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語文預測模擬試卷2(含答案解析)_第1頁
2025年中考語文預測模擬試卷2(含答案解析)_第2頁
2025年中考語文預測模擬試卷2(含答案解析)_第3頁
2025年中考語文預測模擬試卷2(含答案解析)_第4頁
2025年中考語文預測模擬試卷2(含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2025年中考語文預測模擬試卷2(考試時間:120分鐘,分值:120分)第I卷(29分)一、(本大題共11小題,共29分。1~4小題,每題2分;5~11小題,每題3分)(一)積累與運用1.(本題2分)下面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飛竄(cuàn)

稱職(chèn)

酣然入夢(hān)B.娉(pīn)婷

偵緝(jī)

冠(guān)冕堂皇C.曲(qǔ)解

胚(pī)芽

嘮嘮叨(dāo)叨D.兩棲(qī)

哄(hōng)笑

如坐針氈(zān)2.(本題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最優體驗是由我們自己締造的。對一個孩子而言,也許就是用發抖的小手將最后一塊積木到他從未堆過的那么高的塔尖上;對一位運動健將而言,也許就是自己創下的記錄;對一位小提琴家而言,也許就是把一首復雜的樂曲演奏得。A.安放

刷新

出神入化 B.安置

更新

出神入化C.安放

更新

巧妙絕倫 D.安置

刷新

巧妙絕倫3.(本題2分)下面語段里有語病的一項是(

)①現在,中國網絡文學是中國文化海外傳播的新名片。②2月26日,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發布了《2023中國網絡文學發展研究報告》。③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底,中國網絡文學作者規模達2405萬,用戶數量更是超過5.37億以上。④按照10.79億的網民規模來算,我國網民近一半是網絡文學用戶。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4.(本題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內的標點符號,最恰當的一項是(

)中國的知識分子心懷“內圣外王”的理想。“內圣”的過程就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之后就是“外王”□齊家、治國、平天下。由家而國,由國而天下,知識分子對于“國”有著靈魂深處的牽絆。他們燃燒的愛國熱情,如荒原之火,點亮了國人的內心□如陳釀美酒,沉醉了國人的情懷。A.,。; B.,——; C.、。, D.、——;(二)詩詞鑒賞5.(本題3分)下面對《望岳》一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A.開篇以問答的形式,表明泰山的青色在齊魯廣大區域內都能望見,表現泰山雄偉闊大的氣勢。這是從遠望的角度寫泰山的高大和歷史悠久。B.中間四句寫仰望泰山所見,“割”字寫出了泰山參天矗立的雄姿,使靜止的山峰充滿活力。“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則由動景轉為靜景,寫望時的全神貫注,浮想聯翩。C.“會當”“凌”表現出登臨的決心和豪邁氣概,這是詩人樂觀自信、積極向上精神的形象體現。D.“望”字貫穿全篇,一二句仰望泰山整體,中間四句仰望泰山周圍,后兩句把“望岳”轉向“岳望”,表現青年詩人遠大的志向和廣闊的胸懷。(三)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9分)閱讀《“小蠻腰”緣何不怕雷擊》一文,完成下面小題。“小蠻腰”緣何不怕雷擊①前不久,廣州遭遇持續性強降雨天氣并伴有雷暴大風。其間,俗稱“小蠻腰”的廣州塔因一個小時內6次被雷擊而受到廣泛關注。②那么,為何廣州塔在如此頻繁的雷擊下依舊安然無恙?③其實,廣州塔并非被動承受雷擊,而是主動“接閃”,將雷電迅速泄流到大地,保護建筑物和相關人員安全。④資料顯示,廣州塔塔身主體高454米,天線桅桿高146米,總高度600米。自建成以來,每當出現雷雨天氣,許多市民都能看到廣州塔與“火龍”對接的震撼畫面。⑤廣州屬于雷電高發區,廣州塔建設人員在設計階段就格外關注防雷保護,建立了防雷保護體系。在天線桅桿上,建設人員安裝了防雷接閃裝置,并在塔身頂部設計了避雷網格。這些和塔身金屬鋼外筒、塔底接地網格共同組成雷電傳導線路。當雷電出現,云層傳來的電流可沿天線桅桿傳至避雷網格,再沿塔身金屬鋼外筒、塔底接地網格傳到地下,使塔身免受傷害。⑥除了塔頂,廣州塔側面也面臨雷電威脅。為保障塔側安全,塔身各樓層金屬欄桿、金屬門窗和玻璃幕墻等都直接與塔身防雷裝置聯結,且聯結點不少于兩處,確保電流可順著防雷裝置被引至地面。廣州塔還配備了雷電預警系統,能實時連續監測附近雷暴云產生的大氣電場,以及云閃和地閃的發生情況。⑦廣州塔防雷設計超過了現有建筑防雷技術標準。有網友提出,既然廣州塔能引雷入地,可否將這部分雷電利用起來?對此,廣州塔有關人員說,由于雷電瞬間功率大、釋放時間短,目前技術上無法對其加以利用。6.(本題3分)下列對選文主要內容的概括,最恰當的一項是(

)A.介紹廣州塔的俗稱。B.介紹廣州塔前不久多次遭到雷擊。C.介紹廣州塔不怕雷擊的原因。D.介紹廣州塔側面也面臨雷電威脅。7.(本題3分)下列對文中畫線句所使用的說明方法的理解,最恰當的一項是(

)A.運用了引用的說明方法,“資料顯示”表明作者對塔身的高度持懷疑的態度。B.運用列數字的說明方法,依次介紹塔身主體、天線桅桿和廣州塔總體的高度。C.運用做比較的說明方法,將塔身主體與天線桅桿對比,突出兩者高度差異大。D.運用摹狀貌的說明方法,生動說明廣州塔高度高,在雷電高發區施工難度大。8.(本題3分)下列說法不符合選文意思的一項是(

)A.選文第②段用一設問,激發讀者閱讀趣,引出后文對廣州塔建設過程的介紹。B.選文在介紹廣州塔防雷保護時,重點介紹了塔頂與塔側面防雷的具體措施。C.廣州塔防雷設計超過現有建筑防雷技術標準,但目前還無法對雷電加以利用。D.此文準確、平實的語言里,飽含了作者為我國建筑取得的成就而自豪的情感。(四)課內文言文閱讀(本題9分)閱讀《送東陽馬生序》節選內容,回答各題。送東陽馬生序(節選)宋濂①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今雖耄老,未有所成,猶幸預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寵光,綴公卿之后,日侍坐備顧問,四海亦謬稱其氏名,況才之過于余者乎?②今諸生學于太學,縣官日有廩稍之供,父母歲有裘葛之遺,無凍餒之患矣;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無奔走之勞矣;有司業、博士為之師,未有問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書,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錄,假諸人而后見也。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9.(本題3分)下面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媵人持湯沃灌

