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黎明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金沙縣新化鄉新華煤礦(變更)礦產資源綠色開發利用方案(三合一)》評審意見_第1頁
《貴州黎明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金沙縣新化鄉新華煤礦(變更)礦產資源綠色開發利用方案(三合一)》評審意見_第2頁
《貴州黎明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金沙縣新化鄉新華煤礦(變更)礦產資源綠色開發利用方案(三合一)》評審意見_第3頁
《貴州黎明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金沙縣新化鄉新華煤礦(變更)礦產資源綠色開發利用方案(三合一)》評審意見_第4頁
《貴州黎明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金沙縣新化鄉新華煤礦(變更)礦產資源綠色開發利用方案(三合一)》評審意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貴州黎明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金沙縣新化鄉新華煤礦(變更)礦產資源綠色開發利用方案(三合一)》方案名稱貴州黎明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金沙縣新化鄉新華煤礦(變更)礦產資源綠色開發利用方案(三合一)提交單位貴州黎明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聯系人及聯系電話編制單位貴州興昌科技設計咨詢有限公司聯系人及聯系電話專家評審意見為了加強礦產資源綠色開發利用和管理,根據《貴州省礦產資源綠色開發利用方案(三合一)評審工作指南(暫行)和評審專家管理辦法(暫行)的通知》(黔自然資發〔2021)5號〕的要求,貴州省煤礦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聘請采礦、地質、土成專家組,于2023年4月17日在貴陽市召開審查會議,對貴州興昌科技設計咨詢有限公司編制的《貴州黎明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金沙縣新化鄉新華煤礦(變更)礦產資源綠色開發利用方案(三合一)》(以下簡稱《方案》)進行了會議審查。經與會專家及《方案》組織評審單位相關人員充分審議,指出《方案》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修改意見。編制單位按專家修改意見對《方案》進行了修改和完善,經專家組對修改后的《方案》進行復核后符合要求,形成評審意見如下:1、采礦權基本情況2021年9月15日,貴州黎明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金沙縣新華煤礦取得由貴州省自然資源廳頒發的《采礦許可證》(證號:C5200002012021120122771),采礦權人:貴州黎明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生產規模:45萬噸/年;礦區面積:1.6377km2;有效期限:2019年12月~2029年12月;開采深度:+1500m~+900m,共有11拐點圈定。2《方案》申報單位為貴州黎明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申報符合“三合一”的編制要求。2、編制目的本次編制《方案》目的是為辦理變更后的采礦權登記提供支撐材料,并作為煤炭資源的科學開發、合理利用、有效保護及綠色礦山建1、礦產資源儲量《方案》編制所依據的《貴州黎明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金沙縣新化鄉新華煤礦(預留)資源儲量核實及勘探報告》由貴州省煤礦地質工程咨詢與地質環境監測中心于2020年6月編制完成,經貴州省煤田地質局地質勘察研究院聘請專家評審通過后,并出具《<貴州黎明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金沙縣新華煤礦(預留)資源儲量核實及勘探報告>礦產資源儲量評審意見書》(貴煤地勘院儲審字(2020)18號),貴州省自然資源廳以《關于<貴州黎明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金沙縣新華煤礦(預留)資源儲量核實及勘探報告>礦產資源儲量評審備案證明的函》(黔自然資儲備字〔2020〕152號)予以備案。