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語文試題(C)第1頁共9頁姓名準考證號絕密★啟用前2025屆新高考教學教研聯盟高三第二次預熱演練語文試卷長中學;衡陽八中;永州市四中;岳陽一中;湘潭縣一中;湘西州中;石門縣一中;由渡縣一中;益陽市一中;桃縣一中;株市二中;麓山國;祁州市中;岳陽市一中;聯合命題婁成市一中;你化市三;部東一中;洞口縣一中;寧鄉一中;瀏陽市一中。命題學:岳一中,寧鄉市一審題學:益陽市箴中學、新化縣一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考場號、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北上》是作家徐則臣的長篇小說,2019年榮獲第十屆茅盾文學獎。該書講述了1901年意大利人小波羅由杭州出發,酒京杭大運河一路北上的故事,也揭開了運河沿岸幾個家族之間的百年秘史。材料一:袁毅:在你生活中,大運河處于什么位置?徐則臣:從小生活在河邊,初中時住校,到冬天,宿舍的自來水管凍住,我們就端著牙缸,臉盆往校門口跑,校門前是一條人工運河,一大早河面上水汽氤畫,河水暖人,后來在淮安生活過幾年,每天在大運河兩岸穿梭,對運河也知道了不少,二十年來,綿延千里的大運河成了我小說寫作不可或缺的背景。袁毅:為寫作《北上》,你做了哪些案頭工作和田野調查?徐則臣:二十年來,但凡涉及運河的影像。文字、研究乃至道聽途說,我都要認真地收集和揣摩。但要把一條河作為自己的寫作對象,僅熟悉和了解是不夠的,你得吃透它,像熟悉你的家人一樣熟悉它。這次我看了60多本專業書籍,這些資料如果我不寫這小說,可能一輩子都不會讀。寫作這小說的4年里,我又重新把運河從語文試題(C)第2頁共9頁南到北走了一遍,個別河段走了不止一遍。袁毅:“到世界去”原來是你小說的重要主題之一,而如今你創作《北上》,這似乎是一場反思與尋根之旅,你尋找到什么呢?徐則臣:跟找到什么比,我更看重“北上”的過程,沒有這個北上的過程,我可能永遠也不會知道大運河對我們有多重要,說它改變了中國和中國人一點都不為過。過去我理解的到世界去就是一直往外走,在《北上》中,意大利人到中國來何嘗不是“到世界去”?所以,“世界”是辯證的。袁毅:“將兩個意大利人放置到中國運河人文歷史書寫中,以一種比較的視角介入《北上》的寫作”,有意為之?徐則臣:有意為之,也是題材使然。經過兩次鴉片戰爭到1900年,中國已經被迫“全球化”了,中國的事已經不單是中國人的事,也是整個世界的事,所以我想引入他者的視角,看看在這種差異性的目光下,中國是一個什么樣子。袁毅:為什么將運河故事開始和結尾的時間節點選在1901年和2014年?徐則臣:寫運河,不僅要寫它的歷史,更要寫它的當下,小說起自清政府室布廢止漕運的1901年,結尾在2014年大運河申遺成功。漕運廢止,意味著運河作為國家層面上的運輸功能到此結束,既然大運河最重要的現實功能就此逐漸喪失,那么我們是否可以重新發掘運河的文化功能,思考,探索大運河在新時代下的意義?袁毅:當下,該如何用文化這把鑰匙,去打開并“喚醒”大運河?徐則臣:我們都找到了“文化”這把鑰匙,只是我在一己天馬行空地虛構,沿河的建設者們卻要步步為營地落實,我認為,各地在打造運河文化帶時,應將本地獨特的人文景觀和史跡充分融入建設中,而非千人一面,只借著運河的資源,把具有特殊歷史和文化內涵的一段河道簡單地做成旅游和商業的基地。(摘編自袁毅、徐則臣《訪談:用文化這把鑰匙“喚醒”大運河》)材料二:虛構才是重回歷史現場,審視運河古今的最佳途徑。徐則臣在《北上》中通過設置歷史與當下兩條線索,虛構了幾個獨立的的故事,對大運河實現了精細入微的審視,刻畫了一個有血有肉、立體豐富的大運河世界。小說在歷史線索的敘事中,以保羅·迪馬克、謝平遮等人乘船北上為主要視角,見證了運河沿岸的繁華與苦難,在當下線索中,小說主要以邵秉義,謝望和等人的故事為主,抒寫大運河的表敗和人們對運河文化價值的執著。僅僅回湖歷史,展示當下是遠遠不夠的,大運河是世界文化遺產,它不僅屬于中國,更是世界的。