湯:熱水B.主人日再食

食:食物C.腰白玉之環

腰:在腰間佩戴D.父母歲有裘葛之遺

遺:贈送10.(本題3分)下面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A.媵人持湯沃灌B.燁然若神人C.同舍生皆被綺繡D.縣官日有廩稍之供11.(本題3分)下面對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是宋濂寫給同鄉晚輩馬君則的一篇臨別贈言,即贈序,意在勉勵后輩努力學習。B.選文第①段先寫自然環境嚴酷,再寫物質條件匱乏,表現出求學的“勤且艱”。C.選文通過作者與“同舍生”“太學生”學習條件的對比,表現了作者對他們的羨慕之情。D.本文層次分明,情意懇切,詞暢理達,敘述個人早年虛心求教和勤苦學習的經歷。第Ⅱ卷(91分)二、古詩文默寫(本大題共1小題,共6分)12.(本題6分)請根據原文或提示,將下面古詩文補充完整。(6分)(1)非淡泊無以明志,。(諸葛亮《誡子書》)(2)潮平兩岸闊,。(王灣《次北固山下》)(3)馬上相逢無紙筆,。(岑參《逢入京使》)(4)。鬢微霜,又何妨!(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5)《過零丁洋》中,表現詩人文天祥忠貞為國、視死如歸的決心以及崇高民族氣節的詩句是:“?。”三、課外文言文閱讀(本大題共3小題,共7分)(本題7分)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題。男兒讀書,本為致君澤民,然四十而仕,尚未為遲。吾兒年方三十,不過君恩高厚,邀幸①成名,何德能才,而能居此?交友日益多,志氣日益損,閱歷未深,而遽服②官,實非載福之道。為父平日所以不言者,恐阻汝壯志,長汝暮氣③。今吾兒既日知汲長綆短④,思告假回籍,孝以事母,靜以修學,實先得吾心,又何阻為?惟有一言囑汝者,服官時應時時作歸計,勿貪利祿,勿戀權位;而一旦歸家,則又應時時作用世計,勿兒女情長,勿荒棄學業,須磨勵自修,以為一旦之用。(節選自林則徐《訓長子汝舟》)【注釋】①邀幸:僥幸。②遽服:就擔當。③暮氣:萎靡不振的精神狀態。④汲長綆短:綆,汲水用的繩子;汲,從井里打水。吊桶的繩子短,打不了深井里的水。比喻能力薄弱,難以擔任艱巨的任務。13.(2分)解詞。(1)恐阻汝壯志

恐:

(2)孝以事母

事:14.(2分)請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為父平日所以不言者,恐阻汝壯志,長汝暮氣。15.(3分)作為父親,林則徐對兒子有何期待?四、文學作品閱讀(本大題共4小題,共15分)(本題15分)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題。30年的重量①時至歲末,要我參加的多種社會文化活動突然擁塞在一起,因此我也變得“重要”起來,一位朋友甚至夸張地說,他幾乎能從報紙的新聞上排出我最近的日程表。難道真是這樣了?我只感到渾身空蕩蕩、虛飄飄。②實在想不到,在接不完的電話中,生愕愕地插進來一個蒼老的聲音。待對方報清了名字,我不由自主地握著話筒站起身來!那是我30年前讀中學時的語文老師穆尼先生。他在電話中說,30年前的春節,我曾與同班同學曹齊合作,畫了一張賀年片送給他。那張賀年片已在“文革”初抄家時遺失,老人說:“你們能不能補畫一張送我,作為我晚年最珍貴的收藏?”老人的聲音,誠懇得有點顫抖。③放下電話,我立即斷定,這將是我繁忙的歲末活動中最有意義的一件事。④我呆坐在書桌前,腦海中出現了60年代初歡樂而清苦的中學生活。那時候,中學教師中很奇異地隱藏著許多出色的學者,記得初中一年級我們自修課的督課老師竟是著名學者鄭逸梅先生,現在說起來簡直有一種奢侈感。到高中換了一所學校,依然學者林立。我的英語老師孫玨先生對英語和中國古典文學的雙重造詣,即便在今天的大學教師中也不多見。穆尼先生也是一位見過世面的人,至少當時我們就在舊書店里見到過他在青年時代出版的三四本著作,不知什么原因躲在中學里當個語文教師。記得就在他教我們語文時,我的作文在全市比賽中得了大獎,引得外校教師紛紛到我們班來聽課。穆尼老師來勁了,課程內容越講越深,而且專挑一些特別難的問題當場向我提問。我幾乎一次也答不出來,情景十分尷尬。我在心中抱怨:穆尼老師:你明知道有那么多人聽課,向我提這么難的問題為什么不事先打個招呼呢!后來終于想通:這便是學者,半點機巧也不會。⑤哪怕是再稚嫩的目光,也能約略辨識學問和人格的亮度。我們當時才十四五歲吧,一直傻傻地想著感激這些老師的辦法。憑孩子們的直覺,這些老師當時似乎都受著或多或少的政治牽累,日子過得很不順心。到放寒假,終于有了主意,全班同學約定在大年初一到所有任課老師家拜年。那時的中學生是買不起賀年片的,只能湊幾張白紙自己繪制,然后成群結隊地一家家徒步送去。說好了,什么也不能吃老師家的,怯生生地敲開門,慌忙捧上土土的賀年片,囁嚅地說上幾句就走。老師不少,走得渾身冒汗。節日的街道上,一隊匆匆的少年朝拜者。⑥我和曹齊代表全班同學繪制賀年片。曹齊當時就畫得比我好,總該是他畫得多一點,我負責寫字。不管畫什么,寫什么,也超不出10多歲的中學生的水平。但是,就是那點稚拙的涂劃,竟深深地鐫刻在一位長者的心扉間,把30年的歲月都刻穿了。⑦今日的曹齊,已是一位知名的書畫家,在一家美術出版社供職。我曾看到書法選集乃至月歷上印有他的作品,畫廊上也有他的畫展。當他一聽到穆尼老師的要求,和我一樣,把手上的工作立即停止,選出一張上好宣紙,恭恭敬敬畫上一幅賀歲清供,然后迅速送到我的學院。我早已磨好濃濃一硯墨,在畫幅上端滿滿寫上事情的始末,蓋上印章,再送去精細裱裝。現在,這卷書畫已送到穆尼老師手上。⑧老師,請原諒,我們已經忘記了30年前的筆墨,失落了那番不能復制的純凈,只得用兩雙中年人的手,卷一卷30年的酸甜苦辣給你。在你面前,為你執筆,我們頭上一切名號、頭銜全都抖落了,只剩下兩個赤誠的學生。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才能超拔煩囂,感悟到某種跨越時空的人間至情。⑨憑借著這種至情,我有資格以30年前的中學生的身份對今天的青少年朋友說:記住,你們或許已在創造著某種永恒。你們每天所做的事情中,有一些立即就會后悔,有一些卻有穿越幾十年的重量。(作者:余秋雨,選自《開花的課桌——當代散文佳作選讀》)16.(4分)請簡要分析“賀年片”在文中的作用。17.(3分)請從描寫的角度賞析第④段中畫橫線的句子。我在心中抱怨:穆尼老師:你明知道有那么多人聽課,向我提這么難的問題為什么不事先打個招呼呢!后來終于想通:這便是學者,半點機巧也不會。18.(4分)文章第④⑤⑥段運用了哪種記敘順序?請結合內容分析表達作用。19.(4分)通讀全文,說說文章為什么取題為《30年的重量》。五、綜合性學習與名著閱讀(本大題共4小題,共13分)(一)(本題5分)綜合性學習【材料一】某學校為了解垃圾分類知識的普及情況,隨機調查了部分學生,如圖是調查數據柱狀圖。【材料二】日本是世界上人均垃圾生產量最少的國家,每年只有410公斤;也是世界上垃圾分類回收做得最好的國家。每家都有分類垃圾箱,人們在家就可以輕易地給垃圾分類;同時,扔垃圾還要分日子:可燃垃圾(包括果皮、菜渣等)是每周一、三、五扔;每周二可扔舊報紙;每月第四個周一可扔不可燃垃圾,如電池等。【材料三】英國每個家庭都有3個垃圾箱:黑色,裝普通生活垃圾;綠色,裝花園及廚房的垃圾;黑色小箱子,裝玻璃瓶、易拉罐等可回收物。社區會安排三輛不同的垃圾車每周一次將其運走。普通生活垃圾主要是填埋,花園及廚房的垃圾用作堆肥,眼鏡、家具等42種垃圾則由專門機構定期回收。【材料四】瑞士每年垃圾產量總體上在增長,但送入焚燒廠的垃圾量在減少,可回收利用垃圾量不斷增加。其城市固體垃圾總的回收率已達40%以上,塑料飲料瓶、鋁質易拉罐、紙、玻璃的回收率在70%以上。在許多超級市場都設有易拉罐和玻璃瓶自動回收機,顧客喝完飲料將易拉罐和玻璃瓶投入其中,機器便會吐出收據,顧客憑收據可以領取一小筆錢。垃圾清運公司由三家民間團體聯合組成,他們發給每戶居民四種纖維袋,分別盛放可以再利用的廢紙、廢金屬、廢玻璃瓶和廢纖維。公司利用特制的廢棄物回收車每月登門收集一次,對其他垃圾則是每周一次。此外在公寓、旅館等公共住宅區,也都設有專門的收集裝置。20.(2分)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材料一其主要信息。21.(3分)請你綜合以上材料,概括出一些國家在垃圾分類方面的三條先進經驗。(二)名著閱讀(8分)22.(4分)請根據閱讀積累,在下面表格的橫線處填寫相應的作品或人物。(4分)

