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行業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方案_第1頁
航空航天行業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方案_第2頁
航空航天行業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方案_第3頁
航空航天行業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方案_第4頁
航空航天行業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航空航天行業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方案TOC\o"1-2"\h\u7888第一章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概述 258151.1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的定義與作用 2244801.2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的組成與分類 293401.2.1組成 389121.2.2分類 332261第二章航天器導航系統 3294452.1慣性導航系統 393712.2星敏感器導航系統 4124892.3地面導航系統 4290212.4組合導航系統 426746第三章航天器控制系統 5245793.1航天器姿態控制系統 531953.2航天器軌道控制系統 542953.3航天器動力系統 6240543.4航天器自主控制系統 617054第四章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的關鍵技術與挑戰 6247614.1精確導航技術 6205134.2高精度控制技術 6232814.3復雜環境下的導航與控制 7196704.4航天器自主導航與控制技術 710197第五章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的設計與仿真 735215.1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的設計流程 772875.2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的仿真方法 8326005.3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的功能評估 830809第六章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的可靠性分析 9318356.1系統可靠性分析方法 9264916.1.1概述 9133366.1.2可靠性分析的基本概念 925516.1.3可靠性分析方法 9256366.2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的故障診斷 9218696.2.1故障診斷概述 921976.2.2故障診斷方法 1017316.3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的故障處理 10325676.3.1故障處理概述 10202396.3.2故障處理方法 1015710第七章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的應用實例 11319047.1通信衛星導航與控制系統 11300087.2導航衛星導航與控制系統 11106287.3科學探測衛星導航與控制系統 11119897.4載人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 12760第八章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的未來發展趨勢 12149048.1導航與控制技術的創新 1265698.2航天器自主導航與控制技術的發展 12192518.3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在商業航天領域的應用 1326801第九章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的國際標準與法規 13217219.1國際標準概述 13290979.1.1國際標準的重要性 13107009.1.2國際標準的發展歷程 13323489.1.3主要國際標準簡介 14204039.2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的國際法規 14237569.2.1國際法規的制定背景 14101339.2.2主要國際法規簡介 14206559.3我國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的標準與法規 14230309.3.1我國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的標準 