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二語文《屈原列傳》文言文基礎知識競賽總分100分,用時40分鐘,選擇題寫在下列方格中。題號12345678910111213141516選項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32分)1.以下加點的字分別有四個義項,請結合句子內容,選擇最恰當的一項()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屈平屬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平不與。A.歸屬 B.連接 C.撰寫 D.委托,交付2.下列對句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平伐其功”與“齊師伐我”(《曹劌論戰》)中的“伐”字含義不同。B.“是以見放”與“沉吟放撥插弦中”(《琵琶行》)中的“放”字含義不同。C.“博聞強志,明于治亂”與“而圣君治國累世而不見者”兩句中的“治”字含義不同。D.“爭寵而心害其能”與“故說詩者,不以文害其辭,不以辭害其志”(《孟子》)兩句中的“害”字含義不同。3.下面有關文中加點詞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屈平屬草稿未定/舉匏樽以相屬(兩個詞都是動詞,但意義不同)B.亡走趙,趙不內/亡其六郡(兩個詞都是動詞,但意義不同)C.遂絕齊/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兩個詞都是動詞,但意義不同)D.又因厚幣用事者臣靳尚/不如因而善與之(兩個詞都是介詞,但意義不同)4.下面各句中,全部含有通假字的一項是()。A.讒諂之蔽明也“離騷”者,猶離憂也B.靡不畢見
讒人間之,可謂窮矣
C.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
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D.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屈平既絀5.下列各組句子,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A.①其后秦欲伐齊,齊與楚從親②屈平既絀,其后秦欲伐齊B.①屈原至于江濱,被發行吟澤畔②然亡國破家相隨屬C.①亡走趙,趙不內②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D.①使于齊,顧反②乃令張儀詳去秦6.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與現代漢語中的意義全都相同的一項是
(
)A.①設詭辯于懷王之寵姬鄭袖
②顏色憔悴,形容枯槁B.①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
②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C.①蟬蛻于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
②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D.①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②明年,秦割漢中地與楚以和7.下列四組句子中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A.①邪曲之害公也
②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B.①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②舉世混濁而我獨清C.①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
②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D.①竭忠盡智以事其君
②不賂者以賂者喪8.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虛詞,意義與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A.父母者,人之本也
上官大夫與之同列B.信而見疑
舉世混濁而我獨清C.以一儀而當漢中地
舉賢以自佐D.為天下笑
而自令見放為9.下列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A.因讒之曰
又因厚幣用事者臣靳尚 B.上官大夫與之同列
屈平不與C.屈平之作《離騷》
冀幸君之一悟 D.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雖放流,眷顧楚國10.下列各項詞類活用類型不相同的一項是(
