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陽泉市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2_第1頁
山西省陽泉市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2_第2頁
山西省陽泉市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2_第3頁
山西省陽泉市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2_第4頁
山西省陽泉市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高二年級期末質量監測歷史試題(考試時間75分鐘,滿分100分)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條形碼區域內。2.全部答案在答題卡上完成,答在本試題上無效。3.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用0.5毫米的黑色筆跡簽字筆寫在答題卡上。4.考試結束后,將本試題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考古發現,內蒙古自治區敖漢旗興隆洼遺址(距今8200—7400年)的很多房址中都放置著石鏟、石斧、石錛、石磨盤、石磨棒和圓餅形石器等生產工具。其中由石片嵌入骨柄凹槽的刮刀,是北方細石器工藝傳統的產品。這說明該地區()A.已由食物采集轉向生產B.手工業成為獨立生產部門C.精耕細作農業已經形成D.糧食種植達到了較大規模2.《荀子》記載:“輕田野之稅,省刀布之斂,罕舉力役,無奪農時”“田野十一、關市幾(檢查)而不征……通流財物粟米”。荀子的這些思想()A.奠定了農耕文明經濟基礎B.說明了工商皆本的價值取向C.反映了對糧食問題的關注D.體現了重農抑商思想的影響3.下表為里耶秦簡行政文書竹簡部分記載。這說明該時期()簡牘1當地深山里發現一種并非豐產的植物“枝枸”,秦吏仍認真描述了它的性狀、位置、產果情況,錄入官方檔案。簡牘2遷陵居民交納蠶繭以充當戶賦,“卅四年……當出戶賦者志:見戶廿八戶,當出繭十斤八兩”。A.重農意識濃厚 B.經濟作物得到推廣C.經濟管理細化 D.計稅標準細致完善4.下表為兩宋較大疫病圖表。據表可知兩宋疫病()年號年份地點淳化五年994京師至道二年996江南大觀三年1109江東建炎元年1127汴京紹興元年1131浙西紹興三年1133永州行都(臨安)紹興六年1136行都四川(臨安)紹興十六年1146江南(浙江)紹興二十六年1156行都隆興二年1164浙江乾道元年1165行都及紹興府乾道八年1172行都江西隆興府淳熙四年1177真州淳熙八年1181行都寧國府A.深受商品經濟發展經濟重心南移影響B.反映了坊市制打破后環境問題的嚴重C.民族戰爭頻繁對社會環境的嚴重破壞D.自然地理環境是疫病頻發的主要原因5.元朝海運的最高管理機構是中書省,由南北兩大組織系統承辦。南方為“承運”系統,北方為“接運”系統。前者主要負責接納海道糧,兼及其他各路南來物資,后者將南來糧物運入大都各倉。元朝這一體系是基于()A.對外貿易的不斷發展 B.政治經濟重心分離的矛盾C.南北經濟交流的需要 D.舶稅收成為政府主要稅源6.下表為(1640—1840年)200年間的米價統計表。該時期糧價變動的主要原因是()年代每公石平均價格(單位:庫平兩)年代每公石平均價格(單位:庫平兩)1640—16601.1921751—176016251701—17100.9581801—18102.1591731—17400.9941831—18402.400A.外來作物大量種植 B.人地矛盾不斷激化C.物價水平持續上漲 D.土地兼并日益嚴重7.1908年漢冶萍公司組建,盛宣懷擔任總理。他頒布的《漢陽鐵廠、萍鄉煤礦、大冶鐵廠籌議合并招股章程》《漢冶萍鋼鐵煤焦股份公司章程》《漢冶萍公司章程》等一系列規章制度,明確了企業的業務范圍、機構組織、股份額度、照顧辦法、管理制度等內容。