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課程(鼓號隊)評價標準_第1頁
校本課程(鼓號隊)評價標準_第2頁
校本課程(鼓號隊)評價標準_第3頁
校本課程(鼓號隊)評價標準_第4頁
校本課程(鼓號隊)評價標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溪龍中心學校校本課程(鼓號隊)評價標準類別評價要求評價等級指揮員1.指揮語言①指揮員靜止站立姿勢(簡稱“收棒”動作)A稍息(背向分號隊)B右手自然下垂,虎口握棒球部上端,棒桿緊貼身體右側。②指揮員準備指揮姿勢(簡稱“開棒”動作)A立正B左手正叉腰,右手同時提棒,球底緊靠腰右前部,兩肘關節外張,棒桿與身體成30度夾角。③“全體隊員聽口令”指令動作要領右手握棒用力上舉至頭頂前上方,拳心向后,棒球底部距額頂前上方約20cm,靜止3秒鐘。④“立正”指令動作要領右手握棒緩慢向右下方畫弧,當球部與眼睛平齊時加速用力收攏成開棒姿勢。⑤“準備好”指令動作要領右腳順腳尖方向邁半步,同時右手握捧斜前上舉,左手斜上舉示意演奏的樂曲,身體重心落在右腳上,左腳跟離地。⑥“預備”指令動作要領完成“準備好”動作后,將捧收至額前20cm處,拳心向后,同時右腳向左腳靠攏,左手叉腰。⑦“起”指令動作要領完成“預備”動作后,右手持棒用力垂直下壓,拳至腰間,再上舉額前。⑧“三聲大鼓”指令動作要領完成“起”動作后,緊接著把棒向下———向上一—一—再向下—一——再向上,反復4次(前三個動作帶動大鼓擊奏三聲,最后一個動作為休止一拍)。⑨“停奏”指令動作要領A在樂曲倒數第四小節第二拍時,指揮棒沿45度角斜上舉,棒與手臂成直線(時值一拍);B右手提腕,棒與地面垂直(一拍);C轉腕使棒沿順時針方向環繞一周

(二拍)D回復成起棒動作(時值一拍);E指揮棒垂直下壓至腰部(一拍)。⑩“起號”指令動作要領A在樂曲倒數第四小節開始,右手持棒在頭頂自左向右(順時針方向)繞兩圈,每圈時值二拍,共四拍(起號動作預令);B棒垂直下壓至腰間,時值一拍(起號動作一);

C指揮棒沿45度斜上舉,時值一拍(起號動作二);D指揮棒下壓至腰間,時值一拍(起號動作三);E用力向前畫弧成起棒動作,時值一拍(號手吸氣,準備吹奏)。⑾"轉譜提示”指令動作要領A從樂曲倒數第四小節開始,左手成45度。斜上舉,

同時用手指表示即將轉奏的樂曲;B完成該段樂曲后,左手回復叉腰動作。⑿"停止前進”指令動作要領指揮棒舉至頭頂橫放,左手迅速握棒前端,捧與身體垂直(時值一拍),反復兩次。⒀“緊急停止”指令動作要領指揮棒成45度斜上舉(一拍),左擺成45度(一拍),回擺中央下壓(一拍)。2.指揮基本手法下壓(強拍):把指揮棒垂直從上向下壓至腰間,符號表示為

↓;上舉(弱拍,:把指揮棒從腰間垂直向上舉,符號表示為

↑;橫擺(次強拍):持棒向右用力揮出約40cm,符號表—示為

。繞圈:持棒與地面垂直,轉腕使棒沿順時針方向環繞一周.符號表示為

3,指揮規律

①樂譜中每—小節的第一拍是強拍,用“下壓”動作指揮;

②樂譜中“弱拍”(即××××)、“休止拍"(或最后一拍)用“上舉”動作指揮

③其余節拍。用“橫擺"動作指揮。優秀:服裝整齊,動作優美、規范、有力,節奏準確。能熟練的根據演奏需要調控樂隊的節奏變化和音量強弱。良好:服裝整齊,動作規范、有力,節奏準確。能根據演奏需要調控樂隊的節奏變化和音量強弱。合格:服裝整齊,動作基本規范、節奏準確。能根據演奏需要調控樂隊的節奏變化和音量強弱。不合格:動作不規范、節奏不準確。1.姿勢:號手吹奏時用立姿,身軀端正而不緊張,右手握號身三分之一處,號體平正,號圈向下。①站立姿勢:右手伸直持站立;喇叭口向腰部對準髖音,號嘴向外;號身與身體正前方成45度角。②立定式起號姿勢(起號三步法):第一步:右手持號平舉至身體右側,迅速向正前方推出,右手平伸,號嘴向上,號圈向內,號身與地面垂直,與身體平行,同時左手正叉腰。第二步:右手彎曲,手肘向右,小臂與地面成45度,號嘴對準嘴唇中央,號圈向下,喇叭口稍上翹。第三步:號與上身同時向右轉動45度。收號三步法:第一步:回復起號分解動作一;第二步:向右平擺45度;第三步:恢復持號姿勢。開步式起號姿勢(起號三步法):(只能是在立定的情況下用)第一步:按立定式起號第一步進行,同時右腳順腳尖方向邁出半步,重心落在右腳,左腳跟離地,左腿繃直,身體保持穩定;第二步、第三步與立定式第二、三步相同。收號三步法:第一步、