因此,徐則臣還通過城外人的視角,將大運河置于世界格局中進行審視。大運河在中國大地上已流淌千年,中國人可能早就習焉不察,但對于熱愛運河的意大利人迪馬克兄弟來說,中國的大運河是一條“嶄新”的河流,他們的看法可能更為客觀真實。同時,城外視角也更能展現大運河文化及其他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例如,小說寫道:“他是融會貫通的天才,改變了我對中醫的偏見。”借助萊思醫生之口,表達了對中醫文化的贊譽,小說還以喜愛中國文化的兩位意大利人的視角,寫了深邃博大的茶文化、氣派有范兒的毛筆字、風姿神韻的楊柳青年畫等,這有助于喚醒國人對中國優秀文化的認同感與自信心,語文試題(C)第3頁共9頁大運河是前現代中國的代表物,在求速度的現代社會,大運河與現代化的公路鐵路運輸相比,速度是相當慢的。而徐則臣在《北上》中試圖更新人們的觀念。“快怎么就能成為這個世界唯一的指標了呢?一“慢,也可能成為快。”他認為“一個東西有局限性的同時也有它的優勢,要在正視局限性的前提下,發揚和擴展它的優勢。”其實,大運河在現代社會也可以發揮屬于自己的價值。比如,書中的人物周海闊因為對大運河的喜愛,收集運河的歷史遭跡,在運河邊開了一家連鎖民俗客找,讓人們能放慢生活節奏,從各種古老的物件中,窺見大運河的人文之美,從而獲得心靈的撫慰。《北上》喚醒了一種觀念:不能以犧牲歷史文化和自然生態為代價,來追求現代化的快速發展。(摘編自苗家樂、黃德志《審視、反思與喚醒-評徐則臣的小說北上>》)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大運河在徐則臣小說里是不可或缺的背景,在《北上》里成了主角,這說明徐則臣對運河的理解、思考在深化。B.《北上》從古今中西不同角度書寫大運河,既敘寫跨越百年的家族命運變遷,也對大運河進行文化審視與反思。C.借助域外視角,作家對大運河的歷史審視可能更為客觀真實,同時也助于表達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認同與自信。D.材料一是訪談,主要涉及《北上》寫作緣起。材料二是書評,主要總結評價《北上》的實踐特色和文本意圖。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A.“喚醒”既指發掘保護大運河資源,也指重樹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與自信心,還指更新對現代性的認知。B.案頭查閱和田野調查搜集獲取更多的相關資料,在小說創作中發揮獨特作用,也是審視運河古今的最佳途徑。C.當下運河文化帶建設注重運河旅游和商業項目開發,并未融進當地歷史文化的特殊性,運河文化屬性彰顯不足。D.在創作過程中,徐則臣對自己堅持多年的“到世界去”的寫作理念產生了懷疑,并在《北上》中作了修正。3.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二第三段觀點的一項是(3分)A.毛澤東認為我們寫文章時需要充分合理地運用民間的、外國的語言中有用的東西。B.劉夢溪說,傳統是從過去流淌到現今的精神河流,每個人都站在傳統的延長線上。C.莫言說,當你構思一個故事,最方便的寫法是把故事發生的環境放在你的故鄉。D.魯迅認為對待外來文化的正確做法是要我們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4.做好采訪工作,需要采訪者具有較強的訪談能力。袁毅在這次采訪活動中有哪些訪談技巧可借鑒?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4分)5.家鄉文化也是我們個體精神生活的重要依托,作為湖南的一份子,你如何關注并參與家鄉文化生活?請結合兩則材料談談你的看法。(6分)語文試題(C)第4頁共9頁(二)現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十八歲出門遠行余華柏油馬路起伏不止,馬路像是貼在海浪上。