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詩詞五首《春望》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_第1頁
26 詩詞五首《春望》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_第2頁
26 詩詞五首《春望》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_第3頁
26 詩詞五首《春望》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6詩詞五首《春望》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春望》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誦讀詩歌,體會杜詩沉郁頓挫的特點。

結合詩人生平和詩歌創作背景,理解詩歌中寄寓的家國情懷。

初步學習品析詩歌中國傳情達意的藝術手法

【教學重點】

初步學習品析詩歌中國傳情達意的藝術手法

【教學難點】

結合詩人生平和詩歌創作背景,理解詩歌中寄寓的家國情懷。

【教學過程】

導入

同學們,老師總覺得,遠望或許是人類最浪漫的行為。一次遠望,意味著收獲一方美景,意味著一次不管不顧的遠行,亦或是一次對山那邊的無限憧憬。而今天,我們不去談這些飽含美好、浪漫與熱血的眺望,我們將目光下移,去歌頌一雙直面苦難的雙眼。請同學們翻開課本,讓我們一起走進一場春天里含淚的凝望。

二、詠詩

1,老師范讀,學生思考:這首詩的節奏停頓、語速、感情基調是如何的?

(明確:節奏停頓:23,語速:舒緩,感情基調:沉郁悲涼)

在明確了朗讀要點后,請同學們自由地朗讀兩遍詩歌。

指名讀,給予朗讀評價和指導

齊讀,給予朗讀評價和指導

三、品詩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這首詩寫的是誰在春天的什么地方看到的景?(杜甫在春天的長安城看見的景色)

你們從哪里找到的答案?(注釋一)介紹背景

3,生嘗試用屏幕上的句式來回答:這是一個怎樣的長安城?你是從哪一個字體會出來的?

(預設:詩人看到一個破碎/蕭條/破敗的長安城,我是從“破"字上體會到的。

詩人看到一個草木瘋長/蕭條/寂靜凄涼的長安城,我是從“深”字體會到的。)

出示盛唐長安城詩句與本詩首聯形成對比,生通過朗讀詩句體會安史之亂給長安帶來的巨大傷害,進一步理解詩人的傷痛。

4,小結:戰火紛飛,繁華不再,望盡長安,竟無一物,竟無一人,這是怎樣的觸目驚心啊!(板書:傷望國破)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詩人望見了哪些景物?(花鳥)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思考:誰在流淚?誰在驚心?(人/花和鳥)

你同意哪一種?小組討論并匯報。

3,小結:兩種解釋實質上有相通之處,這份落淚,這份驚心皆因詩人心系破碎的國家。正如王國維所說,以我觀物,則物皆著我之色彩。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詩人所牽掛的除了國家還有什么?(家人)你從哪里看出來,讀一讀。

一封薄薄的書信怎么會抵萬金呢?是不是太夸張了?(板書:思望家人)

不止是杜甫牽掛著親人,他的妻子也正思念著他,你發現課本上的這首詩了嗎?

讀《月夜》,思考:哪些詞句能體現妻子對杜甫的思念?

思考:既然我們讀出杜甫如此思念著親人,如此盼望著團聚,在戰亂來臨之時,他為什么不陪在妻子兒女的身邊呢?(引導生再次關注注釋一回答)

6,小結:是啊,杜甫也是一個有血有肉的平凡人,只要是人,就一定會牽掛自己最親近的家人。(板書:有血有肉)可是,他同時還是一位有報國理想的文人,還是一位心系百姓的父母官,也許這就是命運殘酷的地方,它總是逼迫你在重要的和更重要的事物間做出選擇。而杜甫,選擇了——(國家)(板書:家國情懷)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1,于是,他既心系著國家的命運,又如此牽掛著遠方的親人,在煎熬中,變成了什么模樣?讀尾聯,誰來說說這一句是什么意思?

1,這樣的杜甫,讓你覺得?(潦倒、衰老、心疼)

2,出示《望岳》詩句,學生體會安史之亂給杜甫帶來的改變。

3,安史之亂打破了盛唐的幻象,也捶打了生猛的生命,原來,杜甫的命運就是大唐命運的縮影。那“白頭搔更短"的憂愁,給了國家,給了家人,最后很小很小的部分,給了未老先衰的自己。(板書:悲望自己)

4,杜甫親身經歷了大唐由盛轉衰,所以,他才憂愁得如此深切,他比誰都希望大唐能夠(重回繁華),他比誰都希望百姓能夠(安居樂業),他比誰都希望自己能夠(親人團聚、報效國家),同學們,讀到這里,我們才真正讀懂了杜甫。

4,小結:時代選中了杜甫,杜甫亦沒有辜負時代,他的生活總在苦難的谷底,他的筆總是為了百姓呼喊。因此,我們要歌頌直面苦難的雙眼,有時候,凝望苦難,記錄苦難,更需要勇氣和悲壯。

5,再讀詩歌,結束課堂。

【教學反思】

《春望》對于八年級的同學們來說,理解大意不算困難,難的是品出美感、品出深沉如海的情感。所以在備課時,我主要從品析詩句和解讀情感兩方面入手,力求通過凝練詩意的語言營造出氛圍,借助注釋完成“知人論世”的探討。

在完成本堂課、觀摩了其他選手的課堂后,深感自身不足,對于此堂課又產生了許多新的想法:

教學設計過于保守,主線可以更清晰。

在教學環節的設計上還是更偏向于傳統課堂,提問較“碎”,整體性不強,沒有給予學生足夠的信任和表達的空間,其實可以將整堂課清晰成幾大版塊,詩人望得到的是破碎的山河、望不到的是對親人的期盼和白頭搔更短的憂愁,由淺入深,層層探究,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以《春望》為線,串聯起詩人一生

課堂后期氛圍烘托比較到位,同學們能感受到一位有血有肉、平凡卻偉大的詩人杜甫,其實可以順勢完成對杜甫一生的探索。如課后作業的設計上,可以設計杜甫代表作群文閱讀,也可以將作業完成周期拉長(一個月/兩個月),設計專題,同學們分小組探究杜甫的一生,也是將七年級《望岳》、八年級《春望》《石壕吏》、九年級《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聯結起來的一個重要契機。

這樣“憂國憂民的杜甫”不再是一個抽象的符號,而是同學們熟悉的朋友,對于詩句和情感的理解將會更上一層樓。最后完成的作品可以采用多種形式匯報,不局限于完成任務單,玩出更多可能性。

《月夜》的對比閱讀上,能否挖掘出更多可能性

在我的設計中,《月夜》是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