截止至2020年5月31日,礦區范圍內標高(+1500m~+900m)累計查明煤炭總資源儲量1639萬噸(含St.a>3%的328萬噸)。其中:開采消耗量289萬噸(均為St,a<3%),保有資源儲量1350萬噸。保有資源儲量中:探明資源量471萬噸(含St.a>3%的139萬噸),控制資源量546萬噸(含St.d>3%的143萬噸),推斷資源量333萬噸(含St.d>3%的46萬噸)。3先期開采地段(+1500m~+900m)累計查明煤炭總資源儲量1639萬噸(含Sa>3%的328萬噸)。其中:開采消耗量289萬噸(均為St.a<3%),保有資源儲量1350萬噸。保有資源儲量中:探明資源量471萬噸(含Std>3%的139萬噸),控制資源量>3%的143萬噸),推斷資源量333萬噸(含St.a>3%的46萬噸)。探明資源量占保有資源量的35%;(探明資源量+控制資源量)占先期開采地段保有資源量的75%,符合《礦產地質勘查規范煤》(DZ/T0215-2020)對先期開采地段探明和控制資源量所占比例的要求,資源量比例達到擬建中型礦井(45萬噸/年)要求。煤礦(預留)資源儲量核實及勘探報告》其工作程度達到勘探,滿足《方案》編制要求。2、礦井工業資源儲量、設計資源儲量及設計可采儲量礦區地質構造復雜程度為簡單、礦層賦存較穩定。計算時推斷資源量的可信度系數取0.9,計算礦井工業資源儲量為1316.70萬噸;根據可采煤層資源儲量估算圖,計算永久煤柱損失量128.84萬噸(其中井田邊界損失量81.50萬噸、采空區防水煤柱47.34萬噸),計算礦井設計資源儲量為1187.9萬噸;計算一般煤柱損失量75.62萬噸(其中工業場地保護煤柱13.43萬噸,井巷保護煤柱28.66萬噸,井下主要巷道保護煤柱33.53萬噸),礦井設計可采儲量為1112.2萬噸。永久保護煤柱及一般保護煤柱的留設符合《煤炭工業礦井設計規范》(GB50215-2015)規定及《建筑物、水體、鐵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4根據2016年1月19日貴州省煤礦企業兼并重組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貴州省能源局文件《關于對貴州黎明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煤礦企業兼并重組實施方案進行調整的批復》,新華煤礦為兼并重組后保留礦井,擬建規模45萬噸/年;本次設計推薦生產規模為45萬噸礦井設計可采儲量1112.2萬噸,設計儲量備用系數取1.4,計算礦井服務年限為18年。評審認為:計算礦井服務年限為18年,該礦井為兼并重組后保留礦井,根據《貴州省煤礦企業兼并重組工作領導小組專題會議紀要》 (黔煤兼并重組專議〔2015〕2號總第12號)“原則同意對煤與瓦斯突出區域兼并重組保留煤礦,在設計審批時,礦井最低服務年限不作為強制要求。”設計的礦井服務年限可行。1、開采方式2、開拓運輸方案及工業場地位置選擇本礦井為兼并重組礦井,擬建生產規模為45萬噸/年。本礦地面業廣場集中布置于原新華煤礦工業場地內,采用斜井開拓,共布置3條井筒,即主井、副斜井和回風斜井。主斜井井為新建井筒,主斜井井口坐標(X=3031229.49:Y=35611701.88,Z=+1400.5),井筒方位角為91°、以井筒傾角-22°的坡度由4號煤層頂板穿層至9號煤層底板巖層中,在+1285.0m落平,5主井筒長度約為286m,主井的凈斷面積為15.31m2,主斜井擔負礦井副斜井為利用原新華煤礦主斜井進行改造,副斜井井口坐標為(X=3031297.87,Y=35611721.07,Z=+1400.0),井筒方位角為92°、井筒傾角-22°的坡度,由4號煤層頂板穿層至9號煤層底板巖層在+1285.0m落平,井筒長度約為286m,該井筒原有斷面較小,需要進行改造,經改造后副井的凈斷面積為12.02m2,副斜井擔負礦井進回風斜井為利用原新華煤礦副斜井進行改造,井口坐標(X=3031327.26,Y=35611752.31,Z=+1398.5),井筒方位角為86°、井筒傾角為-23°,由4號煤層頂板穿層至9號煤層底板巖層中,在+1285.0m落平后與采用井底聯絡巷將主、副、回風斜井進行聯系。