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國家開放大學漢語言文學本科《中國當代文學專題》期末紙質考試試題及答案_第1頁
2025年1月國家開放大學漢語言文學本科《中國當代文學專題》期末紙質考試試題及答案_第2頁
2025年1月國家開放大學漢語言文學本科《中國當代文學專題》期末紙質考試試題及答案_第3頁
2025年1月國家開放大學漢語言文學本科《中國當代文學專題》期末紙質考試試題及答案_第4頁
2025年1月國家開放大學漢語言文學本科《中國當代文學專題》期末紙質考試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2025年1月國家開放大學漢語言文學本科《中國當代文學專題》期末紙質考試試題及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題2分,共30分。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錯選或多選均不得分)1.1950年代,在孫犁的影響下出現了一批以詩化、散文化為美學追求的農村題材小說作者,他們被稱為(A)。A.“荷花淀派” B.“茶子花派” C.“山藥蛋派” D.“山西派” 2.下列不屬于1980年代小說作品的是(D)。 A.《芙蓉鎮》 B.《古船》 C.《紅高粱》 D.《紅巖》 3.1950年代中期大膽突破“禁區”的詩歌主要有流沙河的(C)等。A.《望星空》 B.《養花人的夢》 C.《草木篇》 D.《遲開的玫瑰》 4.在新時期,傳承了沈從文田園牧歌風格的作家是出生于江蘇高郵的(B)。A.浩然 B.汪曾祺 C.李凖 D.劉紹棠 5.王安憶在1980年代的創作不包括(A)。A.《長恨歌》 B.《小鮑莊》 C.《荒山之戀》 D.《小城之戀》 6.1984年,馬原發表了一篇標志著先鋒小說形式實驗開端的小說(D)。A.《岡底斯的誘惑》 B.《虛構》 C.《西海無帆船》 D.《拉薩河的女神》 7.小說《一地雞毛》的作者是(A)。A.劉震云 B.劉恒 C.池莉 D.蘇童 8.《狗日的糧食》的作者是(C)。A.蘇童 B.劉震云 C.劉恒 D.池莉 9.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創者是(C)。A.郎紅浣 B.金庸 C.梁羽生 D.古龍 10.被譽為中國的喬依斯和卡夫卡的作家是(D)。A.韓少功 B.賈平凹 C.余秋雨 D.王小波 11.(D)以農民朱老忠、嚴志和兩家三代人與地主馮蘭池,馮貴堂父子斗爭的故事為線索。A.《創業史》 B.《紅日》 C.《紅巖》 D.《紅旗譜》 12.1978年12月由芒克、北島等在北京創辦的(A)是新詩潮運動的一面旗幟。A.《今天》 B.《這一代》 C.《紅葉》 D.《第三代》 13.第七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額爾古納河右岸》的作者是(A)。A.遲子建 B.王安憶 C.周大新 D.賈平凹 14.(A)早期的作品《哦,香雪》與汪曾棋(受戒》一樣,有著純凈的詩意化,散文化小說的風格。A.鐵凝 B.王安憶 C.陳染 D.茹志鵑 15.(C)散文創作最高水平的代表是1978年底開始創作的五卷本《隨想錄》。A.史鐵生 B.余秋雨 C.巴金 D.楊絳 二、簡答題(本題共2小題,每題15分,共30分。內容切題,邏輯清晰,文字通順)16.簡要說明《組織部新來的青年人》所蘊含的多重思想意義。答:(1)在刻畫林震的工作熱情時,作家勾勒出三個各有特點的官僚主義者形象——專橫跋扈的王清泉,回避矛盾、忙忙碌碌的韓常新和對工作缺乏熱情的劉世吾,具有“政治小說”(“官場小說”)的意義。(2)在官僚主義者的形象中,劉世吾的口頭禪是“就那么回事”,但他并沒有徹底麻木,其意義已經超出了一般性的批判官僚主義,催生對于革命后新生活平庸化的思考,因而具有了深邃的哲理意義。(3)小說并沒有止于欣賞林震的理想主義熱情,而是通過林震的經歷說明生活斗爭比書本更復雜,具有“成長小說”的意義。17.簡要說明《茶館》新穎而獨特的戲劇結構。答:(1)在“葬送三個時代”的主題下,既沒有一以貫之的矛盾沖突,也沒有首尾相連的完整故事,而只是聰明地截取了三個橫斷面,三幕戲相對獨立,多達70多個人物長達半個世紀的命運變遷,濃縮在“裕泰”這所普通的茶館之中;(2)采用“人像展覽式”的結構:不以故事情節為結構線索,而以人物活動為結構要素。主要人物從中年到老年貫穿全劇;次要人物兩代相承;龍套閑人根據劇情需要來去自由;每個角色自說其事,在時代大背景下事事相連,成功地表現了重大的主題。三、分析題(本題共1小題,每題40分,共40分。不得照抄教材或他人文章;論述深入,分析具體,邏輯清晰,文字通順。答案不得少于500字)18.余華小說歷經了一個從先鋒到世俗的巨大嬗變,請結合余華前后期的作品,分析這一轉變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以及你是怎樣看待這一轉變的。答:余華小說從先鋒到世俗的嬗變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敘事風格先鋒時期:余華在先鋒時期的作品如《現實一種》《河邊的錯誤》等,敘事風格極具實驗性和顛覆性。他常常采用碎片化的敘事結構,打破傳統的線性敘事順序,時間和空間在小說中被隨意打亂和重組,以此來挑戰讀者的閱讀習慣和傳統的敘事邏輯。世俗時期:到了世俗時期,以《活著》《許三觀賣血記》為代表,余華的敘事風格變得平實、簡潔而流暢。他回歸了傳統的線性敘事,按照時間順序來講述故事,使讀者能夠更加清晰地理解故事的發展脈絡,更容易進入小說所構建的世界。主題思想先鋒時期:先鋒時期的作品主題多關注人性的黑暗面、暴力和死亡等極端主題,試圖通過對這些主題的描寫來揭示人類存在的荒誕和無意義。如在《現實一種》中,兄弟之間的互相殘殺,展現了人性中原始的暴力和殘酷。世俗時期:世俗時期的作品主題轉向了對普通人日常生活的關注,強調生命的堅韌和生存的意義。《活著》通過福貴一生的苦難經歷,展現了普通人在歷史洪流和命運無常中頑強的生命力;《許三觀賣血記》則通過許三觀為了家庭不斷賣血的故事,反映了普通人在生活壓力下的掙扎與堅持,凸顯了人性的善良和溫暖。人物塑造先鋒時期:先鋒時期作品中的人物往往是抽象的符號,缺乏明確的個性和背景,他們更多地是為了體現作者對某種哲學觀念或人性本質的思考而存在。例如《河邊的錯誤》中的瘋子,他的行為乖張,是混亂和非理性的象征。世俗時期:世俗時期的人物形象則具有鮮明的個性和豐富的情感,他們來自社會的各個階層,有著各自的生活經歷和性格特點。像《活著》中的福貴,從一個富家子弟逐漸淪為貧苦農民,他的性格在生活的磨礪中不斷變化,變得堅韌、豁達;《許三觀賣血記》中的許三觀,有著普通人的自私、善良和無奈,是一個極具真實感和立體感的人物形象。對于余華小說的這一轉變,應該以客觀和全面的態度來看待。從積極的方面來看,這種轉變使余華的作品更加貼近大眾,更容易被讀者接受和理解,讓更多的人能夠通過他的小說感受到生活的真實和人性的復雜。同時,世俗化的寫作也使余華能夠更深入地挖掘普通人的生活世界,展現出生命的多樣性和韌性,具有更強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