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版】醫學微生物學之呼吸道病毒_第1頁
【源版】醫學微生物學之呼吸道病毒_第2頁
【源版】醫學微生物學之呼吸道病毒_第3頁
【源版】醫學微生物學之呼吸道病毒_第4頁
【源版】醫學微生物學之呼吸道病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呼吸道感染病毒一、種類:正粘病毒科:流感V副粘病毒科:副流感V、RSV、麻疹V、腮腺炎V其他:腺V、風疹V、鼻V、冠狀V、呼腸V二、比較:

種類體積

核酸

抗原性正粘V

小分節段RNA表面Ag易變異

副粘V

大不分節段RNA表面Ag較穩定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發熱、乏力、四肢酸痛自限性疾病易造成大流行/fkyz//byby//fkzl//gjjb//jhsy//fkzx//gjjb/gjml//fkyz/ydy//fkzl/zgjl//byby/byjc//fkzx/cvmxf//jhsy/rljs//fkyz/bdyc//byby/nxby//fkzx/yczx//jhsy/wtrl//jhsy/yaoliu//gjjb/gjxr//fkyz/fjy//fkzl/lcnz//byby/byzl//jhsy/gwy//byby/lcxby//fkzx/ydjs//jhsy/jyzs//gjjb/gjfd//fkyz/pqy//fkzl/ydnz//byby/byyy//fkzx/yjbt//gjjb/gjy//fkyz/ndy//fkzx/ydzx//byby/gjxby//fkzx/ydzz//jhsy/zyjc/

第1節流行性感冒病毒

概述:

有包膜的RNA病毒,呈球形或絲狀人流感病毒:甲、乙、丙型包括動物流感病毒:甲、丙型/fkzl//fkzl/lc//fkzl/wy//fkzl/yd//fkzl/zgjl//fuke//fuke/fujianyan//fuke/gjy//fuke/ndy//fuke/pqy//fuke/ydy//fuke/zigongneimoyan//gongjing//gongjing/feida//gongjing/gongjingai//gongjing/milan//gongjing/xirou//gongjing/yanzheng//jbzs//jhsy//jhsy/gwy//jhsy/jiancha//jhsy/shanghuanquhuan//jhsy/wtrl//jhsy/wutongyinchan//jhsy/yaoliu//jryuyue//weichuangfuke//yyhj//zhengxing/cnmxf//zhengxing/xyczx//zhengxing/ydjss//zhengxing/ydzx/一.生物學形狀:

1.形態與結構:球形或絲狀,螺旋對稱型

RNA(分節段)

核衣殼

NP(核蛋白)

基質蛋白M1

包膜宿主膜成分脂質雙層血凝素(HA)神經氨酸酶(NA)RNA分節段,甲型和乙型由8個節段、丙型由7個節段構成;核蛋白(NP):主要結構蛋白,構成病毒衣殼核糖核蛋白(RNP):NP+RNA多聚酶復合體

+RNA節段

血凝素(HA)三聚體,糖蛋白成分,是劃分甲型流感病毒亞型的主要依據。1.吸附宿主細胞;2.為V保護性抗原;3.凝集紅細胞(人、雞等RBC).

神經氨酸酶(NA)四聚體,與HA共同劃分甲型流感病毒亞型有利于成熟V釋放和集聚病毒的擴散,具抗原性神經氨酸酶脂質血凝素RNA核蛋白2.分型與變異:

依NP和MP不同,分為甲、乙、丙三型;

甲型流感病毒依其表面HA和NA不同,可分若干亞型,變異形式有:編碼表面抗原(H、N)基因點突變,變異幅度小,導致了甲型流感病毒周期性的局部中小流行由于基因重組或動物源性抗原轉換,表面抗原變異幅度大,易致新亞型出現,引起流感大流行抗原性漂移(antigenicdrift)抗原性轉換(antigenicshift)

