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到中高級統計師考試統計基礎知識與統計實務_第1頁
2005到中高級統計師考試統計基礎知識與統計實務_第2頁
2005到中高級統計師考試統計基礎知識與統計實務_第3頁
2005到中高級統計師考試統計基礎知識與統計實務_第4頁
2005到中高級統計師考試統計基礎知識與統計實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XX年統計基礎知識與統計實務考試真題及答案一、單項選擇題:(選出一個正確答案,將其代表的字母填寫在題干中的括號內;20道題,每題1分,共20分。)

1、平均數指數是通過對(D)加權平均而形成的指數。

A.總指數

B.綜合指數

C.平均指標指數

D.個體指數

2、統計整理主要是對(C)的整理。

A.歷史統計資料

B.統計分析資料

C.原始調查資料

D.綜合統計資料

3、下列數列中,指標數值可以相加的是(C)。

A.平均數時間數列

B.相對數時間數列

C.時期數列

D.時點數列

4、按指數所反映的現象特征不同,指數可分為(B)。

A.定基指數和環比指數

B.數量指標指數和質量指標指數

C.綜合指數和平均指數

D.個體指數和總指數

5、反映同一總體在不同時間上的數量對比關系的是(C)。

A.計劃完成程度相對指標

B.比較相對指標

C.動態相對指標

D.比例相對指標

6、時期數列中所包含的指標(A)。

A.反映社會經濟現象在某一段時期內發展過程的總量

B.反映社會經濟現象在某一瞬間上所達到的水平

C.反映社會經濟現象之間的相互關系

D.反映社會經濟現象的一般水平

7、分配數列包含兩個組成要素,即(B)。

A.分組標志和組距

B.分組和次數

C.分組標志和次數

D.分組和表式

8、下列調查屬全面調查的是(D)。

A.抽樣調查

B.重點調查

C.住戶調查

D.快速普查

9、要了解某工業企業職工的文化水平,則總體單位是(B)。

A.該工業企業的全部職工

B.該工業企業的每一個職工

C.該工業企業每一個職工的文化程度

D.該企業全部職工的平均文化程度

10、要了解某批燈泡的平均壽命,宜采用的調查方法應為(B)。

A.重點調查

B.抽樣調查

C.直接調查

D.全面調查

11、在分配數列中,頻數是指(C)。

A.各組單位數與總單位數之比

B.各組分布次數的比率

C.各組單位數

D.總單位數

12、人口具有自然屬性和(C)兩種屬性。

A.歷史屬性

B.物理屬性

C.社會屬性

D.生物屬性

13、下列人口指標中,屬于靜態指標的是(C)。

A.年內出生人口

B.年內遷出人口

C.年末總人口

D.全年離婚人數

14、下列各項中不屬于產業活動單位必要條件的是(A)。

A.依法在工商和稅務部門登記

B.在一個場所從事或主要從事一種社會經濟活動

C.相對獨立組織生產經營或多或少業務活動

D.能夠掌握收入和支出等業務核算資料

15、下列方法中不屬于國內生產總值(GDP)核算方法的是(B)。

A.生產法

B.成本法

C.收入法

D.支出法

16、現行勞動制度規定,單位從業人員統計不包括(B)。

A.借用外單位人員

B.技工學校實習生

C.聘用的離退休人員

D.兼職人員

17、按照原材料能源消費量統計的計算方法,不應計入消費量的是(B)。

A.已裝入汽車中的潤滑油

B.再次使用的建筑模板

C.初次使用的去污劑

D.已按圖紙切割的鋼板

18、原材料能源庫存的核算原則是(C)。

A.誰使用誰統計

B.誰保存誰統計

C.誰支配誰統計

D.誰購買誰統計

19、無形資產是指企業為生產商品或提供勞務、出租給他人或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沒有實物形態的非貨幣性(C)。

A.流動資產

B.固定資產

C.長期資產

D.所有者權益

20、行政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是指單位價值在(A)元以上,使用期限在(A)年以上的設備和物品。

A.500,1

B.1000,1

C.200,1

D.200,2二、多項選擇題:(每題有2個或2個以上正確答案,請將正確選項的代表字母填寫在題干中的括號內,多選、錯選、漏選、未選均不得分;10道題,每題2分,共20分。)

1、屬于兩個總體之間對比的相對指標為(AB)。

A.比較相對指標

B.強度相對指標

C.動態相對指標

D.比例相對指標

E.結構相對指標

2、統計整理的內容包括(ABCD)。

A.對原始資料進行審核與檢查

B.對各項指標進行分組綜合匯總

C.編制統計表與分析表

D.對統計資料進行系統積累

E.與上期資料進行對比,分析發展變化情況

3、下列指標中屬于總量指標的有(ABD)。

A.工資總額

B.鋼材消耗量

C.商業網點密度

D.年度國內生產總值

E.流動資金周轉天數

4、綜合指數從編制方法上看有如下特點(ABCD)。

A.先綜合后對比

B.對同度量因素加以固定

C.分子分母研究對象的范圍一致

D.需要全面的資料

E.以上都不對

5、時點數列的特點主要有(ACE)。

A.每個指標數值不能相加

B.每個指標數值可以相加

C.每個指標數值的大小與其間隔長短沒有直接聯系

D.每個指標數值是通過連續不斷的登記而取得的

E.每個指標數值是通過每隔一定時期登記一次取得的

6、人口統計的主要任務包括(ABCD)。

A.通過經常性人口調查和普查提供人口情況統計數據

B.對國家人口政策和計劃生育目標執行情況進行統計監督

C.分析人口及其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關系,研究我國人口變化的特征和規律

D.對人口發展進行統計預測,為國家制定有關政策提供依據。

E.為國際組織提供我國各項人口數據

7、關于法人單位和產業活動單位關系的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是(BD)。

A.一個法人單位應包括多個產業活動單位

B.法人單位和產業活動單位之間存在隸屬關系

C.法人單位都應該分解為產業活動單位

D.位于一個場所,從事或主要從事一種經濟活動的法人單位本身就是一個產業活動單位

E.多產業法人單位至少應包括兩個產業活動單位

8、收入法計算的增加值等于(ABCE)各項之和。

A.勞動者報酬

B.固定資產折舊

C.生產稅凈額

D.凈出口

E.營業盈余

9、在下列人員中,(ABCE)不作為單位從業人員統計。

A.職業中學實習生

B.參加企業生產的軍工

C.企業內部退養職工

D.6個月以上產假人員

E.承包本單位衛生清掃的人員

10、與增加值有關的企業財務指標包括(ABE)。

A.應付工資總額

B.應付福利費總額

C.固定資產凈值

D.補貼收入

E.應交增值稅

三、判斷題:(請將答案填在題干后面的括號內,正確的劃“√”,錯誤的劃“×”;10道題,每題2分,共20分。)

