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的定位及功效_第1頁
穴位的定位及功效_第2頁
穴位的定位及功效_第3頁
穴位的定位及功效_第4頁
穴位的定位及功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穴位的定位及功效第1頁,共33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腿前側1、足太陰脾經穴血海;定位:屈膝,在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2寸,功效:主治月經不調,出血癥,氣逆腹脹,貧血,緩解脾胃不調。2、足陽明胃經足三里;定位:膝眼下三寸旁開一橫指。功效:非常好的強壯穴,長壽穴。治療慢性胃痛,增強免疫力,補益人體虛弱。也是一個胃腸的消氣穴。小貼士:腸胃先揉左腿,肝膽經先從右邊揉。3、足陽明胃經穴犢鼻;定位:屈膝,在膝部髕骨于髕韌帶外側凹陷中,功效:膝痛,下肢麻痹,腳氣。4、足太陰脾經穴三陰交;定位: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功效:腹痛,腸鳴,腹脹,便溏,月經不調,失眠,神經衰弱,蕁麻疹,神經性皮炎。5、足陽明胃經穴解溪;定位:在足背與小腿交界處的橫紋中央凹陷處,功效:腹脹、便秘,頭痛眩暈,下肢麻痹。6、足厥陰肝經穴太沖;定位:大腳趾和二腳趾指縫之間上面1寸,功效:是肝經的原穴,緩解頭暈頭疼失眠,腹脹,疏肝理氣,幫助心臟供血,對情緒壓抑有宣泄作用。第2頁,共33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腿后側1、足太陽膀胱經承扶;定位:在大腿后側,臀下橫紋正中。功效:祛濕補氣,緩解腰痛、痔瘡。

2、足太陽膀胱經委中;定位:腘橫紋中點,功效:治療腰背痛要穴,排毒的出口。需彎曲腿部點按。3、足太陽膀胱經承山;定位: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與昆侖之間,當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時腓腸肌肌腹下出現三角形凹陷處。功效:治療腰腿痛,痔瘡。4、足少陰腎經穴太溪;定位:腳內踝后側貼著內踝。功效:腎經的原穴,補腎的大穴。對人體非常有補益作用。5、足太陽膀胱經穴昆侖;定位:外踝后側凹陷,功效:經常撥動可以降低血壓,增強大腸的蠕動,治療便秘。對治療腰痛也有很好的效果。6、足少陰腎經穴涌泉;定位:在足底部,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約當足底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之一與后三分之二交點上。功效:人體長壽大穴,排毒穴,經常按摩此穴,則腎精充足,耳聰目明,精力充沛,腰膝壯實,行走有力。輔助治療頭痛、休克、中暑、偏癱、耳鳴、腎炎、每晚按摩100次可調節高血壓。第3頁,共33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腹部1、任脈穴上脘;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5寸,功效:胃痛,腹脹,嘔吐,食不化,黃疸,泄利,虛勞吐血,咳嗽痰多2、任脈穴中脘;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功效:脾的募穴,八會穴之腑會。胃痛,腹痛,腹脹,反胃,食不,便血,喘息不止,失眠,胃炎,胃潰瘍,胃擴張,食物中毒化;腸鳴,便秘3、任脈穴下脘;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2寸功效:腹脹,嘔吐,食谷不化,腸鳴,虛腫4、足少陰腎經穴盲俞;定位:在腹中部,當臍中旁開0.5寸。功效:腹痛繞臍,嘔吐,腹脹,痢疾,便秘,疝氣,月經不調,腰脊痛。5、足陽明胃經穴天樞;定位:在腹中部,距臍中2寸。功效:大腸的募穴,便秘、腹脹、腹瀉、消化不良、惡心。6、任脈穴氣海;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1.5寸。。功效:肓的原穴,腹痛,腹脹水谷不化,四肢乏力。婦科病、腰痛、食欲不振。