回風斜井為已形成井筒,回風斜井井筒斜長約為263m,其斷面較需要進行改造利用,改造后回風斜井的斷面為14.25m2;作為礦井專用回風井。主、副、回風斜井在+1285.0標高落平后,將采聯絡巷在井底進行聯系;在距4號煤層10~15m頂板B2標志層巖層中沿著煤層傾向方向首先布置一采區軌道、回風上山,在5號煤層中布置一采區運輸上山,三條上山布置至礦區邊界(7號拐點),三條上山間距約為25~30m;在上部十1370m標高采用聯絡巷將三條上山進行聯系,在軌道上山下部+1323.0m標高車場內布置永久避災硐室以、消防材料庫;在一采區軌道上山與回風下山底部+1332m標高布置采區變電所,形成6礦井可采標高范圍(+1500m~+900m),為緩傾斜煤層,設計不以水平進行劃分,設計將上煤組4、5、9號煤層作為一采區,采取聯合布置;將下煤組15號煤層作為二采區。根據礦井開拓部署,設計用設計首采區為一采區,4號煤層為首采煤層,采區運輸、軌道、3、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藝根據采區巷道布置及煤層賦存特征,采用走向長壁后退式采煤法;4、選煤方案及其工藝本礦山已與貴州黎明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金沙縣雞爬坎洗選廠華煤礦距離約為5km,洗煤廠生產能力為60萬噸/年,采用“數控跳汰洗選工藝”,該選煤廠能夠滿足新華煤礦洗選評審認為:礦井開拓方式、水平設置、采區劃采用的采煤方法、采煤工藝、采空區處理方法是合理的;選礦方案是沙縣雞爬坎洗選廠洗選后銷售,選煤廠的產品方案主要為精煤、中煤、煤泥、矸石,原煤入選率為100%,符合《關于加快建設綠7實施意見》(國土資規〔2017〕4號)中原煤入選率應達到100%的要求。本礦與貴州原前貿易有限公司金沙分公司簽訂的《煤矸石購銷協議》,新華煤礦主要產生的尾礦為煤矸石,全部按銷售給貴州原前貿易有限公司金沙分公司,經過破碎后作為制磚或建筑的原材料。煤矸石綜合利用率為100%,本礦井為煤與瓦斯突出礦井,抽采后的瓦斯用于瓦斯發為建筑材料原料等產品方案可行,均符合就地轉化和深加工的規定。1、礦區總體規劃間,貴州省將以4個能源資源基地和8個國家規劃礦區為重點,開發保供中心。新華煤礦屬變更礦井,擬建生產規模45萬噸/年,符合貴新華煤礦東北面緊鄰貴州省金沙縣雞爬坎煤礦,礦權間距為134~280m;北面與福利院煤礦相鄰,礦權間距為20~33m;東面與中心煤礦相鄰;西南面與聯辦煤礦相鄰;本礦與上述周邊煤礦無礦區范圍重疊現象,礦權設置符合《自然資源部關于進一步完善礦產資源8勘查開采登記管理的通知》(國土資發(2023)4號)的要求。關于貴州黎明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金沙縣新化鄉新華煤礦礦區與禁采禁建區相關情況說明的函》(金府函(2023)11號州黎明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金沙縣新化鄉新華煤礦位于我縣新化鄉,礦區范圍與生態保護紅線、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飲用水源保護地、水庫淹沒區不重疊?!备鶕鹕晨h自然資源局2023年4月11日出具的《金沙縣自然資源局關于金沙縣新化鄉新華煤礦查詢基本農田礦關于查詢擬建主井工業場地、風井工業場地、井筒是否占用基本農田的申請,我局對你礦提供的擬建主井工業場地、風井工業場地、井筒坐標(2000國家大地坐標)進行了查詢。經查詢,你礦提供的擬建新華煤礦林地查詢情況的復函》:“經與我縣《金沙縣2020年度森林督查暨森林資源管理“一張圖”成果》數據和各類自然保護地數據疊加核對,該地塊涉及地方公益林地0.1076公頃,不涉及金沙縣已建立的各類自然保護地和風景名勝區,不涉及一級國家公益林和二級國家公益林?!痹u審認為:礦區范圍與周邊礦井有足夠的安全距離保護區、水庫淹沒區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第二十條規定的禁采禁建區范圍內。