1、普查一般用來調查一定時點上的社會經濟現象總量,它是一種專門組織的一次性全面調查。(√)

2、統計調查的基本任務是搜集原始資料和次級資料。

(×)

3、在時期指標絕對數時間數列中各個指標可以相加。

(√)

4、指數體系至少由三個相互聯系的指數構成。

(√)

5、統計整理是統計由對個別現象的認識上升到對總體現象認識的一個重要階段,它在統計工作中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

(√)

6、在研究某地區學校規模時,該地區學校數為536所,此數據是總體標志總量指標。

(×)

7、基本單位是指我國境內除住戶以外擁有一定場所并從事一定生產活動的社會經濟單位。

(√)

8、貨物和服務是生產活動成果的最終表現形態,是社會經濟統計的主體。

(√)

9、原材料能源消費統計原則是“誰消費誰統計”。

(√)

10、單項工程的新增固定資產價值為其在報告期內完成的投資,該工程在報告期以前完成的投資和應分攤的其他費用作為上個報告期的新增固定資產價值。

(×)[NextPage]四、計算題:(請寫出必要的解題步驟,得出答案;5道題,每題8分,共40分。)

1、某企業工人日產量如下:日產量分組(件)工人數日產量分組(件)工人數50—60690—1001560—7012100—1101870—8012110—1202280—9014120—1308合計

107請答:

(1)上述變量數列屬于哪一種變量數列?

(2)指出上表中的變量、變量值、上限、下限、次數。

(3)計算組距、組中值和頻率。

答案:

(1)屬等距分組的次數分配數列。

(2)變量是“日產量”,

變量值是“50—60;60—70;…;120—130”;

上限是:“60,70,…,130”;下限是:“50,60,…,120”;

次數是:“6,12,…,8”;總體單位總數是107。

(3)組距=上限-下限,計算得,各組組距均為10;

組中值=(上限+下限)÷2,計算得各組組中值為;55,65,75,85,95,105,115,125;

頻率=各組次數÷總次數,計算得,各組頻率為:5.6%,11.2%,11.2%,13.1%,14%,16.8%,20.6%,7.5%。

2、某廠上半年總產值及平均每個工人產值資料如下表:月份123456總產值(萬元)40424448.449.548平均每個工人產值(元)400042004400440045006000

試計算該廠二季度平均月勞動生產率和上半年平均月勞動生產率。

答案:

(1)3、某公司20XX年9月26日成立,從業人員64人。10月16日招聘技術人員6人;11月5日招聘銷售人員12人,其中兼職人員5人,11月28日辭退違紀職工2人。

請根據上述資料計算該公司第四季度從業人員平均人數、20XX年平均人數和年末人數。

答案:

第四季度平均人數={[64×15+(64+6)×16]/31+[(64+6)×4+(64+6+12)×23+(64+6+12-2)×3]/30+(64+6+12-2)}/3

=76(人)

20XX年平均人數=[(64×5)/30/3+76]/4=20(人)

20XX年年末人數=64+6+12-2=80(人)

4、某工業企業5月份主營業務收入56萬元,其他業務收入15萬元,投資收益1萬元,營業外收入2萬元;5月份相關費用為:管理費用2萬元,財務費用1.5萬元,營業費用0.5萬元,主營業務成本38萬元,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3.5萬元,其他業務支出1.2萬元,營業外支出0.8萬元。

根據上述數據計算該企業5月份的營業利潤和利潤總額。

答案:

主營業務利潤=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營業費用-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56-38-0.5-3.5

=14(萬元)

其他業務利潤=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支出

=15-1.2

=13.8(萬元)

營業利潤=主營業務利潤+其他業務利潤-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14+13.8-2-1.5

=24.3(萬元)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投資收益+補貼收入+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24.3+1+2-0.8=26.5(萬元)

5、某建設項目建筑安裝工程及設備購置等本期完成工作量如下:項目計量單位單價(元)已完成工作量一、建筑安裝工程挖槽平方米50500砌磚平方米200600澆混凝土平方米5001000二、設備、工具、器具購置設備套100003工具、器具購置件20050假定間接費為20%,計劃利潤率為5%(不考慮稅率),在設備、工具、器具購置過程中發生的運雜費5000元、倉庫保管費1000元。

試計算該項目投資完成額。

答案:

該項目投資完成額為:(50×500+200×600+500×1000)×(1+20%)×(1+5%)+10000×3+200×50+5000+1000=858700(元)20XX年統計基礎知識與統計實務試題及答案統計師考試網更新:2010-6-12編輯:lo7ely一、單項選擇題(選出一個正確答案,將其代表的字母填寫在題干中的括號內;20道題,每題1分,共20分。)

