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15 課內外文言文閱讀(學生版)- 小升初語文真題知識匯編 (全國版)35題_第1頁
專題15 課內外文言文閱讀(學生版)- 小升初語文真題知識匯編 (全國版)35題_第2頁
專題15 課內外文言文閱讀(學生版)- 小升初語文真題知識匯編 (全國版)35題_第3頁
專題15 課內外文言文閱讀(學生版)- 小升初語文真題知識匯編 (全國版)35題_第4頁
專題15 課內外文言文閱讀(學生版)- 小升初語文真題知識匯編 (全國版)35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15課內外文言文閱讀(學生版)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從近年來小考題的命題來看,關于“文言文閱讀”的檢測,試題類型較為靈活,考查重點側重于對文言文的理解、賞析和評價。主要題型有:①理解古文字詞題;②翻譯古文句子題;③體會文言文所蘊涵的哲理題。這部分設題范圍廣泛,題型靈活,試題存有一定的難度,尤其是針對文言文賞析、評價和體會思想感情這方面的試題,難度很大。學生在復習時應加強對這方面的訓練。1.通讀文章,了解主要內容,揣摩中心思想。2.認真通讀題目,理解題意,明確題目的要求。3.逐條解答,要帶著問題,仔細地閱讀有關內容,認真思考、組織答案。1.(2023·河南周口·小升初真題)課內文言文閱讀。兩小兒辯日①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②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③一兒曰:“我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④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⑤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⑥孔子不能決也。⑦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1.本文選自《》2.解釋下面的字詞。(1)及日中則如盤盂:

及:

盤盂:(2)孰為汝多知乎:

為:

知:3.根據課文內容填空。第一個小孩從(角度)出發,認為,第二個小孩從(角度)出發,認為。4.“孔子不能決也”說明(

)A.孔子學識淺薄,比不上孩子 B.孔子不忍心作出判斷C.孔子對待學問實事求是 D.孔子缺乏科學探究精神5.“兩小兒辯斗”中,你學到了什么?結合實際談一談。2.(2023·湖南常德·小升初真題)文言文閱讀與理解。①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②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一兒曰:“我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1)給下列加點漢字注音。弓繳()

與之俱學()

弗若()(2)解釋下列劃線字詞的意思。通國:

弗若:

非然也:日中:

探湯:(3)試判斷“之”字在下列句中具體指代的是誰:①“思援弓繳而射之”中的“之”代()②“弗若之矣”中的“之”代()(4)下列節奏劃分正確的兩項是(

)A.為\是其智\弗若與 B.為是\其智\弗若與C.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 D.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5)讀“兩小兒辯日”,用自己的話完成下表。人物觀點證據判斷標準一兒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近,而正午離人遠。一兒因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冷,而正午的時候熱。溫度3.(2023·江蘇揚州·小升初真題)閱讀文言文,完成練習。詠雪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1.解釋下面加點字的意思。(1)俄而雪驟

(2)撒鹽空中差可擬2.下列各項中,加點的“之”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A.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B.思援弓繳而射之。C.學而時習之。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3.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未若柳絮因風起。4.請用!“/”給下列句子劃分停頓節奏。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5.文中“兄女”的回答好在哪里?4.(2023·山東德州·小升初真題)文言文閱讀。歐陽苦讀①歐陽公①四歲而孤②,家貧無資。太夫人③以獲(dí)④畫地,教以書字。多誦古人篇章。及其稍長(zhǎng),而家無書讀,就閭(lǚ)里⑤士人家⑥借而讀之,或因⑦而抄錄。以至晝夜忘寢食,惟讀書是務。自幼所作詩賦文字下筆已如成人。【注釋】①歐陽公:歐陽修:②孤:幼年喪父:③太夫人:歐陽修的母④荻:蘆葦桿:⑤閭里:鄉里:⑥士人家:讀書人家;⑦因:趁機。1.給文中劃橫線的句子加標點,正確的是(

