質網上,有的游離在細胞質中,是“生產蛋白質的機器”。2、中心體常見于動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細胞,由一對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周圍物質組成,與細胞的有絲分裂有關。3、線粒體是細胞內進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是細胞的“動力車間”。【詳解】A、核糖體由蛋白質和核酸(RNA)組成,A正確;B、中心體沒有膜結構,不含脂質,只有蛋白質,B錯誤;C、線粒體內膜主要由蛋白質和脂質組成,C正確;D、染色體主要由蛋白質和核酸(DNA)組成,D正確。故選B。3、C【解析】
細胞的代謝都伴隨著能量的轉移和轉化,細胞中的反應可分為吸能反應和放能反應。ATP不僅是細胞中放能反應和吸能反應的紐帶,更是細胞中的能量通貨。ATP在細胞中易于再生,因此可以作為源源不斷的能源,ATP是細胞中普遍使用的能量載體,所含能量不多,易于轉化。【詳解】A、葉肉細胞中發生水的光解,不是由ATP直接供能,A錯誤;B、ATP與ADP在細胞中含量很少,它們之間的相互轉化十分迅速,B錯誤;C、豬的成熟紅細胞中沒有線粒體,C正確;D、洋蔥根尖分生區細胞中沒有中心粒,D錯誤。故選C。4、D【解析】
1、質壁分離中的”質“是指原生質層,”壁“是指細胞壁。
2、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提取色素時需要加入無水乙醇(溶解色素)、石英砂(使研磨更充分)和碳酸鈣(防止色素被破壞);分離色素時采用紙層析法,原理是色素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隨著層析液擴散的速度不同,最后的結果是觀察到四條色素帶,從上到下依次是胡蘿卜素(橙黃色)、葉黃素(黃色)、葉綠素a(藍綠色)、葉綠素b(黃綠色)。
3、觀察細胞有絲分裂實驗的步驟:解離(解離液由鹽酸和酒精組成,目的是使細胞分散開來)、漂洗(洗去解離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龍膽紫、醋酸洋紅等堿性染料)、制片(該過程中壓片是為了將根尖細胞壓成薄層,使之不相互重疊影響觀察)和觀察(先低倍鏡觀察,后高倍鏡觀察)。4、T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步驟:分別用35S或32P標記噬菌體→噬菌體與大腸桿菌混合培養→噬菌體侵染未被標記的細菌→在攪拌器中攪拌,然后離心,檢測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質。【詳解】T2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中,離心的目的是使噬菌體的蛋白質外殼與被感染的細菌分離,A錯誤;植物細胞質壁分離實驗中,滴加蔗糖溶液的目的是使原生質層與細胞壁分離,其中原生質層是由細胞膜、液泡膜和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構成的,B錯誤;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實驗中,經過解離步驟后細胞已經死亡,因此不能觀察到姐妹染色單體彼此分離的動態過程,C錯誤;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中,色素分離是因其在層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越大的,隨著層析液擴散的速度快,D正確。故選D。本題考查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及復原實驗、觀察細胞有絲分裂實驗、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對于此類試題,需要考生注意的細節較多,如實驗的原理、實驗采用的方法、實驗現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注意積累。5、D【解析】
1、生物病毒是一類個體微小,結構簡單,只含單一核酸(DNA或RNA),必須在活細胞內寄生并以復制方式增殖的非細胞型微生物。2、侵入到人體內的病毒往往先通過體液免疫過程阻止病毒的散播,再通過細胞免疫過程予以消滅。【詳解】A、由于新型冠狀病毒的遺傳物質是單鏈的RNA,因此嘌呤數不等于嘧啶數,A正確;B、病毒進入人體后,被免疫系統及時發現并清除,要通過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實現,這體現了免疫系統的防衛功能,B正確;C、新型冠狀病毒沒有細胞結構,因此不參與構成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生物圈這些生命系統結構層次,C正確;D、應采用同位素標記法分別標記兩組宿主細胞的U和T,用病毒侵染,來確定未知病毒的遺傳物質,D錯誤。故選D。6、A【解析】
