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真題及解析_第1頁
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真題及解析_第2頁
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真題及解析_第3頁
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真題及解析_第4頁
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真題及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真題及解析1.【單項選擇】某便利店第一天售出50種商品,第二天售出45種商品,第三天售出60種商品,前兩天售出的商品有25種相同,后兩天售出的商品有30(江南博哥)種相同,這三天售出的商品至少有A.70種B.75種C.80種D.85種E.100種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根據圖3所示,設a、b、c分別代表這三天單獨售出的商品種數,d、e、f分別代表的是某兩天售出的相同商品的種數,g代表這三天售出的相同商品的種數.

由圖可知,要三天出售的商品最小值,重合的部分要盡可能的多,其次g要盡可能的大,已知d+g=25,g+e=30,所以取g=25,d=0,e=5,現在已知a+d+g+f=50,且d=0,g=25,f最大值為25,a=0,于是當g=25,f=25時,這三天售出的商品最少,最少是0+15+5+0+5+25+25=75種。B正確。2.【單項選擇】三位年輕人的年齡成等差數列,且最大與最小的兩人年齡之差的10倍是另一人的年齡,則三人中年齡最大的是A.19歲B.20歲C.21歲D.22歲E.23歲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根據題意,中間那個人的年齡是20的倍數。當中間那個人的年齡是20時。192021,當中間那個人的歲數是40時,384042,一次類推。所以C正確,3.【單項選擇】A.9B.10C.11D.

E.

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根據題意可得,

故選A.4.【單項選擇】A.2組B.3組C.4組D.5組E.6組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將小于10的質數列出來:2,3,5,7,帶入p,q可得,一共三組,B正確,5.【單項選擇】A.2B.3C.4D.5E.6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6.【單項選擇】如圖1所示,由P到Q的電路中有三個元件,分別標有T1,T2,T3,電流能通過T1,T2,T3的概率分別是0.9、0.9、0.99,假設電流能否通過三個元件是相互獨立的,則電流能在P,Q之間通過的概率為A.0.8019B.0.9989C.0.999D.0.9999E.0.99999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電流在p,q之間通不過的概率是0.1×0.1×0.01=0.0001,所以電流能在P,Q之間通過的概率是1-0.0001=0.9999,D正確。7.【單項選擇】甲、乙兩組同學中,甲組有3名男同學,3名女同學;乙組有4名男同學,2名女同學,從甲、乙兩組中各選出2名同學,這4人中恰有1名女同學的選法有A.26種B.54種C.70種D.78種E.105種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由題意得,4個人中一名女同學,則分為兩個情況,①女同學來自甲組,則甲組一男一女,有9種選法,乙組兩個男的,6種選法,即6×9=54,②女同學來自乙組,這甲組兩個男的,3種選法,乙組,一男一女,8種選法,即3×8=24D正確。8.【單項選擇】若球體的內接正方體的體積為8m3,則該球體的表面積為A.4πm2B.6πm2C.8πm2D.12πm2E.24πm2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設正方體的棱長為a,球的半徑為R,因為正方體的體積為a3=8,可得a=2。

9.【單項選擇】如圖,正六邊形邊長為1,分別以正六邊形的頂點O,P,Q為圓心,以1為半徑作圓弧,則陰影部分的面積為A.B.

C.

D.

E.

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根據題意,陰影部分的面積等于,頂點O,P,Q為圓心,以1為半徑的三個扇形的面積和與正六邊形面積之差。因為正六邊形內角為120°,所以三個扇形的面積和為半徑為1的圓的面積,即面積為π。所欲答案為A。

10.【單項選擇】已知ABCD是圓x2+y2=25的內接四邊形,若A,C是直線x=3與圓x2+y2=25的交點,則四邊形ABCD面積的最大值為A.20B.24C.40D.48E.80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由圖可得,因為A,C是直線x=3與圓x2+y2=25的交點,所以直線AC=8,求四邊形ABCD面積的最大值,設AC為底邊,則底邊固定,高為最大時,面積最大,所以,BD=10,即,面積最大值為40

11.【單項選擇】某商場利用抽獎方式促銷,100個獎券中設有3個一等獎,7個二等獎,則一等獎先于二等獎抽完的概率為A.0.3B.0.5C.0.6D.0.7E.0.73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因100個獎券中其他獎券不影響本題結果,因此我們只需要考慮一等獎和二等獎共計的10個獎的抽獎。根據抽獎規則,每一次抽中一等獎的概率都是0.3,每一次抽中二等獎的概率都是0.7。一等獎先于二等獎抽完的概率實際就是指最后一次一定要抽中的是二等獎,因此概率為0.7。11.【單項選擇】某商場利用抽獎方式促銷,100個獎券中設有3個一等獎,7個二等獎,則一等獎先于二等獎抽完的概率為A.0.3B.0.5C.0.6D.0.7E.0.73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因100個獎券中其他獎券不影響本題結果,因此我們只需要考慮一等獎和二等獎共計的10個獎的抽獎。根據抽獎規則,每一次抽中一等獎的概率都是0.3,每一次抽中二等獎的概率都是0.7。一等獎先于二等獎抽完的概率實際就是指最后一次一定要抽中的是二等獎,因此概率為0.7。12.【單項選擇】函數f(x)=x2-4x-2|x-2|的最小值為A.-4B.