我走在這條山區公路上,我像一條船。這年我十八歲,我下巴上那幾根黃色的胡須迎風飄飄,那是第一批來這里定居的胡須。盡管走了一天,可我一點也不累。但是我還沒走進一家旅店。公路高低起伏,那高處總在誘惑我,誘惑我沒命奔上去看旅店。這一次我看到了,看到的不是旅店而是汽車。司機的腦袋我看不見,他的腦袋正塞在車頭里。車廂里高高堆著籮筐,我想著籮筐里裝的肯定是水果。我興致勃勃跑過去,向司機打招呼:“老鄉,你好。”司機好像沒有聽到,仍在撥弄著什么。“老鄉,抽煙。”這時他才使了使勁,將頭從里面拔出來,并伸過來一只黑乎乎的手,夾住我遞過去的煙。于是我心安理得了,他只要接過我的煙,他就得讓我坐他的車。不一會他修好了車,就蓋上車蓋跳了下來。我趕緊走上去說:“老鄉,我想搭車。”不料他用黑乎乎的手推了我一把,粗暴地說:“滾開。”我知道要是錯過這次機會,將不再有機會。現在應該豁出去了。于是我跑到另一側,也拉開車門鉆了進去,我準備與他在駕駛室里大打一場。我進去時首先是沖著他吼了一聲:“你嘴里還叼著我的煙。”然而他卻笑嘻嘻地十分友好地看起我來,這讓我不解。他問:“你上哪?”我說:“隨便。”他又親切地問:“想吃蘋果嗎?”“那還用問。”他仍看著我。“到后面去拿吧。”他汽車開得那么快,我敢爬出駕駛室爬到后面去嗎?于是我說:“算了吧。”他說:“去拿吧。”他的眼睛還在看著我。我說:“別看了,我臉上沒公路。”他這才扭過頭去看公路了。汽車奔馳著,我舒服地坐在座椅上,看著窗外,和司機聊著天。現在我和他已經成為朋友了。我已經知道這汽車是他自己的,蘋果也是他的。我問他:“你到什么地方去?”他說:“開過去看吧。”這話簡直像是我兄弟說的,這話可多親切。我覺得自己與他更親近了。現在我根本不在乎什么旅店,這汽車這司機這座椅讓我心安而理得。可是這汽車拋錯了。那個時候我們已經是好得不能再好的朋友了,他正在把他的戀愛說給我聽。可是這汽車拋錨了,我坐在駕駛室里,聽著他修車的聲音。“修好了?”我問。“完了,沒法修了。”他說。我想完了,“那怎么辦呢?”我問。“等著瞧吧。”他漫不經心地說。我仍在汽車里坐著,不知該怎么辦。眼下我又想起什么旅店來了。司機這時在公路中央做起了廣播操,他從第一節做到最后一節,做得很認真。我在里面也坐不住,于是,打開車門也跳了下去。我在想著旅店。這個時候我看到坡上有五個人騎著自行車下來,每輛自行車后座上都用一根扁擔綁著兩只很大的籮筐,我想他們大概是附近的農民。那五人騎到我跟前時跳下了車,我很高興地迎了上去,問:“附近有旅店嗎?”他們沒有回答,而是問我:“車上裝的是什么?”語文試題(C)第5頁共9頁我說:“是蘋果。”他們五人推著自行車走到汽車旁,有兩個人爬到了汽車上,接著就翻下來十筐蘋果,下面三個人把筐蓋掀開往他們自己的筐里倒。那情景讓我目瞪口呆。我明自過來就沖了上去,責問:“你們要干什么?”他們設理睬我繼續倒蘋果。我上去抓住其中一個人的手喊道:“有人搶蘋果啦!”這時有一只拳頭朝我鼻子上狠很地揍來了,我被打出幾米遠。爬起來用手一摸,鼻子軟塌塌地不是貼著而是掛在臉上,鮮血像是傷心的眼淚一樣流。司機此刻正在慢慢地散步,嘴唇翻著大口喘氣。他好像一點也不知道剛才的事。我跑過去對著他的耳朵大喊:“你的蘋果被搶走了!”他這才轉身看了我起來,我發現他的表情越來越高興,我發現他是在看我被打得五彩繽紛的臉。這時候,坡上又有很多人騎著自行車下來了,每輛車后都有兩只大筐,騎車的人里面有一些孩子。他們都發瘋般往自己筐中裝蘋果。才一瞬間,車上的蘋果全到了地下。那時的蘋果已經滿地滾了,所有人都像蛤蟆似的蹲著撿蘋果。我是在這個時候奮不顧身撲上去的,我大聲罵著:“強盜!”撲了上去。于是有無數拳腳前來迎接,我全身每個地方幾乎同時挨了揍。我跌坐在地上,我再也爬不起來了,只能看著他們亂搶蘋果。我開始用眼睛去尋找那司機,這家伙此時正站在遠處朝我哈哈大笑,我便知道現在自己的模樣一定比剛才更精彩了。那個時候我連憤怒的力氣都沒有了。我只能用眼睛看著這些使我憤怒極頂的一切。我最憤怒的是那個司機。坡上又下來了一些手扶拖拉機和自行車,他們也投入到這場浩劫中去。來遲的人開始在汽車上動手,我看著他們將車窗玻璃卸了下來,將輪胎卸了下來,又將木板撬了下來。