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央地并購研究的國內外文獻綜述目錄TOC\o"1-2"\h\u17381央地并購研究的國內外文獻綜述 1250271.1并購動因的文獻綜述 1119421.2并購財務績效的文獻綜述 3188741.3央地并購的文獻綜述 7214311.4文獻述評 817096參考文獻 91.1并購動因的文獻綜述國外學者對于并購動因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幾點內容。并購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追求協同效應,使得并購方與被并購方形成合力,達到1+1>2的效果。Allen,Israel(1985)在研究中提出只有在預期并購后,公司的利潤大于并購前兩個公司利潤之和,這種并購才是合理有效的,而這一結果通常被稱為“協同效應”。與此同時,公司并購也是為了尋求股東財富最大化,其根本的出發點是為股東考慮的,為公司未來發展提供強大動力。也有相關學者認為,并購作為一種戰略策略,是提升企業的規模和競爭力的重要手段。Pramod(2008)也提到全球越來越多的企業將并購作為一種戰略手段,用來改善自身的經營方式,從而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實現規模經濟,最終達到自身的戰略目標。由于我國資本市場發展時間沒有西方久,在并購研究中,西方在并購理論研究上早于我國。因此在理論研究中我國有學者提出中西方對并購的動因分析存在一定的差異。余瑜和王建瓊(2015)在文章中提到西方國家的并購研究雖然已逐步形成一套理論體系,但其理論體系比較碎片化沒有系統性。很多學者各抒己見,至今尚未形成一套權威的理論體系對并購行為作出廣泛的解釋。另外中西方經濟體制存在重大差異,市場與企業也是各不相同,所以會有中西方差異。由此看來,并購動因理論的研究之路任重道遠。我國的并購行為在歷史潮流中不斷發展,發展之路上也出現了很多問題。邱實(2016)在文章中提到隨著我國經濟制度的改革,我們國家企業的并購從小規模逐步發展到更加系統化,制度、環境以及企業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取得相關成就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在經歷多次并購風波后,暴露出了資本市場的一些弊端,這是未來需要去不斷改善的。關于并購動因的研究中,不同的學者分析了并購動因的影響機制。陶瑞和佘元冠(2012)在研究中提到,企業并購的動因影響機制較為復雜,不僅僅與行業背景和年代特征相關,而且機制越來越復雜,多元化趨勢越來越明顯。佟巖、王茜、曾韻等(2020)在研究中提到,并購的最直接的目的是為了獲取利益,而利益可以體現在多個方面,例如并購后形成規模效應從而得到相應的利益、并購買賣對價之間的差額產生的投資收益以及并購后提高創新能力產生的產出能力等等。此外,他們還認為以創新動因為主導的并購,對于并購方而言,能有效提高其創新能力,但是這種效果有延遲,需要等待一段時間。當然,相關學者也發表自己對并購的理解,其中有的學者認為并購重組能夠為企業提質增效。張悅(2019)在其研究中提到企業的并購活動先提升的是企業的市場占有率,進而提升了企業的收入比重。李杰(2020)在文章中提出并購重組是一種產權交易活動,并且這種活動在短期內會迅速產生效應提高企業的競爭優勢。而且從長期來看,并購對于企業自身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這種作用體現在經營模式以及管理理念的更新迭代。還有部分學者認為并購有利于推進產業轉型,調整產業結構,淘汰過剩產能。覃西文(2000)對西方學者的并購研究進行了總結,他認為西方學者的研究出發點幾乎都是一致的,他們的研究內容大部分是并購的動因以及并購能為企業帶來的何種價值的增加。并以西方學者的研究理論為基礎,他提出并購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產業結構的調整,產業的轉移;并購會產生新的產權制度和治理機構,從而改變企業制度;通過并購讓資本的流動性增加,從而達到資本增值的效果。湯文德(2020)在文章中提出國有企業可以尋找一些產能過剩的企業進行并購重組,利用好雙方的優勢,合理配置好各自的資源,這樣有利于跳出自身發展困境,解決發展與資源不充分之間的矛盾,最終實現良性發展。劉莉亞、何彥林和楊金強(2016)認為目前國內的并購重組活動在宏觀層面上促進了國內經濟的良好發展,從微觀層面上優化了企業的產業結構。并購活動在淘汰過剩產能以及資源配置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這也使得我國大部分行業清楚自身的優劣勢所在,朝著更高的發展方向努力。