工業廣場等地面設施用地布置符合《自然資源部、農村農業部關于加強和改進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工作的通知》(自然資規(2019〕1號)及《省林業廳關于印發<貴州省建設項目使用林地審核審批管理規定>的通知》(黔林資通(2016)192號)的要2、綠色礦山建設《方案》的礦山地質環境修復、土地復墾方案、礦井開拓運輸方案、采煤方法及工藝、洗煤工藝及綜合利用等可行,符合建設綠色礦山和節約與綜合利用的要求。1、采區回采率礦井可采煤層4層,分別為4、5、9、15煤層,4、9號煤為中厚煤層,采區回采率87.1%;5、15號煤為薄煤層,采區回采率90.7%,符合《煤炭工業礦井設計規范》(GB50215-2015)、《煤炭行業綠色礦指標要求(試行)的公告》(國土資源部2012年第23號公告),采區回采率薄煤層不低于85%,中厚煤層不低于80%的要求。2、原煤入選率本礦已與貴州黎明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金沙縣雞爬坎洗選廠簽訂原煤洗選協議,新華煤礦產出原煤全部運至貴州黎明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金沙縣雞爬坎洗選廠洗選后銷售,洗選廠洗選能力大于本礦井設計生產能力,故原煤入選率為100%,滿足《煤炭行業綠色礦山建設規范》(DZ/T0315-2018)中原煤入選率不低于75%要求。3、資源綜合利壓新華煤礦固體廢物主要為煤矸石,根據《方案》計算,礦井年產煤矸石量7.45萬噸,本礦煤矸石全部運輸至貴州原前貿易有限公司金9沙分公司矸石磚廠作為制磚或建筑的原材料,煤矸石綜合利用率為(2)礦井采取清污分流,新華煤礦年度產生礦井水378432m3/a,礦井水經抽排至地面后全部進入地面污水處理站進行處置,經處理后的礦井水回用于礦井井上下生產、地面綠化。礦井水處置率100%。計算礦井年度利用礦井水總量約為336712m3/a,礦井水綜合利用率為(3)《方案》計算礦井年度動用瓦斯量為1021.87m3/a,礦井年度瓦斯抽采量為731.74m3/a,礦井抽采瓦斯量全部用于發電,瓦斯綜合利用率為71.6%。利用率、礦井水綜合利用率、瓦斯綜合利用率符合國土資源部《關于煤炭資源合理開發利用“三率”指標要求(試行)的公告》(國土資源部2012年第23號公告)、《煤炭行業綠色礦山建設規范》(DZ/T0315-2018)及《關于加快建設綠色礦山的實施意見》(國土資規〔2017〕4號)的要求。1、評估區范圍及評估級別的確定活動可能引發或加劇的地質環境影響范圍,以及可能危害的評估受災體或潛在受災體的分布范圍,確定評估區范圍291.1603hm2基本合理。評估區地質環境條件復雜程度屬中等,礦山建設規模為中型礦井,評估級別確定為一級。2、礦山地質環境現狀評估及分區礦區內出露地層自老至新有:二疊系陽新統茅口組(P?m)、二疊系樂平統龍潭組(P?1)、二疊系樂平統長興組(P3c)、三疊系下統夜郎組(Tty)、第四系(Q),其中二疊系樂平統龍潭組(P31)為區內含煤地層。礦區構造復雜程度屬簡單類型,礦區地質條件中等,環境地質條件中等。評估區內未發現地裂縫、地面塌陷、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礦山現狀地質災害不發育;礦井采空區面積約0.84km2,采空區直接頂板冒落后,老頂圍巖中形成的裂隙帶和彎曲下沉帶及抽排水影響,現狀條件下含水層結構破壞較嚴重;礦山原有工業場地及地面設施挖損/壓占,其壓占土地資源面積6.4960hm2,其中壓占破壞耕地面積1.3853hm2,壓占破壞林地0.6276hm2,采礦用地面積4.2947hm2,農村宅基地用地面積0.0976hm2,農村道路0.0907hm2。根據《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編制規范》(DZ/TO223-2011)附錄E表1,礦山地面建設破壞耕地1.3853hm2,地面建設對土地資源破壞影響程度較嚴重;礦山原有工業場地建設破壞周圍地形地貌景觀,影響面積約6.4960hm2,對原生地形地貌景觀影響和破壞程度嚴重。根據礦山地質環境現狀評估結果,將評估區劃分一個地質環境問題嚴重區I(6.0585hm2)、一個較嚴重區Ⅱ(108.8999hm2)和一個較輕區Ⅲ(176.2019hm2),其中地質環境問題嚴重區(I)劃分為2個亞區,即I-1(1.6272hm2)、I-2(4.4313hm2);地質環境問題較嚴重區(Ⅱ)劃分為2個亞區,即Ⅱ-1(0.3067hm2)、I-2(108.5932hm2)。