-5C.-6D.-7E.-8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13.【單項選擇】從裝有1個紅球、2個白球、3個黑球的袋中隨機取出3個球,則這3個球的顏色至多有兩種的概率為A.0.3B.0.4C.0.5D.0.6E.0.7正確答案:E參考解析:先求三種顏色的概率,一個紅球一個白球一個黑球,有六種選法,從六個球選三個的選法為20,即概率為3/10,則這3個球的顏色至多有兩種的概率為1-3/10=7/1014.【單項選擇】現有甲、乙兩種濃度的酒精,已知用10升甲酒精和12升乙酒精可以配成濃度為70%的酒精,用20升甲酒精和8升乙酒精可以配成濃度為80%的酒精,則甲酒精的濃度為A.72%B.80%C.84%D.88%E.91%正確答案:E參考解析:15.【單項選擇】甲、乙兩人相距330千米,他們駕車同時出發,經過2小時相遇,甲繼續行駛2小時24分鐘后到達乙的出發地,則乙的車速為A.70km/hB.75km/hC.80km/hD.90km/hE.96km/h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甲行駛了4小時24分鐘,到達乙地,距離為330千米,速度為75km/h,甲乙駕車同時發出行駛兩小時相遇,則甲行駛150km,乙行駛了180km,所以乙的速度為90km/h材料題根據下面選項,回答16-25題A.條件(1)充分,但條件(2)不充分.B.條件(2)充分,但條件(1)不充分.C.條件(1)和條件(2)單獨都不充分,但條件(1)和條件(2)聯合起來充分.D.條件(1)充分,條件(2)也充分.E.條件(1)和條件(2)單獨都不充分,條件(1)和條件(2)聯合起來也不充分.16.【條件充分性判斷】某班增加兩名同學,則該班同學的平均身高增加了.(1)增加的兩名同學的平均身高與原來男同學的平均身高相同.(2)原來男同學的平均身高大于女同學的平均身高.A.條件(1)充分,但條件(2)不充分B.條件(2)充分,但條件(1)不充分C.條件(1)和條件(2)單獨都不充分,但條件(1)和條件(2)聯合起來充分D.條件(1)充分,條件(2)也充分E.條件(1)和條件(2)單獨都不充分,條件(1)和條件(2)聯合起來也不充分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某班增加兩名同學則該班平均身高增加,說明這兩名同學的平均身高大于班級原來同學平均身高.條件(1):增加的兩名同學的平均身高與原來男同學的平均身高相同,并不能確定增加的兩名同學身高與班級同學平均身高關系,條件(1)不充分.條件(2):原來男同學的平均身高大于女同學的平均身高,也不能確定增加的兩名同學身高與班級同學平均身高關系,條件(2)不充分.聯合條件(1)和條件(2):因為原來男同學的平均身高大于女同學的平均身高,增加的兩名同學的平均身高與原來男同學的平均身高相同,所以新增的兩名同學的身高拉高了整體的平均身高.即條件(1)和條件(2)聯合起來充分,故選C.17.【條件充分性判斷】設x、y為實數.則能確定x≤y.(1)x2≤y-1.(2)x2+(y-2)2≤2.A.條件(1)充分,但條件(2)不充分.B.條件(2)充分,但條件(1)不充分.C.條件(1)和條件(2)單獨都不充分,但條件(1)和條件(2)聯合起來充分.D.條件(1)充分,條件(2)也充分.E.條件(1)和條件(2)單獨都不充分,條件(1)和條件(2)聯合起來也不充分.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18.【條件充分性判斷】清理一塊場地,則甲、乙、丙三人能在2天內完成.(1)甲、乙兩人需要3天完成.(2)甲、丙兩人需要4天完成.A.條件(1)充分,但條件(2)不充分.B.條件(2)充分,但條件(1)不充分.C.條件(1)和條件(2)單獨都不充分,但條件(1)和條件(2)聯合起來充分.D.條件(1)充分,條件(2)也充分.E.條件(1)和條件(2)單獨都不充分,條件(1)和條件(2)聯合起來也不充分.正確答案:E參考解析:19.【條件充分性判斷】某單位進行投票表決,已知該單位的男、女員工人數之比為3:2.則能確定至少有50%的女員工參加了投票.(1)投贊成票的人數超過總人數的40%.(2)參加投票的女員工比男員工多.A.條件(1)充分,但條件(2)不充分.B.條件(2)充分,但條件(1)不充分.C.條件(1)和條件(2)單獨都不充分,但條件(1)和條件(2)聯合起來充分.D.條件(1)充分,條件(2)也充分.E.條件(1)和條件(2)單獨都不充分,條件(1)和條件(2)聯合起來也不充分.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條件(1):投贊成票的人數超過總人數的40%,并不能確定至少有50%的女員工參加了投票,條件(1)不充分.條件(2):舉反例,男員工有60人,女員工有40人,男員工有3人參加,女員工有4人參加,不滿足至少有50%的女員工參加了投票,條件(2)不充分.聯合條件(1)和條件(2):設該單位的男、女員工人數分別是3a、2a,參加投票的男、女員工人數分別是x、y,因為投票的總人數大于等于投贊成票的人數,故可得

可得2y>x+y>40%×(3a+2a)=2a,即y>a,則能確定至少有50%的女員工參加了投票.即條件(1)和條件(2)聯合起來充分.故選C.20.【條件充分性判斷】設a,b為實數.則能確定|a|+|b|的值.(1)已知|a+b|的值.(2)已知|a-b|的值.A.條件(1)充分,但條件(2)不充分.B.條件(2)充分,但條件(1)不充分.C.條件(1)和條件(2)單獨都不充分,但條件(1)和條件(2)聯合起來充分.D.條件(1)充分,條件(2)也充分.E.條件(1)和條件(2)單獨都不充分,條件(1)和條件(2)聯合起來也不充分.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21.【條件充分性判斷】設a為實數,圓C:x2+y2=ax+ay,則能確定圓C的方程.(1)直線x+y=1與圓C相切.(2)直線x-y=1與圓C相切.A.條件(1)充分,但條件(2)不充分.B.條件(2)充分,但條件(1)不充分.C.條件(1)和條件(2)單獨都不充分,但條件(1)和條件(2)聯合起來充分.D.條件(1)充分,條件(2)也充分.E.條件(1)和條件(2)單獨都不充分,條件(1)和條件(2)聯合起來也不充分.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22.【條件充分性判斷】某人購買了果汁、牛奶和咖啡三種物品,已知果汁每瓶12元、牛奶每盒15元,咖啡每盒35元,則能確定所買各種物品的數量.(1)總花費為104元.(2)總花費為215元.A.條件(1)充分,但條件(2)不充分.B.條件(2)充分,但條件(1)不充分.C.