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JJFxxxx-xxxxPAGE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計量技術規范JJFXXXX─202X選擇呼叫測試儀校準規范CalibrationSpecificationforSelcalTestSets(征求意見稿)202X-XX-XX發布202X-XX-XX實施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1JJFxxxx-202x選擇呼叫測試儀校準規范CalibrationSpecificationforSelcalTestSet選擇呼叫測試儀校準規范CalibrationSpecificationforSelcalTestSetsJJFXXXX─XXXX歸口單位:全國航空專用計量測試技術委員會主要起草單位: 參加起草單位: 本規范委托全國航空專用計量測試技術委員會負責解釋本規范主要起草人:參加起草人: JJFxxxx─202×PAGEPAGE77目錄TOC\o"1-3"\u引言 (III)1范圍 (1)2概述 (1)3計量特性 (2)3.1射頻頻率 (2)3.2射頻電平 (2)3.3音頻頻率 (2)3.4調幅度 (2)3.5失真度 (2)3.6脈沖寬度 (2)3.7脈沖間隔 (3)4校準條件 (3)4.1環境條件 (3)4.2測量標準及其他設備 (3)5校準項目和校準方法 (4)5.1校準項目 (4)5.2外觀及工作正常性檢查 (4)5.3射頻頻率 (5)5.4射頻電平 (5)5.5選擇呼叫音頻頻率 (6)5.6選擇呼叫調制度 (8)5.7選擇呼叫失真度 (8)5.8自動電話呼叫音頻頻率 (9)5.9脈沖寬度和脈沖間隔 (10)6校準結果表達 (11)7復校時間間隔 (12)附錄A原始記錄內頁格式 (13)附錄B校準證書內頁格式 (16)附錄C測量結果不確定度評定示例 (19)附錄D典型型號選擇呼叫測試儀校準項目推薦 (23)
引言JJF1071-2010《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和JJF1059.1-2012《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共同構成支撐本規范編制工作的基礎性系列規范。本規范為首次發布。PAGE77選擇呼叫測試儀校準規范范圍本規范適用于選擇呼叫測試儀的校準。其他航空綜合測試裝置中的選擇呼叫功能的校準部分也可參照此規范。概述選擇呼叫測試儀是一種便攜式測試設備。其內部能產生高頻、甚高頻通訊的標準選擇呼叫字母編碼信號等,并通過天線模擬地面呼叫臺,以檢查飛機選呼系統工作正常性的裝置。通常配置天線和電纜端口,可在機艙測試和內場測試兩種模式之間輕松切換。它通過向飛機發射加載有飛機地址碼的高頻/甚高頻無線電信號,實現與飛機的通信,以驗證飛機機載選擇呼叫系統是否正常。選擇呼叫測試儀由顯示/控制電路、微處理器、編碼器、波形調制電路、射頻信號源、信號調制電路、放大電路、電池、電源電路等組成。系統硬件框圖如下:信號調制信號調制增益放大器顯示/控制電路微處理器射頻信號源編碼器1編碼器2信號疊加輸出圖1選擇呼叫測試儀系統原理框圖顯示/控制電路設置要輸出的編碼和調制頻率,發送給微處理器。微處理器控制編碼器產生組成選擇呼叫編碼信號的脈沖信號,即基帶信號。如某飛機選擇呼叫編碼為AB-CD,微處理器首先控制兩個編碼器產生A(312.6Hz)和C(384.6Hz)兩個脈沖信號通過波形調制電路進行信號疊加,持續時長1s。AC信號結束后再等待0.2s,之后用同樣方法再產生時長為1s的B(346.7Hz)和D(426.6Hz)的疊加信號。同時,射頻信號源生成指定頻率的載波信號。