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甲】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
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
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劉禹錫《陋室銘》)
【乙】
吾齋之中,不尚①虛禮。凡入此齋,均為知己。隨分②款留,忘形笑語。不言是非,
不侈③榮利。閑談古今,靜玩山水。清茶好酒,以適幽趣。臭味④之交,如斯而已。
(陳繼儒《小窗幽記》)
【注釋】①尚:崇尚。②隨分:隨意。③侈:顯揚夸耀。④臭(xiu)味:氣味,比喻同
類的東西。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語。
①有仙則名
②談笑有鴻債
③均為知己
④如斯而己
(2)翻譯句子。
①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②不言是非,不侈榮利。
(3)作者劉禹錫的“陋室不陋”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用自己的話回答。
(4)陋室主人與“吾齋”主人有哪些相似之處?結(jié)合內(nèi)容加以分析概括。
2.(2022春?無棣縣期末)閱讀下面【甲】【乙】兩段文言文,完成各題。
【甲】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莊子曰:“鰥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
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
知魚樂'云者,既己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選自《莊子?秋水》)
【乙】
仲尼相魯,景公患①之。謂晏子曰:“鄰國有圣人,敵國之憂也。今孔子相魯若何?”
晏子對曰:“君其勿憂。彼魯君,弱主也:孔子,圣相也。若(君)不如陰②重孔子,設(shè)
以相齊。孔子強諫③而不聽,必驕魯而有齊,君勿納也。夫絕于魯,無主于齊,孔子困矣。”
居期年,孔子去魯之齊,景公不納,故困于陳、蔡之間。
(選自《晏子春秋?外篇》)
【注】①患:認(rèn)為…的憂患。②陰:假意。③強諫:竭力規(guī)勸。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①鰥魚出游叢容
②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
③敵國之憂也
④政困于陳、蔡之間
(2)下列各項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是
A.星魚之樂也星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北冥有魚》)
B.請循基本年真無馬邪(《馬說》)
C.設(shè)以相齊以其境過清(《小石潭記》)
D.孔子國矣教然后知.(《雖有嘉肴》)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①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②居期年,孔子去魯之齊。
(4)甲文通過在中華文化史上產(chǎn)生過深遠(yuǎn)影響的“濠梁之辯”讓我們認(rèn)識了莊子和惠子,
你最欣賞其中哪一個?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簡要分析。
(5)通過乙文,你了解到晏子哪方面的特點?
3.(2022春?高郵市期末)文言文閱讀。
【甲】
初,權(quán)謂呂蒙曰:“卿今當(dāng)涂掌事,不可不學(xué)!”蒙辭以軍中多務(wù)。權(quán)曰:“孤豈
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但當(dāng)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wù),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
所益。”蒙乃始就學(xué)。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fù)吳下阿蒙!”
蒙日:“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jié)友而別。
(選自《資治通鑒》)
【乙】
汪克寬,字德一,祁門人。祖華,受業(yè)雙峰饒魯,得勉齋黃氏之傳。克寬十歲時,
父授以雙峰問答之書,輒有悟。乃取《四書》自定句讀晝夜誦習(xí),專勤異凡兒。后從父
之浮梁,問業(yè)于吳仲迂,志益篤。元泰定中,舉應(yīng)鄉(xiāng)試,中選。會試以答策伉直見黜?,
慨然棄科舉業(yè),盡力于經(jīng)學(xué)。
(選自《明史?列傳》)
【注】①黜:罷免,廢除。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①孰惹孤
②即更刮目相待
③及魯肅過尋陽
④志至篤
(2)用“/”為乙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限兩處)
乃取《四書》自定句讀晝夜誦習(xí)
(3)翻譯句子。
①但當(dāng)涉獵,見往事耳。
②后從父之浮梁,問業(yè)于吳仲迂。
(4)呂蒙和汪克寬各用了什么學(xué)習(xí)方法?你從中獲得了怎樣的啟示?