H、N均大變異,約30-40年發生一次,致大流行或暴發流行。甲型流感病毒變異

H大變異,N不變或小變異約10年發生一次,可致大流行。

H、N均小變異,經常發生,導致小流行。亞型變異:大型變異:變種變異:/jrsy//jrsy/by//jrsy/wh//jrsy/yf//jrsy/zd//jrsy/zl//jrsy/zz//kfal//kydt//lylx//qt//qt/azb//qt/fl//qt/lb//qt/md//qt/rtr//qt/rxg//rdxw/szqpz//szqpz/by//szqpz/wh//szqpz/yf//szqpz/zd//szqpz/zl//szqpz/zz//yydt//zjfc//zljs/3.培養特性:

雞胚接種:羊膜腔,尿囊腔

RBC凝集試驗

易感動物為雪貂病毒在小鼠體內連續傳代可提高毒力。4.抵抗力:

不強,對干燥、紫外線、乳酸等敏感

流感病毒上呼吸道上皮細胞細胞變形、壞死、脫落產生過量干擾素全呼吸道粘膜病變及毛細血管損害單純型流感肺炎型流感二.致病性與免疫性:

傳染源:患者,隱性感染者;途徑:經飛沫、氣溶膠或共用手帕。2.特點:

流感屬于自限性疾病

①不形成V血癥;

②發病初期傳染性最強;

③易繼發細菌感染.

3.免疫性:

對同型有牢固免疫力(抗HA中和抗體)

/wtrl//zy//yc//yl//shqh//gwy/潛伏期1~3天,最短僅數小時單純型流感表現●全身中毒癥狀顯著,而呼吸道癥狀相對較輕:突發高熱、全身酸痛、乏力;●面部潮紅,結膜、鼻粘膜充血,咽部淋巴濾泡增生●癥狀持續時間:發熱3~4天,全身癥狀1~

2周白細胞總數正常或減少,淋巴細胞數相對增加抗原檢測PCR檢測病毒RNA病毒分離確診的依據血清學檢查鼻粘膜印片檢查有助快速診斷病原學及免疫學檢查外周血象血凝抑制試驗最為常用

三、微生物學檢查管理傳染源呼吸道隔離一周,及時報告疫情切斷傳播途徑通風換氣暫停集會保護易感人群藥物預防金剛烷胺預防甲型流感板蘭根、大青葉疫苗接種減毒活疫苗只用于15歲以上健康人滅活疫苗四、防治原則:

第2節冠狀病毒和SARS冠狀病毒冠狀病毒(Coronavirus)1、多形性,單正鏈RNA,不分節段,螺旋對稱2、人呼吸道冠狀病毒包膜表面有突起(呈花瓣狀,排列為一圈);3、人冠狀病毒據中和試驗至少可分三個血清型;4、可引起普通感冒和咽喉炎,某些血清型可致成人腹瀉或胃腸炎;5、疾病多為自限性,主要經飛沫傳播;6、目前尚無疫苗預防,也無特效藥物治療。SARS冠狀病毒從基因進化樹看出,SARS與人冠狀病毒相距很遠,故是一種新的冠狀病毒種;1、核殼體:單正鏈RNA及衣殼(N蛋白),2、包膜:有E、S、M蛋白,S蛋白是病毒主要抗原,也是介導感染的關鍵蛋白。M蛋白參與包膜形成。3、可在Vero-E6細胞及FRhK-4細胞內增殖;4、病毒對脂溶劑、酸、普通消毒劑等敏感。對熱抵抗力比普通冠狀病毒強。

一、生物學性狀1、傳染源主要是SARS患者2、以近距離飛沫傳播為主,也可由接觸病人呼吸道分泌物傳播,不排除經糞-口等其他途徑3、引起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4、臨床以發熱為首發癥狀,可伴乏力、關節痛、干咳、胸悶等;肺部X線片出現明顯病理變化5、免疫性:特異性抗體有中和保護作用,也有細胞免疫反應(同時也產生免疫病理損傷)