可我那時只能看著了,因為我連憤怒的力氣都沒有了。我坐在地上爬不起來,我只能讓目光走來走去。現在四周空蕩蕩了,只有一輛手扶拖拉機還停在趴著的汽車旁。這時我看到那個司機也跳到拖拉機上去了,他在車斗里坐下來后還在朝我哈哈大笑。我看到他手里抱著的是我那個紅色的背包。他把我的背包搶走了。背包里有我的衣服和我的錢,還有食品和書。可他把我的背包搶走了。天色完全黑了,四周什么都沒有,只有遍體鱗傷的汽車和遍體鱗傷的我。我打開車門鉆了進去,座椅沒被他們撬去,這讓我心里稍稍有了安慰。外面風越來越大,但我躺在座椅上開始感到暖和一點了。我感到這汽車雖然遍體鱗傷,可它心窩還是健全的,還是暖和的。我知道自己的心窩也是暖和的。我一直在尋找旅店,沒想到旅店竟在這里。我躺在汽車的心窩里,想起了那么一個晴朗溫和的中午,那時的陽光非常美麗。父親正在屋內整理一個紅色的背包,我撲在窗口問:“爸爸,你要出門?”父親轉過身來溫和地說:“不,是讓你出門。”“讓我出門?”“是的,你已經十八了,你應該去認識一下外面的世界了。”后來我就背起了那個漂亮的紅背包,父親在我腦后拍了一下,就像在馬屁股上拍了一下。于是我歡快地沖出了家門,像一匹興高采烈的馬一樣歡快地奔跑了起來。(有刪改)語文試題(C)第6頁共9頁6.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司機親切地請“我”吃蘋果并讓“我”自己去拿,“我”拒絕了,是因為“我”擔心司機在“我”爬出駕駛室后扔下“我”揚長而去,故有所戒備。B.“只能讓目光走來走去”不僅寫出了“我”此時身體上因受傷無力爬起來的虛弱感,也形象地表現了精神世界受到現實沖擊后的無助感。C.“我”被毆打掠奪后,感到這個汽車遍體鱗傷。但它的心窩還是健全、暖和的,說明盡管經歷磨難,但“我”的精神依然健全,內心仍然溫暖。D.小說敘寫了一個關于成長的寓言。“我”走出家門,開啟一場未知的旅行,原本以為成長是一次快樂的旅行,結果卻是一次坎坷的經歷。7.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小說開頭寫“我”出門遠行,走在一條像是貼在海浪上的起伏不止的柏油馬路上,馬路象征著漂泊動蕩、起伏不定的人生之路。B.小說以尋找旅店為線索,并運用補敘,把故事的起因放在了結尾,與前文形成對比,也給小說增加了一抹亮色。C.小說中的“旅店”不僅實指“我”在遠行中尋找的安身之所,也象征著我們每個人在成長旅途中不斷追尋的人生目標和精神歸宿。D.小說與卡夫卡的《變形記》有相通之處,二者都具有現代派小說的荒誕性特點,但同時又都注重細節的真實性。8.小說采用第一人稱敘述視角,并用平靜輕松的敘述語調講述“我”出門遠行的經歷,這樣安排有什么好處?(4分)9.孫紹振先生評價,這篇小說是現實的悲劇,然而在藝術上卻是喜劇。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1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士大夫之子弟,茍無世祿可守,無常產可依,而欲為仰事俯育之資,莫如為儒。其才質之美,能習進士業者,上可以取科第,致富貴;次可以開門教授,以受束修①之奉,其不能習進士業者,上可以事筆札代發簡之投次可以習點讀為童蒙之師。如不能為儒,則醫人,星相,農圃、商賈、伎術,凡可以養生而不至于辱先者,皆可為也。子弟之流蕩,至于為乞可,盜竊,此最辱先之甚。然世之不能為儒者,乃不肯為醫人、星相、農園、商賈、伎術等事,而甘心為乞可,監容者,深可誅也。凡強顏于責人之前而求其所謂應副,折腰于富人之前而托名于假貨,游食于寺觀而人指為“穿云子”,皆乞丐之流也。居官而掩蔽眾目,盜財入已,居鄉而欺凌愚弱,李其所有,私販官中所禁茶、益、酒、酷之屬,皆竊盜之流也,世人有為之而不自愧者,何我?(節選自袁氏世范》)語文試題(C)第7頁共9頁材料二:學之興廢,隨世輕重。漢時賢俊,皆以一經弘圣人之道,上明天時,下該人事,用此致抑相者多矣,末俗已來不復爾,空守章句,但誦師言,施之世務,殆無一可,故士大夫子弟,皆以博涉為貴,不肯專儒。