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旅游資源_第1頁
地貌旅游資源_第2頁
地貌旅游資源_第3頁
地貌旅游資源_第4頁
地貌旅游資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地貌旅游資源2025/3/10中國地貌的類型一、常見地貌類型1、山地——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的高地,起伏很大,坡度陡峻,溝谷幽深,一般多呈脈狀分布。2025/3/102025/3/102、平原——海拔一般在0到500米,地面平坦或起伏較小,主要分布在大河兩岸和瀕臨海洋的地區。平原是人口集中分布的地方。如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國的三大平原,全部分布在中國東部,在第三級階梯上。2025/3/102025/3/103、丘陵——一般海拔在200米以上,500米以下,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200米,起伏不大,坡度較緩,地面崎嶇不平,由連綿不斷的低矮山丘組成的地形。丘陵一般沒有明顯的脈絡,頂部渾圓,是山地久經侵蝕的產物。2025/3/102025/3/104、盆地——就像一個放在地上的大盆子,所以,人們就把四周高(山地或高原)、中部低(平原或丘陵)的盆狀地形稱為盆地。中國有五個有名的盆地,分別為四川、塔里木、吐魯番、準噶爾、柴達木等盆地,面積都在10萬平方千米以上。2025/3/102025/3/105、高原——通常是指海拔高度在1000米以上,面積廣大,地形開闊,周邊以明顯的陡坡為界,比較完整的大面積隆起地區。高原素有“大地的舞臺”之稱,它是在長期連續的大面積的地殼抬升運動中形成的。如我國的青藏高原、黃土高原。2025/3/102025/3/10二、特殊地貌類型1、巖溶地貌——是地表石灰巖等碳酸鹽類巖石手受水和二氧化碳的溶解作用與伴隨的機械作用共同形成的各種地貌形態。這種地貌最早在前南斯拉夫的喀斯特高原比較典型,國際上把這樣的地貌統稱為喀斯特地貌。特征:地面上往往崎嶇不平,巖石絢麗,奇峰林立,地表常見有石芽、石林、峰林、溶溝、漏斗、落水洞、溶蝕洼地等形態;而地下則發育著地下河、溶洞.溶洞內有多姿多彩的石筍、鐘乳石和石柱等。分布:我國廣西、貴州、云南分布最為集中。此外,湖北、湖南、重慶、山東、山西、廣東、浙江、江西、江蘇、遼寧、安徽等都有部分分布。如風景如畫的廣西桂林山水就是這種地貌的典型代表。2025/3/102025/3/102025/3/102025/3/102025/3/102025/3/102、丹霞地貌——又稱紅層地貌,發育于侏羅紀至第三季的水平或緩傾斜的厚層紅色砂礫巖之一,沿巖層的垂直節理由水流侵蝕及風化剝落和崩塌后退,形成頂平、身陡、麓緩的方山、石墻、石峰、石柱等奇險的丹巖赤壁地貌。由廣東的丹霞山而得名。這種地貌的形態類似巖溶,曾被稱為“假巖溶”,但它與巖溶的巖性、侵蝕方式以及物理過程不同。特征:丹山碧水、奇峰林立、景色瑰麗。分布:以南方為主,北方次之,主要集中在廣東、福建、江西、廣西北部,湖南等地,以南嶺山地和武夷山地最為集中。代表名山有:廣東丹霞山、福建武夷山、江西龍虎山、安徽齊云山、承德棒槌峰等;其中張掖丹霞地貌景色奇美。2025/3/102025/3/102025/3/102025/3/103、火山熔巖地貌——是因火山活動而形成的地貌。