作品人物文段《鋼鐵是怎樣煉成的》(1)(1)注視著走過來的朱赫來和那個士兵,心里非常亂,想不出主意。“怎么辦呢?”在最后一分鐘,他驟然想起了他衣袋里的手槍。等他們從他身邊走過的時候,他就對準那兵士的后背打一槍,這樣那人就可以自由了!《_2_》羅切斯特你(羅切斯特)以為,因為我窮、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沒有靈魂沒有心嗎?你想錯了!——我的靈魂跟你的一樣,我的心也跟你的究全一樣!《西游記》(3)那婦人喚名羅剎女,又叫做(3)。他的那芭蕉扇本是昆侖山后,自混沌開辟以來,天地產成的一個靈寶,乃太陰之精葉,故能滅火氣。假若扇著人,要飄八萬四千里,方息陰風。《儒林外史》(4)趙氏分開眾人,走上前道:“老爺!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為那盞燈里點的是兩莖燈草,不放心,恐費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莖就是了。”說罷,忙走去挑掉一莖;眾人看(4)時,點一點頭,把手垂下,登時就沒了氣。(1)

(2)

(4)

(3)23.(4分)魯迅盛贊《儒林外史》在諷刺藝術上“無一貶詞,而情偽畢露”。請閱讀下面的選段和批注,結合小說的人物形象塑造,賞析《儒林外史》的諷刺筆法。【原文】趙氏慌忙揩揩眼淚,走近上前道:“爺,別人說的都不相干,只有我曉得你的意思!你是為那燈盞里點的是兩莖燈草,不放心,恐費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莖就是了。”說罷,忙走去挑掉一莖。眾人看A時,點一點頭,把手垂下,登時就沒了氣。【批注】“無一貶詞,而情偽畢露”:意為不用貶義詞語,運用某種特定的表現手法,在平靜的敘述描寫中,讓反面人物的丑態躍然紙上。(1)原文中的A是誰?簡要概括一下這個故事情節的名稱。

(2)請結合批注,結合人物形象的特點,賞析此情節所體現的諷刺藝術。六、作文(本大題共1小題,共50分)24.人生是一場旅程,我們會在這段旅程中面臨各種選擇。不同的選擇,會有不同的生活軌跡、不同的結果和命運。而在這個選擇的過程中,我們會經歷各種掙扎和猶豫,因為我們不知道哪個選擇才是最好的,所以選擇需要勇氣和智慧。在生活中,你曾面臨過怎樣的選擇?請自擬題目,寫一篇記敘文。要求:(1)除詩歌、戲劇外,體裁不限;(2)表達真情實感,不得套寫、抄襲;(3)文章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4)字數在600字以上。2025年中考語文預測模擬試卷2·教師版(考試時間:120分鐘,分值:120分)第I卷(29分)一、(本大題共11小題,共29分。1~4小題,每題2分;5~11小題,每題3分)(一)積累與運用1.(本題2分)下面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飛竄(cuàn)

稱職(chèn)

酣然入夢(hān)B.娉(pīn)婷

偵緝(jī)

冠(guān)冕堂皇C.曲(qǔ)解

胚(pī)芽

嘮嘮叨(dāo)叨D.兩棲(qī)

哄(hōng)笑

如坐針氈(zān)【答案】A【詳解】本題考查字音。B.娉(pīn)婷——pīng;C.曲(qǔ)解——qū,胚(pī)芽——pēi;D.如坐針氈(zān)——zhān;故選A。2.(本題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最優體驗是由我們自己締造的。對一個孩子而言,也許就是用發抖的小手將最后一塊積木到他從未堆過的那么高的塔尖上;對一位運動健將而言,也許就是自己創下的記錄;對一位小提琴家而言,也許就是把一首復雜的樂曲演奏得。A.安放

刷新

出神入化 B.安置

更新

出神入化C.安放

更新

巧妙絕倫 D.安置

刷新

巧妙絕倫【答案】A【詳解】本題考查成語詞語的運用。安放:把東西放在合適的位置上。安置:使事物或人得到適當安排;有著落。根據語境“對一個孩子而言,也許就是用發抖的小手將最后一塊積木到他從未堆過的那么高的塔尖上”可知,此處是指把積木放到塔尖上,應是用“安放”;刷新:刷洗之后使之變新,比喻突破舊的而創造出新的。更新:去掉舊的,新的產生。根據語境“對一位運動健將而言,也許就是自己創下的記錄”可知,此處是用于表述運動員創下比之前更好的新的成績,應使用“刷新”;出神入化:形容技藝達到了非常高超的境界。巧妙絕倫:指精巧奇妙到了極點,在同類事物中沒有能與之相比的。根據語境“對一位小提琴家而言,也許就是把一首復雜的樂曲演奏得”可知,此處用于描寫音樂家演奏技巧非常的高超,應使用“出神入化”;故選A。3.(本題2分)下面語段里有語病的一項是(