第二步與立定式收號動作第一、二步相同。第三步:回復立定持號姿勢。注意:右手持號完成動作過程,要注意轉動手腕關節;起號時,號身稍上翹,勿下垂。2.口形①雙唇成微笑形;②牙齒在口腔內上下對齊;③兩嘴角輕向外拉并緊閉,唇中留一小縫;④號嘴輕放唇中間,上唇約占2/3,下唇約占l/3。注意:兩唇勿向前厥;上唇勿蓋下唇,下唇勿包上唇;下巴應平,兩腮勿漲鼓;兩嘴角用力一致,勿向一側強拉;號嘴勿重力壓唇。3.氣息初學時應先進行徒手練習:端正站立,兩手叉腰。①運氣練習A練習中長跑,然后作擴胸運動;B嘴角微張,合齒(上下對齊)練習深呼吸。②吹氣練習:按吹奏口形將氣緩慢勻速吹出,成一絲氣流。注意:吸氣時,

勿凹腹、

勿聳肩;吸氣時,如灌水入壺,先由底部(腹)逐漸上滿(胸);吸氣宜“快”

宜“滿”;吹氣宜“緩”

宜“勻”,氣流控制柔中帶剛可讓隊員,把手掌放在嘴前,感受吹出的氣為一絲氣流;吹氣如倒水,先上(胸)后下(腹),故胸復位在先,腹復位在后。4.吹奏練習①吹長音要吸氣認真,吸得滿,吹氣時不要浪費氣流,讓每一分氣流都用在聲音上,長音要吹得直,不要顫抖,保持全身穩定。吹長音要有音頭,即用舌頭將氣流送進號嘴內,

第一個音發出“吐”,然后平穩將氣流吹出,使聲音保持穩定,到了結尾勿突然收氣。②吹斷音斷音是指音與音之間斷開的,而聽起來又象是連接的,似斷非斷,似連非連。吹斷音時嘴形不變,氣息保持勻速外送,舌尖有節奏地拍打內唇。③吹轉音轉音是指低、高音的互相轉換。要領是在吹好斷音的基礎上,把兩嘴角稍收緊。手加點力,便可吹出高音;反之,則可吹出低音。④吹高音在吹好3音的基礎上,嘴角向外拉緊,手稍用力后壓,收擾下嘴唇,使氣流既強烈又急促地灌進號嘴。這樣,高音5便吹出。⑤練習吹號曲A熟記各號曲,

熟悉吹奏時的吸氣符號

(V)。B分段練習;將各號曲分成若干段落,練習吹奏,如出旗號曲分成兩段練習,歡迎曲可分四段練習。C整曲練習:按各號曲的要求練習。優秀:服裝整齊,精神飽滿,動作優美、規范、有力,吹奏樂曲節奏準確、音色好,能根據指揮員的指揮隨時調整吹奏節奏和音量強弱。良好:服裝整齊,精神飽滿,動作規范、有力,吹奏樂曲節奏準確、音色穩定,能根據指揮員的指揮隨時調整吹奏節奏和音量強弱。合格:服裝整齊,精神飽滿,動作規范,吹奏樂曲節奏基本準確、音色基本穩定,能根據指揮員的指揮隨時調整吹奏節奏和音量強弱。不合格:節奏不準確,音色不穩定。①站姿A立正:B背鼓:雙鉤形鼓帶左肩右掛;背心形鼓帶掛兩肩