1.調查單位與報告單位的關系是:(

)。

A.二者是一致的

B.二者有時是一致的

C.二者沒有關系

D.調查單位大于報告單位

2.為獲得某批日光燈產品平均壽命數據,現隨機從中抽取100件產品,測得平均壽命為2000小時,則樣本平均數為(

)。

A.100小時

B.2000小時

C.1900小時

D.2100小時

3.一個總體(

)。

A.只能有一個標志

B.可以有多個標志

C.只能有一個指標

D.可以有多個指標

4.某商品的100件樣品中,測得的優質品為98件,則樣本優質品成數為(

)。

A.100%

B.98%

C.2%

D.無法計算

5.科技活動包括(

)。

A.研究與實驗發展、研究與實驗發展成果應用、相關的科技服務

B.研究與實驗發展、生產、銷售

C.相關的科技服務、生產、銷售

D.研究與實驗發展、研究與實驗發展成果應用、銷售

6.某職工月工資為1800元,“工資”是(

)。

A.品質標志

B.數量標志

C.變量值

D.指標

7.增值稅的計稅依據是納稅人銷售貨物的(

)。

A.銷售利潤

B.銷售費用

C.銷售額

D.銷售成本

8.某企業20XX年總生產成本比2000年上升了50%,產量增加了25%,則單位成本提高了(

)。

A.25%

B.2%

C.75%

D.20%

9.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產業活動單位組成的法人單位稱為(

)。

A.單產業法人單位

B.單產業基本單位

C.多產業法人單位

D.多產業基本單位

10.調查單位和調查對象是個體和總體的關系。如果調查對象是全部工業企業,則調查單位是(

)。

A.每一工業企業中的每個職工

B.每一工業企業中的廠長

C.每一工業企業中的每個車間

D.每一工業企業

11.為獲得關于現象和可觀察事實的基本原理的新知識而進行的實驗性或理論性研究,屬于(

)。

A.研究與實驗發展

B.基礎研究

C.應用研究

D.試驗發展

12.按《2001—20XX年中國婦女兒童發展綱要監測統計制度》,其統計范圍為(

)。

A.全國大中城市

B.全社會

C.全國592個扶貧工作重點縣

D.常住人口數100萬以上的縣

13.編制總指數的兩種形式是(

)。

A.個體指數和綜合指數

B.平均數指數和平均指標指數

C.綜合指數和平均數指數

D.數量指標指數和質量指標指數

14.組距數列中的上限一般是指(

)。

A.本組變量的最大值

B.本組變量的最小值

C.總體內變量的最大值

D.總體內變量的最小值

15.我國城鎮失業人員統計中,列為失業人員的最低年齡限制為(

)。

A.15歲

B.16歲

C.18歲

D.20歲

16.負責統一組織普查數據質量抽查工作的是(

)。

A.縣級以上各級普查機構

B.省級以上普查機構

C.地方各級普查機構

D.國務院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

17.按照《關于劃分企業登記注冊類型的規定》,全部企業劃分為(

)。

A.3個大類,6個中類

B.3個大類,16個中類

C.6個大類,6個中類

D.6個大類,16個中類

18.別墅、高檔公寓的單位面積造價一般相當于當地同等地段商品住宅造價的(

)。

A.1倍以上

B.2倍以上

C.3倍以上

D.4倍以上

19.批發零售貿易業總產出,通常稱為(

)。

A.商品銷售總額

B.商品零售總額

C.商品銷售利潤

D.毛利

20.靜態數列是反映(

)。

A.同一時間條件下總體內部的數量分布

B.同一時間條件下不同總體的數量分布

C.不同時間條件下總體的數量變化而形成的數量分布

D.不同時間條件下不同總體的數量分布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有2個或2個以上正確答案,請將正確選項的代表字母填寫在題干中的括號內,多選、錯選、漏選、未選均不得分;10道題,每題2分;共20分。)

1.所有者權益包括(

)(

)(

)(

)(

)。

A.投資者對企業的資本投入

B.企業利潤

C.盈余公積

D.未分配利潤

E.資本公積

2.在計算綜合指數時,同度量因素時期的選擇(

)(

)(

)(

)(

)。

A.應根據指數的經濟內容來決定

B.在計算數量指標綜合指數時,應將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

C.在計算質量指標綜合指數時,應將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報告期

D.在實際應用中,可將不變價格作為同度量因素

E.應根據基期或報告期資料是否全面來決定

3.當時間數列中的指標數值存在負數時,不宜采用水平法計算平均發展速度,因為計算結果(

)(

)(

)(

)(

)。

A.可能為負數

B.必然為負數

C.可能為虛數

D.等于零

E.必然為正數

4.統計整理的內容包括(

)(

)(

)(

)(

)。

A.對原始資料進行審核與檢查

B.對各項指標進行分組綜合匯總

C.編制統計表與分析表

D.對統計資料進行系統積累

E.與上期資料進行對比,分析發展變化情況

5.已知各時期環比發展速度和時期數,就可計算(

)(

)(

)(

)(

)。

A.平均發展速度

B.平均發展水平

C.定基發展速度

D.逐期增長量

E.累計增長量

6.下列屬于抽樣調查特點的有(

)(

)(

)(

)(

)。

A.按照隨機原則抽取樣本

B.根據樣本的資料推斷總體

C.費用低

D.時效性強

E.存在抽樣誤差

7.總體的基本特征有(

)(

)(

)(

)(

)。

A.同質性

B.大量性

C.差異性

D.相對性

E.絕對性

8.在對工業和建筑業企業劃分規模時所依據的指標有(

)(

)(

)(

)(

)。

A.從業人員數

B.資金利稅率

C.銷售額

D.資產負債率

E.資產總額

9.指出下表表示的分配數列屬于什么類型(

)(

)(

)(

)(

)。

按勞動生產率分組(件/人)職工人數50-6060-7070-8080-100XXXX

XX

XX合計XXA.品質數列

B.變量數列

C.分組數列

D.組距數列

E.等距數列

10.以下各項中,導致從業人員減少的有(

)(

)(

)(

)(

)。

A.開除

B.辭退

C.終止合同

D.內部退養

E.工作調動

三、判斷題(請將答案填寫在題干后面的括號內,正確的劃“√”,錯誤的劃“×”;10道題,每題2分,共20分。)

1.某一變量分為下述兩組:15-20,21-25,由此可以判斷該變量為一連續變量。

(

)

2.一般情況下,行政單位、事業單位均繳納經營稅金。

(

)

3.作為中間產品的燃料油,雖然不計算其產量,也要計算其消費量。

(

)

4.統計分類標準化有利于加強統計資料的國際對比。

(

)

5.統計分組實際上是通過分組保持組內統計資料的同質性,組間統計資料的差異性。

(

)

6.各級統計部門通常采用的調查方法有全面調查、抽樣調查和重點調查等。

(

)

7.總指數最主要的作用是綜合反映社會經濟現象總體的變動方向和變動程度。

(

)

8.總體的同質性是指總體中的各個單位在所有標志上都相同。

(

)

9.經濟普查每10年進行一次,在逢3的年份實施。

(

)

10.平均增長速度等于平均發展速度減1。

(

)

四、計算題(請寫出必要的解題步驟,得出答案,計算結果保留2位小數;5道題,每題8分,共40分。)

1.某企業1999-20XX年的工業總產出資料如下表所示:

份1999年2000年20XX年20XX年20XX年20XX年

工業總產出(萬元)200

240

累計增長量(萬元)—

31

62

環比發展速度(%)—110

105

要求:(1)利用指標間的關系補齊表中所缺數字。

(2)計算該企業1999-20XX年期間工業總產出的年平均增長量。

2.某水果市場有3個攤位銷售蘋果,銷售情況如下表:攤位蘋果價格(元/千克)x銷售額(元)m銷售量(千克)m/xA

B

C33.24.5706550要求:計算該市場蘋果的平均價格。

3.某公司于2000年初建,注冊資本金為100萬元,而實際投入資本為30萬元。經營一年后,20XX年該公司按國家規定從利潤中提取盈余公積金5萬元,并有未分配利潤6萬元。請回答:

(1)20XX年該公司的所有者權益是多少?

