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2025年聊城市高三高考模擬歷史試題卷(含答案)_第1頁
(一模)2025年聊城市高三高考模擬歷史試題卷(含答案)_第2頁
(一模)2025年聊城市高三高考模擬歷史試題卷(含答案)_第3頁
(一模)2025年聊城市高三高考模擬歷史試題卷(含答案)_第4頁
(一模)2025年聊城市高三高考模擬歷史試題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聊城市2025年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模擬卷 歷史試題(一) 2025.03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座號填寫在相應位置,認真核對條形碼上的姓名、考生號和座號,并將條形碼粘貼在指定位置上。2.選擇題答案必須使用2B鉛筆(按填涂樣例)正確填涂;非選擇題答案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3.請按照題號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保持卡面清潔,不折疊、不破損。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下列一組圖片可說明,新石器時代早期A.手工行業的獨立B.農耕定居的出現C.審美觀念的萌芽D.編織工藝的進步2.《論語·學而》載,孔子的弟子有子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西漢劉向的《說苑·談叢》亦有語云:“萬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兩則引文共同體現出的文化內涵應是A.以人合天B.知常達變C.崇德尚賢D.自強不息3.唐初,政府均田令與《唐律疏議》中均明文規定:“諸里正依令授人田,課農?!T永業田每畝課植桑五十根以上,榆、棗各十根以上,三年種畢。鄉土不宜者,任以所宜樹充。應課植桑、棗而不植,是為違法?!睋丝芍?,唐初政府注重A.發揮基層組織的督導職能B.強化重農抑商的民眾教化C.完善鄉村治理的制度體系D.實施禮法結合的治國策略4.明初,盡管《大明律》規定“凡軍、民、驛、灶、醫、卜、工、樂諸色人戶,并以籍為定”,且嚴懲私自更改戶籍的“冒籍”行為,但“冒籍”“無籍之徒”卻愈發普遍,到明中后期更多民眾更改戶籍,甚或同時擁有民戶、灶戶、軍戶等多重戶籍。該現象主要緣于,明代A.戶籍管理的松弛B.人口遷徙的頻繁C.賦役負擔的不均D.擇業觀念的多元歷史試題(一)(共8頁)第1頁5.1840年以前,英國貿易商在中國的進出口交易主要以白銀或匯票結算。鴉片戰爭后,中國商人往往傾向于用茶葉、生絲等作為等價物交換英國商人帶來的棉制品、鴉片等貨物。到1847年,上海的進出口貿易幾乎完全采取“易貨貿易”的模式。這一變化應歸因于,中國當時A.各通商口岸工業品泛濫B.關稅貿易主權漸趨喪失C.沿海自然經濟逐漸解體D.銀貴錢賤現象愈發嚴重6.外國某學者評價清末“新政”時指出,(新政的)舵手在獲得一個新的羅盤以前就拋棄了舊的,遂使社會之船駛入一個盲目漂流的時代。正如時人所說“科舉初停,學堂未廣,各省舉貢人數不下數萬人,生員不下數十萬人,中年以上不能再入學堂,保送優拔人數定額無多……不免窮途之嘆”。由此推知,“新政”的缺陷在于缺乏A.有利的社會環境B.系統的通盤謀劃C.有效的思想動員D.廣泛的群眾基礎7.圖4所示為時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財政部長、西北辦事處財政部長兼國家銀行西北分行行長的林伯渠與博古聯名發布的關于蘇區金融問題布告的部分內容。促使該布告發布的是A.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成立B.第五次反“圍剿”失利C.國民政府實施法幣改革D.西安事變得以和平解決8.表1所列為20世紀60年代攀枝花工業基地部分對口幫(包)建省市單位。這反映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特點是表1部門行業負責對口幫(包)建的省市單位部門行業負責對口幫(包)建的省市單位攀鋼鞍山鋼鐵廠攀枝花汽車修理廠上海興達汽車修理廠(成建制內遷)攀枝花寶鼎礦務局遼寧阜新礦務局、撫順礦務局攀枝花商貿服務業成都、重慶、昆明攀枝花電廠華北電業、北京石景山電廠、華東電業攀枝花醫院上海紅十字醫院、四川衛生系統攀枝花建材渡口水泥廠唐山、重慶、哈爾濱攀枝花公交公司天津城市公交公司A.優先發展重化工業,成就突出B.統攬全局,突出戰略重點C.注重行業對接,實現區域均衡D.曲折反復,在探索中前進歷史試題(一)(共8頁)第2頁9.