條件(1)和條件(2)單獨都不充分,但條件(1)和條件(2)聯合起來充分.D.條件(1)充分,條件(2)也充分.E.條件(1)和條件(2)單獨都不充分,條件(1)和條件(2)聯合起來也不充分.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根據題意,設果汁、牛奶、咖啡的數量分別為x、y、z(x、y、z都為正整數).條件(1):由題意可得12x+15y+35=104,當z=1時,分析得出x=2,y=3,因為x、y、z都為正整數,即x、y、z沒有其他的取值組合,因此能確定所買各種物品的數量,條件(1)充分.條件(2):由題意可得12x+15y+35z=215,當z=1時,分析得出x=5,y=8或者x=10,y=4;當z=4時,分析得出x=5,y=1.因此不能確定所買各種物品的數量,條件(2)不充分.故選A.23.【條件充分性判斷】某人開車上班,有一段路因維修限速通行,則可以算出此人上班的距離.(1)路上比平時多用了半小時.(2)已知維修路段的通行速度.A.條件(1)充分,但條件(2)不充分.B.條件(2)充分,但條件(1)不充分.C.條件(1)和條件(2)單獨都不充分,但條件(1)和條件(2)聯合起來充分.D.條件(1)充分,條件(2)也充分.E.條件(1)和條件(2)單獨都不充分,條件(1)和條件(2)聯合起來也不充分.正確答案:E參考解析:顯然條件(1)和條件(2)單獨都不充分.聯合條件(1)和條件(2):不論是條件(1)提及的路上比平時多用半小時還是條件(2)提及的維修路段的通行速度,都只是在討論維修路段的情況,沒有提及未維修路段的情況.即條件(1)和條件(2)聯合起來也不充分.故選E.24.【條件充分性判斷】已知數列{an},則數列{an}為等比數列.A.條件(1)充分,但條件(2)不充分.B.條件(2)充分,但條件(1)不充分.C.條件(1)和條件(2)單獨都不充分,但條件(1)和條件(2)聯合起來充分.D.條件(1)充分,條件(2)也充分.E.條件(1)和條件(2)單獨都不充分,條件(1)和條件(2)聯合起來也不充分.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25.【條件充分性判斷】給定兩個直角三角形,則這兩個直角三角形相似.(1)每個直角三角形的邊長成等比數列.(2)每個直角三角形的邊長成等差數列.A.條件(1)充分,但條件(2)不充分.B.條件(2)充分,但條件(1)不充分.C.條件(1)和條件(2)單獨都不充分,但條件(1)和條件(2)聯合起來充分.D.條件(1)充分,條件(2)也充分.E.條件(1)和條件(2)單獨都不充分,條件(1)和條件(2)聯合起來也不充分.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26.【邏輯單項選擇題】哲學是關于世界觀、方法論的學問,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它是在總結各門具體科學知識基礎上形成的,并不是一門具體科學,因此,經驗的個案不能反駁它。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支持以上論述?A.哲學并不能推演出經驗的個案。B.任何科學都要接受經驗的檢驗。C.具體科學不研究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D.經驗的個案只能反駁具體科學。E.哲學可以對具體科學提供指導。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本題題干中指出,哲學不是一門具體科學,經驗的個案不能反駁哲學。若要使題干論證成立,需要建立經驗的個案與具體科學的聯系,即補充前提:經驗的個案只能反駁具體科學,故選D。27.【邏輯單項選擇題】M大學社會學學院的老師都曾經對甲縣某些鄉鎮進行家庭收支情況調研,N大學歷史學院的老師都曾經到甲縣的所有鄉鎮進行歷史考察,趙若兮曾經對甲縣所有鄉鎮家庭收支情況進行調研,但未曾到項郢鎮進行歷史考察;陳北魚曾經到梅河鄉進行歷史考察,但從未對甲縣家庭收支情況進行調研。根據以上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項?A.陳北魚是M大學社會學學院的老師,且梅河鄉是甲縣的。B.若趙若兮是N大學歷史學院的老師,則項郢鎮不是甲縣的。C.對甲縣的家庭收支情況調研,也會涉及相關的歷史考察。D.陳北魚是N大學的老師。E.趙若兮是M大學的老師。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根據題干信息可得,M大學社會學學院的老師都曾經對甲縣某些鄉鎮進行家庭收支情況調研;N大學歷史學院老師都曾經到甲縣的所有鄉鎮進行歷史考察。若趙若兮是N大學歷史學院的老師,那么趙若兮曾經到甲縣的所有鄉鎮進行歷史考察,但又由于趙若兮未曾到項郢鎮進行歷史考察,因此項郢鎮不是甲縣的,B項正確。由陳北魚從未對甲縣家庭收支情況進行調研可以得出,陳北魚不是M大學社會學學院的老師,A項不正確。本題題干中沒有涉及對甲縣的家庭收支情況調研與相關的歷史考察的關系,C項不正確。陳北魚曾經到梅河鄉進行歷史考察,但不能判斷陳北魚是否為N大學的老師,D項不正確。趙若兮曾經對甲縣所有鄉鎮家庭收支情況進行調研,但不能判斷趙若兮是否為M大學的老師,E項不正確。28.【邏輯單項選擇題】研究人員招募了300名體重超標的男性,將其分成餐前鍛煉組和餐后鍛煉組,進行每周三次相同強度和相同時段的晨練。餐前鍛煉組晨練前攝入零卡路里安慰劑飲料,晨練后攝入200卡路里的奶昔;餐后鍛煉組晨練前攝入200卡路里的奶昔,晨練后攝入零卡路里安慰劑飲料,三周后發現,餐前鍛煉組燃燒的脂肪比餐后鍛煉組多。該研究人員由此推斷,肥胖者若持續這樣的餐前鍛煉,就能在不增加運動強度或時間的情況下改善代謝能力,從而達到減肥效果。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支持該研究人員的上述推斷?A.餐前鍛煉組額外的代謝與體內肌肉中的脂肪減少有關。B.餐前鍛煉組覺得自己在鍛煉中消耗的脂肪比餐后鍛煉組多。C.餐前鍛煉可以增強肌肉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促使它更有效地消耗體內的糖分和脂肪。D.肌肉參與運動所需要的營養,可能來自最近飲食中進入血液的葡萄糖和脂肪成分,也可能來自體內儲存的糖和脂肪。E.有些餐前鍛煉組的人知道他們攝入的是安慰劑,但這并不影響他們鍛煉的積極性。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本題題干前提為,在控制變量的對照實驗下發現,餐前鍛煉組燃燒的脂肪比餐后鍛煉組多。研究人員由此分析得出,肥胖者若持續這樣的餐前鍛煉,就能在不增加運動強度或時間的情況下改善代謝能力,從而達到減肥效果。