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第14課從“師夷長技”到維新變法[學業達標]1.(2024·北京海淀期中)林則徐主持編譯的《四洲志》對后世影響最大,書中重點介紹了英法美等國的社會風情、政治制度、工藝制造、機械生產、對外貿易和西洋各國相互關系等。林則徐編譯這本書,對當時禁煙斗爭的現實意義包括()①了解西方列強國情②尋求御敵的策略③維護中國司法主權④宣揚商戰的主見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A解析依據題干信息“重點介紹了英法美等國的社會風情、政治制度”,①正確;林則徐的《四洲志》目的是了解英國狀況,應對英國侵略,②正確;《四洲志》主要是了解世界,編譯《各國律例》的目的是維護中國司法主權,③錯誤;商戰思想是早期維新派的主見,④錯誤。故選A項。2.(2024·江蘇省學業水平考試模擬)中國必需把他們的“長技”學到手,“盡收外國之羽翼為中國之羽翼,盡轉外國之長技為中國之長技”,才能富國強兵,有效地抵擋侵略。上述觀點的提出者是()A.魏源B.康有為C.嚴復D.梁啟超答案A解析從材料“中國必需把他們的‘長技’學到手,‘盡收外國之羽翼為中國之羽翼,盡轉外國之長技為中國之長技’,才能富國強兵,有效地抵擋侵略”可以看出,作者的觀點是師夷長技以制夷,故A項正確。B、C、D三項均提倡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故解除。3.(2024·江蘇無錫期末)1885年王韜主掌上海格致書院,延請洋務大員,命題考士,其中教化類試題命題有“(或謂)綱常政教,中國自有常經,惟兵商二途,宜集思以廣益……”之語,體現了其當時主見()A.維新變法B.君主立憲C.“商戰”D.中體西用答案D解析依據材料“(或謂)綱常政教,中國自有常經,惟兵商二途,宜集思以廣益……”可知當時王韜的觀點是“中體西用”,故選D項。4.有史學家評論道:“須知那個時候的中國,要在充斥封建主義舊文化的天地里容納若干資本主義新文化,除了‘中體西用’還不行能提出更好的宗旨來。”此觀點強調“中體西用”()A.符合當時的中國國情B.可以挽救民族危機C.是個志向的救國方案D.具有確定的落后性答案A解析依據材料“須知那個時候的中國……除了‘中體西用’還不行能提出更好的宗旨來”可知,該觀點認為“中體西用”符合當時的中國國情,A項正確。洋務運動在甲午中日斗爭后宣布破產,最終沒有挽救民族危機,B項錯誤;依據所學可知,“中體西用”不是志向的救國方案,C項錯誤;D項是對材料的誤讀,解除。5.(2024·廣東汕頭質量監測)譚嗣同在其著作《仁學》中,將儒家的仁、墨家的兼愛、耶穌教、佛教的教義結合起來,再同當時科學家的“以太說”混合,來宣揚他的仁學。這一做法()A.以西方學術改造中國傳統文化B.是對傳統文化的高度確定C.團結多方力氣以反對君主專制D.為維新變法掃除思想障礙答案D解析材料不能體現“耶穌教”“以太說”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改造,故A項錯誤;依據材料,譚嗣同也汲取了耶穌教、“以太說”等非中國因素,故B項錯誤;結合所學學問可知,維新派主見自上而下的改良,并不主見發動群眾進行自下而上的革命運動,因此“團結多方力氣”說法與史實不符,故C項錯誤;依據材料“將儒家的仁、墨家的兼愛、耶穌教、佛教的教義結合起來,再同當時科學家的‘以太說’混合,來宣揚他的仁學”,結合所學學問可知,譚嗣同意在沖破封建綱常名教,為發動變法掃除思想障礙,故D項正確。6.1875年,鄭觀應在《易言》中寫道:泰西列國“設有上下議院”,“所冀中國上效三代之遺風,下仿泰西之良法,體察民情,博采眾議”。這一相識()A.是對中體西用的詳細表述B.奠定維新變法的理論基礎C.對洋務派的思想有所突破D.反映了頑固派的政治主見答案C解析“設有上下議院”已經超出了中體西用的思想,故A項錯誤;“維新變法的理論基礎”為康有為的理論,故B項錯誤;“所冀中國上效三代之遺風,下仿泰西之良法,體察民情,博采眾議”可知已經超出了洋務思想的范疇,故C項正確;對西方政治制度的憧憬不是頑固派能接受的,故D項錯誤。7.(2024·江蘇鹽城期末)維新變法前夕,張之洞發表《勸學篇》再次強調“舊學為體,新學為用,不使偏廢”。這表明他()A.提倡新學主見興民權B.堅決維護封建綱常倫理C.支持維新派政治變革D.力主發展民族資本主義答案B解析材料中張之洞仍舊強調中體西用,故A、C兩項錯誤;張之洞強調“舊學為體”,堅決維護封建綱常倫理,故B項正確;材料張之洞是在強調中體西用,而不是主見發展民族資本主義,故D項錯誤。8.(2024·江蘇省學業水平考試模擬)梁啟超認為:“欲強國必有女學……今夫言治國,而必推本于學校”;嚴復說:“自中日議和之后,憂世之人,競言學校……可以挽回頹勢,轉弱為強乎?”上述維新派主見()A.徹底變更了近代女子的地位B.有利于中國近代教化的發展C.推動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D.