基帶信號和載波信號通過信號調制電路進行幅度調制,增益放大器將信號放大至所需功率,最后通過天線或者同軸電纜發送至外界。計量特性射頻頻率射頻頻率范圍:(10~518)MHz或預設固定值;相對頻率偏差:±1×10-6。射頻電平射頻電平天線端口:輸出范圍:(-70~13)dBm或預設固定值;最大允許誤差:±3dB。射頻電平線纜端口:輸出范圍:(-130~-12)dBm或預設固定值;最大允許誤差:±(1~3)dB。音頻頻率選擇呼叫系統音頻頻率范圍:(312.6~1557.8)Hz;相對頻率偏差:±(0.02%~0.09%);自動電話呼叫系統系統音頻頻率范圍:(697.0~1633.0)Hz;相對頻率偏差:±(0.05%~0.09%)。調幅度調幅度:0%~99%或預設固定值;最大允許誤差:±2.5%。失真度選擇呼叫音頻的全部音頻失真率不應當超過2.5%。脈沖寬度選擇呼叫系統脈沖串1和脈沖串2的脈沖寬度:(1.00±0.20)s;自動電話呼叫系統脈沖串1和脈沖串2的脈沖寬度:(50±10)ms;脈沖間隔選擇呼叫系統脈沖串1和脈沖串2的脈沖寬度:(0.2±0.1)s;自動電話呼叫系統脈沖串1和脈沖串2的脈沖寬度:(50±10)ms;注:以上技術指標是典型型號選擇呼叫測試儀的全部技術指標集合,不同型號的選擇呼叫測試儀因配置的功能不同,其需要校準的參數存在差異,此處僅提供作為參考,不作合格性判定依據。校準時應參考具體選擇呼叫測試儀的技術指標,也可以參考附錄D典型型號選擇呼叫測試儀校準項目推薦進行校準。校準條件環境條件環境溫度環境溫度(23±5)℃。環境濕度相對濕度≤80%。供電電源電壓:(220±22)V;頻率:(50±1)Hz。其他周圍無影響儀器正常工作的電磁干擾和機械振動。測量標準及其他設備測量接收機頻率測量范圍:(10~600)MHz;相對頻率偏差:±1×10-7;功率測量范圍:(-130~20)dBm;功率最大允許誤差:±(0.2~0.5)dB;調幅深度測量范圍:5~99;最大允許誤差:±1。通用計數器頻率范圍:10Hz~600MHz;相對頻率偏差:±1×10-7。失真度測量儀頻率范圍:20Hz~20kHz;失真度測量范圍:0.01%~30%;最大允許誤差:±1dB。數字示波器帶寬:600MHz;時基最大允許誤差:±0.2%。衰減器頻率范圍:(10~600)MHz;衰減量:10dB;最大允許誤差:±0.5dB。校準項目和校準方法校準項目選擇呼叫測試儀校準項目見表1。表1校準項目序號校準項目條款1外觀及工作正常性檢查5.22射頻頻率5.33射頻電平5.44選擇呼叫音頻頻率5.55選擇呼叫調制度5.66選擇呼叫失真度5.77自動電話呼叫音頻頻率5.88脈沖寬度和脈沖間隔5.9外觀及工作正常性檢查被校測試儀外觀應完好無損,無影響正常工作的機械損傷,其開關、按鍵,旋鈕應牢固且調節正常。接通設備電源,確認開關、按鍵和/或旋鈕功能是否正常,操作靈活。顯示部分的字符應清晰明了且完整無缺。在附錄A.1中記錄檢查結果。進入測試儀自檢模式,自檢通過后,確認自檢無錯誤信息。在附錄A.2中記錄檢查結果。射頻頻率連接通用計數器到被校選擇呼叫測試儀的射頻口,儀器連接如圖2所示。射頻射頻接口信號輸入選擇呼叫測試儀通用計數器圖2射頻頻率校準連接圖注:當被校選擇呼叫測試儀輸出功率不可調且大于通用計數器的額定輸入功率時,應外接衰減器以保護通用計數器。在高頻和甚高頻段內,遵循低、中、高的原則分別選取3~5個頻率點或選擇被校選擇呼叫測試儀的頻率預設固定值。按被校測試儀的操作說明進行設置,選擇載波輸出模式。按要求設置輸出功率(無要求時輸出功率設為0dBm)或使用預設值,用通用計數器測量頻率值,并記錄在附錄A.3中。射頻電平儀器連接如圖3所示。天線口信號輸入選擇呼叫測試儀測量接收機天線口信號輸入選擇呼叫測試儀測量接收機圖3射頻電平天線口校準連接圖連接測量接收機到被校選擇呼叫測試儀的天線口。