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山救護現場急救知識_第1頁
礦山救護現場急救知識_第2頁
礦山救護現場急救知識_第3頁
礦山救護現場急救知識_第4頁
礦山救護現場急救知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礦山救護現場急救知識第一節概述概述二急救組織機構及管理〔一〕急救組織機構1、第一級急救機構:地面井口急救站和井下急救站2、第二級急救機構:礦醫院3、第三級急救機構:礦區總醫院第一節概述〔二〕、急救工作的組織管理煤礦生產的各級部門都要設立相應的煤礦平安急救管理機構,當發生事故時,統一指揮急救工作。協調參與急救工作的各個部門間的關系,從資金、人員、設施等方面保證急救工作的正常進行。要有發生重大傷害事故的緊急救護預案。定期檢查各級急救機構應對重大傷害事故的能力。分析已發生事故的原因,從中找出規律,提出防范措施,并做好對一線人員的現場急救知識的培訓方案。第二節現場救護程序及原那么現場急救根本原那么1、先看后搶。評估現場,傷情。

2、先搶后救

使處于危險境地的傷員盡快脫離險境,移至平安地帶后再救治。

3

、先重后輕

對大出血、呼吸異常、脈搏細弱或心跳驟停、神志不清的傷員,應立即采取急救措施,挽救生命。昏迷傷員應注意維持呼吸道通暢。傷口處理一般應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并盡快妥善地轉送醫院。

4、先救后送現場所有的傷員須經過急救處理后,方可轉送醫院。第二節現場救護程序及原那么一、迅速判斷事故現場的根本情況1.現場評估內容〔1〕注意現場是否仍有危險存在,評估通風、頂板、瓦斯、水況、電氣、機械等因素,他們是否可能對救護者或傷員繼續造成傷害。第二節現場救護程序及原那么〔2〕引起傷害的原因,受傷人數。〔3〕現場急救可以利用的人力和物力資源,現場最需要何種支援,應首先采取的救護行動等。第二節現場救護程序及原那么2.傷情評估內容現場評估后,進行傷情評估,檢查病人的意識、氣道、呼吸、心跳、瞳孔反響等生命體征。發現異常,須先處理威脅生命的情況,并及時呼救。第二節現場救護程序及原那么二、呼救1.向附近人群高聲呼救:“快來人呀!這里有人受傷,需要搶救!〞以吸引附近的同伴盡快參與搶救。比方:解脫傷員,在搶救人的同時向上級呼救等。第二節現場救護程序及原那么2.撥打向礦調度室作緊急匯報。匯報內容包括:

〔1〕本人的姓名、身份。

〔2〕發現傷員所在確實切地點,引起受傷的可能原因。傷員人數、大概傷情。

〔3〕病人目前最危重的情況,如昏迷、呼吸困難、心跳停止,大出血等。

〔4〕現場已采取的救護措施,如止血、心肺復蘇等。第二節現場救護程序及原那么

注意:呼救者不要先放下話筒,要等礦調度人員先掛斷,然后再掛機,急救部門根據呼救的內容,應迅速下達救護指示,派出急救人員,及時趕到現場。第二節現場救護程序及原那么三、排除事故現場潛在危險,幫助受困人員脫離險境四、注意保護事故現場

一般不隨意把傷員移出事故現場,但假設傷員處于潛在危險之中,應迅速將傷員移出現場,置于平安地帶施救,傷員出事位置要作標記。第二節現場救護程序及原那么五、傷情檢查及傷員分類