)A.自幼所作詩賦,文字下筆,已如成人。B.自幼所作詩賦文字,下筆已如成人。2.選擇句中帶點字的意思。(1)家貧無資()A.財物,資產

育工作者

B.資助

C.資歷(2)或因而抄錄()A.有時

B.或者

C.代人或代事3.用文中原句回答填空:“太夫人以荻畫地,教以書字”是因為歐陽;歐陽“借而讀之,或因而抄錄”是因為。4.用自己的話說說下面句子的意思。(1)以至晝夜忘寢食,惟讀書是務。(2)自幼所作詩賦文字下筆已如成人。5.讀了歐陽苦讀的故事,你學到了哪些讀書方法?5.(2023·湖南湘潭·小升初真題)文言文閱讀。關羽刮骨療毒羽嘗為流矢所中,貫其左臂,后創雖愈,每至陰雨,骨常疼痛。醫曰:“矢鏃(箭頭)有毒,毒入于骨,當破臂作創,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醫劈之。時羽適請諸將飲食相對,臂血流離,盈于盤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1.解釋下列加點字的意思。(1)羽嘗為流矢所中

(2)每至陰雨(3)后創雖愈

(4)然后此患乃除耳2.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3.下列說法最準確的一項是(

)A.刮骨療毒是需要極其精湛的技術才能完成的,所以本文主要贊揚了醫生高超的醫術。B.本文主要揭露了古代戰爭的殘酷,表達了對箭鏃荼毒行為的鄙夷之情。C.本文主要贊美了關羽與諸愛將關系融洽,親如一家。D.本文主要贊揚了關羽超乎常人的堅強意志。6.(2023·廣東梅州·小升初真題)文言文閱讀。孔子東游,見兩小辯斗,問其故。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一兒曰:“我以(1)_____________,而(2)______________也。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兩小兒辯日》,選自《列子·湯問》)1.默背上文,補充空缺的句子。2.有同學對“辯”字不理解,請你從字形、字義、組詞、寫句等方面大膽解讀“辯”字,可參考后面的材料。【材料】辯(biàn),由兩個“辛”組成,“辛”在商代是一種刑具,代表法律、公正。“辯”就是雙方依法爭論。3.聯系上下文,寫出畫橫線句子中加點字的意思。(1)孔子東游。游:()(2)孔子不能決也。決:()(3)孰為汝多知乎?孰:()汝:()4.聯系下面句子中字詞的意思,推想句子后面成語的意思。(1)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

相去甚遠:(2)及其日中如探湯。

赴湯蹈火:7.(2023·浙江·小升初真題)閱讀理解。楊氏之子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yìyè)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yīnɡyìnɡ)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1.給文中的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畫上“√”。2.下列加點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A.孔君平詣其父造詣 B.甚聰惠惠顧C.兒應聲答曰答應 D.此是君家果君子3.下列句子停頓正確的一項是(

)A.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 B.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C.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 D.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4.根據課文內容,完成下面填空。9.楊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多選題)A.在對方姓氏上做文章,機智應答。B.用類推的方法否認楊梅是自己家的果子。C.指出了孔君平的“孔”是孔雀的“孔”。D.既否定了孔君平的話,又不失應有的禮貌。8.(2023·吉林四平·小升初真題)課內文言文閱讀。兩小兒辯日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1.給下列各字注音。盂()

滄()

孰()

汝()2.解釋下列加點字詞。兩小兒辯斗()

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及其日中如探湯()()

孰為汝多知乎()3.翻譯下列句子。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4.從文中哪句話可見兩小兒辯論內容的復雜性?5.“孰為汝多知乎?”你覺得這能怪孔子嗎?這說明了什么?6.兩小兒的“辯斗”對你有什么啟發?請聯系實際談談。9.(2023·湖南懷化·小升初真題)閱讀小古文,完成練習題。學弈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字的意思。思援弓繳而射之。

為是其智弗若與。2.下列各句與“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項是(

)A.夫戰,勇氣也 B.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C.甚矣,汝之不惠也 D.蓮,花之君子者也3.請用原文中的話解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的原因。4.下面與本文主旨一致的選項是(

)A.精衛填海 B.鐵杵成針 C.囊螢夜讀 D.心無旁騖10.(2023·河南駐馬店·小升初真題)課內文言文閱讀。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1.本文選自。2.寫出加點字詞的意思。(1)思援弓繳而射之

