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16 探究電流與電壓和電阻的關系-中考物理實驗之真題匯編_第1頁
實驗16 探究電流與電壓和電阻的關系-中考物理實驗之真題匯編_第2頁
實驗16 探究電流與電壓和電阻的關系-中考物理實驗之真題匯編_第3頁
實驗16 探究電流與電壓和電阻的關系-中考物理實驗之真題匯編_第4頁
實驗16 探究電流與電壓和電阻的關系-中考物理實驗之真題匯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實驗16探究電流與電壓和電阻的關系基礎考點梳理一、電流與電壓的關系1.實驗目的、猜想、方法(1)實驗目的:探究通過導體的電流與電壓的關系。(2)實驗方法:控制變量法。2.實驗器材干電池、開關、電壓表、電流表、定值電阻、若干導線、滑動變阻器。①干電池:提供電壓。②開關:控制電路通斷。③電流表:測量電流大小。④導線:連接電路。⑤電壓表:測量電壓大小。⑥滑動變阻器:a、保護電路;b、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大小(或者改變電阻兩端電壓)。3.實驗步驟步驟①根據電路圖連接電路,注意連接時開關要斷開,開關閉合之前要把滑動變阻器調到阻值最大處;步驟②保持定值電阻R不變,檢查電路后閉合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使電壓表的示數分別變化為不同數值,并讀出電流表相應的數值、填表。步驟③改變定值電阻R阻值,調節滑動變阻器,使電壓表的示數分別變化為不同數值,并讀出電流表相應的數值、填表。步驟④根據數據畫出I-U圖像。步驟=5\*GB3⑤整理實驗器材。4.實驗結論及應用(1)同一導體,電流與電壓成正比。(2)同一導體,電壓和電流的比值為定值。(3)不同導體,電壓和電流的比值不同。二、電流與電阻的關系1.實驗目的、猜想、方法(1)實驗目的:探究通過導體的電流與電阻的關系。(2)實驗方法:控制變量法。2.實驗器材:干電池、開關、電壓表、電流表、不同阻值定值電阻、若干導線、滑動變阻器。(1)干電池:提供電壓。(2)開關:控制電路通斷。(3)電流表:測量電流大小。(4)導線:連接電路。(5)電壓表:測量電壓大小。(6)滑動變阻器:a、保護電路;b、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大小(或者改變電阻兩端電壓)。3.實驗步驟步驟①根據電路圖連接電路,注意連接時開關要斷開,開關閉合之前要把滑動變阻器調到阻值最大處。步驟②分別將5Ω、10Ω、15Ω的定值電阻連入電路,檢查電路后閉合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使電壓表示數保持3V不變,分別記下電流表的示數,填入表格。步驟③根據數據畫出I-R圖像。步驟④整理實驗器材。4.實驗結論及應用:同一導體,其電阻兩端的電壓一定時,電流與電阻成反比。5.實驗補充(1)由于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原因,導體的電阻對電流有阻礙作用,所以,電流的大小與導體電壓和電阻都有關。(2)研究通過導體的電流跟電壓的關系時,我們應控制電阻一定,通過在電路中串聯一個變阻器來調節導體兩端的電壓,通過實驗可以得出結論:電阻一定時,通過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3)研究通過導體的電流跟電阻的關系時,我們應控制電阻兩端的電壓一定,通過換用不同阻值的定值電阻來改變電阻,通過實驗可以得出結論:電壓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6.常考實驗問題(1)該實驗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變量法。(2)電路在連接過程中,開關要斷開。(3)實驗結論:在電阻一定的情況下,導體中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4)電路連接注意事項:開關斷開,滑動變阻器滑片移至阻值最大處。(5)檢查電路時發現電壓表、電流表位置互換了,電流表幾乎無示數,電壓表接近電源電壓。(6)電表異常偏轉原因:①指針反向偏轉,原因是正負接線柱接反;②正向偏轉幅度過小,原因是量程選擇過大;③正向偏轉幅度過大超過最大刻度,原因是量程選擇過小。(7)滑動變阻器的作用:①保護電路;②改變電阻兩端電壓。(8)換不同規格的電阻多次測量的目的是:得出普遍規律,避免實驗的偶然性。(9)做“電流與電壓的關系”實驗時,若使用燈泡代替電阻,那么在畫出的I-U圖像中,其圖像是一條曲線。(10)做“電流與電壓的關系”實驗時,考慮到電壓表的電阻對電路的影響,每次電流表的示數比測量時通過待測電阻的實際電流_偏大_(選填“偏大”或“偏小”)。(11)做“電流與電阻的關系”實驗時,為了避免來回更換電阻,帶來的麻煩,我們可以使用電阻箱來替換定值電阻。