(2)如果該公司為了進一步擴大其業務,從銀行借入資金20萬元,那么該公司所有者權益增加了多少?

4.某生產小組5個工人的日產量分別為30、32、33、35、38件。

要求:計算工人平均日產量。

5.某運輸企業在報告期完成了四批貨物運轉,第一批400噸,運距300公里;第二批600噸,運距200公里;第三批500噸,運距600公里;第四批800噸,運距450公里。

要求:計算該企業報告期完成的貨運量、貨物周轉量。20XX年統計基礎知識與統計實務試題及答案統計師考試網更新:2010-6-12編輯:lo7ely20XX年統計從業資格考試《統計基礎知識與統計實務》試題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共20分)

1.B

2.B

3.D

4.B

5.A

6.B

7.C

8.D

9.C

10.D

11.B

12.B

13.C

14.A

15.B

16.D

17.B

18.A

19.D

20.A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20分)

1.ACDE

2.ABCD

3.AC

4.ABCD

5.AC

6.ABCDE

7.ABC

8.ACE

9.BD

10.ABCDE

三、判斷題(每題2分,共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計算題(每題8分,共40分)

1.解:

⑴該企業1999—20XX年的工業總產出資料如下表:年份1999年2000年20XX年20XX年20XX年20XX年工業總產出(萬元)200220231240252262累計增長量(萬元)—2031405262環比發展速度—110%105%103.9%105%103.97%⑵該企業2000—20XX年期間工業總產出的年平均增長量為:

62÷5=12.4(萬元)。

2.解:攤位蘋果價格(元/千克)x銷售額(元)m銷售量(千克)m/xA37023.3B3.26520.31C4.55011.11合計—18554.72該市場蘋果的平均價格為:=3.38(元/千克)

3.解:

⑴20XX年該公司的所有者權益=30+5+6=41(萬元)

⑵從銀行借入資金20萬元是該公司的負債,不包括在所有者權益之內,因此該公司的所有者權益并未增加。

4.解:

工人平均日產量=33.6(件)

5.解:

該企業報告期完成的貨運量2300(噸),貨物周轉量900000(噸公里)。

⑴貨運量400+600+500+800=2300(噸)

⑵貨物周轉量(400×300)+(600×200)+(500×600)+(800×450)

=120000+120000+300000+360000

=900000(噸公里)20XX年統計基礎知識與統計實務真題及答案統計師考試網更新:2010-6-12編輯:lo7ely一、單項選擇題(選出一個正確答案,將其代表的字母填寫在題干中的括號內;20道題,每題1分,共20分)

1.一個總體(

)。

A.只能有一個標志

B.可以有多個標志

C.只能有一個指標

D.可以有多個指標

2.調查單位與報告單位的關系是:()。

A.二者是一致的

B.二者有時是一致的

C.二者沒有關系

D.調查單位大于報告單位

3.對某校學生先按年級分組,在此基礎上再按性別分組,這種分組方法是(

)。

A.簡單分組

B.復合分組

C.再分組

D.平行分組

4.某村100戶農民家庭人均月收入最高為430元,最低為270元,據此分為4個組,形成閉口式等距數列,則組距應為(

)。

A.30

B.40

C.50

D.70

5.總量指標(

)。

A.能從無限總體中計算出來

B.數值大小與總體的范圍無關

C.與數學中的絕對數是一個概念

D.反映某種經濟現象在一定時間、空間條件下的總規模或總水平

6.某廠甲種產品單位成本計劃降低率為3%,實際成本降低率為6%,則甲種產品單位成本降低率計劃完成程度為(

)。

A.150%

B.96.9%

C.103%

D.200%

7.已知某公司20XX年銷售額為1999年的210%,則該公司1999-20XX年期間銷售額年平均發展速度為(

)。

A.

B.

C.

D.

8.某企業的職工人數比上年增加4%,職工工資水平提高了5%,則該企業職工工資總額比上年增長(

)。

A.9%

B.9.2%

C.12%

D.20%

9.綜合反映多種項目或變量綜合變動的相對數稱為(

)。

A.個體指數

B.總指數

C.綜合指數

D.平均數指數

10.將居民小區共4000戶居民按1——4000編號,在1——100號中隨機抽取1個號碼為3,則3、103、203……3903構成抽樣調查樣本,這種獲取樣本的方法為(

)。

A.簡單隨機抽樣

B.系統隨機抽樣

C.分層隨機抽樣

D.整群抽樣

11.我國現行的周期性普查制度不包括(

)。

A.人口普查

B.農業普查

C.經濟普查

D.基本單位普查

12.按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準,我國的全部經濟活動劃分為(

)個門類。

A.15

B.16

C.20

D.22

13.我國的基本單位按其作用和性質的不同劃分為(

)。

A.法人單位和產業活動單位

B.機構單位和基層單位

C.主營單位和附營單位

D.法人單位和附屬單位

14.增加值是所有(

)在生產過程中創造的新增價值和固定資產的轉移價值之和。

A.機構單位

B.法人單位

C.常住單位

D.經濟活動單位

15.能源消費量統計的原則是(

)。

A.誰購進誰統計

B.誰消費誰統計

C.誰銷售誰統計

D.誰保管誰統計

16.下列各項中不屬于企業資產的是(

)。

A.存貨

B.產成品

C.折舊

D.實收資本

17.各單位在計算從業人員時應按照(

)的原則進行統計。

A.誰使用誰統計

B.誰管理誰統計

C.誰錄用誰統計

D.誰支付勞動報酬誰統計

18.按照工資總額構成的規定,下列各項中應計入獎金統計的是(

)。

A.自然科學獎

B.勞動競賽獎

C.國家星火獎

D.科技進步獎

19.人口具有(

)兩種屬性。

A.自然屬性和經濟屬性

B.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

C.自然屬性和地理屬性

D.地理屬性和社會屬性

20.下列各項中不屬于研究與實驗發展(R&D)的是(

)。

A.基礎研究

B.應用研究

C.實驗發展

D.科技服務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有2個以上正確答案,請將正確選項的代表字母填寫在題干中的括號內,多選、錯選、漏選、未選均不得分;10道題,每題2分;共20分)