(2)雖與之俱學(3)為是其智弗若與

(4)非然也3.朗讀“為是其智弗若與”應該讀出()的語氣,曰:“非然也。”應該讀出()的語氣。A.反問

B.疑問

C.否定

D.肯定4.下面句子朗讀節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A.為是/其智弗若與 B.雖/與之/俱學C.一人/雖/聽之 D.其一/人專心致志5.用“”畫出兩個學下棋人的不同表現,并抄寫下來。6.從文言文中你得到了什么啟示?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說一說。11.(2023·浙江寧波·小升初真題)閱讀文言文,回答文后問題。北人不識菱①①北人生而不識菱者,仕②于南方,席上啖③(dàn)菱,并殼入口。或曰:“啖菱須去殼。”其人自護所短,曰:“我非不知,并殼者,欲以去熱也。”問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非土產,此坐④強⑤(qiǎng)不知以為知也。注釋:①菱:即菱角,水生植物的果實,鮮嫩時可作水果吃。②仕(于):(在)官,做官。③啖:吃。④此坐:這是因為。⑤強:硬要。(1)據詞定義,與“其人自護其短”的“短”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短兵相接 B.短斤缺兩 C.揚長避短 D.紙短情長(2)用“/”給下面的句子畫出一處停頓。此坐強不知以為知也。(3)你從短文哪些地方看出“北人不識菱”?用文中的原句填一填。(4)通過《北人不識菱》這個故事,你得到的啟發是。12.(2023·山西太原·小升初真題)文言文閱讀。林琴南

敬師閩縣林琴南孝廉紓①六七歲時,從師讀。師貧甚,炊不得米。林知之,亟②歸,以襪實米,滿之,負以致師。師怒,謂其竊,卻弗受。林歸以告母,母笑曰:“若心固善,然此豈束脩③之禮?”即呼備④,赍⑤米一石致之塾,師乃受。【注釋】①林琴南孝廉好:林紓,字琴南,福建閔縣人。近代文學家,尤以翻譯外國小說名世。孝廉,明清時代對舉人的稱呼,②亟:急忙。③束脩:捆成一捆(十條)的干肉,是古時學生送給教師的報酬。④呼備:叫人準備。⑤赍:攜帶。1.聯系上下文可知,“以襪實米”中“實”的意思是(

)A.果實,種子 B.實際,事實 C.放進,裝滿 D.事實,實際2.你認為林琴南是一個怎樣的孩子?3.下列哪一項最能表達你對老師六年來辛勤教誨你的感恩之情?(

)A.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B.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C.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D.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4.小學六年,相信你對“好老師”定有了自己的評判標準,請列舉三條。13.(2023·安徽合肥·小升初真題)閱讀短文,并按要求答題。濫竽充數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之,廩食以數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選自《韓非子》1.解釋加點的詞語。(1)必三百人

(2)好一一聽之2.為下面句子劃兩個停頓符號。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3.從這個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啟示?4.下列不屬于選自《韓非子》的寓言故事是(

)A.自相矛盾 B.守株待兔 C.揠苗助長14.(2023·江蘇蘇州·小升初真題)閱讀小古文。__________①楚有祠者,賜其舍人①卮酒②。②舍人相謂③曰:“數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余。請④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③一人蛇先成,引酒且⑤飲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曰:“吾能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奪其卮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遂⑥飲其酒。④為蛇足者,終亡⑦其酒。【注釋】①【含人】門客,手下辦事的人。②【卮(zhī)】盛酒的器皿,即酒壺。卮酒,大概就是一-壺酒的意思。③【相謂】相互商量。④【請】要求。⑤【且】將要。⑥【遂】于是,就要。⑦【亡】丟失,失去。1.這個故事的題目是:(寫一個成語)。2.聯系上下文解釋句中帶點字。(1)數人飲之不足

(2)奪其卮曰

3.用簡潔明了的現代白話把文中畫線句子的意思說明白。4.從這個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啟發?15.(2023·安徽安慶·小升初真題)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學而》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1.下列字詞的理解和朗讀,不正確的一項是(

)A.“說”等同于現代的“悅”,表示“愉快”。B.“慍”讀音與“媼”相同。C.“省”這里讀著“xǐng”。D.“罔”“殆”表示迷惑、迷茫、疑惑的意思。2.用自己的話說說下列句子的意思。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3.這些語段都是圍繞“學習”展開論說的,閱讀后你覺得今后應該怎樣學習?16.(2023·山東濰坊·小升初真題)小古文閱讀。除“三橫”周處年少時,兇強俠氣①,為鄉里所患。又義興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額虎,并皆暴犯百姓。義興人謂為“三橫”,而處尤劇②。或說處殺虎斬蛟,實冀③三橫唯余其一。處即刺殺虎,又入水擊交蛟。蛟或浮或沒,行數十里,處與之俱。經三日三夜,鄉里皆謂已死,更相慶④。處竟殺蛟而出,聞里人更慶,始知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注釋】①兇強俠氣:兇暴強悍,好爭斗。②尤劇:更厲害。③冀:希望。④更相慶:互相慶賀。1.梳理內容,填寫故事流程圖。義興有“三橫”:蛟、、周處→鄉人說服。→周處與蛟同沉,鄉人。→周處知為人情所患,。2.下列加點詞語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為鄉里所患患:患病B.并皆暴犯百姓