1434729.3.2我國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的法規 1411491第十章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在我國的應用與發展 152642110.1我國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的歷史與現狀 152337610.1.1歷史發展 15460310.1.2現狀概述 1511710.2我國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的主要成果 152336410.2.1導航技術成果 153252910.2.2控制技術成果 151694310.3我國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的未來發展規劃 151938110.3.1技術創新與發展方向 162334410.3.2產業化與市場拓展 163137310.3.3國際合作與交流 16第一章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概述1.1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的定義與作用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是保證航天器在太空環境中安全、精確地執行預定任務的關鍵系統。該系統通過對航天器進行實時定位、導航和姿態控制,使其在復雜的太空環境中保持穩定飛行,并實現與地面站的有效通信。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保證航天器在預定軌道上穩定飛行,避免因軌道偏離導致任務失敗。(2)保證航天器姿態穩定,為其他系統提供準確的空間基準。(3)實現航天器與地面站之間的有效通信,傳輸任務數據和接收指令。(4)為航天器的自主飛行和應急處理提供技術支持。1.2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的組成與分類1.2.1組成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主要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1)導航設備:包括慣性導航系統、衛星導航系統、星敏感器等,用于實時獲取航天器的位置、速度和姿態信息。(2)控制設備:包括執行機構、控制器、傳感器等,用于實現對航天器姿態和軌道的控制。(3)數據處理與通信設備:包括計算機、數據存儲器、通信接口等,用于處理導航與控制信息,并與地面站進行通信。(4)軟件系統:包括導航算法、控制策略、數據處理程序等,用于實現導航與控制功能的軟件模塊。1.2.2分類根據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的應用場景和功能特點,可以將其分為以下幾類:(1)自主導航系統:不依賴外部信息,僅通過內部導航設備實現航天器定位和姿態控制。(2)衛星導航系統:利用衛星導航信號進行定位和導航。(3)星光導航系統:利用恒星作為導航基準,實現航天器的自主導航。(4)慣性導航系統:通過測量航天器的角速度和加速度,推算航天器的位置和姿態。(5)混合導航系統:結合多種導航方式,以提高導航精度和可靠性。(6)應急導航系統:在航天器發生故障或緊急情況下,提供備用導航方案。第二章航天器導航系統2.1慣性導航系統慣性導航系統(InertialNavigationSystem,簡稱INS)是一種不依賴于外部信號的自主導航系統,主要利用慣性敏感元件測量航天器的角速度和線加速度,通過積分運算得到航天器的位置、速度和姿態信息。慣性導航系統具有以下特點:(1)自主性:不依賴于外部信號,能夠在無地面支持的情況下獨立工作。(2)抗干擾性:不受電磁干擾、信號遮擋等因素影響。(3)精度:技術的發展,慣性導航系統的精度不斷提高。慣性導航系統主要包括慣性測量單元(IMU)、計算機系統、導航算法等部分。慣性測量單元通過加速度計和陀螺儀測量航天器的角速度和線加速度,計算機系統對測量數據進行處理,導航算法根據數據處理結果實時計算航天器的位置、速度和姿態。2.2星敏感器導航系統星敏感器導航系統是一種基于天文導航原理的自主導航系統,通過測量航天器與恒星之間的角度關系,確定航天器的姿態。星敏感器導航系統具有以下優點:(1)高精度:恒星導航具有較高的定位精度。(2)全天候:不受天氣、時間等因素影響。(3)抗干擾:不易受到電磁干擾和信號遮擋。星敏感器導航系統主要包括星敏感器、計算機系統、導航算法等部分。星敏感器通過測量航天器與恒星之間的角度關系,計算機系統對測量數據進行處理,導航算法根據數據處理結果實時計算航天器的姿態。2.3地面導航系統地面導航系統是指利用地面設備對航天器進行導航和定位的系統。地面導航系統主要包括以下幾種:(1)雷達導航系統:通過雷達測量航天器與地面雷達站之間的距離和角度,確定航天器的位置。(2)無線電導航系統:利用無線電信號傳播特性,測量航天器與地面無線電導航站之間的距離和角度,實現導航定位。(3)衛星導航系統:利用衛星信號傳播特性,測量航天器與地面衛星導航站之間的距離和角度,實現導航定位。地面導航系統具有以下特點:(1)覆蓋范圍廣:可以覆蓋全球范圍內的航天器。(2)實時性:能夠實時提供航天器的位置信息。(3)精度:技術的發展,地面導航系統的精度不斷提高。2.4組合導航系統組合導航系統是將多種導航系統進行融合,以實現更高精度、更可靠導航的系統。