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中學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1頁
職業中學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2頁
職業中學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3頁
職業中學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職業中學語文試題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30分)

1.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翠色欲滴落英繽紛紅顏薄命

B.風馳電掣眉開眼笑龍飛鳳舞

C.精衛填海女媧補天蓮花并蒂

D.驚天動地驚弓之鳥驚心動魄

2.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

B.為了實現我們的夢想,我們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時間。

C.通過這次活動,我們不僅增進了相互了解,還培養了團隊精神。

D.這本書內容豐富,插圖精美,非常適合兒童閱讀。

3.下列詩句中,描寫春天景象的一句是:

A.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B.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C.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D.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4.下列成語中,意思與“畫龍點睛”相近的一組是:

A.一鳴驚人、一蹴而就、一網打盡

B.一揮而就、一蹴而就、一拍即合

C.一揮而就、一蹴而就、一網打盡

D.一鳴驚人、一揮而就、一網打盡

5.下列名篇中,描寫戰爭場面的文章是:

A.《赤壁之戰》

B.《滕王閣序》

C.《桃花源記》

D.《岳陽樓記》

6.下列名著中,屬于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是:

A.《西游記》

B.《水滸傳》

C.《紅樓夢》

D.以上都是

7.下列詩句中,出自唐代詩人杜甫的是:

A.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B.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

C.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D.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8.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辭手法的一句是:

A.那個男孩像一朵盛開的花朵。

B.這本書內容豐富,插圖精美,非常適合兒童閱讀。

C.那只小鳥在枝頭歡快地唱歌。

D.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人要誠實守信。

9.下列名篇中,描寫山水風光的文章是:

A.《赤壁之戰》

B.《滕王閣序》

C.《桃花源記》

D.《岳陽樓記》

10.下列成語中,意思與“畫蛇添足”相近的一組是:

A.一揮而就、一蹴而就、一網打盡

B.一鳴驚人、一蹴而就、一拍即合

C.一揮而就、一蹴而就、一網打盡

D.一鳴驚人、一揮而就、一網打盡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0分)

1.《赤壁之戰》的作者是______,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三國時期______與______之間的一場著名戰役。

2.《桃花源記》的作者是______,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一個名叫______的漁夫偶然發現的一個與世隔絕的美好地方。

3.《岳陽樓記》的作者是______,這篇課文通過對岳陽樓的描寫,表達了作者______的情懷。

4.《三國演義》是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其他三部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5.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擬人修辭手法的一句是______。

6.下列詩句中,描寫秋天景象的一句是______。

7.下列成語中,意思與“畫龍點睛”相近的一組是______。

8.下列名篇中,描寫山水風光的文章是______。

9.下列名著中,屬于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是______。

10.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辭手法的一句是______。

三、簡答題(每題5分,共25分)

1.簡述《赤壁之戰》的主要情節。

2.簡述《桃花源記》的主題思想。

3.簡述《岳陽樓記》的寫作背景。

4.簡述《三國演義》的主要特點。

5.簡述比喻修辭手法的特點及其作用。

四、作文題(40分)

題目:我的成長故事

要求:

1.以第一人稱敘述,寫一篇關于自己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難忘經歷。

2.文章要具體、生動,體現自己的成長感悟。

3.字數在600字左右。

五、閱讀理解題(每題5分,共25分)

閱讀下面的文章,回答問題。

那片綠蔭

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林間的小徑上,形成斑駁的光影。我漫步在這片綠蔭中,心情格外舒暢。

這片綠蔭,是我童年的樂園。小時候,我常常跟隨爺爺在這片林子里玩耍。爺爺告訴我,這片林子里的每一棵樹都有它的故事,每一片葉子都承載著歲月的痕跡。

我記得有一次,我和爺爺一起在林子里捉迷藏。我躲在了一棵大樹的后面,突然發現了一只小松鼠。它毛茸茸的尾巴,靈動的眼睛,讓我忍不住想跟它玩耍。我悄悄地走過去,小松鼠似乎察覺到了我的存在,它警惕地望著我,然后敏捷地跳到了另一棵樹上。我跟著它,一路追逐,直到太陽落山,我們才依依不舍地分開。

如今,我已經長大,離開了這片綠蔭。但每當我想起那段美好的時光,心中總是充滿了溫暖。這片綠蔭見證了我的成長,也成為了我心中永恒的回憶。

1.文章標題“那片綠蔭”在文中有什么含義?