在高頻和甚高頻段內,各選取1個頻率點或被校選擇呼叫測試儀的頻率預設固定值。在10.045MHz、21.0MHz、30.0MHz、118.0MHz、137.0MHz和156.0MHz中優先選取。如被校選擇呼叫測試儀的輸出電平為固定值,使用測量接收機直接測量該電平值,并記錄在附錄A.4中。如被校選擇呼叫測試儀的輸出電平為可調,按被校選擇呼叫測試儀的操作說明進行設置,選擇載波輸出模式。從高到低選擇3~8個輸出電平,使用測量接收機直接測量該電平值,并記錄在附錄A.4中。連接測量接收機到被校選擇呼叫測試儀的射頻接口,儀器連接如圖4所示。射頻射頻接口信號輸入選擇呼叫測試儀測量接收機圖4射頻電平射頻接口校準連接圖重復上述操作,完成射頻接口的射頻電平校準,并將測量結果記錄在附錄A.5中。選擇呼叫音頻頻率音頻接口的選擇呼叫音頻頻率連接通用計數器到被校選擇呼叫測試儀的音頻輸出接口,儀器連接如圖5所示。音頻輸出音頻輸出信號輸入選擇呼叫測試儀通用計數器圖5音頻接口的選擇呼叫音頻頻率校準連接圖按被校選擇呼叫測試儀的操作說明進行設置,選擇音頻輸出模式,選擇選擇呼叫模式,發射模式為連續,按要求設置輸出功率(無要求時輸出功率設為0dBm)或使用預設值。按被校選擇呼叫測試儀的操作說明進行設置,按表2設置選擇呼叫的頻率或代碼,用通用計數器測量頻率值,并記錄在附錄A.6中。射頻接口的選擇呼叫音頻頻率連接測量接收機到被校選擇呼叫測試儀的射頻輸出接口,儀器連接如圖6所示。射頻輸出射頻輸出信號輸入選擇呼叫測試儀測量接收機圖6射頻接口的選擇呼叫音頻頻率、調制度和失真度校準連接圖按被校選擇呼叫測試儀的操作說明進行設置,選擇射頻輸出模式,按要求設置射頻頻率(無要求時射頻頻率常用設置10MHz、30MHz、118MHz)、調制度(無要求時調制度常用設置為40%,60%或90%)和輸出電平(無要求時輸出功率設為0dBm)。選擇選擇呼叫模式,發射模式為連續。按被校選擇呼叫測試儀的操作說明進行設置,按表2設置選擇呼叫的頻率或代碼。按要求設置測量接收機測量帶寬和檢波方式,用測量接收機測量調制頻率值,并記錄在附錄A.7中。表2選擇呼叫音頻頻率校準設置代碼和頻率對照表設置編碼頻率/Hz設置編碼頻率/HzAAAA312.6TTTT329.2BBBB346.7UUUU365.2CCCC384.6VVVV405.0DDDD426.6WWWW449.3EEEE473.2XXXX498.3FFFF524.8YYYY552.7GGGG582.1ZZZZ613.1HHHH645.71111680.0JJJJ716.12222754.2KKKK794.33333836.6LLLL881.04444927.9MMMM977.255551029.2PPPP1083.966661141.6QQQQ1202.377771266.2RRRR1333.588881404.4SSSS1479.199991557.8選擇呼叫調制度連接測量接收機到被校選擇呼叫測試儀的射頻輸出接口,儀器連接如圖6所示。按被校選擇呼叫測試儀的操作說明進行設置,選擇射頻輸出模式,按要求設置射頻頻率(無要求時射頻頻率常用設置10MHz、30MHz、118MHz)、調制度(無要求時調制度常用設置為40%,60%或90%)和輸出電平(無要求時輸出功率設為0dBm)。選擇選擇呼叫模式,發射模式為連續,設置選擇呼叫代碼AA-AA。按被校選擇呼叫測試儀的操作說明進行設置,遵循低、中、高的原則選取3~5個調幅深度或選擇被校選擇呼叫測試儀的調幅深度預設固定值。按要求設置測量接收機測量帶寬和檢波方式(常用測量帶寬為50Hz~15kHz,檢波方式為二分之一峰峰值檢波),用測量接收機測量調幅深度,并記錄在附錄A.8中。選擇呼叫失真度音頻接口的選擇呼叫失真度連接失真度分析儀到被校選擇呼叫測試儀的音頻輸出接口,儀器連接如圖7所示。