)①現在,中國網絡文學是中國文化海外傳播的新名片。②2月26日,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發布了《2023中國網絡文學發展研究報告》。③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底,中國網絡文學作者規模達2405萬,用戶數量更是超過5.37億以上。④按照10.79億的網民規模來算,我國網民近一半是網絡文學用戶。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答案】C【詳解】本題考查語病辨識與修改。第③句“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底,中國網絡文學作者規模達2405萬,用戶數量更是超過5.37億以上”語病是前后矛盾(或成分贅余),刪掉“超過”或“以上”。故選C。4.(本題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內的標點符號,最恰當的一項是(

)中國的知識分子心懷“內圣外王”的理想。“內圣”的過程就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之后就是“外王”□齊家、治國、平天下。由家而國,由國而天下,知識分子對于“國”有著靈魂深處的牽絆。他們燃燒的愛國熱情,如荒原之火,點亮了國人的內心□如陳釀美酒,沉醉了國人的情懷。A.,。; B.,——; C.、。, D.、——;【答案】D【詳解】本題考查標點符號的使用。“格物”與后文“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屬于并列關系,因此其后應用頓號;“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對“外王”的解釋說明,因此“外王”后應用破折號;“如荒原之火,點亮了國人的內心”與“如陳釀美酒,團結著國人之心”是并列對偶句,所以“點亮了國人的內心”后是分號;故選D。(二)詩詞鑒賞5.(本題3分)下面對《望岳》一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A.開篇以問答的形式,表明泰山的青色在齊魯廣大區域內都能望見,表現泰山雄偉闊大的氣勢。這是從遠望的角度寫泰山的高大和歷史悠久。B.中間四句寫仰望泰山所見,“割”字寫出了泰山參天矗立的雄姿,使靜止的山峰充滿活力。“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則由動景轉為靜景,寫望時的全神貫注,浮想聯翩。C.“會當”“凌”表現出登臨的決心和豪邁氣概,這是詩人樂觀自信、積極向上精神的形象體現。D.“望”字貫穿全篇,一二句仰望泰山整體,中間四句仰望泰山周圍,后兩句把“望岳”轉向“岳望”,表現青年詩人遠大的志向和廣闊的胸懷。【答案】B【詳解】本題考查詩歌內容理解。B.“由動景轉為靜景”錯誤。“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兩句的意思是:大自然將神奇和秀麗集中于泰山,山南山北,分出清晨黃昏,截然不同。這兩句寫近望中所見泰山的神奇秀麗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靜景;“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的意思是:層云生起,使心胸震蕩,張大眼睛遠望飛鳥歸林。這兩句詩由靜景轉為動景,這是細望之景,蘊藏著詩人對祖國河山的熱愛;故選B。(三)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9分)閱讀《“小蠻腰”緣何不怕雷擊》一文,完成下面小題。“小蠻腰”緣何不怕雷擊①前不久,廣州遭遇持續性強降雨天氣并伴有雷暴大風。其間,俗稱“小蠻腰”的廣州塔因一個小時內6次被雷擊而受到廣泛關注。②那么,為何廣州塔在如此頻繁的雷擊下依舊安然無恙?③其實,廣州塔并非被動承受雷擊,而是主動“接閃”,將雷電迅速泄流到大地,保護建筑物和相關人員安全。④資料顯示,廣州塔塔身主體高454米,天線桅桿高146米,總高度600米。自建成以來,每當出現雷雨天氣,許多市民都能看到廣州塔與“火龍”對接的震撼畫面。⑤廣州屬于雷電高發區,廣州塔建設人員在設計階段就格外關注防雷保護,建立了防雷保護體系。在天線桅桿上,建設人員安裝了防雷接閃裝置,并在塔身頂部設計了避雷網格。這些和塔身金屬鋼外筒、塔底接地網格共同組成雷電傳導線路。當雷電出現,云層傳來的電流可沿天線桅桿傳至避雷網格,再沿塔身金屬鋼外筒、塔底接地網格傳到地下,使塔身免受傷害。⑥除了塔頂,廣州塔側面也面臨雷電威脅。為保障塔側安全,塔身各樓層金屬欄桿、金屬門窗和玻璃幕墻等都直接與塔身防雷裝置聯結,且聯結點不少于兩處,確保電流可順著防雷裝置被引至地面。廣州塔還配備了雷電預警系統,能實時連續監測附近雷暴云產生的大氣電場,以及云閃和地閃的發生情況。⑦廣州塔防雷設計超過了現有建筑防雷技術標準。有網友提出,既然廣州塔能引雷入地,可否將這部分雷電利用起來?對此,廣州塔有關人員說,由于雷電瞬間功率大、釋放時間短,目前技術上無法對其加以利用。6.(本題3分)下列對選文主要內容的概括,最恰當的一項是(

)A.介紹廣州塔的俗稱。B.介紹廣州塔前不久多次遭到雷擊。C.介紹廣州塔不怕雷擊的原因。D.介紹廣州塔側面也面臨雷電威脅。7.(本題3分)下列對文中畫線句所使用的說明方法的理解,最恰當的一項是(

)A.運用了引用的說明方法,“資料顯示”表明作者對塔身的高度持懷疑的態度。B.運用列數字的說明方法,依次介紹塔身主體、天線桅桿和廣州塔總體的高度。C.運用做比較的說明方法,將塔身主體與天線桅桿對比,突出兩者高度差異大。D.運用摹狀貌的說明方法,生動說明廣州塔高度高,在雷電高發區施工難度大。8.(本題3分)下列說法不符合選文意思的一項是(

)A.選文第②段用一設問,激發讀者閱讀趣,引出后文對廣州塔建設過程的介紹。B.選文在介紹廣州塔防雷保護時,重點介紹了塔頂與塔側面防雷的具體措施。C.廣州塔防雷設計超過現有建筑防雷技術標準,但目前還無法對雷電加以利用。D.此文準確、平實的語言里,飽含了作者為我國建筑取得的成就而自豪的情感。【答案】6.C7.B8.A【解析】6.本題考查理解概括文章內容。結合第①段“俗稱‘小蠻腰’的廣州塔因一個小時內6次被雷擊而受到廣泛關注”由現象引出問題:為何廣州塔在如此頻繁的雷擊下依舊安然無恙?后文③段介紹廣州塔不怕雷擊的原因:廣州塔并非被動承受雷擊,而是主動“接閃”,將雷電迅速泄流到大地,保護建筑物和相關人員安全。④⑤⑥段介紹了塔頂與塔側面防雷的具體措施。由此總結選文主要介紹廣州塔不怕雷擊的原因;故選C。7.本題考查說明方法及作用。劃線句“廣州塔塔身主體高454米,天線桅桿高146米,總高度600米”中的數據表明,運用列數字的說明方法,依次介紹塔身主體、天線桅桿和廣州塔總體的高度。使說明更形象、更準確;故選B。8.本題考查劣跡內容。A.“引出后文對廣州塔建設過程的介紹”有誤。選文第②段用一設問,引出后文對廣州塔不怕雷擊原因的介紹;故選A。(四)課內文言文閱讀(本題9分)閱讀《送東陽馬生序》節選內容,回答各題。送東陽馬生序(節選)宋濂①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今雖耄老,未有所成,猶幸預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寵光,綴公卿之后,日侍坐備顧問,四海亦謬稱其氏名,況才之過于余者乎?②今諸生學于太學,縣官日有廩稍之供,父母歲有裘葛之遺,無凍餒之患矣;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無奔走之勞矣;有司業、博士為之師,未有問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書,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錄,假諸人而后見也。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9.(本題3分)下面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媵人持湯沃灌