1.對一些企業按計劃完成程度不同分為三組:第一組為80%--100%,第二組為100%--120%,第三組為120%以上,則下列各項中選擇正確的有:(

)(

)(

)(

)(

)。

A.若將上述各組組別及次數依次排列,就是變量分布數列

B.該數列的變量屬于連續變量,所以相鄰組的組限必須重疊

C.此類數列只能是等距數列,不能采取異距數列

D.各組的上限分別為80%、100%、120%,某企業計劃完成程度為100%應歸入第一組

E.各組的下限分別為80%、100%、120%,某企業計劃完成程度為120%應歸入第三組

2.下列指標中屬于總量指標的有:(

)(

)(

)(

)(

)。

A.消費品零售額

B.鋼材消耗量

C.森林覆蓋率

D.年度國內生產總值

E.車速100公里/小時

3.下列數列中,屬于時點數列的有:(

)(

)(

)(

)(

)。

A.全國四次人口普查數

B.某省近5年鋼鐵產量

C.某商場各季末商品庫存量

D.某商場1990—20XX年商品銷售額

E.某市近5年企業數

4.在編制綜合指數時,(

)(

)(

)(

)(

)。

A.指數的分子分母包括的范圍必須一致

B.若是數量指標綜合指數,一般應將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

C.若是質量指標綜合指數,一般應將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報告期

D.可將不變價格作為同度量因素

E.應根據基期或報告期資料進行編制,其中至少有一個時期的資料必須全面

5.影響抽樣誤差的因素有(

)(

)(

)(

)(

)。

A.樣本單位數

B.總體標志變異程度

C.投入的經費大小

D.抽樣方法

E.抽樣組織方式

6.根據統計調查項目的不同,統計報表制度分為(

)(

)(

)(

)(

)。

A.國家統計報表制度

B.部門統計報表制度

C.行業統計報表制度

D.地方統計報表制度

E.聯合統計報表制度

7.根據《統計上大中小型企業劃分辦法(暫行)》,工業和建筑業以外的企業劃分的標準有:(

)(

)(

)(

)(

)。

A.從業人員數

B.資產總額

C.銷售額

D.利潤總額

E.營業面積

8.收入法增加值包括(

)(

)(

)(

)(

)。

A.固定資產折舊

B.勞動者報酬

C.生產稅凈額

D.中間投入的轉移價值

E.營業盈余

9.能源使用企業用于消費的能源庫存統計的范圍不包括(

)(

)(

)(

)(

)。

A.統計時點尚未消費的

B.代外單位保管的

C.從外單位借入尚未消費的

D.不屬于正常周轉庫存的戰略儲備

E.已付貨款,尚在運輸途中的

10.根據現行國家勞動統計報表制度規定,下列人員應包括在單位從業人員中:(

)(

)(

)(

)(

)。

A.民辦教師

B.兼職人員

C.外籍雇員

D.借用的外單位人員

E.聘用的退休人員

三、判斷題(判斷對錯,請將答案填寫在題干后面的括號內,正確的劃“√”,錯誤的劃“×”;10道題,每題2分,共20分)

1.調查時間是指開始調查工作的時間。()

2.連續變量數列一般采用組距式。()

3.即使總體發生變化,總體單位總量指標和總體標志總量指標也是絕對不能轉變的。()

4.指數可反映經濟現象變動的程度。()

5.隨機原則又稱為等可能性原則。(

6.右上角未標明法定標識的統計報表屬于非法統計調查。(

7.統計上劃分大中小型企業的規模是以法人企業為對象的。(

8.國民經濟各行業的增加值之和就是國民經濟核算中的國內生產總值,即GDP。(

9.企業收入、費用、利潤及分配之間的關系是:收入-費用=利潤(或虧損)。(

10.固定資產投資是指建造、購置固定資產及進行工程維修等的經濟活動。(

四、計算題(請寫出必要的解題步驟,得出答案,計算結果保留2位小數;5道題,每題8分,共40分)

1.某企業集團下設立甲、乙兩個公司,每個公司各有200個生產和經營單位,兩個公司的日耗能量如下表:

某企業集團甲、乙兩個公司日耗能量資料表甲公司日耗能量

(噸標準煤)單位數(個)乙公司日耗能量

(噸標準煤)單位數(個)20-301020-30030-407030-408040-509040-5010050-603050-6020要求:

(1)分別列表計算兩個公司平均日耗能量、標準差。

(2)分析哪個公司的平均日耗能量代表性強,并解釋原因。

2.據核算,20XX年我國第一產業增加值為24700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為102004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為82703億元。

請計算:

(1)20XX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

(2)20XX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構成狀況。

3.某企業20XX年末損益及分配資料如下:主營業務收入650萬元,產品銷售成本510萬元,產品銷售費用26萬元,銷售稅金及附加24萬元,其他業務利潤5萬元,管理費用40萬元,財務費用10萬元,補貼收入3萬元,營業外凈收入12萬元。

請根據上述資料計算該企業20XX年產品銷售利潤、營業利潤和利潤總額。

4.某公司20XX年9月28成立,從業人員64人。10月16日招聘技術人員6人,11月5日招聘銷售人員15人,11月30日辭退違紀職工3人。

請根據上述資料計算該公司第四季度從業人員平均人數。

5.某公司下屬A、B、C三個營銷網點,三個網點營銷人員的情況如下:

A網點有男售貨員18人,其中25歲以下的4人,25-35歲之間的6人,35歲以上的8人;有女售貨員30人;其中25歲以下的16人,25-35歲之間的10人,35歲以上的4人。

B網點有男售貨員21人,其中25歲以下的5人,25-35歲之間的9人,35歲以上的7人;有女售貨員40人;其中25歲以下的20人,25-35歲之間的10人,35歲以上的10人。

