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護理學的復習-大總結_第1頁
基礎護理學的復習-大總結_第2頁
基礎護理學的復習-大總結_第3頁
基礎護理學的復習-大總結_第4頁
基礎護理學的復習-大總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基礎護理學的復習.大總結

基礎護理學的復習大總結1、醫院環境的總體要求是:

平安性、舒適性、整齊性、寧靜性。

2、醫院相宜的溫度是:

一般病室的溫度保持在18?22℃;新生兒、老年科室及治療

檢查時溫度保持在22?24℃。

室溫過高會使神經系統受到抑制,干擾消化及呼吸功能,不

利于體熱的散發,使人煩躁,影響體力復原;室溫過低則因冷的

刺激,使人畏縮,缺乏動力,又可能會造成患者在診療護理時受

涼。

3、相宜的病室濕度為50-—60%o

當濕度過高時,蒸發作用弱,可抑制出汗,患者感到氣悶不

適,尿液排出量增加,加重腎臟負擔,對患有心、腎疾病的患者

又為不利;濕度過低時,空氣干燥,人體蒸發大量水分,引起

口干舌燥,咽痛,煩渴等表現,對呼吸道疾患或氣管切開患者不

利。

4、室內通風的作用可使室內空氣流通,與外界空氣進行交

換,保持室內空氣簇新,調整室內溫濕度,增加患者舒適感,降

低室內空氣污染,削減呼吸道疾病的傳播。

5、噪音是指凡與環境不協調的聲音,患者感覺不開心的聲

音均為噪音。

WHO規定:

醫院白天的噪音強度在35?45dB內。

2、醫院常見擔心全因素有哪些?如何預防6、平車運輸病

人的留意事項:

搬運患者時動作輕穩,協調一樣,車速相宜,確保患者平安、

舒適。

搬運患者時,盡量讓患者身體靠近搬運者,使重力線通過支

撐面,保持平衡,又因縮短重力臂達到省力。

推車時,護士應站于患者頭側,便于視察病情,要留意患者

面色、呼吸及脈搏的變更。

下坡時,患者頭部應在高處一端,以免引起不適患者的頭部

應臥于大輪一端。

搬運骨折患者時車上需墊木板,并固定好骨折部位。

有輸液及引流管,須保持通暢。

推車進門時,應先將門打開,不行用車撞門,以免引起患者

的不適或損壞建筑物。

7、去枕仰臥位適用范圍:答:

(1)昏迷或全身麻醉未醒悟的患者;(2)椎管內麻醉或脊

髓穿刺后的患者半坐臥位適用范圍答:11)心肺疾患所引起呼吸

困難的患者;(2)胸、腹、盆腔手術后或有炎癥的患者(3)某

些面部及頸部手術后的患者;(4)復原期體質虛弱的患者,端坐

位適用范圍答:心力衰竭、心包積液及支氣管、哮喘發作的患者8、

幫助患者變換臥位時留意事項有:

(1)顱腦術后,一般只能臥于健側或平臥;(2)頸椎、顱

骨牽引的患者,翻身時不行放松牽引;(3)各種導管和輸液裝置應

安置妥當,防止翻身時導管連接處脫落或扭曲受壓;(4)石膏固

定和傷口較大的患者,翻身后將患處放于適當的位置,防止受壓;

(5)操作時使患者盡量靠近護士,以縮短重力臂,達到省力的目

的。

9、壓瘡:

是局部組織長期受壓,血液循環障礙,發生持續缺血、缺氧、

養分不良而導致的組織潰爛、壞死。

預防壓瘡發生的護理措施:

應做到勤視察、勤翻身、勒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

換。

(1)避開局部組織長期受壓:

定時翻身,削減組織的壓力;愛護骨隆突處和支持身體空隙處。

正確運用石膏、繃帶及夾板固定。

(2)避開局部潮濕等不良刺激;(3)促進局部血液循環:

全范圍的關節運動、按摩受壓部位:(4)改善機體養分狀

況。

10、何謂醫院感染:

是指患者、探視者和醫院職工在醫院內受到感染并出現癥狀。

WHO提出的限制醫院感染的關鍵措施有:

清潔、消毒、滅菌;無菌技術;隔離技術;合理運用抗生

素。

11、醫院感染的形成必需具備三個條件:

感染源、傳播途徑、易感宿主。

12、清潔:

清潔是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體表面的污垢、塵埃和有機物,目

的是去除和削減微生物,并非殺滅微生物微生物。

消毒:

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學方法清除或殺滅除芽胞以外的全部病原

微生物,使其達到無害程度的過程。

滅菌:

滅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學方法去除或殺滅全部微生物的過程。

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細菌芽胞和真菌抱

子。

熱力消毒滅菌法:

熱力消毒滅菌法是指利用熱力破壞微生物的蛋白質、核酸、細

胞壁和細胞膜,從而導致其死亡的方法。

化學消毒滅菌方法的作用原理:

化學消毒滅菌的原理是使菌體蛋白凝固變性,酶蛋白失去活

性,抑制細菌代誄和生長,或破壞細菌細胞膜的結構,變更其通

透性,使細胞裂開、溶解,從而達到消毒滅菌的作用。

(消毒滅菌的具體方法見《基礎護理學》)13、無菌技

術:

是指在執行醫療護理操作過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機體和保

持無菌物品及無菌區域不被污染的操作和管理方法。

無菌物品:

無菌物品指經過物理或化學方法滅菌后,未被污染的物品C

無菌區域和非無菌區域:

無菌區域是指經過滅菌處理而未被污染的區域。

非無菌區域是指未經滅菌處理或經滅菌處理后被污染的區域,

又稱非無菌區。

無菌技術操作原則包括:

(1)操作環境清潔、寬敞、人攀流淌少,在操作前半小時

停止清掃和換床單;(2)無菌操作前,操作者修剪指甲洗手,衣

帽穿戴好,必要時穿戴無菌衣、戴無菌手套;(3)無菌物品和

非無菌物品應分別放置并有明顯標記;無菌物品不行暴露在空氣中,

應存放在無菌包或無菌容器中;無菌包外注明物品名稱、消毒滅菌

日期、失效期,保存期以一周為宜;(4)進行無菌操作時要明

確無菌區域和非無菌區域的劃分;(5)進行無菌操作時,操作者

要面對無菌區并與無菌區保持肯定距離。

手臂保持在操作臺或腰部以上,不行跨越無菌區和接觸無菌物

品;(6)取用無菌物品時,必需運用無菌鉗(或鑲);無菌物

品一經取出,不行再放回無菌容器內;如器械、用物疑有污染,不

行再運用,應重新滅菌;(7)一套無菌物品,只能供一個患者

運用,避開交叉感染。

(常見的無菌技術基本操作方法看書)14、清潔區:

是指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區域。

半污染區是指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區域。

污染區是指病人干脆或間接接觸的區域。

15、隔離原則的一般消毒隔離:

(1)病房和病室門前懸掛隔離標記,門口放用消毒液浸濕的

腳墊,門外設立隔離衣懸掛架(柜或壁板),備消毒液、清水各

一盆及手刷、毛巾、避污紙;(2)工作人員進入隔離室應按規

定戴口罩、帽子、穿隔離衣,只能在規定范圍內活動。

一切操作要嚴格遵守隔離規程,接觸病人或污染物品后必需

消毒雙手;(3)護理人員穿隔離衣前,必需備齊所需的物品,并

集中執行各種護理操作安排;(4)凡病人接觸過的物品或落地的

物品應視為污染,消毒后方可給他人運用;病人的衣物、信件、錢

幣等經熏蒸消毒后才能交家人帶回;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嘔

吐物須經消毒處理后方可排放入公共下水道;需送出病區處理的物

品,置污物袋內,袋外應有明顯標記;(5)病室每日進行空氣

消毒,并在晨間護理后,用消毒液擦拭床及床旁桌椅;(6)嚴

格執行陪伴和探視制度,向病人及家屬說明隔離的重要性和短暫性

以取得信任和合作;(7)了解病人的心理狀況,滿意病人的心

理須要,盡量解除病人因隔離而產生的恐驚、孤獨、自卑等心理

反應。

(8)解除隔離需在傳染性分泌物三次培育結果均為陰性或已

渡過隔離期后,醫生開出醫囑后,方可停止隔離。

(隔離的種類及其護理措施見基護教材)16、紫外線的殺

菌機制:

(1)促進微生物的DNA失去轉換實力而死亡;(2)破壞

菌體蛋白質中的氨基酸,使菌體蛋白光解變性;(3)降低菌體內

氧化酶的活性,使氧化實力丟失;(4)使空氣中的氧電離產生具

有極強殺菌作用的臭氧。

17、生命體征:

體溫、脈搏、呼吸與血壓時生命維持的基本征候,使機體內

在活動的客觀反映,是衡量機體狀況的指標,合稱為生命體征。

健康成人不同部位溫度的正常范圍:

口腔溫度36.3-37.2℃;肛門溫度36.5-37.7℃;腋

下溫度36.0-37.℃體溫過高或發熱:

發熱是指機體在致熱原的作用下使體溫調整中樞的調定點上移

而引起的調整性體溫上升超過正常范圍。

常見的發熱熱型有:

(1)稽留熱的典型癥狀:

體溫持續在39?40℃左右,達數天或數月,24h波動范圍不

超過1℃。

多見于肺炎球菌肺炎、傷寒等;(2)弛張熱的典型癥狀:

體溫在39℃以上,24h內溫差達以上,體溫最低時仍高

于正常水平。

多見于敗血癥、風濕熱、化膿性疾病等;(3)間歇熱的典

型癥狀:

體溫隧然上升至39c以上,持續數小時或更長,然后下降至

正常或正常以下,經過一個間歇,又反復發作。

即高熱期和無熱期交替出現。

見于瘧疾等;(4)不規則熱的典型癥狀:

發熱無肯定規律,且持續時間不定。

見于流行性感冒,癌性發熱等。

發熱患者的護理:

體溫過高的護理主要措施有:

收集資料、降溫措施、飲食調養、保持清潔和舒適、親密

視察病情變更、平安護理、心理護理、健康教化。

(留意每點須要進行闡述)測量體溫的方法:

測量體溫的方法有口腔溫度、測量的時間為3--5分鐘;腋下

溫度測量的時間為8-10分鐘;肛門溫度測量的時間為3分鐘。

測量體溫的留意事項:

口溫:

禁用于嬰幼兒、昏迷、精神異樣、口腔疾患、口鼻手術、

張口呼吸患者。

腋溫:

適用于口鼻手術、呼吸困難患者;禁用于腋下有創傷、手術、

炎癥,腋下出汗較多者,肩關節受傷或消瘦夾不緊體溫計患者。

肛溫:

適用于嬰幼兒、意識不清、精神異樣患者;禁用于直腸或肛

門手術、腹瀉、心肌梗死病人。

18、正常成人在寧靜狀態下脈率:

為60-100次/分。

正常血壓的范圍是(以肱動脈為標準):

收縮壓90?139nlmHg;舒張壓60?89nlmHg;脈壓30?