)A.①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②莫不欲求忠以自為,舉賢以自佐B.①于是懷石,遂自投汨羅以死。
②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C.①蟬蛻于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
②其后楚日以削,數十年竟為秦所滅D.①同死生,輕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②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11.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詞類活用現象歸類正確的一項是()
①明于治亂,嫻于辭令②內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③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
④奈何絕秦歡
⑤上稱帝嚳,下道齊桓
⑥讒諂之蔽明也
⑦同死生
⑧輕就去
⑨秦昭王與楚婚⑩莫不欲求忠以自為A.①/②⑤/④⑥⑩/⑦⑧/③⑨ B.②/①③/⑤⑨/⑥⑦⑧/④⑩C.①/②⑤/③④⑥/⑧⑩/⑦⑨ D.②/①④⑤/③⑩/⑥⑦/⑨⑧12.下列句式與其他三項不一樣的是()A.方正之不容也。
B.信而見疑,忠而被謗。C.明于治亂,嫻于辭令
D.不獲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13.下列與例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項是()例:秦發兵擊之,大破楚師于丹、淅A.蟬蛻于濁穢
B.是時屈原既疏C.戰于藍田
D.而設詭辯于懷王之寵姬鄭袖14.選出下列特殊句式分類正確的一項()①明于治亂,嫻于辭令。②信而見疑,忠而被謗。
③“離騷”者,猶離憂也。
④不獲世之滋垢。⑤若《離騷》者,可謂兼之矣。⑥秦愿獻商於之地六百里。⑦大破楚師于丹、淅。⑧而設詭辯于懷王之寵姬鄭袖。⑨是時屈原既疏。⑩秦,虎狼之國。?舉賢以自佐。?故內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被發行吟澤畔。?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而自令若是。A.①⑦⑧/②④⑨?/③⑤⑩/⑥??/??B.①⑦⑧/②④⑨/③⑤⑩/⑥??/??/?C.①⑦⑧/②④⑨?/③⑤⑩/⑥?/??/?D.①⑧/②④⑦⑨?/③⑤⑩/⑥?/??/?15.下列對文化常識的相關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屈平既絀”中“絀”同“黜”,指被罷免官職。古代表罷免官職的詞語還有“遷”“免”“奪”“廢”。B.從親,合縱相親。戰國時,秦最強大,蘇秦游說六國諸侯聯合抗秦。秦在西,六國地連南北,南北為縱,故六國聯合謂“合縱”。C.上官大夫,“上官”是復姓,“大夫”是官名?!吧瞎俅蠓颉笔切铡吧瞎佟钡闹爻?。D.令尹,戰國時楚國執掌軍政大權的長官,地位相當于其他諸侯國的百官之首——相。16.下列對文化常識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由于人口繁衍,一個民族分為若干分支,它們的稱號就是氏。本文中屈原的“屈”是“氏”而不是“姓”。B.“齊與楚從親”中“從”指“合縱”,“合眾弱以攻一強”,指諸侯聯合抗秦的同盟。C.齊桓,即齊桓公,春秋五霸之一,曾任管仲為相,推行改革,使國力強盛。D.湯武,商湯與周武王的并稱,商湯曾武力推翻殷紂的統治,周武王曾武力推翻夏桀的統治。解釋加點詞的意思。(每詞2分,共40分)博聞強志2.爭寵而心害其能3.屈平不與,因讒之曰4.屈平嫉王聽之不聰也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6.《國風》好色而不淫7.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8.其文約,其辭微楚誠能絕齊10.以一儀而當漢中地11.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12.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復之秦,竟死于秦而歸葬14.同生死,輕去就,又爽然自失矣15.數幸其第,賞賜累萬16.及與少年飲博游戲,盡喪其貲而仇家皆疾病,無相距者18.大丈夫在世當如是,會為國滅賊以取功名19.既來之,則安之20.百姓皆以王為愛也準確翻譯句子。(共16分)惠王患之,乃令張儀詳去秦,厚幣委質事楚。(3分)《國風》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誹而不亂。