C項指出“餐前鍛煉可以增強肌肉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促使它更有效地消耗體內的糖分和脂肪”,這為餐前鍛煉可以提高代謝從而實現減肥提供了理論依據,充分支持了題干推斷,C項正確。ABDE四項均不能充分支持該研究人員的推斷。29.【邏輯單項選擇題】某企業董事會就建立健全企業管理制度與提高企業經濟效益進行研討。在研討中,與會者發言如下:甲:要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就必須建立健全企業管理制度。乙:既要建立健全企業管理制度,又要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二者缺一不可。丙:經濟效益是基礎和保障,只有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才能建立健全企業管理制度。丁:如果不建立健全企業管理制度,就不能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戊:不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就不能建立健全企業管理制度。根據上述討論,董事會最終做出了合理的決定,以下哪項是可能的?A.甲、乙的意見符合決定,丙的意見不符合決定。B.上述5人中只有1人的意見符合決定。C.上述5人中只有2人的意見符合決定。D.上述5人中只有3人的意見符合決定。E.上述5人的意見均不符合決定。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本題題干中與會者發言都涉及“提高企業經濟效益”與“建立健全企業管理制度”的聯系,設“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為a,“建立健全企業管理制度”為b。若甲、乙的意見符合決定,則a、b均為真,且丙的意見符合決定,A項不正確。甲與丁的意見完全相同,丙與戊的意見完全相同,兩者一定同真同假。若乙的發言為真,那么其他四人的發言均為真,因此5人中不可能只有1人的意見符合決定,B項不正確。若2人的意見符合決定,那么乙的發言為假,要么丙與戊的意見為真,要么甲與丁的意見為真,C項可能為真,應選。若3人的意見符合決定,則這3人中一定包含乙,同理可得,若乙發言為真,則其他四人發言均為真,因此5人中不可能有3人的意見符合決定,D項不正確。非a或者b與非b或者a,不可能同假,因此5人的意見不可能均為假,E項不正確。30.【邏輯單項選擇題】氣象臺的實測氣溫與人實際的冷暖感受常常存在一定的差異。在同樣的低溫條件下,如果是陰雨天,人會感到特別冷,即通常說的“陰冷”;如果同時趕上刮大風,人會感到寒風刺骨。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解釋上述現象?A.人的體感溫度除了受氣溫的影響外,還受風速與空氣濕度的影響。B.低溫情況下,如果風力不大、陽光充足,人不會感到特別寒冷。C.即使天氣寒冷,若進行適當鍛煉,人也不會感到太冷。D.即使室內外溫度一致,但是走到有陽光的室外,人會感到溫暖。E.炎熱的夏日,電風扇轉動時,盡管不改變環境溫度,但人依然感到涼快。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本題題干指出,在同樣的低溫條件下,陰雨天和刮風天都會使人感到更寒冷。A項指出“人的體感溫度除了受氣溫的影響外,還受風速與空氣濕度的影響”,即風速與空氣濕度會影響人實際的冷暖感受。ABCDE五項中,A項最能解釋題干現象。31.【邏輯單項選擇題】某俱樂部共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名職業運動員,他們來自5個不同的國家(不存在雙重國籍的情況)。已知:(1)該俱樂部的外援剛好占一半,他們是乙、戊、丁、庚、辛;(2)乙、丁、辛3人來自兩個國家。根據以上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項?A.甲、丙來自不同國家。B.乙、辛來自不同國家。C.乙、庚來自不同國家。D.丁、辛來自相同國家。E.戊、庚來自相同國家。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根據條件(1)可知,乙、戊、丁、庚、辛屬于外援職業運動員,因此,甲、丙、己、壬、癸屬于本土職業運動員,來自同一國家,A項不正確。根據條件(2)可知,乙、丁、辛3人來自兩個國家,不能判定B項“乙、辛來自不同國家”和D項“丁、辛來自相同國家”是否為真。又因為10人來自5個不同的國家,所以戊、庚兩人來自不同的國家,且戊、庚兩人與其他8人國籍均不相同,C項正確,E項不正確。32.【邏輯單項選擇題】某高校的李教授在網上撰文指責另一高校張教授早年發表的一篇論文存在抄襲現象。張教授知曉后,立即在同一網站對李教授的指責做出反駁。以下哪項作為張教授的反駁最為有力?A.自己投稿在先而發表在后,所謂論文抄襲其實是他人抄自己。B.李教授的指責純屬栽贓陷害,混淆視聽,破壞了大學教授的整體形象。C.李教授的指責是對自己不久前批評李教授學術觀點所做的打擊報復。D.李教授的指責可能背后有人指使,不排除受到兩校不正當競爭的影響。E.李教授早年的兩篇論文其實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抄襲現象。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某高校的李教授指責張教授發表的論文存在抄襲現象,如果張教授的論文在投稿之后發表之前被抄襲,那么論文抄襲其實是他人抄襲張教授,該指責自然不能成立,故選A。33.【邏輯單項選擇題】某電影節設有“最佳故事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編劇”“最佳導演”等多個獎項。頒獎前有專業人士預測如下:(1)若甲或乙獲得“最佳導演”,則“最佳女主角”和“最佳編劇”將在丙和丁中產生;(2)只有影片P或影片Q獲得“最佳故事片”,其片中的主角才能獲得“最佳男主角”或“最佳女主角”;(3)“最佳導演”和“最佳故事片”不會來自同一部影片。以下哪項頒獎結果與上述預測不一致?A.乙沒有獲得“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來自影片Q。B.丙獲得“最佳女主角”,“最佳編劇”來自影片P。C.丁獲得“最佳編劇”,“最佳女主角”來自影片P。D.“最佳女主角”、“最佳導演”都來自影片P。E.甲獲得“最佳導演”,“最佳編劇”來自影片Q。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D項指出“最佳女主角”來自影片P,根據條件(2)可知,影片P獲得“最佳故事片”,此時“最佳故事片”和“最佳導演”都來自影片P,這和條件(3)矛盾,D項符合題意。