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江蘇省興化市九年級下冊期初學業質量評價歷史模擬試題(附答案)_第1頁
2024-2025學年江蘇省興化市九年級下冊期初學業質量評價歷史模擬試題(附答案)_第2頁
2024-2025學年江蘇省興化市九年級下冊期初學業質量評價歷史模擬試題(附答案)_第3頁
2024-2025學年江蘇省興化市九年級下冊期初學業質量評價歷史模擬試題(附答案)_第4頁
2024-2025學年江蘇省興化市九年級下冊期初學業質量評價歷史模擬試題(附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江蘇省興化市九年級下學期期初學業質量評價歷史模擬試題注意:1.本試卷共6頁,滿分為50分,考試時間為60分鐘。2.答題前,考生務必將本人的姓名、考試號填寫在答題紙相應的位置。第一部分選擇題(24分)一、單項選擇(每小題1分,共24分)1.20世紀70年代,中國某遺址出土了骨器、陶器等生產工具、生活用品,以及人工栽培稻遺物、干欄式建筑構件等文物。該遺址是()A.元謀人遺址B.北京人遺址C.河姆渡遺址D.半坡遺址2.下圖所示銘文及其內容反映了西周的分封制。西周實行分封制的目的是()A.擴大選官范圍B.促進社會階層流動C.穩定政治形勢,鞏固疆土D.加強中央集權,鞏固大一統3.呂思勉在《中國通史》中寫到:“孝公繼位之后,用了衛鞅,把全國的人,都驅到農戰一途,于是秦國的國勢,就驟然強盛起來?!迸c此相關的歷史事件是()A.管仲改革B.商鞅變法C.孝文帝改革D.王安石變法4.荀子認為:人生而有欲求,而可供享用物質資料不足,因此需要制定禮儀,明確人們貧、富、貴、賤的分別,使社會有秩序發展。這表明荀子()A.推崇仁政B.強調禮法并用C.主張禮治D.追求精神自由5.《全球通史》載:“秦朝的統治雖然如此短命,卻給中國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印記。”這“印記”體現在()A.確立中央集權制度B.修建秦始皇陵C.推行休養生息政策D.創立科舉制度6.下圖選自某書的部分章節目錄。據此判斷,該材料反映的歷史人物是A.秦始皇B.漢獻帝C.漢高祖D.漢武帝7.下面為某同學繪制的思維導圖。其中①應為()A.戰國時期社會轉型B.中央集權制度確立C.漢初休養生息政策D.漢武帝鞏固大一統8.下列關于東漢后期走向衰敗的表現,不正確的是()A.東漢中期以后,繼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B.外戚和宦官交替專權C.光武帝下令加強對官吏的監督,懲處貪官污吏D.黃巾起義的打擊9.三國是東漢末年以來由分裂走向大一統的過渡時期。結束這一時期,統一全國的是()A.西晉B.東晉C.隋朝D.唐朝10.下圖是小華同學做的歷史筆記,與該筆記內容相符的著作()內容:總結了衣、林、牧、漁等方面的生產技術。地位: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A.《九章算術》B.《綴術》C.《齊民要術》D.《蘭亭集序》11.《資治通鑒·晉紀九》記載:“時海內大亂,獨江東差安,中國士民避亂者多南渡江”。由此帶來的影響是()A.導致江南地區戰亂不息B.加劇南北方經濟不平衡C.為江南地區帶來勞動力D.促進黃河流域的大開發12.九(3)班開展歷史主題辯論會,正方辯手準備了下列論據材料。由此判斷,他們陳述的觀點是阿拉伯帝國()A.注重法治建設B.壟斷亞非歐貿易C.建立國際秩序D.溝通東西方文化13.關于地球形狀,有人主張“天圓地方”,有人認可“地圓學說”。最終,下圖中哪條航線證明了“地圓學說”的正確性()A.①B.②C.③D.④14.《法國簡史》中寫道:與此同時,隨著美國革命走向成功,法國上至議會,下至城堡開始有人討論“人的權利”。據此可知,美國獨立戰爭()A.有助于終結美國的封建制度B.開啟廢奴運動的歷史進程C.成為法國大革命的宣傳工具D.鞏固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15.進入19世紀,從前習慣于做農活的工人們很快明白季節、日出日落和氣候波動不再決定勞動日程了。相反,鐘表、機器和車間規定創造了新的勞動節奏。這一變化的原因是()A.工廠制度確立B.計時工具的改進C.環境污染的加劇D.福利政策的推行16.某歷史興趣小組探究“19世紀中期亞洲民族解放運動的過程”,應該選用的資料是()A.圖片:《“解放者”玻利瓦爾》B.地圖:《印度民族大起義形勢圖》C.著作:《華夫脫黨與埃及獨立》D.視頻:《周恩來在萬隆會議上》17.《劍橋日本史》描述明治維新時期的日本“采用太陽立法、星期天休假日,并規定雙排扣長禮服的西方服飾為正式場合的標準盛裝?!边@表明,明治維新()A.發展近代教育B.提倡“文明開化”C.建立新式軍隊D.推行地稅改革18.俄國為擺脫落后局面先后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革命。下列事件推動俄國走上發展資本主義道路的是()A.彼得一世改革B.廢除農奴制C.二月革命D.十月革命19.在電影《我的1919......