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八年級語文上學期期末分類匯編:詩詞鑒賞(原卷版)_第1頁
2024-2025學年八年級語文上學期期末分類匯編:詩詞鑒賞(原卷版)_第2頁
2024-2025學年八年級語文上學期期末分類匯編:詩詞鑒賞(原卷版)_第3頁
2024-2025學年八年級語文上學期期末分類匯編:詩詞鑒賞(原卷版)_第4頁
2024-2025學年八年級語文上學期期末分類匯編:詩詞鑒賞(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八年級語文上學期期末真題分類匯編

專題13詩詞鑒賞

(23-24八年級上?廣西賀州?期末)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飲酒(其五)

陶淵明

結廬在入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這幾句詩描寫了一種怎樣的生活狀態?

2.下列對詩句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而無車馬喧〃意思是沒有那些人來人往的喧囂,沒有世俗的困擾。

B.”心遠地自偏”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靜,心就會遠離喧鬧的塵世。

C."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寫出了心與自然的會意與親近,達到了一種物我合一的境界。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句寫出了詩人面對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

(23-24八年級上,河北石家莊?期末)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雁門太守行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3.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雁門太守行》是一首七言律詩,作者是唐代詩人李賀。

1

B.這首詩構思奇特、想象豐富,是一首以戰爭為背景的抒情詩,描寫了官軍將士們艱苦卓絕的戰斗生

活。

C."半卷紅旗”寫乘夜奔襲之狀,再加"鼓寒"的聲音細節,悲壯的氣氛就更濃了。

D.結尾兩句借用典故,抒寫全體將士的心愿,表現忘身報國之情。

4.請用自己的話描述畫線的詩句。

(23-24八年級上?河南洛陽?期末)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5.這首詩的前兩聯以"國破"二字起筆,緊扣"①字,由遠及近地描寫景物,寫出了長安城②的

景象特點,表達了詩人的傷感之情。

6.陶淵明《〈飲酒〉其五》中的詩句“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與本詩"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都寫到

了鳥。請簡要說明兩位詩人分別借"鳥"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23-24八年級上?廣西貴港?期末)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7.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詩人借與周瑜大敗曹操之地赤壁相同的地名,寓吊古之意。

B.第二句顯示出詩人對前朝古物的興趣和對歷史的思考。

C.從表達方式上看,前兩句詩是記敘,寫興感之由;后兩句詩發議論、抒感慨。

2

D.后兩句詩從正面寫赤壁之戰的過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影響。

8."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是詩人的假設,這樣假設有何用意?

(23-24八年級上?湖北鄂州,期末)閱讀下面兩首古詩,完成下面小題。

【甲】使至塞上【乙】戰城南

王維楊炯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塞北途遼遠,城南戰苦辛。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幡旗如鳥翼,甲胄似魚鱗。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凍水寒傷馬,悲風愁殺人。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黃塵。

9.下列對甲詩的理解與賞析,不無確的一項是()

A.首聯點題,交代地點和事由,表現了關塞迢迢,山高路遠,烘托了孤寂的心境。

B.頷聯詩人以"征蓬""歸雁"自比,既言事,又寫景,更在敘事寫景中傳達出一種幽微難言的內心情感。

C.尾聯是實寫,表現了邊塞將士緊張的戰斗生活,也暗示出戰事的頻繁。

D.這是一首五言絕句,整首詩采用"起承轉合”的結構,布局精巧。

10.這兩首詩的頸聯(第三聯)都描寫了邊塞景色,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這些景色的特點。

(23-24八年級上?湖北十堰?期末)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甲】

長安九日詩【隋】江總

心逐南云逝,形隨北雁來。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

【乙】

渡荊門送別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人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11.下列對兩首詩理解、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詩的思鄉之情和亡國之恨,都蘊于景點構成的圖畫之中。