并購能夠提高企業自身競爭力。吳永林(1997)在研究中提到,我國的并購重組是我國產業走向的必經之路。也是符合我國國情的需要,是市場組織的根本需求。他分別從企業發展、技術能力、市場競爭力以及資源共享四個角度闡述了并購的動因。汪馨妮(2020)提到并購可以提高企業的影響力和盈利能力。當前國情下,我國諸多企業的實力與世界知名企業差距懸殊,要想競爭中取勝比較困難,但是可以通過并購來實現合作共贏,不僅可以提升企業的影響力,而且提高了企業的知名度,并且開拓了海外市場,提升了盈利能力。也有相關學者對協同效應,避稅效應與預期效應等角度出發研究并購動因。楊子牧(2012)在研究并購動因分析時候,提到了三種效應。他提出協同效應是最常見的動因之一。其次是避稅效應,利用不同的計稅方法對不同的資產進行計算以及并購對價支付方式的不同,避免了部分稅款,達到避稅效果。最后是預期效應,指在并購影響下,企業的影響力發生了變化,使公眾的評價發生了變化,進而影響了公司股價。即一般并購會在股市產生了一個正面的報道,給公眾一個利好的信息提示,經過一些系列的并購整合,最終在股市引起預期反應,從而達到了提升公司股價的效果。1.2并購財務績效的文獻綜述國外學者普遍認為并購財務績效存在一定的多樣性,具有復雜的影響機制。Maurizio和Degenhard(2008)研究中提出并購財務績效是一個多方面的結構體,其影響機制復雜,而且影響并購財務績效的因素有很多,并購無法用一個精準的公式去表達。同時也提出通過企業在并購后,相互之間的協同效應的開始發揮作用,在整合過程中產生的績效與公司長期績效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系,而短期事件則與績效之間不存在任何聯系。類似于此觀點還有Olimpia和Annette(2011),他們提到不能把并購財務績效當作一個普遍的概念來討論,有很多不同的衡量標準能對并購財務績效進行比較,因此并購財務績效的衡量存在多樣性。而國內的學者認為并購實施的成功與否體現在并購財務績效上。周紹妮和文海濤(2013)在研究中提到評價并購成功是從并購績效來看的,而對并購績效的評價目前主要是通過對并購財務績效來評判的。因此,并購財務績效若是有效提高了,那么也可以間接說明并購是成功的。但是由于并購事件的時間跨度較長,需要通過一定時間的評估才能有效確認并購財務績效變化。在研究影響并購財務績效的因素,不同學者提出了各自的觀點。國外的學者提出了以下的觀點。企業之間的文化理念能對并購財務績效產生影響。Yaakov(1996)研究中指出文化契合度被認為是并購中一個潛在的重要因素。文化差異和其他人為因素對并購整合的有效性和財務績效存在一些復雜的聯系。具體而言,它們之間的關系因行業而異,并且與不同的績效衡量標準有不同的關系。當然,有的學者也持有不同觀點,他們提到文化差異對并購財務績效的影響不是那么重要。Satu和Philippe(2006)由于并購過程的長期性和動態性,他們認為研究并購中文化差異對財務績效而言只會產生短期和簡單的影響,但文化差異對并購過程及其結果的影響則較為深刻。并購企業之間的戰略定位與組織架構匹配也能對并購財務績效產生積極影響。John和Geert(2002)研究中提到行業關聯的并購案例與行業非關聯的并購案例相比,關聯并購由于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的協同效應而表現出優秀的財務績效,因此,在并購企業之間注重戰略定位匹配與組織架構匹配,是提高并購財務績效的有效方案。以下學者針對并購財務績效的相關影響因素進行了實證研究。有學者認為企業之間的技術知識整合會對并購財務績效產生積極影響。Maurizio和Harbir(2004)的研究數據中發現技術知識整合對并購財務績效有著強烈的正向影響,而經驗積累對并購財務績效沒有顯著的正向影響。此外,并購后一體化程度的提高加強了整合的積極作用。最后,兩個并購公司之間的整合程度顯著提高了財務績效,而被收購公司的高管的更換對財務績效則產生了負面影響。也有學者提出技術知識對并購財務績效的影響是曲線的。Myriam,John,Hans等(2006)研究中并購企業的技術基礎與被并購企業的技術基礎之間的關聯性對并購企業的績效具有曲線影響。所獲得的技術基礎的絕對規模僅在最初幾年內起到積極的作用,在這幾年之后,這種作用會逆轉。這表明,企業應該在并購前選擇那些技術基礎上既不太相關也不太相似的并購“合作伙伴”。并購企業的努力程度也會對并購財務績效產生影響。Daniel(2019)的研究中也認為并購企業在盡職勤奮的程度對并購的財務績效影響巨大。在完成并購交易之前,并購企業會進行盡職調查。在并購后,并購企業也必須進行額外的盡職調查并購的成本和收益。研究數據顯示盡職調查越少,并購后盈利能力越低,相關商譽減值的可能性越高,資產和負債的公允價值估計質量越低。由此看來,并購企業管理層的努力程度也是影響并購財務績效的一個因素。