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安徽 九年級 下冊 語文 第六單元《出師表》習題課 課件_第1頁
人教安徽 九年級 下冊 語文 第六單元《出師表》習題課 課件_第2頁
人教安徽 九年級 下冊 語文 第六單元《出師表》習題課 課件_第3頁
人教安徽 九年級 下冊 語文 第六單元《出師表》習題課 課件_第4頁
人教安徽 九年級 下冊 語文 第六單元《出師表》習題課 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單元23

出師表一課一法

文言文中形容詞的活用1.形容詞活用為名詞:形容詞在主語或賓語的位置。例句: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故:形容詞活用為名詞,“學過的知識”。新:形容詞活用為名詞,“新的理解和體會”)2.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形容詞后面帶了賓語。例句:復前行,欲窮其林。(窮:形容詞活用為動詞,“盡”)3.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后,表示主語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物具有這個形容詞的性質和狀態。例句:而豎其左膝。(豎: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豎”)4.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主語在主觀上認為賓語所代表的人或物具有這個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和狀態。例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容詞的意動用法,“認為……美”)(

對應練習:見第5題。)1星題

積累運用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陟(

)

罰臧否

夙(

)

夜憂嘆庶竭駑(

)

以彰其咎(

)

中道崩cú(

)

益州疲bì(

)

行陣和mù(

)

恢hónɡ(

)

以wèi(

)

陛下

wěi(

)

自枉屈忠jiàn(

)

之路

裨補quē(

)

漏zhìsùnújiù殂弊睦弘遺猥諫闕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1)中道崩殂____________(2)益州疲弊__________(3)不懈于內____________指帝王之死困苦窮乏怠惰,松懈(4)蓋追先帝之殊遇__________________追念特殊的禮遇(5)恢弘志士之氣____________(6)引喻失義______發揚,擴展道理(7)陟罰臧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拔、晉升贊揚和批評(8)宜付有司論其刑賞____(9)志慮忠純______罰純正(10)性行淑均____(11)以遺陛下______(12)悉以咨之______(13)躬耕于南陽______(14)遂許先帝以驅馳__________善給予詢問親自奔走效勞(15)夙夜憂嘆________________(16)斟酌損益______(17)以彰其咎______早晚,日日夜夜損害揭示3.寫出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古義。(1)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古義:____________;今義:極端憎恨或悔恨。痛心、遺憾(2)先帝不以臣卑鄙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義:(語言、行為)惡劣;不道德。社會地位低微,見識短淺(3)由是感激古義:__________;今義:因對方的好意或幫助而感動并產生謝意。感奮激發(4)誠宜開張圣聽古義:______;今義:商店等設立后開始營業。擴大4.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詞的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

BA.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B.以傷先帝之明

以塞忠諫之路也C.悉以咨之

已而之細柳軍D.每與臣論此事

未復有能與其奇者解析:

A項,連詞,表轉折/連詞,表并列;B項,以致于/以致于;C項,代詞,他們/動詞,到,往;D項,和/欣賞,領悟。5.寫出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活用現象并解釋。(1)以光先帝遺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此皆良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優劣得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親賢臣,遠小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名詞作動詞,發揚光大形容詞作名詞,忠良誠實的人形容詞作名詞,才能高的人和才能低的人

形容詞作動詞,親近形容詞作動詞,遠離(5)攘除奸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則責攸之、祎、允等之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容詞作名詞,奸邪兇頑的敵人形容詞作動詞,怠慢,疏忽6.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A.表,古代文體的一種,是古代臣子給君主的一種呈文,內容多是勸諫、辭免等。上表常含有秉忠陳情、傾訴心曲的意思,言辭往往恭敬、懇切。如《出師表》。B.《出師表》對敬辭和謙辭的使用十分嚴謹:“先帝”是對死去的皇帝的敬稱;“陛下”是對皇帝的敬稱;“愚”是用于自稱的謙辭,相當于“我”。C.《出師表》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出師伐魏前給后主的一篇表文,這篇表文以議論為主,兼用記敘和抒情,主要表達了諸葛亮“報先帝、忠陛下”的決心。D.古代表示“任用、提拔”的詞有舉、拜、

陟、罷等,如“陟罰臧否”中的“陟”就是“提拔、晉升”的意思;表示“降職”的詞有黜、貶、謫等,如“滕子京謫守巴陵郡”中的“謫”就是“貶官降職、流放”的意思。√解析:

D項,“罷”是“解除,免去”的意思,表示降職。7.名句默寫。(1)《出師表》中諸葛亮被先帝委以重任以來日夜憂心國事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24·淮南期中]

《出師表》中表明諸葛亮淡泊名利、寧靜致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出師表》中與“賞不可不平,罰不可不均”意思一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陟罰臧否不宜異同(4)[2024·合肥瑤海區一模]