3

B.甲詩后兩句言所想之境,但實景虛象,絕非隨意拈來,而是精心擇用。

C.乙詩頷聯描繪了四種意象:起伏的山嶺、平坦的原野、奔流的長江、遼遠的荒原。

D.乙詩尾聯由欣賞美景轉入思鄉之嘆,直接表達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12.甲乙兩詩均提到“故鄉",請分別說說“故鄉菊"和"故鄉水”寄托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23-24八年級上?河北張家口?期末)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下面小題。

【甲】

雁門太守行

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乙】

登樓①

杜甫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令。

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可憐后主還祠廟②,日暮聊為《梁甫吟》久

[注]①此詩是詩人客居四川第五個年頭所寫。②可憐后主還祠廟:可嘆蜀后主劉禪那樣的昏君,仍然在

祠廟中享受祭祀。③梁甫吟:亦作"梁父吟"《三國志》說諸葛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

13.下列對詩歌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詩用樂府舊體寫邊塞戰爭,意象新奇,設色鮮明,把戰斗的氣氛渲染得凝重而慘烈,突出了將士

的高昂士氣和愛國熱情。

B.甲詩三、四句從聽覺和視覺兩方面渲染戰場的悲壯氣氛和戰斗的殘酷。

C.乙詩頷聯從詩人登樓所見的自然山水描述山河壯觀,上句從時間上馳騁遐思,下句從空間上開拓視

野,飽含著詩人對祖國山河的贊美和對民族歷史的追懷。

4

D.甲詩意境蒼涼,格調悲壯,具有強烈的震撼力和藝術魅力;乙詩即景抒情,寫登樓的觀感,融自然

景觀、國家災難、個人情思為一體,語壯境闊,寄意深遠。

14.甲、乙兩詩最后兩句在思想感情及表現手法上有何異同?試作分析。

(23-24八年級上?江蘇鹽城?期末)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下面小題。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南湖早春①

白居易

風回云斷雨初睛,返照②湖邊暖復明。

亂點碎紅山杏發,平鋪新綠水萍生。

翅低白雁飛仍重,舌澀黃而鳥語未成。

不道③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減心情。

【注釋】①南湖:鄱陽湖分南湖、北湖,自星子縣、琵子口以南稱南湖。元和十年(815)夏,宰相武元

衡被人謀殺,忠直的白居易憤而上疏,請求朝廷緝捕兇手,血洗國恥,反被政敵誣為越職言事,于是年秋

被遠貶江州。②返照:陽光倒影。③不道:不是說。

15.小雅對白居易《錢塘湖春行》一詩的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A.首聯點題,交代游蹤,從孤山寺北出發,到賈公亭以西,遠眺湖面,春水初漲,云腳低垂,與湖面

相接。

B.頸聯以"亂花迷眼""淺草沒蹄"的畫面,生動形象地展示了初春百花盛放,草木繁茂的景象。

C.尾聯用“最愛"一詞直抒胸臆,抒發了詩人對錢塘湖春天美景的喜愛之情。

D.全詩緊扣"早春"著筆,運用富于表現力的語言加以描繪,形象鮮活,色彩鮮明,清新自然。

16.小雅請你思考《南湖早春》和《錢塘湖春行》的尾聯分別采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表達的情感有什么不

同?

5

(23-24八年級上?北京房山?期末)閱讀《漁家傲》《武陵春》,完成下面小題。

漁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武陵春

李清照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①泛輕舟。只恐雙溪酢盆②舟,載不動許多愁。

注:①[擬]準備、打算。②蚱嘛舟:小船,兩頭尖如蚱螭。

17.下面對《漁家傲》《武陵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仿佛夢魂歸帝所"中的"歸"字告訴我們,詞人仿佛是從天上宮闕來到人間,表明歷經千辛萬苦的詞