(3分)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靡不畢見。(3分)如楚,又因厚幣用事者靳尚,而設詭辯于懷王之寵姬鄭袖。(4分)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3分)理解性默寫(每空1分,共12分)在《屈原列傳》中,司馬遷認為屈原《離騷》的創作背景除了楚懷王聽信讒言、不能明辨是非以外,還有“_,”,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當時朝廷小人當道、正直之人遭到排擠的黑暗現實。我們讀屈原的《離騷》,發現屈原在文章中經常用香花芳草作比喻,關于這一點,司馬遷在《屈原列傳》中作出了自己的解釋:“_,”。好的文章“言近旨遠”,司馬遷在《屈原列傳》中評價《離騷》這一特點的句子是“_,”。《屈原列傳》高度評價《離騷》的寫作內容,認為得到完整體現的人文道德與國家治理的兩句話是:“_,”司馬遷《屈原列傳》中,“
”一句用比喻來表明屈原遠離世俗污濁;“
”表明屈原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潔品性。司馬遷在《屈原列傳》中為了論證“父母者,人之本也”,這一觀點,舉的例子是“,?!备叨Z文《屈原列傳》文言文基礎知識競賽答案一、選擇題1.C解析:“屈平屬草稿未定”意思是屈原撰寫憲令的草稿還沒有完成,“屬”在這里是“撰寫”的意思,所以選C。2.C解析:“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和“而圣君治國累世而不見者”中的“治”都是“安定、太平”的意思。A項“平伐其功”的“伐”是“夸耀”,“齊師伐我”的“伐”是“攻打”;B項“是以見放”的“放”是“放逐”,“沉吟放撥插弦中”的“放”是“放下”;D項“爭寵而心害其能”的“害”是“嫉妒”,“故說詩者,不以文害其辭”的“害”是“妨礙”。所以選C。3.D解析:“又因厚幣用事者臣靳尚”和“不如因而善與之”中的“因”都是“趁機”的意思,是介詞,意義相同。A項“屈平屬草稿未定”的“屬”是“撰寫”,“舉匏樽以相屬”的“屬”是“勸酒”;B項“亡走趙”的“亡”是“逃跑”,“亡其六郡”的“亡”是“喪失、丟失”;C項“遂絕齊”的“絕”是“斷絕(關系)”,“非能水也,而絕江河”的“絕”是“橫渡”。所以選D。4.D解析:D項“皭然泥而不滓者也”中“泥”通“涅”,“屈平既絀”中“絀”通“黜”。A項“讒諂之蔽明也”無通假字,“‘離騷’者,猶離憂也”中“離”通“罹”。B項“靡不畢見”中“見”通“現”,“讒人間之,可謂窮矣”無通假字。C項“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無通假字,“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中“指”通“旨”。所以選D。5.B解析:B項“然亡國破家相隨屬”無通假字,“屈原至于江濱,被發行吟澤畔”中“被”通“披”。A項“從”通“縱”,“絀”通“黜”。C項“內”通“納”,“指”通“旨”。D項“反”通“返”,“詳”通“佯”。所以選B。6.C解析:A項“詭辯”古義為“欺詐的言論”,今義為“無理狡辯”;“形容”古義為“形體容貌”,今義為“對事物的形象或性質加以描述”。B項“從容”古義為“言語舉動適度得體”,今義為“不慌不忙,鎮靜”。D項“明年”古義為“第二年”,今義為“今年的下一年”。C項“浮游”“塵?!惫沤褚饬x相同。所以選C。7.D解析:A項兩個“之”都是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B項兩個“而”都是表轉折。C項兩個“為”都是句末語氣詞,表疑問。D項“竭忠盡智以事其君”的“以”是表目的的連詞,“不賂者以賂者喪”的“以”是“因為”的意思。所以選D。8.B解析:A項“父母者,人之本也”的“之”是結構助詞,“的”;“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的“之”是代詞,代指屈原。B項兩個“而”都表轉折。C項“以一儀而當漢中地”的“以”是“用”;“舉賢以自佐”的“以”是表目的的連詞。D項“為天下笑”的“為”是“被”;“而自令見放為”的“為”是句末語氣詞。所以選B。9.C解析:A項“因讒之曰”的“因”是“于是,就”,“又因厚幣用事者臣靳尚”的“因”是“趁機”。B項“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的“與”是“和,同”,“屈平不與”的“與”是“給,同意”。C項兩個“之”都是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D項“雖與日月爭光可也”的“雖”是“即使”,“雖放流,眷顧楚國”的“雖”是“雖然”。所以選C。10.D解析:A項“邪曲”“方正”“忠”“賢”都是形容詞作名詞。B項“懷”“祖”都是名詞作動詞。C項“蟬”“日”都是名詞作狀語。D項“同”“輕”是意動用法,“存”“興”是使動用法。所以選D。