C網點有男售貨員25人,其中25歲以下的6人,25-35歲之間的10人,35歲以上的9人;有女售貨員53人;其中25歲以下的21人,25-35歲之間的20人,35歲以上12人。

根據以上資料,要求:

(1)編制該百貨公司營銷人員情況統計表,反映營銷人員總數、性別構成及分年齡的性別構成;

(2)計算營銷人員性別構成百分比。20XX年統計基礎知識與統計實務真題及答案統計師考試網更新:2010-6-12編輯:lo7ely20XX年統計從業資格考試《統計基礎知識與統計實務》試題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共20分)

1.D

2.B

3.B

4.B

5.D

6.B

7.C

8.B

9.B

10.B

11.D

12.C

13.A

14.C

15.B

16.D

17.D

18.B

19.B

20.D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20分)

1.ABE

2.ABD

3.ACE

4.ABCD

5.ABDE

6.ABD

7.AC

8.ABCE

9.BE

10.ABCDE

三、判斷題(每題2分,共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計算題(每題8分,共40分)

1、解:⑴甲公司平均日耗能量及標準差計算如下表:答:甲乙兩公司平均日耗能量均為42噸標準煤。但兩公司日耗能量的離散程度不同,甲公司離散程度大,因此,甲公司平均日耗能量代表性比乙公司差,乙公司平均日耗能量代表性強。

2、解:

⑴20XX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

=24700+102004+82703=209407(億元)

⑵第一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

=24700÷209407×100%≈11.80%

第二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

=102004÷209407×100%≈48.71%

第三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

=82703÷209407×100%≈39.49%

3、解:

產品銷售利潤=主營業務收入-產品銷售成本-銷售稅金及附加

=650-510-26-24=90(萬元)

營業利潤=產品銷售利潤+其它銷售利潤(-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90+5-40-10=45(萬元)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投資收益)+補貼收入+營業外凈收入=45+3+12=60(萬元)

4、解:

10月份平均人數=〔64×15+(64+6)×16〕/31=67(人)

11月份平均人數=〔(64+6)×4+(64+6+15)×25+

(64+6+15-3)〕÷30≈83(人)

12月份平均人數=64+6+15-3=82(人)

第四季度平均人數(67+83+82)/3≈77(人)

5、解:

⑴編制營銷人員情況統計表答:甲乙兩公司平均日耗能量均為42噸標準煤。但兩公司日耗能量的離散程度不同,甲公司離散程度大,因此,甲公司平均日耗能量代表性比乙公司差,乙公司平均日耗能量代表性強。

2、解:

⑴20XX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

=24700+102004+82703=209407(億元)

⑵第一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

=24700÷209407×100%≈11.80%

第二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

=102004÷209407×100%≈48.71%

第三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

=82703÷209407×100%≈39.49%

3、解:

產品銷售利潤=主營業務收入-產品銷售成本-銷售稅金及附加

=650-510-26-24=90(萬元)

營業利潤=產品銷售利潤+其它銷售利潤(-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90+5-40-10=45(萬元)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投資收益)+補貼收入+營業外凈收入=45+3+12=60(萬元)

4、解:

10月份平均人數=〔64×15+(64+6)×16〕/31=67(人)

11月份平均人數=〔(64+6)×4+(64+6+15)×25+

(64+6+15-3)〕÷30≈83(人)

12月份平均人數=64+6+15-3=82(人)

第四季度平均人數(67+83+82)/3≈77(人)

5、解:

⑴編制營銷人員情況統計表答:甲乙兩公司平均日耗能量均為42噸標準煤。但兩公司日耗能量的離散程度不同,甲公司離散程度大,因此,甲公司平均日耗能量代表性比乙公司差,乙公司平均日耗能量代表性強。

2、解:

⑴20XX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

=24700+102004+82703=209407(億元)

⑵第一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

=24700÷209407×100%≈11.80%

第二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

=102004÷209407×100%≈48.71%

第三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

=82703÷209407×100%≈39.49%

3、解:

產品銷售利潤=主營業務收入-產品銷售成本-銷售稅金及附加

=650-510-26-24=90(萬元)

營業利潤=產品銷售利潤+其它銷售利潤(-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90+5-40-10=45(萬元)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投資收益)+補貼收入+營業外凈收入=45+3+12=60(萬元)

4、解:

10月份平均人數=〔64×15+(64+6)×16〕/31=67(人)

11月份平均人數=〔(64+6)×4+(64+6+15)×25+

(64+6+15-3)〕÷30≈83(人)

12月份平均人數=64+6+15-3=82(人)

第四季度平均人數(67+83+82)/3≈77(人)

5、解:

⑴編制營銷人員情況統計表答:甲乙兩公司平均日耗能量均為42噸標準煤。但兩公司日耗能量的離散程度不同,甲公司離散程度大,因此,甲公司平均日耗能量代表性比乙公司差,乙公司平均日耗能量代表性強。

2、解:

⑴20XX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

=24700+102004+82703=209407(億元)

⑵第一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

=24700÷209407×100%≈11.80%

第二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

=102004÷209407×100%≈48.71%

第三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

=82703÷209407×100%≈39.49%

3、解:

產品銷售利潤=主營業務收入-產品銷售成本-銷售稅金及附加

=650-510-26-24=90(萬元)

營業利潤=產品銷售利潤+其它銷售利潤(-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90+5-40-10=45(萬元)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投資收益)+補貼收入+營業外凈收入=45+3+12=60(萬元)

4、解:

10月份平均人數=〔64×15+(64+6)×16〕/31=67(人)

11月份平均人數=〔(64+6)×4+(64+6+15)×25+

(64+6+15-3)〕÷30≈83(人)

12月份平均人數=64+6+15-3=82(人)

第四季度平均人數(67+83+82)/3≈77(人)

5、解:

⑴編制營銷人員情況統計表

某百貨公司營銷人員情況統計表單位:人網點名稱按性別分組按年齡分組男女小計25歲以下25-35歲35歲以上男女小計男女小計男女小計A18304841620610168412B214061520259101971017C2553786212710203091221合計6412318715577225406524265020XX年統計基礎知識與統計實務考試真題統計師考試網更新:2010-6-8編輯:lo7ely20XX年《統計基礎知識與統計實務》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選出一個正確答案20道題,將其代袁字母填寫在題干中的括號內:每題1分,共20分)