另外,目標規模、長期激勵薪酬計劃以及不同行業對并購財務績效也會產生不同的影響。Ramaswamy和Waegelein(2003)的研究數據表明長期激勵計劃對于并購起到了正效應,而從目標規模來看,相對目標規模越大對并購財務績效起到的效應則越弱。同時提出跨行業并購的成功率大于同業并購,跨行業并購表現出了良好的業績。少部分學者認為人力資源的合理分配也是一種影響因素。對于并購后期整合中,如何提升并購財務績效,也有學者提出了不同的觀點。Yaakov和Shlomo(2009)研究中建議并購方在并購后的整合過程中,運用人力資源的合理分配來提高并購財務績效是十分重要的。Stephen和Philippe(2003)在研究中提到并購完成后,并購方會面對一系列的問題。如何讓并購發揮出最好的效果,需要成功整合并購資源以完成預期的目標。用什么方法去實現這些目標對管理層來說往往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任務。并購企業必須通過各自的努力使并購發揮協同效應,提高并購財務績效。以達到創造價值的目的。國內的學者對于并購財務績效的影響因素,也提出了諸多觀點。有部分學者認為內部控制質量能對并購財務績效產生正向效應。楊道廣,張傳財和陳漢文(2014)在研究中指出公司的治理與內控有著密切的關系,越高質量的內控越有利于公司管理能力的提高。因此約束企業的制度規范,尤其是對管理層加強約束力,增強企業并購后的整合能力,對于提高并購績效而言十分有利,這進而提高了并購財務績效。也有部分學者認為提高公司治理能力也可以促進并購財務績效。王艷、徐淑芳和何竺虔(2020)在研究中表明,公司治理水平是影響并購財務績效的關鍵因素。公司治理水平高的企業對于并購的長期財務績效會隨著時間的增長而不斷加強,效果會越來越好。企業的社會信任程度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也有部分學者有其他的看法。王艷和李善民(2017)在研究中認為并購方公司在社會上樹立起威信,具備一定的社會影響力,一般而言,社會信任程度越高的企業,越能夠避免搭便車行為,越能夠促進雙方企業在相互信任的前提下降低機會主義,促使雙方的合作建立在誠實的基礎上,為并購成功實施發揮作用。龐銳輝和朱國泓(2018)在研究數據中也印證了社會信任在并購交易達成決策中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并購方的社會信任可以提升并購交易的成功率。另外,誠實守信讓雙方都產生足夠的安全感,這對于并購而言起到了助推作用。生產效率因素也能對并購財務績效產生影響。劉莉亞,何彥林和楊金強(2016)多元化經營分散了企業的經營風險,也提升了并購財務績效。也有相關學者有類似的觀點。朱乾宇和余喆楊(2000)的研究中提到多元化經營有利于規避行業風險,也可以為利潤提供大量的增長動力。多元化經營增加了資本的流動性,增強了資源配置的效率。另外他們提到并購需要遵守市場規律,發揚多元化經營的優勢。同時,政府也要起到監督作用,杜絕發生惡性市場競爭的并購行為,倡導企業多元化經營,使并購真正符合經濟體制的合理性,在資本市場上發揮重要作用。另外,還有學者認為企業擁有的資產和資源對并購財務績效也有影響。胡雪峰和吳曉明(2015)認為企業自身的資產和資源越具備獨有性,越有利于并購整合,有利于促進更好的融合,最終提高并購財務績效。也有學者提到市場業績對于并購財務績效的重要性。李善民和劉永新(2010)認為并購后財務績效并不直接受并購中成本支出的影響,市場業績才和并購后的財務績效正相關。市場業績取決于市場和生產兩方面因素,加強后期的整合效率是關鍵。并購后期的市場表現越好,并購后的財務績效越有提升。并非所有的并購對于財務績效而言都是有利的。Antonio和Emmanuel(2020)研究了上世紀90年代到2017年的美國仿制藥行業的上市公司。在該行業中,學者們對所有的上市公司并購事件進行統計分析,發現在并購后企業并沒有提升盈利能力,收入不僅沒有提升反而開始下降。這也反映出不同行業有著不同的特征,并非所有的并購都是利于企業發展的。丁一兵和劉紫薇(2019)在研究中提到跨國并購對于生產效率而言會有一個明顯的提升,但是對于并購財務績效而言至少在短期內不會產生影響,甚至有的跨國并購會對并購財務績效產生副作用,抑制其提高。從并購財務績效的評估方法來看,有學者在研究中提到以下內容。楊穌和呂光樺(2011)在文章中提到目前并購財務績效的評估主要采用了以獲利能力和現金流回報能力為主的指標考核法。通過對并購方或者被并購方企業的相應指標進行評價得出并購財務績效的變化。而王珍珍(2017)在文章提到,相比于其他方法,EVA法用以評估并購財務績效的水平顯得更為有效。還有學者提及到要建立財務和非財務指標相結合的績效標準來評價并購績效。孫喜平和嵇濤(2009)指出財務指標法是傳統的評價體系,雖然可以比較綜合全面的評價財務績效,但是方法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性,另外一些非財務指標的影響也會引起績效結果一定的偏差。