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卷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33頁黑龍江省大慶市鐵人中學2021-2022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語文試題一、論述類文本閱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埃里希·弗羅姆所著的《愛的藝術》,是一部以精神分析的方法研究和闡述愛的藝術的理論專著。這部著作自1956年問世以來已經被譯成二十多種文字,此書暢銷至今不衰,被譽為當代愛的藝術理論專著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影響遍及世界各地。作者在本書中對馬克思的愛的理論持贊成態度,在繼承精神分析方法基礎上,分析和批評了弗洛伊德主義。但本書不是一部政治性的愛的理論專著,而是一部從科學和精神分析學角度談愛的倫理著作。作者試圖把馬克思關于愛的理論與精神分析學理論糅為一體。既采用了馬克思的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從社會存在尤其是社會經濟關系入手分析社會意識的辯證唯物主義的方法,又采用精神分析方法,對愛的藝術進行了系統的闡述。在弗羅姆看來,愛是一種主動的能力,因而它像其他藝術一樣,是可以而且應該學習的。只有學會愛的藝術,才能夠愛,并且才能獲得別人的愛。弗羅姆把愛看成是一種主動能力。這種觀點一反傳統的認為愛就是如何惹人愛,即把愛作為別人恩賜的情感的看法,也徹底拋棄了富有宗教色彩的關于丘比特和月下老人的傳說帶給人們“姻緣注定”的世俗的宿命論觀念。這種思想具有進步意義。人們愛的失敗,不能總在客觀領域找原因,怨天尤人,這不但不能很好地生活,而且只能更加遠離愛的綠洲而走向愛的荒漠。弗羅姆認為,母愛是無條件的,即孩子不需為母愛做任何事。其實弗羅姆只看到了問題的一個方面。確實,母愛是偉大的,相對于其他幾種愛的形式而言,它是最少明確意識到愛的動機和目的的一種形式。只要孩子存在,孩子是我的孩子,我便愛他。母愛很少有需要報償的明顯動機。但是,弗羅姆忽視了另一個方面,母親之所以愛孩子,是因為孩子給她以慰藉和希望,這種慰藉和希望在很多場合是潛意識的,或是下意識的。母親并不一定明確意識到這一條件性,但是沒有明確意識到并不等于客觀上不存在。無論一個多么偉大的母親,都會因孩子的離去而感到空虛,也都會有“望子成龍”的思想意識。這種空虛正是由于她期待孩子的慰藉造成的,這種“望子成龍”的意識正是母親寄希望于孩子的反映。弗羅姆認為父愛是有條件的。他指出,父愛的原則是:“我愛你,因為你實現了我的愿望,因為你盡了職責,因為你像我。”就這一點說,父愛的本質在于:服從成為主要的美德,不服從乃是主要的不孝——以收回父愛為懲罰。弗羅姆的這種看法是有一定道理的。父愛除了和母愛一樣具有其他形式的愛無法比擬的無私性外,也和母愛一樣,具有有條件性的一面。不過父愛和母愛有一些差別:母愛比較細膩,父愛比較粗獷;母愛比較注重身體健康,父愛比較注重精神成長;母愛比較著眼于眼前,父愛比較著眼于未來;母愛以感情來感染和引導孩子,父愛以理智和行為來教育孩子。(摘編自劉福堂《<愛的藝術>譯者序》)1.下列對《愛的藝術》中弗羅姆的看法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弗羅姆在《愛的藝術》里,對馬克思主義理論持贊成態度,對弗洛伊德主義持批評態度。B.弗羅姆認為,愛是一種可以并應該學習的藝術,只有學會愛的藝術,才能獲得別人的愛。C.弗羅姆認為,母愛是無條件的,母親愛孩子,是因為孩子是她的,能給她以慰藉和希望。D.弗羅姆認為,雖然父愛和母愛一樣具有無私性,但父愛是有條件的,父愛的本質是服從。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第一段指出了《愛的藝術》的性質以及巨大影響,強調這部理論專著的重要性。B.文章第四段通過與傳統看法和宿命論觀的比較,說明愛是一種主動能力的觀點。C.文章第五段從兩方面來認識母愛,既指出了弗羅姆看法的片面,也體現了作者的思辨態度。D.文章最后一段論述父愛與母愛的不同,運用了引用論證、類比論證和對比論證等方法。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弗羅姆對愛的藝術進行了系統闡述,既采用了馬克思的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理論,又采用了精神分析方法。B.人們愛的失敗,既有客觀領域原因,也有自身主觀原因,要很好地生活,走向愛的綠洲,應該學會愛的藝術。C.母愛是偉大的,很少有需要報償的明顯動機,但母親也會感到空虛,因此母親潛意識里希望得到孩子的慰藉。D.母愛和父愛有所不同,人的成長應將母愛的重視健康、情感、眼前與父愛的注重精神、理智、未來結合起來。【答案】1.B2.D3.C【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辨析信息的能力。A.“對馬克思主義理論持贊成態度”擴大范圍。原文是“作者在本書中對馬克思的愛的理論持贊成態度”;C.“弗羅姆認為……是因為孩子是她的,能給她以慰藉和希望”錯,原文是“弗羅姆忽視了另一個方面,母親之所以愛孩子,是因為孩子給她以慰藉和希望”,可見孩子“能給她以慰藉和希望”不是弗羅姆的觀點;D.“父愛和母愛一樣具有無私性”不準確,原文是“父愛……和母愛一樣具有其他形式的愛無法比擬的無私性……”,“無私性”只是相對其他形式的愛來說的。