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輪專項分層特訓卷··高三地理題型一 選擇題專項驗收(一)_第1頁
高考地理二輪專項分層特訓卷··高三地理題型一 選擇題專項驗收(一)_第2頁
高考地理二輪專項分層特訓卷··高三地理題型一 選擇題專項驗收(一)_第3頁
高考地理二輪專項分層特訓卷··高三地理題型一 選擇題專項驗收(一)_第4頁
高考地理二輪專項分層特訓卷··高三地理題型一 選擇題專項驗收(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選擇題專項驗收(一)奈曼沙漠位于內蒙古東部的科爾沁沙地南緣,大興安嶺東側。這里黃沙遍布,但某團隊卻通過在地下0.8~1米處鋪設特制的襯膜,在該地成功開墾出萬畝稻田。據此完成1~3題。1.與長江中下游地區相比,奈曼沙漠種植水稻的有利條件是()A.熱量充足B.地形平坦C.光照充足D.土壤肥沃2.該地種植水稻的主要水源來自于()A.地下水B.河流水C.大氣降水D.冰雪融水3.該地稻田地下鋪設特制的襯膜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肥力B.減少蒸發C.阻隔沙塵D.防止滲漏答案:1.C2.A3.D解析:第1題,由材料可知,該地位于內蒙古東部的科爾沁沙地南緣,大興安嶺東側,黃沙遍布,沙質土壤較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水稻土貧瘠,D項錯誤;該地緯度高,熱量沒有長江中下游地區充足,A項錯誤;該地位于大興安嶺東側,地勢起伏,不如長江中下游地區地形平坦,B項錯誤;該地為溫帶大陸性氣候,氣候干旱,降水較少,光照充足,而長江中下游地區為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濕潤,晴天比奈曼沙漠少,光照條件不如奈曼沙漠,故C項正確。第2題,該地氣候干旱,降水較少,C項錯誤;冰雪融水主要集中在春節,無法滿足水稻種植的需求,D項錯誤;科爾沁沙地,黃沙遍布,河流較少,徑流量小,水量不足,B項錯誤;該地種植水稻的主要水源來自于地下水,故A項正確。第3題,該地為沙漠,遍布黃沙,水源容易下滲,稻田地下鋪設特制的襯膜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滲漏,故D項正確。干熱巖是指內部不存在或僅存在少量流體、溫度高于180℃的異常高溫巖體,可用于發電和取暖。初步估算中國埋深3~10km范圍內的干熱巖資源量相當于860萬億噸標準煤,按2%的可開采資源量計算,相當于中國2010年能源消耗總量的5200倍。干熱巖資源的開發主要利用增強型地熱系統(如圖所示)來提取其內部的熱量,我國研究起步較晚,目前西安市多個小區和辦公場所已經實現干熱巖供暖。據此完成4~5題。4.目前限制我國大規模開發干熱巖資源的主要因素是()A.資源B.政策C.技術D.市場5.西安市大力開發利用干熱巖資源,有利于()A.緩解沉降B.改善大氣質量C.減少地震D.減少能耗答案:4.C5.B解析:第4題,由“干熱巖資源的開發主要利用增強型地熱系統來提取其內部的熱量,我國研究起步較晚”可知,目前限制我國大規模開發干熱巖資源的主要因素是技術不成熟,故C項正確。第5題,干熱巖資源屬于地熱資源的一種,是清潔能源,其有效利用可以一定程度上減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減少污染氣體的排放,改善大氣質量,B項正確。地下水位是指地下水水面的海拔高度,淺層地下水水位的起伏形勢通常與當地地表一致且催生地下徑流,而地下水“埋深”則是指其相對于地表的埋藏深度。如圖示意蘇州市2005~2015年淺層地下水平均水位與平均埋深。據此完成6~8題。6.蘇州市地勢()A.西南高東北低B.東南高西北低C.西北高東南低D.東北高西南低7.