34.【邏輯單項選擇題】黃瑞愛好書畫收藏,他收藏的書畫作品只有“真品”“精品”“名品”“稀品”“特品”“完品”,它們之間存在如下關系:(1)若是“完品”或“真品”,則是“稀品”;(2)若是“稀品”或“名品”,則是“特品”。現知道黃瑞收藏的一幅畫不是“特品”,則可以得出以下哪項?A.該畫是“稀品”。B.該畫是“精品”。C.該畫是“完品”。D.該畫是“名品”。E.該畫是“真品”。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現知道黃瑞收藏的一幅畫不是“特品”,根據條件(2)可以得出,該畫不是“稀品”且不是“名品”,再根據條件(1)可知,該畫不是“完品”且不是“真品”。因為題干中指出,黃瑞收藏的書畫作品只有“真品”“精品”“名品”“稀品”“特品”“完品”,所以該畫只能是“精品”,B項正確。35.【邏輯單項選擇題】王、陸、田3人擬到甲、乙、丙、丁、戊、己6個景點結伴游覽。關于游覽的順序,3人意見如下:(1)王:1甲、2丁、3己、4乙、5戊、6丙;(2)陸:1丁、2己、3戊、4甲、5乙、6丙;(3)田:1己、2乙、3丙、4甲、5戊、6丁。實際游覽時,各人意見中都恰有一半的景點序號是正確的。根據以上信息,他們實際游覽的前3個景點分別是下列哪項?A.己、丁、丙。B.丁、乙、己。C.甲、乙、己。D.乙、己、丙。E.丙、丁、己。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題干中提到,實際游覽時,各人意見中都恰有一半的景點序號是正確的,故條件中共有9個錯誤信息和9個正確信息。觀察條件(1)、條件(2)、條件(3)可以得出,關于1、2、3景點的意見均不同,因此可得至多有3個正確信息,至少有6個錯誤信息,“4甲”“5戊”“6丙”是重復信息,因此可得至多有6個正確信息,至少有3個錯誤信息。結合題干可以得出,4、5、6中有6個正確信息,1、2、3中有3個正確信息。故“4甲”“5戊”“6丙”一定是正確信息,由此可依次推出“3己”正確、“1丁”正確、“2乙”正確。因此,他們實際游覽的前3個景點分別是丁、乙、己,B項正確。36.【邏輯單項選擇題】“岡薩雷斯”“埃爾南德斯”“施米特”“墨菲”這4個姓氏是且僅是盧森堡、阿根廷、墨西哥、愛爾蘭四國中其中一國常見的姓氏。已知:(I)“施米特”是阿根廷或盧森堡常見姓氏;(2)若“施米特”是阿根廷常見姓氏,則“岡薩雷斯”是愛爾蘭常見姓氏;(3)若“埃爾南德斯”或“墨菲”是盧森堡常見姓氏,則“岡薩雷斯”是墨西哥常見姓氏。根據以上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項?A.“施米特”是盧森堡常見姓氏。B.“埃爾南德斯”是盧森堡常見姓氏。C.“岡薩雷斯”是愛爾蘭常見姓氏。D.“墨菲”是盧森堡常見姓氏。E.“墨菲”是阿根廷常見姓氏。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根據題干可知,4個姓氏與4個國家是一一對應的。依據條件(1)可得,“施米特”是阿根廷或者盧森堡常見姓氏,又根據條件(2),若“施米特”是阿根廷常見姓氏,則“岡薩雷斯”是愛爾蘭常見姓氏,則可得出,“岡薩雷斯”不是墨西哥常見姓氏,再根據條件(3),“埃爾南德斯”和“墨菲”都不是盧森堡常見姓氏,可以得出,4個姓氏都不是盧森堡常見姓氏,這與題干中一一對應的條件不符。因此,“施米特”是阿根廷常見姓氏的假設是不成立的,結合條件(1)可以推出“施米特”是盧森堡常見姓氏,A項正確。37.【邏輯單項選擇題】甲、乙、丙、丁、戊5人是某校美學專業2019級研究生,第一學期結束后,他們在張、陸、陳3位教授中選擇導師,每人只選擇1人作為導師,每位導師都有1至2人選擇,并且得知:(1)選擇陸老師的研究生比選擇張老師的多;(2)若丙、丁中至少有1人選擇張老師,則乙選擇陳老師;(3)若甲、丙、丁中至少有1人選擇陸老師,則只有戊選擇陳老師。根據以上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項?A.甲選擇陸老師。B.乙選擇張老師。C.丁、戊選擇陸老師。D.乙、丙選擇陳老師。E.丙、丁選擇陳老師。正確答案:E參考解析:根據題干可得,5人選擇3名導師,每位導師都有1至2人選擇,因此3名導師所帶學生數一定是1、2、2人。根據條件(1),選擇陸老師的研究生比選擇張老師的多,因此可得選擇張老師的有1人,而選擇陸老師的有2人,選擇陳老師的有2人。根據條件(3),因為不可能只有戊1人選擇陳老師,所以甲、丙、丁都沒有選擇陸老師,從而可以得出選擇陸老師的2人為乙、戊。根據條件(2),由于乙沒有選擇陳老師,因此,丙、丁都沒有選擇張老師,故可以推出甲選擇了張老師,丙、丁選擇了陳老師。根據以上推論可得,ABCD四項均不正確,E項正確。38.【邏輯單項選擇題】藝術活動是人類標志性的創造性勞動。在藝術家的心靈世界里,審美需求和情感表達是創造性勞動不可或缺的重要引擎;而人工智能沒有自我意識,人工智能藝術作品的本質是模仿。因此,人工智能永遠不能取代藝術家的創造性勞動。以下哪項最可能是以上論述的假設?A.沒有藝術家的創作,就不可能有人工智能藝術品。B.大多數人工智能作品缺乏創造性。C.只有具備自我意識,才能具有審美需求和情感表達。D.人工智能可以作為藝術創作的輔助工具。E.模仿的作品很少能表達情感。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本題題干的論證關系可以表述為:審美需求和情感表達是創造性勞動的必要條件,而人工智能沒有自我意識,因此人工智能不能取代創造性勞動。如果要使該論證關系成立,需要補充的前提是:不具備自我意識,就沒有審美需求和情感表達。因此,與該假設含義最相符的是C項“只有具備自我意識,才能具有審美需求和情感表達”。39.【邏輯單項選擇題】最近一項科學觀測顯示,太陽產生的帶電粒子流即太陽風,含有數以千計的“滔天巨浪”,其時速會突然暴增,可能導致太陽磁場自行反轉,甚至會對地球產生有害影響。但目前我們對太陽風的變化及其如何影響地球知之甚少。據此有專家指出,為了更好保護地球免受太陽風的影響,必須更新現有的研究模式,另辟蹊徑研究太陽風。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支持上述專家的觀點?A.太陽風里有許多攜帶能量的粒子和磁場,而這些磁場會發生意想不到的變化。B.對太陽風的深入研究,將有助于防止太陽風大爆發時對地球的衛星和通信系統乃至地面電網造成的影響。C.目前,根據標準太陽模型預測太陽風變化所獲得的最新結果與實際觀測相比,誤差約為10~20倍。D.最新觀測結果不僅改變了天文學家對太陽風的看法,而且將改變其預測太空天氣事件的能力。E.“高速”太陽風源于太陽南北極的大型日冕洞,而“低速”太陽風則來自太陽赤道上的較小日冕洞。