(12)做“電流與電阻的關系”實驗時,電阻箱阻值改變后,發現無論怎樣調節滑動變阻器都不能達到實驗要求,若電路無故障,則引起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電阻箱的阻值調得太大(或滑動變阻器最大阻值太小)。(13)做“電流與電阻的關系”實驗時,電路中滑動變阻器阻最大值Rx的確定方法:UR/R=(U-UR)/RX。精選真題匯編1.(2023?綿陽)用如圖甲所示的電路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實驗器材有:1節干電池、1只電流表、多只電壓表、多個阻值不同的定值電阻、1只滑動變阻器、1個開關、導線若干。(1)電壓表量程應選(填序號)。A.0~0.6VB.0~1.5VC.0~6VD.0~15V(2)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①先將5Ω的定值電阻接入電路,閉合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滑片至不同位置,并將相應的電壓表和電流表示數記錄在下表中。建立I﹣U坐標系并描點,根據描點情況,小綿同學說,表中數據有一組是明顯錯誤的,可能是讀取不當造成的。這組數據序號是;數據序號1234567電壓U/V0.20.40.60.81.01.21.4電流I/A0.040.080.110.160.260.240.29②刪除這組數據后,根據實驗數據繪制的I﹣U圖象如圖乙所示,分析圖象初步得到:電阻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3)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斷開開關,將5Ω的定值電阻換為另一只定值電阻,為使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保持1.2V不變。小綿同學提出兩種操作:甲:先閉合開關,再將滑片向左移動,使電壓表示數為1.2V。乙:先將滑片移到最左端,再閉合開關,將滑片向右移動,使電壓表示數為1.2V。你認為哪種操作合理:。2.(2023?宿遷)用圖甲所示電路“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電源電壓為4.5V不變,滑動變阻器規格為“20Ω1A”,有4Ω、6Ω、8Ω、10Ω、12Ω的定值電阻各一個。(1)用筆畫線代替導線把圖甲電路連接完整,要求:當滑片P向左滑動時,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變大;(2)連接電路時,開關應該(選填“斷開”或“閉合”);(3)先接入12Ω定值電阻,閉合開關,移動變阻器的滑片P移至合適位置,電壓表的示數如圖乙所示,示數為V,記下電流表的示數。斷開開關,將12Ω電阻換成10Ω后,閉合開關,移動變阻器的滑片P使表的示數與前一次相同,記錄相關數據;(4)依次改變電阻R的阻值,共測得五組實驗數據,根據實驗數據,在圖丙的坐標系中描繪出I﹣R圖象為曲線A;①由圖象可得出的結論是:;②根據上面所測的五組實驗數據,把每次實驗時記錄的電流值和對應變阻器RP的阻值,在圖丙坐標系中描成點,將這些點繪成曲線B,發現曲線B與曲線A(選填“有交點”或“無交點”),其原因是;③本實驗的主要研究方法是“控制變量法”,下列物理教材中的實驗,沒有用到“控制變量法”的有。A.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B.探究影響液體內部壓強的因素C.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量定值電阻的阻值3.(2023?日照)小明同學在參加學校物理興趣小組探究活動中發現,很多電器產品復雜的電路都是由簡單的電路組合而成,使用時它們的電流與電壓、電阻總存在一定的關系。某次探究活動中,小明找到一個未知電阻R1(阻值不變),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電路圖。電源電壓保持6V不變,滑動變阻器R2的規格為“50Ω1A”。(1)根據電路圖連接實驗電路時,所采用的電流表、電壓表如圖乙所示。閉合開關后發現電壓表無示數,電流表有示數。滑動滑片,電流表示數發生變化。則電路中故障可能是:;排除故障之后,閉合開關,滑動滑片,記錄實驗數據見表1:表1數據序號123456電壓U/V22.533.54.55電流I/A0.20.251.50.350.450.5①由表1可知電阻R1=Ω。這些數據中第組(填寫數據序號)是明顯錯誤的。請你幫助小明分析讀取數據錯誤的原因是:。②通過此實驗,可以得出電流I與電壓U的關系:在電阻一定的情況下,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2)保持其他元件不變,只將R1由10Ω更換為5Ω,要繼續保持電阻R1兩端電壓3V不變,滑動變阻器R2需要向(選填“左”或“右”)端滑動;將R1繼續更換為15Ω、20Ω…,保持R1兩端電壓3V不變,記錄數據見表2:表2電壓U=3V數據序號12345…電阻R1/Ω510152030…電流I/A0.60.30.20.150.1…①要想滿足電阻R1兩端電壓保持3V不變,電阻R1可更換的最大電阻值為Ω。