組合導航系統主要包括以下幾種:(1)慣性導航與星敏感器組合導航:將慣性導航系統和星敏感器導航系統進行融合,提高航天器的姿態定位精度。(2)慣性導航與地面導航組合導航:將慣性導航系統和地面導航系統進行融合,提高航天器的位置定位精度。(3)多種導航系統融合:將多種導航系統進行融合,實現全時空、全要素的導航定位。組合導航系統具有以下優點:(1)提高導航精度:通過融合多種導航系統,提高導航定位的精度。(2)增強抗干擾能力:通過多種導航系統的融合,提高導航系統對電磁干擾、信號遮擋等干擾因素的抵抗能力。(3)適應性強:組合導航系統能夠適應不同的導航環境和任務需求。第三章航天器控制系統3.1航天器姿態控制系統航天器姿態控制系統是保證航天器在太空環境中穩定運行的關鍵部分。其主要功能是控制航天器的姿態,使其滿足特定任務需求。姿態控制系統通常包括姿態敏感器、執行機構和控制算法三部分。姿態敏感器用于實時測量航天器的姿態信息,包括姿態角、姿態角速度等。常見的姿態敏感器有陀螺儀、加速度計、星敏感器等。執行機構根據控制算法的控制指令,調整航天器的姿態。常見的執行機構有飛輪、控制力矩陀螺儀、推進器等。控制算法則是通過對姿態敏感器測量得到的數據進行處理,相應的控制指令,從而實現航天器的姿態控制。3.2航天器軌道控制系統航天器軌道控制系統負責控制航天器在太空中的軌道運動,包括軌道轉移、軌道保持和軌道機動等任務。軌道控制系統主要由軌道敏感器、執行機構和控制算法組成。軌道敏感器用于實時測量航天器的軌道信息,包括軌道位置、軌道速度等。常見的軌道敏感器有全球定位系統(GPS)、激光測距儀等。執行機構根據控制算法的控制指令,調整航天器的軌道。常見的執行機構有推進器、電推進系統等。控制算法通過對軌道敏感器測量得到的數據進行處理,相應的控制指令,實現航天器的軌道控制。3.3航天器動力系統航天器動力系統是保證航天器在太空環境中正常運行的關鍵部分。其主要功能是為航天器提供所需的能量,支持各種設備的正常運行。航天器動力系統通常包括電源系統、推進系統和熱控制系統三部分。電源系統負責為航天器提供電能,包括太陽能電池板、蓄電池等。推進系統用于實現航天器的軌道機動和姿態調整,包括化學推進系統、電推進系統等。熱控制系統則負責維持航天器內部溫度的穩定,包括散熱器、熱管等。3.4航天器自主控制系統航天器自主控制系統是指航天器在無地面干預的情況下,自主完成姿態控制、軌道控制、能源管理等任務的能力。自主控制系統主要由自主導航系統、自主決策系統和自主執行系統組成。自主導航系統負責實時測量航天器的姿態、軌道等信息,為自主決策系統提供數據支持。自主決策系統根據導航系統提供的數據,結合任務需求,相應的控制指令。自主執行系統則負責將控制指令轉化為航天器的實際動作,實現自主控制。航天技術的發展,航天器自主控制系統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其在提高航天器任務成功率、降低地面支持成本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第四章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的關鍵技術與挑戰4.1精確導航技術精確導航技術是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的核心技術之一,其關鍵在于實現航天器在軌運行過程中位置的精確確定。當前,精確導航技術主要包括慣性導航、星敏感器導航、無線電導航等方法。慣性導航技術通過測量航天器角速度和加速度,結合初始位置信息,計算出航天器的位置和速度;星敏感器導航技術利用天體觀測數據,結合天文知識,推算航天器的位置;無線電導航技術則通過接收地面或空間基準站的無線電信號,確定航天器的位置。精確導航技術在提高航天器自主導航精度、保證任務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4.2高精度控制技術高精度控制技術是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的另一核心技術,其目的是使航天器在軌運行過程中保持預定姿態和軌道。高精度控制技術主要包括姿態控制、軌道控制、推進系統控制等。姿態控制技術通過對航天器姿態的調整,保證其天線、太陽翼等設備正常工作;軌道控制技術通過對航天器軌道的調整,實現預定任務目標;推進系統控制技術則負責調整推進劑的噴射方向和大小,實現航天器的軌道機動。高精度控制技術在提高航天器任務執行精度、延長使用壽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4.3復雜環境下的導航與控制航天器在軌運行過程中,會面臨復雜的環境因素,如空間電磁干擾、太陽輻射、微流星體等。這些因素對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復雜環境下,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需要解決以下問題:一是提高導航信號的的抗干擾能力,保證信號穩定可靠;二是提高控制系統的魯棒性,使航天器在受到外部擾動時仍能保持穩定運行;三是實現對空間環境參數的實時監測,為航天器導航與控制提供有效支持。4.4航天器自主導航與控制技術航天器自主導航與控制技術是指航天器在無地面支持的情況下,自主完成導航與控制任務的能力。自主導航與控制技術對于提高航天器任務執行的自主性、降低地面支持負擔具有重要意義。當前,航天器自主導航與控制技術主要包括:一是利用星敏感器、激光測距儀等設備實現自主導航;二是采用智能算法,如神經網絡、遺傳算法等,實現自主控制;三是構建航天器自主導航與控制系統,實現航天器在軌自主運行。