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DB3714∕T 0002-2020 園林綠化種植土壤  _第1頁
(高清版)DB3714∕T 0002-2020 園林綠化種植土壤  _第2頁
(高清版)DB3714∕T 0002-2020 園林綠化種植土壤  _第3頁
(高清版)DB3714∕T 0002-2020 園林綠化種植土壤  _第4頁
(高清版)DB3714∕T 0002-2020 園林綠化種植土壤  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lantingsoilrequirementsforlan2020-12-20發布2021-01-20實施德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 12規范性引用文件 13術語和定義 4質量技術要求 45取樣送樣及檢測方法 96檢驗規則 附錄A(規范性附錄)土壤的取樣送樣 參考文獻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德州市城市管理局提出、歸口并組織實施。本文件起草單位:德州市城市園林規劃設計研究院、德州市產品質量標準計量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石軍、栗秀芬、孟捷、李秋紅、武穎、趙汝娜。本文件規定了園林綠化種植土壤的術語和定義、質量技術要求、取樣送樣及檢測方法、檢驗規則。本文件適用于德州市一般園林綠化種植土壤或園林綠化養護土壤,不適用于屋頂綠化和立體綠化。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GB/T8170數值修約規則與極限數值的表示和判定GB/T17136土壤質量總汞的測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139土壤質量鎳的測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140土壤質量鉛、鎘的測定KI-MIGB/T17141土壤質量鉛、鎘的測定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22105.2土壤質量總汞、總砷、總鉛的測定原子熒光法第2部分:土壤中總砷的測定GB36600土壤環境質量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CJ/T340-2016綠化種植土壤HJ491土壤和沉積物銅、鋅、鉛、鎳、鉻的測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LY/T1225森林土壤顆粒組成(機械組成)的測定LY/T1251森林土壤水溶性鹽分分析LY/T2445-2015綠化用表土保護技術規范NY/T1121.4土壤檢測第4部分:土壤容重的測定[來源:CJ/T340-2016,3.土壤酸堿性的簡稱,用pH值(即土壤溶液中氫離子活度的負對數)表示,即pH值=-lg[H]。[來源:CJ/T340-2016,3.單位體積(包括土壤孔隙的體積)自然狀態下土壤的干重,單位為克每立方厘米(g/cm3)。土壤中不同粗細的粒級(黏粒、粉粒、砂粒)組成比例的綜合度量。水解性氮hydrolyzablen土壤中較易礦化和被植物吸收的氮,又稱土壤堿解氮,包括無機的礦物態氮(銨態氮、硝態氮)和易水解的有機態氮(氨基酸、酰胺和易水解的蛋白質氮),單位為毫克每千克(mg/kg)。土壤中可被植物吸收的磷,一般包括土壤溶液中的水溶性的離子態磷酸根,以及一些易溶的無機磷化合物和吸附態磷,單位為毫克每千克(mg/kg)。[來源:CJ/T340-2016,3.13,有修改]易被植物吸收利用的鉀,包括交換性鉀和水溶性鉀,單位為毫克每千克(mg/kg)。土壤障礙因子soilconstraintfactor土體中妨礙植物正常生長發育的性質或形態特征。有效粒徑大于2mm的石粒。非當地原生的、由別處移來的土壤。土壤取樣點soilsamplingsite檢測單元綠地內實施檢測取樣的地點。根據土壤類型、面積大小、植被、地貌、質地、成土母質等情況劃分的4.1.1園林綠化種植土壤應具備常規土壤的外觀,有一定疏松度,能滿足園林植物生長所需要的土壤條件,無明顯可視雜物、無明顯異味,污泥、淤泥等不應直接作為園林綠化種植土壤。4.1.2園林綠化種植土壤有效土層厚度應符合表1的規定。植被類型土層厚度(cm)多年生花卉園林綠化種植土壤主控指標應符合表2的規定。