②分析表中的實驗數據,得出電流I與電阻R的關系:。(3)在探究多個變量之間的關系時,兩實驗均利用了法。4.(2023?懷化)圖甲是“探究電流與電壓關系”的實驗電路。(1)檢查發現連接的電路中有一根導線連接錯誤,請在圖中連接錯誤的那根導線上打“×”,并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電路連接正確。(2)電路接通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應該移至最端(選填“左”或“右”)。(3)閉合開關后,發現電流表示數幾乎為零,電壓表示數接近于電源電壓,則故障可能是:待測電阻發生了(選填“短路”或“斷路”)。(4)排除故障后,閉合開關,改變滑動變阻器滑片的位置,記錄實驗數據見下表。表中空白處電壓如圖乙所示,該示數是V。請根據表中數據得結論:電阻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選填“正比”或“反比”)。電壓U/V0.61.21.83.0電流I/A0.120.240.360.480.605.(2023?岳陽)小聰用圖甲所示電路圖探究電流跟電壓、電阻的關系。(1)連接電路時,開關應;(2)若定值電阻R開路,閉合開關后(選填“電流表”或“電壓表”)無示數;(3)實驗完成后記錄數據的紙被同學無意撕斷,只剩圖乙表格。根據表格數據我們能判斷小聰探究的是電流跟(選填“電壓”或“電阻”)的關系;(4)用“2.5V,0.3A”的小燈泡替換R來完成研究小燈泡電阻的實驗。閉合開關移動滑片,電壓表示數如圖丙,此時電壓為V,電流表示數可能是下列數據中的(選填序號)。A.0.18AB.0.22AC.0.26A6.(2023?眉山)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時,實驗器材有:三節新的干電池(電壓為4.5V)、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標有“20Ω2A”字樣)、定值電阻4個(5Ω、10Ω、15Ω、20Ω),開關一個,導線若干。小靜等同學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電路圖。(1)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乙中的實物圖連接完整,要求:滑片P向右移動時電流表示數變小。(2)滑片P位于滑動變阻器阻值最大處,閉合開關,電流表有示數,電壓表無示數,則電路故障原因是電阻R。(3)排除故障后,將定值電阻由5Ω更換為10Ω時,應向(選填“左”或“右”)適當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使電壓表示數保持3V不變。(4)圖丙是根據實驗數據畫出的定值電阻的I﹣R圖象,由此可得,當電壓一定時,。(5)小靜同學繼續探究,再次換接50Ω的定值電阻后,發現無論怎樣移動滑片P,都不能使電壓表示數達到原來的3V,為了完成這次實驗,她采取的措施可行的是。A.調高電源電壓B.再串聯一個10Ω的電阻C.將電壓表改接到滑動變阻器兩端(6)下列圖象中能大致反映本實驗各物理量之間關系的是。7.(2023?鞍山)小明使用阻值為5Ω、10Ω、15Ω、20Ω的定值電阻各一個,電壓為3V的電源以及規格為“10Ω,0.5A”的滑動變阻器等器材,來“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1)他首先將5Ω的電阻接入了圖甲的電路中,檢查時發現電路中有一根導線連接錯誤,請在錯誤的導線上畫“×”,并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電路連接正確;(2)電路正確連接后,閉合開關時發現,此時電壓表和電流表均無示數,他判斷產生此現象的原因是(選填“定值電阻”或“滑動變阻器”)斷路。排除故障后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電流表示數如圖乙所示,則此時電壓表示數為V;(3)當定值電阻由5Ω換為10Ω時,為達到實驗要求,需向(選填“左”或“右”)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分別將5Ω和10Ω的電阻接入電路,在電壓表示數不變的情況下,滑動變阻器消耗的電功率之比為;(4)如果只利用現有器材,讓四個電阻單獨接入電路都可完成實驗,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應控制在2V~V之間;(5)小明按上述方法,更換不同阻值的電阻進行了多次實驗后,得出結論:當電壓一定時,導體中的電流與導體的電阻成。