1.傷情檢查

要有整體觀,首先要查出危及生命和可能致殘的危重傷員,切勿被局部傷口迷惑。①

生命體征判斷意識,瞳孔,脈搏,呼吸②

出血情況

傷口大量出血是傷情加重或致死的重要原因,現場應盡快發現大出血的部位。

假設傷員有面色蒼白,脈搏快而弱,四肢冰涼等大失血的征象,卻沒有明顯的傷口,應警惕為內出血。第二節現場救護程序及原那么③

有否骨折, 當發生骨折時,肢體會出現畸形,反常活動,腫脹,青紫等情況。④

皮膚及軟組織損傷

皮膚外表出現淤血、血腫等。第二節現場救護程序及原那么2.傷員分類重大惡性傷害事故時,如果傷員較多,要做傷員分類。①

瀕死傷員—黑色標志

腦、心、肺等重要臟器嚴重受損,意識完全喪失,呼吸心跳停止的傷員。

第二節現場救護程序及原那么

危重傷員—紅色標志

多臟器損傷,多處骨折或廣泛的軟組織損傷,生命體征出現紊亂者,是現場搶救運送的重點。

如開放性氣胸,顱腦損傷、大面積燒傷等。第二節現場救護程序及原那么③

中度傷員—黃色標志

損傷部位局限,生命體征平穩,但失去自救和互救能力,是僅次于紅色標志需救治者。如單純性四肢骨折。

輕傷員—綠色標志損傷輕微,傷口表淺,生命體征正常,具有自救和互救能力者,可在處理完紅、黃標志傷員后再處理。如軟組織挫傷,擦傷等。

一、目的意義

心肺腦復蘇是針對呼吸心跳驟停傷員采取的急救措施,由于心跳呼吸突然停止,導致全身重要臟器發生缺血缺氧,尤其是大腦。大腦一旦缺血缺氧時間超過4—6分鐘,腦細胞將發生不可逆性損害。因此,在4—6分鐘內,最好能在4分鐘內立即進行心肺復蘇,在氣道暢通的前提下用人工呼吸補充氧氣,用胸外心臟按壓使帶有新鮮氧氣的血液到達大腦和其他重要臟器。

心肺復蘇的意義不僅要使心肺的功能得以恢復,更重要的是恢復大腦功能,防止和減少“植物狀態〞的發生。

心跳、呼吸驟停后1分鐘內進行心肺復蘇者,救活率接近100%,4分鐘內進行心肺復蘇者約有50%被救活,4-6分鐘開始心肺復蘇者只有10%被救活,10分鐘以上幾乎無存活的可能。因此,爭分奪秒的現場救護非常重要。2.呼救

高聲呼叫和請現場其他人員參與搶救或上報。〔圖10-2〕3.擺放體位

患者水平仰臥在平坦的硬地上,現場要求頂板完好,無淋水等危險因素。假設傷員俯臥或側臥,搶救者應一手護頸,一手護軀體,使其頭頸軀干在同一軸心上轉動。〔圖10-3〕

搶救者跪在患者胸部一側,便于實施操作。〔圖10-4〕4.開放氣道

常采用仰頭抬頦手法:即將一只手放在患者前額上,手掌用力向后壓,使將頭向后翹,將另一只手的手指放在靠近頦部〔下巴〕的下頜骨下方將頦部向前抬起,使傷員頭部呈極度后仰狀〔圖10-5〕。對疑有頸外傷者應采用托雙下頜而不仰頭,即用雙手(一邊一只)緊抓患者下頜角托起,同時應小心地支持頭部不要后仰或側轉〔圖10-6〕對氣道有異物阻塞者可采用膈下腹部沖擊手法〔解除呼吸道阻塞“海氏法〞〕即以一手的掌根部抵住患者腹部中線臍部上方位置,第二只手直接放在第一只手上,以快速向上沖擊的動作壓向患者的腹后上方,每次沖擊都應是一次獨立的明確的動作,每次沖擊的目的都是要解除氣道阻塞。為去除氣道阻塞,〔圖10-7〕可能需重復沖擊6至次.〔圖10-8〕6.人工呼吸