3、礦山地質環境預測評估及分區礦井地下開采引發地裂縫、地面塌陷的可能性大,誘發或加劇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地質災害的可能性大,區內村民遭受礦山地質災害根據礦山地質環境影響預測評估結果,將評估區劃分為一個地質環境影響嚴重區I(184.4257hm2)、一個較嚴重區Ⅱ(48.4520hm2)和一個較輕區Ⅲ(58.2826hm2)4、礦山地質環境修復治理分區根據礦山地質環境現狀及預測評估結果,將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區B(48.4520hm2)和一個一般防治區C(58.2826hm2)。5、地質環境保護與修復治理目標、任務及主要技術措施建立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修復治理機制,對可能引發或加劇的地質災害進行監測和治理,對損毀土地資源及植被進行修復,礦山開采結束后對地質災害隱患進行排查并采區防患措施,以達到礦業開發與生態建設和地質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修復治理目地質環境保護與修復治理的主要過程技術措施(礦山地質災害預防及治理、含水層保護、地形地貌景觀修復、水土環境污染預防及治理措施等)具有針對性,預防、治理及修復措施可行。6、主要工程技術措施包括礦山地質環境與含水層保護、地形地貌景觀修復、地質災害(1)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區域劃為禁采區。對工業場地及人工邊坡進行支擋、護坡,避免崩塌、行及時封填;對儲煤場、矸石周轉場地設置擋墻、修筑截/排水溝,以免產生滑坡、泥石流地質災害;設置礦山地質環境監測站(點),對礦山開采引發的地質災害進行監測,并及時采取有效的預防和保護措施,(2)含水層保護礦井開采期間,井下掘進矸石盡量不出地面,運往正在回采的采面采空區進行充填,盡量減小導水裂隙帶高度,降低地下開采對含水層結構的破壞程度;局部地段可采用防滲帷幕工程措施封堵含水層頂底板破壞處周圍的含水層,避免含水層地下水的流失,治理恢復其隔(3)地形地貌景觀修復按照綠色礦山建設要求,提高工業場地綠化率;在滿足礦山地面生產工藝的條件下,盡量減少儲煤場、臨時矸石周轉場地占地面積;對工業場地建設期問破壞的植被及時進行修復(4)地質災害治理對礦山建設和生產期間引發的地質災害,及時進行修復和治理。(5)水土環境污染預防措施按綠色礦山建設規范要求,修筑水處理站,對礦井水及生產/生活污水進行處理,處理達標后的礦井水復用于礦山生產、消防、綠化等,其余作為附近農田灌溉,最大限度降低礦業開發對區內水土環境污染;石周轉場進行防滲處理,防止淋濾水周圍水土環境污染。建立監測點對處理后廢水排放區域和臨時矸石周轉場地下方的土壤、水體進行監測,發現問題及時處理。7、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修復治理工程部署及實施計劃根據礦山開拓部署、開采順序、方案適用年限(9年)、保護對象的重要程度及治理工程的緊迫性,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修復治理分兩個階段實施。近期階段(2023.4~2028.4):現狀地質災害治理及生態環境修復,修筑工業場地截/排水溝及擋墻等,設置礦山地質環境監測點,進行礦山地質環境監測;中遠期階段(2028.4~2032.4):礦山地質災害治理及生態環境修復,礦山地質環境監測,修筑受開采影響村民供水設施,礦井閉坑后的地質環境保護與修復治理工程竣工驗收、管護等。8、近期(5年)工作安排(1)2023年4月~2024年4月年度實施計劃①對工業場地邊坡修建擋墻;②對工業場地修建截排水溝及綠化;③對工業場地邊坡進行治理和植被恢復;④開展礦區地質災害與地面變形監測與巡查、排查和巡視工作;(2)2024年4月~2025年4月年度實施計劃①布設地質災害監測點位;②布設地下含水層水位、水質監測點位;③對滑坡修建擋墻及綠化;④大竹三組村寨住戶搬遷;⑥開展礦區地質災害與地面變形監測與巡查、排查(3)2025年4月~2026年4月年度實施計劃①對滑坡進行植被恢復;②對地裂縫、地面塌陷實施回填及植被恢復;③實施地質災害和含水層水位、水質監測;④開展礦區地質災害與地面變形監測與巡查、排查(4)2026年4月~2027年4月年度實施計戈①對滑坡進行修建擋墻及截排水溝工程治理;②對地裂縫、采空塌陷進行回填和治理;③實施地質災害和含水層水位、水質監測;④開展礦區地質災害與地面變形監測與巡查、排查(5)2027年4月~2028年4月年度實施計劃①對崩塌進行修建擋墻和清理土石方;②對采空塌陷實施回填;③實施地質災害和含水層水位、水質監測;④對趨于穩定的地質災害區域實施植被恢復;⑤開展礦區地質災害與地面變形監測與巡查、排查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修復治理工程包括:地質災害防治、含水層保護、地質環境監測及生態環境修復等。