這表明()A.洋務企業經營方式改變B.壟斷性工業企業近代中國出現C.民族工業得以較快發展D.經營管理方式具有現代企業特點8.我國于1993年十四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了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保制度的目標為“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逐步覆蓋所有城鎮勞動者”。該目標提出的主要原因是()A.醫療保障體系逐步完善 B.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C.經濟體制改革日漸深入 D.現代企業制度逐漸確立9.近年來美國將多家中國芯片企業列入黑名單,禁止向中國出口高端芯片和技術,這直接影響了我國芯片產業的研發和生產。同時,荷蘭和日本等半導體設備和輔材的核心供應國,也制定了限制與中國合作的協議。這說明()A.世界各國的經濟聯系進一步加強B.國家核心技術自立自強的重要性C.全球化不利于發展中國家科技創新D.經濟全球化使各國發展獨立性喪失10.古巴比倫《漢謨拉比法典》規定:“如果商人為收取利息而貸出大麥或銀子,但既無證人又無契文的,那么他將喪失他貸出的一切。”這說明古巴比倫()A.強調保護公民私有財產 B.契約訂立程序較為嚴格C.法律主要涉及借貸關系 D.蘊含著鮮明的契約精神11.1761年英國“獎勵工藝協會”一則文告中說:“本協會得知,當男女紡工因收獲而在田間時候,毛織品、麻織品和棉織品的制造者們便感到很難找到足夠數量的工人,以便能夠繼續交活給織工去做;……協會認為必須獎勵各種適宜于補救這種情況的探索。”此舉()A.有利于工業技術的革新B.得益于自由主義政策的推行C.推動了奴隸貿易的開展D.加速了英國的資本原始積累12.19世紀以前,英國地方治理基本上沿用中世紀管理體制,各郡、各教區的管理權仍然掌握在當地的貴族鄉紳手中。1835年,英國通過了《城市自治機關法》,強調各地區要設立地方議會、定期選舉地方的行政官員和議員。這反映了()A.中世紀管理體制瓦解B.近代民族國家的逐漸形成C.中央加強對地方控制D.經濟發展影響民主化進程13.18世紀,捏練機及機械壓力機使通心粉逐漸降級為普通食物。19世紀,養殖業的進步讓產量大增的牡蠣從貴族盤里“最精致的海味”成為無產階級口中之食;隨后小麥豐富的供應使精白面粉不再昂貴,白面包失去奢侈品的地位,進入工人的餐盤。對此理解正確的是()A.工業革命改變了貴族身份B.機器生產提高了工人地位C.技術革新沖擊了社會等級D.物種交流加速了社會轉型14.下圖所示是1891—1951年美國進口商品平均關稅變化情況。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工業生產力水平日趨下降B.對外貿易受到了嚴格限制C.國內工業得到政府的保護D.放棄了自由主義經濟思想15.1921年3月16日,蘇俄與英國政府正式簽訂了《英蘇貿易協定》。協定的主要內容有:雙方同意恢復貿易關系和政治關系,并互設商務代表處以辦理兩國間的貿易業務。蘇俄此舉意在()A.集中力量獲得戰爭勝利B.借鑒資本主義國家文明成果C.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恢復D.探索社會主義建設的新途徑16.美國新聞記者阿普頓·辛克萊出版了一本題為《叢林》的小說,對當時美國肉制品污穢不堪的加工過程予以揭露,引起了公眾極其強烈的反響。于是西奧多·羅斯福總統下令對肉類加工業進行徹底調查,美國醫學會也向國會表明如果參議院不通過純凈食品法案,將促使他們的病人對國會施加壓力。1906年《純凈食品和藥品法》最終獲得國會通過這說明()A.工業化引發嚴重的社會問題B.輿論監督推動政府職能優化C.科技進步帶來雙重社會影響D.食品安全問題認識逐步深化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52分。17.