口對口人工呼吸方法:〔圖10-10〕保持氣道開放,救護者將放在傷員前額的手的拇指和食指捏緊傷員的鼻翼,以防止氣體逸出。救護人深吸一口氣,用雙唇包嚴傷員的口唇四周,再用中等力度將氣體吹入傷員口中,同時觀察傷員胸部起伏。吹氣完畢,救護者松開鼻翼,側頭吸入新〔圖10-8〕鮮空氣并觀察傷員胸部下降,聽、感覺傷員呼吸情況,準備下一次人工呼吸。頻率12次/分,先吹兩口,時間1.5—2秒/次;每口氣量700—1100毫升。有效指征:胸部有起伏。無效可因氣道不暢或氣未吹進。這時救護者會感到吹起困難,需要盡快檢查氣道是否通暢,通常需要將傷員頭向后仰,重新翻開氣道。7.判斷心跳

一手仍置于病人前額,使頭部保持后仰,使氣道開放;另一手用食指及中指尖先觸及氣管正中的喉結,然后向旁滑移2~3cm,在氣管旁軟組織處觸摸頸動脈搏動(圖10-11)。此步驟應在10"內完成。如果觸摸不到病人的頸動脈搏動,而病人又無意識,就可以判定心跳已停止,須立即進行胸外按壓。假設有正常脈搏,只作人工呼吸。8.胸外心臟按壓方法按壓部位:前胸正中,胸骨中下1/3交界處,〔圖10-13圖10-14〕搶救者可將一手的食指與中指拼攏沿病人一側的肋弓向中間滑移,在兩側肋弓的交點處摸到胸骨下切跡,然后將拼攏的食指及中指橫放在胸骨下切跡上方,以另一手的掌根部緊貼食指,此掌根部即為按壓區,固定不要移動。(圖10-12)按壓手型:此時可將定位之手取下,而將掌根重疊放在按壓手背上,并作兩手的手指相互交叉以使下面手的手指抬起,以防止按壓時損傷肋骨。〔圖10-15)按壓用力方向:搶救者的雙臂伸直,兩肘關節固定不動,雙肩在患者胸骨前方正中,利用上半身體重,垂直向下用力按壓。〔圖10-16、17〕按壓節律:按壓應平穩而有節奏地進行,不能間斷,下壓及放松的時間大致相等,按壓至最低點處時應有一明顯停頓,用力應垂直向下不能左右擺動,放松時定位的手掌根部不要移動位置,但應盡量放松務使胸骨不受任何壓力。按壓頻率:100次/分。按壓深度:成人使胸骨下移4~5cm。9.心肺復蘇同時進行心肺復蘇一般同時進行,單人操作,每作30次胸外按壓,需作2次口對口人工呼吸〔2005年新標準〕,然后再在胸部重新定位按壓,如此反復進行,不能間斷。做5個循環后可以檢查一下傷病員的呼吸和脈搏。10.胸外心臟按壓禁忌癥:嚴重胸壁外傷造成多根多處肋骨骨折胸廓塌陷者;胸廓嚴重畸形者。表10-1CPR各步驟操作時間 時間

程序

重點

4-10’判斷意識、高聲求救、體位

回憶CPR程序

5‘A.開放氣道、檢查呼吸通暢氣道5’B.吹氣兩次的人工呼吸注意胸廓起伏

5-10‘C.檢查頸動脈搏動不花費更長時間40‘胸外心臟按壓、人工呼吸30:2按壓部位、方向、力度

5’