4.(2022?南京模擬)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北冥有魚
北冥有魚,其名為鰥。鯨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
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
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拎扶搖而
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
色邪?其遠(yuǎn)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節(jié)選自《莊子?逍遙游》)
【資料鏈接】
材料一:惠子相梁,莊子往見之。或謂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
搜于國中三日三夜。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為鸚翳①子知之乎?夫鴆露發(fā)于南
海,而飛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于是鵬②得腐鼠,鸚^過之,
仰而視之曰:‘嚇③!'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
(節(jié)選自莊子《秋水》)
【注釋】①鸚^(yuanchu):古代傳說中像鳳凰一類的鳥,習(xí)性高潔。②鵑(chi):貓
頭鷹。③嚇(h?):模仿鵬發(fā)怒的聲音。
材料二:大鵬一日同風(fēng)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假令風(fēng)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世人見我恒殊調(diào),聞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猶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節(jié)選自李白《上李邕》①)
【注釋】①《上李邕》是李白寫給當(dāng)時德高望重的名士、北海太守李邕的一首詩。
(1)運用所提示的方法,解決本文及“資料鏈接”中的文言疑難字詞。
方法文言詞句示例解釋
鵬之徒于南冥也■/I①一
字源法Jr*
」1r就:
昌3小我
徒:
遷移法去以六月息者也以我酌油知之②
查字典或謂惠子曰①也許,或許。②有的人。③
③稍微。
(2)請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
南方有鳥其名為鵝II子知之乎?
(3)下列對文章理解專課的一項是
A.選文中大鵬由北海遷往南海,乘著六月的大風(fēng)展翅翱翔,擊水三千里,扶搖直上九萬
里的高空,意境開闊邈遠(yuǎn)。
B.材料一中惠子害怕莊子取代他的位置,派人搜捕莊子,莊子躲了三天三夜,自知躲不
過,干脆主動去見惠子。
C.選文想象神奇瑰麗,充滿浪漫主義色彩,材料一情節(jié)出人意料,比喻巧妙貼切,人物
形象鮮明,文章富有趣味。
D.選文和材料一都借用寓言故事說理,把思想道理寄托于生動的形象中,使文章生動活
潑,寓意雋永,感染力強。
(4)把選文和“材料一”中畫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
②惠子相梁,莊子往見之。
(5)根據(jù)選文和兩則材料的內(nèi)容填空。
莊子的文章意境開闊,想象奇特,充滿浪漫主義色彩。選文中,莊子塑造了大鵬①
的形象,材料一中莊子則巧妙地采用了寓言的形式,具有強列的諷刺性。文中的“鴆鬼隊'
是一個②的形象。而材料二中的李白,則借大鵬的形象表達(dá)③的情感。
5.(2022春?涼山州期末)閱讀下面文章,完成問題。
雖有嘉肴
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xué),不知其善也。是故學(xué)然后知不
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xué)相長也。《兌
命》曰,,學(xué)學(xué)半”,其此之謂乎!
(1)解釋下列加點字。
①不知其號也
②教然后知國
③然后能自反也
④學(xué)學(xué)半
(2)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①是故學(xué)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②知困,然后能自強也。
(3)讀完本文你有什么啟發(fā)呢?請結(jié)合自身實際談一談。
6.(2022春?廣饒縣期末)閱讀并完成問題。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
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xué),弗若之矣。為是其智
弗若與?曰:非然也。
——《學(xué)弈》
(1)解釋加點的字。
①使弈秋誨二人弈
②思域弓繳而射
③為是其智弗若與
④曰:非然也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弈秋,通國之善弈也。
②雖與之俱學(xué),弗若之矣。
(3)兩人學(xué)棋的效果卻不一樣,這是為什么?談?wù)勀銖闹蝎@得啟示。
7.(2022春?南沙區(qū)期末)閱讀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問題。
得念珠一百八枚,以山桃核為之,圓如小櫻桃。一枚之中,刻羅漢三四尊,或五
六尊,立者,坐者,課經(jīng)?者,荷杖者,入定于龕②中者,蔭樹趺坐③而說法者,環(huán)坐指畫
論議者,袒跣④曲拳、和前趨而后侍者,合計之,為數(shù)五百。蒲團、竹笠、茶奩⑤、荷策、
瓶缽、經(jīng)卷畢具。又有云龍風(fēng)虎,獅象鳥獸,狡猊⑥猿猱錯雜其間。初視之,不甚了了。
明窗凈幾,息心諦觀,所刻羅漢,僅如一粟,梵相⑦奇古,或衣文織綺繡,或衣袈裟水田
女希褐⑧,而神情風(fēng)致,各蕭散于松柏巖石,可謂藝之至矣!