故選B。2.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D.“類比論證”錯,最后一段沒有運用類比論證。文中引證,如“我愛你,因為你實現了我的愿望,因為你盡了職責,因為你像我”;有對比論證,如“母愛比較細膩,父愛比較粗獷……母愛以感情來感染和引導孩子,父愛以理智和行為來教育孩子”,但沒有類比論證。故選D。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母親也會感到空虛,因此……”因果倒置。原文是“這種空虛正是由于她期待孩子的慰藉造成的”,是因為期待孩子的慰藉才造成母親的空虛感。故選C。二、非連續性文本閱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國潮”之風興起,并非偶然。中華文化氤氳五千年,早已凝聚成獨特的東方魅力。最近這些年,這股風潮從“小眾”刮向“大眾”,背后更多的是國人文化自信的回歸。特別是現在的年輕一代,在國家蓬勃復興的大背景下長大,有平視世界的足夠底氣,在追求時尚張揚個性的同時,有強烈意愿將中國故事講出來傳出去。此外,隨著消費升級,中國人的生活理念日趨成熟理性,追求更多兼顧實用屬性和精神屬性,符合自己審美與品質要求的“心頭好”。“國潮”火爆看似偶然,其實是我國經濟發展、消費升級的必然結果,這不僅是中國品牌的崛起,更是文化自信的彰顯。“潮流”不是一成不變的,要使“國潮”熱度不退,就應該繼續保持“國貨”品質不退、創意不減,不斷推陳出新、與時俱進,讓中國元素、中國文化成為市場新熱點,讓中國品牌成為人們心目中“高質量”的代名詞。(摘編自《保持“國潮”熱度不退,品質和創意不能減》,中國經濟網2021年5月15日)材料二:專家指出,在消費升級背景下,“國潮”崛起激活了中國傳統文化,也為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的老字號品牌復興提供了契機。不久前商務部發布的一份調查顯示,經商務部認定的1128家中華老字號企業中,84%的企業在2019年處于盈利狀態,年營業收入5000萬元以上的占比近50%。老字號復興仍有廣闊空間。事實上,老字號發展也面臨共有難題:電商落地效果欠佳、產品更新迭代緩慢、品牌力薄弱等,亟須解決。依紹華說,要做到“長紅”,老字號更要有憂患意識,在堅守的同時做好創新,注重品牌延伸,拓展經營領域,加載服務功能,增強消費者的體驗價值。“老字號要將博大文化、創新科技、強大制造和廣袤市場融合在一起,才不會只是一陣潮流,而成為真正引領‘國潮’的品牌。”依紹華說。(摘編自《老字號變身“新國潮”,“網紅”如何變“長紅”?》,光明網2021年6月23日)材料三:顧名思義,新國潮拆解開來可分“新”和“國潮”兩部分。新,意味著新風貌、新氣象、新特點,可以是老國貨重出江湖、推陳出新,當然也可以是新銳品牌另辟蹊徑、標新立異。國潮則意味著這種潮流是植根本土的、民族特有的,與傳統文化價值觀密不可分的時尚。如果說“新”是外衣,“國”才是內核和精髓,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新國潮強勢崛起,對于國貨無疑是一次難得的機遇。但互聯網時代,多少“網紅”從一飛沖天到一地雞毛只在旦夕之間。如何利用風口、乘勢而上,讓新國潮從一時紅變“長紅”,才是當前面臨的真正難題。首先,新國潮要當得起網紅,揉得進科技,秀得出顏值。相比早年間把“國潮”LOGO印在產品上,生怕別人不知道這是時髦,近年來,新國潮開辟了時尚、前沿、個性的設計風格。或是地方化的內容,加國際化表達,比如《舌尖上的中國》,把中國民間那些看起來鄉土氣十足的食物,拍成了充滿文化內涵的紀錄片;或是傳統文創搭載高科技元素,包括注重品牌形象的打造,利用好直播電商這一“超級引擎”,打造跨界聯名等話題和噱頭。一言以蔽之,領風氣之先成為新國潮發展的重要動力。其次,新國潮要守得住傳統,留得住初心,顯得出特色。國潮產品大行其道,背后是品牌對本土文化的表達和彰顯,是人們對中國文化的自信,對東方審美的日漸認可。所謂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放在品牌和產品上,亦是如此。當然,正如傳統不等同于單一復古,中國元素也不一定就是龍鳳呈祥。國潮特色要體現在骨子里,全方位去闡釋民族經典,弘揚優秀傳統,讓產品的呈現貼合中國文化的底蘊。此外,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無論如何發掘傳統價值、設計包裝、跨界營銷、廣蹭熱度,質量永遠是任何產品的生命線。在民族復興的新長征路上,國潮崛起絕非可有可無的點綴,而應是經濟發展的急先鋒,社會進步的鋪路石。新國潮想要永遠潮下去,最終還要靠過硬的產品來打造核心競爭力,以質量和口碑贏得長遠。(摘編自《“C位”搶鏡,新國潮如何永遠潮下去》,人民網2021年6月22日)4.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國潮的興起和火爆并非偶然,而是我國經濟發展、消費升級的結果,充分彰顯了國人的文化自信。B.消費升級背景下,“國潮”崛起為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的老字號品牌復興提供了契機,老字號復興仍有空間。C.新國潮是老國貨重出江湖、推陳出新和新銳品牌另辟蹊徑、標新立異所形成的時尚,“新”是外衣,“國”是內核。D.在民族復興的新長征路上,國潮崛起應在經濟發展中發揮引領作用,為社會進步奠定堅實基礎。5.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國潮之風從“小眾”刮向“大眾”,其背后更多是國人文化自信的回歸。