果朝皇孫以下,總帥之年,必先入學,觀其志尚,出身已后,便從文史,略無卒業者。冠見為此者,則有何胤、劉康、明山賓等,兼通文史,不徒講說也。洛陽亦聞崔潔、張偉、劉芳,鄴下又見邢子才:此四儒者,雖好經術,亦以才博擅名。如此諸賢,故為上品,以外率多田野閑人,音辭鄙陋,風操蚩拙,相與專因,無所堪能,問一言輒酬數百,貴其指歸,或無要會。那下諺云:“博士買驢,書券三紙,未有驢字。”使汝以此為師,令人氣塞。孔子曰:“學也祿在其中矣。”今勤無益之事,恐非業也。夫圣人之書,所以設教,但明練經文,粗通注義,常使言行有得,亦足為人,何必“仲尼居”即須兩紙疏義,燕寢,講堂,亦復何在?以此得勝,寧有益乎?光陰可惜,譬諸逝水,當博覽機要,以濟功業。必能兼美,吾無間焉。(節選自顏氏家訓》)【注】①束修,古代學生與教師初見面時,必先奉贈禮物,表示敬意,名曰“束脩”。這里指老師的酬金。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3分)上可以事筆A札B代C箋簡之役D次可以習E點F讀G為童H蒙之師。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仰,向上,與《蘭亭集序》中“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的“仰”意思相同。B.屬,類,與琵琶行并序》中“名屬教坊第一部”的“屬”意思不同。C.總丱,古時兒童頭上束的上翹的兩只角辮,借指童年,“總丱之年”即童年時期。D.卒,完成、完結,與《陳情表》中“庶劉僥幸,保卒余年”的“卒”意思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材料一認為,有的人既不做儒生,也不愿從事醫生等職業,反而甘心當乞丐、盜賊,這是應該被譴責的。B.材料一認為,那些貪污受賄、向富人卑躬屈膝、欺凌弱小、私販禁品的人,和盜賊沒有什么區別。C.材料二認為,漢代的學習風氣較好,而在這之后的讀書人只會背誦老師的言論,不能運用到實際。D.材料二認為,梁朝的賢士才俊較少,大多是一些村夫閑人,他們言語粗俗淺薄,笨拙愚昧,沒有什么本事。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游食于寺觀而人指為“穿云子”,皆乞丐之流也。(4分)(2)問一言輒酬數百,責其指歸,或無要會。(4分)14.兩則材料都談及對子弟的訓誡問題,請結合文本分別概述訓誡的主要內容。(4分)語文試題(C)第8頁共9頁(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5-16題.定風波·次高左藏使君韻①黃庭堅萬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終日似乘船。及至重陽天也霽,催醉,鬼門關外蜀江前。莫笑老翁猶氣庫,君看,幾人黃菊上華顛?戲馬臺①南道兩謝,馳射,風流猶抽古人肩。【注】①本詞為黃庭堅被貶黔州期同作。②華顛:白頭。③戲馬臺:原為項羽所筑,劉裕北征,會僚屬于此,賦詩為樂,謝朓和謝靈運各賦《九日從宋公戲馬臺集送孔令》一首。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上闋首二句起調低沉,用比喻的手法寫出了秋雨使人困居室內,而室內卻漏雨積水的艱難處境。B.上闋后三句寫重陽放晴,又逢佳節,催發詞人以鬼門關的險峻來襯托內心抑郁愁苦,借酒消愁。C.本詞通過重陽即事感懷,借謝胱、謝靈運戲馬臺賦詩之典,將詩人豪爽的氣概表現得淋漓盡致。D.全詞結構上一抑三揚,從雨天困居的沉悶走向“馳射”“拍肩”的暢快,語意奔放,意境開闊。16.有人評價黃庭堅詞“入于蘇而又出于蘇”。