(6)完成上面實驗后,小明又設計了圖丙所示的電路來測量額定電壓為2.5V的小燈泡正常發光時的電阻,已知電源電壓為7V,R0的阻值為10Ω,請完成以下實驗步驟:①開關S和S1閉合、S2斷開,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使小燈泡正常發光;②保持滑動變阻器滑片位置不變,將開關S和S2閉合、S1斷開,此時電壓表示數為3V;再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到最(選填“左”或“右”)端,此時電壓表示數為5V,電路中的電流為A;③小燈泡正常發光時的電阻RL=Ω。(結果保留一位小數)8.(2023?西寧)小西和同學們在“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的實驗中,實驗電路如圖甲所示,電源電壓恒為3V,定值電阻R的阻值為5Ω。實驗序號12345U/V0.51.01.52.02.5I/A0.10.30.40.5(1)連接電路時,開關應,閉合開關前應將滑動變阻器滑片P調至(選填“A”或“B”)端。(2)連接好電路后,閉合開關,發現電壓表有示數,電流表無示數,此時電路的故障可能是定值電阻路。(3)排除故障后,第2次實驗中電流表的示數如圖乙所示,為A。(4)將多次實驗測得的數據記錄在表格中,分析數據可得:在電阻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5)以下實驗中,與此實驗中進行多次測量的目的相同的是。A.用刻度尺測量長度B.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6)完成此實驗后,同學們還想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又添加了10Ω、15Ω、20Ω、25Ω的電阻,實驗中保持定值電阻兩端電壓為1.5V不變。將5Ω電阻換成10Ω電阻后,為保持電壓表的示數仍為1.5V,應將滑動變阻器滑片P向(選填“A”或“B”)端移動。為了完成本實驗,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不得小于Ω。9.(2023?宜昌)如圖甲為小俊和小紅在探究電阻一定時電流與電壓關系的實驗中連接的部分實物圖。(1)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實物圖連接完整,使滑片向右滑動時電流表的示數變大。(2)正確連接電路,閉合開關后,發現電流表無示數,電壓表有示數,則電路可能出現的故障是。(3)排除故障后,測量出的數據如表,請在圖乙的坐標紙中描點畫出I﹣U圖像。實驗次數123456電壓U/V0.40.81.21.62.02.4電流I/A0.080.160.300.320.400.48(4)小俊和小紅分析圖像后得出了結論,為了使結論具有普遍性,小俊提出用剛才的實驗器材增加實驗次數,小紅提出換用不同的定值電阻重復前面的實驗。你覺得科學合理的是(選填“小俊”或“小紅”)的方案。(5)他們發現另外一組的同學畫出的圖像(如圖丙)所反映出的規律與自己的不同,請你分析該小組實驗中可能存在的問題是。10.(2023?無錫)用圖甲所示的電路探究通過導體的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器材有:干電池3節(每節電壓略小于1.5V),滑動變阻器3個(銘牌上分別標有“5Ω?3A”“20Ω?2A”“50Ω?1.5A”字樣),電流表、電壓表、開關各一個,阻值為5Ω、10Ω、20Ω的電阻各一個,導線若干。(1)閉合開關前,應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移至(選填“A”或“B”)端。(2)閉合開關后,電流表和電壓表示數為0,移動滑片P,兩表指針不偏轉。將與電壓表“﹣”接線柱相連的導線從D端拆下,試觸C點,電壓表指針不偏轉,試觸B點,電壓表指針偏轉,若電路中只有一處故障,則可能是。(3)排除故障后,重新開始實驗,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閉合開關,電壓表示數為0.7V,電流表示數為0.07A。移動滑片P,逐步增大R兩端電壓,記錄電壓表的示數U和對應的電流表的示數I。以電流I為縱坐標、電壓U為橫坐標,采用描點的方式,畫出I﹣U圖像,如圖乙所示。依據圖像,得到的結論是,實驗中選用的滑動變阻器的銘牌上標有字樣,電源電壓為V。(4)在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時,為了能使用上一次的某一組實驗數據,斷開開關,將R換成5Ω,閉合開關,移動滑片P,電流表示數如圖丙所示為A;斷開開關,換接未使用過的一個電阻,正確操作后,電流表示數應為A。11.(2023?威海)在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實驗中,電源電壓恒為9V,滑動變阻器規格為“50Ω2A”。