未來,航天器自主導航與控制技術將在深空探測、星際航行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第五章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的設計與仿真5.1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的設計流程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的設計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多個學科領域的知識。設計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驟:(1)需求分析:明確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的功能、功能指標以及應用場景,為后續設計提供依據。(2)方案論證:根據需求分析,提出多種導航與控制方案,并進行對比分析,確定最佳方案。(3)系統建模:根據設計方案,建立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的數學模型,包括動力學模型、傳感器模型、控制器模型等。(4)控制器設計:根據系統模型,設計合適的控制器,實現航天器的穩定控制、姿態調整等功能。(5)參數優化:對控制器參數進行優化,以提高系統的功能指標。(6)系統集成:將導航與控制系統與航天器本體、其他系統進行集成,保證系統的兼容性和協調性。(7)測試驗證:通過地面試驗和飛行試驗,驗證導航與控制系統的功能和功能。5.2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的仿真方法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的仿真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1)數學仿真:利用計算機軟件,對導航與控制系統的數學模型進行數值求解,分析系統的功能。(2)半物理仿真:將部分實物硬件與計算機仿真相結合,模擬導航與控制系統的實際運行過程。(3)全物理仿真:在實驗室環境下,搭建與實際航天器相似的導航與控制系統,進行實際運行測試。(4)虛擬現實仿真:利用虛擬現實技術,構建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的三維模型,進行交互式仿真。5.3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的功能評估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的功能評估是檢驗系統設計是否滿足需求的重要環節。功能評估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導航精度:評估導航系統提供的航天器位置、速度、姿態等信息的準確性。(2)控制精度:評估控制系統實現的航天器姿態調整、軌道控制等功能的精確度。(3)穩定性:評估導航與控制系統在遭受外部干擾時的穩定性和魯棒性。(4)實時性:評估系統對導航與控制指令的響應速度。(5)可靠性:評估系統在長時間運行過程中的可靠性。(6)功耗:評估系統運行過程中的功耗,以滿足航天器能源需求。通過以上功能評估,可以為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的優化和改進提供依據。第六章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的可靠性分析6.1系統可靠性分析方法6.1.1概述在航空航天行業中,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的可靠性是保證任務順利進行的關鍵因素。本節將介紹系統可靠性分析的基本概念、原則和方法,為后續的故障診斷和處理提供理論依據。6.1.2可靠性分析的基本概念可靠性分析是指對系統在規定的時間內、規定的條件下完成規定任務的能力進行評估。主要包括以下基本概念:可靠性:指系統在規定的時間內、規定的條件下正常運行的能力。可靠性指標:用于衡量系統可靠性的參數,如失效率、壽命周期、故障間隔時間等。可靠性分析:通過分析系統的工作原理、結構、參數等,評估系統的可靠性。6.1.3可靠性分析方法(1)故障樹分析(FTA):通過對系統可能發生的故障進行邏輯分析,構建故障樹,從而找出系統的薄弱環節。(2)事件樹分析(ETA):以事件為節點,分析事件發生的過程,找出可能導致系統失效的原因。(3)故障模式與影響分析(FMEA):對系統的各個組成部分進行逐一分析,找出可能的故障模式,評估其對系統功能的影響。(4)可靠性框圖分析(RBD):以系統結構為基礎,分析各個部件的可靠性對系統整體可靠性的影響。(5)可靠性仿真分析:通過計算機仿真技術,模擬系統在不同工況下的運行情況,評估系統的可靠性。6.2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的故障診斷6.2.1故障診斷概述故障診斷是指對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發生的異常情況進行檢測、識別和定位的過程。故障診斷的目的是及時發覺并處理系統故障,保證航天器安全、穩定運行。