交代表顧維鈞說:“我很失望,最高委員會無視中國人民的存在,出賣了作為戰勝國的中國,我很憤怒,我很憤怒!你們憑什么,憑什么把中國的山東省送給日本人......我想問問,這份喪權辱國的和約,誰能接受!”結合所學知識,你認為這段話中的“和約”是指()A.《凡爾賽條約》B.《聯合國家宣言》C.《九國公約》D.《開羅宣言》20.以下圖示呈現了20世紀以來世界格局的演變過程。按①②③順序排列,對應正確的是()A.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兩極格局→多極化趨勢B.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多極化趨勢→兩極格局C.兩極格局→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多極化趨勢D.多極化趨勢→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兩極格局21.有學者認為,美蘇冷戰局面的形成在于雙方誤解了對方外交政策的目標。國際局勢的兩極對立與國內的壓力,使美蘇之間的誤解不斷加深,并進一步導致了兩國的過度反應。以下最能說明該觀點的是()A.雅爾塔會議的召開B.北約與華約的建立C.歐洲共同體的成立D.戈爾巴喬夫的改革22.“史論結合,論從史出”是歷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遵循的基本原則。下列史實與結論之間邏輯關系正確的是()選項史實結論A1933年羅斯福新政有利于美國扭轉經濟形勢B1942年《聯合國家宣言》的簽署二戰勝利結束C1990年納米比亞獨立亞洲國家擺脫了殖民主義的枷鎖D1993年歐盟成立歐洲國家之間的矛盾完全消除A.AB.BC.CD.D23.這是某篇歷史論文寫作的一些史實,該論文的主題最有可能是()①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②16世紀末殖民主義擴張世界市場開始形成:③18世紀60年代第一工業革命;④20世紀中期聯合國、世界銀行、關貿總協定成立;⑤20世紀90年代世界貿易組織建立A.科技的進步與發展B.資本主義制度的衰落C.經濟全球化的進程D.世界政治格局的演變24.通過了解“歷屆世博會主題(部分)”,可以了解人類社會發展關心的共同主題是歷屆世博會主題(部分)()年份國家城市主題1984美國新奧爾良河流的世界-水乃生命之源1999中國昆明人與自然-邁向21世紀2015意大利米蘭滋養地球,生命之源2025日本大阪構建未來社會,想象明日生活A.加強經濟全球化B.維護世界和平C.推進政治多極化D.促進可持續發展第二部分非選擇題(26分)二、材料分析(本大題共3題,總計26分)25.每個朝代都有自己的印記。這些印記形成了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詮釋著中華文明的博大內涵。閱讀下列材料,完成相關問題。【精神印記·文字相伴】......代的改革,是漢代逐步發展的進一步簡化字體的必不可少的基礎,結果是楷體字從此一直成為通用文字,直到近幾十年才讓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在使用的“簡體字”。如果沒有秦的改革,可以想象,幾種地區性的不同文字可能會長期存在下去......在造成政治統一和文化統一的切文化力量中,文字的一致性幾乎肯定是最有影響的因素。-摘編自【英】崔瑞德魯惟一編《劍橋中國秦漢史》【文學印記·史學之萃】材料二見下圖郵票里的史學家【技術印記·文明傳承】材料三【城市印記·故事延續】材料四欄目一佛教圣地欄目二富盛古都東漢明帝時,佛經被運載到洛陽佛教得到上層統治階級扶持,洛陽成為佛教文化圣地,與之相關歷史遺跡有①自晉宋以來,號洛陽為荒土,盡是夷狄。昨至洛陽,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禮儀富盛,人物殷阜。-【東魏】楊街之《洛陽伽藍記》(1)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一中“秦的改革”是什么措施?依據材料概括該措施有何深遠影響?(2)材料二中郵票中所載的史冊,為研究哪一時期的歷史提供了史料?結合所學知識請你簡述其中人物被人們紀念的理由。(3)依據材料三和所學,指出“蔡侯紙”的優點和造紙術發明的意義。(4)根據材料或結合所學知識填寫①處的佛教圣地名稱,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欄目二中改變“洛陽為荒土,盡是夷狄”觀念的原因。(5)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一談如何讓中華文明煥發時代光芒?26.探索中西方交流的歷史,為中國的發展和對外交往提供借鑒。閱讀材料,按要求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那些游歷“天朝”的日本人,作為熱情的皈依者,回國后所起的作用更為重大。他們對變革的推動,最終導致日本社會的一次重大變革,這場變革試圖以中國唐朝為模式,將日本改變成中央集權制的國家。