湯:熱水B.主人日再食

食:食物C.腰白玉之環

腰:在腰間佩戴D.父母歲有裘葛之遺

遺:贈送10.(本題3分)下面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A.媵人持湯沃灌B.燁然若神人C.同舍生皆被綺繡D.縣官日有廩稍之供11.(本題3分)下面對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是宋濂寫給同鄉晚輩馬君則的一篇臨別贈言,即贈序,意在勉勵后輩努力學習。B.選文第①段先寫自然環境嚴酷,再寫物質條件匱乏,表現出求學的“勤且艱”。C.選文通過作者與“同舍生”“太學生”學習條件的對比,表現了作者對他們的羨慕之情。D.本文層次分明,情意懇切,詞暢理達,敘述個人早年虛心求教和勤苦學習的經歷。【答案】9.B10.C11.C【分析】9.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象。B.解釋不正確。“主人日再食”意思是:旅店老板每天供應兩頓飯。“食”,名詞用作動詞,吃;而非“食物”。故選B。10.本題考查通假字。C.“同舍生皆被綺繡”意思是:同客舍的人都穿著華麗的衣服。被,同“披”,穿。故選C。11.本題考查內容理解。根據①段“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可知,作者在“同舍生”面前并無羨慕的意思;結合②段“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可知,作者通過與“同舍生”“太學生”學習條件的對比,是在勉勵馬上刻苦學習。故選C。【點睛】參考譯文當我外出求師的時候,背著書箱,拖著鞋子,行走在深山峽谷之中。隆冬時節,刮著猛烈的寒風,雪有好幾尺深,腳上的皮膚受凍裂開都不知道。回到客舍,四肢僵硬動彈不得。服侍的人拿著熱水為我洗浴,用被子裹著我,很久才暖和起來。寄居在旅店里,旅店老板每天供應兩頓飯,沒有新鮮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客舍的人都穿著華麗的衣服,戴著用紅色帽帶和珠寶裝飾的帽子,腰間掛著白玉環,左邊佩戴寶刀,右邊掛著香囊,光彩鮮明,像神仙一樣;我卻穿著破舊的衣服處于他們之間,但我毫無羨慕的心。因為心中有足以快樂的事情,所以不覺得吃的、穿的享受不如別人。我求學的辛勤和艱苦大概就是像這個樣子。如今我雖已年老,沒有什么成就,但所幸還得以置身于君子的行列中,承受著天子的恩寵榮耀,追隨在公卿之后,每天陪侍著皇上,聽候詢問,天底下也不適當地稱頌自己的姓名,更何況才能超過我的人呢?如今的學生們在太學中學習,朝廷每天供給膳食,父母每年都贈給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沒有凍餓的憂慮了;坐在大廈之下誦讀詩書,沒有奔走的勞苦了;有司業和博士當他們的老師,沒有詢問而不告訴,求教而無所收獲的了;凡是所應該具備的書籍,都集中在這里,不必再像我這樣用手抄錄,從別人處借來然后才能看到了。他們中如果學業有所不精通,品德有所未養成的,不是天賦、資質低下,而是用心不如我這樣專一,難道可以說是別人的過錯嗎!第Ⅱ卷(91分)二、古詩文默寫(本大題共1小題,共6分)12.(本題6分)請根據原文或提示,將下面古詩文補充完整。(6分)(1)非淡泊無以明志,。(諸葛亮《誡子書》)(2)潮平兩岸闊,。(王灣《次北固山下》)(3)馬上相逢無紙筆,。(岑參《逢入京使》)(4)。鬢微霜,又何妨!(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5)《過零丁洋》中,表現詩人文天祥忠貞為國、視死如歸的決心以及崇高民族氣節的詩句是:“?。”【答案】非寧靜無以致遠風正一帆懸憑君傳語報平安酒酣胸膽尚開張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詳解】本題考查名句默寫。默寫題作答時,一是要透徹理解詩文的內容;二是要認真審題,找出符合題意的詩文句子;三是答題內容要準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寫錯字。本題中的“致、懸、憑、酣、膽、丹、汗”等字詞容易寫錯。三、課外文言文閱讀(本大題共3小題,共7分)(本題7分)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題。男兒讀書,本為致君澤民,然四十而仕,尚未為遲。吾兒年方三十,不過君恩高厚,邀幸①成名,何德能才,而能居此?交友日益多,志氣日益損,閱歷未深,而遽服②官,實非載福之道。為父平日所以不言者,恐阻汝壯志,長汝暮氣③。今吾兒既日知汲長綆短④,思告假回籍,孝以事母,靜以修學,實先得吾心,又何阻為?惟有一言囑汝者,服官時應時時作歸計,勿貪利祿,勿戀權位;而一旦歸家,則又應時時作用世計,勿兒女情長,勿荒棄學業,須磨勵自修,以為一旦之用。(節選自林則徐《訓長子汝舟》)【注釋】①邀幸:僥幸。②遽服:就擔當。③暮氣:萎靡不振的精神狀態。④汲長綆短:綆,汲水用的繩子;汲,從井里打水。吊桶的繩子短,打不了深井里的水。比喻能力薄弱,難以擔任艱巨的任務。13.(2分)解詞。(1)恐阻汝壯志

恐:

(2)孝以事母

事:14.(2分)請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為父平日所以不言者,恐阻汝壯志,長汝暮氣。15.(3分)作為父親,林則徐對兒子有何期待?【答案】13.擔心侍奉14.我平時不說(太多),是因為擔心(我的話語)會阻礙你的雄心壯志,滋長你萎靡不振的精神狀態。15.林則徐對兒子告假回家表示贊賞;同時告訴兒子當官應該時時做好回家鄉的謀劃,不要貪圖功名利祿,不要貪戀權勢、地位;在家時也不要忘記治學。【解析】13.本題考查字義。(1)句意:擔心阻礙你偉大的志向。恐,擔心。(2)句意:用孝順來侍奉母親。事,侍奉。14.本題考查文言翻譯。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直譯為主,意譯為輔。重點詞語:所以:……的原因。恐:擔心。阻:阻礙,妨礙。汝:你。暮氣:萎靡不振的精神狀態。15.本題考查內容理解與概括。根據“今吾兒既日知汲長綆短,思告假回籍,孝以事母,靜以修學,實先得吾心”(現在我的兒子已經知道自己能力薄弱,難以擔當艱巨的任務,想請假回到老家,用孝順來侍奉母親,精神貫注專一來治學,實在是得我心)可知,林則徐對兒子告假回家表示贊賞;根據“惟有一言囑汝者服官時應時時作歸計,勿貪利祿,勿戀權位”(只有一句話要叮囑你:當官時應該時時做好回家鄉的謀劃,不要貪圖功名利祿,不要貪戀權勢地位)可知,告訴兒子當官應該時時做好回家鄉的謀劃,不要貪圖功名利祿,不要貪戀權勢、地位;根據“而一旦歸家,則又應時時作用世計,勿兒女情長,勿荒棄學業,須磨勵自修,以為一旦之用”(而且有朝一日一旦回家鄉了,就又應該時時做好為世所用的謀劃。不要沉湎于兒女情長,不要荒廢學業,須經受磨礪修養自己的德行)可知,叮囑兒子在家時也不要忘記治學。【點睛】參考譯文:男兒讀書,本來是為向君王(表達忠義),為百姓(謀求恩惠),那么四十歲再做官,也不算晚。我的兒子年紀正當三十,不過(依靠)皇恩浩蕩,僥幸成名,有什么德行和才能,才能(身)居此處?交(的)朋友一天天增多,志氣一天天減少,閱歷還不深,就擔當官職,(這)實在不是承載福氣的方法。作為父親平時之所以沒有說,是擔心阻礙你偉大的志向,滋長你萎靡不振的精神狀態。現在我的兒子已經知道(自己)能力薄弱,難以擔當艱巨的任務,想請假回到老家,用孝順來侍奉母親,精神貫注專一來治學,實在是得我心,(我)又怎么能去阻礙呢?只有一句話要叮囑你:當官時應該時時做好回家鄉的謀劃,不要貪圖功名利祿,不要貪戀權勢地位;而且有朝一日一旦回家鄉了,就又應該時時做好為世所用的謀劃。不要(沉湎于)兒女情長,不要荒廢學業,須經受磨礪修養自己的德行,以備一時之用。四、文學作品閱讀(本大題共4小題,共15分)(本題15分)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題。30年的重量①時至歲末,要我參加的多種社會文化活動突然擁塞在一起,因此我也變得“重要”起來,一位朋友甚至夸張地說,他幾乎能從報紙的新聞上排出我最近的日程表。難道真是這樣了?我只感到渾身空蕩蕩、虛飄飄。②實在想不到,在接不完的電話中,生愕愕地插進來一個蒼老的聲音。待對方報清了名字,我不由自主地握著話筒站起身來!那是我30年前讀中學時的語文老師穆尼先生。他在電話中說,30年前的春節,我曾與同班同學曹齊合作,畫了一張賀年片送給他。那張賀年片已在“文革”初抄家時遺失,老人說:“你們能不能補畫一張送我,作為我晚年最珍貴的收藏?”老人的聲音,誠懇得有點顫抖。③放下電話,我立即斷定,這將是我繁忙的歲末活動中最有意義的一件事。④我呆坐在書桌前,腦海中出現了60年代初歡樂而清苦的中學生活。那時候,中學教師中很奇異地隱藏著許多出色的學者,記得初中一年級我們自修課的督課老師竟是著名學者鄭逸梅先生,現在說起來簡直有一種奢侈感。到高中換了一所學校,依然學者林立。我的英語老師孫玨先生對英語和中國古典文學的雙重造詣,即便在今天的大學教師中也不多見。穆尼先生也是一位見過世面的人,至少當時我們就在舊書店里見到過他在青年時代出版的三四本著作,不知什么原因躲在中學里當個語文教師。記得就在他教我們語文時,我的作文在全市比賽中得了大獎,引得外校教師紛紛到我們班來聽課。穆尼老師來勁了,課程內容越講越深,而且專挑一些特別難的問題當場向我提問。我幾乎一次也答不出來,情景十分尷尬。我在心中抱怨:穆尼老師:你明知道有那么多人聽課,向我提這么難的問題為什么不事先打個招呼呢!后來終于想通:這便是學者,半點機巧也不會。⑤哪怕是再稚嫩的目光,也能約略辨識學問和人格的亮度。我們當時才十四五歲吧,一直傻傻地想著感激這些老師的辦法。憑孩子們的直覺,這些老師當時似乎都受著或多或少的政治牽累,日子過得很不順心。到放寒假,終于有了主意,全班同學約定在大年初一到所有任課老師家拜年。那時的中學生是買不起賀年片的,只能湊幾張白紙自己繪制,然后成群結隊地一家家徒步送去。說好了,什么也不能吃老師家的,怯生生地敲開門,慌忙捧上土土的賀年片,囁嚅地說上幾句就走。老師不少,走得渾身冒汗。節日的街道上,一隊匆匆的少年朝拜者。⑥我和曹齊代表全班同學繪制賀年片。曹齊當時就畫得比我好,總該是他畫得多一點,我負責寫字。不管畫什么,寫什么,也超不出10多歲的中學生的水平。但是,就是那點稚拙的涂劃,竟深深地鐫刻在一位長者的心扉間,把30年的歲月都刻穿了。⑦今日的曹齊,已是一位知名的書畫家,在一家美術出版社供職。我曾看到書法選集乃至月歷上印有他的作品,畫廊上也有他的畫展。當他一聽到穆尼老師的要求,和我一樣,把手上的工作立即停止,選出一張上好宣紙,恭恭敬敬畫上一幅賀歲清供,然后迅速送到我的學院。我早已磨好濃濃一硯墨,在畫幅上端滿滿寫上事情的始末,蓋上印章,再送去精細裱裝。現在,這卷書畫已送到穆尼老師手上。⑧老師,請原諒,我們已經忘記了30年前的筆墨,失落了那番不能復制的純凈,只得用兩雙中年人的手,卷一卷30年的酸甜苦辣給你。在你面前,為你執筆,我們頭上一切名號、頭銜全都抖落了,只剩下兩個赤誠的學生。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才能超拔煩囂,感悟到某種跨越時空的人間至情。⑨憑借著這種至情,我有資格以30年前的中學生的身份對今天的青少年朋友說:記住,你們或許已在創造著某種永恒。你們每天所做的事情中,有一些立即就會后悔,有一些卻有穿越幾十年的重量。(作者:余秋雨,選自《開花的課桌——當代散文佳作選讀》)16.(4分)請簡要分析“賀年片”在文中的作用。17.(3分)請從描寫的角度賞析第④段中畫橫線的句子。我在心中抱怨:穆尼老師:你明知道有那么多人聽課,向我提這么難的問題為什么不事先打個招呼呢!后來終于想通:這便是學者,半點機巧也不會。18.(4分)文章第④⑤⑥段運用了哪種記敘順序?請結合內容分析表達作用。19.(4分)通讀全文,說說文章為什么取題為《30年的重量》。【答案】16.“賀年片”是貫穿全文的線索(或:串聯起全文,成為連接師生情感的紐帶),老師打電話索要“賀年片”,“我”回憶中學時為老師們制作·賀年片”,“我”找曹齊重新繪制·賀年片”,文章的結構完整緊湊。“賀年片”象征著作者和同學們對老師們的敬愛和感激之情,表達了師生間的深厚情誼。