40nunHg異樣血壓患者的護理措施:

(1)親密監測血壓:

做到四定-一定部位、定體位、定時間、定血壓計;(2)

視察病情;(3)留意休息削減活動;(4)保持環境寧靜舒適;

(5)保持穩定的心情;(6)留意飲食合理;(7)健康教化19、

正常成人呼吸:

16-20次/分鐘20、氧氣療法:

是指通過給氧,提高動脈血氧分壓(Pa02)和動脈血氧飽和

度(SaO2),增加動脈血氧含量(CaO2),訂正各種緣由造成的

缺氧狀態,促進組織的新陳代謝,維持機體生命活動的一種治療方

法。

21、鼻飼法:

將導管經鼻腔插入胃內,從管內灌注流質食物、養分液、水

分和藥物的方法。

主要適用于:

昏迷病人或不能經口進食者、不能張口的病人、早產兒和病

情危重、拒絕進食的病人。

測量鼻飼法插入的長度:

前額發際至胸骨劍突處或由鼻尖經耳垂到胸骨劍突處的距離。

一般成人鼻飼法插入的長度是:

45-55cmo

證明胃管在胃內的方法有:

(1)連接注射器于胃管末端進行抽吸,抽出胃液;(2)置

聽診器于病人胃區,快速經胃管向胃內注入10ml空氣,聽到氣

過水聲;(3)將胃管末端置于盛水的治療碗內,無氣泡逸出。

22、大量不保留灌腸目的:

(7-10cm5-10分)(1)解除便秘、腸脹氣。

(2)清潔腸道。

為腸道手術、檢查或分娩作打算。

(3)稀釋并清除腸道內的有害物質,減輕中毒。

(4)灌入低溫液體,為高熱病人降溫。

留意事項:

肝昏迷病人禁用肥皂液灌腸;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水鈉潴留病人

禁用生理鹽水灌腸;急腹癥、消化道出血、妊娠、嚴峻心血管疾

病等病人禁忌灌腸。

小量不保留灌腸目的:

(7T0cml0-20分鐘)(1)軟化糞便,解除便秘。

(2)排出腸道內的氣體,減輕腹脹。

(3)適用于腹部或盆腔手術后的病人及危重病人,年老體弱,

小兒,孕婦等保留灌腸目的(15-20cml小時以上):

將藥液灌入到直腸或結腸內,通過腸粘膜汲取達到冷靜、催眠

和治療腸道感染的目的。

慢性細菌性痢疾灌腸時應取:

病變部位多在直腸或乙狀結腸,取左側臥位。

阿米巴痢疾病灌腸時應取:

阿米巴痢疾病變多在回盲部,取右側臥位,以提高療效。

23、多尿:

24h尿量常常超過2500ml少尿:

24h尿量少于400ml或每小時尿量少于17ml無尿或尿閉:

24h尿量少于100ml或12h無尿者。

膀胱刺激征:

尿頻、尿急、尿痛,且每次尿量少。

24、導尿術:

在嚴格無菌操作下,用導尿管經尿道插入膀胱引流尿液的方

法。

目的:

(1)為尿潴留患者引流出,以減輕苦痛。

(2)幫助臨床診斷。

(3)為膀胱腫瘤患者進行膀胱化療留置導尿管術的目的:

(1)搶救危重、休克患者時正確記錄尿量、測量尿比重;(2)

為盆腔手術排空膀胱,避開術中誤傷;(3)某些泌尿系手術后;

(4)尿失禁或會陰部有傷口25、留取尿標本時常用的防腐劑的

作用:

甲醛:

固定尿中有機成分,防腐。

常用于尿細胞記數。

濃鹽酸:

防止尿中激素被氧化,防腐。

甲苯:

保持尿液的化學成分不變,防腐。

常用于尿生化檢驗。

26、給藥的原則有哪些?三查七對的內容有哪些?答:

(1)按醫囑精確給藥、嚴格執行查對制度(三查、七對)、

平安正確用藥、按須要進行過敏驗、親密視察反應、發覺給藥錯

誤,剛好報告、處理。

(2)三查:

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進行查對。

七對:

對床號、姓名、藥名、藥物濃度、劑量、用法和時間C

健胃藥要在飯前服用;幫助消化或對胃腸道有刺激作用的藥

物應飯后服用。

止咳糖漿對呼吸道有安撫作用的,服用后不宜馬上飲水,因

此假如同時服用多種藥物,應最終服止咳糖漿。

服用強心戒藥物應留意:

在服用前測量病人的脈率(心率)及心律,脈率低于60次/min

或節律不齊,應停服并報告醫生。

27、注射法:

將無菌藥液或生物制劑注入人體內的方法。

注射原則有:

(1)嚴格遵守無菌原則;(2)嚴格執行查對制度:

三查七對();(3)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

一人一針、一人一止血帶、一人一棉墊;(4)選擇合適的

注射器和針頭:

依據藥物劑量、粘稠度和刺激性。

應選尖銳、堅實且直、無倒鉤、型號合適的針頭;(5)選

擇合適的注射部位;(6)注射的藥物應臨時抽取,即時注射;(7)

注射前應排盡空氣,并防止藥液奢侈;(8)注藥前檢查回血;(9)

運用無痛注射技術:

同時注射多種藥物,留意配伍禁忌;一般先注射刺激性較弱

的藥物,再注刺激性強的;注射時做到二快一慢,即進針、拔

針快,推藥慢常見的注射法:

(皮內注射、皮下注射駕馭注射的部位、進針的角度、深度)

肌內注射法常用的部位:

常用臀大肌,其次為臀中肌、臀小肌、股外側肌及上臂三角

肌臀大肌定位法:

(1)十字法:

從臀裂頂點劃一水平線,然后從骼棘最高點作一垂直線,將

一側臀部分為4個象限,其外上象限避開內角為注射部位。

(2)聯線法:

骼前上棘與尾骨聯線的外上1/3處為注射部位。

肌內注射時應留意(1)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和無菌操作原則;

(2)側臥位時,上腿伸直,下腿彎曲;(3)2歲以下嬰幼兒不

宜選用臀大肌注射,采納臀中、小肌注射;(4)長期注射者,應

輪番交換注射部位;(5)進針角度為90,深度為2.5cm(針梗

2/3);(6)兩種藥物同時注射,留意配伍禁忌。

靜脈注射常見失敗緣由有:

(1)針刺入過少;(2)針頭斜面未完全刺入靜脈;(3)

針頭刺入較深;(4)針頭刺入過深28、如何推斷青霉素皮內試

驗結果?如何記錄?答:

注射后20min視察結果。

陰性:

皮丘無變更或縮小,四周不紅腫,無紅暈,無自覺癥狀陽性:

局部皮丘隆起增大,出現紅暈,直徑大于1cm,四周有偽足,

局部發癢。

有時出現頭暈、惡心、心慌。

嚴峻時可發生過敏性休克。

結果記錄:

陰性用藍色筆記錄為()、陽性用紅色筆記錄為(+)C

青霉素過敏性休克的搶救:

(1)馬上停藥,就地平臥;(2)馬上皮下注射0.1%的

鹽酸腎上腺素1ml;(3)給氧;(4)運用抗組織胺藥物;(5)

補充血容量;(6)呼吸、心跳停止,應馬上行心肺復蘇術;(7)

同時親密視察病人的病情,并記錄如何預防青霉素過敏性反應的發

生:

(1)具體詢問用藥史、過敏史和家族史;(2)正的確

施藥物過敏試驗;(3)嚴密視察病人反應;(4)青霉素應現

用現配;(5)配置試驗液或稀釋青霉素的生理鹽水專用。

鏈霉素過敏反應的處理與青霉素過敏反應的處理不同之處在:

可靜脈注射葡萄糖酸鈣或氯化鈣,以減輕鏈霉素的毒性癥狀,

如何為破傷風抗毒素(TAT)過敏試驗陽性病人進行脫敏注射

法?答:

TAT脫敏注射法次數TAT量(ml)

加生理鹽水量(ml)注射法10.