身體與鼓保持平穩。

C鼓身緊貼腹部;D右手持槌,槌頭緊貼褲縫下垂;E左手握鼓身把手或鼓身上部橫梁,鼓身上部與胸平齊。②握槌A右手握槌柄末端;B槌柄放于掌心,經食指伸出,四指自然握柄,拇指伸直按柄。③預備擊奏姿勢A“準備好”姿勢:右手持槌經體前上舉與身體成45度;B“預備”姿勢:右手持槌向右擺45度。④擊奏基本動作:A上擊:右手持槌從右上方沿45度畫弧向內轉腕敲擊鼓面中下部;B下擊:右手持槌自右下方沿45度畫弧,向外轉腕敲擊鼓面中下部;C上擺:右手持槌從下往上擊后,利用小鼓“滾奏”(××××)一拍的時值,用右臂帶動手腕使鼓槌沿45度畫弧成預備姿勢;D下擺:右手持槌從上往下擊后,利用“滾奏”一拍的時值,用右臂帶動手腕,鼓槌沿45度向下畫弧至體側。⑤擊奏符號

下擊

上擊

下擺

上擺優秀:服裝整齊,精神飽滿,動作優美、規范、有力,擊奏樂曲節奏準確、音色好,能根據指揮員的指揮隨時調整擊奏節奏和音量強弱。良好:服裝整齊,精神飽滿,動作規范、有力,擊奏樂曲節奏準確、音色穩定,能根據指揮員的指揮隨時調整擊奏節奏和音量強弱。合格:服裝整齊,精神飽滿,動作規范,擊奏樂曲節奏基本準確、音色基本穩定,能根據指揮員的指揮隨時調整吹奏節奏和音量強弱。不合格:動作不規范,節奏不準確。小鼓手①站姿

A立正

B背鼓:鼓帶左肩右掛;

C鼓身緊貼腹部;

D鼓面斜向右上方(垂直鼓面中點線與身體夾角45度);

E雙手各持棒自然下垂,左捧尖向上,右棒尖向下。

②持棒

右手動作:

握鼓槌末端三分之一處;握棒時掌心向下,掌背向上;用拇指和食指第二關節夾緊鼓棒,其余三指輕觸鼓棒。左手動作:握鼓棒末端三分之一處;握棒時掌心向上,掌背向下;五指微屈,置鼓棒于虎口和無名指第一關節上,用拇指把棒夾緊。

③擊奏位置

右棒尖擊在鼓面后半部左棒尖擊在鼓面前半部

④手位

擊鼓時,右臂彎曲90度,上臂不動,下臂上提,高于鼓面約10cm,用手腕控制鼓棒擊奏。擊鼓時,左手肘略向外彎曲,下臂上提,高于鼓面約10cm,用手腕控制鼓棒擊奏。

⑤預備擊奏姿勢(三聲大鼓及休止動作)

A右手持棒成45度斜上舉,棒與手臂成一直線(時值一拍);

B左手上提成擊奏姿勢(時值一拍);

C右手下收成擊奏姿勢(時值一拍);

D休止動作:右手持棒上提橫放于離鼻尖20cm處。

⑥擊奏規律

A與大鼓齊擊時,一律用右手;

B小鼓單獨擊奏時,一律采用右左手輪擊;

C擊奏手法符號:右手用“0”,左手用“十例

XX

XXXXXXXXX00十00十00十0十0十XXXXX00十00注意:手腕靈活自然,左手擊鼓要略加力度;每打完一次要離開鼓面;注意看指揮,把握節奏,勿時快時慢。優秀:服裝整齊,精神飽滿,動作優美、規范、有力,擊奏樂曲節奏準確、音色好,能根據指揮員的指揮隨時調整擊奏節奏和音量強弱。良好:服裝整齊,精神飽滿,動作規范、有力,擊奏樂曲節奏準確、音色穩定,能根據指揮員的指揮隨時調整擊奏節奏和音量強弱。合格:服裝整齊,精神飽滿,動作規范,擊奏樂曲節奏基本準確、音色基本穩定,能根據指揮員的指揮隨時調整吹奏節奏和音量強弱。不合格:動作不規范,節奏不準確镲手1.持镲用紅綢布穿過镲心小孔,在內側打個結。持镲時,用紅綢繞中指一圈,各手指自然捏住镲中間凸出部位。2.姿勢身體保持立正,左右手各持一片镲,垂直放在大腿兩側,鐐心緊貼褲縫。3.“預備”(三聲大鼓及休止動作)A、右手拿镲斜上舉45度,使镲心向左(第一聲大鼓);B、右手向左下方,左手向右上方镲心相對在胸前交錯(第二聲大鼓);C、雙手彎曲,镲心相距10cm,放在第三顆鈕扣前20cm處(第三聲大鼓);

D、休止動作與A同。4.基本手法①擦:擦心上下相對成45度交錯擦擊,雙手與肩同寬;②合:擦心左右相對,輕輕一合;③揮:兩擦擦擊后,雙手握擦沿45度繼續揮出成一直線。左揮手時左手向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