蛋白質、多糖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單體是以若干個碳原子構成的碳鏈為基本骨架;細胞膜有三大功能,將細胞與外界隔開、控制物質進出細胞、進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氨基酸數∶mRNA核苷酸數∶基因中脫氧核苷酸數=1∶3∶6。【詳解】A、ACE2的單體是氨基酸,氨基酸等分子是以碳鏈為基本骨架的,A正確;B、ACE2與S蛋白結合體現了細胞膜信息傳遞的功能,B錯誤;C、ACE2的編碼基因位于X染色體,男性也有X染色體,在其體內心臟、腎臟、肺部、消化道等部位的細胞也會選擇性表達產生ACE2,C錯誤;D、ACE2是一種由805個氨基酸構成的跨膜蛋白,故ACE2的編碼基因由至少805×3×2=4830個脫氧核苷酸聚合而成的,D錯誤。故選A。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7、基因選擇性表達基因重組、基因突變高莖:中莖:矮莖=1∶6∶91/8利用親本雜交獲得F1,種植F1,提取F1的花粉,進行花藥離體培養(組織培養),獲得幼苗后,用秋水仙素處理幼苗,逐一分開移栽到易感病環境,表現抗病且植株為矮莖的就是所需品種【解析】
由題可知,親本易感病矮莖基因型為ggDDEE,抗病高莖基因型為GGddee。培育純合的抗病矮莖的方法有:雜交育種、誘變育種和單倍體育種。【詳解】(1)細胞分化是細胞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生穩定性差異的過程,其實質是基因的選擇表達,因此“海水稻”產生調節滲透壓的代謝產物在莖部和葉肉細胞中很難找到的根本原因是基因選擇性表達。(2)雜交育種的原理是通過基因重組把兩個或多個優良基因集合在一起。“經多年耐鹽堿選育獲得,其耐鹽堿能力遠強于野生海水稻,且產量高”說明進行了誘變育種,其原理是基因突變。因此獲得品種M的育種原理有基因重組和基因突變。(3)若只考慮莖的高矮這一相對性狀,兩親本雜交所得的F1基因型為DdEe,F1在自然狀態下繁殖即自交,理論上F2的表現型及比例為矮莖(D_E_)∶中莖(3D_ee+3ddE_)∶高莖(ddee)=9∶6∶1。(4)要得到純合的抗病矮莖基因型為GGDDEE,通過單倍體育種,親本易感病矮莖基因型為ggDDEE,抗病高莖基因型為GGddee,F1為GgDdEe可產生8種比例相等的花粉,所以理論上獲得純合的抗病矮莖“海水稻”品種的概率是1/8。單倍體育種過程:利用親本雜交獲得F1,種植F1,提取F1的花粉,進行花藥離體培養(組織培養),獲得幼苗后,用秋水仙素處理幼苗,逐一分開移栽到易感病環境,表現抗病且植株為矮莖的就是所需品種。答題關鍵在于理解基因自由組合定律、常規育種方法及原理,把握知識點間的內在聯系。8、常X紅眼:白眼=8:1白眼雄果蠅發生基因突變,XD突變為Xd白眼雄果蠅D基因所在的染色體(片段)缺失光鏡下觀察F1中紅眼雌果蠅染色體的形態(和數目)【解析】
據題干信息分析,果蠅的眼色為紫色必須具備A和D基因,即A-D-,眼色為紅色基因型為A-dd,白色的基因型為aa--。【詳解】(1)分析F1可知,果蠅的眼色與性別有關,且兩對基因獨立遺傳,因此有一對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假設A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則親代基因型為ddXAXA,和DDXaY,后代的表現型與題圖不符,因此等位基因A、a位于常染色體上,等位基因D、d位于X染色體上。
(2)若將F2中的紅眼果蠅(1/16AAXdXd,1/16AAXdY,1/8AaXdXd,1/8AaXdY)進行隨機交配,產生的雌配子:2/3AXd,1/3aXd.產生的雄配子:1/3AXd,1/3AY,1/6aXd,1/6aY,雌雄配子隨機結合,則F3中的表現型及比例為紅眼:白眼=(1-1/3×1/3):(1/3×1/3=8:1。
