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知識點_第1頁
高考歷史知識點_第2頁
高考歷史知識點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07—20XX年高考歷史知識點:20XX年:1、帝王謚號;2、武周之代李唐;3、八旗制的特點;4、清末湘軍的組織形式;5、甲午戰后,清朝組織的新軍特點;6、廣州國民政府組建的國民革命軍與以往各式軍隊的區別;7、近代中國“民教沖突”說明了什么;8、以近代中國海關總稅務司的英國人赫德命名的路牌發生在什么時期;9、蔣介石開始掌握國民黨最高軍事權力發生在哪一次事件后;10、圖表中反映的是我國60年代困難時期糧食生產情況;11、毛澤東提出三個世界劃分的目的;12、工業革命已經影響到社會生活。1、材料題:⑴根據材料一,指出羅斯福為什么主張廢除中立法中的禁運條款。(9分)⑵比較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羅斯福在這兩次講話中主張的異同。(7分)⑶根據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美國在武器等物資禁運問題上態度發生變化的國際背景。(10分)⑷根據材料三,概括美國對華援助的狀況。結合所學知識,從中國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作用這一角度,說明美國為什么對華援助。(6分)2、材料題:⑴指出1141年南宋與金“紹興和議”所確定的雙方分界線。(4分)⑵根據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金遷都燕京的原因及其歷史影響。(16分)20XX年:1、陰陽方位;2、著作的作者;3、洋務運動時期采用“由官總其綱——”經營管理方式的企業;4、梁啟超在《歐游心影錄》中談到“科學萬能說”5、抗日戰爭時期,陜甘寧讓區“不禁止地主、富農、國民黨員參選議員”6、美國《時代》周刊評論說,1943年1月相關外交文件的簽署“開辟了中國與西方列強之間關系的新紀元”。7、“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這句話的含義8、諾貝爾獎獲得者道格拉斯·諾斯寫道:“假設一位古希臘人能被奇跡般地送到1750年的英國,他或她會發現許多熟悉的事物。不過,如果希臘人再晚兩個世紀被送來,就會發現,自己宛如置身于一個‘幻想’的世界,什么都不認識,甚至什么都不理解。”作者提出后一種假設的主要歷史依據是9、在1878年的日本,兒童玩拍球游戲時,用10種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稱來代替數字,它們分別是汽燈、蒸汽機、馬車、照相機、電報、避雷針、報紙、學校、信箱和輪船。這主要反映了日本10、1932年,英國外交大臣奧斯汀·張伯倫在評論國際形勢時說:“世界近兩年正在倒退。各國相互之間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進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穩定的和平邁進,而是又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懼和威脅的態度。”與上述評論相關的歷史背景是11、以下兩圖是歐洲某一城市的街景。圖4攝于1961年8月,圖5攝于1989年11月之后。它們分別反映的是12、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朝鮮半島形成兩個國家。對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朝鮮半島狀況的正確表述是1、材料題:⑴在唐代明經、進士兩科考試中,為何進士科“其得人亦最為盛焉”?(6分)⑵指出唐代科舉取士與中世紀英國官員選用的主要區別。(10分)⑶如何理解“工業革命催生了英國近代文官制度”?(6分)⑷指出唐代科舉取士與英國近代文官考試制度在推動社會進步方面的共同之處。(10分)20XX年:1、司馬、司徒等姓氏應源自2、西漢初期,“楚歌”在社會上風行一時的原因3、最能體現南方文化特征的是(初唐書法)4、影響表2漢代至宋代南北方戶數變化的主要因素是(經濟格局變化)5、遼與西夏6、中英《天津條約》7、李大釗撰文8、臺兒莊戰役9、18世紀中期法國專制王權強化10、1787年美國憲法11、19世紀中期曼徹斯特工廠紀律嚴格12、拉爾夫·達倫道夫在1998年寫道寫道世界聯系日益密切1、材料題:⑴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兩稅法實施前后中國古代賦稅征收的特點及變化的原因。(l4分)⑵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1950--1965年我國農業稅占農業實產量比例的變化趨勢及主要原因。(l0分)⑶根據材料一、二、三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我國取消農業稅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變革”的認識。(8分)2、材料題:⑴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歐洲人在三角貿易中充當的角色,并說明三角貿易興起的歷史背景。(8分)⑵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三角貿易的歷史影響。(l2分)注:運用新航路開辟的相關知識20XX年:1、五行相關知識2、歐陽修上書文化傳播方式影響政府管理3、讀表:清朝時期財政收入越來越倚重商品流通4、辛亥革命對農村影響有限5、《雙十協定的簽定》6、1960年,國內對歐共體的報道增多,表明社會主義國家間關系的變化7、19世紀上半葉法國盛行“家庭加工系統”表明“工業基于經濟的多元結構”8、背景是工業革命9、美國內戰的葛底斯堡戰役10、俾斯麥結束長期的政治分裂11、珍珠港戰役12、經濟全球化1、材料題: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明中后期商業發展的特點和影響。(8分)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薛福成等早期維新思想家關于工商業的主要觀點,并分析其產生的歷史背景。(12分)根據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近代世界市場格局的主要變化及其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影響。(12分)2、材料題:(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決定隋唐定都長安的主要因素。(6分)(2)讀圖6,指出從揚州通過水路運輸糧食到長安依次經過_______河、黃河、_______河。(4分)(3)運糧經過的黃河以孟津為界分東西兩段,試分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