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作物病蟲害識別與防治 課件 28 小葉榕榕管薊馬和榕木虱防治_第1頁
生態作物病蟲害識別與防治 課件 28 小葉榕榕管薊馬和榕木虱防治_第2頁
生態作物病蟲害識別與防治 課件 28 小葉榕榕管薊馬和榕木虱防治_第3頁
生態作物病蟲害識別與防治 課件 28 小葉榕榕管薊馬和榕木虱防治_第4頁
生態作物病蟲害識別與防治 課件 28 小葉榕榕管薊馬和榕木虱防治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小葉榕病蟲害

識別與防治生態作物病蟲害識別與防治識別特征1.榕管薊馬識別與防治成蟲體長2.5mm左右,體黑色,頭部為長方形,觸角8節,復眼大,口器銼吸式翅狹長,邊緣有細長的纓毛,前翅透明,前后翅翅緣呈平行狀,腹部未端管狀,腹部有向上翹起的習慣。識別特征1.榕管薊馬識別與防治若蟲體形似成蟲,體黃色,紡錘形,頭小,前中后胸區分明顯。危害1.榕管薊馬識別與防治榕管薊馬在南方發生非常普遍,為害小葉榕、垂榕、氣達榕等榕樹。癥狀1.榕管薊馬識別與防治成蟲、若蟲銼吸植物的嫩芽、嫩葉,受害初期的嫩芽、嫩葉形成大小不一的紫色斑點,為害嚴重時葉面折成餃子狀蟲癭,內有若蟲、成蟲幾十頭,受害嚴重者多數樹葉成餃子狀,且布滿紅褐色斑點,后期,餃子狀的葉片會干枯、脫落。癥狀1.榕管薊馬識別與防治以成蟲和若蟲群居嫩葉、嫩芽刺吸紫紅褐色斑點癥狀1.榕管薊馬識別與防治葉片均被包成餃子狀觀賞價值降低1.榕管薊馬識別與防治發生規律當日平均溫度25℃時,繁殖活躍,所以每年的春季和秋季是危害高峰。平均溫度25℃危害高峰發病規律1.榕管薊馬識別與防治1代2代南方……8~9代/年榕管薊馬繁殖速度極快,在南方一年可發生多達8~9代,世代重疊嚴重。1.榕管薊馬識別與防治若蟲成蟲榕管薊馬晝伏夜出,一般成蟲羽化5~7后天開始產卵,卵分批產出,不規則。發病規律晝伏夜出開始產卵成蟲羽化每頭雌成蟲一生可產25~80粒卵防治方法(1)對于有少量榕管薊馬為害的植株,可以通過清除被蟲為害的枝葉,集中銷毀來控制榕管薊馬為害的發生。清除被蟲為害的枝葉1.榕管薊馬識別與防治防治方法(2)利用榕管薊馬的天敵昆蟲進行防治。七星瓢蟲1.榕管薊馬識別與防治龜紋瓢蟲防治方法(3)幼蟲期使用45%丙溴.辛硫磷1000倍液加50%啶蟲脒2000倍液,可連用2-3次,間隔7-10天進行防治。1.榕管薊馬識別與防治啶蟲脒2.榕木虱識別與防治若蟲:1~2齡體較扁,1齡長0.4~0.6毫米,黃紅色,2齡長1.2毫米。翅芽突凸,腹部分泌大量白色蠟絲。

成蟲:體長4~5毫米,全體棕綠色,頭部前方較平,復眼向兩側凸,呈褐色。觸角10節,前后翅透明,前翅前緣1/3處育一尖角狀褐斑。胸腹部背面棕色,腹面綠色。雌蟲腹部紡錘形,末端尖,卵鞘匕首狀,堅韌。識別特征危害2.榕木虱識別與防治主要危害榕樹新梢和葉片,往往造成植株新葉停滯生長或枯枝現象。癥狀2.榕木虱識別與防治榕木虱發生后會分泌大量的白色蠟絲將若蟲包裹,像棉花一樣布滿嫩梢上。其排泄物常誘發煤污病發病規律繁殖生長快榕木虱全年可發生,危害盛期在4-9月份,4-5月是榕木虱第一代高峰期,是一年中防治的關鍵時期。。2.榕木虱識別與防治防治方法(1)對蟲害嚴重的小葉榕(樹冠外部40%以上的葉片被若蟲分泌的白色蠟絮包裹)樹枝進行適當修剪,修剪下來的樹枝集中銷毀。修剪分泌的白色蠟絮2.榕木虱識別與防治防治方法(2)可在每年11月底將樹干涂白,對行道樹和蟲害特別嚴重的小葉榕進行樹干涂白,可以對榕木虱在小葉榕樹之間轉移進行適當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