本詞下闋在寫法上“入于蘇”,情感上“出于蘇”,請結合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的下闋對此作簡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大學之道》中用平和的心態權衡利弊,體現“慎思慎言,方得合宜”的句子是:“(2)《書憤》中采用蒙太奇手法構成一幅幅堂堂正正、浩浩蕩蕩軍容畫面的詩句是:“(3)“滄海”經常出現在唐宋詩詞中,和其他意象組合成一個意境,或展現寬闊胸襟,或寄托憂思情懷,或抒發離情別緒等,如“三、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材料,完成18~22題。莊子好寓言,好大言,而他的朋友惠子則是一個實用主義者、經驗主義者,對莊子的(A)很厭煩。他正告莊子:子言無用。惠子是一個老實人,他很實在地把經驗為依據來得出莊子大言無用。惠子對莊子說:有棵大樹,樹干疙里疙瘩,樹枝彎彎扭扭,長在道路旁,木匠也不看。你大言炎炎,大而無用,也沒有人看你一眼吧。莊子說:你難道沒見過野貓和黃鼠獨嗎?屈身伏著等待捕捉來來往往的小動物;它捉小動物時東跳西躍,不避高下,但是一路中捕獸的機關陷阱,就死在網中。再看那牦牛,它大如天邊的云;它的本事可大了,不過不能捕捉老鼠。現在你有一棵大樹,擔憂它沒有用處,為何不把它種在虛無之鄉、廣闊的原野,彷徨乎無為其側,遺遙乎寢臥其下。語文試題(C)第9頁共9頁誰規定了那在荒野上搖曳生姿的樹,其生命的意義,就是作棟作梁,作門作框?即便是為人所用,又何必一定是作標作梁這般“實用”?莊子言“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豈不也是為人所用?只是此等用途,何等“凌空蹈虛”!人生若只是一味填踏為實,不懂得騰空成虛、不僅容易自暴自棄,。我們不僅要懂得“有”之用,還要懂得“無”之用,這樣才能全面理解“用”,否則即便是大智慧者恐怕也會如犀牛望月。天地廣大,人行走之時,所用的只是雙足踩踏著的那一小塊罷了。但是,如果只留下雙足踩踏的那一小塊,把其他的全都挖掉,一直挖到黃泉,你還能款款而行嗎?大地還有承載之用嗎?腳踩著的地方是“實用”,腳沒踩到的地方為“虛用”。只知實用,不知虛用,不僅讓自己寸步難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磚混結構二手房購房合同
- 2024年深圳市區級紀委監委市內選調職員真題
- 2024年廈門市仙岳醫院招聘真題
- 2024年內蒙古建安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真題
- 2024年北京林業大學草業與草原學院教師崗位招聘筆試真題
- 2024年安徽阜陽技師學院專任教師招聘真題
- 人教初中地理八下備課參考:《香港和澳門》重點圖表解讀
- 桉樹枝收購合同范本
- 山西煤炭運量合同范本
- 部編版中考道德與法治一輪復習|九年級上、下冊共7個單元復習學案+試卷匯編(含答案)
- 家禽委托屠宰合同協議書
- 2024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法律實務賽項)考試題庫(含答案)
- 2024年度成都市人事考試工作高頻考題難、易錯點模擬試題(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康復醫院建筑設計標準征求意見稿
- 酒店式公寓開發財務分析實例
- JJF 2122-2024機動車測速儀現場測速標準裝置校準規范
- 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申報表電子表格版(帶公式-自動計算)
- 高壓電工證考試題庫及答案(完整版)
- 2024年中國BIM行業市場動態分析、發展方向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
- 施工項目環境保護管理組織機構
- 遼寧省沈陽市郊聯體重點高中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4月月考化學試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