7、任脈穴關元;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3寸。功效:小腸的募穴。培補元氣,痛經,腸炎,神經衰弱,小兒單純性消化不良。泌尿、生殖器疾病,太胖(減肥)、太瘦(增肥)等也很有療效。第4頁,共33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背部1、督脈經穴風府:定位:在項部,當后發際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兩側斜方肌之間凹陷處。功效:癲狂,中風,悲恐驚悸,半身不遂,眩暈,頸項強痛,目痛。2、足少陽膽經穴風池;定位:在項部,當枕骨之下,與風府相平,在發際邊凹陷處。功效:對眼睛酸澀,頭部眩暈有治療作用。3、手太陽小腸經穴肩中俞:在背部,當第7頸椎棘突下,旁開2寸。功效:呼吸系統疾病:支氣管炎,哮喘,支氣管擴張,吐血;視力減退,肩背疼痛等4、手太陽小腸經穴天宗:定位:在肩胛部,當岡下窩中央凹陷處,與第四胸椎相平。功效:舒筋活絡,理氣消腫,對肩胛酸痛肩周炎,肩背軟組織損傷,肘臂外后側痛,上肢不舉,頸項頰頷腫痛,乳腺炎,咳嗽氣喘。5、手太陽小腸經穴肩貞:定位:在肩關節后下方,臂內收時,腋后紋頭上1寸。功效:清頭聰耳,通經活絡耳鳴,耳聾;肩關節,腦血管病后遺癥,頸淋巴結結核,頭痛等。6、足太陽膀胱經穴大杼;定位:在背部,當第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功效:咳嗽,發熱,項強,肩背痛。7、足太陽膀胱經穴風門;定位:在背部,當第二胸推棘突下,旁開1.5寸。功效;疏風清熱,傷風,咳嗽。發熱,頭痛,項強,胸背痛。8、足太陽膀胱經穴肺俞:定位:在背部,當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功效:疏通心脈,寬胸理氣,心痛,心悸。咳嗽,胸悶。牙痛。【定位】:在背部,當第四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定位】:在背部,當第四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第5頁,共33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9、足太陽膀胱經穴厥陰俞;定位:在背部,當第四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功效:疏通心脈,寬胸理氣。心痛,心悸。咳嗽,胸悶。牙痛。10、足太陽膀胱經穴心俞;定位:在背部,當第五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功效:養血寧心,理氣止痛,通絡寬胸。心痛,心悸,胸悶,氣短。咳嗽,吐血。失眠,盜汗。11、足太陽膀胱經穴督俞;定位;在背部,當第六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功效:理氣寬胸,心痛,胸悶。胃痛,腹痛。咳嗽,氣喘。12、足太陽膀胱經膈俞;定位:在背部,第七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功效:理血化淤,調氣補虛,調和脾胃。便血。咳嗽,氣喘,吐血,盜汗。13、足太陽膀胱經肝俞:定位:在背部,當第九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功效:疏肝理氣,養血明目,癲狂,脊背痛。14、足太陽膀胱經膽俞:定位:在背部,當第十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功效:疏肝利膽,理氣解郁,調和脾胃,口苦,脅痛。肺癆,潮熱。15、足太陽膀胱經脾俞:定位:在背部,當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功效:健脾利濕,益氣和中。腹脹,嘔吐,痢疾,便血。水腫。16、足太陽膀胱經胃俞;定位:在背部,當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功效:理氣和胃,化濕消滯。胃痛,嘔吐。腹脹,腸鳴。17、足太陽膀胱經三焦俞;定位:在腰部,當第一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功效:通利三焦,疏調水道。水腫,小便不利。腹脹,腸鳴。膝關節無力。18、足太陽膀胱經腎俞;定位:在腰部,當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功效:滋陰壯陽,補腎益氣,利水消腫。遺尿,小便不利,水腫。月經不調,耳聾,耳鳴,咳嗽,氣喘。中風偏癱,腰痛,骨病。