(節(jié)選自張潮《記桃核念珠》)
[注釋]①課經(jīng):讀經(jīng)。②龕:佛塔。③趺(fti)坐:盤膝交疊雙腿,用足背放在股腿上。
④袒跣(xidn):袒胸赤足。⑤奩(lian):盒子。⑥獴猊(sudnni):傳說中的一種猛獸。
⑦梵相:羅漢的樣子。⑧^褐:(chihe)麻布短衣。
(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
①更衣文織綺繡
②可謂藝之至矣
(2)在內(nèi)容和寫法上,本文與《核舟記》有哪些共同之處。
8.(2022春?赤坎區(qū)校級期末)閱讀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題。
【甲】北冥有魚
北冥有魚,其名為鯨。鯨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
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
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技扶搖而
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
色邪?其遠(yuǎn)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乙】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莊子曰:“鰥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
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
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
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北”有魚
②率怪者也
③請彳原其本
(2)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水擊三千里,拉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②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3)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文中的大鵬鳥是一個碩大無比、力大無窮、志存高遠(yuǎn)、善借長風(fēng)的形象,人們幾乎
無不嘆服它的力量,贊美它的堅定。
B.乙文中莊子是以藝術(shù)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將自己的快樂轉(zhuǎn)移到魚的情緒上。而惠子認(rèn)
為水中的游魚并不快樂。
C.甲乙兩則短文,都能體現(xiàn)莊子文章的風(fēng)格,即雄奇浪漫的想象,恢詭謫怪的語言,而
且擅長運用寓言故事,深入淺出地說明深邃的思想。
D.甲文寫作側(cè)重于形象思維,善用豐富的想象和奇特的夸張。乙文則以抽象思維為主,
通過莊子與惠子的論辯,來反映莊子的“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追求。
9.(2022春?海港區(qū)校級期末)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題。
【甲】北冥有魚,其名為鰥。鰻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
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
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拎
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
其正色邪?其遠(yuǎn)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選自《北冥有魚》)
【乙】惠子相梁,莊子往見之。或謂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于是惠子
恐,搜于國中三日三夜。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為鵝雛①,子知之乎?夫鴆
雛發(fā)于南海,而飛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食②不食,非醴泉③不飲。于是鵑④得腐鼠,
鵝雛過之,仰而視之曰:'嚇⑤(he)!)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
(節(jié)選自《莊子?秋水》)
注:①鶻(yuan)雛:古代傳說中的鳳凰類的鳥。②練實:竹實,即竹子所結(jié)的子,因
為色白如潔白的絹,故稱。③醴泉:甘泉,甜美的泉水。醴:甘甜。④鵬(chi):貓頭
鷹的一種。⑤嚇:模仿鶉鷹發(fā)怒的聲音。下文的“嚇”用作動詞。
(1)解釋下列加著重號的詞。
①事怪者也有
②轉(zhuǎn)扶搖而上者九萬里歧
③非練實不自食
(2)下列各組語句中加著重號詞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鰻石大/仰而視石日
B晏正色邪?/基名為鵬雛
C.去以六月息者也/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
D.鵬之徙于南冥也/而飛于北海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①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
②惠子相梁,莊子往見之。
(4)下列對選文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兩文同寫鳥,但形象有所不同。甲文描繪了碩大無比、志存高遠(yuǎn)的“大鵬”,乙文刻畫
了偏狹猜忌、急功近利“鵬”。
B.兩文都借物抒懷,但情感有別。甲文借“大鵬”遷往南海,展現(xiàn)了作者的恐懼;乙文
莊子將自己比作“鳴”,把功名利祿比作“腐鼠”,表明自己鄙棄功名利祿的立場和志趣。
C.兩文語言精當(dāng),各具特色。甲文使用“三千里”“九萬里”等詞,用語夸張,想象雄奇;
乙文比喻巧妙貼切,自然生動形象。
D.甲文運用想象和夸張,極具浪漫主義色彩;乙文采用了寓言的形式,具有強烈的諷刺
意味。
10.(2022春?南沙區(qū)期末)閱讀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問題。
董遇字季直,性質(zhì)訥①而好學(xué)。人有從學(xué)者,遇不肯教,而云:“必當(dāng)先讀百遍!”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從學(xué)者云:“苦渴②無日。”遇言:"當(dāng)以‘三余或③問“三
余”之意。遇言“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時之余也。”
(選自《三國志?王肅傳》)
[注釋]①質(zhì)訥(3):樸實敦厚。訥:言語遲鈍,口舌笨拙。②苦渴:為……苦惱。苦:
苦于……為……,而苦。渴:為……而饑渴,在這里與“苦”組合在一起,意思為“為……
而苦惱”。③或:有人。
(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
①性質(zhì)訥血好學(xué)
②人有叢學(xué)者
(2)結(jié)合《孫權(quán)勸學(xué)》,說說你在學(xué)習(xí)上獲得的啟示。
11.(2022春?陵城區(qū)期末)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晏子為齊相,出,其御①之妻從門間②畫窺。其夫為相御,擁大蓋,策駟馬,意氣