1.構成總體,必須同時具備()。

A同質性、大量性與差異性

B總體性、同質性與差異性

c社會性、同質性與差異性

D總體性、數量性與同質性

2要了解某工業企業職工的文化水平,則總體單位是()。

A該工業企業的全部職工

B該工業企業每一個職工的文化程度

c該工業企業的每一個職工

D該工業企業全部職工的平均文化程度

3通過調查鞍鋼、寶鋼等幾個大型鋼鐵企業,擬了解我國鋼鐵生產的基本狀況。這種調查方式是()。

A典型調查

B重點調查

c抽樣調查

D普查

4下列資料屬于原始記錄的是()。

A統計臺賬

B個人生產記錄

c匯總表

D整理表

5下列分組中屬于按品質標志分組的是()。

A人口按年齡分組

B在校學生按性別分組

c職工按工資水平分組

D企業按職工人數規模分組

6某企業從業人員2300人,職工年工資總額為5600萬元,產品銷售額132560億萬元,產品庫存量為120箱,設備臺數為1113臺。以上總量指標依次為()。

A時點指標、時期指標、時點指標、時期指標、時點指標

B時期指標、時點指標、時期指標、時點指標、時點指標

c時點指標、時期指標、時期指標、時點指標、時點指標

D時期指標、時期指標、時點指標、時點指標、時點指標

7某企業的職工人數比上年增加5%,職工工資水平提高2%,則該企業職工工資總額比上年增長()。

A.11%

B.10%

C.7.1%

D7%

8在商品銷售額指數體系中,若物價指數上漲,銷售額指數持平,則銷售量指數()。

A.上升

B.下降

c.持平

D.無法判斷

9對農作物單位面積產量調查,按平原、丘陵和山區分組來抽選樣本單位,此種抽樣方法為()。

A.整群隨機抽樣

B.分層隨機抽樣

c.多階抽樣

D.系統隨機抽樣

10.一些經常性的說法,如超過歷史最好水平、位居世界前列等,采用的是()。

A.對比分析法

B.比例分析法

c.彈性分析法

D.因素分析法

ll下列各項調查中,()是我國現行周期性普查制度項目之一。

A.基本單位普查

B.全國土地清查

c.第三產業普查

D.農業普查

12.按照《統計上大中小型企業劃分辦法(暫行)》的規定,劃分企業規模的對象是()。

A.企業集團

B.法人企業

c.產業活動單位

D.基層單位

13.下列各項中,()不是產業活動單位必須具備的條件。

A.在一個場所從事一種或主要從事一種社會經濟活動

B.獨立承擔民事責任,有權與其他單位簽訂合同

c.相對獨立組織生產經營活動或業務活動

D.能夠掌握收人和支出等業務核算資料

14工業總產出一般采用()計算。

A.產品法

B.工廠法

c.成本法

D.收入法

15非盈利性服務業單位的總產出是按本期內()計算的。

A.全部營業收入

B.提供服務的總費用

c.全部經營支出

D.收人與支出的差額

16下列各項中,應計入能源批發、零售企業用于經營銷售庫存的是()。

A.寄存在外單位的原油

B.代外單位保管的原油

C.尚未驗收入庫的原油

D.盤虧的原油

17.下列各項中,()屬于管理費用。

A.運輸費

B.廣告費

C.辦公費

D.利息凈支出

18臨時職工是指用工期限不足()的在崗職工。

A.1年

B.6個月

C.3個月

D.1個月

19下列各項中.不包括在工資總額中的是(

).

A.病假工資資

B.實習工資

C.節約獎

D.稿費

20行政事業單位的周定資產為單價在()以上,使用期限在1年以上的設備和物品.,

A.2000元

B.1000元

C.500元

D.200元20XX年統計基礎知識與統計實務考試真題二、多項選擇題(每題有2個或2個以上正確答案,請將正確選項的代表字母填寫在題干中的括號內,多選、錯選、漏選、未選均不得分;10道題.每題2分:典20分)

l進行統計整理的主要內容包括(

)(

)(

)(

)(

)。

A.對原始資料進行審核與檢查

B.對各項指標進行分組綜合匯總

C.編制統計表與分析表

D.對統計資料進行系統積累

E.與上期資料進行對比,分析現象本期發展變化情況

2下列指標中屬于質量指標的有(

)(

)(

)(

)(

)

A.勞動生產率

B.工業增加值

C.設備人均擁有量

D.生產稅凈額

E.人均年收人

3下列數列中,屬于時期數列的是(

)(

)(

)(

)(

)。

A.全國四次人口普查數

B.某省近5年鋼鐵產量

c.某商場各季末商品庫存量

D.某商場1990—20XX年商品銷售額

E.某市近5年各年末企業數

4.統計指數的主要作用表現在()()()()()。,

A.研究現象的長期變動趨勢

B.對經濟現象進行綜合評價和測定

c.綜合反映社會經濟現象總體的變動程度

D.綜合反映社會經濟現象總體的變動方向

E.分析經濟發展變化中各種因素的影響方向和程度

5.統計分析的特點有()()()()()。

A.數據性

B.完整性

c.精確性

D.目的性

E.時效性

6.現行國家統計報表制度分為()()()()()。

A.周期性普查制度

B.臨時性調查制度

c.經常性調查制度

D.一次性調查制度

E.非經常性調查制度

7.下列行業類別中屬于第三產業的有()()()()()r

A.建筑業

B.采礦業

c.金融業

D.房地產業

E.地質勘查業

8.下列關于統計單位的表述中,()()()()()是錯誤或不準確的。

A.法人單位與產業活動單位之間存在隸屬關系

B.一個法人單位擁有多個產業活動單位

c.從事單一經濟活動的法人單位同時也是一個產業活動單位

D.從事一種以上經濟括動的法人單位要分解成兩個以上的產業活動單位

E.產業活動單位接受法人單位的管理和控制

9.下列各項中,包括在能源生產企業產成品庫存中的有:()()()()()。

A.本企業生產的,報告期內檢驗合格入庫的產品

B.已銷售并辦理完手續,但尚未提貨的產品

c.尚未撥出的帶料加工產品

D.盤點中的賬外產品

E.代外單位保管的產品

10.下列各項中,屬于財務費用的是(

)(

)(

)(

)(

)。

A.凈利息支出

B.財產保險費

c.教育費附加

D.匯兌凈損失

E.職工工資20XX年統計基礎知識與統計實務考試真題三、判斷題(判斷對錯,請將答案填寫在題干后面的括號內.正確的劃“√”,錯誤的劃“×”;10道題,每題2分,共20分)