第6頁,共33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9、足太陽膀胱經穴氣海俞;定位:在腰部,當第三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功效:培元益氣,強壯腰膝。腹脹,腸鳴,痛經,腰痛。20、足太陽膀胱經穴大腸俞;定位:在腰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功效:通腸利腑,強壯腰膝。腹脹,便秘,痔瘡出血。腰痛。21、足太陽膀胱經穴關元俞;定位:在腰部第五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功效:壯陽補腎,調理下焦。腰骶痛。腹脹,小便頻數或不利。22、足太陽膀胱經穴小腸俞;定位:在骶部骶正中嵴旁開1.5寸,平第一骶后孔。功效:通腸利腑,清熱利濕。腰骶痛,膝關節痛。小腹脹痛,小便不利。23、足太陽膀胱經穴膀胱俞;定位:在骶部,當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二骶后孔。功效:通調膀胱,清熱利濕。小便不利,腰脊強痛,腿痛。便秘。第7頁,共33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8頁,共33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肺經乃以肺為中心,連接胸、手、手掌、拇指的經脈。呼吸系統受到傷害時,尋找位于此經脈的各穴位,并利用這些穴位加以治療便能產生療效。肺部的功能主要是將空氣吸入體內,并將其連送分配至五臟(內臟),以維持生存。若此機能發生異常時,會有上火、口干渴、胸痛、咳嗽、心悸、喘息等癥狀出現。此外,尚會產生脖根部痛、肘至手腕痛及麻痹等。隨著身體機能降低,皮膚呈現干燥、沒有光澤的現象、臉色蒼白、聲音微弱、元氣喪失,并連帶地失去耐性。精神上也常會因為小小的挫折,而導致心情暗淡。呼吸系統的疾病,在秋冬之際會有惡化的傾向,故請提高警覺。食物方面會偏好清淡的食物,而不喜吃油膩的食物。當身體呈現以上所述的癥狀時,請刺激肺經上的穴位,使氣血流通順暢,身體便能迅速恢復輕松愉快。肺經的主要穴位有中府穴、云門穴、天府穴、俠白穴、尺澤穴、孔最穴、列缺穴、經渠穴、太淵穴、魚際穴、少商穴等。第9頁,共33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0頁,共33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現代醫學并無心包這個名詞。古時候的中國人,視心臟為人體重要的器官,故認為心臟外有一層膜保護心臟,而此膜即稱為心包。因此,心包有保護心臟、使心臟機能正常運轉的功能。心包經是通過分隔胸腹的三焦中的膻中、中脘、陰交三個重要穴位的經脈。通過胸部后,經側腹、手的內側、手掌、中指一直連續下來。心包經包圍心臟,有保護作用,若有受損其所呈現的癥狀和心臟受傷害時一樣。如臉部上火、發紅。心悸、目黃。沿著心包經的經脈,由胸到側腹,會產生疼痛、麻痹感。并伴發抽筋、手掌發熱等癥狀。心包經有異常時,壓迫胸部的膻中穴位有痛感,背上第四胸椎旁的厥陰俞穴位感覺有硬塊。心包經的穴道包括天池、天泉、曲澤、郄門、間使、內關、大陵、勞宮、中衛等。心包經異常時,請利用以上列舉的穴道加以治療,癥狀就能獲得改善。第11頁,共33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2頁,共33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心臟在中醫醫學中是屬于五臟之一:位于肺之下,橫隔膜之上,狀如蓮花一般,且附著于胸椎的第五根肋骨附近。和現代醫學所認為的心臟機能大致相同,是維持生命活動的重要組織。心經是維持心臟功能的經脈,假使有任何損害的話,機能便會降低或亢進,并呈現出各種不適的癥狀,如眼睛帶黃并有充血的跡象。喉嚨痛。由手臂開始,經肘部到手掌、小指為止。有疼痛、冰冷及麻痹的感覺。