(3)由于親本中的一只白眼雄果蠅受到X射線的輻射,將其與多只親本紅眼雌果蠅雜交,得到F1全為紅眼果蠅,F1中不再出現紫眼果蠅,說明F1不再含有XD基因,出現這種結果的可能的原因有親本白眼雄果蠅發生基因突變,XD突變為Xd;親本白眼雄果蠅D基因所在的染色體片段缺失;以上兩種變異分別屬于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可通過光學顯微鏡來加以判斷。本題考查了基因分離定律和基因自由組合定律以及伴性遺傳等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能夠根據遺傳圖解判斷性狀的遺傳方式及顯隱性,再推斷出親本及子代的基因型。9、稀釋涂布平板法黃色圈(變色圈)直徑的大小作為緩沖溶液,抵制外界的酸和堿對溶液PH的影響,維持PH基本不變凝膠色譜法根據蛋白質分子之間分子大小、吸附性質等差異進行純化(或電泳法根據蛋白質之間電荷,分子大小等差異進行純化)(或透析法根據蛋白質之間分子大小差異進行純化)單位時間內單寧的降解量(或沒食子酸或葡萄糖的生產量)固定化酶(固定化細胞)【解析】
微生物的篩選需要使用選擇培養基,進行稀釋時需要無菌水;對微生物進行鑒定時還需要加入鑒別的指示劑;接種最常用的方法是平板劃線法和稀釋涂布平板法。據此分析作答。【詳解】(1)稀釋適量倍數后,接種到選擇培養基的方法為稀釋涂布平板法;由題干信息知“單寧酶能夠水解單寧酸生成沒食子酸和葡萄糖”且“溴酚藍在單寧酸環境中為藍紫色,在沒食子酸環境中為黃色”,若存在單寧酶,則會從藍紫色變為黃色,故可根據黃色圈(變色圈)直徑的大小作為挑取單寧酶產生菌的標志。(2)本實驗中檸檬酸檸檬酸鈉的作用是作為緩沖溶液,抵制外界的酸和堿對溶液PH的影響,維持PH基本不變;可用凝膠色譜法對單寧酶進行純化,實驗原理是根據蛋白質分子之間分子大小、吸附性質等差異進行純化。(或電泳法:根據蛋白質之間電荷,分子大小等差異進行純化)(或透析法:根據蛋白質之間分子大小差異進行純化)(3)“單寧酶是一類能夠水解單寧酸生成沒食子酸和葡萄糖的水解酶”,故該酶活性的大小可用單位時間內單寧的降解量(或沒食子酸或葡萄糖的生產量)表示;固定化酶等技術使酶能夠重復利用,而且還能提高產品的品質。本題主要考查微生物的利用的知識,明確單寧酶的作用及擴大培養的機理的步驟是解題關鍵。10、光照強度細胞質基質、線粒體CO2濃度840高溫、強光照對小麥葉片光合作用的影響不大(沒影響)不可行缺乏對照【解析】
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1.溫度對光合作用的影響:在最適溫度下酶的活性最強,光合作用強度最大,當溫度低于最適溫度,光合作用強度隨溫度的增加而加強,當溫度高于最適溫度,光合作用強度隨溫度的增加而減弱;
2.二氧化碳濃度對光合作用的影響:在一定范圍內,光合作用強度隨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加而增強。當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強度不再增強;
3.光照強度對光合作用的影響:在一定范圍內,光合作用強度隨光照強度的增加而增強。當光照強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強度不再增強。【詳解】(1)由實驗結果分析可知,本實驗的自變量是光照強度。黑暗條件下小麥葉肉細胞只能進行呼吸作用,此時能產生ATP的場所有細胞質基質、線粒體。(2)當光照強度超過9千勒克司時,小麥光合速率不再增加,顯然此時不是光反應提供的還原氫和ATP的制約,而應該是暗反應受到了限制,考慮外界因素,應該是CO2濃度限制了光合速率的增加。(3)實驗結果顯示,當光照強度為3千勒克司時,光合速率與呼吸速率相等,所以此時小麥固定的CO2的量為8mgCO2/l00cm2葉·小時,當光照強度為9千勒克司時,根據表中數據可知此時凈光合速率為32mgCO2/100cm2葉·小時,小麥固定的CO2的量實際是小麥總光合速率,總光合速率=凈光合速率+呼吸速率=32+8=40(mgCO2/100cm2葉·小時)。(4)①若實驗測得a≈b,說明小麥凈光合速率在這兩個條件下基本一致,也就是說高溫、強光照對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購房合同補充條款列舉
- 公司合作養殖合同樣本
- 買土地建房合同標準文本
- 二零二五版大會參展須知
- 民間個人借款擔保協議書
- 二零二五版簡單車輛質押合同范例示例
- 郴州人才認定申報工作指南
- 借款反擔保的合同
- 二零二五版房屋征收決定
- 二零二五版自愿內退協議書
- 企業員工愛崗敬業培訓課件
- 中國古代文學史二復習資料
- 2024年重慶發展投資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成熟生產線評價報告
- 足球準確傳球訓練技巧:提高準確傳球能力掌控比賽節奏
- 數字美的智慧工業白皮書-2023.09
- 自救器培訓(2023年煤礦安全生產培訓教師培訓班隨堂課程設計)
- 成人癌性疼痛護理指南解讀
- 供應鏈安全風險評估與管理項目風險評估報告
- 2023年-2024年電子物證專業考試復習題庫(含答案)
- 北師大版數學三年級下冊《分一分》(一)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