10.9肌內注射

20.20.8

肌內注射30.30.7

/V曰

肌內注射4卡里稀釋成1ml

肌內注射TAT脫敏注射時應留意多次小劑量注射藥物、每隔20min

注射一次、親密視察病人狀況。

如出現全身反應即停藥并處理;如反應稍微,待癥狀消退后,

增加注射次數,劑量削減。

29、靜脈輸液:

靜脈輸液是利用大氣壓和液體靜壓原理將大量無菌液體、電解

質、藥液由靜脈輸入體內的方法。

輸液的目的有:

(1)補充水分和電解質,訂正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

(2)補充養分,供應能量。

(3)輸入藥液,治療疾病。

(4)增加循環血量,改善微循環,維持血壓。

如何調整輸液滴數:

依據病情、年齡及藥液性質調整滴數,一般成人40?60gtt./

min,兒童20?40gtt./min。

對于老年、體弱,心、肺、腎功能不良者,嬰幼兒或輸注

刺激性較強的藥物時速度宜慢;對嚴峻脫水、血容量不足、心肺

功能良好者輸液速度適當加快。

靜脈輸液溶液不滴的緣由?針頭滑出血管外、針頭斜面緊貼

血管壁、壓力過低、針頭堵塞、靜脈痙攣。

30、急性肺水腫發生的緣由有:

(1)由于輸液速度過快,短時間內輸入過多液體,使循環

血容量急劇增加,心臟負擔過重而引起;(2)患者原有心肺功能

不良。

典型表現:

咯粉紅色泡沫痰,防治急性肺水腫:

(1)在輸液過程中留意輸液速度不宜過快,液量不行過多,

對老年、兒童、心臟病人必需特殊留意。

(2)假如出現上述癥狀時,應馬上停止輸液,通知醫生,共

同進行緊急處理。

在病情允許的狀況下使病人端坐,雙腿下垂以削減靜脈血回

流,減輕心臟負擔。

(3)高流量給氧(4)必要時進行四肢輪番結扎,每5?10

分鐘輪番放松一個肢體上的止血帶,可有效地削減靜脈回心血量。

(5)遵醫囑賜予冷靜劑,強心、利尿等藥物。

空氣栓塞發生的緣由:

由于輸液管內空氣未排盡、導管連接不緊、有漏縫,或在加

壓輸液、輸血時無人看護,液體輸完未剛好拔針或更換藥液等狀況

下,空氣進入靜脈,有發生氣栓的危急。

臨床表現:

突然出現突法性胸悶、胸骨后難受、眩暈、血壓低,隨即

呼吸困難、嚴峻紫綃,病人有瀕死感。

聽診心前區可聞及一個洪亮的、持續的水泡聲。

空氣栓塞的防治措施有:

(1)輸液前仔細檢查輸液器的質量,排盡輸液管內空氣,輸

液過程中親密視察,加壓輸液或輸血時應專人守護,以防止空氣栓

塞發生。

(2)馬上停止輸液,剛好通知醫生,主動協作搶救,勸慰

病人,以減輕恐驚感。

(3)馬上為病人安置左側臥位和頭低足高位。

(4)高流量氧氣吸入(5)有條件時可通過中心靜脈導管抽

出空氣。

(6)嚴密視察病情變更。

31、輸血的目的有:

補充血容量,增加血紅蛋白,供應血小板和各種凝血因子,輸

入抗體、補體,增加白蛋白。

如何檢查庫存血的質量:

正常庫血分為兩層,上層為血漿呈淡黃色,半透亮;下層為

血細胞呈勻稱暗紅色,兩者界限清晰,且無凝血塊。

如血漿變紅或渾濁,血細胞呈暗紫色,兩者界限不清,或有

明顯凝血塊等說明血液可能變質,不能輸入。

32、冷療法目的有:

(1)減輕局部充血或出血;(2)限制炎癥擴散;(3)減

輕難受;(4)降低體溫冷療的禁忌癥有:

(1)循環障礙(2)組織損傷、裂開(3)水腫部位(4)慢

性炎癥或深部化膿病灶(5)冷過敏者(6)禁忌部位:

枕后、耳廓、陰囊、心前區、腹部、足心熱療法的目的:

(1)促進炎癥消退(2)解除難受(3)減輕深部組織充血⑷

保暖熱療禁忌證有:

(1)早期軟組織扭傷、挫傷(48hr內)(2)未確診的急

性腹痛(3)鼻四周三角區感染(4)臟器出血(5)惡性腫瘤(6)

金屬移植物(7)麻痹、感覺異樣這伸用。

33、搶救物品的五定制度:

定數量品種、定點安置、定人保管、定期消毒滅菌、定期檢

查修理。

急救物品完好率為100%。

心肺復蘇是指:

對心跳和(或)呼吸驟停者在開放氣道下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

臟按壓,將帶有簇新空氣的血液運輸到全身各部,盡快復原自主呼

吸和循環功能。

心肺復蘇步驟包括:

開放氣道、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按壓三個步驟。

心肺復蘇的目的:

馬上實施心肺復蘇術,保證重要臟器血氧供應,盡快復原心

跳、呼吸。

患者心跳、呼吸驟停的推斷指針:

突然意識丟失、大動脈搏動消逝、呼吸停止、患者心跳、呼

吸驟停的推斷、瞳孔散大、皮膚蒼白或紫絹、心尖搏動及心音消逝、

心電圖檢查、傷口不出血胸外心臟按壓的部位:

胸骨中、下1/3交界處。

胸外心臟按壓的正確手法:

搶救者站或跪于患者一側,左手掌根部置于按壓部位,右手

掌壓在左手背上,雙肘關節伸直,利用身體重量,垂直向下用力按

壓,按壓深度,胸骨下陷4-5cm。

胸外心臟按壓應留意:

(1)兩手指不能觸及患者胸壁(2)壓力適當,頻率為80-1

00次/分(3)嬰幼兒,則用拇指或2-3個手指(4)放松時,搶

救者的手掌不能離開按壓部位(5)操作中途換人應在心臟按壓、吹

氣間隙進行(6)人工呼吸與胸外心臟單人2:

30,雙人1:

534、洗胃法:

洗胃法是將胃管插入患者的胃內,反復注入和吸出肯定量的溶

液,以沖洗并排出胃內容物,減輕或避開汲取中毒的胃灌洗方法。

洗胃法的目的:

解毒、減輕胃粘膜水腫、為手術或某些檢查做打算。

服毒后多少小時內洗胃最有效:

6小時內洗胃最有效。

洗胃的禁忌證有:

強腐蝕性毒物中毒、肝硬化伴食道靜脈曲張、近期有上消化

道出血及穿孔、胃癌等洗胃的留意事項有:

(1)急性中毒患者應快速實行口服催吐法或洗胃,以削減

毒物的汲取(2)當毒物性質不明時,應先送檢,用溫開水或生

理鹽水洗胃,待毒物性質明確后,再采納對抗劑洗胃(3)服用強

酸強堿等強腐蝕性毒物,禁忌洗胃,按醫囑賜予藥物或快速物理性

對抗劑(牛奶、豆漿、蛋清、米湯等)以愛護胃粘膜(4)每次

灌入量以300-500ml為宜,避開突然胃擴張使迷走神經興奮,可反

射性引起心跳驟停(5)親密視察病人的病情變更和生命體征,每

次灌入量和洗出量基本相等,防止胃潴留。

(6)吸引器洗胃,負壓保持在13.3Kpa(7)為幽門梗阻病

人洗胃,應在飯后4-6h或空腹時進行,要記錄胃內潴留量34、

臨床死亡期患者的表現:

表現為心跳、呼吸完全停止,瞳孔散大,各種反射消逝但各

種組織細胞仍有微弱而短暫的代謝活動。

此期一般持續5-6分鐘。

35、醫療與護理文件記錄的要求:

剛好、精確、完整、簡明扼要。

正確填寫體溫單:

(1)用藍色鋼筆填寫眉欄各項;用紅色鋼筆填寫:

手術(分娩)后日數。

用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