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題干論據為:太陽風可能會對地球產生有害影響,而目前我們對太陽風的變化及其如何影響地球知之甚少。題干結論是:為了更好保護地球免受太陽風的影響,必須更新現有的研究模式,另辟蹊徑研究太陽風。該論證建立在我們目前的研究模式不能準確得出太陽風的時速暴增如何影響地球的前提下,正如C項指出:“目前,根據標準太陽模型預測太陽風變化所獲得的最新結果與實際觀測相比,誤差約為10~20倍”。C項觀點如果為真,最能支持題干專家的觀點。A項不能支持專家的觀點,與題干結論無關。B項強調了對太陽風的深入研究有何好處,不能說明為什么要更新現有研究模式,不選。D項指出最新研究結果已經改變了認識,那為什么還要更新現有研究模式呢?排除D項。E項與結論“為了更好保護地球免受太陽風的影響,必須更新現有的研究模式”無關,不選。材料題根據下面內容,回答40-41題冬奧組委會官網開通全球招募系統,正式招募冬奧會志愿者。張明、劉偉、莊敏、孫蘭、李梅5人在一起討論報名事宜。他們商量的結果如下:(1)如果張明報名,則劉偉也報名;(2)如果莊敏報名,則孫蘭也報名;(3)只要劉偉和孫蘭兩人中至少有1人報名,則李梅也報名。后來得知,他們5人中恰有3人報名了。40.【邏輯單項選擇題】根據以上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項?A.張明報名了。B.劉偉報名了。C.莊敏報名了。D.孫蘭報名了。E.李梅報名了。正確答案:E參考解析:根據條件(1)可得,如果張明報名,那么劉偉也報名;根據條件(2)可得,如果莊敏報名,那么孫蘭也報名;根據條件(3)可得,如果劉偉報名或者孫蘭報名,那么李梅也報名。進而可以推出,如果李梅不報名,那么劉偉不報名并且孫蘭不報名;如果劉偉不報名并且孫蘭不報名,那么張明不報名并且莊敏不報名。因此,如果李梅不報名,則其他4人都不報名,這與題干中提到的“5人中恰有3人報名了”相矛盾。故可以得出李梅報名了,E項正確。41.【邏輯單項選擇題】如果增加條件“若劉偉報名,則莊敏也報名”,那么可以得出以下哪項?A.張明和劉偉都報名了。B.劉偉和莊敏都報名了。C.莊敏和孫蘭都報名了。D.張明和孫蘭都報名了。E.劉偉和李梅都報名了。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結合增加條件“若劉偉報名,則莊敏也報名”,再結合題干條件可得,如果張明報名,那么劉偉報名;如果劉偉報名,那么莊敏也報名;如果莊敏報名,那么孫蘭也報名。由40題可知,李梅一定報名,5人中恰有3人報名,因此張明和劉偉不報名,莊敏和孫蘭都報名了,C項正確。42.【邏輯單項選擇題】酸奶作為一種健康食品,既營養豐富又美味可口,深受人們的喜愛,很多人飯后都不忘來杯酸奶。他們覺得,飯后喝杯酸奶能夠解油膩、助消化。但近日有專家指出,飯后喝酸奶其實并不能幫助消化。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支持上述專家的觀點?A.人體消化需要消化酶和有規律的腸胃運動,酸奶中沒有消化酶,飲用酸奶也不能糾正無規律的腸胃運動。B.酸奶含有一定的糖分,吃飽了飯再喝酸奶會加重腸胃負擔,同時也使身體增加額外的營養,容易導致肥胖。C.酸奶中的益生菌可以維持腸道消化系統的健康,但是這些菌群大多不耐酸,胃部的強酸環境會使其大部分失去活性。D.足量膳食纖維和維生素B1被人體攝入后可有效促進腸胃蠕動,進而促進食物消化,但酸奶不含膳食纖維,維生素B1的含量也不豐富。E.酸奶可以促進胃酸分泌,抑制有害菌在腸道內繁殖,有助于維持消化系統健康,對于食物消化能起到間接幫助作用。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題干中專家指出,飯后喝酸奶其實并不能幫助消化。A項指出酸奶不含消化酶,同時不能糾正無規律的腸胃運動,這表明酸奶無助于人體消化的原理,支持了題干專家的觀點,正確。B項指出酸奶會加重腸胃負擔,同時也使身體增加額外的營養,這與題干論證酸奶是否有助于消化無關,并不能支持專家觀點,不選。C項指出胃部的強酸環境會使酸奶中的大部分益生菌失去活性,這表明還存在小部分沒有失活的益生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專家的觀點,不選。D項指出酸奶不含膳食纖維,維生素B1的含量也不豐富,但并沒有表明酸奶中沒有其他有助于消化的物質,不能支持專家的觀點,不選。E項表明酸奶有助于消化,實際上削弱了專家的觀點,不選。43.【邏輯單項選擇題】為進一步弘揚傳統文化,有專家提議將每年的2月1日、3月1日、4月1日、9月1日、11月1日、12月1日6天中的3天確定為“傳統文化宣傳日”。根據實際需要,確定日期必須考慮以下條件:(1)若選擇2月1日,則選擇9月1日但不選12月1日;(2)若3月1日、4月1日至少選擇其一,則不選11月1日。以下哪項選定的日期與上述條件一致?A.2月1日、3月1日、4月1日。B.2月1日、4月1日、11月1日。C.3月1日、9月1日、11月1日。D.4月1日、9月1日、11月1日。E.9月1日、11月1日、12月1日。正確答案:E參考解析:若選擇2月1日,則選擇9月1日,不滿足條件(1),排除A項。若選擇4月1日,則不選擇11月1日,不滿足條件(2),排除B項。若選擇3月1日,則不選擇11月1日,不滿足條件(2),排除C項。若選擇4月1日,則不選擇11月1日,不滿足條件(2),排除D項。利用排除法可得E項為正確答案。44.【邏輯單項選擇題】今天的教育質量將決定明天的經濟實力。PISA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每隔三年對15歲學生的閱讀、數學和科學能力進行的一項測試。根據2019年最新測試結果,中國學生的總體表現遠超其他國家學生。有專家認為,該結果意味著中國有一支優秀的后備力量以保障未來經濟的發展。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支持上述專家的論證?A.這次PISA測試的評估重點是閱讀能力,能很好地反映學生的受教育質量。B.在其他國際智力測試中,亞洲學生總體成績最好,而中國學生又是亞洲最好的。C.未來經濟發展的核心驅動力是創新,中國教育非常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D.中國學生在15歲時各項能力尚處于上升期,他們未來會有更出色的表現。E.中國學生在閱讀、數學和科學三項排名中均位列第一。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本題題干的論證關系是:今天的教育質量將決定明天的經濟實力,PISA2019年最新測試結果顯示中國學生的總體表現遠超其他國家學生,專家由此得出了“中國有一支優秀的后備力量以保障未來經濟的發展”的結論。