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文言文的翻譯技巧與實戰試題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共20分)
1.下列關于文言文翻譯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文言文翻譯要遵循“信、達、雅”的原則
B.文言文翻譯中,有些詞語在現代漢語中已不存在,應保留原詞
C.文言文翻譯要力求忠實于原文,不隨意增刪
D.文言文翻譯要盡量使譯文符合現代漢語的表達習慣
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詞性相同的是:
A.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也。
B.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C.女也不爽,士貳其行。
D.滿招損,謙受益。
3.下列句子中,沒有使用借代修辭手法的是:
A.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B.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C.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D.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4.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是:
A.群賢畢至,少長咸集。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C.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D.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5.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用法相同的是:
A.舉案齊眉,相敬如賓。
B.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C.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D.舉世皆知,莫之能測。
6.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詞性不同的是:
A.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也。
B.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C.女也不爽,士貳其行。
D.滿招損,謙受益。
7.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是:
A.群賢畢至,少長咸集。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C.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D.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8.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用法相同的是:
A.舉案齊眉,相敬如賓。
B.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C.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D.舉世皆知,莫之能測。
9.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詞性不同的是:
A.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也。
B.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C.女也不爽,士貳其行。
D.滿招損,謙受益。
10.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是:
A.群賢畢至,少長咸集。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C.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D.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3分,共15分)
1.文言文翻譯中,下列哪些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原文?
A.理解詞義
B.分析句子結構
C.推斷語氣
D.查找注釋
2.下列哪些修辭手法常用于文言文中?
A.比喻
B.借代
C.排比
D.對偶
3.下列哪些句子中使用了借代修辭手法?
A.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B.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C.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D.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4.下列哪些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辭手法?
A.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C.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D.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5.下列哪些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辭手法?
A.舉案齊眉,相敬如賓。
B.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C.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D.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三、判斷題(每題2分,共10分)
1.文言文翻譯要力求忠實于原文,但可以適當增刪詞語。()
2.文言文翻譯中,有些詞語在現代漢語中已不存在,應保留原詞。()
3.文言文翻譯要力求符合現代漢語的表達習慣。()
4.文言文翻譯中,借代修辭手法常用于表示事物的性質、特點或關系。()
5.文言文翻譯中,比喻修辭手法常用于表示抽象的概念或情感。()
6.文言文翻譯中,排比修辭手法常用于增強語言的節奏感和氣勢。()
7.文言文翻譯中,對偶修辭手法常用于表達并列的關系或對比的意境。()
8.文言文翻譯中,借代修辭手法常用于表示事物的大小、多少或程度。()
9.文言文翻譯中,比喻修辭手法常用于表示事物的性質、特點或關系。()
10.文言文翻譯中,排比修辭手法常用于增強語言的節奏感和氣勢。()
四、簡答題(每題10分,共25分)
1.題目:請簡要說明文言文翻譯中直譯和意譯的區別。
答案:直譯是指將文言文中的每個字、詞、句都翻譯成現代漢語,力求忠實于原文的字面意思;而意譯則是根據文言文的內容和語境,將原文的深層含義用現代漢語表達出來,有時會省略或替換原文中的某些詞語。
2.題目:在文言文翻譯中,如何處理生僻詞語和古漢語語法現象?
答案:對于生僻詞語,可以查閱相關工具書或參考注釋,理解其基本含義;對于古漢語語法現象,可以通過分析句子結構、詞性變化等方式,結合現代漢語語法知識進行適當調整。
3.題目:試舉例說明文言文翻譯中如何運用增刪、替換、移位等方法。
答案:增刪是指在翻譯時根據需要增加或刪除某些詞語,以使譯文更加流暢;替換是指用現代漢語中常見的詞語替換文言文中的生僻詞語;移位是指調整文言文中句子成分的位置,使譯文符合現代漢語的表達習慣。例如,將文言文中的定語后置結構移至中心語之前。
4.題目:如何判斷文言文句子中的省略現象?
答案:判斷文言文句子中的省略現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根據上下文推測省略的內容;二是關注文言文中常見的省略類型,如主語省略、賓語省略、謂語省略等;三是結合句子結構,分析省略成分在原句中的作用。
5.題目:在文言文翻譯中,如何處理句子中的修辭手法?
