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原詩呈現1]蘇武令·塞上風高李綱塞上風高,漁陽秋早。惆悵翠華音杳。驛使空馳,征鴻歸盡,不寄雙龍消耗。念白衣、金殿除恩,歸黃閣、未成圖報。誰信我、致主丹衷,傷時多故,未作救民方召。調鼎為霖,登壇作將,燕然即須平掃。擁精兵十萬,橫行沙漠,奉迎天表。[詞語注釋]1.塞上:邊境線上。2.漁陽:古郡名,戰國燕置。這里泛指北方。3.翠華:皇帝儀仗中用翠鳥作裝飾的一種旗子。4.雙龍:指宋徽帝、宋欽帝二帝。5.消耗:消息。“街上尋了三五日,不見消耗,林沖也自心下慢了”(《水滸傳》第十回)6.白衣:或謂白身,舊指無功名、無官職的人。7.除恩:指授官。8.黃閣:宰相官署,漢丞相聽事閣及三公官署廳門皆以黃色涂之,后因以黃閣指宰相官署。這里代指宰相之位。9.丹衷:赤誠的心,忠心。10.傷時:為時事而感傷。11.多故:多事故,多患難,指國家處于內憂外患、戰亂頻仍的動蕩局勢。12.調鼎:以鼎之調味,比喻宰相治理天下。13.燕然:即杭愛山,在今蒙古國境內。14.奉迎:敬辭。迎接之意。15.天表:原指天子的儀表,這里指代被金兵擄掠到北方的宋徽宗、宋欽宗兩位皇帝。[詩歌翻譯]原文(上闕)譯文塞上風高,邊塞朔風凌冽,漁陽秋早。北方的秋天來得特別的早。惆悵翠華音杳,讓人感到惆悵萬分的是被金人擄掠而去的徽、欽二帝,至今沒有任何消息。驛使空馳,驛使來來往往,空自奔馳,征鴻歸盡,可以憑遞書信的大雁早已歸盡,不寄雙龍消耗。沒有帶來徽、欽二帝的半點消息。念白衣、想我曾是一介布衣,金殿除恩,后考中進士蒙圣上金殿授官,歸黃閣、于國家危難之時被任命為宰相,肩負重任。未成圖報。但卻力未及施,謀未及用,圖報君主的恩遇而未成。原文(下闕)譯文誰信我、有誰相信我致主丹衷,對君主的一片丹心和衷情,傷時多故,感傷當世朝政的多變,未作救民方召。讓我空懷方、召之才,卻得不到重用,未能救國救民于水火之中。調鼎為霖,若我身在相位,我就要盡到一個宰相應盡的職責,為民著想。登壇作將,我若軍權在握,燕然即須平掃。我就要驅盡敵虜,收復國土,橫掃燕然敵境。擁精兵十萬,我將率領十萬精兵,橫行沙漠,橫行于胡地,奉迎天表。奉迎徽、欽二宗回朝。[寫作背景]南宋高宗初立,迫于軍民抗金情緒高漲,起用著名的抗戰派李綱為相,似乎要有所作為。可是沒有多久,又起用了主和派中的實權人物黃潛善為中書侍郎。黃處處與李綱作梗,使李的種種抗金措施無法推行。不久,李綱就被排擠罷相。這首詞是李綱罷相前寫的。
[作品欣賞1]南宋高宗初立,迫于軍民抗金情緒高漲,起用著名的抗戰派李綱為相,似乎要有所作為,但他內心畏敵,只圖茍安,并無抗金決心。不久,李綱就被投降派排擠罷相。這首詞大概是李綱罷相后寫的。上片寫對二帝的懷念和報國無成的憂愁。“塞上風高,漁陽秋早。”因北國秋來,作者對囚居北國的宋徽宗、宋欽宗倍加懷念。漁陽本唐時薊州,此處泛指北地。他所惆悵的是“翠華音杏”。自從二帝北行后,至今“翠華一去寂無蹤”。(鹿虔扆《臨江仙》)翠華,本是帝王儀仗中以翠鳥羽為飾的旗幟,此處代指皇帝。“驛使空馳,征鴻歸盡,不寄雙龍消耗”。雙龍,指徽宗和欽宗。不論“驛使”,還是“征鴻”,都沒有帶來任何關于二帝的消息。這說明一位忠于君國的忠臣對北宋被金人滅亡這一慘痛的歷史事件是刻骨銘心的。“念白衣、金殿除恩;歸黃閣,未成圖報”。白衣,沒有官職的平民;除恩,指授官;黃閣,漢代丞相聽事的門稱黃閣,借指宰相。高宗起用李綱為相,李綱向高宗建議:“外御強敵,內銷盜賊,修軍政,變士風,裕邦財,寬民力,改弊法,省冗官,……政事已修,然后可以問罪金人……使朝廷永無北顧之憂。”(《宋史·李綱傳》)由于高宗外受金兵強大壓力,內受投降派的慫恿,無力振作,決心南逃。李綱被罷官,他想到自己出身平民,深沐皇恩,“未成圖報”,實在是無由圖報,情有可原,只留下滿懷遺憾,一腔悲憤。