音頻輸出音頻輸出信號輸入選擇呼叫測試儀失真度分析儀圖7音頻接口的選擇呼叫音頻失真度校準連接圖按被校選擇呼叫測試儀的操作說明進行設置,選擇音頻輸出模式,選擇選擇呼叫模式,發射模式為連續,按要求設置輸出功率(無要求時輸出功率設為0dBm)或使用預設值。按被校選擇呼叫測試儀的操作說明進行設置,按表2設置選擇呼叫的頻率或代碼,用音頻分析儀測量失真度,并記錄在附錄A.6中。射頻接口的選擇呼叫失真度儀器連接如圖6所示。按被校選擇呼叫測試儀的操作說明進行設置,選擇射頻輸出模式,按要求設置射頻頻率(無要求時射頻頻率常用設置10MHz、30MHz、118MHz)、調制度(無要求時調制度常用設置為40%,60%或90%)和輸出電平(無要求時輸出功率設為0dBm)。選擇選擇呼叫模式,發射模式為連續。按被校選擇呼叫測試儀的操作說明進行設置,按表2設置選擇呼叫的頻率或代碼。按要求設置測量接收機測量帶寬和檢波方式(常用測量帶寬為50Hz~15kHz,檢波方式為二分之一峰峰值檢波),用測量接收機測量解調信號失真度,并記錄在附錄A.7中。自動電話呼叫音頻頻率音頻接口的自動電話呼叫音頻頻率儀器連接如圖5所示。按被校選擇呼叫測試儀的操作說明進行設置,選擇音頻輸出模式,選擇自動電話呼叫模式,發射模式為連續,按要求設置輸出功率(無要求時輸出功率設為0dBm)或使用預設值。按被校選擇呼叫測試儀的操作說明進行設置,按表3設置自動電話呼叫的頻率或代碼,用通用計數器測量頻率值,并記錄在附錄A.9中。射頻接口的自動電話呼叫系統音頻頻率儀器連接如圖6所示。按被校選擇呼叫測試儀的操作說明進行設置,選擇射頻輸出模式,按要求設置射頻頻率(無要求時射頻頻率常用設置10MHz、30MHz、118MHz)、調制度(無要求時調制度常用設置為40%,60%或90%)和輸出電平(無要求時輸出功率設為0dBm)。選擇自動電話呼叫模式,發射模式為連續。按被校選擇呼叫測試儀的操作說明進行設置,按表3設置自動電話呼叫的頻率或代碼。按要求設置測量接收機測量帶寬和檢波方式(常用測量帶寬為50Hz~15kHz,檢波方式為二分之一峰峰值檢波),用測量接收機測量調制頻率,并記錄在附錄A.10中。表3自動電話呼叫音頻頻率校準設置代碼和頻率對照表設置編碼頻率/Hz設置編碼頻率/Hz1111697.055551209.02222770.066661336.03333852.077771477.04444941.088881633.0脈沖寬度和脈沖間隔音頻接口的脈沖寬度和脈沖間隔連接數字示波器到被校選擇呼叫測試儀的音頻輸出接口,儀器連接如圖8所示。音頻輸出音頻輸出信號輸入選擇呼叫測試儀數字示波器圖8音頻接口的選擇呼叫/自動電話呼叫編碼特性校準連接圖按被校選擇呼叫測試儀的操作說明進行設置,選擇音頻輸出模式,選擇選擇呼叫模式,發射模式為連續,按要求設置輸出功率(無要求時輸出功率設為0dBm)或使用預設值。按被校選擇呼叫測試儀的操作說明進行設置,設置選擇呼叫代碼AA-AA,用數字示波器測量脈沖寬度和脈沖間隔,并記錄在附錄A.11中。按被校選擇呼叫測試儀的操作說明進行設置,選擇音頻輸出模式,選擇自動電話呼叫模式,發射模式為連續,按要求設置輸出功率(無要求時輸出功率設為0dBm)或使用預設值。按被校選擇呼叫測試儀的操作說明進行設置,設置選擇呼叫代碼11-11,用數字示波器測量脈沖寬度和脈沖間隔,并記錄在附錄A.12中。射頻接口的脈沖寬度和脈沖間隔儀器連接如圖9所示。被校測試儀被校測試儀測量接收機射頻輸出輸入數字示波器解調輸出輸入圖9射頻接口的選擇呼叫/自動電話呼叫編碼特性校準連接圖按被校選擇呼叫測試儀的操作說明進行設置,選擇調制輸出模式,選擇選擇呼叫模式,發射模式為連續,選擇射頻輸出模式,按要求設置射頻頻率(無要求時射頻頻率常用設置10MHz、30MHz、118MHz)、調制度(無要求時調制度常用設置為40%,60%或90%)和輸出電平(無要求時輸出功率設為0dBm)。