檢查呼吸、循環

如無呼吸、脈搏,繼續

繼續CPR以30:2重復,每5個循環,重新評價呼吸、循環第四節創傷的現場救護一.創傷概述創傷是各種致傷因素作用下造成的人體組織損傷和功能障礙。創傷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是指機械、物理、化學或生物因素造成的機體損害;狹義的是指機械性致傷因素作用于機體所造成的組織結構完整性破壞或功能障礙。第四節創傷的現場救護〔一〕、創傷分類:1、按致傷因素分類:如刺傷、切傷、墜落傷、砸傷、撞傷、電擊傷、壓傷等。2、按受傷部位分類:頭顱傷、顏面部傷、頸部傷、胸腹部傷、會陰部傷、四肢傷、手外傷、足外傷等。3、按傷后皮膚完整性分類:開放性損傷、閉合性損傷。第四節創傷的現場救護第四節創傷的現場救護〔二〕、在現場救護時應區分以下四種類型1、閉合性損傷:受傷部位皮膚完整、沒有外出血征象,可有內出血。如皮下淤血,胸腔內、腹腔內、顱內出血等。2、開放性損傷:受傷部位皮膚不完整,有傷口存在,有外出血。第四節創傷的現場救護3、多發傷:同一種致傷因素造成多處部位的創傷。如頭顱傷并手外傷等。4、復合傷:不同的致傷因素造成的身體多處創傷。電擊傷復合頭顱外傷等。第四節創傷的現場救護二、創傷的診斷與現場救護診斷創傷主要是明確損傷的部位、性質、全身變化及并發癥,特別是原發損傷部位相鄰或遠處內臟器官是否損傷及其程度。因此,需要詳細地了解受傷史,仔細地進行全身檢查,迅速做出初步診斷。第四節創傷的現場救護〔一〕、創傷的診斷1.受傷史〔1〕、受傷情況:受傷原因,受傷部位、程度等。〔2〕、傷后表現及演變過程:有無昏迷、虛弱無力,疼痛、肢體功能障礙,傷口出血等。受傷后傷情有無逐漸加重或緩解,特別要注意有無昏迷-清醒-再昏迷情況出現。〔3〕、傷前情況:傷員傷前體質狀況,詢問有無慢性疾患,如冠心病,出血性疾病等。第四節創傷的現場救護2.體格檢查首先應從整體上觀察傷員狀態,判斷傷員的一般情況,區分傷情輕重。對生命體征平穩者,可作進一步仔細檢查。傷情較重者,可先著手急救,在搶救中逐步檢查。第四節創傷的現場救護〔1〕、全身情況檢查。精神狀況、面部表情、言語、呼吸、脈搏等〔2〕、根據受傷史或某些突出的體征,詳細檢查。〔3〕、對于開放性損傷,必須仔細觀察傷口和創面,注意傷口深度、污染情況、出血的性狀、外露組織、異物存留及傷道位置等第四節創傷的現場救護第四節創傷的現場救護第四節創傷的現場救護第四節創傷的現場救護血液在密閉的血管系統內流動,必須有充足的血容量來維持。血液流出了血管之外稱之為出血,包括內出血和外出血,均可造成血容量下降,急性出血超過全身血量的1/4-1/3,就會出現明顯的脈搏增快,血壓下降,甚至出現生命危險。第四節創傷的現場救護1.出血種類及特點動脈出血:血色鮮紅,出血如噴射狀,并與脈搏節律相同。此類出血危險性最大。靜脈出血:血色暗紅,血液呈涌出狀或徐徐外流。此類出血隱蔽性強,當內出血時極易誤診,造成危險。毛細血管出血:血色鮮紅,從傷口緩慢滲出,常可自行凝固而止血。第四節創傷的現場救護〔二〕出血處理原那么1.內出血特點及處理內出血是血液由破裂的血管流入組織、臟器或體腔內,外部看不到傷口。如果受傷后無外出血,但傷員出現面色蒼白、脈搏快弱、呼吸淺快、四肢冰涼、頭暈乏力等急性貧血現象,就有內出血的可能。應立即將傷員送往就近的醫院進行檢查和搶救第四節創傷的現場救護2.外出血特點及處理原那么外出血指血管破裂后,血液經傷口流出體外。處理原那么如下:

①放置傷員躺下;②露出并檢查傷口;③立即止血;④包扎傷口。第四節創傷的現場救護3.止血材料常用的止血材料有紗布敷料、三角巾,四頭巾、繃帶,止血帶。如果現場沒有這些材料,可以用毛巾、紗布口罩、布條〔用衣服撕成5-10CM寬〕。嚴禁用電線、細繩、鐵絲。第四節創傷的現場救護〔三〕.現場常用止血方法〔1〕.指壓止血法〔圖10-18、19、20〕手指壓迫傷口近心端動脈血管于骨面上,以阻斷血流,到達止血目的。優點是無須任何止血材料,可立即進行,效果好。缺點是不能持久。此法緊急情況下使用,同時積極尋找止血材料,爭取盡快選用適宜方法持續止血。〔圖10-18、19、20〕第四節創傷的現場救護頭頂及額部出血:壓迫顳動脈,方法是用拇指在耳屏上前方1.5cm處用力壓迫。

面部出血:壓迫面動脈,方法是用拇指在下頜角前約半寸的凹陷內,將面動脈壓于下頜骨上。

肩及上肢出血:壓迫鎖骨下動脈,方法是將拇指放在鎖骨上凹中點處,摸到動脈跳動后,其余四指放在傷員肩后,以拇指向內向下將血管壓于第一肋骨。第四節創傷的現場救護前臂及手出血:壓迫肱動脈,方法是將拇指放在上臂內側,壓迫肌肉的凹陷處。手掌出血:壓迫橈尺動脈,方法是將患肢抬高,用兩手拇指分別壓迫手腕部的尺、橈側的動脈。也可用手握緊腕關節處。手指出血:壓迫指動脈,方法是將患肢抬高,用食指、拇指分別壓迫手指兩側的指動脈。第四節創傷的現場救護下肢出血:壓迫股動脈,方法是將兩手大拇指或雙手掌重疊,用力壓在大腿根部腹股溝中點稍下方的股動脈。足部出血:方法是將兩手拇指分別壓迫足背動脈和內踝與跟腱之間的脛后動脈。第四節創傷的現場救護第四節創傷的現場救護第四節創傷的現場救護第四節創傷的現場救護〔2〕.加壓包扎止血法〔圖10-21〕充分暴露傷口,用消毒紗布或清潔的布塊覆蓋于傷口上,再以寬布條或繃帶扎緊。適用于全身任何部位的中小量出血。如遇傷處有不能移去的異物(碎玻璃、骨片),可在異物四周用毛巾卷成環形圈將異物固定,然后再進行加壓包扎。包扎后注意要抬高傷處,盡可能抬高傷處至超過心臟的位置,以減少出血量。固定傷處,制止傷處活動,可減慢出血速度,幫助止血,減輕疼痛,尤見于骨折傷員第四節創傷的現場救護第四節創傷的現場救護〔3〕.止血帶止血法〔圖10-22〕四肢部位出血兇猛,用加壓包扎法止血無效時,使用本方法。止血帶有氣囊充氣式止血帶、橡皮條止血帶也可用布條代替。上肢出血,止血帶應扎在上臂上1/3處。下肢出血,扎在大腿上1/3處。扎止血帶部位必須用加寬布墊環形包扎,以保護皮膚。第四節創傷的現場救護氣囊充氣式止血帶用法:根據不同的設計,按說明使用。橡皮條止血帶用法:將橡皮條置于上止血帶部位,用一手捏住一端,另一手將另一端從肢體下穿過用力拉伸,纏繞三周后,將止血帶端頭拉入繃緊的橡皮條內,兩端打結,拉伸力度以保證肢體受傷部位不出血,遠端動脈觸不到。〔圖10-22左〕第四節創傷的現場救護第四節創傷的現場救護布條勒緊法:用帶狀布條在布墊上松松繞肢體一周后扎一活結。在結下旁側約兩厘米處放一根長約20—30厘米的結實木棒,穿過帶狀布條。擰轉木棒,絞緊帶狀布條,直到止血為止。將木棒的一端穿入活結,收緊,用布帶剩余局部將棒再次固定。〔圖10-22右〕第四節創傷的現場救護上止血帶一定要留有標記,注明上止血帶的時間,幾時幾分,每隔50分鐘放松止血帶3—5分鐘,放松期間,用指壓法止血。第四節創傷的現場救護第四節創傷的現場救護〔一〕一般處理〔1〕.傷員應立即停止活動,坐下或躺下休息。〔2〕.充分暴露傷口,檢查有無異物。假設系胸腹部或其他部位深而大的異物,切勿拔出。〔3〕.立即止血。〔4〕.以柔軟干凈毛巾或布類覆蓋于傷口進行包扎。傷口切忌沖洗或上任何藥物。假設有組織或臟器從傷口脫出,切勿還納回體內。第四節創傷的現場救護〔二〕包扎方法1.繃帶包扎可選用彈性繃帶或普通繃帶,也可用三角巾或布條替代。〔圖10-23〕〔1〕環形包扎法用于包扎頸、腕、胸、腹等粗細相等部位的小傷口,繃帶在傷口處環形纏繞。〔2〕螺旋形包扎法用于包扎較大面積的傷口,繃帶從肢體遠心端向近心端纏繞,并可重疊前面一圈的1/3~1/2左右。常用于用于上臂、手指、軀干、大腿等傷口的包扎。第四節創傷的現場救護〔3〕“8〞字形常用于肢體關節周圍受傷,將繃帶斜繞肢體,形成“8〞字形,每次遮蓋前面繃帶的l/3~1/2。用于肩、髖、膝、腕等關節部位。〔4〕回返包扎法:用于頭部或斷肢傷口包扎。先做環形固定,再反復呈放射性反折,將敷料完全覆蓋。〔圖10-24〕第四節創傷的現場救護第四節創傷的現場救護第四節創傷的現場救護2.三角巾包扎〔1〕頭頂部將三角巾的底邊折疊約2指寬,放于前額齊眉處,頂角向后蓋頭上,三角巾的兩底角經兩耳上方拉向頭后部交叉并壓住頂角再繞回前額相遇時打結,頂角拉緊掖入頭后部的交叉處內,或翻到上面用別針或膠布固定。〔圖10-25〕第四節創傷的現場救護第四節創傷的現場救護〔2〕