揚揚,甚自得也。既而歸,其妻請去。夫問其敢。妻曰:“晏子長不滿六尺,身相齊國,
名顯諸侯。今者妾觀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長八尺,乃為人仆御。然子
之意,自以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損③。晏子怪而問之,御以實對。晏子
薦以為大夫。
(節(jié)選自《晏子春秋?內(nèi)篇雜上》)
【注釋】①御:車夫。②間:縫隙。③抑損:謙虛退讓。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語。
①其妻請去
②夫問其政
③妻以星求去也
(2)下列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其御之妻從門間而窺可遠(yuǎn)觀畫不可褻玩焉
B.乃為人仆御蒙乃始就學(xué)
C.然子書意水陸草木之花(《愛蓮說》)
D.多以是求去也以錢覆其口
(3)本文記敘了晏子車夫的轉(zhuǎn)變過程,表現(xiàn)了車夫的和的品質(zhì),從側(cè)
面烘托晏子的和的高尚品格。
12.(2022春?桓臺縣期末)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問題。
【甲】
孔子?xùn)|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yuǎn)也。”
一兒日:“我以日初出遠(yuǎn),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日:“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yuǎn)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日:“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yuǎn)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兩小兒辯日》)
【乙】
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所寄,廢寢食者。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曰:“天,
氣耳,無處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
其人曰:“天積氣①,日、月、星宿,不當(dāng)墜邪?”
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②,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
其人曰:“奈地壞何?
曉之者曰:“地,積塊耳,充塞四虛,無處無塊。若躇步跑蹈③,終日在地上行止,
奈何憂其壞?”
其人大喜,曉之者亦舍然④大喜。
【注工①積氣:積聚的氣體。②光耀者:發(fā)光的東西。③若躇步蹴蹈:你行走跳躍。④
舍然:放心的樣子。
(《杞人憂天》)
(1)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
①聾人近
②及日中則如盤盂
③孔子不能決也
④身亡所寄
(2)下列句子中的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我以日始初時去人近所寶以百數(shù)(《書戴嵩畫牛》)
B.而日中時近也思援弓繳而射之(《學(xué)弈》)
C.此不為遠(yuǎn)者小而近者大乎為是其智弗若與?(《學(xué)弈》)
D.因往曉之思援弓繳而射之(《學(xué)弈》)
(3)翻譯下列句子。
①孰為汝多知乎?
②奈地壞何?
(4)【甲】【乙】兩文是通過哪一種形式來敘述故事的?【乙】文嘲諷了怎樣的人?
13.(2022春?朝陽區(qū)校級期末)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板印書籍,唐人尚未盛為之。自馮瀛王始印五經(jīng),己后典籍皆為板本。
慶歷中,有布衣畢昇,又為活板。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
火燒令堅。先設(shè)一鐵板,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欲印,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
乃密布字印,滿鐵范為一板,持就火煬之,藥稍錯,則以一平板按其面,則字平如砥。
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shù)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
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數(shù)印,如
“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備一板內(nèi)有重復(fù)者。不用,則以紙?zhí)宽崬?/p>
一帖,木格貯之。有奇字素?zé)o備者,旋刻之,以草火燒,瞬息可成。不以木為之者,木
理有疏密,沾水則高下不平,兼與藥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訖再火令藥銘,以手
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為余群從所得,至今寶藏。
(1)文中介紹活板的排版先后有六個步驟,請把相應(yīng)步驟填寫在橫線上。
設(shè)置鐵板一一——放置鐵范一一——用火烘烤一一按平版面
(2)選出對加點字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①字平如砥②則第二板已耳③瞬息可抽④用訖再次令藥常
A.①底部②準(zhǔn)備③靠近④用火烘烤
B.①磨刀石②具有③靠近④用火
C.①底部②具有③完成④用火
D.①磨刀石②準(zhǔn)備③完成④用火烘烤
(3)指出下面句子的說明方法及作用。
不以木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則高下不平,兼與藥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
用訖再火令藥銘,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14.(2022春?慶云縣期末)課內(nèi)文言文閱讀。
桃花源記(節(jié)選)
陶淵明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
人。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
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髻,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
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車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
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慶全庵桃花?
謝楊得
尋得桃源好避秦,桃紅又是一年春。
花飛莫遣隨流水,怕有漁郎來問津。
【注釋】①這首詩是南宋滅亡后作者避居建陽(今屬福建)時所作。
(1)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2)《桃花源記》(節(jié)選)和《慶全庵桃花》中兩位作者所要表達(dá)的情感有何異同之處?