甲、乙、丙、丁四個地點中淺層地下水流速最大的是()A.甲B.乙C.丙D.丁8.圖中丁地的海拔約為()A.5.2mB.2.8mC.4mD.1.2m答案:6.C7.B8.A解析:第6題,由材料可知,淺層地下水水位的起伏形勢通常與當地地表一致,讀圖中地下水水位線數值可知蘇州市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故C項正確。第7題,由材料“淺層地下水水位的起伏形勢通常與當地地表一致且催生地下徑流”可知,地下徑流與地表徑流類似,地勢落差越大水流越快。在圖中地下水位線越密集則代表地勢落差越大,讀圖可知,乙處水位線最為密集,地下水流速最大,故B項正確。第8題,由材料可知,丁地的海拔高度等于該地的地下水位高度加上地下水的埋藏深度。故丁地海拔高度為4.0+1.2=5.2m,故A項正確。扎魯比諾港(42°40′N,131°07′E)位于俄羅斯濱海邊疆區特羅伊察灣,海灣水質優良,海洋生物豐富。港區潮差不明顯,冬季不封凍,四季可通航。近年中俄兩國計劃合作擴建扎魯比諾港,該港口的合作開發將為吉林省打開一條海上對外通道。據此完成9~11題。9.特羅伊察灣水質優良,主要因為()A.海洋生物豐富,利于水體凈化B.風浪大,污染物易擴散C.經濟發達,居民環保意識強D.海灣人口少,開發程度低10.扎魯比諾港不封凍的原因是()A.緯度低,水溫高B.緯度高,日照時間長C.暖流流經,水域增溫D.西風控制,氣候溫和11.扎魯比諾港擴建后,外運量將顯著增加的農產品可能是()A.玉米B.牛肉C.蘋果D.茶葉答案:9.D10.C11.A解析:第9題,海洋生物豐富與水質關系不大,A錯誤;該地位于東亞季風區,夏季為向岸風,不利于污染物擴散,B錯誤;當地位于俄羅斯遠東地區,經濟不發達,C錯誤;當地人口少,開發程度低,是水質優良的主要原因,D正確。故選D。第10題,當地緯度較高,A錯誤;封凍與否主要看冬季,當地冬季晝短夜長,B錯誤;該海域受日本暖流影響,是不封凍的原因,C正確;該地區位于季風區,D錯誤。故選C。第11題,當地位于中溫帶,蘋果為暖溫帶水果,茶葉多分布于亞熱帶、熱帶丘陵山區;該地區靠近東北平原,當地(尤其是吉林)多盛產玉米,而根據材料港口將為吉林省打開一條海上對外通道,故選A。如圖是印度半島局部地區略圖。圖示區域沿海平原為水稻種植區,德干高原為小麥種植區。據此完成12~14題。12.圖示沿海平原地區夏季氣候特點是()A.高溫多雨B.高溫少雨C.低溫多雨D.低溫少雨13.圖中水稻種植區的傳統生產特點是()A.商品率高B.科技水平高C.機械化水平高D.單位面積產量高14.導致該區域農作物分布差異的主要因素是()A.氣溫B.降水C.市場D.交通答案:12.A13.D14.B解析:第12題,本題考查氣候特征的分析。印度半島為熱帶季風氣候,夏季受西南季風的影響高溫多雨,A正確。第13題,本題考查亞洲水稻種植業的特點。小農經營為主(以家庭為生產單位),單位面積產量高,但是商品率比較低,A錯D對;機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較低(日本除外),B、C錯。第14題,本題考查農業區位因素。水稻種植需水量大、小麥種植需水量較小,因此水稻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側降水豐富的沿海平原地區,德干高原由于位于西南季風的背風坡降水較少,為小麥的種植區,因此B正確。由于泥沙淤積,黃河下游形成地上河,歷史上黃河下游大堤“三年兩決口”,黃河泛濫給下游兩岸地區造成巨大威脅。新中國成立后,黃河下游大堤沒有發生過決口現象。如圖是開封附近的黃河斷面圖。據此完成15~17題。15.歷史上黃河下游經常決口的主要原因是()A.落差大B.流速快C.冰期長D.河床高16.黃河下游的主要補給水源是()A.中上游來水和河面上空的降水B.中上游來水和河流附近的湖水C.支流匯入和河面上空的降水D.支流匯入和河流附近的湖水17.