指地下巖漿噴出地表并快速冷凝所形成的。特點:火山噴發的壯麗景觀、休眠火山的錐形山體和火山噴發的熔巖流構成的各種奇異的地貌形態,主要有火口湖、堰塞湖、流紋巖等都是引人入勝的旅游資源。分布情況:我國是多火、山地震的國家,共有火山800多座,但多為死火山或休眠火山。火山活動遺跡分布在黑龍江、吉林、山西、臺灣、云南等地。代表景觀:五大連池——五個相連的火山堰塞湖,有“火山博物館”之稱;長白山天池——火口湖;寧安市鏡泊湖;云南騰沖的火山群。2025/3/102025/3/102025/3/102025/3/102025/3/104、風成地貌——干旱地區由于風力的侵蝕、搬運和堆積作用所形成的地貌。有風積和風蝕兩種類型。形態:沙丘——新月形沙丘、金字塔形沙丘最具觀賞價值。

鳴沙——流動的沙在沙丘間滾動,會發出巨大的轟鳴聲,稱“會唱歌的沙丘”,是沙漠中的奇觀。我國著名的三大響沙:甘肅敦煌鳴沙山;寧夏中衛沙坡頭;內蒙古達拉特旗的銀肯沙丘。

雅丹——沉積層上發育的陡峭的小丘、風蝕蘑菇、風蝕柱、與風蝕溝槽、洼地相間分布的地貌。遠看這種地貌很像城市的街道與建筑,然而人跡罕至,當大風刮過時,會發出各種怪叫聲,故稱“魔鬼城”。2025/3/102025/3/105、黃土地貌——深厚的黃土層在流水的侵蝕切割作用下形成的黃土塬、坪、梁、峁、川等特殊的地貌景觀。分布:我國是世界上黃土分布最廣,黃土地貌類型發育最典型的地區。西部的黃土高原是世界最的的黃土分布區。特點:這里地表被切割得支離破碎,水土流失嚴重,但其粗獷、豪邁的高原景觀以及別具一格的黃土窯洞及民俗,仍然是別具特色的旅游資源。代表性旅游景觀:陜西延安“洛川黃土國家地質公園”、山西、陜西窯洞、陜北民俗等。2025/3/106、冰川地貌——是指有冰川運動中的侵蝕和堆積作用,以及冰川融化過程中所造成的冰體地貌景觀。形態:冰川侵蝕可形成冰斗、角峰、刃脊、U形谷等冰蝕地貌;冰川堆積作用可形成冰磧丘陵、蛇形丘等冰磧地貌;病體熔化過程中可形成冰蘑菇、冰橋、冰塔林、冰洞和冰瀑布等。典型代表:四川貢嘎山的海螺溝、新疆阿爾泰山的喀納斯冰川湖、天山的托木爾峰、云南的玉龍雪山等。其中貢嘎山的海螺溝的冰瀑布,落差達1080米,僅次于加拿大國家冰川公園的1100米的冰瀑布,為世界第二大冰瀑布,還有可容百人的冰川橋。2025/3/102025/3/102025/3/102025/3/107、海岸地貌——指海岸地帶受風浪、沿岸海水流動、潮汐和生物、氣候、入海河流等因素的作用,在地殼構造運動及巖性的共同影響下形成的地貌。類型及典型代表區:(一)、海岸堆積地貌:沙礫質海岸地貌——適合開發海濱浴場,如北戴河海濱。淤泥質海岸地貌;生物海岸地貌——分為紅樹林海岸和珊瑚海岸,其中珊瑚海岸往往成為價值很高的潛水旅游勝地,如我國的東沙群島、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是典型的珊瑚海岸風光。(二)、海岸侵蝕地貌:包括海蝕洞、海蝕崖、海蝕蘑菇等,我國海南省的天涯海角旅游區是其典型代表。2025/3/102025/3/102025/3/102025/3/102025/3/108、花崗巖地貌——是指巖漿侵入地殼逐漸冷凝而成,往往形成高大山體的核心,經過風化后出露,成為山體突出的主峰。特點:花崗巖巖性堅硬,但節理特別發育,在長期外營力作用下,形成多種多樣的奇峰、奇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