眼部單眼法:將三角巾折疊成約四指寬帶形,以2/3向下斜放于傷側眼部,一端從傷側耳下繞腦后經健側耳上至前額,壓另一端繞行,然后另一端于健側眉上向外反折后于耳上拉向腦后,兩端相遇時打結或用膠布固定。雙眼法:將三角巾折成四指寬帶形,從枕后部拉向雙眼交叉,再繞向枕下部打結固定。第四節創傷的現場救護〔3〕肩部〔圖10-25〕將三角巾折疊成燕尾式,燕尾夾角約90度〔大片壓小片,大片在后,小片在前〕放于肩上,燕尾夾角對準頸部,燕尾底邊兩角包繞上臂上部并打結,再拉緊兩燕尾角,拉到對側腋下打結。〔4〕

胸〔背〕部〔圖10-26〕把燕尾巾放在胸前,夾角約100度對準胸骨上凹,兩燕尾角過肩于背后,再將燕尾底邊角系帶,圍繞在背后打結。然后將一燕尾角系帶并拉緊繞橫帶后上提,與另一燕尾角打結。第四節創傷的現場救護第四節創傷的現場救護〔5〕腹部腹部有內臟脫出時不要送回腹腔,以免引起感染,可先用已滅菌消毒的急救包或大塊敷料覆蓋,然后用飯碗、茶缸等扣住,再用三角巾包扎。把三角巾頂角向下橫放在腹部,底邊齊腰,兩底角圍繞到腰后打結。頂角由兩腿間拉向后面和另兩端打結。第四節創傷的現場救護〔6〕