二、致病性與免疫性1、病毒分離鑒定:必須在P3實驗室進行2、核酸檢測:是目前對SARS-Cov進行快速診斷的最好方法3、血清學檢查:但一般在患病后12天檢出率高,用于早期診斷有困難。三、微生物學檢查1、對SARS病人及疑似病例進行及時嚴格隔離和治療;2、特異性疫苗正在研制中;3、對患者治療主要采取支持療法,給予抗病毒藥物和大劑量抗生素可防止病情發展及并發癥發生。

四、防治原則

第3節副粘病毒

①病毒體較大;

②具另一種刺突(F蛋白);

③單鏈RNA,不分節段。

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

間質性肺炎病毒

特點:種類:

一、麻疹病毒麻疹是兒童常見的一種以發熱、呼吸道卡他癥狀及全身斑丘疹為特征的急性傳染病。/wybb//zz//wybb/by//wh//zl//wybblx//wsx//hhx//zsx//txx//wyyybl/單負鏈RNA,不分節段1.途徑:

飛沫直接或鼻腔分泌物污染玩具\用具;

胎盤傳播等

2.過程:病毒呼吸道

眼結膜上皮細胞第1次V血癥單吞系/淋巴組織第2次V血癥全身表現致病性與免疫性3、致病特點:CD46是麻疹病毒受體可形成V血癥;最常見的并發癥:肺炎;最嚴重的并發癥為腦炎;SSPE為麻疹晚期神經中樞系統并發癥;病后可獲牢固免疫性,主要包括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

傳染源病人為唯一傳染源病毒由鼻、咽和眼分泌物排出出疹前后5天均有傳染性,也有主張出疹前6天至出疹后3天傳染性強,以潛伏期末到出疹后1、2天傳染性最強尿中也可排出病毒且持續數日特征性病理變化多核巨細胞、上皮巨細胞嗜酸性包涵體出疹期

皮疹時間:多在第四病日,少數可于第2-7病日出疹順序:耳后及發際晝夜間整個臉部、頸部及上胸部次日軀干及四肢近斷三日全身、手掌、腳心特點:初為圓形玫瑰色斑丘疹,疹間皮膚正常,皮疹加壓褪色。漸后疹數增多,融合而呈卵圓形或不規則形,出疹第四天皮疹出透,呈深紅棕色或暗紅棕色,相互融合二.腮腺炎病毒:二、腮腺炎病毒1.只有一個血清型,人是其唯一宿主;2.病毒通過飛沫或人與人直接傳播;3.過程:V血流腮腺及其他器官4.流行性腮腺炎是導致男性不育癥和兒童獲得性耳聾最常見原因;

4.病后可獲牢固免疫力,接種MMR三聯疫苗.

呼吸道上皮細胞

面部局部淋巴結

1.嬰幼兒中引起嚴重呼吸道感染的最重要病原因子,也是醫院內交叉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

2.通過手\污染物品\呼吸道傳播;

3.至今未有有效疫苗,滅活疫苗接種反而使感染加重。

四、

第4節腺病毒

1.雙鏈DNA無包膜病毒;

2.人來源細胞是培養腺病毒的最適細胞

3.腺病毒對理化因素抵抗力較強,對脂溶劑及胰酶等不敏感;

4.通過呼吸道\胃腸道\密切接觸從人傳播到人;

5.與腺病毒感染相關的臨床疾病多:呼吸道感染,胃腸炎,結膜炎等

6.目前尚無理想疫苗

腺病毒

二.風疹病毒

1.單正鏈RNA,有包膜;

2.經呼吸道傳播;3.能垂直傳播,導致胎兒先天性感染。

第5節其他呼吸道病毒鼻病毒均為單正RNA病毒,引起普通感冒(自限性疾病)呼腸病毒雙鏈RNA病毒,上呼吸道疾病胃腸道疾病.引起禽流感病毒1957年和1968年兩次人群大流感流行,就分別是來自禽流感的病毒節斷與人流感病毒基因片斷重配所致。1918年西班牙流感,完全是禽流感本身病毒的一個變種,也就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