B.老字號要有憂患意識,堅守與創新并舉,增強消費者的體驗價值,才能做到“長紅”。C.近年來新國潮開辟了各種設計風格,其中不乏地方化的內容加上國際化表達。D.新國潮要守住傳統,留住初心,顯出特色,傳統價值永遠是產品質量的根本。6.隨著消費升級,“國潮”如何保持熱度不退,永遠“潮”下去呢?請結合材料簡要概括。【答案】4.C5.D6.①嚴把質量關,用過硬產品打造核心競爭力。②做好創新,領風氣之先,注重品牌延伸,拓展經營領域,增強消費者體驗價值。③弘揚優秀傳統,詮釋民族經典,彰顯文化底蘊。④融合文化、科技、制造和市場等各個方面。【解析】【分析】4.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C.“新國潮是老國貨重出江湖、推陳出新和新銳品牌另辟蹊徑、標新立異所形成的時尚”錯誤,概括不全。結合材料“顧名思義,新國潮拆解開來可分‘新’和‘國潮’兩部分。新,意味著新風貌、新氣象、新特點,可以是老國貨重出江湖、推陳出新,當然也可以是新銳品牌另辟蹊徑、標新立異。國潮則意味著這種潮流是植根本土的、民族特有的,與傳統文化價值觀密不可分的時尚”可知,“老國貨重出江湖、推陳出新和新銳品牌另辟蹊徑、標新立異”只是對“新國潮”的“新”作出的解釋。故選C。5.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D.“傳統價值永遠是產品質量的根本”錯誤,曲解文意。結合材料“此外,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無論如何發掘傳統價值、設計包裝、跨界營銷、廣蹭熱度,質量永遠是任何產品的生命線”可知,原文說的是“質量永遠是任何產品的生命線”,而非“傳統價值”。故選D。6.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篩選和概括的能力。由原文“此外,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無論如何發掘傳統價值、設計包裝、跨界營銷、廣蹭熱度,質量永遠是任何產品的生命線。……新國潮想要永遠潮下去,最終還要靠過硬的產品來打造核心競爭力,以質量和口碑贏得長遠”可知,嚴把質量關,用過硬產品打造核心競爭力。由原文“在堅守的同時做好創新,注重品牌延伸,拓展經營領域,加載服務功能,增強消費者的體驗價值”可知,做好創新,領風氣之先,注重品牌延伸,拓展經營領域,增強消費者體驗價值。由原文“國潮產品大行其道,背后是品牌對本土文化的表達和彰顯,……國潮特色要體現在骨子里,全方位去闡釋民族經典,弘揚優秀傳統,讓產品的呈現貼合中國文化的底蘊”可知,弘揚優秀傳統,詮釋民族經典,彰顯文化底蘊。由原文“老字號要將博大文化、創新科技、強大制造和廣袤市場融合在一起,才不會只是一陣潮流,而成為真正引領‘國潮’的品牌”可知,融合文化、科技、制造和市場等各個方面。三、文學類閱讀-單文本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村頭肖建國晚風從東江里吹上來,天就黑了。村頭約我,出去走走。這是我駐村的第一天,這地兒叫吊鴨瀝回眸村,我上午想找村長了解下情況。婦女主任盼娣說,村頭不在,晚上才能回來。我一愣。盼娣笑著解釋,村頭就是村長,就好比包工頭一樣。聽她這樣一說,我也樂了。我問,其他地方也叫村頭嗎?盼娣說,不,只有這里。村頭叫吳貴,一米八。南方人普遍稍矮,吳貴是個例外。他說話聲音有點蒼老,像敲銅鑼后捂住的回響。來之前,我從多篇新聞報道中看到過關于他的報道。吳貴當過兵,退伍后開加工廠,做板材生意。他的板材用木板壓成,很實在。不像有些廠家,用鋸末壓,看起來挺漂亮,遇水一浸,就粉了。吳貴生意做得順風順水。僅七八年的光景,就住進別墅、開起大奔。沒想到前幾年,他扔下城里的生意,回到生他養他的小山村,當起村頭。上任兩年多的時間,就為村里捐了一百多萬。修村道、鋪瀝青、裝路燈,還開挖了下水道,雨污分流,把鄉村當成城市來打造。老婆罵他,圖啥?村民們也有很多疑惑,怕他放長線釣大魚,是預留先手棋。我也想問問,他那厚實胸膛里的真心話。吊鴨瀝緊依東江邊,“瀝”是指水溝。村名的意思,就是有水溝能放鴨子的地方。可后面為什么要附個回眸村呢?吳貴說,是晚清一位老族長改過來的。那老族長曾中過舉人,算是半個官老爺。一來,他嫌這名字的諧音太粗俗,有損村人形象。二來,這村子是從后面一個村子分出來的。他們原本瞧不起后村人,可后村人爭氣,無論經商做生意,還是讀書做學問,都比前村強。老族長盛怒之下,讓年輕人在每月祭祖時,都扭頭向后看。看看后村人的榮耀,自己的衰敗。久而久之,這村就叫“回眸村”了。但這是口頭叫,所以,就有了現在這個名。吳貴說,那老族長,就是他高祖爺。我倆順著村道向外走,新鋪成的瀝青路面充滿彈性,落腳無聲。兩旁的民房很多已租賃出去,有辦民宿的,也有開書吧、咖啡廳的。各家的招牌很有意思,像云中客棧、邂逅時光、一品花堂等,給人留下足夠的想象空間。吳貴說,四年前,他回到村里,到處都是斷壁殘垣,垃圾成堆。年輕人都外出謀生,留下的是孤寡老人和孩子,很多土地被拋荒,讓人倍感恓惶。他在村里轉了三圈,總想尋找點什么。最后在村小學停住腳。小學早已合并,校舍無人照管,像萎縮多病的老人。當年他上學時,因交不起書雜費,校長就說,那你每天來值日,為同學們敲敲鐘吧。他敲鐘很認真,當——當——當——,預備鈴聲均勻、悠長,送到每家每戶。村民、學生一聽,就知道要上課了。那時他就想,要是能敲一輩子鐘,多好。那棵香樟還在,可樹上的鐵鐘已不見蹤影,只留下鐵環摩挲的印痕。院內荒草滿園,蔞蒿、藤蘿、芭茅、艾草,旺旺地長。他蹲下來,奮力扯著荒草,為自己扯出一片空凈之地。