臀部將燕尾巾的夾角約60度朝上,蓋傷側臀部的后片要大于并壓著向前的小片,兩角分別過腹腰部對側打結,兩底邊角包繞傷側大腿根打結。〔7〕手〔足〕部〔圖10-27〕將三角巾展開,手指或足平放在三角巾的中央,指〔足〕縫間插入敷料,頂角折回蓋于手(足)背,兩底角分別圍繞到手(足)背上交叉拉緊,再在碗部或踝部圍繞一周后打結。第四節創傷的現場救護第四節創傷的現場救護〔8〕膝部將三角巾折疊成適當寬度的帶狀,將中段斜放于傷部,兩段向后纏繞,返回時兩端分別壓于中段上下兩邊,包繞肢體一周后打結。〔9〕懸臂帶小懸臂帶:用于鎖骨,肱骨骨折及上臂、肩關節損傷。方法是將三角巾折疊成適當寬度,中央放在前臂的下1/3處,一底角置于健側肩上,另一底角于傷側肩上,使肘關節成90度,兩底角在頸后打結。第四節創傷的現場救護大懸臂帶:用于前臂、肘關節的損傷。方法是將三角巾頂角對著手部,一底角置于健側胸部過肩于頸后,傷臂屈肘90度,放于胸前在三角巾中部,另一角包繞傷臂返折至傷側肩上,最后在頸后打結。〔圖10-28〕第四節創傷的現場救護第四節創傷的現場救護第四節創傷的現場救護一〕.骨折的判斷受傷后傷員出現以下情況時,可以認為發生了骨折。傷處劇烈疼痛和壓痛,移動時疼痛加劇。軟組織損傷出血所致腫脹。畸形,受傷肢體形狀發生改變,呈現短縮、彎曲、假關節或轉向等。肢體原有運動功能受到影響或完全喪失。第四節創傷的現場救護〔二〕.骨折的急救 1.傷員于適當體位,就地施救。2切勿移動骨折部位,或嘗試將骨折部位復位。3.如為開放性骨折,須先止血并包扎傷口后再固定。4.夾板與肌肉間、關節間、骨隆突處及骨折處加布墊,以保護皮膚。5.就地取材固定,樹枝、木棍、扁擔、車廂板等均可作夾板應用。也可利用人體自身條件進行固定,如上肢可包扎固定于胸前,下肢可與健肢綁在一起。6.固定四肢骨折時,應將指(趾)端露出,以便隨時觀察遠端肢體的血液循環。7.病人經初步急救和臨時固定妥善后,應速送醫院。第四節創傷的現場救護〔三〕、常見骨折的固定方法1.鎖骨骨折“T〞字形夾板固定:“T〞字形夾板貼于背后,在兩肩及腰部用布帶扎牢固定。