表2中一系列文件的出臺表明,這一時期中國表2時間文件1985年3月中共中央發布《關于科學技術體制改革的決定》1986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批準《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綱要》1987年1月國務院頒布《關于進一步推進科技體制改革的若干規定》1987年6月六屆人大常委會通過《技術合同法》1988年5月國務院頒布《關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若干問題的決定》1993年7月八屆人大常委會通過《科學技術進步法》A.科技成果轉化速度加快B.人才資源得到優化配置C.基礎科學研究世界領先D.經濟建設亟需科技助力10.在美國人類學家羅伯特·路威看來,“文明,不過是一件百衲衣。埃及、巴比倫、希臘、羅馬、印度、阿拉伯,什么地方的布條子都有……我們的現代文明更是從四面八方東拼西湊起來的一件百衲衣,與外界隔絕的民族之所以停滯不前只是因為十個腦袋比一個強”。該觀點重在強調A.文明交流的重要性B.區域文明擴展的必要性C.文明類型的多樣性D.美洲文明衰落的必然性11.作為西歐重要的歷史遺存,中世紀早期的城堡主要是木質、山丘和貴族城堡,后期城堡則朝著石質、主樓、王室城堡的趨勢發展。到13世紀末,城堡作為地方的政治經濟中心已扮演起政府的角色,15、16世紀逐漸淡出歷史舞臺。城堡的這些變動反映出,當時A.社會動蕩和莊園經濟確立B.基督教精神統治地位衰落C.戰爭技術發展和城市復興D.封建領主等級制度的鞏固12.1523、1529和1534年,亨利八世先后三次頒布法令限制外國印刷業者及圖書銷售商,最終使印刷業和圖書零售業成為英國人的專有特權。1538年,亨利八世又頒布公告,要求所有英語圖書都必須在獲得樞密院或其受命人的許可證之后才能印刷或銷售。亨利八世這樣做,旨在A.推進國教改革以鞏固王權B.建立圖書出版業審查制度C.大力推進倫敦英語官方化D.強化國家和民族認同觀念13.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英國現行工廠法的制定,是社會對其生產過程自發形式的第一次有意識、有計劃的反作用,是大工業的必然產物,而不是議會設想出來的?!八鼈兪亲鳛楝F代生產方式的自然規律從現存的關系中逐漸發展起來的”。這一論斷揭示了A.經濟危機頻發的原因B.剩余價值的真正秘密C.空想社會主義的局限D.法律變革的內驅動力歷史試題(一)(共8頁)第3頁14.圖5為英國現代畫家哈羅德·皮姆設計的標題為《我們仍有能力!(Mightieryet!)》的戰爭海報,并配有“英國的機械化部隊日益壯大”的標語。與該海報內容密切相關的歷史事件是A.凡爾登戰役B.日德蘭海戰C.不列顛空戰D.阿拉曼戰役15.據表3可知,當今中巴兩國間經貿往來的持續發展主要得益于表32021-2023年巴西進出口中國商品前3類章(單位:億美元)商品類別進口金額商品類別出口金額202120222023202120222023第16奧機電、音響設備及零附件219.99258.80237.90第5奧礦產品S65.38464.08538.76第6奧化學工業及相關產品99.01131.3684.42第2類植物產品332.8374.43453.01第15類殘金屬及其制品53.3648.3751.81第Ⅰ類動物產品78.43101.7190.41金額小計372.26438.53374.13金額小計976.61940.221082.18A.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發展機遇B.雙方資源互補與比較優勢的發揮C.全球治理體系改革的加速推進D.G20和金磚組織合作框架的建立歷史試題(一)(共8頁)第4頁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55分。16.(15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從“周人”到“中國人”材料“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延杏于天,曰:‘余其宅茲中或(國),自茲義(治理、安定)民’”。以上何尊銘文中的“宅茲中國”,是“中國”一詞出土最早的見證。此意義上的“中國”一詞在《詩經·大雅·民勞》中出現過4次,在《詩經·大雅·蕩》中出現過2次,如“急此中國,以綏四方”“急此京師,以綏四國”等?!渡袝よ鞑摹芬喔遥骸盎侍旒雀吨袊裨?和)厥(他們的)疆土于先王,肆王惟德用。”進入戰國后,西周的國家共同體早已蕩然無存,春秋時的“諸夏政治共同體”也瀕臨崩潰,取而代之的是諸侯變法圖強、兼并爭統的政治生態。此時,一個統一的中國雖尚未出現,但在人們的潛意識中始終存在著一個高度認同的“中國”。