6.2.2故障診斷方法(1)基于信號的故障診斷:通過分析系統輸出信號的變化,判斷系統是否發生故障。(2)基于模型的故障診斷:建立系統數學模型,通過模型與實際系統的差異,識別故障。(3)基于知識的故障診斷:運用專家系統、神經網絡等智能診斷方法,對系統故障進行識別。(4)基于數據的故障診斷: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對系統運行數據進行挖掘,發覺故障特征。(5)綜合診斷方法:結合多種故障診斷方法,提高診斷的準確性和可靠性。6.3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的故障處理6.3.1故障處理概述故障處理是指對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發生的故障進行有效干預,以恢復系統正常運行的過程。故障處理包括故障隔離、故障排除和系統重構等方面。6.3.2故障處理方法(1)故障隔離:根據故障診斷結果,將故障部件與系統隔離,防止故障擴散。(2)故障排除:針對已識別的故障,采取措施消除故障原因,恢復系統正常運行。(3)系統重構:在故障無法排除或影響系統功能時,通過調整系統結構、參數等,使系統重新恢復正常運行。(4)備份切換:在關鍵部件發生故障時,切換至備用部件,保證系統連續運行。(5)故障預警:通過實時監測系統運行狀態,提前發覺潛在故障,降低故障發生概率。(6)故障反饋與改進:對故障處理過程中發覺的問題進行分析、總結,為系統設計改進提供依據。第七章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的應用實例7.1通信衛星導航與控制系統通信衛星作為航天器的一種重要類型,其導航與控制系統的設計與應用。在通信衛星導航與控制系統中,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1)姿態控制系統:通過姿態控制系統,實現對通信衛星的精確控制,保證其天線指向地球,保持通信信號的穩定傳輸。該系統通常包括姿態傳感器、執行機構和控制器等。(2)軌道控制系統:軌道控制系統負責維持通信衛星在預定軌道上穩定運行,防止軌道偏離。該系統主要包括軌道傳感器、執行機構和控制器等。(3)熱控制系統:通信衛星在太空中面臨極端溫度環境,熱控制系統通過調節衛星表面的熱輻射和熱吸收,保持衛星內部溫度在適宜范圍內,保證設備正常運行。7.2導航衛星導航與控制系統導航衛星導航與控制系統是實現全球定位系統(GPS)等導航服務的關鍵技術。以下為其主要應用:(1)導航信號與傳輸:導航衛星通過導航信號與傳輸系統,向地面用戶提供精確的導航信號。該系統包括信號器、功率放大器、天線等。(2)軌道控制系統:導航衛星軌道控制系統保證衛星在預定軌道上穩定運行,為用戶提供連續、穩定的導航服務。(3)時間同步系統:導航衛星時間同步系統保證導航信號的時間精度,實現全球范圍內的時間同步。7.3科學探測衛星導航與控制系統科學探測衛星導航與控制系統主要用于支持衛星上的科學實驗和探測任務,以下為其應用實例:(1)姿態控制系統:科學探測衛星姿態控制系統實現對衛星的精確控制,保證探測儀器指向目標天體或地球表面。(2)軌道控制系統:軌道控制系統維持科學探測衛星在預定軌道上穩定運行,保證探測任務的順利進行。(3)數據處理與傳輸系統:科學探測衛星數據處理與傳輸系統負責將探測數據實時傳輸回地面站,供科學家分析研究。7.4載人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載人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在保障航天員安全、完成航天任務方面具有重要意義。以下為其應用實例:(1)姿態控制系統:載人航天器姿態控制系統保證航天器在軌道上穩定飛行,為航天員提供舒適的居住環境。(2)軌道控制系統:軌道控制系統維持載人航天器在預定軌道上運行,保障航天任務的成功實施。(3)生命保障系統:載人航天器生命保障系統負責監測航天員的生命體征,提供必要的氧氣、水、食物等資源,保證航天員在太空環境中的生存。(4)應急救生系統:應急救生系統用于應對航天器發生故障時的緊急情況,保證航天員的安全返回地面。第八章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的未來發展趨勢8.1導航與控制技術的創新科技的飛速發展,航天器導航與控制技術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在未來,導航與控制技術的創新將成為推動航天器發展的重要動力。新型傳感器技術將得到廣泛應用。例如,光纖陀螺儀、激光陀螺儀等新型傳感器具有高精度、小體積、低功耗等特點,能夠為航天器提供更為精確的導航信息。量子導航技術作為一種全新的導航方法,有望在未來實現高精度、全天候、抗干擾的導航。導航算法的優化和改進將成為關鍵。通過引入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對導航算法進行優化,提高導航系統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多傳感器數據融合技術也將得到進一步發展,實現各類傳感器信息的有效整合,提高導航系統的整體功能。8.2航天器自主導航與控制技術的發展航天器自主導航與控制技術是未來航天器發展的關鍵所在。自主導航技術能夠使航天器在復雜環境下獨立完成導航任務,降低對地面支持系統的依賴,提高航天器的生存能力和任務執行能力。