根據設計工程量,估算方案適用年限期(9年)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修復治理靜態工程費1365.23萬元、動態工程費168562萬元。別確定為一級合理;調查資料完整、齊全;環境影響分區劃分較為合理;地質環境影響現狀、預測評估分析基本準確,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分區基本合理、防治工程措施具體可行、年度安排合工程費用估算恰當。1、土地利用現狀及權屬項目區占用土地166.1557hm2(礦區面積163.7685hm2,礦界外工業場地占用土地2.3872hm2),其中水田0.4978hm2、旱地42.2533hm2、茶園0.3695hm2、喬木林地102.4856hm2、灌木林地3.7641hm2、其他林地0.0810hm2、物流倉儲用地0.0649hm2、采礦用地9.9831hm2、農農村道路1.7850hm2、河流水面0.0132hm2、坑塘水面0.3138hm2、設施農用地0.1265hm2,土地權屬于金沙縣新化鄉聯合社區、大竹社區、2、已損毀土地及預測項目區已損毀土地為工業場地及設施區挖損/壓占,損毀土地面積6.4960hm2,其中旱地1.3853hm2、喬木林地0.5185hm2、灌木林地0.1090hm2、其他林地0.0001hm2、采礦用地4.2947hm2、農村宅基地0.0976hm2、農村道路0.0907hm2。擬損毀土地主要為預測塌陷區損毀,預測土地損毀132.4923hm2其中水田0.3916hm2、旱地33.7165hm2、茶園0.1966hm2、喬木林地86.9844hm2、灌木林地1.8376hm2、其他林地0.0079hm2、物流倉儲用地0.0648hm2、采礦用地4.5287hm2、農村宅基地2.8532hm2、公路用地0.5218hm2、城鎮村道路用地0.0011hm2、農村道路1.1044hm2、河流水面0.00014hm2、坑塘水面0.1558hm2、設施農用地0.1265hm2。3、土地復墾率項目區損毀土地138.9883hm2,復墾責任區面積138.9883hm2,土地復墾率100%。其中復墾水田0.3916hm2、旱地36.9808hm2、茶園0.1966hm2、喬木林地91.9069hm2、灌木林地4.5287hm2、物流倉儲用地0.0648hm2、農村宅基地2.8532hm2、公路用地0.5218hm2、城鎮村道路用地0.0011hm2、農村道路1.2591hm2、河流水面0.00014hm2、坑塘水面0.1558hm2、設施農用地0.1265hm2。4、土地復墾適宜性評價及單元劃分根據復墾單元所處的地形坡度、預期土層厚度、灌溉及區位條件等,采用宜耕宜林方向評價標準進行復墾土地的適宜評價。針對損毀土地類型及位置關系、復墾地類及時序,將復墾區劃分為18個復墾單元可行。5、水土資源平衡分析通過復墾區資源調查,結合復墾方向及資源配置,工業場地及預測塌陷區復墾所需土量42403m3,即需客土42403m3;預測塌陷區復墾時,則通過深翻措施即可滿足復墾土壤需求。根據復墾責任區農業種植結構、復種指數及灌溉保證率,經測算復墾區農業生產用水需求量及供給量,擬建17座100m3蓄水池及其配套設施,即可滿足非充分補充灌溉需求。6、土地復墾工程措施本項目土地復墾工程主要包括土地平整工程、建(構)筑物拆除工程、灌溉與排水工程、其他工程等。工業場地復墾時,拆除建(構)筑物→剝離地表廢渣→覆土→種植及管護;預測塌陷區復墾時,填充裂縫→覆土→土地平整→農田水利設施→培肥→種植及管7、工程費用估算施工費、間接費、利潤、稅金、其他費用等構成,估算方案適用年限期(9年)土地復墾靜態總投資1375.04萬元,平均投資估算9.89(元/m2);動態總投資1768.62萬元,平均投資估算12.72(元/m2),工程州省土地整治條例》等相關要求。礦山開采損毀土地的方式、環節與順序調查分析合理,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