15.(2022春?溫州期末)小越:在科學(xué)課上學(xué)習(xí)“光的色散”時,我很奇怪的是“虹”為
什么是“蟲”字旁。
小甌:我也有同感,那一起去探究一番吧。
材料一
“虹”的甲骨文字例
螂蟆也。狀似蟲。從蟲工聲。
(選自許慎《說文解字》)
材料二
世傳虹能入溪澗飲水,信然。熙寧中,余使契丹,至其極北黑水境永安山下卓帳
①。是時新雨霽②,見虹下帳前澗中。余與同職加澗觀之,虹兩頭皆垂?jié)局小1闳诉^澗,
隔虹對立,相去數(shù)丈,中間如隔綃轂③。自西望東則見,蓋夕虹也。立澗之東西望,則為
日所爍,都無所睹。久之,稍稍正東,逾山而去,次日行一程,又復(fù)見之。孫彥先云:“虹
乃雨中日影也,日照雨則有之。”
(選自沈括《夢溪筆談》,有刪減)
[注釋]①卓帳:安營扎寨。②霽:雨止天晴。⑧扣:靠近。④綃轂:生絲織成的薄紗。
(1)根據(jù)括號內(nèi)的方法提示,解釋下列句中的加點詞。
①余與同職掃澗觀之(查閱詞典:①拉住;②靠近;③敲,擊《古代漢語詞典》。)
②便人過澗(聯(lián)系語境)
③遒山而去(聯(lián)系課內(nèi):不逾矩《〈論語〉十二章》)
(2)古人看到''虹"時會有怎樣的表現(xiàn)?請對材料二中的畫線句展開想象,并加以描述。
(3)材料二記錄的是沈括遇見“虹”的經(jīng)歷,從中可以感受到他的科學(xué)精神。請參考示
例,另選詞句,加以分析。
[示例]語句:久之,稍稍正東,逾山而去,次日行一程,又復(fù)見之。
分析:“久”“稍稍”“次日”,這些詞都表現(xiàn)時間的延續(xù),可見作者對‘虹”充滿好奇,
持續(xù)觀察,對未知現(xiàn)象有強烈的探索精神。
(4)從以上材料看,人們對“虹”的認(rèn)識經(jīng)歷了怎樣的過程?結(jié)合材料,加以推斷。
(5)依據(jù)材料推斷,“虹”字的甲骨文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一項?
16.(2022春?甘井子區(qū)期末)閱讀下面兩文,完成下列各題。
一甲]康肅問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無他,但手熟爾。”康肅忿然目:
“爾安敢輕吾射!"翁曰: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蘆置于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
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因曰:“我亦無他,惟手熟爾。”康肅笑而遣之。
(節(jié)選自歐陽修《賣油翁》)
[乙]南方多沒①人,日與水居也,七歲而能涉②,十歲而能浮,十五而能沒矣。夫沒者豈
茍然③哉?必將有得于水之道者。日與水居,則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識水。則雖壯,見舟
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問于沒人而求其所以沒以其言試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學(xué)
而務(wù)求其道,皆北方之學(xué)沒者也。
(蘇軾《北人學(xué)沒》)
[注釋]①沒(mb):指潛水。②涉:趟水過河。③茍然:隨隨便便的樣子。指輕易拿握潛
水技能。
(1)下列句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A.但手熟爾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木蘭詩》)
B.以我酌油知之不用,則以紙?zhí)ā痘畎濉罚?/p>
C.故北方之勇者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愛蓮說》)
D.故凡不學(xué)而務(wù)求其道卿言多務(wù),孰若孤(《孫權(quán)勸學(xué)》)
(2)乙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問于沒人而求其所以沒/以其言試之/河未有不溺者也。
B.問于沒人而求/其所以沒以其言試之河/未有不溺者也。
C.問于沒人而求/其所以沒以其言試之/河未有不溺者也。
D.問于沒人而求其所以沒/以其言試之河/未有不溺者也。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兩文中畫直線的兩個句子。
(4)下列說法埼集的一項是
A.甲文中,賣油翁“酌油”的演示說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B.甲文陳堯咨“爾安敢輕吾射”一語表現(xiàn)出他的居高臨下、盛氣凌人。
C.乙文告訴我們這樣的道理:雖然要勤奮好學(xué),但不可忽視客觀條件的限制。
D.甲文通過言行凸顯人物性格,乙文通過對比來表現(xiàn)南方和北方人學(xué)潛水的不同。
17.(2022春?來鳳縣期末)文言文比較閱讀,完成文后小題。
【甲】
陳康肅公堯咨善射,當(dāng)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嘗射于家圃,有賣油翁釋擔(dān)而立,
睨之久而不去。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但微領(lǐng)之。
康肅問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無他,但手熟爾。康肅忿然曰:“爾
安敢輕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蘆置于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
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因曰:“吾亦無他,惟手熟爾。”康肅笑而遣之。
【乙】
陳堯咨善射,百發(fā)百中,世以為神,常自號曰"小由基”?o及守荊南回,其母馮夫
人問:“汝典郡②有何異政?”堯咨云:“荊南當(dāng)要沖,日有宴渠,堯咨每以弓矢為樂,坐
客罔不③嘆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輔國家,今汝不務(wù)行仁化而專一夫之伎④,豈汝
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魚咒
(選自《碎金魚》)
【注釋】①由基:養(yǎng)由基,戰(zhàn)國時楚國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務(wù)。③罔不:無不。④
伎:同“技、⑤金魚:古人的一種佩飾。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含義。
①學(xué)射于家圃
②爾安敢號吾射
③陳堯咨普射