人希望得到一個美好歸宿。

B."殷勤問我歸何處"中"殷勤"的意思是"情意懇切"。天帝的詢問讓孤苦的詞人感到了溫暖。

C."學詩謾有驚人句"中"謾"是"空、徒然”的意思。此句寫出了詞人歷經磨難、人到暮年寫不出驚人詞句

的無奈。

D."物是人非事事休"中"物是人非"的意思是"景物依舊,人的情況卻完全不同了〃,點出了詞人愁苦的原

因。"休"是"完結"的意思,表明詞人的情緒低落到極點。

18.上面兩首詞是李清照南渡之后的作品,者B表達了詞人內心的。《武陵春》中"聞說""也擬""只恐"

三個詞寫出了詞人情感的波動,感人至深,體現了李清照詞一貫的婉約風格。《漁家傲》借助營造

了一個理想中的世界。讀《漁家傲》,仿佛能看到九萬里的高空有大鵬鳥振翅高飛,能聽到李清照的大聲疾

呼"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讀者能深切感受到詞人對的追求。《漁家傲》在李清照作品中別具

一格,體現出________風格。

(23-24八年級上?浙江湖州,期中)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下面小題。

【甲】

南湖早春①

6

[唐]白居易

風回云斷雨初晴,返照湖邊暖復明。

亂點碎紅山杏發,平鋪新綠水頻生。

翅低白雁飛仍重,舌澀黃鵡語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減心情。

【乙】

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注釋】①作于元和十二年(817),當時詩人被貶謫為江州司馬。

19.【乙】詩中"亂花漸欲"描寫花草向榮的趨勢,準確而生動地把早春氣象透露出來,【甲】詩中"■

的描寫,具有異曲同工之妙。

20.【甲】【乙】兩詩都描繪了江南明媚的早春景色,但從尾聯來看,寫作手法有明顯差異,請你結合詩意

分析兩首詩尾聯的主要手法及情感。

優選提升題

(23-24八年級上?江蘇揚州?期中)閱讀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村居

(宋)張舜民

水繞陂田竹繞籬,榆錢落盡槿花稀。

夕陽牛背無人臥,帶得寒鴉兩兩歸。

1.展開想象,用生動優美的文字描繪第一、二兩句所展示的畫面。

7

2.請結合三、四兩句簡要分析作者抒發的情感。

(23-24八年級上?湖南長沙?期中)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岳州①晚景

[唐]張籍

晚景寒鴉集,秋聲旅雁歸。

水光浮日去,霞彩映江飛。

洲白蘆花吐,園紅柿葉稀。

長沙②卑濕地,九月未成衣③。

【注】①岳州:古代地名,即今湖南岳陽市。②長沙:唐代行政區,亦稱"潭州",地域包括今長沙、湘潭、

株洲、岳陽南、益陽、婁底等地。③九月未成衣:反用《詩經》“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之意,意思是天冷

卻沒有加衣服。

3.下列對詩歌的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A.首聯中選取了"寒鴉""旅雁"的意象,渲染了悲涼的氛圍,奠定了全詩感情基調。

B.頷聯對仗工整,"水光"對"霞彩","浮日去"對"映江飛",律詩中頷聯和頸聯一般都要對仗工整。

C.頸聯中"洲白蘆花吐"寫蘆花開放,使小洲看上去是白的。這種改變語序的表達形式在古代詩歌中較

常見,例如"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D.尾聯寫天氣潮濕,詩人因尚未加衣感覺天冷,此句主要表達了詩人因岳州天氣感覺不適。

4.請賞析頷聯中"去"和"飛"兩字的妙處。

(23-24八年級上?山東濟南?期末)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下面小題。

送人東歸

溫庭筠

荒戍落黃葉,浩然離故關。高風漢陽渡①,初日郢門山②。

江上幾人在?天涯孤棹還。何當重相見,樽酒慰離顏。

【注釋】①漢陽渡:長江渡口。②郢門山:地名,在湖北宜都縣西北長江南岸。

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愴當的一項是()

A.首聯寫荒廢的軍壘黃葉落滿,伴送友人飄然離開這荒涼的塞關,開篇即點題。

8

B.頷聯寫傍晚強勁的秋風吹拂著漢陽渡口,清晨冉冉升起的太陽照著郢門高山。

C.頸聯用設問的手法,遙想了友人與自己分別之后的境遇,表現了對友人的牽掛。

D.全詩意境雄渾壯闊,虛實結合,設想奇特,結構前后呼應,渾然天成。

6.此詩寫送別,“浩然離故關"一句確立了詩的基調。請結合尾聯,分析詩歌是如何體現"浩然”的?