讀詩文,是讀人生的經歷和態度。在秋瑾的《滿江紅》“________________,八年風味徒思浙”中讀出了家事國事交織的困境;在諸葛亮的《出師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讀出了臨危受命的擔當。在《魚我所欲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萬鐘于我何加焉”讀出了人生的底色是義。四面歌殘終破楚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8.請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1)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答案:這確實是處在萬分危急、存亡難料的時候。(2)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答案:這是我用來報答先帝并盡忠于陛下的職責和本分。(3)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答案:如今正當離朝遠征,面對著表文不禁落淚,也不知道說了些什么。(4)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答案:恐怕托付給我的大任沒有效果,從而損害先帝的英明。(5)陟罰臧否,不宜異同。答案:晉升、處罰,贊揚、批評,不應該(因在宮中或在丞相府中而)不同。(6)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答案:后來遇到兵敗,在兵敗的時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機患難期間我奉行使命,自那時以來已經有二十一年了。(7)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答案:陛下也應當自己思慮謀劃,來詢問(治國的)好方法,明察、采納正確合理的言論,深切追念先帝遺詔中的旨意。2星題

閱讀鑒賞課文研讀

閱讀《出師表》,完成練習。9.下列關于詞義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此悉貞良死節之臣”中的“悉”和《桃花源記》中“并怡然自樂”的“并”是近義詞。B.“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和成語“卑鄙無恥”中的“卑鄙”意思不相同。C.“還于舊都”中的“還”和《岳陽樓記》中“去國懷鄉”的“去”是反義詞。D.“若無興德之言”中的“之”和《富貴不能淫》中“往送之門”的“之”意思相同。√解析:

D項有誤,第一個“之”是“的”的意思,第二個“之”是“到”的意思,兩者意思不相同,選項表述不正確。10.分析“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一句在結構上的作用。答案:這一句起承上啟下的作用,它使文章過渡自然、條理清晰。11.請結合文章內容,分析諸葛亮是一個怎樣的人。答案:①知恩圖報。為報劉備三顧草廬的知遇之恩,諸葛亮出山效命;在危難關頭奉命出使,患難與共。劉備臨終托孤,諸葛亮受命以來,早晚憂嘆,把興復漢室看成報先帝忠后主的職責,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可見他是個知恩圖報的人。②有政治遠見。諸葛亮能準確地分析天下形勢、蜀國的有利與不利條件,勸諫后主廣開言路、賞罰分明、親賢遠佞等,可見他深諳治國之道,是一個頗具政治遠見的能人。12.善于繼承才能善于創新,延續民族文化的血脈才能更好地實現人生價值。結合課文說一說,你從諸葛亮身上學到了什么優秀品格?答案:示例:我從諸葛亮身上學到了知恩圖報的優秀品格。諸葛亮被先帝三顧茅廬的誠意感動,于危難之間接受任命,一生對先帝忠心耿耿,這種知感恩、重情義的品格令我敬慕。拓展閱讀[2024·安徽中考改編]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節選自諸葛亮《出師表》)

(節選自魯一同《關忠節公家傳》)【注釋】①二十一年: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②公:關天培,清末將領。③

:艦隊。13.解釋下列加點詞。(1)臣本布衣______(2)三顧臣于草廬之中______(3)終不為妻子計______(4)公既自度眾寡不敵而援絕______平民拜訪考慮估計14.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兩處需要斷句,請在相應位置用“/”標出。丈

耳!答案:丈

恩/有

急/死

耳!15.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答案:在亂世間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諸侯知道我而獲得顯貴。(2)公遣將慟哭請師,無應者。答案:關天培派遣將領痛哭著求援軍,但沒有人答應。16.諸葛亮和關天培有哪些共同的精神品質?請結合【甲】【乙】兩文段概括并簡要分析。答案:諸葛亮、關天培都在國家危難之際挺身而出,都具有勇擔重任、忠誠報國的愛國精神。解析:乙參考譯文

道光二十一年春正月,英軍進攻威遠、靖遠等炮臺。防守這里只有幾百個瘦弱的士兵,關天培派遣將領痛哭著請求援軍,但沒有人答應。當初,關天培因為海運的事務到京城,有時和老友在酒店喝酒……不久感嘆說:“大丈夫蒙受國恩,國事有急,為國而死罷了!終是不應為妻子兒女考慮(而貪生怕死)。”關天培的母親八十多歲了,長子奎龍,是吳淞的參將,之前戰死了。他幼小的孩子先被送回去。等到這時,就封了一口木匣寄給家人,木匣非常的堅固不可打開。關天培死后家人打開看,里面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