那一晚,他把奔馳車開進校園內,打開頂窗,讓星星伴月光灑進來。他在車里呆了一宿。吳貴說,就是那個晚上,讓他決定回來。過年祭祖,趁年輕人都在祠堂,他當著大家的面說,要回來當村頭,讓回眸村舊貌換新顏。話沒講完,就引來一陣哄笑。他讓大家盡情地笑,待笑夠了、笑累了,才蒼蒼地說,這是我們的家,這是我們的根,無論走多遠,我們都會回來。我希望當我能力用盡時,你們能幫上一把。一席話,說得祠堂內一片寂靜。挑起村頭的擔子,吳貴才知道什么是艱難。修村道,修到潘茂才門口。老人出來了,拄著拐杖,不準修。吳貴說,潘爺,不用你花錢,把泥巴路修成瀝青路,好走。潘茂才搖搖頭,寸土不讓。動了風水,會死人的!老人堅持自己的理由。吳貴費盡口舌,并找人來勸說,都無濟于事。那真叫一個難啊!吳貴仰天長嘆。聽說,老人還拿出軍刀對抗。我小聲問。吳貴苦笑著搖搖頭。出了村莊,外面就是一片片稻田。習習涼風送來陣陣稻香,頓覺神清氣爽。原有的田埂已被吳貴替換成木質棧道,在田間詩意地穿梭。吳貴說,呆在學校的那晚,他想了很多。其中有一項,就是要讓城里的高跟鞋,在鄉野間敲響。我問,值嗎?吳貴說,你聽——田野間,有人在黑暗中唱歌。那都是抽空鉆出來的城里人,他們擁抱著這沒有燈光的夜色,大口呼吸著青草芳香,看星星眨眼,聽蟲螢伴唱。他們笑,他們鬧,惹得村里的小狗也跟著一起汪汪地叫。夜色漸濃,有蛙聲鳴起。先是一聲,再接一聲,聲聲呼喚,立即便響成一片。吳貴反問我,你這樣下來,值嗎?沒想到他有這樣一問。剎那間,我倆一起笑了。笑聲伴著稻香,在夜色中迅速蕩漾開來。(有刪改)7.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中寫吳貴用木板壓成的板材“很實在”,一語雙關,表現了他的人品,后文他在祠堂里說的一番話也印證了這一點。B.小說描寫村民們的疑惑、妻子的不理解,從反面襯托了吳貴回到生他養他的山村無私奉獻、努力建設美麗鄉村的高尚。C.小說的語言簡潔曉暢又不乏生動形象,如“那都是抽空鉆出來的城里人”中的“鉆”字,生動地寫出了城里人生活的壓抑。D.小說情節安排巧妙,以“我”和村頭沿著村道出去走走為暗線,通過談話和穿插介紹,交代了吳貴回村原因和取得的成績。8.文中畫線的句子自然環境描寫很傳神,請分析其作用。9.結尾處我和吳貴都問對方“值嗎?”,小說中未直接回答,但我們分明感受到了答案。請簡要分析小說是如何巧妙地寫出來的。【答案】7.D8.①營造氛圍,烘托人物心里:描寫了村小學荒涼破敗,烘托了吳貴的失落感;②推動情節發展:通過典型環境描寫推動情節發展,刺激吳貴決心回鄉建設村莊。③突出主題:與后來的美麗景象形成對比,使主題更突出。9.①結尾部分用景物描寫,渲染出了歡樂溫馨的氛圍,含蓄巧妙地寫出了兩人都覺得值;②文末“一起笑了”,寫出了他們對村莊巨變的欣慰,間接寫出兩人都覺得值;③文中通過前后對比,寫村子舊貌換新顏,用事實回答了兩人都覺得值。【解析】7.本題考查學生鑒賞小說藝術特色的能力。D.“以‘我’和村頭沿著村道出去走走為暗線”錯誤,這是小說的明線,暗線應該是村頭決定回村以及在鄉村搞建設的經過。故選D。8.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環境描寫作用的能力。“樹上的鐵鐘已不見蹤影,只留下鐵環摩挲的印痕”“荒草滿園,蔞蒿、藤蘿、芭茅、艾草,旺旺地長”,寫出校園的荒廢破敗,連寄托了吳貴小時候天真愿望“要是能敲一輩子鐘,多好”的鐵鐘都已經不見,烘托出吳貴的失落感。從情節結構來看,村小的荒蕪衰敗推動了情節發展,“他在車里呆了一宿。吳貴說,就是那個晚上,讓他決定回來”,吳貴受村小荒涼環境的刺激,而決定回鄉建設鄉村。從藝術效果來看,此處的荒涼衰敗與吳貴建設村莊后“習習涼風送來陣陣稻香,頓覺神清氣爽。原有的田埂已被吳貴替換成木質棧道,在田間詩意地穿梭”“擁抱著這沒有燈光的夜色,大口呼吸著青草芳香,看星星眨眼,聽蟲螢伴唱。他們笑,他們鬧,惹得村里的小狗也跟著一起汪汪地叫。夜色漸濃,有蛙聲鳴起。先是一聲,再接一聲,聲聲呼喚,立即便響成一片”的美麗鄉村景色形成對比,突出建設美麗鄉村的主題。9.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小說結尾含義及藝術特色的能力。從結尾的景物描寫“擁抱著這沒有燈光的夜色,大口呼吸著青草芳香,看星星眨眼,聽蟲螢伴唱。他們笑,他們鬧,惹得村里的小狗也跟著一起汪汪地叫”“夜色漸濃,有蛙聲鳴起。先是一聲,再接一聲,聲聲呼喚,立即便響成一片”可見,重新建設后的鄉村美麗、歡樂,充滿溫馨氣氛,烘托出人愉悅的心情,從而可以看出兩人對于鄉村美好的改變是非常喜悅的,從而含蓄巧妙地寫出了兩人都覺得值。“沒想到他有這樣一問。剎那間,我倆一起笑了”,“笑”體現出他們兩個人都為鄉村的變化感到欣慰,一切付出和努力都是值得的。文中寫村莊原來“到處都是斷壁殘垣,垃圾成堆。年輕人都外出謀生,留下的是孤寡老人和孩子,很多土地被拋荒,讓人倍感恓惶”“院內荒草滿園,蔞蒿、藤蘿、芭茅、艾草,旺旺地長”,荒涼、衰敗,貧窮、落后。而在吳貴盡心盡力建設過后,“新鋪成的瀝青路面充滿彈性,落腳無聲。兩旁的民房很多已租賃出去,有辦民宿的,也有開書吧、咖啡廳的”“原有的田埂已被吳貴替換成木質棧道,在田間詩意地穿梭”,前后對比,村子的新顏比舊貌更有活力、富有魅力,這不爭的事實讓兩人都覺得值。四、文言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慶歷三年八月丁未,以范仲淹參知政事。帝方銳意太平,數問當世事。仲淹退而上十事,悉采用之。復以富弼為樞密副使,帝以平治責成輔相,命弼主北事,仲淹主西事。弼上當世之務十馀條及安邊十三策,欲漸易監司之不才者,使澄汰所部吏,于是小人始不悅矣。冬十月,以張昷之、王素等為都轉運按察使。