使中國擺脫殖民掠奪的命運答案B解析從材料“欲強國必有女學”“治國,而必推本于學校”“學校……可以挽回頹勢”中可以看出,維新派主見發展女學,發展教化,這些措施有利于推動中國近代教化的發展,故B項正確。A項“徹底變更”說法錯誤;材料中強調的是發展教化,與民族工業的發展沒有干脆關系,故C項解除;D項說法錯誤,新中國的成立使中國擺脫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9.(2024·浙江金華十校期末)嚴復是清末極具影響的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和翻譯家,也是中國近代向西方國家找尋真理的“先進的中國人”之一。在戊戌變法時期,嚴復提出()A.“世道必進,后勝于今”B.“伸民權”“設議院”C.“非通變不足以宜民,非更新不足以救國”D.“誓殺天下君主,使流血滿地球”答案A解析“世道必進,后勝于今”符合嚴復翻譯的《天演論》中的主見,故A項正確。“伸民權”“設議院”是梁啟超的主見,故B項解除;“非通變不足以宜民,非更新不足以救國”是康有為的主見,故C項解除;“誓殺天下君主,使流血滿地球”是譚嗣同的主見,故D項解除。10.(2024·北京市春季一般中學會考)下列是某個近代思想演化示意圖,空格內應填寫()A.洋務運動B.辛亥革命C.戊戌變法D.新文化運動答案C解析19世紀90年頭的中國在思想界主要表現為戊戌變法思想,因此本題選C項。其他選項都不滿意19世紀90年頭這個時間要求,故解除。[等級提升]11.鴉片斗爭時期,探討世界史地方面的著作廣泛運用世界地圖,如《海國圖志》共收地圖77幅,《瀛寰志略》有地圖42幀。該現象的出現表明當時()A.政府重視對世界地圖的探討B.世界地圖均以中國為中心C.部分士人有確定的世界意識D.史地著作被社會普遍接受答案C解析鴉片斗爭時期,探討世界史地方面的著作廣泛運用世界地圖,這反映了在鴉片斗爭的刺激下,部分士人有確定的世界意識,故C項正確。《海國圖志》《瀛寰志略》是由部分學問分子編撰而成,并不代表政府的立場,當時的清政府仍舊堅持天朝上國的觀念,故A項錯誤;材料無法體現世界地圖均以中國為中心,故B項錯誤;《海國圖志》《瀛寰志略》在當時并不被人們所重視,影響很有限,人們的思想依舊很閉塞,故D項錯誤。12.李鴻章晚年曾說:“我辦了一輩子的事,練兵也,海軍也,……如一間破屋,由裱糊匠東補西貼,盡然成一凈室,……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預備何種修葺材料,何種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行整理,但裱糊匠又何術能負其責?”他()A.指出了洋務失敗的主因B.認為應接著洋務運動C.對西方先進技術失去信念D.希望實行君主立憲答案A解析從材料中的“如一間破屋”“但裱糊匠又何術能負其責”可知,李鴻章認為洋務運動失敗的主因不在自己,而是洋務運動先天缺陷、后天不足所造成,A項正確。B項“接著”材料中無法體現,解除;材料是李鴻章對洋務運動失敗緣由的總結,洋務運動不等同于西方技術,C項錯誤;君主立憲是資產階級維新派的主見,而李鴻章是地主階級,D項錯誤。13.(2024·天一大聯考中學畢業班階段測試)有學者認為,甲午斗爭使清王朝統治集團分化出一些試圖在某些制度上“師夷”的維新人士,他們雖然人數不多,也不堪封建頑固勢力的打擊,但這終歸是改革層面上的飛躍。這一“分化”()A.推動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B.造成了清廷官員內部的分裂C.加速了清王朝統治的滅亡D.促進了中國維新思想的產生答案A解析題干中“這終歸是改革層面上的飛躍”并結合所學學問可知,維新變法使近代化由器物深化到制度,故選A項。造成了清廷官員內部的分裂是在洋務運動時期,清廷分為洋務派和頑固派,解除B項;加速了清王朝統治的滅亡是清廷的錯誤政策,解除C項;甲午斗爭后維新思想成熟,解除D項。14.(2024·江蘇七校聯盟期中)馬克思指出:“他們戰戰兢兢地請出亡靈來給他們以幫助,借助他們的名字、口號和衣服,以便穿著這種久受崇敬的服裝,用這種借來的語言,演出世界歷史的新場面。”這一觀點評價的是()A.洋務派的中體西用思想B.康有為的維新變法思想C.洪秀全的確定平均思想D.魏源的師夷長技以制夷答案B解析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可知,這與康有為借助孔子進行維新變法相符合,故B項正確。15.(2024·福建寧德部分學校期中)某一部學術著作統計了1890~1898年間,中國各大媒體宣揚“維新”一詞的數量。對下圖信息解讀正確的是()A.西方政治觀念大量輸入B.民眾普遍接受維新思想C.救亡圖存成為時代呼聲D.民主共和意識初露端倪答案C解析依據圖表信息,1895年以前,各大媒體沒有宣揚過“維新”一詞,但從1896年起先到1898年達到高潮,可以看出在甲午戰后,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國民族危機空前加深的背景下,維新變法、救亡圖存遂成時代強音,故選C項。