-摘編自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材料三歷史告訴我們,只有交流互鑒,一種文明才能充滿生命力。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沖突”,就可以實現文明和諧-我們應該推動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諧共處,讓文明交流互鑒成為增進各國人民友誼的橋梁、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維護世界和平的紐帶。-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發表的重要演講(1)結合所學寫出路線一的名稱,并比較路線一、二在交往的主要方式上的不同。(2)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材料二中的“重大變革”是指哪一變革?依據材料概括,這場變革對日本社會性質產生的影響。(3)綜合上述材料,提取其中至少兩個相關聯的信息,結合史實,圍繞“文明交流”寫一篇歷史小論文。27.制定合理經濟政策是國家調節經濟運行的重要手段。閱讀材料,完成問題。材料一漢代文景時期,統治者特別重視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訓,采取了“與民休息”的政策,開創了政治清明,社會安定的盛世局面。-摘自張豈之《中國歷史十五講》材料二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初期經濟政策微探材料三“新政”雖然使美國渡過了危機,但其所期望的并不是經濟制度的根本改革。正如羅斯福所言,他是在試圖挽救資本主義制度,而不是去消滅它,有關金融、工業和農業的法令就是對此的一個無可置疑的證明。-摘自H·N·沙伊貝等《近百年美國經濟史》材料四戰后西方開始更新自己,從而改變了西方世界發展的方向。更新在兩個方向上進行,一是修補資本主義,二是修正民族國家。-摘編自錢乘旦《不平衡的發展:20世紀與現代化》(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這一“盛世”局面被稱為什么?(2)結合所學知識回答,“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是哪一歷史事件勝利后建立的?材料中“間接過渡”代表的什么經濟政策?根據材料指出該政策的特點。(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舉一例材料中“金融、工業和農業的法令”具體法令,并說明“新政”的局限性。(4)根據材料四指出,“修補資本主義”指的是戰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實行的什么制度?結合所學分析此“修補”起到了什么作用?九年級歷史答案注意:1.本試卷共6頁,滿分為50分,考試時間為60分鐘。2.答題前,考生務必將本人的姓名、考試號填寫在答題紙相應的位置。第一部分選擇題(24分)一、單項選擇(每小題1分,共24分)【1題答案】【正確答案】C【2題答案】【正確答案】C【3題答案】【正確答案】B【4題答案】【正確答案】C【5題答案】【正確答案】A【6題答案】【正確答案】C【7題答案】【正確答案】D【8題答案】【正確答案】C【9題答案】【正確答案】A【10題答案】【正確答案】C【11題答案】【正確答案】C【12題答案】【正確答案】D【13題答案】【正確答案】D【14題答案】【正確答案】C【15題答案】【正確答案】A【16題答案】【正確答案】B【17題答案】【正確答案】B【18題答案】【正確答案】B【19題答案】【正確答案】A【20題答案】【正確答案】A【21題答案】【正確答案】B【22題答案】【正確答案】A【23題答案】【正確答案】C【24題答案】【正確答案】D第二部分非選擇題(26分)二、材料分析(本大題共3題,總計26分)【25題答案】【正確答案】(1)措施:統一文字。意義:文字的統一,為后世文字逐步發展并簡化打下基礎,楷體字從此成為通用文字;促進文化交流起,有利于統一等。(2)時期:黃帝到漢武帝。理由:司馬遷所寫的《史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對中國史學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文學史上也有崇高的地位。(3)優點:原料易得;造價低廉;成本低。意義:成為人們廣泛使用書寫材料,也便利了典籍的流傳;促進了世界文化的進步;或推動世界文明的進程。(4)名稱:洛陽白馬寺或龍門石窟。原因:北魏孝文帝改革(遷都洛陽);民族交融;經濟的恢復和發展。(5)做法:要堅持創新,大力發展科技;堅定文化自信,發揚和傳播中華傳統文化;弘揚歷史上的人文精神,走文明立國之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