④沙:父教汝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意思不同的一項是
A.爾安敢輕吾射/素能辨我是雄雌
B.但微頷之/但當(dāng)涉獵
C.睨之久而不去/旦辭爺娘去
D.但手熟冬/冬安敢輕吾射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①乃取一葫蘆置于地。
②豈汝先人志邪。
(4)賣油翁為什么“但微頷之”?陳堯咨的母親為什么“杖之”?
(5)陳堯咨后官至翰林學(xué)士兼龍圖閣學(xué)士,后獲贈謚號“康肅”,一生很有成就。請結(jié)
合上面兩篇短文,推斷他事業(yè)有成的原因。
18.(2022春?讓胡路區(qū)校級期末)閱讀【甲】【乙】兩段文言文,完成問題。
【甲】
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
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
而復(fù)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
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
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yuǎn)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
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
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
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
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jìn)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
后,時時而間進(jìn);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jìn)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
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乙】
羊子遠(yuǎn)尋師學(xué),一年來歸,妻跪問其故,羊子曰:“久行懷思,無它異也。”妻乃
引刀趨機而言曰:“此織生自蠶繭,成于機杼。一絲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
匹。今若斷斯織也,則捐①失成功,稽廢時日。夫子積學(xué),當(dāng)日知其所亡②,以就懿③德。
若中道而歸,何異斷斯織乎?”羊子感其言復(fù)還終業(yè)遂七年不返。
(節(jié)選自《后漢書?烈女傳》)
【注】①捐,拋棄。②亡,通“無。不足。③懿,美好。
(1)解釋下列加點的字。
①熟視之
②朝眼衣冠
③首機_______
④當(dāng)目知其所亡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
②若中道而歸,何異斷斯織乎?
(3)對《鄒忌諷齊王納速》內(nèi)容和寫法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鄒忌諷諫齊王時,采用類比方式說理。層層推進(jìn),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結(jié)論。
B.選文第三段寫“燕、趙、韓、魏皆朝于齊”,作者以夸張之語收束全文,意在從正面突
出鄒忌作為賢臣的輔佐之能。
C.鄒忌與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贊美而自喜,并從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表現(xiàn)
出他有自知之明。
D.齊王真誠采納鄒忌的諫言,采取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措施。使齊內(nèi)政清明,“戰(zhàn)勝于朝
廷”。
(4)給下列句子斷句,共斷兩處。
羊子感其言復(fù)還終業(yè)遂七年不返
(5)【甲】鄒忌以家事喻國事。以自己的妻妾客人對自己偏愛、畏懼、有所求而向自己
說謊為由,勸誡齊王要。【乙】樂羊子妻以“織布不可斷,否則無法成功織出布
匹”作比,說明的道理。
19.(2022春?新賓縣期末)閱讀下面【甲】【乙】兩個選文,回答文后問題。
【甲】
北冥有魚,其名為鰻。鯨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
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
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技扶搖而
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
色邪?其遠(yuǎn)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選自《莊子?逍遙游》)
【乙】
楚莊王欲伐越,莊子諫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亂兵弱。”莊子曰:
“臣患①智之如目也,能見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見其睫②。王之兵自敗于秦、晉,喪地數(shù)百
里,此兵之弱也。莊躋③為盜于境內(nèi)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亂也。王之弱亂非越之下也,而欲
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難,不在見人,在自見,故曰:“自見之謂明④。”
(選自《韓非子?喻老》)
【注釋】①患:擔(dān)憂。②睫:眼毛。③莊躋:楚國的大盜,實為人民起義領(lǐng)袖,與楚王
不同時,系寓言假托。④明:眼睛明亮,引申為明智。
(1)選出下列各句中加點詞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項
A晏翼若垂天之云能見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見基睫
B.王之伐越,何也鵬年背,不知其幾千里也
C.化畫為鳥能見百步之外則不能自見其睫
D.海運則將徙于南冥王之兵自敗于秦、晉
(2)將選文中畫線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天之蒼蒼,其正色邪?