研究中還提到管理層雖然關注財務績效,但是對企業未來的長期績效更加看重,而關于長期績效很多收到非財務指標的影響,因此財務指標法不能評價并購的綜合績效,無法滿足公司戰略并購的需求。如果企業要想綜合評價并購績效應建立一套財務與非財務指標相結合的評價體系。在并購實施的步驟中,有學者提到并購前要制定計劃,并購后要吸取經驗,這對于并購財務績效的提高有所幫助。王金榮和張舒(2013)提到企業的并購是一個相對復雜的過程,要想在并購中收到良好的效果,企業要提前調研,做好不能夠計劃。在并購前完成三個方面的工作:首先要衡量企業自身的實力與并購行為的匹配程度;其次要做到并購方與被并購方之間的要素匹配;最后是從動機方面衡量并購方與被并購方之間的匹配。以上三個方面則影響了最終的并購效果。并購前明確戰略定位也有助于提高并購財務績效。楊敏霞(2014)研究中提到對于并購績效提升,企業要在并購前明確戰略定位,制定明確的策略與計劃,并且在并購過程中注重全方位的整合。在吸取經驗教訓后,也會對未來并購提供幫助。張洽(2013)指出在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國內企業要做大做強并走向世界,并購是一條不可或缺的路徑,應該不斷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吸取過往失敗的并購案例經驗,避免今后再次走彎路,從而不斷優化企業并購后的整合方案,進而提升企業的并購財務績效。在完成前中期并購階段后,企業也需要注重并購后的短期階段。王曉東(2009)指出企業并購剛剛完成階段并不是很穩定,由于各項措施、整合方案仍在實施中,并購尚未取得最終成果。很多并購案例顯示,并購后的短期內企業會出現高負債,高支出的情況,導致企業利潤下滑。發生這種情況是正常但也存在一定的風險,因此這個階段十分的關鍵,企業應當尤其重視。在原先的計劃和戰略的引領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這樣才能保證安全穩定走完這個階段。1.3央地并購的文獻綜述關于央地并購的研究主要來自于國內一些學者。蔡恩澤(2019)提到近年來,國企改革的新舉措層出不窮,其中央地重組便是一個突出的手段。國有企業作為我國經濟體制中重要的成員,為我國的經濟發展貢獻了巨大的力量。央企又是國企的巨,其背景實力雄厚。央地并購不僅是強強聯合,提升雙方的市場競爭力,而且也盤活了地方財政,搞活地方經濟。總的來說,央地并購是互利互惠的合作雙贏。曾亮(2017)在文章提到,在目前國企改革的背景下,央企和地方國企的合作形式發生了巨變,形成了一種新格局,這種現象是必然會發生的。針對央地并購,他從并央企、地方國企和地方政府三個角度闡述實現并購后合作雙贏的重點內容,最后展望了未來央地并購的發展趨勢,提到央企和國企需要創新適應發展,突破傳統格局才能為實現合作共贏。羅虎(2017)提到央地并購有巨大的潛力,是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而且,央地并購越來越頻繁,已經成為經濟新常態下的重要突破口。關于央地并購的動因,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觀點。王小龍(2011)認為對于央企而言,央地并購可以擴大自身規模,提高自身核心競爭力,降低被并購的風險,也能夠實現低成本擴張、改善產業鏈最終實現自身戰略目標。從地方國企角度,央地并購可以引資,保就業,利于地方國企的發展,還可以對地方經濟做出貢獻。孫丹(2014)在分析央地并購動因中提到央企與地方國企之間的并購行為主要原因是國資委的政策號召,其次是可以通過并購實現低成本擴張來提升企業的綜合實力。從地方國企角度出發,地方國企愿意被并購,一方面是看重國資委的財政,為地方國企緩解財務壓力;另外一方面,并購助推了產業融合,借助央企的地位和實力提升自己的綜合競爭力。其他學者也有相關類似的觀點。陳金權(2018)在文章重指出政策鼓勵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也是央地并購的動因。李錦(2019)在研究中提到央地并購還有其他層次的原因。其中有獲利層面的原因,例如倒賣資產賺取差價。還有發展層面的原因,例如獲取資源、人才和技術,進行資源的優化整合;通過低成本擴張的方式,整合自身業務發揮規模效應;進軍新市場,增加行業競爭力等。1.4文獻述評本文通過收集、整理、歸納相關的并購文獻,了解了國內外學者在并購領域的研究及觀點。本文主要從并購的動因、并購財務績效和央地并購三個維度尋找相關的文獻,為后續的撰寫提供思路。同時在翻閱有關財務績效分析的資料以及其他相關理論文獻時,對以往財務績效分析的資料進行了梳理總結,并在案例中參考了一些其他相關文獻的研究思路,根據這些案例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研究思路。