(1)根據圖甲所示的電路圖,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乙所示的實物圖連接完整(導線不允許交叉)。(2)連接好電路,將滑動變阻器阻值調到最大,閉合開關,移動滑片,發現電流表無示數,電壓表示數始終接近電源電壓。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可能是。A.電流表損壞B.滑動變阻器短路C.定值電阻R接觸不良D.定值電阻R短路(3)排除故障繼續實驗,更換不同的定值電阻后,都需要調節滑動變阻器,其目的是,實驗數據如表所示,其中第6次實驗中電流表示數如圖丙所示,其讀數為A。實驗次數123456…電阻R/Ω57.512152025…電流I/A1.20.80.480.40.32…(4)在如圖丁所示坐標系中已經描出所有實驗數據對應的點,請繪出圖象,分析并得出結論:。(5)實驗完成后,在評估“將5Ω電阻更換成7.5Ω電阻繼續實驗”這一環節中,甲小組認為,更換成7.5Ω電阻后需要將滑動變阻器阻值調到最大,才能閉合開關進行實驗;而乙小組認為,更換成7.5Ω電阻后不需要將滑動變阻器阻值調到最大,可直接閉合開關進行實驗。你認為哪個小組的觀點正確并寫出理由:。12.(2023?煙臺)在“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實驗中:(1)設計實驗時,小明制定了探究的總體思路:保持電阻不變,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保持電壓不變,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物理上把這種科學探究的方法叫做。(2)在“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的過程中,小明連接了如圖甲所示的實物電路。閉合開關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應滑到(選填“A”或“B”)端。閉合開關后,調節滑動變阻器滑片P至適當位置,此時電流表示數如圖乙所示,則電流表示數為A。(3)在“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的過程中,小明將5Ω的電阻換成10Ω的電阻后,閉合開關,直接讀出電流值,這種做法是否正確?;理由是什么?。(4)小明根據實驗數據繪制了I﹣U和I﹣R的圖象,如圖丙、丁所示。由圖象可以得到的實驗結論是:在電阻一定的情況下,通過導體的電流跟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成;在電壓一定的情況下,通過導體的電流跟導體的電阻成。13.(2023?黑龍江)在探究“電流與電阻關系”實驗時,老師給小明提供了如下器材:電源(電壓恒定為4.5V),電流表,電壓表,開關各一個,滑動變阻器甲“10Ω,2A”和滑動變阻器乙“20Ω,1A”各一個,定值電阻5Ω、10Ω、15Ω各一個,導線若干。(1)注意在連接電路時,開關必須處于狀態;(2)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甲的實驗電路連接完整(要求:滑動變阻器滑片P向左滑動時電流表示數變大,導線不允許交叉);(3)正確連接電路后閉合開關,發現電流表有示數,無論怎樣移動滑片P,電壓表都無示數,則故障可能是(答出一種情況即可);(4)排除故障后,小明把5Ω的電阻接入電路中,移動滑片P到適當位置,讀出電流表示數如圖乙所示,正確記錄后,小明又改用10Ω電阻繼續實驗,閉合開關后,小明應將滑片P向(選填“左”或者“右”)移動至電壓表示數為V;(5)小明在實驗中所選用的滑動變阻器應該是(選填“甲”或“乙”);(6)利用老師給的器材,還能完成的電學實驗有:(寫出一個即可)。14.(2023?益陽)小明同學想探究“通過燈泡的電流與燈泡兩端電壓的關系”,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電路圖。(1)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按照圖甲所示的電路圖,在圖乙中將實物電路連接完整(要求連線不得交叉;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動,小燈泡變亮)。(2)小明同學正確連接電路后,閉合開關,發現小燈泡不發光,電流表無示數,但電壓表示數較大。接下來正確的操作是。A.檢查電路是否短路B.更換電流表C.檢查小燈泡是否接觸良好或損壞D.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觀察小燈泡是否發光(3)排除電路故障后,下表是按正確的操作測得的數據,其中第一次測得的電流如圖丙所示,則電流表示數為A。從表中數據可看出,通過燈泡的電流與燈泡兩端的電壓不成正比,其原因是。實驗次數123電壓U/V2.03.03.8電流I/A0.380.4015.(2023?