下片由上片的“未成圖報”過渡,繼續抒發自己救國救民,抗敵雪恥的宏偉志愿。首先作者深有感慨地說,誰相信他有一片獻給主上的耿耿丹心呢!朝政多變,情況復雜,和戰不定,忠奸不辨,使他感傷。空嘆自己“未作救民方召”。方,指方叔,周宣王時,曾平定荊蠻反叛;召,指召虎,即召穆公,召公之后。周宣王時,淮夷不服,召虎奉命討平之。方、召都為周宣王時中興功臣。李綱雖想效法方、召建立中興之業,無奈高宗非中興之主,不能信任他,他雖欲救國救民,不可得也。雖為自責之辭,亦不免含有對朝廷怨懟之意,只是怨而不怒而已。“調鼎為霖,登壇作將,燕然即須平掃。”“調鼎為霖”出自《尚書·說命》。商王武丁舉傅說于版筑之間,任他為相,將他治國的才能和作用比作鼎中調味。《韓詩外傳》:“伊尹負鼎俎調五味而為相。”后來因以調鼎比喻宰相治理天下。武丁又說:“若歲大旱,用汝(傅說)作霖雨。”李綱感到古代賢君對宰相如此倚重,對比自己雖曾一度為相,僅月馀即被罷免。他認為個人的進退出處,無足輕重。而一念及天下安危,國家存亡,則憤懣之情,溢于言表。就他的文韜武略而言,如果登壇作將、領兵出征,他可以橫掃燕然。“燕然”,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之杭愛山。此處泛指金國境內土地。李綱感到自己雖有出將入相之才,卻無用武之地。如果讓他繼續為相、為將,他將領十萬精兵,橫行沙漠,“奉迎天表”。李綱不是夸口,他的將才是杰出的。據《大金國志》載:靖康元年,“斡離不圍宋京師,宋李綱督將士拒之。又攻陳橋、封邱、衛州門,綱登城督戰,殺數千人,乃退”。在被敵人包圍的被動情況下,李綱尚能建立如此戰功,如果真能讓他“擁精兵十萬”,則“橫行沙漠”并非不可能。可惜他生不遇明君,又遭奸臣排擠,致使英雄無用武之地,他的壯志只能是夢想而已。“天表”是對帝王儀容的尊稱,也可代表帝王。這里是指徽宗和欽宗,在封建社會,皇帝是國家元首,代表國家。皇帝被敵人俘虜,這是國家的奇恥大辱。迎歸二帝,雖不可能重新君臨天下,但這是報國仇、雪國恥,這也是包括李綱在內的南宋許多愛國志士的奮斗目標,李綱雖屢遭挫折,但愈挫愈奮,從不灰心,始終雄心勃勃,力圖“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其愛國激情,百世之后讀之,仍令人心激蕩不已。這首詞雖也談到“救民”,但從字面看,貫徹始終的是欲報君恩的思想。似乎只限于忠君。但在封建社會,忠君與愛國有時很難截然分開,君主是國家的象征,君主被俘,實際上標志著國家的滅亡。二帝被俘,就標志著北宋的滅亡。而要“奉迎天表”,就必須“橫行沙漠”,打敗金兵,收復失地。詞中的忠君實際上也具有深刻的愛國主義思想。[作品欣賞2]詞的上片寫作者思念宋徽宗、欽宗被虜北方,嘆息自己還不能復仇雪恥,下片表達自己為國救民的抱負和抗敵必勝的信心。詞中借典故抒情,表現了作者強烈的愛國精神和豪邁的英雄氣概。上片寫對二帝的懷念和報國無成的憂愁。“塞上風高,漁陽秋早。”因北國秋來,作者對囚居北國的宋徽宗、宋欽宗倍加懷念。漁陽本唐時薊州,此處泛指北地。他所惆悵的是“翠華音杏”。自從二帝北行后,至今“翠華一去寂無蹤”。(鹿虔扆《臨江仙·金鎖重門荒苑靜》)“驛使空馳,征鴻歸盡,不寄雙龍消耗”。不論“驛使”,還是“征鴻”,都沒有帶來任何關于二帝的消息。這說明一位忠于君國的忠臣對北宋被金人滅亡這一慘痛的歷史事件是刻骨銘心的。“念白衣、金殿除恩;歸黃閣,未成圖報”。高宗起用李綱為相,李綱向高宗建議:“外御強敵,內銷盜賊,修軍政,變士風,裕邦財,寬民力,改弊法,省冗官……政事已修,然后可以問罪金人……使朝廷永無北顧之憂。”(《宋史·李綱傳》)由于高宗外受金兵強大壓力,內受投降派的慫恿,無力振作,決心南逃。