按要求設置測量接收機測量帶寬和檢波方式(常用測量帶寬為50Hz~15kHz,檢波方式為二分之一峰峰值檢波),選擇解調輸出。按被校選擇呼叫測試儀的操作說明進行設置,設置選擇呼叫代碼AA-AA,用數字示波器測量脈沖寬度和脈沖間隔,并記錄在附錄A.11中。按被校選擇呼叫測試儀的操作說明進行設置,選擇音頻輸出模式,選擇自動電話呼叫模式,發射模式為連續,按要求設置射頻頻率(無要求時射頻頻率常用設置10MHz、30MHz、118MHz)、調制度(無要求時調制度常用設置為40%,60%或90%)和輸出電平(無要求時輸出功率設為0dBm)。按被校選擇呼叫測試儀的操作說明進行設置,設置選擇呼叫代碼AA-AA,用數字示波器測量脈沖寬度和脈沖間隔,并記錄在附錄A.12中。校準結果表達校準結果應在校準證書上反映,校準證書應至少包含以下信息:a)標題:“校準證書”;b)實驗室名稱和地址;c)進行校準的地點(如果與實驗室的地址不同);d)證書或報告的唯一性標識(如編號),每頁及總頁數的標識;e)客戶的名稱和地址;f)被校對象的描述和明確標識;g)進行校準的日期,如果與校準結果的有效性和應用有關時,應說明被校對象的接收日期;h)如果與校準結果的有效性和應用有關時,應對被校樣品的抽樣程序進行說明;i)校準所依據的技術規范的標識,包括名稱及代號;j)本次校準所用測量標準的溯源性及有效性說明;k)校準環境的描述;l)校準結果及其測量不確定度的說明;m)對校準規范的偏離的說明;n)校準證書簽發人的簽名、職務或等效標識;o)校準結果僅對被校對象有效的說明;p)未經實驗室書面批準,不得部分復制證書的聲明。復校時間間隔建議復校時間間隔為1年。校準時間間隔的長短是由使用情況、使用者、儀器本身質量等諸多因素決定的,因此,送校單位可根據實際使用情況自主決定復校時間間隔。附錄A原始記錄內頁格式A.1外觀及工作正常性檢查表A.1外觀及工作正常性檢查項目檢查結果外觀工作正常性表A.2自檢測試儀自檢自檢結果:A.2射頻頻率表A.3射頻頻率標稱值(MHz)實測值(MHz)擴展不確定度U(k=2)高頻甚高頻A.3射頻電平表A.4射頻電平(天線口)頻率(MHz)標稱值(dBm)實測值(dBm)擴展不確定度U(k=2)表A.5射頻電平(射頻口)頻率(MHz)標稱值(dBm)實測值(dBm)擴展不確定度U(k=2)A.4選擇呼叫音頻頻率和失真度表A.6選擇呼叫音頻頻率和失真度(音頻接口)編碼標稱頻率(Hz)實測頻率(Hz)擴展不確定度U(k=2)失真度(%)擴展不確定度U(k=2)表A.7選擇呼叫音頻頻率和失真度(射頻接口)編碼標稱頻率(Hz)實測頻率(Hz)擴展不確定度U(k=2)失真度(%)擴展不確定度U(k=2)A.5選擇呼叫調制度表A.8選擇呼叫調制度(射頻接口)編碼調幅深度設置值(%)調幅深度實測值(%)擴展不確定度U(k=2)A.6自動電話呼叫音頻頻率表A.9自動電話呼叫音頻頻率(音頻接口)編碼標稱頻率(Hz)實測頻率(Hz)擴展不確定度U(k=2)表A.10自動電話呼叫音頻頻率(射頻接口)編碼標稱頻率(Hz)實測頻率(Hz)擴展不確定度U(k=2)A.7脈沖寬度和脈沖間隔校準表A.11選擇呼叫音頻編碼特性實測值擴展不確定度U(k=2)脈沖寬度脈沖間隔表A.12自動電話呼叫音頻編碼特性實測值擴展不確定度U(k=2)脈沖寬度脈沖間隔附錄B校準證書內頁格式表B.1外觀及工作正常性檢查項目檢查結果外觀工作正常性表B.2自檢測試儀自檢自檢結果:表B.3射頻頻率標稱值(MHz)實測值(MHz)擴展不確定度U(k=2)高頻甚高頻表B.4射頻電平(天線口)頻率(MHz)標稱值(dBm)實測值(dBm)擴展不確定度U(k=2)表B.5射頻電平(射頻口)頻率(MHz)標稱值(dBm)實測值(dBm)擴展不確定度U(k=2)表B.6選擇呼叫音頻頻率和失真度(音頻接口)編碼標稱頻率(Hz)實測頻率(Hz)擴展不確定度U(k=2)失真度(%)擴展不確定度U(k=2)表B.7選擇呼