沈陽)在“探究電流與電壓和電阻的關系”的實驗中,電源兩端電壓3V且保持不變,滑動變阻器規格為“25Ω1A”。(1)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實驗電路如圖甲所示,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實物圖連接完整;(2)閉合開關后,發現電壓表無示數,電流表有示數,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電壓表仍無示數,電流表示數有變化。若電路故障只有一處,則故障可能是定值電阻R發生(填“短路”或“斷路”);(3)排除故障后,進行實驗。實驗數據如表所示:實驗次數12345電壓U/V0.611.522.5電流I/A0.120.20.30.4其中第5次實驗中電流表示數如圖乙所示,為A;(4)分析表格中數據得出電流與電壓的定量關系:在電阻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5)利用這個電路繼續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實驗中分別接入阻值為5Ω、10Ω、15Ω、20Ω、25Ω的定值電阻,且每次只接入一個定值電阻,同時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觀察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實驗中調節滑動變阻器的目的是;不改變現有器材的規格,設定的電壓表示數應不低于V,才能保證五次實驗順利進行,得出正確結論。16.(2023?德陽)在“探究通過導體的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實驗中,小明利用穩壓電源(恒為4.8V)、電阻箱(阻值可調節)、滑動變阻器(“60Ω0.6A”)、電壓表、電流表、導線若干做了如下實驗:(1)請你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甲的實物圖連接完整,要求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動時,接入電路的電阻變大。(2)按照(1)問中你的連接方式,閉合開關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置于端。(選填“左”或“右”)(3)小明控制電阻箱接入電路的阻值R=5Ω一定,調節滑動變阻器的阻值,進行了5次實驗,測得了表1中的數據,其中第4次實驗時,電壓表指針如圖乙所示,其示數為V,通過實驗數據的分析可得出:通過導體的電流與的關系。表1實驗次數12345U/V0.511.53I/A0.10.20.30.50.6(4)小明實驗時控制電壓表的示數U=3V一定,通過移動變阻器滑片P和改變電阻箱R接入電路的阻值,進行了5次實驗,測得了表2中的數據,通過實驗數據的分析可得出:通過導體的電流與的關系,本實驗研究物理問題所用到的方法是。表2實驗次數12345R/Ω510152030I/A0.60.30.20.150.1(5)小明按照(4)問的實驗操作進行更多的數據探究,電阻箱接入電路的阻值不能超過Ω。17.(2023?寧夏)在“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實驗中,實驗小組用電壓表測得電源電壓為2.8V,并連接了如圖甲所示的部分電路:(1)觀察圖甲,請指出電路連接過程中的不妥之處:。(2)改正后,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在圖甲上完成剩余電路的連接(要求:向右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其阻值增大)。(3)閉合開關后,觀察到電壓表示數接近電源電壓,電流表無示數,出現該故障的原因是。(4)排除故障后,開始測量并將實驗數據記錄在表中,當電壓表示數為2.0V時,電流表示數如圖乙所示,為A。電壓U/V1.01.52.02.5電流I/A0.100.150.25(5)根據表中實驗數據,得出的實驗結論是:。(6)若要繼續完成“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的實驗,除了現有的實驗器材之外,還需增加。18.(2023?丹東)在“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實驗中,小潘設計并連接了如圖甲所示的電路。(1)在閉合開關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移到最端。(選填“左”或“右”)(2)閉合開關,發現電流表有示數,電壓表無示數,已知導線、儀表均完好且接觸良好,則故障原因可能是定值電阻。(選填“斷路”或“短路”)(3)排除故障后,閉合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當電壓表的示數為1.0V時,電流表示數如圖乙所示,則電流表示數為A。