或者是相反地有熱感。臉部發燒,有如上火一般。講話的聲音明朗,比較喜歡說話、笑。精力旺盛、富有同情心,有時也會感情用事。食物則偏好辣味,但體力卻不太好。可以在位于第五胸椎附近的心俞穴位處壓看看,會感覺到似乎有硬塊。心經的穴位包括有極泉、青云、少海、靈道、進里、陰剎、神門、少府、少衛等九個穴位。心經發生異常時,身體會有各種不舒服的感覺,此時請刺激心經上的穴位,癥狀就能減輕了。第13頁,共33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4頁,共33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手陽明大腸經是和肺經關系非常密切的經脈。呼吸系統有疾病時,以大腸經上的曲池穴位為治療點,是經常使用的療法。現代醫學中,大腸是承接小腸以上的直腸、結腸、盲腸,并以下連接肛門為終點的消化器官之一。然而,以中醫學而言,大腸是指從肚臍上約一、五寸的穴位開始,經直腸直通肛門的整個系統。大腸經發生異常時,會有牙痛、鼻塞、口干渴、喉嚨腫等癥狀出現。若壓迫肩膀至手臂之部位時,亦會有疼痛感。因為肺機能不好,所以皮膚會出現蒼白干燥、失去光澤的現象;又因養份無法順利運送,精神有不安定、容易焦躁的傾向。壓迫腹部的肚臍兩側及腰部時,會產生疼痛感。身體出現以上所述的癥狀時,使用大腸經的穴位加以治療,癥狀能減輕,身體也會感到輕快。治療大腸經的穴位有二十個,臉部有迎香、水溝。脖子部有扶突、天鼎。肩、肘部有巨骨、肩髃、臂孺、五里、肘髎、曲池、手三里、上廉、下廉、溫溜、偏歷、陽谷。手掌有合谷、三間、二間、商陽等。第15頁,共33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6頁,共33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現代醫學并無三焦這個名詞。中醫醫學則言:[司掌后天元氣之源]。腎是人天賦[先天之氣]的發源地,而三焦乃是人出生后,將經由食物而獲得的[后天之氣]吸收體內,并讓其循環內臟的機能。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三焦所成立的。上焦由脖子根部開始直通心窩處,包含主要的呼吸系統和循環系統。中焦由心窩開始至肚臍為止,包含消化系統。下焦由肚臍至恥骨終止,包含泌尿排泄系統。保持胸部及腹部的機能運轉正常是三焦經的主要任務。三焦經的穴道于心包經中已有提及,而上焦的膻中、中焦的中脘、下焦的陰交都是調節機能的重要穴位。三焦經的經脈發生異常時,身體會出現各種癥狀,如重聽、眼角痛、喉嚨或臉頰痛。脖子、下巴、肩膀、手臂疼痛。又,中焦部份的心窩至肚臍的肌肉發硬,則是生殖器、泌尿器異常的征兆。三焦經的主要穴位有二十三個。第17頁,共33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8頁,共33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小腸經現代醫學而言,是位于胃和大腸之間,長七公尺以上的重要消化器官。胃部尚未消化完全的食物一進入小腸,小腸即分泌腸液并混合其他的消化液,將食物完全融解為細小的分子,最后由小腸壁吸收。但在中醫醫學中,其所認為的小腸機能則稍有不同。小腸連接胃,胃部的水分和固態物會進入小腸;小腸門于肚臍以上附近的一個小洞,水份會由此流入膀胱,固態渣滓則進入大腸,而必要養分由脾膜所吸收。小腸經在消化機能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小腸經的機能衰退,會使身體不調和,并出現各種不舒服的癥狀。如眼睛帶黃。耳朵重聽。臉頰、喉嚨腫痛。上臂至肘部呈現麻痹、壓迫疼痛的癥狀。頭重、頭痛的感覺。若小腸經有異常時,壓迫后背腰部的小腸俞穴位,會感覺到似乎有硬塊。壓迫此處真的發現有硬塊時,可以刺激小腸經上的穴道,以減輕不愉快的癥狀。小腸經主要的穴位共有十九個。第19頁,共33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20頁,共33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足太陰脾經和脾臟相關,中醫醫學里所謂的脾臟,以現代醫學而言,是指胰臟的功能;特別和胃有深厚的關系,兩者相互影響,以完成消化機能。其主要的機能是溫暖五臟,并吸收運送胃部消化,完成之養分入五臟六腑,以生成身體需要的細胞。