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北省八市高三(3月)聯考地理_第1頁
2025年湖北省八市高三(3月)聯考地理_第2頁
2025年湖北省八市高三(3月)聯考地理_第3頁
2025年湖北省八市高三(3月)聯考地理_第4頁
2025年湖北省八市高三(3月)聯考地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地理試卷第1頁(共6頁)2025年湖北省八市高三(3月)聯考命題單位:咸寧市教科院審題單位:黃岡市教科院2025.3本試卷共6頁,18題,全卷滿分100分。考試用時75分鐘?!镒?荚図樌镒⒁馐马?1.答題前,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上,并將準考證號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2.選擇題的作答: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寫在試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3.非選擇題的作答:用黑色簽字筆直接答在答題卡上對應的答題區域內。寫在試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4.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上交。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北京中軸線南起永定門,北至鐘鼓樓,全長約7.8公里,是世界上現存最長的城市中軸線。2024年7月2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北京中軸線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圖1示意中軸線部分景觀及遺產要素。據此完成1~3題。1.北京中軸線①為直線型結構②為十字型結構③由實體街道組成④由建筑物和廣場組成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地理試卷第2頁(共6頁)2.北京古城的平面布局方正對稱,主要得益于關注湖北升學通獲取最新消息A.氣候適宜B.地形平坦C.河流眾多D.植被茂密3.北京中軸線成功申遺,其獨特的文化成就主要是A.天圓地方的建筑思想B.面朝后市的布局原則C.左祖右社的理想秩序D.以中為尊的中華文明銦金屬主要從鋅精礦中生產提取,經深加工制成的高端ITO靶材廣泛應用于電子產品顯示設備的生產制造,銦終端報廢產品中的銦含量較高。我國是含銦產品的生產和消費大國,自2007年起,商務部對其出口實行出口配額許可證和關稅管理。圖2為2000~2019年我國主要含銦產品貿易變化趨勢。據此完成4~6題。4.下列關于2000~2019年我國含銦貿易產品的說法正確的是A.鋅精礦含伴生礦B.初級產品進口量小C.銦金屬供小于求D.ITO靶材出口量大5.2007年后,我國銦金屬貿易量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技術水平提高B.消費需求增長C.國家政策影響D.生產規模擴大6.我國銦產業可持續發展的主要措施是①提高銦生產回收效率②擴大高端ITO靶材產業③大力開采國內鋅精礦④優化銦生產全產業鏈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鄉村就地城鎮化是一種新型城鎮化模式。鄉村旅游強大的帶動力及對區域綜合發展的協調能力是實現就地城鎮化最直接、最有利的途徑。圖3示意鄉村旅游驅動的就地城鎮化路徑。據此完成7~9題。地理試卷第3頁(共6頁)7.鄉村旅游促進經濟要素的聚集,主要包括①科技②人口③產業④消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鄉村旅游驅動就地城鎮化,體現了①經濟一體化②城鄉一體化③產城一體化④區域一體化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9.以旅游驅動就地城鎮化的模式可以促進①生態文明進步②區域均衡發展③城鎮合理布局④第二產業升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海霧的形成主要受海氣溫差、風等因素的影響。青島近岸海霧主要是海霧在海洋表層冷水區生成后向岸發展而形成。圖4示意青島某次近岸海霧發生時海平面氣溫分布(單圖410.關于海氣溫差對此次近岸海霧形成的說法正確的是A.海溫高于氣溫,利于海水蒸發B.海溫高于氣溫,利于水汽凝結C.海溫低于氣溫,利于海水蒸發D.海溫低于氣溫,利于水汽凝結11.青島近岸海霧多發的時間是12.有利于青島近岸海霧生成和維持的天氣條件是A.大氣靜風,無逆溫B.大氣靜風,有逆溫C.偏南微風,有逆溫D.偏南微風,無逆溫關注湖北升學通獲取最新消息河北昌黎翡翠島海岸沙丘(如圖5)位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陸域的核心區和緩沖區內,主沙丘為大峪沙丘。2008~2016年,七里海至大峪沙丘北部區域的沙丘高度呈現增加趨勢,表層有大量貝殼粉末。冬季,渤海北部常被大陸冷高壓控制,該海岸沙丘脊線在渤海重冰期年份移動速度明顯快于輕冰期年份。據此完成13~15題。13.2008~2016年,七里海至大峪沙丘北部區域的沙丘高度增加的沙源主要來自A.灤河入海河灘B.渤海沿海海灘C.島嶼西部土壤D.大峪沙丘頂部14.與渤海輕冰期年份相比,重冰期年份該海岸沙丘脊線冬季移動速度較快的主要原因是A.偏東風更強B.降水量更少C.植被更稀疏D.沙粒更松散15.為加強對翡翠島海岸沙丘的保護,最合理的措施是A.適當開展旅游活動B.加固加高沙丘形態C.實施河海污染治理D.恢復沙丘原生環境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55分。16.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近年來,在內蒙古自治區的大地上,設施農業煥發著勃勃生機。烏拉特后旗(如圖6)國際農業博覽園著力推動農、商、旅、體、科、教融合發展,園內包含大數據中心、智慧農業展廳及全自動化高標準智能溫室等新型結構溫室大棚,同時配套水、肥、溫、光智能調配設備。全自動化高標準智能溫室畝產收入高,節水效果好,主要提供新鮮蔬菜、瓜果、鮮花等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強。地理試卷第4頁(共6頁)關注湖北升學通獲取最新消息關關注湖北升學通獲取最新消息圖6關注湖北升學通獲取最新消息(1)分析烏拉特后旗傳統農業發展的不利自然條件。(6分)(2)說明烏拉特后旗設施農業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強的原因。(6分)(3)若在我國西北地區大力推廣設施農業,請說明適合推廣的理由。(6分)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7分)難。為保障其輸水的正常運行,專家們在規劃建設過程中提出了冰蓋下輸水的方案。冰蓋下輸水是通過科學預測水的結冰期,精準調控水位與流速,促使水面迅速形成冰蓋,繼而在冰蓋下進行輸水的模式。自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以來,已成功抵御多次極端寒潮,累計向北方調水765億立方米,實施生態補水118億立方米,為沿線大中城市提供了水資源保障。圖7示意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線路。關注湖北升學通獲取最新信息地理試卷第5頁(共6頁)關注湖北升學通獲取最新消關關注湖北升學通獲取最新消息(1)說出南水北調中線輸水工程在黃河以北渠段冰期輸水遇到的主要困難。(5分)(2)簡述冰蓋下輸水模式的輸水運行方式。(6分)(3)說明南水北調中線輸水工程冬季生態補水給華北地區帶來的效益。(6分)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自然環境服務功能的類型總項包括供給服務、調節服務、文化服務和支撐服務。2010~2020年,在氣候暖濕化和人類保護措施作用下,青海湖湖水的水溫、鹽度等發生明顯改善,藍藻和裸鯉(青海湖曾經唯一的經濟魚類)數量大增,青海湖水生態環境得到極大改善,固碳釋氧等服務功能顯著提升。圖8示意青海湖流域,表1為2010~2020年青海湖水生態環境服務功能的子項功能平均占比。表1服務功能水源涵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