本文主要是通過中國知網收集有關的文獻。對于并購的研究,由于國外學者起步早于我國,因此國外的研究理論較為成熟。即便如此,國內的并購研究也有其獨有的特色,也得到了一些新穎的研究結論。總的來說,國內外學者在各自的研究中都有不同的觀點和結論,對本文的撰寫提供了思路。對于并購動因的研究,國外雖然早于國內,但是研究偏向碎片化,沒有系統性,而國內的研究理論也尚未成熟。從目前的研究來看,國內外學者都普遍認為并購是為了讓并購雙方企業更好的結合,最大程度發揮協同效應。并購促進了企業產業轉型、調整了企業的產業結構、增加了企業市場競爭力,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幫助。并購的動因可以從并購方和被并購方角度出發,并購對于雙方而言是有利的,這樣的并購才是合理的。因此在本文的后續撰寫中,從并購方和被并購方出發,分析并購的動因。對于并購財務績效的研究,國外的研究也是早于我國,從研究的方法來看,國內外學者一般采用實證研究和案例研究。本文在梳理并購財務績效的文獻時,將其分為4個部分,分別是并購財務績效影響機制、影響并購財務績效的因素、并購財務績效的評估方法以及實施步驟。總的來說,并購的實施效果可以通過并購財務績效的表現來看,而并購財務績效有著復雜的影響機制,諸多因素能夠對其產生影響。對于央地并購的研究則都來自于國內,國內學者認為央地重組是國企混改背景下產生的新方法、新路徑。央地并購是促進央企和地方國企合作共贏,推動國企改革進程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央地重組是當前時代的新興產物,學者們對其的研究時間較短,國內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論體系,目前國內學者的研究大部分局限于并購動因層面的研究,對其影響機制的研究仍不足,需要后續更多的研究去探索。參考文獻AllenMichel,IsraelShaked.EvaluatingMergerPerformance.1985,27(3):109-118.AntonioJ.Trujillo,EmmanuelE.Garcia‐Morales,GabrielKabarriti,GerardAnderson.Domergersandacquisitionsimprovefirms'financialperformance?ThecaseoftheU.S.genericdrugindustry[J].ManagerialandDecisionEconomics,2020,41(1).DanielWangerin.M&ADueDiligence,Post‐AcquisitionPerformance,andFinancialReportingforBusinessCombinations[J].ContemporaryAccountingResearch,2019,36(4).JohnHagedoorn,GeertDuysters.TheEffectofMergersandAcquisitionsontheTechnologicalPerformanceofCompaniesinaHigh-techEnvironment[J].TechnologyAnalysis&StrategicManagement,2002,14(1).K.P.Ramaswamy,JamesF.Waegelein.FirmFinancial?Performance?Following?Mergers[J].ReviewofQuantitativeFinanceandAccounting.2003(20):115-126.KimKyung-Hwan.TheImpactsofMergersandAcquisitions(M&A)ontheHotelIndustry.2006,18(4):319-337.MaurizioZollo,DegenhardMeier.WhatIsM&APerformance?.2008,22(3):55-77.MaurizioZollo,HarbirSingh.DeliberateLearninginCorporateAcquisitions:Post-AcquisitionStrategiesandIntegrationCapabilityinU.S.BankMergers.2004,25(13):1233-1256.MyriamCloodt,JohnHagedoorn,HansVanKranenburg.Mergersandacquisitions:Theireffectontheinnovativeperformanceofcompaniesinhigh-techindustries[J].ResearchPolicy,2006,35(5).OlimpiaMeglio,