閱讀以下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里耶秦簡發現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龍山縣里耶鎮,主要內容是秦洞庭郡遷陵縣的檔案。里耶秦簡中有24枚為戶籍登記檔案的簡牘,下表為其中一枚簡牘湖南里耶秦簡釋文為:“東成戶人士五夫,妻大女子沙,子小女子澤若,子小女子傷。”東成,為里名戶人,指戶主士五、是身份稱謂,指無爵或免爵者女子,即女性大、小,為課役身份的標志,登記于戶籍、作為征發賦役的依據夫、沙、澤若、傷,均為人名材料二敦煌地區古代文書的遺存之一《周大足元年(701年)沙州敦煌縣效谷鄉籍》中的一戶(節選)戶主邯壽壽年伍拾陸歲白丁課戶見輸女娘子年拾叁歲小女亡弟妻孫年叁拾陸歲寡計布二丈五尺計麻三斤計租二石廿畝永業肆拾肆畝已受廿三畝口分合應受田壹傾叁拾壹畝一畝居住園宅八十七畝未受——【日】池田溫《中國古代籍帳研究·錄文·籍帳》(1)根據材料一、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對兩個時期戶籍登記的異同加以說明。(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該時期戶籍管理的影響。18.閱讀以下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嘉靖萬歷年間江南地區市鎮數量約為226個,到清乾隆嘉慶年間增加到410個,約萬戶以上的大鎮有15個,市鎮數量整體上呈現明顯增長的趨勢。這其中以盛澤、濮院和南潯人口最多,這三個超級大市鎮都是專門的蠶桑市鎮。此外還有雙林鎮和菱湖鎮、烏青鎮、震澤鎮等,都是以絲織產業而聞名的小鎮……隨著蠶桑業的不斷發展,需要越來越多的農村剩余勞動力投入到與蠶桑生產相關的行業中。于是,震澤鎮及近鎮各村居民,乃盡逐綾綢之利,有力者雇人織挽,貧者皆自織。——摘編自范虹玨、胡浩《明清時期江南市鎮特色發展研究》材料二從16世紀至18世紀初,英格蘭地區的市鎮增至700個。為了保證各農戶能夠進行日常的剩余農產品交換,各鎮的集市日子都彼此岔開、互不重疊。在工商業發達的地方還興起了一批工業集鎮,它們一般出現在集市或港口所在地或是水流充沛、落差較大的河谷地區,它們的經濟以一項或多項手工業長足的專業發展為特色,同時又對鄉村工業的初級產品進行高級加工,市鎮還承擔起向外輸出本地商品和調進原材料的職能。到工業革命前夕,這些城鎮都擁有農副產品和手工業產品的專市,如糧食市場有九十六個之多,紡織原料及產品(以毛紡織為主)的專市有五十多個。——摘編自楊杰《英國小市鎮與鄉村工業化的協調發展》(1)根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分析明清江南市鎮發展的原因。(2)根據材料一、材料二和所學知識,比較中英兩國市鎮的異同,并概括導致不同結局的原因。19.閱讀以下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自強之道,練兵造器,固宜次第舉行,然其機括則在于急造鐵路。鐵路之利于漕務、賑務、商務、厘捐、行旅者不可殫述,而于用兵一道尤為急不可緩圖。中國幅員遼闊,北邊綿亙萬里,毗連俄界。鐵路一開,則東西南北呼吸相通,視敵所驅,相機策應。惟萬里之遙,數日而至防邊防海,轉運槍炮,朝發昔至……若一旦下造鐵路之詔,顯露自強之機,則聲勢立振,不獨俄約易成,日本窺視之心亦可從此潛消矣。——劉銘傳《籌造鐵路以圖自強折》(1880)材料二甲午戰后,中國鐵路事業的格局為之一變……至1911年,中國共建鐵路8200公里,其中帝國主義直接投資修筑的鐵路占46%,貸款建筑的鐵路占40%,中國人自建的鐵路僅1200公里,只占14%……一些閉塞地區的經濟因鐵路而活躍,一些古老的城鎮因鐵路而耳目一新……鐵路在暢通經濟,帶動繁榮同時還意味著信息的流通、知識的傳播,意味著建立“鐵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種生產過程”,所有這一切,無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