2.文章中提到的“捉迷藏”活動,在作者心中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3.文章最后一句“這片綠蔭見證了我的成長,也成為了我心中永恒的回憶”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4.文章中使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請舉例說明。

5.結合文章內容,談談你對“歲月的痕跡”這一詞語的理解。

六、古詩文默寫題(每題5分,共25分)

1.王之渙的《登鸛雀樓》中,“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的《春望》中,“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的《靜夜思》中,“______,______,______。”

4.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中,“______,______,______。”

5.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______,______,______。”

試卷答案如下:

一、選擇題答案及解析思路:

1.C(解析:A選項中的“紅顏薄命”有錯別字,應為“紅顏易老”;B選項中的“風馳電掣”有錯別字,應為“風馳電逝”;D選項中的“驚心動魄”有錯別字,應為“驚心動魂”。)

2.A(解析:B選項中的“我們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時間”語序不當,應為“我們必須付出更多的時間和努力”;C選項中的“我們不僅增進了相互了解,還培養了團隊精神”成分殘缺,缺少了主語;D選項中的“這本書內容豐富,插圖精美,非常適合兒童閱讀”句式雜糅,應為“這本書內容豐富,插圖精美,非常適合兒童閱讀。”)

3.A(解析:B選項出自王之渙的《登鸛雀樓》,C選項出自王之渙的《登鸛雀樓》,D選項出自杜甫的《月夜憶舍弟》。)

4.B(解析:A選項中的“畫龍點睛”與“一鳴驚人”、“一蹴而就”、“一網打盡”沒有直接關聯;B選項中的“一揮而就”與“一拍即合”與“畫蛇添足”相似,都是形容動作迅速;C選項中的“一揮而就”與“一蹴而就”相似,都是形容動作迅速;D選項中的“一鳴驚人”與“一揮而就”相似,都是形容動作迅速。)

5.A(解析:《赤壁之戰》講述了三國時期曹操與孫劉聯軍之間的一場著名戰役。)

6.D(解析:我國古典四大名著分別是《西游記》、《水滸傳》、《紅樓夢》和《三國演義》。)

7.A(解析:《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出自王之渙的《登鸛雀樓》。)

8.B(解析:這句話中使用了比喻修辭手法,將“那個男孩”比喻成“一朵盛開的花朵”。)

9.D(解析:《岳陽樓記》通過對岳陽樓的描寫,表達了作者憂國憂民的情懷。)

10.A(解析:《赤壁之戰》講述了三國時期曹操與孫劉聯軍之間的一場著名戰役。)

二、填空題答案及解析思路:

1.曹操、孫劉聯軍(解析:這是《赤壁之戰》中的主要人物。)

2.桃花源記、漁夫(解析:這是《桃花源記》中的主要人物和故事背景。)

3.歐陽修、憂國憂民(解析:這是《岳陽樓記》的作者和主題思想。)

4.《西游記》、《水滸傳》、《紅樓夢》(解析:這是我國古典四大名著。)

5.那只小鳥在枝頭歡快地唱歌。(解析:這句話使用了擬人修辭手法,將小鳥賦予了人的情感。)

6.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解析:這句話出自李白的《早發白帝城》,描寫了春天的景象。)

7.一揮而就、一蹴而就、一網打盡(解析:這些成語與“畫蛇添足”相似,都是形容動作迅速。)

8.《滕王閣序》、《岳陽樓記》(解析:這兩篇文章都描寫了山水風光。)

9.《三國演義》、《西游記》、《水滸傳》、《紅樓夢》(解析:這些都是我國古典四大名著。)

10.那個男孩像一朵盛開的花朵。(解析:這句話使用了比喻修辭手法,將男孩比喻成花朵。)

三、簡答題答案及解析思路:

1.《赤壁之戰》主要情節:曹操帶領大軍攻打東吳,周瑜、諸葛亮等聯合抵抗,最終在赤壁之戰中擊敗曹操,使東吳保住了江東之地。

2.《桃花源記》主題思想:通過對桃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