17.示例:這段話是“我”的心理描寫。寫出了“我”在面對老師提問時答不出來時的尷尬和困惑,也表達出“我”在成長過程中的思考和領悟,贊美了老師對學生成長的影響力和教育的意義。18.示例:插敘。回憶中學時同學們與老師之間的互動和親近,展現了師生關系的友好,表現出作者等人對老師們的感激與懷念之情。豐富了文章內容,增強文章的可讀性。19.示例:標題“30年的重量”,其真正含義是指學生與老師之間跨越30年的時空的人間至情,突出了時間的跨度和老師及學生們對這份情感的珍視。“30年的重量”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或:用時間與重量相結合;或:把抽象的感情賦予重量),具有很強的震撼力(感染力、表現力皆可),能夠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解析】16.本題考查線索的作用。可以從內容與結構兩個方面來回答。內容上,根據第②段“你們能不能補畫一張送我,作為我晚年最珍貴的收藏?”,第⑤段“我們當時才十四五歲吧,一直傻傻地想著感激這些老師的辦法”,第⑧段“在你面前,為你執筆,我們頭上一切名號、頭銜全都抖落了,只剩下兩個赤誠的學生。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才能超拔煩囂,感悟到某種跨越時空的人間至情”可知,“賀年片”象征著作者和同學們對老師們的感激之情和對他們的尊敬。即使時隔多年,無論是送“賀年片”的“我們”,還是收“賀年片”的老師,他們都記得曾經發生的事情,雖然這些賀年片只是簡單的手工制作,但它們代表了作者和同學們的心意和祝福,表達了他們對老師們的敬愛和感謝之情;結構上,“賀年片”是貫穿全文的線索,全文圍繞“賀年片”寫了老師打電話索要“賀年片”,“我”找曹齊重新繪制賀年片”等內容,“賀年片”成為連接師生情感的紐帶,文章結構完整且緊湊。17.本題考查賞析重要語句。根據“我幾乎一次也答不出來,情景十分尷尬。我在心中抱怨”可知,這是屬于對“我”的心理描寫。一方面,通過對穆尼老師提問,“我”回答不上來場景的回憶,展示了作者在面對學者的提問時的尷尬和困惑。“穆尼老師,你明知道有那么多人聽課,向我提這么難的問題為什么不事先打個招呼呢!后來終于想通:這便是學者,半點機巧也不會”,表達了“我”對穆尼老師不愿弄虛作假、保持本真的品質的理解和敬佩。這段心理描寫,能引起讀者的思考,在“我”的“抱怨”“想通”的過程中,讓讀者內心也產生了共鳴。18.本題考查記敘順序。根據第④⑤段“我呆坐在書桌前,腦海中出現了60年代初歡樂而清苦的中學生活”“我們當時才十四五歲吧”可知,這里是對小時候中學生活的回憶,屬于插敘。通過插敘中學時作者與老師之間的相處,回憶自己帶領同學給老師送“賀年片”的內容,表現出當時師生關系的友好,解釋了為什么時隔多年老師穆尼先生還會向“我”索要“賀年片”,并為下文“我”與曹齊一起重繪“賀年片”做鋪墊,表現出作者等人對老師們的感激與懷念之情,同時使文章內容更加豐富,提高文章的閱讀吸引力。19.本題考查標題的作用。根據第⑧段“老師,請原諒,我們已經忘記了30年前的筆墨,失落了那番不能復制的純凈,只得用兩雙中年人的手,卷一卷30年的酸甜苦辣給你。在你面前,為你執筆,我們頭上一切名號、頭銜全都抖落了,只剩下兩個赤誠的學生。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才能超拔煩囂,感悟到某種跨越時空的人間至情”可知,標題“30年的重量”運用了比喻的修辭,其真正含義是指“我”與老師之間穿越了30年的赤誠的人間真情。“30年的重量”用時間與重量相結合,十分新穎,突出了時間的跨度和對師生情感的珍視,提高文章的閱讀吸引力。五、綜合性學習與名著閱讀(本大題共4小題,共13分)(一)(本題5分)綜合性學習【材料一】某學校為了解垃圾分類知識的普及情況,隨機調查了部分學生,如圖是調查數據柱狀圖。【材料二】日本是世界上人均垃圾生產量最少的國家,每年只有410公斤;也是世界上垃圾分類回收做得最好的國家。每家都有分類垃圾箱,人們在家就可以輕易地給垃圾分類;同時,扔垃圾還要分日子:可燃垃圾(包括果皮、菜渣等)是每周一、三、五扔;每周二可扔舊報紙;每月第四個周一可扔不可燃垃圾,如電池等。【材料三】英國每個家庭都有3個垃圾箱:黑色,裝普通生活垃圾;綠色,裝花園及廚房的垃圾;黑色小箱子,裝玻璃瓶、易拉罐等可回收物。社區會安排三輛不同的垃圾車每周一次將其運走。普通生活垃圾主要是填埋,花園及廚房的垃圾用作堆肥,眼鏡、家具等42種垃圾則由專門機構定期回收。【材料四】瑞士每年垃圾產量總體上在增長,但送入焚燒廠的垃圾量在減少,可回收利用垃圾量不斷增加。其城市固體垃圾總的回收率已達40%以上,塑料飲料瓶、鋁質易拉罐、紙、玻璃的回收率在70%以上。在許多超級市場都設有易拉罐和玻璃瓶自動回收機,顧客喝完飲料將易拉罐和玻璃瓶投入其中,機器便會吐出收據,顧客憑收據可以領取一小筆錢。垃圾清運公司由三家民間團體聯合組成,他們發給每戶居民四種纖維袋,分別盛放可以再利用的廢紙、廢金屬、廢玻璃瓶和廢纖維。公司利用特制的廢棄物回收車每月登門收集一次,對其他垃圾則是每周一次。此外在公寓、旅館等公共住宅區,也都設有專門的收集裝置。20.(2分)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材料一其主要信息。21.(3分)請你綜合以上材料,概括出一些國家在垃圾分類方面的三條先進經驗。【答案】20.多數學生了解垃圾分類知識。21.①家庭按規定完成垃圾分類工作;②專門機構定期清運不同種類垃圾;③根據不同的垃圾類別合理處置;④公共場所設立專門的垃圾分類回收裝置;⑤提高可回收利用垃圾的回收率。【詳解】20.本題考查獲取圖表信息。材料一圖表調查的是“學生了解垃圾分類知識的普及情況”,其中“非常了解”的占11%、“了解的”占“58%”。據此可要概括出力的主要信息:多數學生了解垃圾分類知識。21.本題考查篩選和整合信息。由【材料二】“每家都有分類垃圾箱,人們在家就可以輕易地給垃圾分類;同時,扔垃圾還要分日子”,【材料三】“英國每個家庭都有3個垃圾箱:黑色,裝普通生活垃圾;綠色,裝花園及廚房的垃圾;黑色小箱子,裝玻璃瓶、易拉罐等可回收物”可得出:家庭按規定完成垃圾分類工作。由【材料三】“社區會安排三輛不同的垃圾車每周一次將其運走。普通生活垃圾主要是填埋,花園及廚房的垃圾用作堆肥,眼鏡、家具等42種垃圾則由專門機構定期回收”,【材料四】“垃圾清運公司由三家民間團體聯合組成”“公司利用特制的廢棄物回收車每月登門收集一次,對其他垃圾則是每周一次”可得出:專門機構定期清運不同種類垃圾;根據不同的垃圾類別合理處置。由【材料四】“在許多超級市場都設有易拉罐和玻璃瓶自動回收機,顧客喝完飲料將易拉罐和玻璃瓶投入其中,機器便會吐出收據,顧客憑收據可以領取一小筆錢”可得出:提高可回收利用垃圾的回收率。“此外在公寓、旅館等公共住宅區,也都設有專門的收集裝置”可得出:公共場所設立專門的垃圾分類回收裝置。(二)名著閱讀(8分)22.(4分)請根據閱讀積累,在下面表格的橫線處填寫相應的作品或人物。(4分)