僅是媒體運用“維新”一詞的數量,反映不了西方政治觀念的大量輸入,解除A項;材料反映的是中國各大媒體宣揚“維新”,體現不了民眾是否普遍接受維新思想,解除B項;“維新”一詞大量運用體現學問分子要求救亡圖存的民族意識,但看不出要推翻清政府、實行民主共和,解除D項。16.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國在19世紀60年頭奉行的政策兼有新舊兩種時代特色。西方侵略者在商貿、外交方面獲得利益,中國政府則從他們那里學習軍事技術以抵擋外侮、鎮壓國內起義,但同時也致力于振興舊式的儒家管理方式。……身處內憂外患之中的中國,在19世紀60年頭做出的回應是重申或重建儒家制度而非使之現代化。——費正清《中國:傳統與變遷》材料二康有為在《孔子改制考》中宣稱:孔子以前的歷史,是孔子為了變更當時的社會狀況,而依據自己的志向假托先王的言行寫出來的宣揚作品,目的是為了實現社會改革。……康有為認為,事情是向前發展的,遠的、舊的必將敗亡,近的、新的終將興起,因此,就要變法維新。這樣,康有為的孔子改制理論就沖擊了遵守舊法、恪守祖訓的頑固派。——李斌《頓挫與嬗變:晚清社會變革探討》(1)19世紀60年頭哪種思想符合材料一的觀點?結合時代大背景,分析在19世紀60年頭的中國產生這種思想的緣由。(2)指出材料二所體現的康有為的觀點。簡要評論這些觀點。答案(1)思想:“師夷長技以自強”(中體西用;維護中國的專制制度和傳統的儒家思想的基礎上,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緣由:兩次鴉片斗爭后,內憂外患;西學東漸思潮的影響,洋務派主見向西方學習;傳統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封建保守勢力強大。(2)觀點:孔子是變法改革的先驅;社會發展變革是歷史的必定。評論:論述了維新變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為維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2025學年高中地理上學期第4周 晨昏線、地方時教學設計 湘教版必修1
- 23 祖先的搖籃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
- Module 9 Unit 2 Happy birthday (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外研版(一起)英語一年級上冊
- 2023七年級數學上冊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2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第3課時 解含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教學設計 (新版)北師大版
- Unit 4 My Favourite Subject Section A 1a~Pronunciation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人教版英語七年級上冊
- 《9的乘法口訣》(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二年級上冊數學蘇教版
- 2024秋八年級數學上冊 第十五章 分式15.3 分式方程 2解分式方程教學設計(新版)新人教版
- 《乒乓變奏曲》(教案)-2023-2024學年人教版(2012)音樂二年級下冊
- Unit2 English and Chinese Get started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教科版(2024)英語三年級上冊
- 茶道養生企業創業
- JJF(京) 124-2024 智能電表電動自行車充電辨識模組校準規范
- DB65-T 4783-2024 冰川資源遙感調查技術規范
- 護士中級職稱競聘述職課件
- 2024年江蘇省徐州市中考一模物理試題(含答案)
- 2023年度學校食堂食品從業人員考核試題(附答案)
- 6古對今 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
- 高空蜘蛛人施工專項施工方案
- 2024-2030年墨西哥企業A2P短信市場前景分析
- 馬克思主義原理一切從實際出發完整模板
- 中國痔病診療指南(2020版)
- 北京海淀區-第2學期高二數學教概率統計教材分析-(64)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