在戰國典籍和諸子的筆下,“中國”一詞的使用頻率不但遠超春秋,在詞義上也呈現多重含義(見表4)。表4序號含義例談甲周朝《春秋公羊傳》《春秋轂梁傳》《周禮》等史籍中,“中國”一詞多指周朝(西周與東周)。如《孔子家語》云:“眾夾振(鼓動士氣)焉而四伐,所以盛威于中國。”乙(諸侯國)國都《孟子·公孫丑下》載:“王謂時子曰‘我欲中國而授孟子室,養弟子以萬鐘,使諸大夫國人皆有所矜式(敬重,效法)’?!边@里的“中國”即是齊都臨淄。丙中原《戰國策》中的“中國”一詞,有一半指中原。如《韓非子》稱:“夫越雖國富兵強,中國之主皆知無益于己也?!倍∮洃浿袊鴳饑鴷r,人們仍習慣將曾經共同生活的國度稱為中國。如《荀子》載:“北海則有走馬吠犬焉,然而中國得而畜使之;南海則有羽舄、齒革、曾青、丹干焉,然而中國得而財之;東海則有紫、絃、魚、鹽焉,然而中國得而衣食之;西海則有皮革、文旄焉,然而中國得而用之?!蔽煳幕袊蛉A夏文化在地理空間、文化同質上與“中國”吻合,故亦可稱“華夏中國”。如趙國公子成曰:“臣聞中國者,益聰明徇智之所居也,萬物財用之所聚也,賢圣之所教也,仁義之所施也,詩書禮樂之所用也,異敏技能之所試也,遠方之所觀赴也,蠻夷之所義行也?!奔阂唤y中國各諸侯國不再以恢復周禮為目標,反而是程度不同地變周禮以圖強,用中央集權的君主制實現華夏文化共同體的“大一統”。據學者統計,該意義上的“中國”一詞在《史記》的相關記載中有100多處,——據武沐等《從“周人”到“中國人”:論先秦時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演進》(1)何尊銘文中“中國”的含義是什么?概括西周時“周人”作出的歷史貢獻。(6分)(2)從表4中任選三個角度,運用所學對戰國時期“中國”的多重含義分別予以說明。(9分)歷史試題(一)(共8頁)第5頁17.(1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晚清軍事工廠之變遷材料一——據張海鵬主編《中國近代通史》第三卷整理材料二戰艦凋零,海權全失,沿海之地易啟彼族窺伺之心……制造廠局多在濱海之區,設有琉虞,于軍事極有關系。查各省煤鐵礦產,以山西、河南、四川、湖南為最,又皆內地,與海疆情形不同。應請飭下各該省督撫,設法籌款,設立制造廠局;其已經設有廠局省份,規模未備,尤宜漸次擴充,自煉鋼以迄逵快槍、快炮、逵無煙藥彈各項機器,均須購辦,實力講求,從速開辦,以重軍需。至上海制造局購有煉鋼機器,因其地不產煤鐵,采買煉制所費不貲,以致開爐日少,似宜設法移赴湖南近礦之區,以便廣為制造。如蒙俞允,并請飭下各該省督撫刻日興辦,庶武備日增而國威自振?!詷s祿《請在內地省份建立制造廠局并將上海制造局內遷片》(1897年)(1)比較表5與表6,分析甲午戰爭前后晚清軍工企業的設立有哪些不同?(6分)(2)概括說明這些不同點體現了晚清社會的哪些發展趨勢。(6分)歷史試題(一)(共8頁)第6頁18.(13分)郵票是時代的產物,見證著社會進步與歷史變遷。閱讀材料,回答問題。郵票里的勝利紀念材料表7新中國發行的六套抗戰題材紀念郵票序號發行日期主題數量郵票名稱一1952年7月7日《抗日戰爭十五周年紀念》仝套4枚4—ì戶溝橋風云/4—2個型關勝利/4—3歡送新四軍抗日/4—4領袖策劃反攻二1965年9月3日《紀念抗日戰爭勝利二十周年》仝套4枚4-1毛主席在著作/4-2八路不東渡黃河/4—3人民戰爭勝利/4—4光榮參軍三1985年9月3日《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四十周年》仝套2枚2-1戶溝橋中國軍隊奮起抗日/2一2八路軍和民兵戰斗在長城內外四1995年9.月3日《抗日戰爭及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五十周年》仝套8枚8—1“七··七”戰火/8—2臺兒莊大捷/8—3百團大戰/8—4敵后游擊戰/8—5芒友會師/8—6華僑捐獻/8-7臺灣光復/8-8偉大勝利五2005年8月15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六十周年》仝套4枚4-1仝民抗戰/4—2中流砥柱/4—3諾曼底登陸/4-4攻克柏林六2015年9月3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周年》仝套13枚,另含1枚小型張13-1“九·一八”歷史博物館/13-2東北烈士憶念館713-3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13-4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13-5侵華舊軍南京大屠殺遇難網胞紀念館/13-6臺兒莊大戰紀念館/13-7廷安革命紀念館/13—8八路軍總部舊址紀念館/13—9百團大戰紀念館/13—10平型關大捷紀念館/13-11冉莊地道戰紀念館/13-12“新四軍紀念館/13-13澳西抗戰紀念館—據馬海紅《從“小抗戰”到“大抗戰”—對新中國成立后所發行的抗戰題材紀念郵票的解讀》整理運用材料和所學知識,以“郵票里的勝利紀念”為題寫一則歷史短文。