胃和脾兩個臟腑,具有表里關系,主宰著消化和吸收的功能。因此,脾經一發生異常,身體各種癥狀就會呈現出來。如心窩或胃附近會有重壓感,出現疼痛、惡心、打嗝等現象。容易下痢或便秘,身體消瘦下去。尿量少,有時甚至完全無法排尿。腳部容易冰冷、浮腫、身體有倦怠感。因為經常失眠,故身體感覺不適,不活躍。若出現以上所述的癥狀時,只要刺激經上的穴道,就能改善不適的癥狀。脾經上的穴位共有二十一個,列舉如下:胸、腹部分有大包、周榮、胸鄉、天谷、食賣、腹哀、大橫、腹結等。下肢部份有府舍、衛門、箕門、血海、陰陵泉、地機、漏谷、三陰交、商丘、公孫、太白、大都、隱白等。第21頁,共33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22頁,共33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肝臟從現代醫學而言,具有解毒和儲藏養份的作用,并且是維持生命不可或缺的臟器之一。然而,在中醫醫學的領域中,肝和腎一樣,擔負著維持人的生命機能的重要任務。肝屬木,可稱之為人體的將軍。將軍率領著抵御外敵的軍隊,肩負排除體內、體外不斷攏擊的毒素的任務,是一個專司解毒的臟器。肝經發生異常時,身體即會呈現各種不適的癥狀。如:臉煞費苦色不佳、喉干、惡心等。下痢。陰部痛、腰痛。腳的第三、指痛。焦燥、缺乏決斷力。肝經的經脈是由拇趾開始,和腎經、脾經交叉后往上行,經過性器而來到臍下約三寸之處。然后再由此地經過第九肘骨的前端,通過肝、膽等內臟。肝經由此繼續往上行,并在眼下分為左右兩條,一條直通頭上的腎脈,一條繞往唇部終止。肝經在第九肋骨處雖然有一個分叉,但是和十二經脈的起始肺經相銜接。因此,又因到十二經脈的最初經脈,形成生命永遠的循環通道。第23頁,共33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24頁,共33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腎臟依現代醫學而言,是掌管水份的調節,并具有將體內多余水份和代謝廢物由膀胱排出體外的功能;但在中醫醫學的領域中,腎臟包含著生命的原動力,是生殖力的源泉。因此,和現代醫學中的副腎機能很相近。副腎是小型的內分泌器官,是控制人體內臟機能的重要組織。因為其所處地位的重要性,所以此一機能一旦發生異常,便會引發各種不適的癥狀。如臉部皮膚帶黑,失去光澤。口干舌燥,喉嚨重痛。站起身時頭暈、食欲減退,特別是心窩處有無力感。下痢、容易疲勞。背、腳內側冰冷,腳底、腳尖發熱,有倦怠感,腰痛、精力衰退。精神衰弱,做任何事都提不起勁。腎是健康、生命之源,但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漸漸衰弱。若出現以上所述癥狀,請刺激腎經上的穴位,以謀求癥狀的改善。腎經共有二十七個穴位。第25頁,共33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26頁,共33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足陽明胃經是有關于消化系統非常重要的穴位。是從頭部開始,經脖子、胸、腹、下肢以至足尖等,非常長的經脈。消化系統有障礙時,會出現疲勞、身體倦怠、缺乏元氣等癥狀。皮膚沒有光澤,顯黑、黃。嘴唇容易破裂,有縱形皺紋,唇邊容易潰爛。發聲無力,發音模糊。精神不振,遲疑不決,悶悶不樂,經常苦惱,因此更加重消化系統的負擔。有喜吃甜食的傾向。此外,對清淡的食物有偏好,不愛吃油膩的食物。若要長久保持同一姿勢,則會坐立難安,無法鎮定下來。因為胃經的異常,經常被原因不明的頭痛所苦惱。出現前頭部和眼睛的疼痛、鼻塞、喉嚨痛、腹脹等癥狀。腳部覺得虛弱、麻痹。出現以上所述的癥狀,請刺激位于胃經上的穴位,癥狀就會有顯著的改善。胃經是非常長的經脈,但主要的穴位有四十五個。第27頁,共33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28頁,共33頁,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肝膽相照是一句非常有名的成語,也透露出肝、膽同一體的深厚關系,而膽其實更居于輔助肝機能的重要地位。膽經是由頭部繞往身體側面,并達到腳尖的一條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