叫音頻頻率和失真度(射頻接口)編碼標稱頻率(Hz)實測頻率(Hz)擴展不確定度U(k=2)失真度(%)擴展不確定度U(k=2)表B.8選擇呼叫調制度(射頻接口)編碼調幅深度設置值(%)調幅深度實測值(%)擴展不確定度U(k=2)表B.9自動電話呼叫音頻頻率(音頻接口)編碼標稱頻率(Hz)實測頻率(Hz)擴展不確定度U(k=2)表B.10自動電話呼叫音頻頻率(射頻接口)編碼標稱頻率(Hz)實測頻率(Hz)擴展不確定度U(k=2)表B.11選擇呼叫音頻脈沖寬度和脈沖間隔實測值擴展不確定度U(k=2)脈沖寬度脈沖間隔表B.12自動電話呼叫音頻脈沖寬度和脈沖間隔實測值擴展不確定度U(k=2)脈沖寬度脈沖間隔附錄C測量結果不確定度評定示例頻率測量不確定度評定測量方法使用通用計數器直接測量選擇呼叫測試儀輸出的音頻頻率。以使用53131A通用計數器校準CTS-700型選擇呼叫測試儀的312.6Hz音頻頻率為例進行不確定度評定。不確定度來源測量不確定度主要來源包括:(1)重復性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u1(2)由通用計數器計數不準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u2(3)由通用計數器計數分辨力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u3標準不確定度評定重復性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測量輸出信號頻率312.6Hz,連續10次測量,取平均值作為測量結果,則測量值分散性引入的不確定度按照A類不確定度計算,由貝塞爾公式得樣本標準差:信號頻率測量結果 次數n12345678910測量值xi/Hz312.598655312.598789312.597945312.597466312.598369312.598153312.598634312.598753312.597864312.598768經計算,重復性引入的相對不確定度為u通用計數器計數不準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u對于通用計數器53131A,其頻率測量最大允許誤差為±10-7,均勻分布,包含因子,則通用計數器計數不準引入的相對不確定度分量u2:u通用計數器計數分辨力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u對于通用計數器53131A,其測量位數為9位,均勻分布,包含因子,則通用計數器計數分辨力引入的相對不確定度分量u3:u標準不確定度分量表頻率測量不確定度分量表不確定度來源不確定度分量評定方法分布k值標準不確定度測量重復性uA類正態11.5×10-6通用計數器計數不準uB類均勻32.9×10-8通用計數器的分辨力uB類均勻39.2×10-10合成標準不確定度以上各分量互不相關,合成標準不確定度為:u擴展不確定度取包含因子,擴展不確定度為:Urel脈沖寬度和脈沖間隔測量不確定度評定測量方法使用數字示波器直接測量選擇呼叫測試儀的選擇呼叫音頻脈沖的脈沖寬度。以使用MDO34數字示波器校準CTS-700型選擇呼叫測試儀的選擇呼叫音頻脈沖的脈沖寬度為例進行不確定度評定。不確定度來源測量不確定度主要來源包括:(1)重復性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u1(2)由數字示波器測量不準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u2(3)由數字示波器分辨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