先是,知諫院歐陽修言:“天下官吏既多,朝廷無由遍知其賢愚善惡,乞立按察之法。于內外朝官三丞郎官中選強干廉明者為之,使至州縣,遍見官吏。”詔從之。富弼、范仲淹復請詔中書、樞密,通選逐路轉運按察使,不任事者皆罷之。于是昷之等首被茲選。仲淹之選監司也,取班簿,視不才者一筆勾之。壬戌,詔曰:“考課之法舊矣。祥符之際,治致升平,凡下詔條,全務寬大。及此事邊,因緣多故,思得應務之才,無虧素餐之道,非賞勸,眾志不激勵;非甄別,人情不憤誹。”因更定磨勘法,范仲淹、富弼以官冗由磨勘亟,易至高位。京朝官四歲磨勘,至前行郎中止。少卿、監限七十員,有闕乃補。少卿以上,遷官聽旨。其法始密于舊矣。十一月丁亥,詔曰:“今之蔭法,推恩太廣,以致疏宗蒙澤,稚齒授官,未知立身之道、從政之方,而并階仕進,非所以審爵重民也。其著為令。”于是更定蔭子法,范仲淹、富弼始裁損其制,凡選人遇郊赴銓試不試者永不預選且罷圣節奏蔭恩凡長子不限年諸子孫必年過十五弟侄年過二十乃得蔭。自是任子之恩殺矣。四年夏,帝與執政論及朋黨事,范仲淹對曰:“方以類聚,物以群分。自古以來,邪正在朝,各為一黨,在主上鑒辨之耳。誠使君子相朋為善,其于國家何害?不可禁也。”(節選自《宋史紀事本末·慶歷黨議》)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凡選人/遇郊赴銓試/不試者永不預選/且罷圣節/奏蔭恩凡長子/不限年/諸子孫必年過十五/弟侄年過二十乃得蔭B.凡選人遇郊赴銓試/不試者永不預選/且罷圣節奏蔭恩/凡長子不限年/諸子孫必年過十五/弟侄年過二十/乃得蔭C.凡選人/遇郊赴銓試不試者/永不預選/且罷圣節奏蔭恩/凡長子不限年諸子/孫必年過十五/弟侄年過二十乃得蔭D.凡選人遇郊赴銓試不試者/永不預選/且罷圣節/奏蔭恩凡長子不限年諸子/孫必年過十五/弟侄年過二十乃得蔭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丁未,古代一種紀日方式,與《石鐘山記》中“六月丁丑”中“丁丑”一樣,是用干支來紀日。干支,即天干和地支的合稱,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B.按察,文中是一個官名,即按察使,主要任務是赴各道巡察,考核吏治,主管一個省范圍的刑法之事。C.詔,告知之意,多用于上對下。先秦時代上級給下級的命令文告稱詔。秦漢以后,專指帝王的文書命令。D.蔭,封建時代子孫因父祖有功而得到入學、任官或免罪的權利。如蔭恤,是因前代功德而獲官職或撫恤。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仁宗讓范仲淹擔任參知政事,致力于天下太平,多次向他詢問當時的政事,對其上書的十件事,全部予以采用。B.仁宗先后重用了范仲淹和富弼,讓他們分別主持西部和北部邊防事務。富弼獻上當世事務及安邊政策各十多條。C.歐陽修建議擔任按察職務的人須強干廉明,范仲淹在選擇監察的官員時,將不能勝任和沒有才干的人一律罷除。D.因為官吏考核的法規已陳舊,不適合當時天下太平的現狀,仁宗就讓范仲淹、富弼改革考課法來激勵人情志氣。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欲漸易監司之不才者,使澄汰所部吏,于是小人始不悅。(2)誠使君子相朋為善,其于國家何害?不可禁也。【答案】10.B11.B12.D13.(1)想逐漸更換沒有才能的監察官員,淘汰所屬部門的官吏,在這種情況下,小人開始不高興。(2)果真使君子相互結為朋黨去做好事,這對國家有什么害處?是不可禁止的。【解析】10.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凡是選拔人才遇到郊試要參加考試的,不去考試的永不預選,并且解除萬圣節奏請蔭恩的資格。凡是長子蔭官不限制年齡,其他子孫必須超過十五歲,兄弟的兒子必須超過二十歲,才能夠蔭官。“不試者”為“永不預選”的主語,中間不可斷開,排除CD;“奏蔭恩”為“罷”的賓語,中間不可斷開,排除A。故選B。11.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化常識的能力。B.“文中是一個官名,即按察使……”錯誤,按察,在文中是一個動詞,巡察、考查的意思,上文“按察使”才是官名。故選B。1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D.“當時天下太平的現狀”錯誤,根據“及此事邊,因緣多故”可知,仁宗皇帝時,并非天下太平,而是邊境多事。故選D。1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得分點:(1)“易”,更換;“監司之不才者”,定語后置句;“澄汰”,淘汰。(2)“誠”,果真,如果;“朋”,結為朋黨;“其”,這。參考譯文:慶歷三年八月丁未日,任命范仲淹擔任參知政事。皇帝正專心一意實現天下太平,多次詢問當時的政事。范仲淹遇朝后上書說了十件事,全部被采用。又任命富弼擔任樞密副使,皇帝把讓天下太平的事交給輔相,任命富弼主持北部邊防事務,范仲淹主持西部邊防事務。富弼上奏當世之事務十多條以及安定邊防的十三條策略,想逐漸更換沒有才能的監察官員,淘汰所屬部門的官吏,在這種情況下,小人開始不高興。冬十月,任命張昷之、王素等擔任都轉運按察使。此前,知諫院歐陽修說:“天下官吏已經很多,朝廷無法都了解他們的賢愚善惡,請求制定考查的法令。在內外朝官中,從三丞郎官中選拔精明強干、正直廉潔的人擔任按察使,讓他們下到州縣,全面考察官吏。”皇帝下詔采納歐陽修的建議。富弼、范仲淹又請求下詔中書省、樞密院,選拔各路轉運按察使,將不能勝任職務的都罷官。于是,張昷之等人首批被入選。