作品人物文段《鋼鐵是怎樣煉成的》(1)(1)注視著走過來的朱赫來和那個士兵,心里非常亂,想不出主意。“怎么辦呢?”在最后一分鐘,他驟然想起了他衣袋里的手槍。等他們從他身邊走過的時候,他就對準那兵士的后背打一槍,這樣那人就可以自由了!《_2_》羅切斯特你(羅切斯特)以為,因為我窮、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沒有靈魂沒有心嗎?你想錯了!——我的靈魂跟你的一樣,我的心也跟你的究全一樣!《西游記》(3)那婦人喚名羅剎女,又叫做(3)。他的那芭蕉扇本是昆侖山后,自混沌開辟以來,天地產成的一個靈寶,乃太陰之精葉,故能滅火氣。假若扇著人,要飄八萬四千里,方息陰風。《儒林外史》(4)趙氏分開眾人,走上前道:“老爺!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為那盞燈里點的是兩莖燈草,不放心,恐費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莖就是了。”說罷,忙走去挑掉一莖;眾人看(4)時,點一點頭,把手垂下,登時就沒了氣。(1)

(2)

(4)

(3)【答案】保爾(保爾?柯察金)簡?愛鐵扇公主(鐵扇仙)嚴監生(嚴大育、嚴致和)【詳解】本題考查名著閱讀識記。(1)由“注視著走過來的朱赫來和那個士兵,心里非常亂,想不出主意”可知文段選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保爾營救朱赫來的情節,此書是前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張篇小說,于1933年寫成。小說通過記敘保爾柯察金的成長道路告訴人們,一個人只有在革命的限難困苦中戰勝敵人也戰勝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國、人民的利益聯系在起的時候,才會創造出奇跡,才會成長為鋼鐵戰士。(2)由“你(羅切斯特)以為,因為我窮、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沒有靈魂沒有心嗎”可知,文段選自《簡?愛》,《簡·愛》是英國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創作的長篇小說,是一部具有自傳色彩的作品,1847年首次出版。該小說講述孤女簡·愛自幼父母雙亡,寄養于舅母家,備受虐待,后被舅母打發到洛伍德義塾(洛伍德學校)去。洛伍德義塾環境惡劣,但她頑強地活了下來。畢業兩年后,簡應聘去當家庭教師謀生。主人羅切斯特性格憂郁、喜怒無常,但經過較長時間接觸,簡發現羅切斯特心地善良,為人正直、剛毅,漸漸對他產生了感情。當他們在教堂舉行婚禮時,簡痛苦地發現,原來羅切斯特有一個瘋妻伯莎·安托瓦妮特·梅森。簡悲傷地離去。后來,與她離散多年的叔父約翰·愛病故,遺贈給她巨額財產。因不能忘情于羅切斯特,她重回故地,才知數月前瘋女人縱火而死,羅切斯特為救她一只眼睛被砸了出來,另一只眼睛發炎也看不見了。簡立刻去向他傾訴衷情,兩人終締良緣。后來,羅切斯特在倫敦醫好了一只眼睛,和簡·愛生下了一個男孩。(3)由“那婦人喚名羅剎女”“他的那芭蕉扇本是昆侖山后,自混沌開辟以來,天地產成的一個靈寶”可知,該人物是《西游記》中鐵扇公主(鐵扇仙),居住在翠云山芭蕉洞,是牛魔王之妻,紅孩兒之母。(4)由“老爺!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為那盞燈里點的是兩莖燈草,不放心,恐費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莖就是了”可知,選段人物為嚴監生(嚴大育、嚴致和),嚴監生雖擁有十萬銀子家產,卻極度吝嗇;臨死,見燈盞內點著兩根燈草,恐耗油過多,伸出兩個指頭,遲遲不肯斷氣,直到其妾揣知其意,挑掉一根,始點頭死去。23.(4分)魯迅盛贊《儒林外史》在諷刺藝術上“無一貶詞,而情偽畢露”。請閱讀下面的選段和批注,結合小說的人物形象塑造,賞析《儒林外史》的諷刺筆法。【原文】趙氏慌忙揩揩眼淚,走近上前道:“爺,別人說的都不相干,只有我曉得你的意思!你是為那燈盞里點的是兩莖燈草,不放心,恐費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莖就是了。”說罷,忙走去挑掉一莖。眾人看A時,點一點頭,把手垂下,登時就沒了氣。【批注】“無一貶詞,而情偽畢露”:意為不用貶義詞語,運用某種特定的表現手法,在平靜的敘述描寫中,讓反面人物的丑態躍然紙上。(1)原文中的A是誰?簡要概括一下這個故事情節的名稱。

(2)請結合批注,結合人物形象的特點,賞析此情節所體現的諷刺藝術。【答案】(1)嚴監生;嚴監生疾終正寢。(2)作者以冷峻的白描手法來諷刺,通過與不同人的對話,在層層推進中,抓住嚴監生伸指、搖頭、睜眼等一系列傳神的動作與神態細節,不動聲色地活畫出嚴監生因燈盞里點了兩莖燈草費油,不肯斷氣,直到趙氏挑掉一莖,才一命嗚呼的吝嗇鬼形象。【詳解】(1)本題考查名著常識和名著內容把握。結合“‘爺,別人都說得不相干,只有我曉得你的意思!你是為那燈盞里點的是兩莖燈草,不放心,恐費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莖就是了。’說罷,忙走去挑掉一莖”可知,這里的A指的是嚴監生。原名嚴大育,字致和,是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