暴犯:侵害C.義興人謂為“三橫”

橫:禍害D.處與之俱俱:一起3.用自己的話說說文中劃線句子的意思。4.讀完短文后,我覺得周處是一個的人,當他知道鄉親們誤認為他已經死去后互相慶賀時,他心里會想。17.(2023·河南周口·小升初真題)古文閱讀。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1.這段文字選自課文《》。2.解釋下列加點字詞的意思。通國:援弓繳:3.翻譯句子。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4.從這個故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18.(2023·湖南岳陽·小升初真題)讀選文,完成文后練習。塞翁失馬①近塞上①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胡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數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此何遽③不能為禍乎?”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④。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壯者引弦⑤而戰。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注釋:①塞上:長城一帶。塞,邊塞。②胡:指胡人居住的地方。③何遽(jù):怎么就,表示反問。④髀(bì):大腿骨。⑤引弦(xián):拿起武器。1.看到短文題目,我想到了一句歇后語:塞翁失馬——。2.請為下列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解釋。①近塞上之人:

A.靠近

B.親近②有善術者:

A.善良

B.擅長、精通③馬無故亡而入胡:

A.逃跑

B.死亡3.根據注釋用自己的話寫出文中畫線句子的意思。此何遽不為福乎?4.下列各組中“之”字與《學弈》中“雖與之俱學”中的“之”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A.近塞上之人 B.人皆吊之 C.此獨以跛之故5.讀完這個故事,你有什么啟發?聯系生活實際談談。19.(2023·江蘇宿遷·小升初真題)閱讀短文,完成下列題目。顧榮施炙顧榮①居洛陽,嘗應人請,覺行炙人②有欲炙之色,因輟己③施焉。同坐嗤之。曰:“其仆也,焉施之?”榮曰:“豈有終日執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亂渡江,每經危急,常有一人左右④。顧榮異之,問其所以,乃受炙人也。【注釋】①顧榮:西晉大臣,名士。②行炙人:端送烤肉的仆人。③輟己:自己停下不吃。④左右:保護,幫助。1.解釋下列加點的字。①嘗應人請()

②輟己施焉()③常有一人左右()

④問其所以()2.翻譯句子。①覺行炙人有欲炙之色。②豈有終日執之而不知其味者事?3.對于顧榮與受炙人,你更欣賞誰?請結合故事內容說明理由。20.(2023·江蘇南京·小升初真題)閱讀小古文《明山賓賣牛》,完成練習。山賓性篤實,家中嘗乏用,貨所乘牛。既①售牛收錢,乃謂買主曰:“此牛經患漏蹄,治差②已久,恐后脫發,無容不相語。”買主遽③追取錢。處士阮孝緒聞之,嘆曰:“此言足使還淳反樸,激薄停澆④矣。”——《梁書明山賓傳》【注釋】①既:已經②差:病愈,后來寫作“瘥”③遽(jù):急忙④激薄停澆:意思說制止不淳樸、不厚道的壞風氣1.聯系上下文,解釋加點詞語的意思。山賓性篤實貨所乘牛2.用自己的話說說下列句子的意思。此牛經患漏蹄,治差已久,恐后脫發,無容不相語。3.聯系課文說說明山賓是個什么樣的人?你從故事中得到什么啟示?21.(2023·山東濟南·小升初真題)文言文閱讀。棄書捐劍項籍①少時,學書不成,去②;學劍,又不成。項梁③怒之④。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于是項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⑤學。(節選自《史記·項羽本紀》)【注釋】①項籍:項羽,名籍,字羽。②去:舍棄(指放棄學書)。③項梁:項羽的叔父。④怒之:對他很生氣。⑤竟:完畢。1.下面加點的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棄書捐劍:舍棄 B.不足學:值得 C.學萬人敵:敵人 D.略知其意:大概2.“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的意思是:。3.項羽棄書捐劍的理由是:(請用原文回答)4.后來,劉邦和項羽爭奪天下,劉邦憑借智取,而項羽則以蠻力拼斗,最終,被劉邦打敗。結合短文內容,項羽的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是:。22.(2023·浙江嘉興·小升初真題)文言文閱讀。勸學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騏(qí)驥(jì)①一躍,不能十步;駑(nú)馬②十駕③,功在不舍。鍥(qiè)④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lòu)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⑥而二螯(áo)⑦,非蛇鱔(shàn)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選自《荀子》)【注釋】①騏驥:好馬。②駑馬:劣馬。③十駕:這里用“駕”代指馬車一天的行程。十駕即指十天的行程。④鍥:雕刻。⑤鏤:雕刻。⑥跪:腳。⑦螯:螃蟹等節肢動物的第一對腳,形狀像鉗子。1.文中畫線的句子,“舍”的意思是;“折”的意思是。這句話的意思是。2.根據文章內容,比較蚯蚓和螃蟹有什么不同,將文中語句摘錄在下圖中。這兩個事例,作者想要說明的觀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2023·陜西咸陽·小升初真題)文言文閱讀。兩小兒辯日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一兒曰:“我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1.下列對“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中“以”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A.按照 B.認為 C.用,拿 D.于,在2.圍繞太陽遠近的問題,兩小兒各執一詞,請補全下表。人物觀點理由第一個孩子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1)第二個孩子(2)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近者熱而遠者涼3.兩小兒的“辯斗”對你有什么啟發?24.(2023·江西·小升初真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片段,完成練習。荊宣王①問群臣曰:“吾聞北方②之畏昭奚恤③也,果誠何如?”群臣莫對。江一④對曰:“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⑤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為不信,吾為子先行,子隨吾后,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虎以為然⑥,故⑦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帶甲⑧百萬,而專屬之昭奚恤。故北方之畏昭奚恤也,其實畏王之甲兵,猶百獸之畏虎也。”注釋:①荊宣王:就是楚國的國君楚宣王。