范仲淹挑選負責監察的官員時,取過官員名簿,對沒有才干的人一筆勾去。壬戌日,詔書說:“考核官吏的法規已經陳舊。祥符年間,天下太平,所下達的詔書條例,全都務求寬大。到現在邊境多事,原因復雜,想要得到能應對時務、不會對不起職位的賢才,不通過獎賞,眾人的志氣得不到激勵;不通過甄別,人的情感不足以激發。“于是,更改制定官員考核、升遷的法令,范仲淹、富弼認為,官員太多,是因為考核太頻繁,容易獲得高位。京城、朝廷的官員四年考核一次,到前行郎中為止。少卿、監以上的官員,限定為七十人,有缺員時才補充。少卿以上的官員,按照圣旨遷官。這個法令比舊法更為細密。十一月丁亥日,下詔書說:“現在的蔭官法,推恩太廣以致于疏遠的宗族也能蒙受到恩澤,年紀幼小的就被授予官職,不知道立身的道理、從政的方法,卻與仕進同時任官晉職,不是審慎地對待官爵和百姓的做法,應列為法令。”于是更改制定蔭子法,范仲淹、富弼開始裁減原有的規制,凡是選拔人才遇到郊試要參加考試的,不去考試的永不預選,并且解除萬圣節奏請蔭恩的資格。凡是長子蔭官不限制年齡,其他子孫必須超過十五歲,兄弟的兒子必須超過二十歲,才能夠蔭官。從此蔭補的恩澤被消減了。四年夏,皇帝與執政官員談論到朋黨的事情,范仲淹對答說:“正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自古以來,正直與奸邪的官員,各自形成一黨,關鍵在于主上的鑒定辨別而已。如果讓君子互相結為朋黨去做好事,這對國家有什么害處?是不可禁止的。”五、古代詩歌閱讀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列小題。野泊對月有感①周莘可憐江月亂中明,應識逋逃②病客情。斗柄闌干洞庭野,角聲凄斷岳陽城。酒添客淚愁仍濺,浪卷歸心暗自驚。欲問行朝③近消息,眼中群盜尚縱橫。【注】①本詩約作于北宋滅亡、南宋初建之際,②逋逃,此處意為逃避戰亂。③行朝,指朝廷遷移不定。14.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開篇采用擬人的寫法,將江月人格化,藝術地再現了時局的動蕩和詩人的窘境。B.詩人描繪了與客人對飲的情景,酒濺淚飛,畫面感極強,言盡心中激憤之情。C.全詩由個人之憂寫到家國之愁,雖一身亂離仍心系朝廷,其耿耿忠心溢于言表。D.全詩深沉穩健,氣骨警拔,蘊含著詩人對國事的深沉憂患,頗具杜甫之風骨。15.詩的頷聯寫景歷來為人稱道,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其手法。【答案】14.B15.①動靜結合(視聽結合)。頷聯描繪詩人“野泊”所見之景,上句寫靜態之景(視覺),北斗橫斜,洞庭茫茫;下句以動襯靜,角聲悲鳴,聲斷岳陽城,渲染出凄清孤寂的氣氛。②俯仰結合。詩人立于洞庭荒野,徹夜難眠,仰望明月北斗,俯瞰波浪洶涌,開闊的意境更凸顯了詩人孤獨寂寞的形象。③借景抒情。北斗橫斜暗指仰望時間之久,角聲為指揮軍隊進退的號角聲,暗寓時局混亂,共同描繪了一幅空曠凄涼、動蕩不寧的月夜之景,寄托著詩人對自我身世的憂慮和對國家前途命運的擔憂。【解析】14.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B.“與客人對飲”有誤。“酒添客淚愁仍濺”中的“客”是指作客他鄉的詩人自己,頸聯寫詩人以酒澆愁,酒隨淚濺,聽浪思歸,而無所歸,故暗自驚心,表達了詩人強烈的思歸之情。故選B。15.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句的內容、手法和情感的能力。(1)頷聯“斗柄闌干洞庭野,角聲凄斷岳陽城”,詩人立于洞庭荒野,仰望天空北斗橫斜,耳畔傳來岳陽城凄涼的角聲。上句寫北斗橫斜,洞庭茫茫,是靜景,是視覺所見;下句寫角聲悲鳴,聲斷岳陽城,是動景,是聽覺所聞,以動襯靜,動靜結合,既渲染出野泊凄清孤寂的環境氣氛,又引出下文詩人的所感所思。(2)“斗柄闌干洞庭野”是詩人仰視所見之景,“角聲凄斷岳陽城”是俯視所見,俯仰結合,詩人立于洞庭荒野,徹夜難眠,仰望明月北斗,俯瞰波浪洶涌,開闊的意境更凸顯了詩人孤獨寂寞的形象。(3)“斗柄闌干洞庭野”,望天無語,天上參橫斗轉,地上茫茫洞庭,斗柄橫斜,仰望時間之久;“角聲凄斷岳陽城”,聽角傷懷,角聲暗寓兵亂,岳陽城在泊舟近處,凄斷寫角聲,亦寫聽到角聲的感受。這兩句借景抒情,描繪描繪了一幅空曠凄涼、動蕩不寧的月夜之景,恰切地表現了沉郁悲抑的復雜心情,蘊含著對國事的深沉憂患。六、情景默寫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密《陳情表》中以烏鴉反哺為喻,來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歸有光《項脊軒志》結尾的妙處是“言有盡而意無窮”。其中歸有光睹物思人、托物寓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種樹郭橐駝傳》中直接點明作者寫作意圖的句子:“____________。”(4)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贊美了大自然萬物恰逢繁榮滋長的時節,這些景物使詩人得到精神滿足。(5)王羲之在《蘭亭集序》中表明自己的生死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蘇軾在《石鐘山記》中認為,正確判斷事物需要深入實際調查,文中用比喻形容考察途中巨石陰森恐怖之狀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烏鳥私情
愿乞終養