(4)繼續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進行多次測量,記錄實驗數據如下表。實驗次數1234電壓U/V1.01.62.22.8電流I/A0.160.220.28分析表中數據可知:在電阻一定的情況下,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5)同桌的小明分別用兩個阻值未知的電阻R1和R2進行實驗,得到兩個電阻的I﹣U圖象,如圖丙所示。由圖象可知R1R2。(選填“>”“<”或“=”)(6)若將定值電阻換成小燈泡,不能達到本實驗的探究目的,是因為。19.(2023?遼寧)小宋在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時,所選的電源電壓恒為3V,定值電阻的阻值為5Ω,連接如圖甲所示電路,進行如下操作:(1)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調至最端,閉合開關,會發現表無示數,經檢查發現電路中有一條導線連接錯誤,請在錯誤的導線上打“×”,并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電路連接正確。(2)改正電路后,閉合開關,電流表示數為0.1A,電壓表指針位置如圖乙所示,示數為V。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Ω。(3)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再進行四次實驗,讀取每次電流表、電壓表示數,將數據填在如下表格中。分析數據可得出:在導體的電阻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兩端電壓成。實驗次數12345電壓U/V11.522.5電流I/A0.10.20.30.40.5(4)完成上述實驗后,為了測量額定電流為0.25A燈泡正常發光時的電阻,小宋設計了如圖丙所示的部分電路。電源電壓未知且恒定,定值電阻R0的阻值為10Ω。請完成下面的實驗步驟:①補全電路:請在圖中虛線框a、b兩處補畫出定值電阻R0和被測燈泡的元件符號,按電路圖正確連接電路;②使燈泡正常發光:只閉合開關S,(寫出你的操作);③測量燈泡的額定電壓:保持滑片位置不變,閉合開關S、S1,電壓表示數為5V,接著將滑片調至最端,電壓表示數為6V;④計算燈泡正常發光時的電阻:RL=Ω。20.(2023?荊州)在物理實驗課上,同學們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如圖所示。(1)請用筆畫線將圖甲中所缺的一根導線補充完整;(2)在實驗進行中,得到電流表示數如圖乙所示,其示數為A;(3)正確進行實驗,得到實驗數據如下表,實驗中定值電阻兩端電壓的改變是通過實現的;實驗次數12345電壓U/V1.21.51.82.02.4電流I/A0.240.300.360.400.48(4)根據實驗數據分析可得:電阻一定時,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21.(2023?武漢)小紅同學用下列器材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干電池4節,定值電阻R(10Ω、15Ω、20Ω和25Ω),電流表A(量程0~0.6A或0~3A),電壓表V(量程0~3V或0~15V),滑動變阻器,開關,導線若干。在實驗中:(1)①如圖乙所示,電壓表量程為0~15V,電流表量程為0~0.6A,定值電阻R=10Ω,請根據圖甲在圖乙中補畫2根導線,將實物電路連接完整。②確認電路連接無誤后,閉合開關,電壓表示數如圖丙所示,則電源電壓是V。(2)斷開開關,將電壓表量程改為0~3V,并聯接在圖甲中的A、B兩點,檢查電路無誤后,閉合開關,向左移動滑片P,當電流表示數為0.24A時,記下電壓表的示數,設此時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為RP1,接著將10Ω的定值電阻更換為15Ω的定值電阻,重做實驗,當觀察到電壓表的示數是V時,記下電流表的示數,設此時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為Rp2,則RP2﹣RP1=Ω。(3)小紅同學繼續進行實驗,將15Ω的定值電阻更換為20Ω的定值電阻,閉合開關,發現滑片P在最右端時,電壓表示數為2.7V。為了能用20Ω和25Ω的定值電阻繼續完成實驗,應將實物電路中的滑動變阻器更換為(填“25Ω2A”“30Ω2A”或“50Ω1.5A”)的滑動變阻器。22.(2023?涼山州)小李利用以下器材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學生電源、電流表(0~0.6A)、電壓表(0~3V)、定值電阻(5Ω、10Ω、20Ω各一個)、開關、滑動變阻器和導線若干。