李綱被罷官,他想到自己出身平民,深沐皇恩,“未成圖報”,實在是無由圖報,情有可原,只留下滿懷遺憾,一腔悲憤。下片由上片的“未成圖報”過渡,繼續抒發自己救國救民,抗敵雪恥的宏偉志愿。首先作者深有感慨地說,誰相信他有一片獻給主上的耿耿丹心呢?朝政多變,情況復雜,和戰不定,忠奸不辨,使他感傷。空嘆自己“未作救民方召”。周宣王時,淮夷不服,召虎奉命討平之。方、召都為周宣王時中興功臣。李綱雖想效法方、召建立中興之業,無奈高宗非中興之主,不能信任他,他雖欲救國救民,不可得也。雖為自責之辭,亦不免含有對朝廷怨懟之意,只是怨而不怒而已。“調鼎為霖,登壇作將,燕然即須平掃。”“調鼎為霖”出自《尚書·說命》。商王武丁舉傅說于版筑之間,任他為相,將他治國的才能和作用比作鼎中調味。《韓詩外傳》:“伊尹負鼎俎調五味而為相。”后來因以調鼎比喻宰相治理天下。武丁又說:“若歲大旱,用汝(傅說)作霖雨。”李綱感到古代賢君對宰相如此倚重,對比自己雖曾一度為相,僅月馀即被罷免。他認為個人的進退出處,無足輕重。而一念及天下安危,國家存亡,則憤懣之情,溢于言表。就他的文韜武略而言,如果登壇作將、領兵出征,他可以橫掃燕然。此處泛指金國境內土地。李綱感到自己雖有出將入相之才,卻無用武之地。如果讓他繼續為相、為將,他將領十萬精兵,橫行沙漠,“奉迎天表”。李綱不是夸口,他的將才是杰出。據《大金國志》載:“靖康元年,斡離不圍宋京師,宋李綱督將士拒之。又攻陳橋、封邱、衛州門,綱登城督戰,殺數千人,乃退”。在被敵人包圍的被動情況下,李綱尚能建立如此戰功,如果真能讓他“擁精兵十萬”,則“橫行沙漠”并非不可能。可惜他生不遇明君,又遭奸臣排擠,致使英雄無用武之地,他的壯志只能是夢想而已。皇帝被敵人俘虜,這是國家的奇恥大辱。迎歸二帝,雖不可能重新君臨天下,但這是報國仇、雪國恥,這也是包括李綱在內的南宋許多愛國志士的奮斗目標,李綱雖屢遭挫折,但愈挫愈奮,從不灰心,始終雄心勃勃,力圖“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
(湖南省2021-2022學年高三下學期普通高中名校聯考)閱讀下面兩首宋詩,完成15~16題。蘇武令·塞上風高李綱塞上風高,漁陽秋早。惆悵翠華音杳。驛使空馳,征鴻歸盡,不寄雙龍消耗。念白衣、金殿除恩,歸黃閣、未成圖報。誰信我、致主丹衷,傷時多故,未作救民方召。調鼎為霖,登壇作將,燕然即須平掃。擁精兵十萬,橫行沙漠,奉迎天表。[試題15]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開頭二句簡單勾勒出一幅秋風蕭瑟的塞上風景,交代了時間、地點,引出作者的惆悵。B.詞人遙望“征鴻”,期盼著京城的消息,希望重新被起用,感情含蓄而又深沉。C.下片用典,詞人雖欲像方叔和召虎一樣救國救民,無奈時局多變,忠奸不辨,他有志難伸。D.“平掃”“橫行”等詞,極富戰爭氛圍,氣勢壯觀,寫出了詞人縱橫馳騁、所向無敵的氣概。【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分析詩詞內容及藝術特色的能力。“希望重新被起用,感情含蓄而又深沉”錯誤,“翠華”“雙龍”指被虜到北方的兩位皇帝。這里是抒發詞人對宋徽宗、宋欽宗兩位皇帝的擔憂和思念之情,不是希望重新被起用。[試題16]16.有人評價這首詞“怨而不怒”。請結合全詞分析。(6分)【答案】怨:二帝被虜至北國,音信全無之哀;自己仕途失意,無力救國救民之怨。不怒:仍懷有恢復中原,迎回二帝的慷慨豪情。【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詩人思想感情的能力。上闋說“惆悵翠華音杳,驛使空馳,征鴻歸盡,不寄雙龍消耗。