開封附近土地鹽堿化較嚴重與黃河具有關聯性,表現為()A.河水下滲造成地下水變咸B.河水下滲造成地下水位上升C.河水不足造成附近土壤干燥D.河水不足造成附近植被退化答案:15.D16.A17.B解析:第15題,黃河下游流經華北平原地區地勢低平,河流落差小,流速慢,A、B錯誤;由于處于華北平原地區氣溫低于0℃時間較短,結冰期短,C錯誤;黃河下游由于地勢低平,河流流速慢,來自于黃土高原的泥沙大量淤積,形成地上河,導致排水不暢,洪澇災害眾多,進而導致經常決口,D正確。故選D。第16題,本題考查陸地水體間的相互關系。黃河下游形成地上河,河床高于兩側,下游河流附近的湖水和支流匯入,由于地勢較低,無法補給黃河水,其水源主要來自中上游地區河流的來水和河面上空的大氣降水,B、C、D錯誤,A正確。第17題,土壤鹽堿化是由于地下水位上升,鹽分隨地下水帶到土壤表層,迅速蒸發使鹽分滯留在土壤表層的現象;開封附近土地鹽堿化較嚴重是由于河水下滲造成地下水位上升,再加上蒸發旺盛而造成的,B正確。人口年齡結構是指兒童(0~14歲)人口、勞動力(15~59歲)人口和老年(60歲以上)人口的比重情況,我國出現人口結構不合理現象。2016年國家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兩孩政策可以通過提高育齡婦女生育水平改善人口年齡結構,促進人口均衡發展。下表為我國2015~2018年人口統計資料。據此完成18~19題。年份2015201620172018出生率(‰)12.0712.9512.4310.94死亡率(‰)7.117.097.117.13自然增長率(‰)4.965.865.323.8118.2018年兩孩政策釋放效應有所下降,表現為()A.人口出生率提高B.人口死亡率提高C.人口出生率下降D.人口死亡率下降19.兩孩政策實施以來,對人口年齡結構的影響是()A.兒童比重先降后增B.老年人比重先降后增C.勞動力比重持續增大D.老年人比重持續下降答案:18.C19.B解析:第18題,本題考查人口政策變化對人口數量的影響。直接通過表中信息可知2018年較前幾年出生率下降,因此直接選C。第19題,通過對表中數據分析,2015~2018年兩孩政策的實施,由于出生率的先增加后減少會導致兒童的比重先增加后減少,A錯;勞動力比重應該是先下降后上升,C錯誤;老年人的比重先下降后上升,B正確,D錯誤。故選B。紐約是美國東部最大的海港。伊利運河的開挖,主要是為了加強美國東部和中西部的交通聯系,同時改善紐約市的用水條件。伊利運河西起伊利湖出口處的布法羅,東至哈德孫河沿岸的奧爾巴尼。伊利湖流向安大略湖形成了著名的尼亞加拉瀑布(落差超過50米)。如圖是伊利運河區往略圖。據此完成20~22題。20.哈德孫河與伊利運河接通后,奧爾巴尼附近上游河段水文特點的變化表現為()A.流量變大B.流速變慢C.含沙量變大D.結冰期變長21.伊利運河修建對紐約市的影響是()A.增加大氣降水B.緩解熱島效應C.擴大經濟腹地D.改善市內交通22.連接奧爾巴尼的伊利運河取水點沒有選擇安大略湖是為了()①降低開挖成本②實現水體自流③減少水量損耗④擴大聯系范圍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答案:20.B21.C22.D解析:第20題,本題考查人類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根據材料可知運河開通后會增加奧爾巴尼的水位,進而減少該區域到河流上游的縱比降,會降低河流的流速,因此B正確;而奧爾巴尼附近上游河段降水和流域面積沒變,水量和含沙量也不會變化,A、C錯誤;結冰期的長短與氣候有關,D錯誤,故選B。第21題,根據材料可知,伊利運河的開挖,主要是為了加強美國東部和中西部的交通聯系,改善紐約與西部之間的交通狀況,擴大紐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