12含鹽量/(g/kg)≤1.50(基本種植)≤2.00(耐鹽堿植物)3有機質/(g/kg)DB3714/T0002—2020表2園林綠化種植土壤主控指標技術要求(續)4容重/(g/cm3)5壤土類(部分植物可用砂土類)注1:對于pH值,特殊植物或種植需在設計中說明。注2:對于含鹽量的指標,本市一般使用質量法。注3:對于容重、質地,不同類型植物種植應滿足相應分類要合表2規定的5項主控指標外;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鉀應符合表3的規定;其他養分指標宜根據實際情況滿足表3中有效鐵、有效錳、有效銅、有1水解性氮(N)/(mg/kg)2有效磷(P)/(mg/kg)3速效鉀(K)/(mg/kg)4有效鐵(Fe)/(mg/kg)5有效錳(Mn)/(mg/kg)6有效銅(Cu)/(mg/kg)7有效鋅(Zn)/(mg/kg)a)當種植土壤石塊含量多時,其石礫含量應符合表4的規定;b)當種植土壤存在鹽害時,其可溶性氯、交換性鈉和鈉吸附比應符合表4的規定。(除排水或通氣等特殊要求)總含量(粒徑≥2mm)(質量百分比,%)不同草坪(粒徑)/(mm)其它/(mm)表4園林綠化種植土壤潛在障礙因子的技術要求(續)鹽害可溶性氯(Cl)/(mg/kg)交換性鈉(Na)/(mg/kg)鈉吸附比(SAR)4.2.4土壤環境質量要求4.2.4.1根據綠地與人群接觸的密切程度,應采取不同含量的重金屬控制指標。具體規定如下:a)水源涵養林等屬于自然保育的綠(林)地,其重金屬含量應在表5中I級范圍內;b)植物園、公園、學校、居住區等與人接觸較密切的綠(林)地,其重金屬含量應在表5中Ⅱ級范圍內;c)道路綠化帶、工廠附屬綠地等有潛在污染源的綠(林)地或防護林等與人接觸較少的綠(林)地,其重金屬含量應在表5中Ⅲ級范圍內;d)廢棄礦地、污染土壤修復等重金屬潛在污染嚴重或曾經受污染的綠(林)地,其重金屬含量應表5綠化種植土壤重金屬含量的技術要求控制I級IV級1總鎘≤22總汞≤23總鉛≤4總鉻≤5總砷≤6總鎳≤7總銅≤8總鋅≤4.2.4.2當綠地可能存在除表5中所列8種重金屬之外的潛在污染時,其他項目的檢測應按照GB36600的規定執行。4.3不同類型植物種植土壤質量要求有機質%注1:花壇中石礫粒徑(2mm~10mm)注2:花鏡中石礫粒徑(2mm~15mm)有機質4.3.3.1草坪種植土壤的技術指標要求應符合表8的規定。4.3.3.2籽播時土塊宜小于15mm,無明顯石礫。根據土壤勘察調研的檢測結果,在pH>8.5,含鹽量>2.00g/kg時應予以改良,在園林景觀設計時,可采取排水,抬高地形的方法降低地下水位。容重大于1.35g/cm3可采取物理改良和施用有機物的方法改良土壤結可采用土壤改良等方法降低鹽分含量。可采用暗管、洗鹽等水利措施改良,應符合相關標準規定并在設計中說明。可采用化學改良劑或增施有機肥的方法降低pH根據土壤鹽堿程度和土壤類型,可以采取不表10常用物理改良措施和施工方法適用范圍1.宜利用凍融季節交替翻耕土壤,深度為30cm~70cm;2.雨后中耕破除板結土壤;3.清除直徑大于10cm的土塊。1.可摻拌粒徑5mm~10mm純凈河砂,比例15%~25%;2.黏土層、砂土層相間時應翻砂壓淤;良的鹽堿地應抬高種植地面,并設置15cm~20cm隔離層。不能滿足種植需要深宜為植物胸徑的6倍~8倍;2.穴底應設置隔離。表層土壤宜覆蓋2cm~3cm厚的木屑、粉碎樹皮(枝)、粗質泥炭等有機料。根據土壤鹽堿程度和土壤類型,可以采取不表11常用化學改良措施和施工方法適用范圍可采用脫硫石膏、石膏、磷石膏等與種植土摻拌混勻;用量根據土壤堿化度、密度、土壤堿化層深度的情況計表11常用化學改良措施和施工方法(續)適用范圍可采用硫磺粉、黑礬等與種植土摻拌混勻;用量根據使用說明書和鹽堿程度調配。應采用腐熟秸稈、腐熟牛糞等有機物與種植土摻拌混勻;施用量1.5kg/m2~2.5kg/m2。根據土壤鹽堿程度和土壤類型,可以采取不同的生物方法改良土壤,推薦采用的生物方法見表12。表12常用生物改良措施和施工方法適用范圍應栽植耐鹽堿能力強的植物。5取樣送樣及檢測方法5.1勘察調研在園林綠化工程方案設計前的勘察調研階段應進行土壤理化性質檢測,包括含鹽量、pH值、容重、有機質含量和質地等項目。5.2取樣送樣園林綠化種植土壤的取樣送樣應符合附錄A的規定。5.3檢測方法園林綠化種植土壤檢測分析方法應按表13執行。