(13分)(要求:表述成文,敘述完整;立論正確,史論結合;邏輯嚴密,條理清晰。)歷史試題(一)(共8頁)第7頁19.(15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叭蚰戏健辈牧?024年12月7日,“全球南方.”一詞入選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布的“2024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流行語”。“全球南方”的概念,集合了地理空間、世界政治、歷史脈絡和發展水平等多維內涵,表現為包含多樣化的價值觀念、文化傳統、發展水平、利益訴求的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集合體。1977年,聯合國成立了以德國前總理勃蘭特為首的“南北委員會”。1980年,《勃蘭特報告》根據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按照全球現代化發展程度劃出了一條“勃蘭特線”(如圖6所示)。界線以北,稱為“北方國家”,界線以南,稱為“南方國家”。除了經濟含義,“全球南方”代表著20世紀反殖民浪潮中實現民族解放和獨立的國家,因此它帶有反帝、反殖、反霸的政治意涵。2012年,有學者認為,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亞、土耳其這4個“全球搖擺國家”對國際秩序的重塑非常重要。2015年9月29日,習近平在出席聯大一般性辯論并發表演講時明確指出,中國“將繼續和廣大發展中國家站在一起,堅定支持增加發展中國家,特別是非洲國家在國際治理體系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中國在聯合國的一票永遠屬于發展中國家”。2022年以來,“全球南方”概念日益引發國際政壇和學術界關注。——摘編自吳志成《“全球南方”的興起與中國的立場擔當》王健《“全球南方”崛起與國際秩序新變化》等(1)根據材料,概括“全球南方”的多維內涵。(6分)(2)綜合以上材料和相關知識,就“中國與‘全球南方’”這一主題,談談你的認識。(9分)歷史試題(一)(共8頁).第8頁聊城市2025年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模擬卷歷史試題(一)參考答案及評分說明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45分。1.D2.A3.A4.C5.D6.B7.C8.B9.D10.A11.C12.A13.D14.C15.B二、非選擇題:共55分。16.(15分)【答案】(1)含義:王畿或政治中心,包括鎬京與洛邑(成周)及其附近地區。(2分)歷史貢獻:建立了宗法分封下的政治格局,樹立起“天下共主”基礎上的政治認同;促進了邊遠地區的開發與中原文明的擴展傳播;推動了華夏民族的形成,創建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最初的形態——西周;周人創制的禮樂文明成為后世儒家文化的思想內核,對“大一統”思想起到了奠基與開拓作用。(4分。每點2分,答出其中2點即得滿分。)(2)說明:每點3分,共9分,答出其中3點即得滿分。甲:周朝。周王室仍是天下共主,王室所居之地在仍被視為“中國”的核心與正統所在,周邊諸侯在名義上仍需向周王室朝貢等,后世儒家推崇的以周禮為載體的制度、禮樂、文化等也被視為天下的典范。據此,周朝可被看作戰國時期“中國”的多重含義之一。乙:(諸侯國)國都。戰國時期臨淄、邯鄲、郢都等城市,是各諸侯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這里人口眾多,財富聚集,文明發達,統治體系完善,亦被稱為“中國”。丙:中原。中原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到戰國時期,中原地區經濟文化發展程度高于周邊的秦、楚、燕等,具有很強的地域中心性意義,成為各諸侯國問鼎、爭奪的核心區域。?。河洃浿袊?。這是基于對歷史上夏、商、周等朝代的集體記憶。三代都曾經建立起相對統一的政權,其統治區域和輝煌成就成為人們心中“中國”的重要組成部分與繁衍生息的根基。即使諸侯戰亂紛爭,但“中國”依然成為對過去輝煌歷史的一種指代和記憶符號。戊:文化中國。戰國時,戎狄蠻夷逐漸融入華夏族,華夏族吸收新鮮血液后更加穩定,分布更為廣泛。認同并遵循華夏文化的地區和人群,都自認是“中國”的一部分。