(23-24八年級上?湖南懷化?期末)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下面小題。

詠風

(唐)王勃

肅肅涼風生,加我林壑清。驅煙尋澗戶,卷霧出山楹。

去來固無跡,動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靜,為君起松聲。

7.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肅肅"二字,既擬聲,又狀形,描摹出風勢的疾馳之態。

B.頷聯寫詩人至山澗尋訪,風為其驅散煙霧,讓他望見人家,暗含對風的感激。

C.頸聯"固"是"固然"之意,寫風看似“無跡",但實則"有形"。

D.本篇以物喻人,托物言志,所詠"涼風",寄托了詩人所追求的品格與志向。

8.詩人筆下的風是"有情"的,風之"有情”體現在哪些方面?請簡要分析。

(23-24八年級上?江西吉安?期末)閱讀下面古詩,完成各題。

螺川?早發

[清]王猷定

月落秋山曉,城頭鼓角停。長江流遠夢,短棹撥殘星。

露濕鷗衣白,天光雁字青。蒼茫回首望,海岳一孤亭②。

[注]①螺川:螺山,形狀似螺,在江西吉安縣北十里。②孤亭:這里指螺山。

9.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分別從視覺和聽覺方面寫螺川風光,為后文寫離情別意打下基礎。

B.頷聯中"夢""星"既說明行舟時辰之早,又體現了詩人是在睡眼蒙朧中離別螺川的。

C.頸聯承上聯擴大視野,放眼天際水涯,寫舟中近看的贛江秋曉。

9

D.這首詩融情人景,描景成畫,意境清峭。

10.詩歌尾聯描繪了怎樣的情景?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23-24八年級上?山東荷澤?期末)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南征①

【唐】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楓樹林。偷生長避地②,適遠③更沾襟④。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百年歌自苦,未見有知音。

【注釋】①此詩是大歷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陽前往長沙途中所作。②避地:避難而逃往他鄉。

③適遠:到遠方去。④沾襟:意為浸濕衣襟,此處指傷心落淚。

11.下列對詩歌的理解和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A.本詩和杜甫《春望》體裁相同,都屬于五言律詩。本詩押韻工整,押的是"in"韻。

B.首聯寫美妙迷人的春景是為了反襯詩人此時內心深沉積郁的哀愁,是以樂景襯哀情。

C.頸聯對仗工整,短短十個字,凝聚豐富的內容,給人很深的印象。

D.本詩和《春望》都寫到詩人落淚,兩次落淚的原因卻完全不同,心境也完全不相同。

12."百年歌自苦",詩中寫了哪些"苦"?在"苦"中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情懷?

(23-24八年級上?江西南昌?期末)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小題。

泊平江百花洲

楊萬里

吳中好處是蘇州,卻為王程①得勝游。

半世三江五湖棹,十年四泊百花洲。

岸傍楊柳都相識,眼底云山苦見留。

莫怨孤舟無定處,此身自是一孤舟。

[注]①王程:為公事而奔走的旅程。

13.下列對這首詩歌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開頭兩句交待自己與蘇州的因緣。平平敘事,頗有民歌風味。

10

B.頷聯并不講究對仗,具有一種輕快流利、拗折錯落的美感。

C.頸聯詩人突出自己對這一帶風物的熟悉,詩中景物描寫渾然一體。

D.結尾點明主旨,一個"孤"字寫出了自己孤獨飄零之感。

14.請你從修辭手法角度賞析頸聯。

(23-24八年級上?山東濟南?期末)閱讀下面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