“這次PISA測試的評估重點是閱讀能力,能很好地反映學生的受教育質量”,指出了PISA測試能很好地反映學生的受教育質量,建立了PISA測試結果與未來經濟發展的關系,支持了題干論證,A項應選。亞洲學生總體最好,而中國學生又是亞洲最好的、中國教育重視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中國學生在15歲時各項能力處于上升期、中國學生在閱讀、數學和科學三項排名中均位列第一,都不足以支持題干中專家的論證,BCDE四項均不選。45.【邏輯單項選擇題】下面有一5×5的方陣,它所含的每個小方格中可填入一個詞(已有部分詞填入)。現要求該方陣中的每行、每列及每個粗線條圍住的五個小方格組成的區域中均含有“道路”“制度”“理論”“文化”“自信”5個詞,不能重復也不能遺漏。根據上述要求,以下哪項是方陣①②③④空格中從左至右依次應填入的詞?A.道路、理論、制度、文化。B.道路、文化、制度、理論。C.文化、理論、制度、自信。D.理論、自信、文化、道路。E.制度、理論、道路、文化。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觀察本題方陣,第一列已經出現了“理論”和“制度”,因此①不能填入“理論”和“制度”,排除D項和E項。第二行余下的兩個空應該為“理論”和“文化”,由于第一列已經出現了“理論”,即第二行的第一個空為“文化”,第四個空為“理論”,因此④不能填入“理論”,排除B項。第五列余下的兩個空應該為“理論”和“自信”,由于第四行已經出現了“自信”,即第五列的第四個空為“理論”,第一個空為“自信”,因此④不能填入“自信”,排除C項。利用排除法可得A項為正確答案。46.【邏輯單項選擇題】水產品的脂肪含量相對較低,而且含有較多不飽和脂肪酸,對預防血脂異常和心血管疾病有一定作用;禽肉的脂肪含量也比較低,脂肪酸組成優于畜肉;畜肉中的瘦肉脂肪含量低于肥肉,瘦肉優于肥肉。因此,在肉類選擇上,應該優先選擇水產品,其次是禽肉,這樣對身體更健康。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支持以上論述?A.所有人都有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B.肉類脂肪含量越低對人體越健康。C.人們認為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肉類更有益于健康。D.人必須攝入適量的動物脂肪才能滿足身體的需要。E.脂肪含量越低,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越高。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本題題干的論述是:水產品的脂肪含量相對較低,禽肉的脂肪含量也比較低,因此選擇水產品和禽肉對身體更健康。題干論述隱含的假設是:為了身體健康應該優先選擇脂肪含量較低的肉類,即肉類脂肪含量越低對人體越健康。B項“肉類脂肪含量越低對人體越健康”,最能支持題干論述,應選。A項和D項均與“水產品、禽肉是否對身體更健康”無關,均不選。根據喜好選擇并不意味著優先選擇水產品,C項不正確。E項中,不清楚不飽和脂肪酸越高是不是越有助于健康,不選。材料題根據下面內容,回答47-48題某劇團擬將歷史故事“鴻門宴”搬上舞臺,該劇有項王、沛公、項伯、張良、項莊、樊噲、范增7個主要角色,甲、乙、丙、丁、戊、己、庚7名演員每人只能扮演其中一個,且每個角色只能由其中一人扮演。根據各演員的特點,角色安排如下:(1)如果甲不扮演沛公,則乙扮演項王。(2)如果丙或己扮演張良,則丁扮演范增。(3)如果乙不扮演項王,則丙扮演張良。(4)如果丁不扮演樊噲,則庚或戊扮演沛公。47.【邏輯單項選擇題】根據上述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項?A.甲扮演沛公。B.乙扮演項王。C.丙扮演張良。D.丁扮演范增。E.戊扮演樊噲。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根據條件(1)和條件(3),假設乙不扮演項王,則甲扮演沛公,丙扮演張良。根據條件(2),丙扮演張良,則丁扮演范增。又根據條件(4),丁不扮演樊噲,則庚或者戊扮演沛公。此時沛公扮演者出現了矛盾,因此“乙不扮演項王”的假設不能成立,故乙扮演項王,B項正確。48.【邏輯單項選擇題】若甲扮演沛公而庚扮演項莊,則可以得出以下哪項?A.丙扮演項伯。B.丙扮演范增。C.丁扮演項伯。D.戊扮演張良。E.戊扮演樊噲。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根據47題可得,乙扮演項王,且已知甲扮演沛公,庚扮演項莊。根據條件(4)可得,庚和戊不扮演沛公,則丁扮演樊噲。再根據條件(2),丁不扮演范增,則丙和己不扮演張良,此時張良只能由戊扮演,D項正確。49.【邏輯單項選擇題】某醫學專家提出一種簡單的手指自我檢測法:將雙手放在眼前,把兩個食指的指甲那一面貼在一起,正常情況下,應該看到兩個指甲床之間有一個菱形的空間;如果看不到這個空間,則說明手指出現了杵狀改變,這是患有某種心臟或肺部疾病的跡象。該專家認為,人們通過手指自我檢測能快速判斷自己是否患有心臟或肺部疾病。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質疑上述專家的論斷?A.杵狀改變可能由多種肺部疾病引起,如肺纖維化、支氣管擴張等,而且這種病變需要經歷較長的一段過程。B.杵狀改變不是癌癥的明確標志,僅有不足40%的肺癌患者有杵狀改變。C.杵狀改變檢測只能作為一種參考,不能用來替代醫生的專業判斷。D.杵狀改變有兩個發展階段,第一個階段的畸變不是很明顯,不足以判斷人體是否有病變。E.杵狀改變是手指末端軟組織積液造成,而積液是由于過量血液注入該區域導致,其內在機理仍然不明。正確答案:E參考解析:本題題干中專家的依據是:手指的杵狀改變是患有某種心臟或肺部疾病的跡象。本題專家的結論是:人們通過手指自我檢測能快速判斷自己是否患有心臟或肺部疾病。E項指出杵狀改變是過量血液注入手指末端形成軟組織積液造成的,但其內在機理不明,說明了杵狀改變是否與心臟或肺部疾病有關尚未可知,即不能依據手指的杵狀改變判斷自己是否患有心臟或肺部疾病,削弱力度較強,E項如果為真,最能質疑題干專家的論斷,應選。A項指出了手指的杵狀改變是肺部疾病的癥狀之一,支持了題干,不選。B項中癌癥與題干“心臟或肺部疾病”概念不一致,屬于縮小概念外延,削弱力度比較弱,不選。C項提到杵狀改變檢測能作為一種參考,這表明患者可以根據手指自我檢測初步判斷后就醫,對題干有一定支持作用,不選。D項指出杵狀改變的第一個階段的畸變不明顯,但沒有表明第二個階段是否可用于判斷人體是否有病變,削弱力度比較弱,不選。50.【邏輯單項選擇題】曾幾何時,快速閱讀進入了我們的培訓課堂。培訓者告訴學員,要按“之”字形瀏覽文章。