庭有枇杷樹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今已亭亭如蓋矣
傳其事以為官戒也
木欣欣以向榮
泉涓涓而始流
固知一死生為虛誕
齊彭殤為妄作
如猛獸奇鬼
森然欲搏人【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錯字詞:乞、枇杷、亭、戒、涓、固、虛誕、彭殤、妄、搏。七、選擇題組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歷經上下五千年而文脈不絕,根本在于一代代中華兒女以典籍為媒,接續前行。使之______。典籍是國之瑰寶,不能只活在圖書館、學者論著中,還應該活在年輕人心中。《典籍里的中國》,以戲劇化的結構和影視化的表達對典籍進行了可視化、故事化、直觀化的藝術轉碼。它播出時廣受歡迎,______。圍繞中華典籍中的名篇為中心,以對話塑造“故事講述場”,其成功的關鍵是使傳統典籍更加可親可感造成的。“宋應星”與“袁隆平”跨越百年握手,當代讀書人與“司馬遷”跨越千年對話……節目的創新演繹,為我們識讀古籍經典、觸摸中華文化打開了新的大門。孔子編《書》,伏生護《書》,晁錯學《書》,令人難忘。其中,(
)。《典籍里的中國》,就是典籍的傳播者、轉化人,在______的典籍中探賾索隱、披沙揀金,通過電視獨具優勢的語境轉換,讓更多人愛上典籍,自覺傳承中華文化,讓民族文化根植內心,______地影響著中國人的思維方式與行為方式。17.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
)A.薪火相傳
萬人空巷
卷帙浩繁
春風化雨B.口耳相傳
風靡一時
蔚為大觀
春風化雨C.口耳相傳
萬人空巷
蔚為大觀
潛移默化D.薪火相傳
風靡一時
卷帙浩繁
潛移默化18.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
)A.圍繞中華典籍中的名篇為中心,以對話營造“故事講述場”,成功地使傳統典籍更加可親可感。B.以中華典籍中的名篇為中心,以對話塑造“故事講述場”,使傳統典籍可親可感,是成功的關鍵。C.圍繞中華典籍中的名篇,以對話營造“故事講述場”,使傳統典籍更加可親可感,是其成功的關鍵。D.以中華典籍中的名篇為中心,以對話塑造“故事講述場”,成功的關鍵是使傳統典籍更加可親可感造成的。19.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
)A.“百歲老人”伏生生逢亂世,歷經大起大落,一生舍命守護《書》,終將其傳于天下B.“百歲老人”伏生歷經大起大落,生逢亂世,一生舍命守護《書》,終將其傳于天下C.“百歲老人”伏生一生舍命守護《書》,生逢亂世,歷經大起大落,終將其傳于天下D.“百歲老人”伏生生逢亂世,一生舍命守護《書》,歷經大起大落,終將其傳子天下【答案】17.D18.C19.A【解析】17.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和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第一空,薪火相傳:前一根柴剛燒完,后一根柴已經燒著,火永遠不熄,比喻師生傳授,學問和技藝一代代地繼承下去。也比喻種族、文化等代代相傳。口耳相傳:以口說耳聽的方式傳授。語境強調“中華文化”的代代相傳,故選用“薪火相傳”更恰當。第二空,風靡一時:形容某事物在一個時期非常盛行。萬人空巷:家家戶戶的人都從巷子里出來(觀看或參加某些大的活動等),多用來形容慶祝、歡迎等盛況。語境說的是《典籍里的中國》在“播出時”備受歡迎的情況,故選用“風靡一時”更恰當。第三空,卷帙浩繁:形容書籍或篇章多而紛繁。蔚為大觀:豐富多彩,成為盛大的景象(多指文物等)。從與“典籍”的搭配來看,選用“卷帙浩繁”更恰當。第四空,潛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其他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覺地起了變化。春風化雨:適宜于草木生長的風雨,比喻良好的教育。語境強調中國人的思維方式等受民族文化熏陶而不知不覺地起變化,故選用“潛移默化”更恰當。故選D。18.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畫波浪線的句子共有三處語病:一是“圍繞中華典籍中的名篇為中心”句式雜糅,將“圍繞……”與“以……為中心”兩種句式糅合在了一起,可以修改為“圍繞中華典籍中的名篇”或“以中華典籍中的名篇為中心”;二是搭配不當,“塑造”與“故事講述場”不搭配,可以將“塑造”改為“營造”;三是“其成功的關鍵是……造成的”句式雜糅,且中途易轍,可以改為“使傳統典籍更加可親可感,是其成功的關鍵”。D項除了搭配不當之外,還有句式雜糅和中途易轍的語病,前句主語是“以中華典籍中的名篇為中心,以對話塑造‘故事講述場’”,后句將主語改成了“成功的關鍵”,中途易轍;“成功的關鍵是”“造成的”句式雜糅。故選C。19.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連貫、準確的能力。根據前文“伏生護《書》”可知,“生逢亂世”“歷經大起大落”是為“一生舍命守護《書》”做的鋪墊,所以“生逢亂世”“歷經大起大落”應放在前面,排除C;因“生逢亂世”強調的是伏生所處的社會背景,“歷經大起大落”說的是伏生的坎坷遭際,所以“生逢亂世”應放在“歷經大起大落”之前,排除B。又因“一生舍命守護《書》”的目的是傳于后世,所以“一生舍命守護《書》”和“終將其傳于天下”銜接更緊密,排除CD。故選A。八、語言表達20.