念白衣、金殿除恩,歸黃閣、未成圖報”,作者惆悵兩位皇帝被擄到北方,連半點鴻信也無;而自己曾以白衣平民身份受恩除官,卻又因皇帝軟弱而被罷官,所以“未成圖報",仕途失意,無法報國;表達出對二帝被擄的悲哀,以及自己仕途失意,無力救國救民之怨。下闋說“誰信我、致主丹衷,傷時多故,未作救民方召”,即使被皇帝罷官,他仍舊一片忠心,深恨自己不能做救民的功臣。接著表達自己若有機會,“燕然即須平掃”“奉迎天表”,即掃蕩北方入侵者,恢復中原,并迎回二帝的決心,從這里可見,盡管詞人仕途失意(還是因皇帝導致),但卻并不“怒”,而是仍舊滿懷慷慨豪情,一心忠君報國。
[拓展練習][試題1]上片中的“空”“盡”二字,好在何處?請簡析。【答案】驛使北來,本該帶來消息卻沒有,只是“空馳”;征鴻南飛,也應捎來音訊,卻“歸盡”,而無訊息。“空”“盡”二字,寫出了渴望消息卻不得的惆悵。【解析】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詩歌練字的能力。“驛使空馳,征鴻歸盡",驛使來來往往,空自奔馳,可以憑遞書信的大雁早已歸盡,沒有帶來徽、欽二帝的半點消息。不論“驛使”,還是”征鴻”,都沒有帶來任何關于二帝的消息。表達出了一位忠于君國的忠臣對北宋被金人滅亡這一慘痛的歷史事件刻骨銘心的痛。“空”指空馳,寫出了驛使北來,本該帶來消息卻沒有;“盡”指歸盡,征鴻南飛,也應捎來音訊,卻“歸盡”而無訊息。空”“盡”二字,寫出了渴望消息卻不得的惆悵。[試題2]賞析“誰信我、致主丹衷,傷時多故,未作救民方召”句的抒情特點。【答案】①前三句直抒胸臆,以“誰信我”三字,道出無盡的感傷與失落。②第四句借典故抒情,表現了空懷方、召之才卻無處施展的自責與憤懣。【解析】本題考查學生詩歌表現手法的能力。“誰信我、致主丹衷,傷時多故”,自己忠心耿耿,又有誰信?朝政多變,情況復雜,和戰不定,忠奸不辨,作者感傷之情,躍然紙上,直接表達無人信的失落之情,屬于直抒胸臆;“未作救民方召"中“方召”,周宣王時,淮夷不服,召虎奉命討平之,方、召都為周宣王時中興功臣,李綱雖想效法方、召建立中興之業,無奈高宗非中興之主,不能信任他,他雖欲救國救民,不可得也。由此可以知道此處使用用典抒情。[試題3]結合全詞,簡要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答案】①詩歌塑造了一位忠君愛民卻壯志難酬的抒情主人公形象。②他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供貨分銷合同樣本樣本
- 冰淇淋套餐轉讓合同樣本
- 當月生產計劃的有效制定
- ups設備銷售合同標準文本
- 2025簡易借款合同范本
- 農村供水委托運營合同樣本
- 農戶養殖種植合同范例
- 關于員工勞動合同范例
- 出口家具訂購合同樣本
- 2025鐵路運輸合同簡易協議書
- 團購房實施方案
- 湘少版六年級小升初英語綜合練習測試卷-(含答案)
- 高中生物選擇性必修一2.3神經沖動的產生和傳導
- 施耐德電氣EcoStruxure:智能電網技術教程.Tex.header
- 5維11步引導式學習地圖-人才研修院
- 配電線路工(中級)技能鑒定理論考試題庫(濃縮400題)
- 2024年重慶市中考英語試卷真題B卷(含標準答案及解析)+聽力音頻
- (正式版)QB∕T 2761-2024 室內空氣凈化產品凈化效果測定方法
- DL-T-5161.4-2018電氣裝置安裝工程質量檢驗及評定規程第4部分:母線裝置施工質量檢驗
- CJJ 232-2016 建筑同層排水工程技術規程
- 三菱PLC應用技術培訓(講稿)第一部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