在未來,航天器自主導航技術將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自主導航算法的優化。通過引入遺傳算法、神經網絡等先進算法,提高自主導航算法的適應性和準確性。(2)容錯技術的發展。在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中,引入容錯技術,提高系統在故障情況下的可靠性。(3)高精度時間同步技術。通過高精度時間同步技術,實現航天器各子系統之間的精確協同,提高導航與控制系統的整體功能。(4)星際導航技術。我國深空探測任務的不斷推進,星際導航技術將成為未來航天器導航與控制技術的重要研究方向。8.3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在商業航天領域的應用商業航天市場的快速發展,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在商業航天領域的應用前景日益廣闊。在衛星通信領域,導航與控制系統將助力衛星實現高精度軌道保持,提高通信衛星的信號覆蓋范圍和通信質量。在衛星遙感領域,導航與控制系統將為遙感衛星提供精確的姿態和軌道信息,提高遙感數據的準確性。在商業航天發射領域,導航與控制系統將保證火箭和載荷的安全、準確入軌,降低發射成本。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在未來將朝著更高精度、更強自主性、更廣泛應用的方向發展,為我國航天事業和商業航天市場的繁榮做出重要貢獻。第九章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的國際標準與法規9.1國際標準概述9.1.1國際標準的重要性航天技術的快速發展,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的國際標準在保障系統安全性、提高系統兼容性和促進國際合作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國際標準為各國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的研發、生產和應用提供了統一的技術規范和參考依據。9.1.2國際標準的發展歷程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的國際標準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經過多年的發展,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和國際電工委員會(IEC)等國際組織制定了一系列與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相關的國際標準。這些標準涵蓋了系統設計、功能指標、測試方法等方面。9.1.3主要國際標準簡介目前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的國際標準主要包括以下幾類:(1)ISO15835: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通用要求(2)ISO15836: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設計規范(3)ISO15837: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功能測試方法(4)IEC62183: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電磁兼容性要求(5)IEC62184: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接口規范9.2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的國際法規9.2.1國際法規的制定背景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的國際法規是為了規范各國在航天器研發、生產和應用過程中的行為,保障航天活動的安全、有序進行。國際法規的制定旨在促進國際合作,推動航天技術發展。9.2.2主要國際法規簡介目前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的國際法規主要包括以下幾部:(1)聯合國《外層空間條約》(2)聯合國《外層空間活動原則宣言》(3)聯合國《空間物體登記公約》(4)聯合國《空間物體責任公約》(5)聯合國《外層空間軍事利用限制條約》9.3我國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的標準與法規9.3.1我國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的標準我國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的標準主要包括以下幾類:(1)GB/T15835: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通用要求(2)GB/T15836:航天器導航與控制系統設計規范(3)GB/T15837:航天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