“中國”超越了單純的地域和政治界限,成為華夏認同、文化認同的標志。己:一統中國。戰國時期,諸侯國數目銳減,統一成為大勢所趨和人心所向。諸子百家學說多蘊含追求天下一統的思想,富國強兵的變法潮流體現了各諸侯國一統天下的抱負,“中國”成為這種政治理想的象征。17.(12分)【答案】(1)不同:考生可從以下角度作答。每點2分,共6分,答出其中3點即得滿分。其他作答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給分。時代背景:表5中的軍工企業陸續創辦于19世紀中后期中國邊疆危機加劇的時代;表6中的軍事工業集中創辦于甲午戰后民族危機與統治危機全面加深的時代,且大都集中在庚子國難前后。地域分布:前者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的口岸地帶;后者大都分布在內陸省份的中心地區,分布更加廣泛。創辦主體:前者以洋務派為主,包括滿洲貴族和李鴻章、左宗棠等封疆大吏,后者以地方督撫為主。創辦動機:前者以“自強”為旗號,在鎮壓太平天國起義的同時,著力加強塞防與海防;后者大都以地方督撫鎮壓各地起義為主要動機。資金來源:前者官辦為主,后者多為地方通過招商、集股的形式自籌創建。所屬范疇:前者屬洋務運動“師夷長技”的重要內容,是早期工業化和軍事近代化的嘗試;后者屬清末為加強內地防務而進行的國防工業內遷。(2)趨勢:考生可從以下角度作答。每點2分,共6分,答出其中3點即得滿分。其他作答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給分。社會危機加?。貉髣者\動破產,民族危機日益嚴重,各地民眾反抗斗爭此起彼伏,清朝統治風雨飄搖。國防重點轉向:從注重沿海防御向兼顧內地防御轉變,以增強戰略縱深和國防安全。經濟結構變動:洋務企業引進西方的工廠制度,刺激了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興起與發展。甲午戰后和清末新政期間,中國近代工業獲得較快發展。階級結構變動:隨著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民族資產階級和產業工人逐漸成為推動近代社會轉型的新生力量。財政體制轉型:兵器工業資金來源的多樣化,反映出傳統的單一財政撥款模式逐漸向多種籌資方式轉變,這是近代化進程中企業經營模式向市場化方向發展的體現。思想觀念轉變:晚清試圖通過學習西方先進體制來提升國家治理能力和企業運營效率。雖然成效有限,但為后來的戊戌新政和清末“新政”提供了一些借鑒。18.(13分)【示例】郵票里的勝利紀念(1分)郵票作為“國家名片”,方寸之間記錄著歷史的重要時刻。新中國發行的六套抗戰題材紀念郵票,經歷了從“小抗戰”到“大抗戰”的認識深化,體現了中國人民對抗戰偉大勝利的銘記與珍視。(2分)新中國初期,兩大陣營處于冷戰對峙狀態,國內面臨人民政權的鞏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緊迫任務。第一、二套郵票多聚焦于“小抗戰”視角,聚焦黨的中流砥柱作用和軍民的歷史功績,有利于增強國家認同、凝聚全國人民的力量投身于新中國建設。(2分)隨著改革開放啟動與時代發展,國際交流日益頻繁,中國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第三、四、五套郵票,逐漸轉向“大抗戰”視角,內容與題材均有新拓展,不僅展現了兩個戰場的協同配合、經典戰役、華僑捐獻等,還有國際合作的元素,凸顯了中國抗戰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緊密聯系。這體現了黨對歷史的深入挖掘與反思,對抗戰勝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偉大意義的認識也更加深刻。這不但有助于提升中國的國際形象,還有助于增強民族自豪感,向世界傳遞維護和平、反對戰爭的堅強決心。(3分)第六套郵票,以更加宏大的歷史視野,采用經典戰役事件與紀念場館設施相結合的方式,全面系統展現了全民族14年抗戰歷程。這既有助于發掘抗戰紀念設施遺址的歷史內涵,大力弘揚新時代的愛國主義精神,又突出了中國抗戰的長期性、艱苦性、民族性和人民性,彰顯了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的巨大犧牲與卓越貢獻,中國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3分)綜上所述,六套紀念郵票主題與內容名稱的演變,是時代的產物,是對抗戰勝利的歷史認識不斷深化的過程。這不僅是對歷史的銘記,更是對偉大抗戰精神的傳承與弘揚,激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