②故知之難,不在見人,在自見。
(3)請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
莊躋為盜于境內(nèi)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亂也。
(4)[甲][乙]兩文分別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
20.(2022春?文登區(qū)期末)閱讀下面選文。完成問題。
【甲】
①孔子?xùn)|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②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專人近,而日中時遠(yuǎn)也。”
③一兒曰:“我以日初出遠(yuǎn),而日中時近也。”
④一兒日:“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yuǎn)者小而近者大乎?
⑤一兒日:“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基日中如探溝,此不為近者熱而遠(yuǎn)者涼乎?
⑥孔子不能不也。
⑦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乙】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某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
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加射之。雖與之俱學(xué),弗若之矣。為是其智
弗若與?曰:非然也。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
①非然也
②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
③孔子不能不也
④孰為汝多知乎
(2)下面選擇項加點詞意義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此不為遠(yuǎn)者小晅近者大乎/思援弓繳加射之
B.某一人專心致志/及某日中如探湯
C.為是其智弗若與/孰為汝多知乎
D.雖與之俱學(xué)/弗若之矣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①一兒曰:“我以日初出遠(yuǎn),而日中時近也。”
②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
(4)兩小兒辯日,一人認(rèn)為“日始出時去人近",他是從的角度證明自己的觀
點。一人認(rèn)為“日初出遠(yuǎn)”,他是從的角度證明自己的觀點。
(5)請談?wù)勀銖募孜闹蝎@得了怎樣的啟示。
21.(2022春?蚌埠期末)
【甲】
慶歷中,有布衣畢昇,又為活板。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
燒令堅。先設(shè)一鐵板,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欲印,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
乃密布字印,滿鐵范為一板,持就火煬之;藥稍銘,則以一平板按其面,則字平如砥。
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shù)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逸。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
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數(shù)印,如
“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備一板內(nèi)有重復(fù)者。不用,則以紙?zhí)僦宽?/p>
為一帖,木格貯之。有奇字素?zé)o備者,旋刻之,以草火燒,瞬息可成。不以木為之者,
木理有疏密,沾水則高下不平,兼與藥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訖再火令藥銘,以
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②沾污。
(節(jié)選自沈括《活板》)
【乙】
蔡倫,字敬仲,桂陽人也。永元九年,監(jiān)作秘劍①及諸器械,莫不精工堅密,為后世
法。自古書契②多編以竹簡,其用綠③帛者謂之為紙。綠貴而簡重,并不便于人。倫乃造
意④,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wǎng)以為紙。元興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
故天下咸稱“蔡侯紙”。
(節(jié)選自范曄《后漢書》)
【注釋】①秘劍:皇室用的劍。②書契:書籍文契。③綠(jian):雙絲的細(xì)絹。④造意:
想出一個主意。
(1)解釋下面句中加點詞語。
①有布衣畢昇布衣:
②持旗火煬之就:
③此印者才學(xué)畢:
④政天下咸稱“蔡侯紙”故: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①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
②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
(3)“活板”解決了雕板“效率低、不易修改”的難題,體現(xiàn)了“”的優(yōu)勢;蔡
倫改進(jìn)“造紙術(shù)”的突破點則是在原材料的選擇上,彌補了“”的缺陷。(用原
文詞句回答)
(4)你從古人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中,獲得了哪些啟示?
22.(2022春?長春期末)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馬說
韓愈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
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楊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
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
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1)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詞性和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故雖有名馬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B.一食或盡粟一石食之不能盡其材
C.其真不知馬也其正色邪
D.是馬也亦若是則已矣
(2)下列對文章理解與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首句“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點出了千里馬與伯樂之間的關(guān)系,說明了伯樂
對千里馬的重要性。
B.千里馬”才美不外見”的根本原因是它先天就“力不足”,所以只能“駢死于槽楊之間”。
C.“鳴之而不能通其意”,一個“鳴”字寫盡了千里馬的無奈和悲憤,充分表現(xiàn)了它對“食
馬者”的鄙視與反抗。
D.本文以“說”這種體裁記敘了千里馬日行千里的故事,表達(dá)了作者對千里馬的同情。
(3)如果你是“千里馬”,沒有遇到伯樂,你會怎么辦?