只要精簡我們看的地方,就能整體把握文本要義,從而提高閱讀速度。真正的快速閱讀能將閱讀速度提高至少兩倍,并不影響理解。但近來有科學家指出,快速閱讀實際上是不可能的。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支持上述科學家的觀點?A.閱讀是一項復雜的任務,首先需要看到一個詞,然后要檢索其含義、引申義,再將其與上下文相聯系。B.科學界始終對快速閱讀持懷疑態度,那些聲稱能幫助人們實現快速閱讀的人通常是為了謀生或賺錢。C.人的視力只能集中于相對較小的區域,不可能同時充分感知和閱讀大范圍文本,識別單詞的能力限制了我們的閱讀理解。D.個體閱讀速度差異很大,那些閱讀速度較快的人可能擁有較強的短時記憶或信息處理能力。E.大多聲稱能快速閱讀的人實際上是在瀏覽,他們可能相當快地捕捉到文本的主要內容,但也會錯過眾多細枝末節。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本題題干中科學家的觀點是:快速閱讀實際上是不可能的。C項指出了人的視力不可能同時充分感知和閱讀大范圍文本,識別單詞的能力限制了我們的閱讀理解,以生理結構限制的客觀性解釋了快速閱讀是不可能的,充分支持了科學家的觀點,應選。A項說明了閱讀過程中需要注意文本的詞匯,并不涉及題干論證核心概念“快速閱讀”,與題干科學家的觀點無關.排除。B項指出了科學界始終對快速閱讀持懷疑態度,沒有說明快速閱讀是不可能的,不能支持題干科學家的觀點,不選。D項指出了有的個體可以實現快速閱讀,削弱了題干科學家的觀點,不選。E項指出了快速閱讀的人可能相當快地捕捉到文本的主要內容,這表明快速閱讀是可能實現的,削弱了題干科學家的觀點,不選。51.【邏輯單項選擇題】每篇優秀的論文都必須邏輯清晰且論據翔實,每篇經典的論文都必須主題鮮明且語言準確,實際上,如果論文論據翔實,但主題不鮮明,或論文語言準確而邏輯不清晰,則它們都不是優秀的論文。根據以上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項?A.語言準確的經典論文邏輯清晰。B.論據不翔實的論文主題不鮮明。C.主題不鮮明的論文不是優秀的論文。D.邏輯不清晰的論文不是經典的論文。E.語言準確的優秀論文是經典的論文。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根據題干可知:①優秀的論文都必須邏輯清晰且論據翔實;②經典的論文都必須主題鮮明且語言準確;③如果(論文論據翔實并且主題不鮮明)或者(語言準確并且邏輯不清晰),那么屬于非優秀的論文。根據③可得逆否命題④:如果是優秀的論文,那么(論文論據不翔實或者主題鮮明)并且(語言不準確或者邏輯清晰)。根據①可知,優秀的論文一定論據翔實,再結合條件④可知,優秀的論文一定主題鮮明,因此,主題不鮮明的論文不是優秀的論文,C項正確。52.【邏輯單項選擇題】除冰劑是冬季北方城市用于去除道路冰雪的產品,下表顯示了五種除冰劑的各項特征:以下哪項對上述五種除冰劑特征的概括最為準確?A.融冰速度較慢的除冰劑在污染土壤和污染水體方面的風險都低。B.沒有一種融冰速度快的除冰劑三個方面風險都高。C.若某種除冰劑在至少兩個方面風險低,則其融冰速度一定較慢。D.若某種除冰劑三方面風險都不高,則其融冰速度一定也不快。E.若某種除冰劑在破壞道路設施和污染土壤方面的風險都不高,則其融冰速度一定較慢。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至少兩個方面風險低的除冰劑有Ⅲ和V,兩者的融冰速度均為較慢,C項正確。融冰速度較慢的除冰劑有Ⅲ和V,Ⅲ在污染水體方面的風險為中,A項不正確。融冰速度快的除冰劑I在三個方面風險都高,B項不正確。三方面風險都不高的除冰劑有Ⅱ、Ⅲ、Ⅳ、V,其中Ⅳ的融冰速度快,D項不正確。在破壞道路設施和污染土壤方面的風險都不高的除冰劑有Ⅱ、Ⅲ、Ⅳ、V,其中Ⅱ的融冰速度中等,Ⅳ的融冰速度快,E項不正確。53.【邏輯單項選擇題】孩子會在很小的時候,對接觸到的東西都要摸一摸,嘗一嘗,甚至還會吞下去。孩子天生就對這個世界抱有強烈的好奇心,但隨著孩子慢慢長大,特別是進入學校之后,他們的好奇心越來越少。對此,有教育專家認為這是由于孩子受到外在的不當激勵造成的。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支持上述專家的觀點?A.現在許多孩子迷戀電腦、手機,對書本知識感到索然無味。B.野外郊游可以激發孩子的好奇心,長時間宅在家里就會產生思維惰性。C.老師、家長只看考試成績,導致孩子只知道死記硬背書本知識。D.現在孩子所做的很多事情大多迫于老師、家長等的外部壓力。E.孩子助人為樂能獲得褒獎,損人利己往往受到批評。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本題題干專家的觀點是:在孩子長大的過程中,外在的不當激勵造成孩子的好奇心越來越少。C項指出老師與家長只看考試成績,導致孩子只知道死記硬背書本知識,即考試成績成為唯一的外在激勵,造成孩子的好奇心越來越少,充分支持了題干專家的觀點,應選。A項和B項都沒有涉及外在的激勵,都與本題題干無關,不能支持專家的觀點,都不選。D項“現在孩子所做的很多事情大多迫于老師、家長等的外部壓力”,沒有說明外部壓力的具體事由,且“大多”一詞的力度遜于C項,D項不選。E項的激勵屬于正當激勵,能夠激勵孩子助人為樂,遏止損人利己的行為,不屬于專家認為的“外在的不當激勵”,不選。材料題根據下面內容,回答54-55題某高鐵線路設有“東溝”“西山”“南鎮”“北陽”“中丘”5座高鐵站。該線路有甲、乙、丙、丁、戊5趟車運行。這5座高鐵站中,每站均恰好有3趟車停靠,且甲車和乙車停靠的站均不相同,已知:(1)若乙車或丙車至少有一車在“北陽”停靠,則它們均在“東溝”停靠;(2)若丁車在“北陽”停靠,則丙、丁和戊車均在“中丘”停靠;(3)若甲、乙和丙車中至少有2趟車在“東溝”停靠,則這3趟車均在“西山”停靠。54.【邏輯單項選擇題】根據上述信息,可以得出哪項?A.甲車不在“中丘”停靠。B.乙車不在“西山”停靠。C.丙車不在“東溝”停靠。D.丁車不在“北陽”停靠。E.戊車不在“南鎮”停靠。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由于甲車和乙車停靠的站均不相同,結合條件(3)可得,甲車、乙車和丙車不可能均在“西山”停靠,因此甲車、乙車和丙車至多有1趟車在“東溝”停靠。結合條件(1)可得,由于乙車和丙車不可能均在“東溝”停靠,因此乙車和丙車均不在“北陽”停靠。因為每站恰好有3趟車停靠,所以甲車、丁車和戊車均在“北陽”停靠。再結合條件(2)可得,丙車、丁車和戊車均在“中丘”停靠,因此,甲車不在“中丘”停靠,A項正確。55.【邏輯單項選擇題】若沒有車在每站都停靠,則可以得出以下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