“8〞型固定法:腋下加布墊,用寬布帶分別從兩腋下向背部“8〞型繞過,兩端布帶拉緊,使傷員呈挺胸抬頭位,肩盡量向后拉,打結固定,傷側上肢懸臂帶固定第四節創傷的現場救護2..上臂骨折夾板放在上臂外側,加墊后用布帶將骨折上下兩端綁牢,使傷肢屈曲貼于胸側,再將前臂吊在胸前,并用一條三角巾將上臂固定于胸部。無夾板時,先將三角巾把傷肢固定于胸廓,后用三角巾將傷肢懸掛胸前。〔圖10-30〕第四節創傷的現場救護〔3〕.前臂骨折用兩塊大小適宜的木板放在前臂內外兩側,上下兩頭扎牢固定,然后屈肘90度,用布帶吊起。無夾板時,用三角巾將前臂吊起,再用一寬布帶將上肢固定于軀干。〔圖10-29〕第四節創傷的現場救護第四節創傷的現場救護第四節創傷的現場救護〔4〕.大腿骨折〔圖10-30右〕將一塊自腋窩到腳跟長的夾板放在傷肢外側,再用一塊自腹股溝到腳跟長的夾板放在傷肢內側,關節突出部位加墊,先固定骨折上、下兩端,再依次固定踝、膝關節及髂、腰、腋部。第四節創傷的現場救護〔5〕.小腿骨折〔圖10-31〕取與腳跟至大腿等長的夾板兩塊,放在傷腿的內外側,然后在夾板兩頭及骨折上下端用布帶捆綁后打結固定。下肢骨折無夾板時,可將傷肢綁在健肢上,分別在髖、膝、踝關節及骨折上下端打結固定。膝關節及踝關節骨突部之間要加布墊。第四節創傷的現場救護第四節創傷的現場救護第四節創傷的現場救護如果傷員可疑脊柱骨折,搬動時要特別注意。脊柱骨折是一種非常嚴重的創傷,處理不當,可造成永久性脊髓神經的橫斷性損傷,甚至死亡。其表現為頸、胸、腰、背部劇痛,如脊髓有輕度損傷,可能手足麻木,如脊髓嚴重損傷,四肢無任何感覺,也無法活動。因此,脊柱骨折應小心處置。這一點對頸椎和腰椎骨折時尤其重要。〔第四節創傷的現場救護第四節創傷的現場救護第四節創傷的現場救護第四節創傷的現場救護〔二〕腰椎骨折首先警告傷員勿亂動。將硬板擔架置于傷員身旁。在肩腹部或腰部預放布墊。搶救者3人,在傷員身體的同一側,分別同時抬起傷員的胸部、腰臀部和雙下肢,將傷員身體呈水平狀搬上擔架。將傷員身體呈水平狀搬上擔架。然后用布帶固定身體于擔架上。保持平穩,往醫院轉送。〔圖10-35〕第四節創傷的現場救護第四節創傷的現場救護第四節創傷的現場救護傷員送達醫院后,要做好交接,對醫生將明受傷原因、時間、部位,傷后采取了什么救護措施。傷員有無止血帶,上止血帶的時間,有無骨折端外露自行復位。運送途中是否曾經交接等,以便醫生及時掌握傷情,正確處理。第五節.特殊意外傷害處理

〔一〕溺水的救護溺水時隨著人的呼吸動作,水進入呼吸道,使呼吸道阻塞,發生窒息,呼吸停止而死亡。因此,溺水的現場急救至關重要,應爭分奪秒。首先保持呼吸道通暢。解開落水者的衣扣和腰帶,進行控水。“控水〞方法:溺水者俯臥位,面朝下,抬高腹部,壓其背部,借體位將體內的水從口腔流出,或雙手從腰部托起溺水者以使水流出。控水時間不宜過長,以免延誤搶救時間。第五節.特殊意外傷害處理

控水過后,用手指迅速去除口腔、鼻咽部的異物,如淤泥、雜草等,用仰頭舉頜法翻開呼吸道。立即檢查溺水者有無呼吸心跳,如果呼吸心跳停止,立即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直到專業急救人員到達現場為止。溺水后體溫迅速降低,脈搏雖然長時間消失,如能迅速開始心肺復蘇,心臟恢復跳動的可能性較大。如果溺水者神志清楚,輕聲呻吟,面色蒼白,只需脫去衣褲,注意保暖,嚴密觀察,直接送醫院進一步檢查治療。第五節.特殊意外傷害處理

〔二〕.觸電救護觸電程度輕重不同,臨床表現也不同。輕者只有局部四肢麻木或震顫,面色蒼白,個別病人會發生暈厥。重者被擊倒在地,意識不清、心跳加快、呼吸變慢,如不及時救護,會很快死亡。電擊可引起電燒傷,電燒傷都是Ⅲ度燒傷,燒傷部位發白、發黑。發現有人觸電,切不可驚慌失措,必須盡快采取正確的急救方法。

第五節.特殊意外傷害處理

搶救觸電的方法不正確,既累及自身,又救不了觸電的人。在電源切斷之前,搶救者切不可用手直接拉拽觸電者和電線,更不可用金屬物品或潮濕的東西去解救觸電者,以免發生觸電。第五節.特殊意外傷害處理

急救要點:迅速關閉開關,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