②北方:指當時中原一帶的各個諸侯小國。③昭奚恤(zhāo

xīxù):人名,楚國當時著名的將領。④江一:人名,魏國人,很有智謀,當時在楚國做事。

⑤長:同“掌”,掌管。⑥然:真的,正確的。

⑦故:所以。

⑧甲:這里指軍隊。1.解釋下列加點字。(1)獸見之皆走(2)以為畏狐也2.下列句子節奏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A.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B.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 C.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3.選出“之”字的用法與其他不同的一項是(

)A.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 B.虎求百獸而食之。C.獸見之皆走。4.文中江一通過講故事,把荊宣王比作,把昭奚恤比作,把北方民眾比作。5.成語就是由本文所得,這個故事給我們什么啟示?江一給荊宣王講這個故事的目的是什么?25.(2023·山西呂梁·小升初真題)文言文閱讀。荀巨伯探病荀巨伯①遠看友人疾,值胡賊②攻郡。友人語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遠來相視,子令吾去,敗③義以求生,豈荀巨伯所行邪?”賊既至,謂巨伯曰:“大軍至,一郡盡空,汝何男子,而敢獨止④?”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⑤寧以吾身代友人命。”賊相謂曰:“我輩無義之人,而入有義之國!”遂班軍⑥而還,一郡并獲全。(選自劉義慶《世說新語》)【注釋】①荀巨伯:東漢桓帝時潁川人。②胡賊:古代稱北方少數民族為胡人。胡賊就是敵兵。③敗:毀壞。④獨止:一個人留下。⑤委之:丟下他。⑥班軍:回師,指退兵。1.下列對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值胡賊攻郡(適逢) B.友人語巨伯曰(告訴,對……說)C.子可去(到某地) D.子令吾去(叫,讓)2.本文語言精練,一句話就把事情及背景交代清楚了,請找出這句話并抄下來。3.用“/”為下面的句子斷句。(限兩處)友

命4.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_____”的句子。5.荀巨伯是一個怎樣的人?26.(2023·陜西寶雞·小升初真題)閱讀,完成練習。熟讀精思(節選)文·朱熹余(

)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yǐ),眼口豈不到乎?注釋:①余:我。②漫浪:隨隨便便。③亦:也。④急:要緊。1.給加點的字,標注正確的音節。2.畫“”的句子你是如何理解的?3.畫波浪線句子改為陳述句。4.翻譯文段的中心句,并分享自己讀書時的閱讀方法。(至少寫兩種)27.(2023·河南駐馬店·小升初真題)文言文閱讀。(甲)學弈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wéiwèi)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wéiwèi)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孟子·告子上》(乙)多言何益子禽①問曰:“多言有益乎?”墨子曰:“蝦蟆蛙黽②,日夜恒鳴。口干舌擗③,然而不聽。今觀晨雞,時夜而鳴,天下振動。多言何益?惟其言之時也。”——《墨子·墨子后語》注釋:①子禽:人名,墨子的學生。②黽(měng)全蛙,蛙的一種。③擗(pǐ):同“敝”,困、疲勞。1.給(甲)文中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①以為(wéiwèi)