AnnetteRisberg.The(mis)measurementofM&Aperformance—Asystematicnarrativeliteraturereview[J].ScandinavianJournalofManagement,2011,27(4).PramodMantravadi,A.VidyadharReddy.TypeofMergerandImpactonOperatingPerformance:TheIndianExperience.2008,43(39):66-74.SatuTeerikangas,PhilippeVery.TheCulture–PerformanceRelationshipinM&A:FromYes/NotoHow[J].BritishJournalofManagement,2006,17(S1).StephenGates,PhilippeVery.MeasuringPerformanceDuringM&AIntegration[J].LongRangePlanning,2003,36(2).YaakovWeber,ShlomoYedidiaTarba.HumanresourcepracticesandperformanceofmergersandacquisitionsinIsrael[J].HumanResourceManagementReview,2009,20(3).YaakovWeber.CorporateCulturalFitandPerformanceinMergersandAcquisitions.1996,49(9):1181-1201.蔡恩澤.央地重組:國企改革的新動向[J].產權導刊,2019(07):5-7.陳金權.央企并購地方國企績效分析[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8(06):11-13.丁一兵,劉紫薇.中國制造業企業跨國并購能改善微觀績效嗎——基于企業異質性和東道國特征的實證檢驗[J].產業經濟研究,2019(02):1-11.胡雪峰,吳曉明.醫藥企業并購戰略對企業績效的影響——基于我國上市企業數據的實證分析[J].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15(02):147-160.李杰.房地產企業并購重組中的風險研究[J].中外企業家,2020(16):30-31.劉莉亞,何彥林,楊金強.生產率與企業并購:基于中國宏觀層面的分析[J].經濟研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房產項目評估合同
- 2025年03月安徽池州市青陽縣民政局二級機構公開招聘1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03月四川宜賓市兒童福利院公開招聘編外聘用人員7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重慶應用技術職業學院《高級英語II》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西安海棠職業學院《鋼筋平法識圖與計量》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湖南邵陽市區2024-2025學年高中畢業生復習統一檢測試題物理試題試卷含解析
- 武漢紡織大學外經貿學院《高維數據分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洛陽師范學院《現代數字信號處理》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寧夏工業職業學院《現代國際關系史世界史》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安防職業技術學院《普拉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勞務外包服務投標方案(技術標)
- 中國水泥回轉窯行業發展監測及投資方向研究報告
- 《檔案編研工作》課件
- 《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指南(試行)》
- 初中英語牛津深圳版單詞表(按單元順序)七年級至九年級
- 槍支安全及使用指南
- 《肝衰竭診治指南(2024版)》解讀
- 國省道公路標志標線維護方案投標文件(技術方案)
- 【MOOC】科技英語寫作-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電動汽車課件
- 原始點醫學(201904第15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