1.選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標志,對同一總體進行的重疊分組,稱為復合分組。(

)

2.平均指標是把一個總體內各單位在某個數量標志上的差異抽象化,以反映總體的一般水平的綜合指標。(

)

3.保證時間數列中各個指標數值具有可比性是編制時間數列應遵守的基本原則。()

4.同度量因素的作用是把不能直接帽加或對比的因素過渡到能夠相加和比較。()

5.統計分析是由數字形成概念,從概念形成判斷,由判斷進行推理.并由此得出結論,所以說準確的數據是統計分析的基礎。()

6.全國經濟普查每10年進行兩次,分別在逢3、8的年份實施。()

7.統計分類標準只適用于周期性普查和經常性統計調查。()

8.單位代碼是由統計部門頒發的、在全國范圍內唯一的法定代碼。()

9.能源消費量是指能源使用單位在報告期內實際消費的一次能源或二次能源的數量。(

)

10.城鎮失業率是城鎮失業人員數與城鎮就業人員數的百分比。()四、計算題(請寫出必要的解題步驟,得出答案,計算結果保留2位小數;5道題,每題8分,共40分)

1.某企業20XX年上半年總產出及工人人均產值資料如下表所示計算該企業20XX年上半年平均月勞動生產率。(計算結果保留兩位小數)

2.某商場某季度三種商品銷售量和零售價格資料如下表根據以上資料編制:

(1)銷售量綜合指數。

(2)商品零售價格指數。

(要求寫出公式及計算步驟,計算結果保留兩位小數)

3.現有某地區相關統計資料如下:

①農業總產出為120億元,其中間投人為40億元;

②工業總產出為350億元,其中間投人為250億元;

③建筑業總產出為150億元,其中間投人為90億元;

④運輸郵電業總產出為110億元,其中間投人為70億元;

⑤貿易、餐飲業總產出為100億元,其中間投入為50億元;

⑥盈利性服務業營業收人為90億元,其中間投人為30億元;

⑦非盈利性服務業經常性費用支出35億元,固定資產價值100億元,虛擬折舊費按固定資產價值的5%計算;

⑧全地區勞動者報酬320億元,固定資本消耗40億元,生產稅收入100億元,生產補貼為60億元,營業盈余30億元。

分別用生產法、收入法計算該地區的地區生產總值(GDP)。

4.某運輸企業在報告期完成了四批貨物運轉:第一批450噸,運距400公里;第二批500噸,運距300公里;第三批350噸,運距520公里;第四批90噸,運距450公里。

計算該企業報告期完成的貨運量、貨物周轉量。

5.某地區20XX年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為28990元,20XX年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為31744元.城鎮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03.5%。

計算該地區20XX年在崗職工平均實際工資和平均實際工資指數。(計算結果保留兩位小數)20XX年統計基礎知識與統計實務考試真題統計師考試網更新:2010-6-8編輯:lo7ely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A

2C

3.B

4.B

5.B

6C

7C

8B

9B

10A

11D

12B

13B

14B

15B

16A

17C

18A

19D

20C

二、多項選擇題

lABCD

2ACE

3.BD

4.ABCDE

5ADE

6ACE

7CDE

8BCD

9.ACD

10AD

三、判斷題

1、√

2、√

3、√

4、√

5、√

6、√

7、×

8、x

9、√

10、×

3.解:

(1)生產法地區GDP

=80+100+60+40+50+60+f35+100x5%)

=430(億元)

(2)收入法地區GDP

=320+40+(100—60)+30

=430(億元)

4.解:

(1)貨運量

=450+500+350+90

=1390(噸)

(2)貨物周轉量

=450×400+500×300+350×520十90x450

=552500(噸公里)

5.解:

(1)該地區20XX年在崗職工平均實際工資

=報告期平均工資÷報告期城鎮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31744÷1035%

≈30670.53(元)

(2)該地區20XX年在崗職工平均實際工資指數

=報告期平均工資指數÷報告期城鎮居民消費價格指數x100%=31744÷28990

×100%÷1035%x100%

≈105.80%

20XX年統計基礎知識與統計實務考試真題統計師考試網更新:2010-6-8編輯:lo7ely20XX年統計從業資格考試《統計基礎知識與統計實務》試題(A卷)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有1個正確答案,將正確答案選項的代表字母填寫在答題紙上;每題1分,30道題,共30分)

1.對某市工業企業職工的收入情況進行研究,總體是()。

A.每個工業企業

B.該市全部工業企業

C.每個工業企業的全部職工

D.該市全部工業企業的全部職工

2.統計調查有全面調查和非全面調查之分,其劃分的標志是()。

A.是否進行全面的登記、計量

B.是否全部按期填寫調查表

C.是否制訂全面調查方案

D.是否對構成調查對象的所有單位進行逐一調查

3.某等距連續變量數列,其末組為開口組,下限為200,又知其鄰組的組中值為170,則末組組中值為()。

A.260

B.215

C.230

D.285

4.質量指標的表現形式是()。

A.相對數和平均數

B.絕對數和相對數

C.絕對數和平均數

D.絕對數、相對數和平均數

5.假定某產品產量20XX年比2000年增加了168%,則2000—20XX年期間平均發展速度為()。

6.計算商品銷售量指數的目的是測定()。

A.各種商品銷售量的總變動

B.各種商品銷售額的總變動

C.各種商品銷售價格的總變動

D.居民消費水平的總變動

7.下面關于點估計正確的描述是()。

A.點估計是直接用一個樣本指標估計總體指標的一種推斷方法

B.點估計是對總體指標值的一種估計

C.點估計適用于對推斷的準確程度與可靠程度要求很高的情況下使用

D.點估計是在一定的誤差范圍內估計總體指標值的一種推斷方法

8.凈資產收益率的計算采取的是()。

A.對比分析法

B.比例分析法

C.彈性分析法

D.因素分析法

9.調查時間是指()。

A.調查工作開始的時間

B.調查工作的起止時間

C.調查資料所屬的時間

D.調查工作結束的時間

10.組距數列中的等距數列是指()。

A.各組次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