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詩經》原來是詩,不是“經”,這在咱們今天是很明確的。但在封建社會里,____________,統治階級拿它來做封建教化的工具。從西周初期到春秋中葉,詩三百篇是一種配樂演唱的樂歌。這些樂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會和各種典禮,當作儀式的一部分或娛樂賓主的節目。另一方面則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會生活,____________。此時它的作用和平常的語言差不多,當然它更加曲折動人。例如周代有一種“獻詩陳志”的做法,當一些人看到國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壞事,就做一首詩獻給他們,____________。還有人由于個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過詩來發泄和申訴。【答案】
詩三百篇卻被尊為“經”
當作表情達意的工具
達到頌美或者諷諫的目的【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的能力。第一空,根據“但”可知,在封建社會里,《詩經》應當被看作“經”,而不是“詩”;同時《詩經》是后來的叫法,應根據后文稱作“詩三百篇”;據此可寫“詩三百篇卻被尊為‘經’”;第二空,根據“一方面”“另一方面”可知,兩部分內容是并列句;而所填句子與“當作儀式的一部分或娛樂賓主的節目”對應,也應表達成“當作……”;再根據“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會生活”可知起到表情達意的作用。據此可寫“當作表情達意的工具”;第三空,根據“獻詩陳志”的說法,此處應是“看到國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壞事”,通過作詩來贊美或諷諫,據此可寫“達到頌美或者諷諫的目的”。九、材料作文21.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寫作。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青年這一群體身上就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標簽,“斜杠青年”“佛系青年”“文藝青年”“空巢青年”“學霸青年”“中二青年”“喪系青年”“運動青年”……這些標簽將青年們進行歸類,試圖為他們畫出群像,但又仿佛并不能勾勒出當代青年的特性。而青年團體中,既有人熱衷于向種種標簽靠攏,也有人試圖打破種種標簽上附著的認定;有人在茫然不知中被標簽歸類,也有人無法用單一的標簽進行定義。作為時代青年的一員,你對種種“青年標簽”有何看法?你又想給自己打上怎樣的“青年標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正版授權】 ISO/IEC 19788-1:2024 F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learning,education and training - Metadata for learning resources - Part 1: Framework
- 【正版授權】 ISO 26304:2025 EN Welding consumables - Solid wire electrodes,tubular cored electrodes and electrode-flux combinations for submerged arc welding of high strength steels - C
- 【正版授權】 IEC 62087-6:2015 RU Audio,video,and related equipment - Determination of power consumption - Part 6: Audio equipment
- 【正版授權】 IEC 60099-4:1991+AMD1:1998+AMD2:2001 CSV FR-D Surge arresters - Part 4: Metal-oxide surge arresters without gaps for a.c. systems
- 環衛掃路車操作教程
- 2025年秋新人教版部編本五班級上冊語文教學工作方案附教學進度支配表
- 2025年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匯報
- 公文寫作和信息宣傳培訓
- 學齡前兒童教育
- 2025年學年學校工作的方案
- 麥肯錫——大數據:創新、競爭和生產力的下一個前沿
- 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雷雨》PPT課件
- (醫療藥品)藥店拆零藥品記錄表
- 現澆箱梁盤扣式現澆支架施工方案(通過專家論證)
- 《監督法》講座稿
- 熱質交換課第05講(習題課1)
- 直線與圓錐曲線之角形面積問題
- 電力行業顧客滿意度測評辦法
- 群文閱讀感受動物的形象教學設計
- 2020最新世界各國安規插頭尺寸標準版
- 01MDS3400調度指揮系統系統介紹2011-01-09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