答案:在翻譯時,應盡量保留原文中的修辭手法,使其在譯文中得到體現。對于比喻、借代等修辭手法,可以直接用現代漢語中的相應表達方式來翻譯;對于排比、對偶等修辭手法,可以通過調整句子結構,使譯文保持相應的修辭效果。
五、論述題
題目:結合具體實例,論述文言文翻譯中如何把握語境,準確理解詞義。
答案:在文言文翻譯中,把握語境是準確理解詞義的關鍵。以下結合具體實例進行論述:
1.語境推測詞義:語境可以幫助我們推測文言文中某些詞語的具體含義。例如,《史記·項羽本紀》中有“力拔山兮氣蓋世”的句子,這里的“拔”字,如果僅從字面意思理解,可能認為是“拔起”的意思。但結合上下文,我們知道這是形容項羽力大無窮,所以“拔”在這里應理解為“舉起”。
2.語境理解詞性變化:文言文中,一些詞語的詞性可能會根據語境發生變化。例如,《論語·為政》中的“溫故而知新”,這里的“故”原本是名詞,但在句子中作狀語,表示“舊的”,所以應理解為動詞。
3.語境把握詞義輕重:文言文中,一些詞語的含義可能會因語境的不同而有所輕重。例如,《孟子·告子下》中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里的“助”字,在“得道多助”中意為“幫助”,而在“失道寡助”中則表示“輔助”,含義略有輕重之分。
4.語境判斷詞義正反:文言文中,一些詞語的含義可能會因語境而出現正反變化。例如,《莊子·逍遙游》中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這里的“涯”字,在“吾生也有涯”中意為“邊界”,而在“知也無涯”中則表示“無限制”,含義出現正反變化。
具體實例分析:
(1)例句:“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
分析:這里的“說”字,在句子中作謂語,表示“高興”,結合語境,可以推測出“說”字在此處的含義為“喜悅”。
(2)例句:“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莊子·逍遙游》)
分析:這里的“庸”字,在句子中作狀語,表示“難道”,結合語境,可以判斷出“庸”字在此處的含義為反問。
試卷答案如下: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共20分)
1.B
解析思路:選項A、C、D都是正確的文言文翻譯原則,而選項B提到保留原詞,這是不正確的,因為文言文翻譯時應盡量用現代漢語表達,除非原詞具有特殊的文化內涵或無法用現代漢語準確表達。
2.D
解析思路:選項A、B、C中的加點詞都是名詞,而選項D中的加點詞“滿”是形容詞,因此選D。
3.C
解析思路:選項A、B、D都使用了借代修辭手法,而選項C中的句子沒有使用任何修辭手法,因此選C。
4.B
解析思路:選項A、C、D中的加點詞都是形容詞,而選項B中的加點詞“青青”是形容詞重疊,表示程度,因此選B。
5.A
解析思路:選項A、B、C、D中的加點詞都是動詞,但用法不同,選項A中的“使”是使動用法,表示“使……”,因此選A。
6.D
解析思路:選項A、B、C中的加點詞都是名詞,而選項D中的加點詞“滿”是形容詞,因此選D。
7.B
解析思路:選項A、C、D中的加點詞都是形容詞,而選項B中的加點詞“青青”是形容詞重疊,表示程度,因此選B。
8.D
解析思路:選項A、B、C中的加點詞都是動詞,但用法不同,選項D中的“舉世皆知”和“莫之能測”都是成語,用法相同,因此選D。
9.C
解析思路:選項A、B、D中的加點詞都是名詞,而選項C中的加點詞“其”是代詞,因此選C。
10.A
解析思路:選項A、B、C、D中的加點詞都是形容詞,但選項A中的“群賢畢至”和“少長咸集”都是成語,用法相同,因此選A。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3分,共15分)
1.ABCD
解析思路:這四個選項都是文言文翻譯中常用的方法,直譯、意譯、理解詞義、分析句子結構、推斷語氣和查找注釋都是翻譯時需要考慮的方面。
2.ABCD
解析思路:比喻、借代、排比和對偶都是文言文中常見的修辭手法,這些手法在翻譯時需要特別注意,以保持原文的修辭效果。
3.ABD
解析思路:選項A、B、D中的句子都使用了借代修辭手法,而選項C中的句子沒有使用借代。
4.ACD
解析思路:選項A、C、D中的句子都使用了比喻修辭手法,而選項B中的句子沒有使用比喻。
5.ABCD
解析思路:選項A、B、C、D中的句子都使用了排比修辭手法,這些句子通過重復的結構和相似的詞語來增強語言的節奏感和氣勢。
三、判斷題(每題2分,共10分)
1.×
解析思路:文言文翻譯時應力求忠實于原文,但并非所有情況下都可以保留原詞,有時需要根據語境進行替換或解釋。
2.×
解析思路:文言文翻譯時應盡量用現代漢語表達,除非原詞具有特殊的文化內涵或無法用現代漢語準確表達。
3.√
解析思路:文言文翻譯時確實要力求符合現代漢語的表達習慣,以便讀者能夠更好地理解。
4.√
解析思路:借代修辭手法常用于表示事物的性質、特點或關系,如用“龍”代指皇帝,用“松柏”代指堅強不屈。
5.√
解析思路:比喻修辭手法常用于表示抽象的概念或情感,如用“如夢似幻”來形容美好的景象。
6.√
解析思路:排比修辭手法常用于增強語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3七年級歷史上冊 第四單元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 第20課 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線隨心走》(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蘇少版(2024)美術一年級下冊
- 2023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六單元 名著導讀《水滸傳》 古典小說的閱讀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第三單元 創建交互動畫 第14課 在網站上發布動畫 把動畫發布成HTML文件》教學設計教學反思-2023-2024學年初中信息技術人教版八年級上冊
- Unit 3 Animal Friends.Section A(1a-3)課時備課教案 2024-2025學年魯教版(五四學制)(2024)六年級英語下冊
- Starter Unit 2 Section B 1a-2b,Project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人教版英語七年級上冊
- 一年級信息技術上冊 生活和學習中的好幫手-信息技術 1教學設計 河大版
- 個人簡歷-競聘者自我呈現方案
- 7 健康看電視(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上冊
- Module 8 Story time Unit 2 Goldilocks hurried out of the house 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外研版英語七年級下冊
- 《現代設計史》考試復習題庫(含答案)
- 房屋延期交房起訴狀
- 2.2活塞連桿組課件講解
- 超市會員服務合同
- 飯店定金合同范本
- 2024年廣東省中考生物+地理試卷(含答案)
- 2024年新疆中考語文試卷真題(含答案)
- 圍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
- 2024年河南應用技術職業學院單招職業適應性測試題庫必考題
- 專用車輛安全管理制度罐式容器
- 2024年河南師范大學附中中招二模英語試卷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