(1)請根據圖甲所示的電路圖,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乙所示的實物連接成完整電路(連線不得交叉);(2)連接電路時,開關應(選填“斷開”或“閉合”),且應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到最(選填“左”或“右”)端;(3)小李把學生電源調至6V,將定值電阻依次接入電路,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保持電壓表示數不變,記下電流表的示數,得到圖丙所示的電流I隨電阻R變化的圖像,由圖像可以得出結論:電壓一定時,電流與電阻成(選填“正比”或“反比”);(4)正確連接電路后,實驗中小李發現電壓表示數突然變大,電流表示數幾乎為零,則可能是定值電阻出現故障;(5)在圖丙中,定值電阻的阻值為5Ω和20Ω時,滑動變阻器的電功率分別為P1和P2,則P1:P2=。23.(2023?廣元)同學們“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時,實驗室提供的器材有:電壓恒為6V的電源一個,定值電阻5個(阻值分別為5Ω、10Ω、15Ω、20Ω、25Ω),規格為“40Ω1A”的滑動變阻器一個,電流表、電壓表、開關各一個,導線若干。(1)同學們設計并連接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電路,想用電壓表的3V量程測量定值電阻R兩端的電壓,請你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幫助他們把電壓表正確連接在電路中(導線不能交叉)。(2)他們先將R=5Ω的電阻接在圖甲中a、b間,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使電壓表示數為U0;保持滑片不動,用10Ω的電阻替換a、b間的電阻后,需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選填“左”或“右”)端移動,才能保持a、b間的電壓U0不變;再依次更換a、b間電阻為15Ω、20Ω繼續實驗。他們根據測量數據作出了電流表示數I與a、b間電阻R阻值的關系圖像,如圖乙所示。由乙圖可知:a、b間電壓U0的值為V;a、b間電壓一定時,通過a、b間導體的電流與導體的電阻成比。(3)當他們用25Ω的電阻替換20Ω的電阻后,發現電壓表示數始終不能調為U0,為繼續完成此次探究,同學們一起設計了如下方案,下列方案不正確的一項是。A.將滑動變阻器更換為“50Ω1A”的滑動變阻器,其余不變B.將電壓為6V的電源更換為電壓為5.2V的電源,其余不變C.只調節滑動變阻器,使U0為2.3V24.(2023?齊齊哈爾)小紅在“探究電流與電壓和電阻關系”的實驗中,使用的實驗器材有:兩節新干電池、滑動變阻器(滿足實驗要求)、電流表、電壓表、開關、導線和定值電阻若干。實驗過程如下:(1)請根據小紅設計的電路圖(圖1)將實物圖(圖2)連接完整(要求:導線不交叉)。(2)小紅把5Ω的定值電阻接入電路,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調至最(選填“左”或“右”)端。閉合開關,移動滑片P,發現電壓表示數無變化,電流表示數有變化,其原因可能是定值電阻。(3)排除故障后,閉合開關,調節滑片P,當電壓表的示數為0.5V時,電流表的示數如圖3所示,則電流表示數為A。繼續實驗,將實驗數據記錄在表中,分析數據可得出結論:在電阻一定時,。電壓U/V0.51.01.52.02.53電流I/A0.20.30.40.50.6(4)小紅接下來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分別將5Ω、10Ω、15Ω、20Ω、25Ω的定值電阻接入電路,閉合開關,正確進行操作,并根據實驗數據繪制出圖像,如圖4所示。根據數據分析得出結論:,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的電阻成反比。該過程中滑動變阻器除保護電路外,還起到的作用。(5)小紅在得出電流與電壓和電阻的定量關系后,要測量一個標記不清的定值電阻阻值(約為30Ω),利用現有器材,設計了如圖5所示的電路。①閉合開關,將滑動變阻器接入最大阻值R0時,記錄電壓表示數為U1;②,記錄電壓表示數為U2;③得出了定值電阻阻值的表達式:Rx=(用U1、U2、R0表示)。25.(2023?河北)在探究電阻一定時電流與電壓關系的實驗中,小明把電源、定值電阻、滑動變阻器、電壓表、電流表和開關連成電路進行實驗。(1)圖1是小明連接的部分電路,請你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電路補充完整。表一:導線連接點a和b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