表13檢測分析方法1外觀目視法一2米尺測定(讀數精確到0.1cm)3電位法(水土比2.5:1)4質量法(水土比5:1)5有機質6表13檢測分析方法(續)789速效鉀AB-DTPA浸提-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法或原子吸附錄HAB-DTPA浸提-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法或原子吸附錄H有效銅AB-DTPA浸提-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法或原子吸附錄HAB-DTPA浸提-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法或原子吸附錄H交換性鈉AB-DTPA浸提-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法或原子附錄H附錄H總鎘總汞總鉻總砷總銅總鋅6.2一般要求園林綠化種植土壤應全部滿足4.1項土壤一般要求,若有一項指標不符合,則該土壤視為不合格。6.3主控指標要求園林綠化種植土壤應全部滿足表2中的主控指標,即pH值、含鹽量、有機質、容重、質地的技術要求,若有一項指標不符合技術要求,則該土壤視為不合格。6.4土壤肥力要求對肥力有要求的園林綠化種植土壤除滿足一般要求和主控指標外;水解性氮、有效磷和速效鉀應符合表3的規定;有效錳、有效鋅、有效銅、有效鐵4項指標中的部分或全部指標至少80%樣品應符合表3規定;否則該土壤視為不合格。6.5土壤障礙因子要求當園林綠化種植土壤可能存在某種潛在障礙因子時,應全部滿足表4中的技術要求,若有一項指標不符合技術要求,該土壤視為不合格。6.6土壤環境質量要求6.6.1重金屬根據綠地與人群接觸密切程度的不同,其重金屬含量應控制在表5中相應的級別范圍內,若有一項指標不符合,該土壤視為不合格;對重金屬潛在污染嚴重或曾經受污染的綠(林)地,砷、鎘、鉻、鉛和汞五大毒害重金屬含量應控制在表5中IV級范圍內,鎳、銅和鋅的含量可適當放寬,但最大值不應超過表5中IV級最大值的20%。6.6.2其他污染控制指標8種重金屬之外的其他污染物含量的檢測應按照GB36600的規定執行,若有一項指標不符合,該土壤視為不合格。6.7不同類型植物種植土壤質量要求不同類型植物園林綠化種植土壤應全部滿足表6~表8的相應技術要求,若有一項指標不符合,該土壤視為不合格。6.8鹽堿土改良技術要求一般園林綠化種植土壤在pH值或含鹽量超標的情況下應予以改良。如采取各種施工方法和技術措施均不能使種植土壤達標,宜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客土換填并設置隔離層的方法,并在設計中予以說明。(規范性附錄)土壤的取樣送樣A.1準備A.1.1.1一般要求綠化種植土壤檢測宜實行見證取樣送樣制度。A.1.1.2取樣員取樣人員應接受過專業培訓,有一定野外調查經驗。A.1.2取樣器具取樣器具包括:a)工具類:鐵鍬、鐵鏟、土鉆、削土片、竹片以及適合特殊取樣要求的工具,對長距離或大規模取樣需車輛等運輸工具;b)器材類:全球定位系統、羅盤、照相機、標本盒、卷尺、標尺、環刀、鋁盒、樣品袋、樣品箱以及其他特殊儀器;c)文具類:樣品標簽、記錄表格、文件夾、鉛筆等;d)安全防護用品:工作服、工作鞋、工作帽、常用藥品等。A.1.3技術文件技術文件包括:a)各種圖件:交通圖、施工圖、土壤分布圖、地形圖等;b)各種技術文件:項目施工方案(含土壤改良措施、擬種植植物種類等)、進度計劃等。A.2土壤取樣點確立A.2.1根據土壤類型、面積大小、植被或擬種植植物種類、地貌、質量、成土母質等情況,確定土壤樣品檢測單元。A.2.2根據檢測單元內不同環境條件、利用方式、肥力水平等因子,確定土壤取樣點個數;特殊樣品的取樣,如地勢不平坦、土壤不均勻、荒地、廢墟地等,按土壤類型可適當增加取樣深度和取樣個數。A.2.3每個檢測單元取一個混合樣,根據取樣面積大小設置8~15個取樣點,混合樣的取樣主要有3種方法(見圖A.1),其中蛇形法較常用(見圖A.1中c)圖)。X×X×XXX×XXXXXXXXc)蛇形法取樣密度大小主要根據綠化面積和土質均勻度,一般每應根據客土的來源和客土的量確定采樣點數,不同來源的客土應分別取樣,一般每100m3~200m3取1個混合樣品,由5-10個取樣點組成;如果土壤性質差別不大,可放大取樣密度。A.3.3不同綠化形式根據不同綠化形式,取樣密度遵循以下規定:b)花壇、花鏡:每50m2~100m2取1個混合樣品,由5~10個取樣點組成;c)樹壇或樹穴:每30棵樹取一個混合樣品,分二層或三層,取樣區域不滿30棵時按30棵計;礫且堅硬的土壤)垂直向下切取一片上下厚度(至少2cm~3cm)相同的土塊,見圖A.2。壤,依此方法直至最后保留1kg左右的土壤混合樣。b)用分樣板把樣品混合均勻;d)用分樣板在樣品上劃兩條對角線,分成兩個對頂角的三角形;近所需試樣重量為止。土塊土塊鏟子種植層A.5.1一般情況:分層取樣組成土壤混合樣,即不同取樣點同一層次取的樣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