23.(2022春?中山市期末)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甲】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
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yuǎn)益清,亭亭凈植,可遠(yuǎn)
觀而不可聚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
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愛蓮說》)
(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不蔓不枝
②亭亭凈植
③可遠(yuǎn)觀而不可藜玩焉
④宜乎眾矣
(2)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
②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乙】
牡丹得壬于群花,予初不服星論,謂其色其香,去芍藥有幾?擇其絕勝者與角雌雄,
正未知鹿死誰手。巨睹《事物紀(jì)原》,謂武后冬月游后苑,花俱開而牡丹獨遲,遂貶洛陽,
因大悟曰:“強項若此,得貶固宜,然不加九五之尊,奚洗八千之辱乎?”韓詩“夕貶潮
陽路八千”。物生有候葭①動以時茍非其時雖十堯不能冬生一穗;后系人主,可強雞人②
使晝嗚呼?
正面宜向陽,此種花通義也。然他種猶能委曲,獨牡丹不肯通融。處以南面即生,
俾③之他向則死,此其骯臟④不回之本性,人主不能屈之,誰能屈之?
(選自李漁《閑情偶寄?牡丹》)
【注】①葭:蘆葦?shù)拿妊俊"陔u人:古代負(fù)責(zé)供奉雞牲與守夜報時的官。③俾(bi):使,
把。④骯臟:高亢剛直的樣子。
(3)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牡丹得手于群花/擒賊先擒手
B.及睹《事物紀(jì)原》/及魯肅過尋陽
C.去芍藥有幾/睨之久而不去
D.予初不服星論/斯星陋室
(4)請用三條“/”給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斷句。
物生有候葭動以時茍非其時雖十堯不能冬生一穗
(5)你認(rèn)為【乙】文中牡丹形象和【甲】文中的蓮、牡丹形象有什么不同?
24.(2022春?青縣校級期末)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
昔有愚人,適①友人家,與主人共食。嫌淡而無味。主人既聞,乃益②鹽。食之,
甚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緣有鹽故。”薄暮至家,母已具食。曰:“有鹽乎?有鹽乎?”
母出鹽而怪之,但見兒惟食鹽不食菜。母曰:“安可如此?”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
咸在鹽中。"愚人食鹽不已,味敗③,反為其患。天下之事皆然過則非惟無益反害之。
(選自《百喻經(jīng)》)
【注】①適:到……去。②益:增加。③味敗:味覺敗壞。
(1)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①首有愚人
②安可如此
③己反_______
(2)將下面句子斷句。(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江蘇省鎮(zhèn)江市淮州中學(xué)2025屆高三一輪收官考試(二)生物試題含解析
- 山東藝術(shù)設(shè)計職業(yè)學(xué)院《口腔臨床醫(yī)學(xué)》2023-2024學(xué)年第二學(xué)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日照市五蓮縣2025年初三(實驗班)第三次質(zhì)檢物理試題含解析
- 漯河醫(yī)學(xué)高等專科學(xué)校《無機化學(xué)實驗》2023-2024學(xué)年第一學(xué)期期末試卷
- 智能健身器材發(fā)展考核試卷
- 衛(wèi)星天線用紡織品考核試卷
- 有機高分子原料的合成過程考核試卷
- 獸醫(yī)實驗動物模型構(gòu)建與應(yīng)用考核試卷
- 漁業(yè)信息技術(shù)在資源管理中的應(yīng)用考核試卷
- 微生物肥料菌劑制備技術(shù)考核試卷
- GMP質(zhì)量體系成品進(jìn)出庫臺帳
- LY/T 3292-2021自然保護(hù)地生態(tài)旅游規(guī)范
- 中小學(xué)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PPT教學(xué)課件
- 口腔正畸病例書寫模板
- 呼叫中心產(chǎn)業(yè)研究報告
- 人民音樂出版社六年級下冊音樂教案(全冊)
- 藥物臨床試驗概述課件(PPT 23頁)
- HP系列圓錐破碎機常見故障
- 永磁吸盤使用方法及安全事項
- 企業(yè)計算機基礎(chǔ)培訓(xùn)課件
- 哈薩克斯坦2050戰(zhàn)略總統(tǒng)國情咨文(中文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