②為(wéiwèi)是其智弗若與?2.寫出“之”在句中的意思。①通國之善弈者也()

②一人雖聽之()③思援弓繳而射之()

④雖與之俱學()⑤弗若之矣()3.文學作品可以通過對比來突出中心,結合兩則寓言故事,完成表格。題目對比對象寓意《學弈》《多言何益》整天叫個不停的蝦蟆、蛙黽和按時啼叫的雞。28.(2023·河北邯鄲·小升初真題)文言文閱讀。魯公治園魯公治園、欲鑿池。父曰:“無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壘山。”公善①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兒女顛躓②耶?”公復止。或曰:“筑徑通之,設欄護之,又何憂焉?”公從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園成必添仆婦,下房③不足,甚可慮④也。”公猶豫不決,事又寢⑥。注釋:①〔善〕認為好。

②〔顛躓〕跌倒、摔跤。

③〔下房〕仆人住的房子。④〔慮〕思考,謀劃。

⑤〔寢〕息,止。1.聯系上下文,幫加點字選擇合適的意思,只填序號。(1)魯公治園()

A.管理。

B.修建。(2)公復止()

A.再,又。

B.返回。2.把文言文中畫“______”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3.魯公治園的行為表現可以概括為(

)A.猶豫不決 B.深思熟慮 C.忠言逆耳 D.一意孤行4.這篇文言文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29.(2023·湖南邵陽·小升初真題)快樂閱讀。雨小兒辯日①孔憶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②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③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④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孟,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⑤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⑥孔子不能決也。⑦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1.聯系上下文,寫出加點字詞的意思。見兩小兒辯斗()

孰為汝多知乎?()2.閱讀全文,提取相關信息填表。人物觀點現象依據小兒甲日初出時近日中如盤盂遠者小小兒乙日初出時遠日初出滄滄涼涼近者熱30.(2023·四川廣安·小升初真題)課內閱讀。學弈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1.解釋文中加點詞的意思。(1)援:(2)弗若:2.下列句子是對文中哪句話的翻譯?請將原句摘抄下來。弈秋,(是)全國最擅長下棋的人。3.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怎樣的道理?31.(2023·安徽蚌埠·小升初真題)閱讀理解與感悟。泓①水之戰宋公②及楚人戰于泓。宋人既成列③,楚人未既濟④,司馬⑤曰:“彼眾我寡,及其未既濟也,請擊之。”公曰:“不可。”既濟而未成列,又以告⑥。公曰:“未可。”既陳⑦而后擊之,宋師敗績⑧。注釋:①弘水:在今河南省拓城縣西北。②宋公:指宋襄公,名茲甫。③既成列:全部擺好陣勢。④既濟:全部渡河。⑤司馬:統領軍隊的高級長官。⑥告:請求。⑦陳:同“陣”這里作動詞,即擺好陣勢。⑧敗績:大敗。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及其未既濟也: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宋公及楚人戰于泓。(2)既陳而后擊之,宋師敗績。3.司馬認為有兩個適合發動進攻的時機是和。(填原文)4.讀了這個歷史小故事,我想把“茍利于民,;茍周于事,。”這則名言送給宋襄公。32.(2023·安徽蚌埠·小升初真題)閱讀理解。文侯與虞人期獵魏文侯①與虞人②期③獵。是日④,飲酒樂,天雨⑤。文候將出,左右曰:“今日飲酒樂,天又雨,公將焉⑥之?”文候曰:“吾與虞人期獵,雖⑧樂,豈⑨可不一會期哉?”乃往,身自罷之。魏于是乎始強。【注釋】①魏文候:戰國時魏國國君。②虞人:管理山林的官員。③期:約定。④是日:這天。⑤雨:下雨。⑥焉:何,哪里。⑦之:到,往。⑧雖:即使。⑨豈:難道。⑩乃:于是就。1.用自己的話說說下面句子的意思。吾與虞人期獵,雖樂,豈可不一會期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