11.A解析:①“明”形容詞作動詞,“明曉”;②“內”“外”名詞作狀語,“在國內”“在國外”⑤“上”名詞作狀語,往遠處;④“歡”形容詞作名詞,“友好關系”;⑥“明”形容詞作名詞,“明君”,指懷王;⑩“忠”形容詞作名詞,“忠臣”;⑦“同”意動用法⑧“輕”意動用法;③“祖”名詞作動詞,效法⑨“婚”名詞作動詞。所以選A。12.C解析:A、B、D三項都是被動句,A項“方正之不容也”意思是“端方正直的人不被容納”;B項“信而見疑,忠而被謗”意思是“誠信卻被懷疑,忠誠卻被誹謗”;D項“不獲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意思是“不沾染世俗的污垢,保持高潔的品質”,也是一種被動的表達。C項“明于治亂,嫻于辭令”是狀語后置句,正常語序為“于治亂明,于辭令嫻”。所以選C。13.B解析:例句“秦發兵擊之,大破楚師于丹、淅”是狀語后置句,“于丹、淅”是狀語。A項“蟬蛻于濁穢”是狀語后置句,正常語序為“于濁穢蟬蛻”;C項“戰于藍田”是狀語后置句,正常語序為“于藍田戰”;D項“而設詭辯于懷王之寵姬鄭袖”是狀語后置句,正常語序為“而于懷王之寵姬鄭袖設詭辯”。B項“是時屈原既疏”是被動句,“疏”是“被疏遠”的意思。所以選B。14.C解析:①⑦⑧是狀語后置句;②④⑨?是被動句;③⑤⑩是判斷句;⑥?是定語后置句;??是賓語前置句;?省略句。所以選C。15.A解析:“遷”在古代可表示調動官職,一般指升職,不是表罷免官職的詞語。所以選A。16.D解析:商湯曾武力推翻夏桀的統治,周武王曾武力推翻殷紂的統治,D項說法錯誤。所以選D。二、二、解釋加點詞的意思
1.博聞強志:“志”在這里是“記,記憶”的意思。該詞形容知識豐富,記憶力強。2.爭寵而心害其能:“害”意為“嫉妒”。全句是說(上官大夫)想爭得楚王的寵愛,心里嫉妒屈原的才能。3.屈平不與,因讒之曰:“與”可解釋為“同意,允許”?!梆挕币馑际恰斑M讒言”。這里指屈原不同意(上官大夫的做法或要求),于是(上官大夫)就進讒言說。4.屈平嫉王聽之不聰也:“嫉”是“痛心,遺憾”的意思。屈平痛心于楚懷王耳朵聽不到正確的意見。5.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極”表示“疲憊,困倦”。整句話是說所以人在勞累、辛苦、疲倦到極點的時候,沒有不呼喊上天的。6.《國風》好色而不淫:“淫”指“過度,無節制”?!秶L》雖然多寫男女愛情,但不過分。7.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明”是“闡明”的意思。(屈原)闡明道德的廣大崇高,國家治亂興亡的條理。8.其文約,其辭微:“約”意為“簡約”;“微”是“含蓄,精深”的意思。他的文章簡約,言辭含蓄精深。9.
楚誠能絕齊:“誠”,如果,果真;“絕”,斷絕(外交關系)。意思是楚國如果真能同齊國斷絕外交關系。
10.
以一儀而當漢中地:“當”,抵當,換取。用一個張儀就可以換取漢中一帶的地方。
11.
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存”,思念,一說為“保全”;“反覆”,扭轉過來,使回歸正常。他思念君王振興國家,想要扭轉楚國衰弱的局勢,在(《離騷》)一篇作品里再三表達這種意愿。
12.
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祖”,效法,繼承;“從容”,言語舉動適度、得體。然而他們都效法屈原辭令委婉含蓄的一面。
13.
復之秦,竟死于秦而歸葬:“之”,到;“竟”,終于。又到秦國去,最終死在秦國,尸體運回楚國安葬。
14.
同生死,輕去就,又爽然自失矣:“同”,把……看作相同,意動用法;“輕”,把……看得很輕,意動用法;“去就”,指去官或任職;“爽然”,茫然若失的樣子。把生死看得同等重要,把去官或任職看得很輕,又感到茫然若有所失。
15.
數幸其第,賞賜累萬:“數”,多次;“幸”,皇帝到某處去;“第”,府第。多次駕臨他的府第,賞賜的財物累計達到萬數。
16.
及與少年飲博游戲,盡喪其貲:“及”,等到;“飲博”,飲酒賭博;“貲”,同“資”,錢財。等到和一些年輕人飲酒賭博游戲,把自己的錢財都輸光了。
17.
而仇家皆疾病,無相距者:“疾病”,患疾??;“距”,通“拒”,抵抗,對抗。而他的仇家都得了病,沒有能與他對抗的人。
18.
大丈夫在世當如是,會為國滅賊以取功名:“會”,應當,一定。大丈夫活在世上就應當像這樣,一定要為國家消滅賊寇來獲取功名。
19.
既來之,則安之:“來”,使……來;“安”,使……安定。已經使他們來了,就要使他們安定下來。
20.
百姓皆以王為愛也:“愛”,吝嗇。老百姓都認為大王是吝嗇。三、準確翻譯句子惠王患之,乃令張儀詳去秦,厚幣委質事楚。(3分)
翻譯:秦惠王對這件事感到擔憂,就派張儀假裝離開秦國,用豐厚的禮物呈獻上去作為見面禮,表示愿意侍奉楚王。(“患”,對……感到擔憂;“詳”,通“佯”,假裝;“厚幣”,豐厚的禮物;“委質”,呈獻禮物,表示忠誠)《國風》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誹而不亂。(3分)
翻譯:《國風》雖然多寫男女戀情,但不過分失當;《小雅》雖然多譏諷指責,但并不能壞亂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